优化运行参数确定最佳经济运行方式

合集下载

阐述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与经济运行措施

阐述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与经济运行措施

阐述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与经济运行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电网结构和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但是电网运行方式还采用传统检修运行模式,电网的年度运行方式和长远运行方式还没能够全面开展。

随着电网网络节点的增加和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电网调度管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当加强对其重视程度,提高调度整体水平。

1 电网运行管理方式的特点在我国,电力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网络节点不断增加,运行方式也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所以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网运行方式管理涉及到电网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数据、方案、检修等方面的管理。

电网运行方式管理最主要的特点是:难度大,工作量大,同时对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也具有较高的要求,比如电网电量计算、设备检修和系统调度。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管理计算的另一个特点是数据繁杂,比如电网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此外还有变电站运行参数和工作状况,而且电网自控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故障预测能力,提高数据计算准确性。

2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管理的重要意义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根本,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化,电网管理方式的安排对电网经济安全效益提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网运行安排首先要保证不同运行方式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其次,电网运行方式安排要将设备运行状况、负荷和季节环境结合起来。

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是对电网薄弱环节进行改革,达到有的放矢。

严谨的电网运行方式可以加强电网管理,实现安全经济化运行。

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电网运行安全性可以得到改善,并且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是电能质量保证,可以通过调压控制提高电能。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变压器和电力线路安排。

减少电力线路的损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占到整体损耗的2/3以上,而变压器损耗又分为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系统优化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系统优化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系统优化电力系统优化是指通过合理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结构来提高系统的效能和稳定性。

在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优化目标、优化方法和优化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力系统的优化目标电力系统的优化目标是通过合理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结构,使得电力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满足电力供应的需求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参数,降低系统的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 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通过合理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和发电机组的出力,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3. 优化电力系统的负荷分配: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负荷分配,避免负荷不平衡和过载状况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4. 减少线损和能源浪费:通过合理布置输电线路、优化电力系统的输电方式等措施,减少线损和能源浪费,提高电力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二、电力系统的优化方法电力系统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负荷预测与调度优化:通过对电力系统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并根据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发电机组的调度优化,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平衡。

2. 输电线路的优化配置:通过合理布置输电线路,减少线路损耗和电压损失,提高输电效率,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

3. 优化电力系统的参数设置:通过调整电力系统的各个参数,包括发电机出力、输电线路阻抗等,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调度和运行。

4. 电力系统的分区与优化:通过将电力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优化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电力系统的整体优化。

三、电力系统优化案例以下是一些电力系统优化的案例:1.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并网优化: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如风电和太阳能等,优化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并网,可以使得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利用新能源,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导则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导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文件国电集生[2011]269号关于印发《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导则(试行)》的通知有关分(子)公司:现将《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1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导则(试行)1 总则1.1 为推动火电机组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指导和促进火电企业节能降耗各项措施的实施,制定本导则。

1.2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技术是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依据机组主辅机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从运行角度入手,通过全面优化试验的结果及综合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使机组能在各种工况下保持最佳的运行方式和最合理的参数匹配。

1.3 运行优化应在设备健康状态良好、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缺陷管理是设备健康状态保证基础,应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机组负荷和煤种变化对运行方式优化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机组运行主要的负荷区段,燃用实际煤种情况下,开展运行优化工作。

1.4 运行优化的内容包括全厂的运行管理及机组主辅系统的运行方式优化,重点是锅炉、汽轮机组及相关辅助系统的运行优化和设备治理。

1.5 汽轮机组运行优化的目的是提高各负荷下汽轮机和热力循环效率,降低辅机耗电率。

主要通过提高机组通流效率、凝汽器真空,减少系统泄漏和冷源损失以及优化进汽参数、辅助系统和辅机运行方式等手段来实现。

1.6 锅炉运行优化的目的是提高锅炉效率,降低锅炉辅机— 2 —耗电率,优化各负荷下蒸汽参数。

主要通过提供相对稳定且满足锅炉运行要求的燃煤,维持良好的燃烧状态,保持受热面烟气侧和汽水侧清洁,合理的参数控制,采用良好的保温以及优化辅机运行方式等手段来实现。

1.7 本细则主要适用于300MW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其它可参照执行。

2 运行管理2.1 指标管理加强能耗指标过程管理。

根据年度供电煤耗、厂用电率计划目标,应逐月分解落实;在执行过程中,做到闭环管理,及时控制偏差。

细化对标管理。

以全国、集团公司、分子公司(所属区域)三个层面,对照同类型先进和自身设计水平,深入开展对标工作,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提升指标。

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内容与要求

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内容与要求

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内容与要求2019年8月10日第1条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运行规程》、“两票三制”和现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保证电力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第五条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及巡检质量,保障主设备完好率应达到100%,辅助设备完好率应在95%以上。

