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蚯蚓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生物与环境(一)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生物与环境(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阴暗、潮湿B.阳光、干燥C.任何环境2.下列现象能说明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青蛙冬眠B.北方的苹果远销南方C.企鹅来到杭州动物园3.稻田里的几种生物如图所示,由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小飞蛾青蛙蛇水稻B.青蛙小飞蛾蛇水稻C.水稻小飞蛾青蛙蛇4.在制作生态瓶时,先放植物后放动物的原因是()。
A.植物的存活率更高B.没有植物,动物会很快饿死C.先放植物可以使水中溶解更多氧气D.先放动物会影响植物生长5.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6.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
A.空气、水分、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B.土壤、空气、阳光、水分C.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D.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7.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
A.食物网B.食物链C.食物圈8.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这种绿豆芽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
A.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B.叶子是黄色的,茎短小粗壮、绿色C.叶子是绿色的,茎又细又长、绿色D.叶子是绿色的,茎短小粗壮、白色9.小明在研究完蚯蚓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蚯蚓更为合适呢?()A.放回大自然B.放入垃圾桶中C.随丢掉10.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A.消过毒的自来水B.干净的小溪水C.泥坑里的雨水D.烧过的茶水11.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C.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整个生态系统就越稳定12.下列实验步骤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养殖蚯蚓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殖蚯蚓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养殖蚯蚓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创业方式,以下是养殖蚯蚓的详细指南:一、养殖蚯蚓的基本条件1. 养殖场地: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易于排水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地。
同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确保养殖场地无污染源。
2. 土壤:蚯蚓适宜生活在腐殖质丰富、通气良好的土壤中。
因此,需选择肥沃的土壤或加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条件。
3. 温度与湿度:蚯蚓的活动和繁殖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为15-25℃和60%-80%。
4. 光照:蚯蚓不喜欢阳光直射,所以需搭建遮阳设施,提供适当的散射光。
5. 种苗:选择健康的蚯蚓种苗,从可靠的供应商或养殖户处购买。
二、养殖技术与管理1. 饲料准备:蚯蚓喜欢吃有机物,因此需准备充足的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果皮、菜叶等。
将有机废弃物堆放在养殖场地附近,让其自然发酵。
2. 养殖方式:根据养殖规模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箱养、池养等。
一般来说,箱养方式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养殖。
3.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检查养殖箱内的温度、湿度、饲料等情况,确保环境适宜。
及时清理残余饲料,保持养殖箱内卫生。
4. 病虫害防治:加强日常管理,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5. 收获与销售:当蚯蚓长到一定大小时,可以开始收获。
收获时,将蚯蚓从养殖箱中挖出,洗净后晾干或烘干,然后销售或储存。
三、效益分析与发展前景1. 效益分析:蚯蚓养殖成本低、收益高,是一个不错的创业项目。
根据养殖规模和条件,每亩地可产蚯蚓数千至上万斤,按照市场价计算,亩产值可达到数万元。
2. 发展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有机农业的发展,蚯蚓养殖业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蚯蚓在医药、饲料、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3. 社会效益:蚯蚓养殖可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发展蚯蚓养殖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蚯蚓喜欢的环境1

蚯蚓的生活习性
由于蚯蚓品种较多,生活环境和喜食饲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生活习性也略有差别,但是喜温、喜湿、喜暗、喜透气、怕光、怕盐、怕震、怕辣食却是共同的,在此逐一介绍,供养殖者参考。
1、喜温怕冷热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
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温度为20℃—25℃的养殖环境。
2、喜湿怕浸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
这里所说的喜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养基土的湿度,二是空气湿度,一般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到60%—80%为好。
3、喜暗怕光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
