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检定规程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ISO9001-2015)1.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装置过程中的检测、控制、计量等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维护、校验和检修。
热电阻是以铂或铜丝制成的测温元件、它是利用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按国家规定,从1998年起,采用IEC标准分度,即用PT100、PT10等。
2.0技术标准2.1热电阻在0℃时阻值(R0与其在100℃时的阻值(R100)之比(W100=R100/R0),如下列表所示2.2测量范围及精度见表所列:允许通过电流≤5mA2.3热电阻的时间常数根据惰性级别不同,分为90-180秒,30-90秒,10-30秒,小于10秒等几种,电阻元件就与保护套管间的绝缘电阻≤100MΩ(铂)(100V)和20 MΩ铜(100V)。
3.0检查校验3.1检查3.1.1热阻元件和引线应清洁、干燥、完整、无锈、骨架无破裂,电阻体的导热片应紧贴温度计的保护管内壁。
接线盒各部件应完整,密封性能好。
3.1.2对于在线使用的热电阻应定期检查其性能,绝缘电阻,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重要特殊场合的热阻应按实际定期检查。
3.1.3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查1次,其应能承受1.25倍作压力,无渗漏(当使用温度低于400℃,工作压力低于允许压力的1/3时可免试)3.1.4故障检查3.1.4.1若仪表故障示值跑大,可用万用表检查热电阻阻值是否无穷大。
若示值跑最小,可用万用表查热阻阻值是否为零(三线制时还可能有断线),前提是检查必须办票与工艺联系好。
3.1.4.2如仪表示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或不稳定,可测其阻值,并根据此阻值查对照表得知相应温度的差值,通常可检查其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端子是否生锈,对地绝缘是否良好,保护管内接线处是否有水汽或潮湿等。
3.2校验因本厂未建立温度标准室,故不具备对热点阻进行鉴定,但可进行常规检查,判定其好坏可按第二章第四节中3.1.3条进行检查对比。
4.0使用与维护4.1根据被测介质特性及工艺操作条件,选用合适材质、厚度及结构的保护套管和垫片,电阻安装地点、深度、方向和接线应符合测量技术要求,并便于维护检修。
JJG 229—98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Industry Platinum Copper Resistance ThermometersJJG 229—98代替JJG 229—87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5月14日批准,并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上海市技术监督局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宋年兰(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加起草人:茅静康(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三厂)忻山宝(上海通控仪表有限公司)曹建群(上海高桥仪表厂)吴淑媛(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目次一概述二技术要求三检定条件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五检定结果的计算六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附录1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附录2 工业热电阻检定记录单附录3 工业铂热电阻(Pt10)分度表附录4 工业铂热电阻(Pt100)分度表附录5 工业铜热电阻(Cu50)分度表附录6 工业铜热电阻(Cu100)分度表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使用温度为-200~+850℃部分或整个范围内的工业热电阻(以下简称热电阻)和感温元件检定。
一概述适合本规程的铂热电阻的电阻—温度关系如下:对于-200~0℃的温度范围R(t)=R(0℃)·[1+At+Bt2+C(t-100℃)t3](1) 对于0~850℃的温度范围R(t)=R(0℃)(1+At+Bt2)(2) 式中:R(t)——在温度为t时铂热电阻的电阻值,Ω;t——温度,℃;R(0℃)——在温度为0℃时铂热电阻的电阻值,Ω;A——常数,其值为3.9083×10-3℃-1;B——常数,其值为-5.775×10-7℃-2;C——常数,其值为-4.183×10-12℃-4。
适合本规程的铜热电阻的电阻—温度关系如下:对于-50~150℃的温度范围R(t)=R(0℃)·[1+αt+βt(t-100℃)+γt2(t-100℃)](3) 式中:α——电阻温度系数,其值为4.280×10-3,℃-1;β——常数,其值为-9.31×10-8℃-2;γ——常数,其值为1.23×10-9℃-3。
工业用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工业用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用热电阻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使用于在线使用的铂热电阻(简称热电阻),其它型号热电阻亦可参照使用。
1.2基本工作原理热电阻基于电物质的电阻值与温度呈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工作。
1.3构成与功能1.3.1电阻丝测温元件1.3.2支架用来缠绕固定电阻丝1.3.3引线电阻与仪表的连接1.3.4保护套管防止电阻受到介质侵蚀和避免机械伤害1.4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1.4.1技术指标1.4.1.1允许通过电流≤5mA1.4.1.2热电阻时间常数根据热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180s,30—90s,10—30s,和小于10s等几种1.4.1.3绝缘电阻:电阻元件与保护管之间的绝缘电阻,铂电阻≮100MΩ(100V),铜电阻≮20MΩ(100V)1.4.2 规格1.5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1.5.1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1.5.2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阻在其中的作用。