确保设备的安全、健康、稳定运行。

第2条无功功率调整(一)认真执行调度命令,做好电站调压工作,保证电站的电压质量合格。

(二)按调度部门下达的电压曲线运行,或根据电网调度值班调度员指令调整。

当电站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应及时汇报网调值班调度员。

第3条频率调整(一)严格按照调度部门下达的有功负荷曲线运行,其偏差范围不能超过±2%。

(二)调频期间,监盘人员要做到“勤监视、勤联系、勤调整”,要避免机组在强振动区运行,并减少在一般振动区的运行时间。

负荷调整进入振动区时,要及时与电网调度进行联系。

第八条加强与中调的沟通和联系,优化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做好电站主汛期及非汛期库水位的控制。

第4条按标准和规程对检修设备进行检修、试验,加强检修质量管理。

规范厂用电用电管理规定,对各项经济运行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电站的经济运行水平。

第5条运行值班人员要加强运行监视,优化运行方式,及时调整设备及运行参数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并联系处理。

第6条在满足电网调度给定负荷要求的条件下,合理安排各台发电机组之间的负荷分配方案,合理安排机组的运行方式,降低发电耗水率。

第7条要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加强与电网调度的沟通、协调工作,尽量减小机组的旋转备用容量,以降低空耗率。

第8条统筹安排发电机组启停机操作程序,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发电机组启停机时间,提高水能利用率。

第9条按月、季、半年、全年等对机组的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定期分析,采用对比、结构的分析方法,评价机组的经济状况,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五大运输方式是指铁路、水路、航空、__公路_和__管道_运输。

2、翻越点可采用_图解法__和__解析法__两种方法判别。

3、串联泵的优点是__不存在超载问题_、__调节方便__、__流程简单_、_调节方案多、有利于管道的优化运行__。

4、当长输管道某中间站突然停运时,全线输量_减小_,停运站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_升高_,停运站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__下降__。

5、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有_改变运行的泵站数_、_改变运行的泵机组数_、改变泵机组的转数__。

6、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_输量_、_地温_、_管道直径_和_油品粘温特性_。

7、热泵站上,根据输油泵与加热炉的相对位置可分为__先炉后泵_流程和_先泵后炉_流程。

8、影响热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_输量_、_进出站油温、_管道直径_和_油品粘度。

9、减少管内壁结蜡的主要措施有_提高油温_、_缩小油壁温差_、化学防蜡_、定期清蜡__。

10、为确保热油管道的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其输量大于_管道允许最小输量_。

11、影响热含蜡原油管线再启动压力的因素有_停输终了管内温度分布_、_原油流变特性_和_原油的屈服裂解特性_。

12、沿程混油的机理是_流速分布不均引起的几何混油_、紊流扩散混油_、_密度差引起的混油。

13、混油段实现两段切割的充要条件是__K At3>K At2____。

14、降低顺序输送管线沿程混油的措施主要有_设计时使管线工作在紊流区,不用副管,采用简单流程及先进的检测仪表、阀门等_、_运行中避免不满流,采用合理的输送顺序,终点及时切换,油品交替时避免停输等_、_采取隔离措施;采用“从泵到泵”的输送工艺;确定合理的油品循环周期_。

15、管道的运输特点:_运量大,固定资产投资低_、_受外界限制少,可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对环境的污染小、——便于管理,易于实现集中控制,劳动生产率高_、_运价低,耗能少;占地少,受地形限制少;灌输适于大量、单向、定点的运输,不如铁路、公路运输灵活_。

设备参数设计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及建议

设备参数设计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及建议

设备参数设计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分析及建议李寒(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北京100041)为了新建机组经济性达到行业先进值,需要开展设计优化工作。

主要是分析机组投产后发生的问题,不断总结设计优化经验,将生产出现的技术问题、设计成果、设计方案进行整理,为后续各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使先进技术方案和技术成果,能相互借鉴和推广,设备经济性提升和故障不重复发生。

为此进行了设备参数优化设计典型分析,满足《火力发电厂设计规程》前提下,在经济性方面,从锅炉初参数、汽轮机终参数、管道压损、辅助设备运行参数等进行设备参数优化设计分析,为新建机组在设备参数优化设计时参考,进一步优化机组的系统设计、参数匹配和设备选型等,不断改进设备关键参数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新建机组节能指标的先进性,以提高机组投产后的经济性。

1锅炉初参数提高设计对机组经济性影响机组主汽温或再热汽温每提高10℃,机组热效率上升0.25~0.3个百分点。

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属于第一类运行参数,只有其数值为设计值时,机组的运行经济性才能达到最佳。

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在100%TMCR~ 40%TMCR范围内应维持在600℃。