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养殖环境应选在阴暗处。
4、喜甜怕辣性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等。
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应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是一种常见的脊椎动物,也是土地上常见的生物之一。
它们属于蚓科动物,以其身体柔软、肌肉发达、耐寒耐热的特性而受人们喜爱。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蚯蚓的生活习性。
一、栖息环境蚯蚓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栖息地为土壤中,它们一般生活在草场、菜地、果园、树林、开阔地和沿海地区的河流和海岸线等生境中。
由于它们只吃有机物和细菌,所以它们只会生活在环境中有足够的有机物和细菌的地方,这也就是蚯蚓栖息的原因。
二、食物来源蚯蚓是属于草食性生物,它们主食是土壤中的有机物、落叶、草等植物碎屑和落叶等,这些植物碎屑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后,变成了肥料,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此外,蚯蚓还吃些蚯蚓饲料,比如面包渣、苹果皮等,因为这些东西多汁,更容易让它们保持足够的水分。
三、生命周期蚯蚓的寿命可以达到三到四年,但平均寿命在一年半左右,这与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条件和食物来源有关。
蚯蚓通常在春季产卵,卵儿发育后在土壤中孵化,成为蚯蚓幼虫。
幼虫有三年的生长周期,成年蚯蚓个体巨大并形成繁殖群体,同一地区的蚯蚓数量多数超过千万。
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一些蚯蚓会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持生命的温度。
四、生活方式由于它们身体柔软、肌肉发达,所以蚯蚓可以轻松地穿过香蕉皮、获得食物和栖息。
同时,蚯蚓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能力,在土壤中挖掘出不同形状和深度的通道,为气体和液体提供通道。
这些通道还能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使其有利于植物生长。
五、对环境的作用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体内有很多内外共生微生物,将落叶、草根等食物入口后,通过胃肠道内的酶和肠道微生物进行分解,同时寄生在蚯蚓体表的一些微生物也对土壤的气体、水分及营养元素的转化和固定发挥重要作用。
蚯蚓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得到合理利用,并减少环境中腐败物和毒素的积累,从而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蚯蚓是自然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十分重要。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爱护这些小生物,保护自然环境。
钓鱼技巧: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蚯蚓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最具代表性动物,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都有蚯蚓存在,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接下来一起来讨论下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一、阴暗
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终生都生活在地下,不管是觅食还是交配都是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的,喜栖息在黑暗、潮湿、疏松且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栖息深度一般在10~20厘米,白天往往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才外出活动。
二、潮湿
蚯蚓喜欢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尤其喜欢生活在庭院、菜园、耕地、垃圾堆、沟渠、坑塘等附近潮湿的土壤中,但蚯蚓怕积水,土壤湿度过大时对蚯蚓呼的吸不利,栖息地被水浸泡或淹没时蚯蚓常逃逸。
三、安静
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还不能震动,受震动后会表现出不安、逃逸等现象,因此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适合养蚯蚓,例如生活在工矿周围的蚯蚓往往生长不好且容易逃逸。
四、富含腐殖质
蚯蚓喜欢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事实上蚯蚓也是典型的腐食性动物,主要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摄食方式是吞食土壤、砂
粒等以获取其中的有机物质,土壤中腐殖质越丰富蚯蚓生长、繁殖得越快。
五、含盐量低
蚯蚓喜欢含盐量低的环境,讨厌含盐量高的环境,原因是蚯蚓角质膜极薄并由胶原纤维和非纤维层构成,上有小孔,柱状上皮细胞间杂以腺细胞,能分泌粘液可使体表湿润,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中蚯蚓会失水死亡。
养蚯蚓需要什么条件,蚯蚓多大开始繁殖

养蚯蚓需要什么条件,蚯蚓多大开始繁殖1、温度:蚯蚓活动温度为5-30°C,适宜温度为20-27°C,蚓茧孵化适宜温度为18-27°C。
2、湿度:养殖适宜湿度为70-75%,当湿度过低时,蚯蚓因体表干燥,无法呼吸而死亡。
3、透气性:蚯蚓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中,新陈代谢十分旺盛。
4、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怕光(蓝光对蚯蚓有刺激,紫外光对蚯蚓有害)。
一、养蚯蚓需要什么条件1、温度(1)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C左右,适宜温度为20-27°C左右,蚓茧孵化适宜温度为18-27°C左右。
(2)当温度低于10°C以下时,蚯蚓活动迟钝。
当温度为0-5°C 时,蚯蚓进入休眠状态。
当温度低于0°C以下时,蚯蚓死亡。
(3)当温度为28-30°C时,蚯蚓勉强能够维持生长。
当温度高于32°C以上时,蚯蚓停止生长。
当温度高于40°C以上时,蚯蚓死亡。
2、湿度蚯蚓养殖的适宜湿度为70-75%左右,而当湿度过低时,蚯蚓会因身体过于干燥而无法进行呼吸(蚯蚓呼吸依赖皮肤)。
3、透气性(1)蚯蚓主要依靠扩散至土壤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当土壤通透性良好时,蚯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而当土壤通透性较差时,蚯蚓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2)蚯蚓无法在二氧化碳、甲烷、氟、硫化氢等气体含量过高的环境中生存。