1.5.3掌握数学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1.5.4 掌握该热电阻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
1.5.5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完好条件2.1零部件完整要求2.1.1 铭牌清晰无误;2.1.2零部件完好齐全并规格化;2.1.3 禁固件不得松动;2.1.4端子接线牢靠;2.1.5 密封件无泄漏。
2.3正常使用要求2.3.1 运行时,热电阻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2.3.2正常工况下,热电阻工作温度在测量范围的20%~80%。
2.3.3设备及环境要求1.保护套管清洁、无锈蚀,漆层平整、光亮、无脱落;2.穿线管和软管敷设整齐;3.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4.连接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磁场的电气设备。
2.4 技术资料要求2.4.1说明书、合格证、入厂鉴定证书齐全;2.4.2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效验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准确无误。
热敏电阻测温仪校准规范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校准程序1.目的此文件的目的是为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而建立的标准程序。
2.范围2.1本程序适用于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的校准2.2校准量程:热电偶:(-200~1600)℃,热电阻:(-200~800)℃3.引用标准JJG617-1996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4.环境条件温度:(20±5)℃。
湿度:(45~75)%RH5.参考标准/标准物质6.校准周期温度指示调节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 1 年。
7.注意事项7.1校准前温度校验仪和被校温度指示调节仪应放置在同一处等温。
7.2校准前确认被校温度指示调节仪的电源,并使用正确的电源。
7.3校准输入信号为热电偶的连接导线应采用对应分度号的温度补偿导线;校准输入信号为热电阻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导线。
8校准程序8.1外观及功能性检查8.1.1仪表的外形结构应完好。
仪表的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分度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等均应有明确的标记,并将所需的仪表信息记录于校准原始记录表内。
8.1.2仪表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不应松动、破损;数字指示面板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8.1.3仪表倾斜时内部不应有零件松动的响声。
各开关、旋钮在规定的状态时,应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
8.1.4仪表显示值应清晰、无叠字、亮度应均匀,不应有不亮、缺笔画等现象。
8.2基本误差校准8.2.1热电偶仪表校准:1、把对应分度号的热电偶线(补偿导线)接到对应的热电偶小插头上,然后把小插头插到校准仪的“TC 输入/输出”插孔上,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被检仪表的输入端子(如图一所示)。
2、按“SOURCE/MEASURE”键选择输出(SOURCE)模式。
3、按“TC”键选择TC 显示屏幕,继续按这个键来选择需要的热电偶类型(K,J,T等)。
4、按“◄”或“►”选择不同的数位作修改,按“▲”或“▼” 选择所需要的温度。
5、校准点不应少于5 点,一般应选择包括上、下限在内的,原则上均匀的整十或整百摄氏度点。
热电阻校验规程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热电阻校验规程
1.拧开接线盒查看内部腐蚀情况。
2.拆下接线,注意三线制热电阻接线要记录线号和主副线之分。
3.拆下接线端子的固定螺丝,抽出电阻芯查看外观有无断线等情况。
4.将热电阻芯装回并固定好螺丝。
5.将万用表档位拨到电阻档的200欧姆档用红黑表笔对接查看阻值Ω1并记录下来。
6.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到热电阻的两接线端,看万用表显示值Ω并记录下来。
7.根据如下公式算出温度:
【(Ω-Ω1)-100】/0.385=℃
8.也可根据温度算出电阻值公式如下:
℃×0.385+100=Ω
9.根据公式算出的温度与标准温度对比可得出热电阻的校验值。
10.如果结果偏大或偏小说明热电阻芯有断路或短路的情况,需维修后重新校验。
11.如果校验值符合热电阻合格。
源-于-网-络-收-集。
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校准规程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较准准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使用的全部类型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次校准,后续校准,使用中校准。
2.概述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3.计量性能要求在测量范围内,误差应不大于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本身规定的误差4.校准4.1校准室的环境校准的温度尽量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2校准的人员资质校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3校准的设备经过检定合格的热电阻4.3.1外观检查a)热电阻外观完好,没有明显的损坏。