主蒸汽压力在16.6~31MPa、535~600℃范围内,压力每提高1MPa,机组热效率上升0.18~0.29个百分点。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能从T-MCR负荷到与锅炉相一致的最低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在90~30%负荷范围内滑压运行,其它负荷区间定压运行。

而上海超超临界1000MW机组采用节流调节,可采取定-滑-定运行方式,也可采取调节负荷范围内全滑压运行。

目前看发电公司机组都按照设计定压-滑压曲线运行,建议机组调试时和机组大修后要进行优化试验。

2汽轮机终参数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汽轮机排汽压力变化1kPa,影响煤耗1~2g/kWh。

因此要做好设计优化,优化汽轮机排汽压力,选用合适的汽轮机排汽面积,采用双压凝汽器,用较深处的海水作为电厂的冷却水,循环水泵选型时采用双速电动机等,使机组运行后达到排汽压力控制灵活性和经济性。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措施(1)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措施(1)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技术措施批准:审核:编制:2018年1月18日目录1总体要求 (2)2优化年度运行方式,实现高负荷率运行 (3)3优化机组负荷分配,推进全厂经济调度 (3)4优化辅机运行方式,降低中低负荷能耗 (4)5开展机组指标竞赛,促参数压红线运行 (4)6机组启停及备用方式优化. (5)7 汽机系统运行优化. (7)8 锅炉系统运行优化. (11)9 电气设备运行优化. (16)10热工控制系统优化 (18)11环保设施运行优化 (20)12辅助系统运行优化 (20)为落实“精准管理、务实高效、稳健经营”管理思想,全面开展机组运行优化工作,持续提升系统经济性,特制定本措施。

1总体要求1.1按照“机组运行方式调整、参数优化、新技术应用“三个方向,科学研究实施运行优化工作,追求机组最优能耗运行。

1.2坚持“安全、环保、经济、可靠”四项原则,对任何系统、设备、操作的优化工作,必须全面辨识对上、下游设备的匹配和影响,精细制定方案,实现系统优化。

1.3要结合系统、设备、环境和运行人员经验,对运行方式、负荷经济调度、机组启停操作、参数调整,以及汽机、锅炉、电气、热工控制、环保设施、辅助系统、供热设备等开展优化工作。

1.4机组运行优化应根据机组主、辅机设备运行状况,在与设计值、同类型机组标杆值对标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性能试验及综合分析,查找影响机组能耗的因素,加强操作调整、设备治理和技术改造,使机组始终保持最安全、最经济方式运行。

1.5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指标竞赛活动,以机组耗差分析为参考依据、绩效考核为保障,强化全员节能降耗意识。

1.6定期开展同工况、同条件下的同比(环比)分析,通过动态对标检验运行优化的效果。

总结经验,持续完善运行规程、标准操作票、定期工作标准等规章制度,实现机组运行优化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

1.7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运行优化重点项目,制定方案、组织实施、项目验收及经验推广。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标准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标准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标准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标准在工业生产中,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制造业、化工、医药等。

而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标准,对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寿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有价值的文章。

1. 经济运行标准的含义及重要性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标准,指的是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最高的效率运行设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这一标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运行标准的确定方法要确立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标准,首先需要进行系统的能耗分析和设备性能评估。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优化,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和操作模式,以实现经济运行的目标。

3. 经济运行标准的影响因素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标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设备的质量、工作环境、生产负荷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运行方案,以实现最佳的经济运行效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标准不仅是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

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改善生产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结回顾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标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重能耗分析和设备性能评估,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实现最佳的经济运行效果。

只有在不断优化设备运行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标准对于工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经济运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环保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供电中主变最佳运行方式的选择

供电中主变最佳运行方式的选择

供电中主变最佳运行方式的选择从经济效益和安全方面定性地分析主变压器最佳运行方式。

标签:变压器运行方式优化1 经济供电主变运行方式分析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在很多书刊中都有过论述,但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正确运用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存在两台变压器时,不少人认为一台变压器运行,一台停用,可以减少一台变压器的损耗,应该是最经济的运行方式。

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要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必须根据变压器的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以及不同运行方式,经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1 对于相同参数的两台变压器以我矿两台SLF8000/35的主变压器为例,其参数如下表:我矿实际平均负荷电流IN=560A,平均功率因数cosφ=0.97。

由于功率因数比较高,忽略主变的无功损耗。

1.1.1 一台变压器运行时,其负荷率为β=560/733=76.4%,变压器的有功损耗為:ΔP1=ΔP0+β2ΔP1=39.91kw。

1.1.2 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其负荷率为β’=β=38.2%,变压器有功损耗为:ΔP2=2[ΔP0+(β’)2ΔP1]=33.08kw。

1.1.3 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时,总损耗ΔP3随着两台变压器负荷率的变化而不同。