4、光照(1)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怕光,不能在阳光或灯光下进行饲养。
(2)蓝光对蚯蚓有刺激,紫外光对蚯蚓有害,而较弱的红光则不会对蚯蚓产生太大的影响。
5、酸碱度蚯蚓喜欢生活在ph为中性的土壤中,ph范围以6-8左右为宜(ph 为7-7.5之间时,蚓茧产量最大)。
6、密度以箱式蚯蚓养殖为例,在高度为25cm左右的培养基中,每平方米面积内可以放养1.5-5万条种蚯蚓。
孵化至15日龄左右,每平方米面积可以放养8-10万条。
15日龄至成体阶段,每平方米可以放养3-6.5万条。
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

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指示生物,它们生活在土壤中,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蚯蚓的生活地方可以说是土壤的深处,它们在土壤中挖洞穴居,通过吃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存。
蚯蚓的生活地方通常是在潮湿而肥沃的土壤中,它们喜欢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和建造自己的巢穴。
蚯蚓的巢穴通常是由它们自己挖掘而成,它们通过蠕动身体来挖掘土壤,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吃入体内,然后将剩余的土壤排泄到地面上,形成蚯蚓丘。
蚯蚓的生活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蚯蚓挖掘的通道和巢穴可以让空气和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深处,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的肥沃和植物的生长。
除了在土壤中生活,蚯蚓还会在适合的条件下离开地面,进行交配和产卵。
蚯蚓的生活地方也可以是在草丛、树叶下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它们会在这些地方寻找合适的伴侣,进行繁殖。
总的来说,蚯蚓的生活地方主要是在土壤中,它们通过挖掘巢穴、寻找食物和繁殖来维持生存。
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们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质地,还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的生活习性【常见问题】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的生活习性【专家解答】●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是一种生活在泥土中的动物,只要有潮湿的泥土,蚯蚓就能生活。
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蚯蚓是好气性的低等动物,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适于生活在15℃~28℃,湿度在60%~70%,酸碱度PH值为6.5~7.5的疏松土壤中,条件不适时,就会爬出逃走。
图:蚯蚓●蚯蚓的生活习性六喜: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
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
3、喜安静: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
生活在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蚯蚓尽管呈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
最适宜温度为22℃~26℃。
5、喜带甜、酸味食物: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
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
6、喜同代同居: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
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六怕:1、怕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趋向弱光。
2、怕震动: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声低,而且不能震动。
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怕水浸泡:蚯蚓尽管喜欢潮湿环境,但它们从不选择和栖息于被水淹没的土壤中。
若被水淹没后,多数蚯蚓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现身体水肿状,活力下降。
4、怕闷气:蚯蚓生活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5、怕农药:据调查,使用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农田或果园蚯蚓数量少。
6、怕酸碱: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
当然,碱性大的土壤也不适宜蚯蚓生活。
【本人总结】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我们也常常在潮湿的土壤中发现蚯蚓。
什么土质蚯蚓最多,蚯蚓越多代表土质越好吗

什么土质蚯蚓最多,蚯蚓越多代表土质越好吗在潮湿、阴暗、土质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蚯蚓数量较多。
蚯蚓适宜生存环境:温度方面,活动温度范围为5-30°C,适宜温度为20-27°C,湿度方面,既不能过于潮湿也不能过于干燥,土壤湿度以40-60%为宜,通透性方面,由于蚯蚓比较依赖土壤中的氧气,因此疏松、通透性良好的土壤更加有利于蚯蚓生存。
一、什么土质蚯蚓最多在潮湿、阴暗、土质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蚯蚓数量较多。
其适宜生存环境如下:1、温度(1)蚯蚓的活动温度范围为5-30°C之间,适宜温度为20-27°C。
(2)当环境温度为0-5°C之间时,蚯蚓进入休眠状态。
当环境温度低于0°C的时候,蚯蚓死亡。
(3)当温度高于32°C的时候,蚯蚓生长停止。
当温度高于40°C 的时候,蚯蚓死亡。
2、湿度(1)蚯蚓的呼吸通过皮肤来完成,因此蚯蚓的身体表面需要保持湿润,一旦过于干燥,就会由于无法呼吸而死亡。
同时当土壤过于潮湿的时候,土壤中的氧气量不足,也会影响到蚯蚓的正常代谢活动。
(2)土壤的湿度以40-60%为宜。
3、光照蚯蚓属于夜行性动物,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在晚上的时候才出来觅食,白天栖息在土壤之中。
4、声音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比较害怕震动。