b)热电阻上的信息完整制造单位或商标;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4.3.2校准步骤a)将标准热电阻和需要校准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放入水浴中。
b)接通水浴电源,设定好需要校准的温度点,开始加热。
c)将水浴加热到设定好的温度,这时用万用表测量标准热电阻的电阻并通过查表得到所对应的温度。
同时记录需要校准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温度值。
d)取得一个温度校验点的读数并记录好数据,调整温控器,使水浴升高到第二个温度校准点,进行第二个读数;依次进行,一般设置3-5个校准点;e)根据记录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误差值。
5.校准结果处理5.1校准合格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将校准数据填写在计量器具校准表R-A6079-007。
并将校准合格标签贴热电阻(温度变送器)上。
5.2校准不合格的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进行调整修理后再进行校准,如果还不合格则进行报废处理并贴上不合格标签。
6.校准周期热电阻的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1.1 概述热电阻是以铂丝或铜丝制成的测温元件,它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按国家规定,从1988年起,采用IEC标准分度,即用Pt100、Pt10、Cu50、Cu100等。
1.2 技术标准1.2.1 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R0)与其在100℃时的阻值(R100)之比(W100 = R100/R0),如等几种。
1.2.5 绝缘电阻:电阻元件与保护管之间的绝缘电阻,铂电阻≮100ΜΩ(100V),铜电阻≮20ΜΩ(100V)。
1.3 检查校验1.3.1 检查1.3.1.1 外观检查:热电阻元件和引线应清洁、干燥、完整、无锈;金属电阻丝绕制整齐,无外露碰壳;骨架无破裂,无明显弯曲;电阻体的导热片应紧贴温度计的保护套管内壁。
1.3.1.2 接线盒各部件应完整,螺丝有弹簧垫圈,密封性能好;对装在室外或可能有水汽渗入的接线盒,外部须有防水罩。
1.3.1.3 对于正在使用中的热电阻应定期检查其热阻性能、绝缘电阻,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
重要的和特殊使用的热电阻,按实际要求定期检查。
1.3.1.4 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地方的保护套管每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
保护套管应能承受1.25倍工作压力,无渗漏(当使用温度低于400℃,工作压力低于允许压力的1/3时可免试。
1.3.2 校验1.3.2.1 校验仪器与设备a.不低于0.05级的直流电位计1套b.Ⅱ级标准电 1套c.冰点槽(广口保温瓶) 1只d.水沸点槽。
1只e.分度为0.1℃的标准水银温度计。
1支f.标准直流电流表(0~10MA) 1只g.旋钮式电阻箱,双刀切换开关,电池各1个1.3.2.2 检验方法a.R0(冰点)值测定将热电阻放入内径合适的玻璃试管或其他绝缘薄壁的套管中,套管长度约250~300mm,管口用棉絮塞紧以免空气对流。
将试管插入到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槽中,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距槽底及周边距≥20mm,电阻周围的冰层厚度≥30mm。
热电阻校准规程
标准文件Objective2、范围Scope: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热电阻校准。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工程项目部负责制定本规程,工程项目部经理、QA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技术监督局、委托有相关资质单位或经培训合格的计量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定义Definition:4.1热电阻——由一个或多个感温电阻元件组成的,带引线、保护管和接线端子的测温仪器。
5、程序Procedures:5.1技术要求5.1.1外观5.1.1.1各部分装配正确、可靠、无缺件,外表涂层应牢固,保护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划痕及显著锈蚀;5.1.1.2 感温元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5.1.1.3根据测量电路的需要,热电阻可以有两、三或四线制的接线方式,其中A级和AA 级的热电阻必须是三线制或四线制的接线元件。
5.1.1.4热电阻应有铭牌,铭牌上各标志(如:产品名称、型号、分度号、规格等)应完整、清晰。
5.1.2常温绝缘电阻热电阻处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80%RH的环境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
5.1.3热电阻实际电阻值对分度号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差E i见表1。
表1注:表1中|t|是以摄氏度表示的温度的绝对值。
5.1.4电阻温度系数α与标称值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Δα的规定。
表25.2 校准条件5.2.1校准设备5.2.1.1 二等标准铂热电阻温度计;5.2.1.2成套工作的0.02级测量电桥,电桥的最小量程应不大于1×10-4Ω;5.2.1.3油浴炉(油恒温槽);5.2.1.4 100V绝缘电阻表;5.2.1.5.万用表。
5.2.2 环境条件5.2.2.1 环境温度:15℃~35℃。
电测设备应符合相应的环境要求;5.2.2.2相对湿度:≤80%RH。