经过计算,当β1β2>ΔP0/2ΔP1时ΔP3ΔP0/2ΔP1;则ΔP1>ΔP3>ΔP2;当β1=β2时,则ΔP3=ΔP2。

在我矿现有负荷情况下:ΔP=ΔP1-ΔP2=6.83kw。

由此可见,在现有负荷下,两台主变并列运行比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要节约电耗6.83kw。

1.1.5 分析ΔP1、ΔP2与β之间的关系:假定要求ΔP1 ,则两台主变并列运行时损耗最小。

1.2 对于不同参数的两台变压器理论上,当变压器负荷率在40%~60%时损耗较低,但当存在多台不同容量的变压器时,就不能教条地生搬硬套,而必须进行具体计算。

某矿主变压器部分技术参数如下:由于该矿产量萎缩,实际平均负荷电流只有320A,正好在SL1-6300/35变压器经济运行区,因此一直是SL1-6300/35变压器作为主用,而SFL-1000/35变压器作为备用。

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

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

31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利联)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降耗、增效工作,有效分析、查找影响设备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的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降低设备运行生产成本,不断提升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提高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设备的经济运行管理。

3 职责总经理全面领导公司设备经济运行工作,分管设备副总经理负责本制度的审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审核并指导设备经济运行工作的开展。

3.1 XXX的主要职责:3.1.1 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3.1.2 负责收集本制度的反馈意见,并定期提出修改建议;3.1.3 审核设备经济运行措施和经济运行项目的实施;3.1.4负责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专题会,查找原因并制相应对策;3.1.5 不断优化绩效指标及其标准设置,确保运行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确保运行绩效管理系统运行正常;3.1.6 负责审核运行分析报告;3.1.7 组织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运用节能分析和评价方法理论,定期对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进行评估,提出并落实节能降耗的改进措施;3.1.8 定期进行经济运行宣传和业务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经济运行意识,确保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设备经济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3.2 XXX职责:3.2.1组织编制设备经济运行措施和经济运行项目的实施;3.2.2 定期检查、指导经济运行项目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3.2.3 落实经济运行管理奖惩制度,根据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每月负责提出奖惩建议;3.2.4 对设备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检查,提出经济运行改进意见和措施。

3.2.5 负责进行相关运行分析,摸索运行生产规律,总结运行经验和教训,制定安全经济运行措施。

负责编制专业分析报告;3.2.6 具体负责运行实时绩效指标及其标准的设置和管理工作;3.2.7 组织开展经济运行宣传培训,提高全体运行人员经济运行意识。

优化运行方式改善机组经济指标

优化运行方式改善机组经济指标

优化运行方式改善机组经济指标摘要:通过优化机组启动过程,合理安排锅炉启动上水方式,调整辅机运行,节能调度机组运行,优化脱硫系统方式,合理配煤掺烧,从而实现降低机组的能耗,提高运行经济性的目的。

关键词:优化运行;节能降耗一、概述鸭溪发电厂装机为4×300MW,#1、2锅炉采用北京巴威公司生产的引进美国巴威公司技术的产品,为双拱型单炉膛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钢架结构,一次中间再热、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单汽包锅炉,型号为B&WB—1025/17.4—M;#3、4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引进美国CE公司技术的产品。

锅炉为双拱型单炉膛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钢架结构,固态连续排渣,一次中间再热、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单汽包锅炉,型号为DG1025/18.2-Ⅱ15;汽轮机为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7/537/537-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配两台汽动给水泵(正常工作汽源为四段抽汽),一台电动给水泵;脱硫系统采用贵州星云环保有限公司设计,采用技术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装置的主体采用一炉一塔配置。

鸭溪发电厂机组至建成投产以来,由于汽轮机热耗偏离设计值较大,机组的启动时,采用电泵上水,双风烟系统运行方式启动,启动前炉底加热投运不充分;正常运行时,机组平均负荷达不到经济负荷,而辅机运行方式不合理;脱硫系统调整方式简单,运行人员缺乏调整经验,造成厂用电率偏高,以上问题直接影响到机组能耗指标,导致供电标煤耗、厂用电率偏高,通过对能耗指标的对比分析,查找原因,组织专业人员到兄弟电厂学习调研,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逐步分析、试验和总结,进行了运行方式的优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整套基本的运行调整方式,保持机组在较高经济方式下运行。

二、主要运行方式优化1、给水泵运行方式优化(1)机组启动时锅炉上水方式优化。

锅炉启动上水时,尽可能少用电泵上水,而采用汽泵前置上水,当汽轮机真空建立后,锅炉点火前尽早用辅汽冲一台汽泵备用,锅炉起压后再用汽泵上水,电泵的只做备用;机组负荷至60MW 时,用四抽汽源启动另一台汽泵做备用,负荷至120MW 以上时,备用汽泵并入给水系统运行,汽源倒为四抽供汽,这样两台汽泵运行,电泵联动备用。