5、酸碱度蚯蚓的身体表面分布着能够感受酸、碱的化学感受器官,因此无法在强酸或者是强碱环境中生存,一般以ph为6-8之间为宜。
6、通透性蚯蚓通过皮肤进行呼吸,一般情况下,土壤越疏松,通透性越好,蚯蚓的新陈代谢也就越旺盛。
二、蚯蚓越多代表土质越好吗蚯蚓数量多,说明该块土壤的质量较好。
蚯蚓对土壤的作用如下:1、蚯蚓体内含有各种酶,可以转化改造有机质,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矿物质,将其转化为容易吸收的氨、碳酸、尿素、速效性磷钾矿物质等可给态化合物。
2、蚯蚓的粪便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氮、磷、钾。
蚯蚓生活在哪里

蚯蚓生活在哪里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指示生物,它们对土壤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
蚯蚓究竟生活在哪里呢?
首先,蚯蚓主要生活在土壤中。
它们喜欢潮湿、肥沃的土壤,因为这样的环境
有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蚯蚓通过在土壤中钻洞和挖掘隧道来寻找食物和避难所。
它们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蚯蚓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生活,比如在堆肥堆中。
堆肥堆中的蚯蚓可以帮
助分解有机物质,加速堆肥的成熟,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
此外,蚯蚓也可以在田间地头、树林下、草坪中等地方找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
在这些地方的活动同样对土壤的改良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蚯蚓可以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地方,但它们最喜欢的还是潮湿、肥沃
的土壤。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堆肥堆中,蚯蚓的存在都对土壤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蚯蚓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空间,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
蚯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蚯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蚯蚓,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是土壤中的重要居民,对
土壤的改良和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蚯蚓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土壤,它们通过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为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它们通过吞食土壤
中的有机残渣和微生物,将其消化后排泄出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得到分解和转化,有利于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的改善。
蚯蚓的生活环境也包括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它们需要适度的湿润和通风的土壤环境才能正常生活和繁殖。
除了土壤环境,蚯蚓的生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光照和土壤
pH值等。
蚯蚓对温度和光照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对土壤pH值的要求较为苛刻,
通常在中性到弱碱性的土壤中生活得较好。
总的来说,蚯蚓的生活环境是土壤中的有机物、微生物、水分和空气等因素的
综合作用。
它们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蚯蚓的生存环境,保护好土壤,让蚯蚓继续发挥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蚯蚓生活的环境

蚯蚓生活的环境
蚯蚓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土壤中,对土壤的健康和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蚯蚓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土壤,它们在土壤中挖洞、穿行,不断地为土壤增加通气性和肥力。
蚯蚓的生活环境必须是湿润的土壤,因为它们的皮肤非常薄,需要保持湿润才能生存。
此外,蚯蚓还需要有足够的有机物质来供给它们的食物,比如腐烂的植物残渣、腐烂的木屑等。
这些有机物质可以在蚯蚓的消化道中被分解,然后变成有益的营养物质,被排泄到土壤中,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蚯蚓的生活环境还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适当的温度。
它们需要在土壤中有足够的空间来挖洞、行走,以及繁殖。
而且,蚯蚓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总的来说,蚯蚓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充满有机物质、湿润、通气良好、适宜温度的土壤环境。
这样的环境可以让蚯蚓健康地生存和繁殖,同时也可以为土壤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土壤的保护和改良,为蚯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它们继续为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一、引言蚯蚓是一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属于脊椎动物门中的节肢动物门,是一种环节动物。
蚯蚓都是机体有胚胎发育的,进一步的发育后就变为蚯蚓,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蚯蚓通常生活在土壤中,对土壤的形成和改良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分解土壤有机质。
蚯蚓还是生物环境污染指示生物之一,可以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程度。
二、目的通过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了解蚯蚓在土壤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蚯蚓的饲养管理。