5.3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5.3.1外观检查按5.1.1的要求用手动方法和目力观察。
5.3.2常温绝缘电阻的测量测量时应将热电阻的各接线端子短路,并接到绝缘电阻表的一个接线端,绝缘电阻表另一接线端应与热电阻的保护管连接,测量感温元件与保护管之间的绝缘电阻;有2个感温元件的热电阻,还应将两热电阻的各接线端分别短路,并接到绝缘电阻表的两个接线端,测量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
热电阻标定规程
2 2 3
W100及允许误差 W100名义值 允许误差
1.3850
士0
铜热电阻
50 100
士0.05 士0.10
1.428
士0.002
B= -5.80195×10 ( ℃ ) ; C= -4.27350×10 ( ℃ ) 对于铜电阻: 在一 50~+150℃范围内:Rt=Ro( 1+ At + Bt +Ct ); 式中:A= 4.28899×10 (℃) B= -2.133×10 (℃)
7.0 规程步骤 7.1 概述
热电阻是以铂或铜丝制成的测温元件, 它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按国家规定: 从1988年起, 采用IEC标准分度, 即用Pt100、 PtlO 等。
Page 2 of 8
热电阻标定规程 REV.A00
7.2 技术标准 7.2.1 热电阻在 O℃时的阻值(Ro)与其在 100℃时的阻值 R100 之比 (W100= R100/R0 )
Page 1 of 8
热电阻标定规程 REV.A00
1.0 目的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为本规程的最终用户提供明确的内容和步骤, 确保仪表维护检修 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在没有监督或很少监督的情况下, 按照赛科规定的标准,以安全有效 可靠的方式履行自身的职责。
2.0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 热电阻标定规程
-3 -3
-3
注:t为被测量温度的绝对值 ,℃。
7.2.3 允许通过电流
允许通过电流:≤ 5mA
7.2.4 热电阻的时间常数
热电阻的时间常数根据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 180 秒、30~90 秒、10~30 秒、 <10 秒等几种。
热电阻检修规程
热电阻温度元件检修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电阻温度元件检修工艺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全厂热电阻温度元件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_T_659-1998》《热工检定规程》3.概述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信号是热力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测量参数,热力循环的初始温度、各传热设备的传热温差,都直接反映热效率的高低。
如火电厂中的主蒸汽温度、锅炉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等都是分析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数据。
考虑到经济性低温介质常采用热电阻进行测温。
3.1原理工业用热电阻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感温元件测量温度的。
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温度测量元件称为热电阻。
3.2结构热电阻一般由电阻体、绝缘套管、内引线、保护管、接线座(或接线柱、接线盒)等组成。
2.3常用热电阻的种类常用的热电阻测温元件有Pt100、Cu50、Cu53三种类型。
4.检修内容与质量标准4.1拆卸4.1.1清除灰尘及污渍。
4.1.2热阻体检查a)热电阻的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热电阻的电阻体应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阻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缩径等缺陷。
b)各部分装配应正确,可靠,无缺件。
c)元件引出线无断路或短路现象。
d)热电阻的骨架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不可拆卸的热电阻不作此项检查)。
e)用万用表检查热电阻元件有无断路现象。
f)绝缘检查,当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珀热电阻的感温元件与保护管之间以及多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铜热电阻应不小于50MQ。
4.2检定4.2.1热电阻元件的检定条件a)本身不具备恒温条件的电测设备和标准电阻的工作环境温度应为20℃±2℃。
b)对保护管可以拆卸的热电阻,在检定前,应将热电阻从内衬管和保护管中取出,并放在玻璃试管中。
试管内径应与感温元件直径或宽度相适应。
为了消除试管内外空气对流,在热电阻插入试管后,需用脱脂棉或耐高温材料塞紧试管口。
热电阻检验规程
(2.3)热电阻检验规程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热电阻在投入现场使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确认工作.本规程适用于按合同采购的热电阻及借用、调拨等其它方式入厂的热电阻。
2检验的依据
2.1 采购合同的技术附件(技术要求)。
2.2 制造厂或其代理商提供的热电阻技术规格书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2.3 制造厂出厂前的检验报告。
3检验内容及方法
3.1 技术文件
检查如下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1)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2)出厂检定合格证
3.2规格型号
检查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订货要求。
3.3数量
(1)仪表数量是否符合订货要求
(2)附件是否提供齐全
3.4外观
(1)铭牌清晰无误