超超临界机组优化运行的实施

超超临界机组优化运行的实施

超超临界机组优化运行的实施超临界机组是指蒸汽参数处于临界状态以上,但未达到超临界状态的燃煤机组。

超临界机组采用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技术,具有节能、降耗、减排的优势。

为了实现超临界机组的最佳运行效果,需要对机组进行优化运行。

本文将分析超临界机组优化运行的实施方案,并进行详细阐述。

超临界机组具有以下几个运行特点:1. 高参数:超临界机组采用较高的高温高压蒸汽参数,提高了煤的热效率,减少了煤耗。

2. 高效率:超临界机组燃烧热效率高达40%以上,比传统的燃煤机组效率提高了10%左右。

3. 低排放:超临界机组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大大降低了排放量,符合环保要求。

4. 高可靠性:超临界机组设备先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运行寿命长。

以上特点说明了超临界机组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运行性能,但是要实现最佳的运行效果,还需要进行优化运行。

1. 燃料控制优化:根据机组负荷和燃烧特性,合理控制燃煤的供给量和燃烧方式,保证燃煤燃烧的充分和平稳。

2. 蒸汽参数优化: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负荷需求,调整蒸汽参数,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3. 运行方式优化:根据负荷变化和电网需求,选择最优的机组运行方式,保证电网供需平衡和运行稳定。

4. 设备状态优化:通过设备状态监测和维护,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降低故障率。

5. 环保排放优化:根据环保要求和排放监测,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措施,保证排放水平在合格范围内。

以上内容是超临界机组优化运行的主要方面,下面将详细阐述实施方案。

1. 软件系统优化:采用先进的机组控制系统和优化软件,实现对机组运行参数、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运算,对机组运行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模型仿真优化:建立超临界机组的数学模型,包括燃烧模型、热力模型、动力学模型等,通过模拟仿真分析,找到最佳的运行参数和工况,为实际运行提供参考和指导。

60MW汽轮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及节能分析

60MW汽轮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及节能分析

60MW汽轮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及节能分析概述:目前,为满足东风公司生产用电用能需要,我厂3台60MW机组在实际运行中负荷变动X围可达20%~100%。

同时,机组在一年中多数时间里都是运行在偏离额定负荷工况的中间负荷阶段,机组的年平均负荷率多在60%-80%左右。

由于机组负荷率的大小对其运行经济性指标有较大的影响,与电厂的节能降耗指标直接相关。

因此,分析机组在不同负荷下的运行经济性的变化,优化机组的局部负荷运行曲线、选择机组最正确的定——滑压变负荷运行方式对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指标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1汽轮机的负荷调节方式汽轮机的负荷调节的方式有喷嘴调节、节流调节、滑压调节和复合调节四种。

喷嘴调节和节流调节是定压运行机组采用的负荷调节方式,在外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调节阀的开度,使进汽量变化,改变机组的功率,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

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在外负荷变化时,各调节阀按循序逐个开启或关闭。

由于在局部负荷下,几个调节阀中只有一个或两个调节阀未全开,因此在一样的局部负荷下,汽轮机的进汽节流损失较小,其内效率的变化也较小。

从经济性的角度,当机组负荷经常变动时,这种调节方式较为合理。

汽轮机采用节流调节,在局部负荷下,所有的调节阀均关小,进汽节流损失较大,在一样的局部负荷下,其内效率相应较低,因此这种调节方式仅适应于带根本负荷的汽轮机。

另外,采用节流调节的汽轮机没有调节级,在工况变化时,高、中压级的温度变化较小,故启动升速和低负荷时对零件加热均匀。

采用滑压调节的汽轮机,在外负荷变化时,调节阀保持全开,通过改变进汽压力,使进汽量和蒸汽的理想焓降变化,改变机组的功率,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

在一样的局部负荷下,由于所有的调节阀均全开,节流损失最小。

但在局部负荷下,由于进汽压力降低,循环效率随之降低。

另外,由于锅炉调节缓慢,在局部负荷下,假设所有的调节阀均全开,当负荷增加时,调节阀不能参与动态调节,机组的负荷适应性较差。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长距离输油管道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2. 在管道纵断面图上,横坐标表示管道的实长、纵坐标表示管道的海拔高程。

3. 解决静水压力超压的方法有增大壁厚、减压站减压。

4. 翻越点后管道存在不满流的危害有不满流的存在将使管道出现两相流动,当流速突然变化时会增大水击压力、对于顺序输送的管道还会增大混油。

5. 解决翻越点后管道不满流的措施有在翻越点后采用小管径、在中途或终点设减压站节流。

6. 当管道某处发生堵塞时,全线输量减少,堵塞点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增高,堵塞点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7. 当管道某处发生泄漏时,泄漏点前输量增大,泄漏点后输量减小,泄漏点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泄漏点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8. 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流量、粘度、管径和流态。