三、材料和方法1.材料:蚯蚓、土壤、水、透明容器、玻璃管。
2.方法:(1)实验准备:蚯蚓预先进行适应性饲养,准备好透明的容器,放入合适的土壤并加水湿润。
(2)实验操作:在透明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土壤,并加水湿润,然后将蚯蚓放入容器中。
观察蚯蚓生活习性、行动特点、进食情况等,并记录。
(3)实验注意事项:在观察蚯蚓时,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容器,以免损伤蚯蚓。
四、结果和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和分析:1.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对于干燥的环境并不适应。
他们喜欢作地下穴居生活,会挖掘土壤并形成通道和巢穴。
蚯蚓的通道和巢穴对于土壤的透气、排水和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
2.行动特点:蚯蚓的行动缓慢,喜欢在土壤中蠕动。
当蚯蚓触碰到光线时,会迅速躲到土中。
当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蚯蚓会通过进食来调整自身的体内环境。
3.进食情况:蚯蚓主要以有机物为食,在土壤中寻找营养物质。
观察中发现,在给蚯蚓提供适量的腐烂植物和腐烂食物时,蚯蚓能够迅速将其食用并分解成细碎的颗粒。
进食过程中,蚯蚓的嘴部会不断伸出和收回,帮助其进食。
五、讨论和结论通过观察蚯蚓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讨论和结论:1.蚯蚓在土壤中挖掘通道和巢穴,对土壤的透气、排水和改良有重要作用,对地下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结构有积极的影响。
2.蚯蚓的行动缓慢,喜欢湿润的环境,当触碰到光线时会迅速躲到土中,这是它们自身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3.蚯蚓通过吞食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并将其分解成细小的颗粒,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土壤肥力的提高。
教科版(2017)科学《蚯蚓的选择》知识点及复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科学《蚯蚓的选择》知识点及复习题知识点梳理: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用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时,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相同,只有光的条件不同,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3.动物与植物一样,也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也会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4.青蛙的体色总是和周围环境相似,使它们不显眼而不被捕食者发现;企鹅和北极狼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因此它们有厚厚的皮毛帮助保暖;天鹅有光滑的羽毛,可以使它们的身体能很快将水甩干,而且脚上有蹼方便在水中游泳;蜥蜴的体色也和周围环境相似,能更好地伪装自己。
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判断题1.在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时,我们只需要做一次实验。
( × )解析:为避免偶然现象的出现,应多做几次实验,以减小误差,从而得到较真实的结论。
2.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 √ )3.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冬天会换上白色的毛,这是动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 √ )4.青蛙和蛇等动物在冬天就会死去。
( × )选择题1.下列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是(B)。
A.黄泥浆里B.菜地里C.沙堆里2.狗在春秋两季换毛是为了(B)。
A.换新鲜的毛,更干净、更美B.适应温度的变化C.没有作用3.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A)。
A.生物依赖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4.青蛙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青蛙捕食和躲避敌害。
这种现象说明(B)。
A.青蛙影响环境B.青蛙适应环境C.青蛙依赖环境5.蚯蚓喜欢生活在(C)的土壤中。
A.潮湿、明亮B.干燥、黑暗C.潮湿、黑暗6.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A)。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4 蚯蚓的选择-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答案】黑暗潮湿【分析】本题考查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
【解答】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答题】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里,不同的动物对()有不同的需求。
【答案】环境环境【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需求。
【解答】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3.【答题】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B.高温干燥C.阴暗潮湿【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
【解答】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答题】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B.绿色C.黄色【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
【解答】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如果不是绿色,则容易被其天敌发现,这样的个体就减少了。
而绿色个体不容易被发现,更容易生存下来,也就是更容易繁殖下一代。
5.【答题】鱼儿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B.能改变环境C.依赖环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解答】鱼儿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依赖环境。