(2)保护套管应无泄漏;测量端焊接要牢固,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夹灰,呈近似球状;电极直径应均匀、平直、无裂纹
3.5校准
应进行基本误差校准,校准后仪表的基本误差应达到:①A级:±(0.15+0.002t)℃
B级:±(0.30+0.005t)℃
②绝缘电阻:≥20MΩ。
热电阻校验规程
宝丰能源催化有限公司热电阻校验方法(自编校验方法)目录1技术要求 (1)1.1 外观 (1)1.2 热电阻外观 (1)1.3感温元件 (1)1.4 外保护套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校验条件 (1)2.1 校验环境 (1)3、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 (1)3.1 校验项目 (1)3.2外观检查 (2)3.3绝缘电阻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 (2)本规程适用于-189.3342℃~660.323℃工作基准的热电阻的检定。
1技术要求1.1 外观:温度计及感温原件的支撑骨架应完整无裂痕,保护管内不应有任何碎片,各部件之间固定牢固。
热电阻外观应干净,无又无或其他附着物。
1.2 热电阻外观:使用在600℃以上的温度计其外保护套管的长度为510mm±10mm.使用在600℃以下的温度计其外保护管的长度为470mm±10mm,其外径均小于6mm~7.5mm。
管的外壁需进行抑制热辐射的处理。
感温元件应位于保护套管顶端60mm范围内。
1.3感温元件:热电阻感温元件应采用无应力结构,温度变化时感温原件的热阻丝应能自由的膨胀和收缩。
1.4外保护套管。
热电阻的外套管应密封,管内应充含有氧气的干燥空气,外保护套管不得有破损、划痕。
2、校验条件2.1校验环境温度: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15%~80%。
室内要有冷却水通道及接地电阻小于0.5Ω的屏蔽地线。
3、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3.1 校验项目:3.2外观检查:按本规程第1条中的要求用目力观察检查3.3绝缘电阻测量:环境温度在15℃~30℃之间,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0%时,有兆欧表热电阻金属外壳和引线之间的电阻,其值不应小于700MΩ.4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4.1校验应有原始记录,校验结果原始记录必须按项填写,存入技术档案。
热电阻检定标准
热电阻检定标准一、外观检查1.热电阻外观应无损伤,保护套管不应有裂纹和锈蚀现象。
2.热电阻的型号、规格和量程应符合要求,标志应清晰、齐全。
3.热电阻的接线端子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二、绝缘电阻测试1.绝缘电阻测试应使用符合要求的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温度为室温。
2.测试时,热电阻应放置在绝缘物上,避免与地面接触。
3.分别测试热电阻的接线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三、线性度测试1.线性度测试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温度源和温度计,测量误差应小于±0.5℃。
2.在规定温度范围内,选取至少五个温度点,记录热电阻的输出值和温度值。
3.根据测量数据绘制输出值与温度值的线性图,观察线性度是否符合要求。
四、重复性测试1.重复性测试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温度源和温度计,测量误差应小于±0.5℃。
2.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对热电阻进行至少三个周期的重复性测试。
3.每个周期应包括加热和冷却过程,并记录热电阻的输出值和温度值。
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重复性误差,判断重复性是否符合要求。
五、迟滞性测试1.迟滞性测试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温度源和温度计,测量误差应小于±0.5℃。
2.在规定温度范围内,选取至少五个温度点,记录热电阻的输出值和温度值。
3.分别绘制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输出值与温度值曲线,观察两条曲线的重合程度。
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迟滞性误差,判断迟滞性是否符合要求。
六、分辨率测试 (内容在此格式化限制下可能不够显示) :一般来说,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 :1 . 选择小信号输入法。
这是一种基本的测量分辨率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热电阻的温度信号将被输入到电子放大器中,然后通过输出电压来计算其分辨率。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测量精度较高的场合。
2 . 使用微分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将输入信号进行微分处理,然后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最后通过输出电压来计算其分辨率。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热电阻检定规程
热电阻检定规程1.概述:工业铂、铜热电阻是一种利用金属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其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
图12.技术要求2.1热电阻的装配质量和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2.1.1各部分装配应正确、可靠、无缺件。
2.1.2不得断路或短路。
2.1.3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不可拆卸的热电阻不作此项检查)。
2.1.4保护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划痕和显著锈蚀。
2.1.5外表涂层应牢固。
2.1.6热电阻应有铭牌。