9. 热泵站上,根据输油泵与加热炉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先炉后泵流程和先泵后炉流程。

10. 影响热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管道内径、油品粘度、输量 和 运行温度 、流态 。

11. 热油管路当u(T R -T 0)>3时,管路特性曲线出现不稳定区,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 层流 、 维持出站油温不变运行 、粘温指数u 为常数 。

12. 长输管道停输的原因分为 计划停输 、 事故停输 。

13. 热油管道的总能耗费用包括 热能费用 和 动能费用 。

14. 一般来说,层流时, 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几何混油 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紊流时, 扩散混油 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15. 混油段实现两段切割的充要条件是 23At At K K 。

16. 顺序输送中混油在管道终点的处理方法有(1)将混油直接调和到两种油品中销售;(2)降级销售;(3)在末站建分馏装置对混油进行分馏,然后调和到两种油品中销售;(4)送回炼厂回炼。

17 翻越点可采用 图解法, 和 解析法 两种方法判别。

汽轮机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的确定

汽轮机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的确定

第42卷第8期2013年8月热力发电T H E R M A L P O W ER G E N E R A T l0NV oL42N o.8A ug.2013[摘汽轮机组最佳零季济违行方式钌确室邵峰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1要]基于最优初压理论,建立最优初压计算模型,并以300M W机组为例进行了运行优化试验,按阀点寻优确定曲线上拐点,按初压寻优确定滑压过程的运行初压,并由此得出合理的机组定一滑一定运行曲线。

实践表明,机组按此曲线运行经济性较高,参与调峰能力强,安全有保障,且有助于机组节能降耗。

[关键词]汽轮机组;最优初压;运行优化;定一滑一定曲线;节能[中图分类号]TK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364(2013)08一0135一03[D oI编号]10.3969/j.i ss n.1002—3364.2013.08.135D e t e r m i nat i on of t he opt i m al ec onom i ca l oper at i on m ode f ordi f f er ent t ype uni t sSH A O FengG uodi an S c i e nce and T e chnol o gy R es e ar ch I nst i t ut e,Chi na G uodi an C orpor at i on,N a nj i ng21003l,C hi naA bst r act:O n t he ba si s of t he opt i m a l i ni t i al pr es s ur e t heor y,a ca l cul at i on m odel f or t he opt i m a l pr es s ur e w as es t a bl i shed.B es i des,t he ope r a t i on opt i m i za t i on t e st w as conduct ed on a t ypi ca l 300M W uni t.The c u r v e i nf l e ct i on poi nt s w er e det er m i ned by val ve poi nt opt i m i za t i on,a nd t he i n—i t i al pr e ssur e dur i ng sl i di n g pr es s ur e ope r at i on w a s det er m i ned by i ni t i a l pr es s ur e opt i m i zat i on.Thus,t he r ea sonabl e f i xed—s l i de—f i xed pr e ssur e ope r a t i on c u r v e f or t he uni t w as obt ai ned.O per a—t ed a cc or di ng t o t hi s cur ve,t he uni t had a hi gh econ om i c ef f i c i ency and st r ong abi l i t y of par t i ci pat—i ng i n peak r e gul at i on.T hi s m e t hod i s he l pf ul t o e ne r gy sa vi ng and saf et y oper a t i。

设备运行参数重要性分析

设备运行参数重要性分析

设备运行参数重要性分析
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分析,确定最佳经济运行方式,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合理地选择设备的最佳运行参数呢?
生产工艺、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方向迈进。

而且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新型传感器被采用到各种装置上去,这些都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加强设备运行参数检测及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共同需求。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其次我们应从调研入手,掌握第一手资料;再者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结合设备特点找出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措施,然后将这些意见反馈给专家组或公司领导层,供决策时参考。

只有做好准备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接下来谈谈几个具体问题:1.设备运行参数的分类(1)按照设备运行参数变化规律划分:周期性变化——例如:电流、压力、温度、液位等;非周期性变化——例如:振动、噪声、泄漏量等。

(2)按照不同功能区间划分:正常值范围——例如:额定值、报警值、极限值等;异常值范围——例如:超标值、危险值、安全阀开启值等。

- 1 -。

水电站、运行巡回管理制度(3篇)

水电站、运行巡回管理制度(3篇)

水电站、运行巡回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水电站的运行巡回管理,确保水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稳定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水电站的日常运行巡回管理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水电站运行巡回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

第四条(职责分工)1. 管理层应指定运行巡回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并明确各级责任。

2. 运行巡回管理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巡回检查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程序)1. 工作计划编制:根据水电站的特点和运行需求,制定年度、月度和周度的巡回巡检计划。