6.【答题】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蚯蚓更喜欢()的泥土。
A.干燥B.潮湿C.高温【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蚯蚓喜欢的泥土。
【解答】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蚯蚓更喜欢潮湿的泥土。
7.【答题】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5分钟后,发现大多数蚯蚓爬上了()。
A.湿润的一端B.干燥的一端C.没有爬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蚯蚓喜欢的泥土。
【解答】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蚯蚓更喜欢潮湿的泥土。
8.【答题】不同动物对环境有()。
A.相同的需求B.不同的需求【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
【解答】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鱼喜欢生活在水里。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精选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8分)1.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高温干燥2.当研究空气是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时,需要使( )成为对照组、实验组显著不同的条件。
A.水B.空气C.温度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4.我们研究生态系统。
(1)下面适合做生态瓶的是()瓶子。
A.透明的B.黑色的C.彩色的(2)请你选择合适的生物和非生物放入你选择的瓶子做成生态瓶。
()A.小鱼、水、金鱼藻、小虾、泥沙B.小鱼、金鱼藻、小虾、泥沙C.小鱼、水、小虾、泥沙(3)做生态瓶时也要注意生物与非生物的放入顺序。
下面放入顺序正确的是()A.先放入非生物,再放植物,植物存活后放入小动物B.先放入小动物,再放入非生物,最后放入植物C.先放入植物,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动物,最后放入非生物(4)在这个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了,非生物泥沙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
A.食物B.养料C.阳光5.下列关于杂食性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发达的犬齿B.长着能伸缩的利爪C.既吃植物又吃动物6.下面是小明在“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哪些是不合理的?用“”划出来。
小明准备了两个不漏水的盆子,在盆子里垫上餐巾纸,各放两粒绿豆种子。
为了防止水分对种子发芽实验的影响,小明决定在实验过程中都不给种子洒水。
他把1号盆子放在冰箱里,2号盆子放在阳台上。
并每隔3天作一次观察记录。
一星期以后,两盆绿豆都没有发芽,小明得到了一个结论:温度对种子发芽没有影响。
请修改此实验方案。
7.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应先放()。
A.植物B.动物C.动物植物一起放8.把浸泡一夜的绿豆种子各10粒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玻璃瓶中密封,其中一只瓶中抽出空气,另一只瓶中不抽。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是一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引人注目。
蚯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知之甚少。
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角色以及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一、蚯蚓的生存环境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它们对于土壤的湿度要求较高。
在干旱的时候,蚯蚓会深入土壤中寻找湿润的地方。
同时,蚯蚓喜欢草地、田地等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这对于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二、蚯蚓的觅食习性蚯蚓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们通过摄食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存。
蚯蚓主要通过吞噬土壤来获取养分,它们会将土壤与有机物质混合消化后释放出的富含营养的排泄物称为蚯蚓粪。
这种蚯蚓粪富含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养分,对于土壤的肥力提升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蚯蚓的生活习性1. 推土行为:蚯蚓的推土行为被认为是它们生活中最显著的行为之一。
蚯蚓通过身体的蠕动和肌肉的收缩来推动土壤,创造通风孔、疏松土壤,提供氧气和水分的进入。
这种推土行为对土壤的结构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
2. 通风行为:蚯蚓利用其特殊的通风管道和气孔结构,将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并吸入新鲜的氧气。
这种通风行为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氧气水平,有助于维持土壤的正常呼吸和微生物的生存。
3. 回防行为:当蚯蚓感到危险时,它们会快速地将身体向后拉,使自己离开威胁的位置。
这种回防行为可以帮助蚯蚓避免受到捕食者的袭击,增加自身的存活几率。
四、蚯蚓的繁殖生活蚯蚓是雌雄同体,为了繁殖后代,它们需要进行交配。
蚯蚓交配通常会发生在湿润的土壤中。
交配后,蚯蚓会产卵,卵会孵化出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幼虫逐渐成长为成虫。
蚯蚓的繁殖过程对于保持蚯蚓种群的稳定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蚯蚓与环境的关系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调解者和养分循环者,它们对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植物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在农业生产中,蚯蚓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的制作过程中。
蚯蚓怎么抓