铭牌应具有以下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热电阻瑾、分度号、允许偏差等级、适用温度范围、出厂日期及出厂编号。
2.2当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铂热电阻的感温元件与保护管之间以及多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铜热电阻应不小于20MΩ。
见表1 2.3热电阻实际电阻值对分度表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许Et 表1(℃)热电阻名称分度号0℃的标称电阻值Rˊ(Ω) Et铂热电阻A级Pt10 10 ±(0.15+0.002+|t|)Pt100 100注:2.3.1表1中|t|是以摄氏度表示的温度的绝对值;2.3.2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铂热电阻;=100.00Ω的铂热电阻,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于t>650℃的温度2.3.3对R范围;2.3.4二线制热电阻偏差的检定,包括内引线的电阻值。
对具有多支感温元件的二线制热电阻,如要求只对感温元件进行偏差检定,则制造厂必须提供内引线的电阻值。
2.4 热电阻在100℃和0℃的电阻比W100,对标称电阻比Wˊ100的允许偏差ΔW100见表2表2为46或100Ω,允注:按原专业标准ZBY028-81生产的铂热电阻,其Rˊ,Wˊ100为1.3910,允许偏差为±0.0010。
许偏差为±0.1% Rˊ2.5新制的铂热电阻应充稳定,在上、下限温度各经受250h后,其0℃电阻值的变化量换算成温度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是指对工业热电阻进行检定的具体规程。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的主要内容:
1. 检定对象:包括工业铂热电阻和工业铜热电阻。
2. 检定方法:通常采用标准电流源和标准测温仪进行检定。
检定时,将标准电流源与待检热电阻连接,通过标准测温仪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3. 检定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定热电阻的检定标准。
一般情况下,工业铂热电阻的检定标准为GB/T 1617-
2009《铂铑型工业抵抗温度计》或IEC60751-2008《铂铑型抵
抗温度元件第一部分:概述和选择》等;工业铜热电阻的检定标准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IEC 60751或IEC584等。
4. 检定环境:检定过程中,要求在恒定的环境温度下进行,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5. 检定记录:对于每次检定,需要记录检定的日期、环境温度、使用的标准电流源和标准测温仪、热电阻的序列号和规格、检定结果等信息,并签名确认。
6. 检定周期:一般情况下,工业热电阻的检定周期为1年,但具体的检定周期可以根据热电阻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具体确定。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的主要内容,具体的规程还需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检定标准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检定标准一、原理及用途1.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电阻值随其本身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热电阻效应实现温度的测量。
2.热电阻把测量的电阻以温度值显示出来,使运行人员及时观测并了解介质的温度变化情况和整个机组的运行工况,以指导运行正确操作。
其函数关系式如下:3.Rt=Ro[1+a(t-to)] 式中;Ro为0℃时的热电阻,Rt为t℃时的热电阻值,t为被测介质温度,a为电阻系数(热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斜率)。
以pt100为例,实测温度T=2.5*(R-100Ω)其中R为实测电阻值4. 热电阻有电阻体、引出线、保护套管、绝缘子及接线盒等部分组成。
二、检定方法及标准1.校验设备1)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2)根据不同的电测设备,可选用下列辅助设备:0.01级10Ω和100Ω标准电阻各一只。
3)冰点槽。
4)100V兆欧表。
5)热电阻自动检定装置。
检定时,将热电阻连同玻璃试管插入介质中,试管插入深度不小于300mm。
测量热电阻在100℃的电阻值时,油恒温槽的温度偏离散100℃之值应不大于2℃;温度变化每10分钟应不超过0.04℃。
2.热电阻校准方法1)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0℃和100℃势的电阻值R0、R100,并计算电阻比W100W100= R100/ R02)校准热电阻时,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测电阻。
测定时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mA。
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R0)的误差和电阻比W100的误差应不大于表一规定。
注:① |t|为温度的绝对值。
②对于0℃时公称电阻值R0=100Ω的铂热电阻,A级允差不适用于t>650℃的温度范围。
③ A级允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热电阻。
热电阻检定规程
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G229-200x 工业铂、铜电阻检定规程
表 4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验
外观
+
• 类型代号 • 标称电阻值 R0 • 工作温度范围 • 感温元件数 • 允差等级 • 制造商名或商标 • 生产年月
注:1.如果用符号来表达这些信息,其标识应便于识别。
2.检定标记应置于热电阻的保护套管上或所附的标签上。
6.2 绝缘电阻 感温元件与保护套管间的绝缘电阻,以及多于一个感温元件的热电阻它们回路之间
WIt= Rt R0 = 1 + At + Bt2