2. 巡回巡检准备:包括巡回巡检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巡回巡检工具设备的准备,巡回巡检记录表格的制定。

3. 巡回巡检实施:按照计划的时间和路线进行巡回巡检,记录巡检情况与发现的问题。

4. 巡回巡检报告:及时将巡检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上报给管理层,并提出处理建议。

5. 问题整改:管理层应及时处理巡检报告中的问题,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6. 巡回巡检总结:每年进行巡回巡检工作的总结,分析问题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章巡回巡检内容第六条(机械设备巡检)1. 水泵、发电机、涡轮机等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油温、振动等参数进行检查。

2. 轴承、密封、润滑系统等部件的检查和维护。

3. 机械设备的润滑油、冷却水、燃料等的检查和补充。

第七条(电气设备巡检)1. 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温度、电流等参数进行检查。

2. 过电压、欠电压、短路、漏电等故障检测和处理。

3. 电缆、接线等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水电系统巡检)1. 水位测量设备、流量测量设备、温度测量设备等的校准和检查。

2. 水轮机、涡轮等水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效率检测。

3. 水电系统的泄漏点检查和处理。

第九条(安全环保巡检)1. 检查水电站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如消防设备、安全门、出口标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运行参数确定最佳经济运行方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次网运行流量、温度的研究,给出了供热管网耗电量及散热损失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将复杂的散热损失计算形成成果,并用excel编制计算程序,便于今后查询使用。

以承德热力集团市区供热管网的运行情况为例,给出了大温差小流量、小温差大流量两种运行方式的最佳经济运行参数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一次网流量温度耗电量散热损失
1 背景及目的
1.1 背景
在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电、热是最主要的能耗指标。

合理匹配运行参数,降低管网的电耗、热耗是除管网平衡调节之外,最重要的两项运行管理工作。

与电、热能耗息息相关的两个运行参数是循环流量和供回水温度。

根据这两个参数,有两种运行方式与之匹配,一个是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一个是小温差大流量运行方式。

大温差运行方式可以降低循环流量,达到节电的目的,但大温差必然要高温运行,管网高温运行必然要带来管网散热损失的增加。

小温差运行可以通过降低管网运行温度减少管网散热损失,但小温差运行必然会增加循环流量,循环流量的增加必然带来耗电量的增加。

只有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实现管网的经济、节能运行。

1.2 目的
1.2.1 给出一次网运行耗电量、管道散热损失的理论计算方法。

1.2.2 通过计算,将复杂的散热损失计算形成成果,并用excel
编制计算程序,便于今后查询使用。

1.2.3 经过理论计算对大温差小流量和小温差大流量两种运行方式进行经济对比。

2 一次网运行参数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
一次网运行参数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其中一次网运行压力受地形影响较大,且对管网的经济运行影响较小。

因此,在分析一次网运行参数时暂不考虑压力因素。

2.1 一次网流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供热管网系统中的耗电设备主要是各种泵。

供热用水泵均为离心泵,离心泵的流量q、扬程h、功率p、转速n、频率f的关系式如下:
q/qm=n/nm=f/fm;(1)
h/hm=(n/nm)2=(f/fm)2 (2)
p/pm=(n/nm)3=(f/fm)3 =(q/qm)3 (3)
泵的流量与功率增长关系如下图1:
由上述关系式可以看出,泵的功率与流量的三次方成正比。

在输送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流量增加10%,则功率增加33%。

水泵的功率随流量增加陡增。

2.2 一次网运行温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次网热损失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一次网运行温度,运行温度越高,管道热损失越大,反之,越小;二是一次网管径,在相同运行温度下,管径越大,管道热损失越大,反之,越小。

针对dn300管道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损失情况,绘制了下图2:2.3 分析
经过对一次网运行流量、温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次网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时,管网耗电量减少,管道热损失增加;一次网小温差大流量运行时,管网耗电量增加,管道热损失减少。

因此,不论采用哪种运行方式,对供热管网的节能运行影响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运行方式进行核算后确定。

3 最佳参数计算方法
3.1 耗电量计算方法
水泵轴功率与流量、扬程的关系式为:
p=2.73hq/η
其中:
h为扬程,单位m;扬程的确定:需对整网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管网阻力。

q为流量,单位为m3/h;流量确定:根据管网热负荷及运行参数进行计算。

η为泵的效率,η=0.7。

p为轴功率,单位w。

3.2 散热损失计算方法
由于一次网管道的供回水温度及管道的保温形式对管道的散热损失影响较大,特针对承德热力集团选用的保温管的保温结构和直埋的敷设方式,对不同管径和供回水温度分别进行了散热损失计
算。