蚯蚓怎么抓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生物,生活在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蚯蚓对于土壤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它们通过消化土壤中的有机物,将有机质转化为腐殖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抓蚯蚓不仅是一种有趣的体验,还可以为土壤改良和园林绿化提供有益的生物资源。
下面是一些建议,教您如何抓蚯蚓。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1. 时间:蚯蚓在傍晚和清晨时分最为活跃,此时它们会爬出地面寻找食物。
因此,这两个时间段是抓蚯蚓的最佳时机。
2.地点: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因此,花园、树林、草地等地方更容易抓到蚯蚓。
此外,尽量避免选择受到污染和农药残留的地点。
二、准备工具和容器1.工具:为了抓蚯蚓,您需要准备一个铲子、一个塑料盒和一个手电筒。
铲子用于挖掘土壤,手电筒用于在昏暗的环境中照明。
2.容器:抓到的蚯蚓需要一个临时住所,一个透明的塑料盒或玻璃罐即可。
确保容器有足够的空间,并放入适量的湿润土壤。
三、抓蚯蚓的方法1.挖掘土壤:在选定的地点,用铲子挖掘约10厘米深的土壤。
注意不要挖得太深,以免伤害到蚯蚓。
2.观察和抓取:在挖掘的土壤中寻找蚯蚓,它们通常呈长条状,颜色为棕色或黑色。
用手指轻轻捏住蚯蚓的身体,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蚯蚓。
3.放置在容器中:将抓到的蚯蚓放入准备好的塑料盒或玻璃罐中,添加适量的湿润土壤,以确保蚯蚓的生活环境。
四、注意事项1.保护蚯蚓:在抓蚯蚓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用力挤压或伤害到它们。
2.定期观察:将蚯蚓带回家后,要定期观察它们的生活状况,确保容器内的环境适宜。
3.释放蚯蚓:如果不想让蚯蚓成为宠物,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它们放回大自然。
选择一个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比如花园、树林等,释放蚯蚓。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抓到蚯蚓。
将它们带回家观察或放回大自然,都可以为土壤改良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同时,抓蚯蚓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种神奇的生物。
养蚯蚓注意事项

养蚯蚓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养蚯蚓的容器:蚯蚓需要一个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良好透气性和保水性的容器,如塑料桶或木箱。
容器的大小要根据你打算养多少只蚯蚓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可以养约1000只蚯蚓。
2.提供合适的床材料:蚯蚓需要一个能提供充足食物和水分的床材料,常用的床材料有腐熟的有机物,如腐熟的堆肥、泥土、饲料残渣等。
床材料要注意保持适度湿润,但不要过于潮湿,以免对蚯蚓产生不利影响。
3.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蚯蚓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到25之间,湿度控制在60%到80%比较合适。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4.提供适当的食物: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常常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如水果、蔬菜、剩饭剩菜等。
正确均衡的喂食可以保持蚯蚓的健康生长,但不要过量喂食,以免食物无法及时消化,产生异味和蚯蚓滋生的疾病。
5.避免使用有害物质:蚯蚓对化学物质敏感,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的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物质。
如果床材料中含有有机化合物,则需确保这些化合物没有对蚯蚓产生有毒影响。
6.定期清理和除虫:养蚯蚓的容器需要定期清理,尤其是床材料的上部,以去除
积累的杂质和异味。
清理过程中可以将蚯蚓转移到一边,然后清除不需要的残渣。
此外,定期检查容器内是否有害虫滋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7.避免过度打扰:蚯蚓对外界干扰敏感,过多的干扰可能会对它们的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在进行清理和喂食时,尽量避免过度打扰蚯蚓,避免过多地翻动床材料和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法官
• 二。小法官 • 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它会努力适应 ( ) •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底泥,这句俗话形 象地说明自然界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 • 3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的责任( ) • 4环境影响动物生长,动物生长不会影响环境。( ) • 5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 ( ) • 6蝗虫是害虫,应该将它捕绝杀尽。( ) • 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 • 8非生物没有生命,在群落里没有任何作用( ) • 9生物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之外,彼此之间相 互依赖,相互影响( ) • 10竹节虫细长的身体如同竹枝,颜色同竹枝难以区别, 这是拟态(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三 我会选 1.在下列环境中绿豆的根会朝那个方向生长。 A 有水 B没有水 C任一方向 2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可以写出食物链 是:A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 树-蝉- 螳螂-黄雀 3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 就会死亡是因为。A生物影响环境B 生物改变环 境 C生物依赖环境 4解放军战士穿白披风在雪地巡逻,这是受到动 物( )的启示A拟态 B保护色C警戒色
• 一 生活中的科学 • 1在窗台上养花,如果长期不动,向阳一面的叶 子一般茂盛,为什么?
• 2森林中,毛毛虫大量繁殖,植物生活受到威胁。 你有什么办法让植物免受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