dWtI / dt = A + 2Bt : (dWtI / dt)t=0 = 0.0039083, (dWt I / dt)t=100 = 0.0037928
上述公式中: A = 3.9083×10−3℃ −1 , B = −5.7750×10−7℃ −2 , C = −4.1830×10−12℃−4 4.3.2 工业铜热电阻(CRT)
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G229-200x 工业铂、铜电阻检定规程
系如下: -200℃~0℃: WIt= Rt R0 = 1+ At + Bt 2 + C(t −100)t 3
dWtI / dt = A + 2Bt − 300Ct 2 + 4Ct3 : 0℃~850℃:
工业铜热电阻(α=4.280×10-3 ℃–1),符合我国行业标准的温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函 数关系如下:
热电阻校验规程
热电阻校验规程1.0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热电阻调试人员的工作过程,减小人为误差。
2.0范围适用于长度不小于600mm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热电阻在0~150℃范围内的检定。
3.0校验时所需标准仪器及设备序号设备名称量程、规格精度等级用途数量1 全自动温度校验系统ATC-650B0-650℃0.05热电阻12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一只0.05 13 计算机 14 交流稳压电源 1 4.0职责整个检定过程应配置有热电阻检定资格的检定员2-4人。
5.0校验方法5.1技术要求5.1.1 热电阻的名义成分应满足《表面铂热电阻检定规程》的规定。
5.1.2 不同等级热电阻在规定范围内,其允差应不超过其准确度等级的要求。
5.1.3 热电阻的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1. 各部分装配应正确,可靠,无缺损,无折痕。
2. 不得断路或短路。
3. 引出线安装牢固不得松动。
4. 应有产品编号。
5.2检定条件5.2.1 标准器5.2.1.1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一支。
5.2.2 仪器设备5.2.2.1 全自动温度校验系统一套。
5.2.2.2 PC机一台,内装全自动温度校验软件。
5.2.2.3 交流稳压电源一台。
5.2.3 温控设备,应满足检定要求。
5.2.4 电测设备环境条件应符合使用要求。
5.3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5.3.1 外观检查用万用表检查表面铂热电阻有无断路或短路,其他装备用目力检查。
5.3.2 绝缘热电阻的测量表面铂热电阻的绝缘电阻值用兆欧表进行测量。
测量前将被测热电阻放在一金属板上,用硅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压紧。
测量时将热电阻引出线短路接至兆欧表一个接线柱上,兆欧表另一接线端接至金属板上。
5.3.3 R0 ,R100的检定5.3.3.1 R0的检定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器内放入冰点杯,将表面铂热电阻紧贴至杯面底部,注意接触良好,在热电阻和杯底间不应有空气层存在。
将热电阻引线牢固地接至自动温度校验系统。
启动电脑程序自动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热电阻(或感温元件)在温度 t 的电阻值 Rt 与 0℃的电阻值 R0 之比。其中 WI100 为标称电阻比值,与电阻温度系数 α 有直接对应关系。 3.4 电阻比值 WSt relative resistance WSt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在温度 t 的电阻值 Rt 与在水三相点的电阻值 Rtp 之比。 3.5 电阻温度系数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20
251 ~ 450
2
451 ~ 650
0.5
651 ~ 850
0.2
7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7.1 检定条件 7.1.1 检定设备
检定时所需的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按被检热电阻的类型可从表 3 中参考选择。选用 的原则为:检定时用的标准器、电测仪器以及配套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换算成温度 值应不大于被检热电阻最大允差绝对值的 1/4。
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电阻值的相对变化。感温元件和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用 α 表
示,
α
=
R100 − R0 R0 ⋅100
℃-1
=
(W1I00
−1)×10−2
℃-1。
3.6 允差 tolerance 由热电阻的电阻值在对应标称电阻值的分度表中查算出的温度 t 偏离真实温度(被
测温度)的最大允许值。
4 概述 4.1 分类及组成
度的检定。
7.3 检定方法 7.3.1 外观检查
按 6.1.1~6.1.4 的要求检查热电阻和感温元件的保护套管外部,应无肉眼可见的损 伤。同时按 6.1.4 的要求检查标识、检定标记等,确定热电阻是否符合管理性的要求。 7.3.2 绝缘电阻的测量
a) 常温绝缘电阻的测量。应把热电阻的各接线端短路,並接到一个直流 100V 的兆 欧表的一个接线端,兆欧表的另一接线端应与热电阻的保护管连接,测量感温元件与保 护管之间的绝缘电阻;有两个感温元件的热电阻,还应将两热电阻的各接线端分别短路, 並接到一个直流 100V 的兆欧表的两个接线端,测量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
规定的 0℃允差的绝对值。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外观 6.1.1 热电阻各部分装配正确、可靠、无缺件,外表涂层应牢固,保护管应完整无损, 不得有凹痕、划痕和显著锈蚀;
6.1.2 感温元件不得破裂,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 6.1.3 根据测量电路的需要,热电阻可以有两、三或四线制的接线方式,其中 A 级和 AA 级的热电阻必须是三线制或四线制的接线方式。 6.1.4 每支热电阻在其保护套管上或在其所附的标签上至少应有下列内容的标识:
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G229-200x 工业铂、铜电阻检定规程
系如下: -200℃~0℃: WIt= Rt R0 = 1+ At + Bt 2 + C(t −100)t 3
dWtI / dt = A + 2Bt − 300Ct 2 + 4Ct3 : 0℃~850℃:
大于热电阻上限温度允差的 的 上 限 温 度
1/8 和 1/10。
用。
6
水三相点瓶
及其保温容器
7
液氮杜瓦瓶
8
绝缘电阻表
直流电压 10V~100V,
10 级
核查标准铂 电阻温度计的 Rtp 用。
低温源,检 定 -196 ℃ 下 限 温度用。
测量热电阻 的绝缘电阻
7.1.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5℃±10℃。(电测设备应符合相应的环境要求) 相对湿度:30%~80%。 大气压力:84kPa ~ 106.7kPa。
-50 ~ +600
CRT
——
-50 ~ +150
——
注:1. 在 600℃到 850℃范围的允差应由制造商在技术条件中确定。
±(0.10℃ + 0.0017|t|) ±(0.15℃ +0.002|t|) ±(0.30℃ + 0.005|t|) ±(0.6℃ + 0.010|t|) ±(0.30℃ +0.006|t|)
工业铜热电阻(α=4.280×10-3 ℃–1),符合我国行业标准的温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函 数关系如下:
-50℃~150℃: WIt= Rt R0 = 1 + αt + βt(t −100)+ γt 2(t −100)
dWtI / dt = (α −100β ) + 2(β −100γ )t + 3γt2 :
的绝缘电阻均应符合如下规定: a) 常温绝缘电阻,热电阻处于温度 15℃~35℃,相对湿度 45%~85%的环境时,绝
缘电阻应不小于 100MΩ; b) 高温绝缘电阻,热电阻在上限工作温度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 2 规定的值。
表 2 最小绝缘电阻值
最高工作温度/℃
最小绝缘电阻值/MΩ
100 ~ 250
(dWtI / dt)t=0 = 0.0042893, (dWt I / dt)t=100 = 0.0042830
上述公式中: α = 4.280×10−3℃ −1 , β = −9.31×10 -8℃ -2 , γ = 1.23×10−9℃ −3 当 R0 为各标称电阻值时,可将上述函数关系制成相应的温度/电阻表(分度表)。
的铜热电阻适用于本规程的检定。其它温度系数的热电阻可以参照本规程的方法进行检 定。
2 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
GB/Txxxx-2009
工业铂热电阻
JB/T8623-1997
工业铜热电阻技术条件及其分度表
引用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定义及术语 3.1 热电阻 resistance thermometer
大偏差不得超过表 1 给定的允差值。
表 1 热电阻的允差等级和允差值
热电阻类 允差
线绕元件
膜式元件
允差值
型
等级 适用的温度范围/℃ 适用的温度范围/℃
PRT
AA
-50 ~ +250
0 ~ +150
A
-100 ~ +450
-30 ~ +300
B
-196 ~ +600
-50 ~ +500
C
-196 ~ +600
7.2. 检定项目 仪表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检定项目见表 4。
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G229-200x 工业铂、铜电阻检定规程
表 4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验
外观
+
由一个或多个感温电阻元件组成的、带引线和保护管的测温仪器。
3.2 标称电阻值 R0 nominal resistance R0 热电阻(或感温元件)在0℃时的期望电阻值。其阻值通常有(Ω):10、50、100、
500、1000,它由制造商申明并标于热电阻上。感温元件常以其标称电阻值表征,例如 一个Pt10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100Ω;Cu5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50Ω。 3.3 电阻比值 WIt relative resistance WIt
WIt= Rt R0 = 1 + At + Bt2
dWtI / dt = A + 2Bt : (dWtI / dt)t=0 = 0.0039083, (dWt I / dt)t=100 = 0.0037928
上述公式中: A = 3.9083×10−3℃ −1 , B = −5.7750×10−7℃ −2 , C = −4.1830×10−12℃−4 4.3.2 工业铜热电阻(CRT)
672h。此后再次测量 0℃的电阻值,热电阻 R0 的变化应不超过 0℃允差的要求。 7.3.4 允差的检定 7.3.4.1 检定点的选择
各等级热电阻的检定点均应选择 0℃和 100℃。为确保检定结果能涵盖被检热电阻 的整个适用温度范围,必须检查 α 的符合性。当 Δα 不符合要求时,仍须进行上限(或 下限)温度的检定(首选上限)。
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G229-200x 工业铂、铜电阻检定规程
3. 对于特定的热电阻,其适用的温度范围可小于该表规定的范围,但必须加以注明。
2. |t|为温度的绝对值,单位为℃。
5.2 稳定性 铂热电阻在经历最高工作温度 672h 后,其 R0 值的变化换算成温度后不得大于表 1
注:上述上、下限温度指的是表 1 中相应允差等级适用温度范围的上、下限温度。如制造商注
明的适用温度范围小于表中规定的上、下限温度,按制造商注明的选择。
JJG229-200x 工业铂、铜电阻检定规程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200℃~+850℃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使用的、具有一个或多个铂或铜
感温元件的热电阻的首次检定、后续热电阻和温度系数 α 值为 4.280×10-3 ℃–1
用途
备注
用比较法检 亦可用满足不确
定时的参考标 定度要求的其它标
准。
准温度计代替。
0.005 级、0.01 级、0.02 级。 测量热电阻 电测仪器提供给 测 量 范 围 应 与 标 准 铂 电 和标准铂电阻 热电阻的测量电流 阻、被检热电阻的电阻值范 阻值的仪器。 应保证功耗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