计算公式如下:
①散热损失计算公式:
q=1+β
式中:rb——保温热阻,m℃/w。

rt——土壤热阻,m℃/w。

t——蒸汽平均温度,℃。

tdb——土壤地表温度(取-5℃)。

β——附加散热系数(取0.15)。

②土壤热阻计算公式:
rt=
式中:h——管道折算埋深,m。

dz——保温管与土壤接触的保护层外径,m。

λt——土壤导热系数(取2w/m℃)。

③保温层热阻计算公式:
rb=
式中:rb——保温层热阻,m℃/w。

dz——保温管与土壤接触的保护层外径,m。

dw——管道外径,m。

λb——保温层导热系数,w/m℃。

④管道折算埋深计算公式:
h=h+
式中:h——管道折算埋深,m。

h——从地表面到管中心线的埋设深度,m。

λt——土壤导热系数,取2w/m℃。

αk——土壤放热系数,取13w/m℃。

由于采用上述公式进行理论计算比较复杂,为方便大家使用,本论文根据承德热力集团公司保温管情况,对不同管径的保温管散热量进行逐一核算,并将计算结果汇总到下表中。

计算结果见下表1:3.3 一次网最佳运行参数的核定办法
3.3.1 拟定管网运行调节方式,制定管网运行调节曲线图。

(如图3、4)
3.3.2 根据不同工况进行管网耗电量、散热损失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管网最佳运行工况。

4 实例分析
市区2012-2013运行期的运行工况,对大温差小流量、小温差大流量两种运行工况下的管网热损失及耗电量进行了计算。

4.1 两种运行调节方式的确定
2012-2013年运行期,热力集团市区供热面积1060万平米,一次网平均热指标43w/m2。

根据大温差小流量及小温差大流量两种运行调节方式,分别制定管网运行调节表。

(见表2、3)
4.2 典型运行工况选取
针对管网运行温度调节曲线表,选取运行期平均气温时间较长的
-2℃天气为例,进行理论计算。

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一次网流量3987m3/h。

供水温度101℃,回水温度41℃,平均温度71℃。

小温差大流量运行方式:一次网流量5103m3/h。

供水温度88℃,回水温度41℃,平均温度65℃。

4.3 管网耗电量计算
针对大温差小流量、小温差大流量两种运行方式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得出管网的实际比摩阻,由循环流量、比摩阻及管网长度计算出循环泵扬程、功率、耗电量:
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扬程62m;功率956kw;耗电量22952kwh/天;电费1.6万元/天。

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扬程83m;功率1639kw;耗电量39326kwh/天;电费2.7万元/天。

4.4 管网散热损失计算
根据拟定运行工况,对两种运行方式的散热损失进行理论计算: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供水温度101℃,回水温度41℃,平均温度71℃,管网散热损失356gj/天,热损失率3.6%,散热损失成本1万元/天。

小温差大流量运行方式:供水温度88℃,回水温度41℃,平均温度71℃,管网散热损失334gj/天,热损失率2.8%,散热损失成本0.9万元/天。

详见计算表4:
4.5 能耗综合分析
根据上述理论计算,两种运行方式结果汇总如下表5:
4.6 理论分析结论
经过对市区管网两种运行工况理论计算,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一次网电费及散热损失热费合计2.6万元;小温差大流量运行方式一次网电费及散热损失热费合计3.6万元。

若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每天可节省1万元。

因此,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方式更节能、更经济。

5 实际效果分析
在市区实际运行调节中,按照供热管网温度调节曲线对市区管网采取了尽量拉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的变流量运行方式,节电效果显著,一次网网电单耗降低0.14kwh/m2。

具体数据见下表6:
6 结论与建议
6.1 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管网运行调节方式,在市区集中供热管网中降低市区供热管网电耗效果显著,建议继续推广使用。

6.2 目前,燃煤锅炉房的运行方式与市区运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6.2.1 燃煤锅炉房采用燃煤锅炉房进行集中供热,产热成本较高,一次网管网散热损失对管网运行经济性影响较大。

6.2.2 目前,燃煤锅炉房管网余量较大,管网阻力较市区管网而言相对较小,因此一次网循环水量对耗电量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
一次网循环水量还受锅炉最低循环流量限制,不能无限制降低。

建议燃煤锅炉房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及上述因素对管网运行方式
进行科学计算,确定最节能、经济的运行方式。

6.3 对于二次网而言,无论采用哪种运行方式,管网运行温度变化不大。

管网节能、经济运行关键在于如何降低电耗,建议二次网继续推广小温差大流量运行方式。

6.4 根据理论计算对两种运行方式进行对比。

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保温质量、施工质量、管道周围土质不同等因素,管网的散热损失与理论计算存在差异,但该课题给出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贺平,孙刚,王飞,吴华新.《供热工程》(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吕德齐,蒋有彩.《动力管道设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3]黄辉,王为,任勇.管道及设备保温 98r418.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