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可贵。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2学会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挖掘课文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2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命的可贵。
1.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1.2深入挖掘课文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谈论对生命的认识。
1.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
3.理解课文3.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深入挖掘课文内涵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5.学习生字词5.1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5.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检查。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7.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7.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谈论对生命的认识。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
三、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挖掘课文内涵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永生的眼睛》的教案
《永生的眼睛》的教案教案:《永生的眼睛》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永生的眼睛》。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位母亲在去世后捐献眼睛角膜,让两个年幼的孩子重见光明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器官捐献的过程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器官捐献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进而引出今天的课文《永生的眼睛》。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器官捐献的过程及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捐献眼睛角膜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器官捐献给两个孩子带来的光明。
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小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永生的眼睛母亲去世捐献眼睛角膜两个孩子重见光明器官捐献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永生的眼睛》两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理解作者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调查,搜集信息1.调查采访:你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
一、启动情智1.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学生说调查结果,并着重分析不愿意捐献的原因:(1)有的人怕医生会因为自己是捐献器官志愿者而疏忽对他的救治。
(2)有些人认为现在还很健康,谈这事不吉利。
(3)死后被摘取器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不愿意那样做。
2.很多人都有这种“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但是世界上有不少像安静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盲人,她多么盼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
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学生朗读课文3.课文中的词语大家能读准字音吗?来试一试吧!(出示文中词语)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振聋发聩仍然4.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怎么解决。
(学生互相交流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1.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2.你试一试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拓展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懂得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阅读品味。
3. 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5. 讨论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6. 欣赏优美语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阅读品味。
7. 拓展训练:进行创新性写作和动手能力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精选5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对器官捐献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
提问:回忆一下__内容(__主要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都捐献了角膜生)师板书。
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回忆上文引入下文。
二、张凡、刘家新等几位同学在预习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捐献角膜呢?老师现在就解答这个问题:资料出示:据调查,全国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其中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可是由于我国角膜捐献太少了,这些盲人只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器官捐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周围人群进行了调查。
老师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请看:(课件)出示条形图。
提问: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212人,愿意捐献的75人,不愿捐献的137人不愿捐献的人数比愿意的多。
现状出示,更加直观。
过渡:现在我们就去深入地学习课文。
学生说图表。
学生知道相应的资料,激发情感。
三、学习课文过渡:琳达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医生要取走母亲的角膜。
自学(1~3)自然段:面对角膜捐献:1、思考:琳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要点:⑴琳达开始:(“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爱妈妈、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不明白为什么捐)琳达后来愿意娟、理解了捐献的意义。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抓住任务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4。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方法:自读法导读法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到了,你想说些什么?你想看到什么?我们能用眼睛看见这美丽的春天,真好!一位盲姑娘说:“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带着他美好的心愿,深深的期盼学习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题目就是lt;永生的眼睛gt;深情地读一读这个课题。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2。
师通过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些什么?生:我读懂了课文讲了琳达一家三代人都捐献了自己的角膜。
生:我读懂了,父亲是个有爱心的人。
3。
师:你们真会读书,读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
三、品读词句,理解内容。
1。
师:让我们走入文中,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如果有你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
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看看谁读的更有感情,并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生:互相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3。
集体交流。
师:谁能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说给我们听听?生:我找到的感动的句子是:”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父亲非常有爱心,他不仅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而且也希望他死后,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能捐献眼睛角膜。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判断作者的观点。
(3)学会写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观点。
(2)学会写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学会写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读后感写作指导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永生的眼睛》。
(3)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感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4. 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观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后感作品,进行分享与讨论。
6. 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因此,在本课时教学中,我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一步步地朗读品味教材,自主合作,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电教、插图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角色,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学习目标:1.掌握6个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亲捐献角膜这一举动的深远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4.从一个新的视角感受琳达一家三代人的善举,对光明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以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5.从重见光明者的角度更深层次地感受光明的可贵,生活的美好。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1.按照课文前的“连接语”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器官捐献的知识。
3.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周围人对捐献角膜的态度。
调查表如下:姓名年龄职业学历①您听说过捐献角膜吗?()②您身边的人捐献过角膜或接受过角膜捐献吗?()③您对捐献角膜的人是什么态度?()A.觉得了不起B.认为出风头C.无所谓④您会捐献角膜吗?()⑤您对我国捐献角膜的现状有哪些了解?()教学程序:一、配乐谈话激趣引读1.师: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看到光明的可能。
2.(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湛蓝的大海。
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篇1:永生的眼睛小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通过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内涵。
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永生的眼睛》。
本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作者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并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眼睛传递情感和生命力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认识到眼睛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学会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懂得感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的方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动形象的眼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美丽和独特,激发学生对眼睛的好奇心。
2. 阅读文章: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眼睛的赞美之情。
3.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同学的眼睛,发现不同眼神背后的情感,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关于眼睛的写作题目,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进行写作。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完成一道关于眼睛的写作练习。
7. 交流展示: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永生的眼睛》2. 板书内容:a. 眼睛的美丽与独特b. 眼睛传递情感和生命力c. 观察与联想的写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写一篇关于眼睛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进行写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眼神,了解背后的情感故事,提高观察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拓宽知识视野。
永生的眼睛教案
永生的眼睛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8课《永生的眼睛》教学思路:本文是“热爱生命”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
文中父亲的两句话含义颇深,需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涵泳,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捐献亲人眼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领悟父亲的话的含义,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从故事中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赠的正确观念。
设计理念:引发质疑,以疑导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同时注意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引导学生领悟关键语句,把握文本精髓。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电教法、研究法、自学法、情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教学手段: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电脑多媒体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对话式、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有一个词语大家肯定非常熟悉!(点击课件出示:母亲)熟悉吗?2、母亲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母亲就是我们温暖的家。
可是,不幸的女孩──琳达,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3、点击课件播放“悲情轻音乐”,并出示课题及作者(18、《永生的眼睛》),再范读出示: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
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
(就在母亲去世的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4、面对这个近乎没有任何人情味可言的要求,我的父亲,会作何反应?痛失慈母的我,又会作何反应?二、初读课文,体会“我”对角膜捐赠的反对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屏幕上的温情提示,自由地读读课文,(点击课件出示温情提示)。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 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6个生字,并认识本课的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
3.读懂课文内容,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仰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并培养学生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展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破内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
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化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查找搜集关于“____”的资料或者故事。
2.理解周围的人对捐赠器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详细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课题(一)谈话激情。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盲姑娘安静吗?她用小手触摸着美丽的春天,用心灵感受着生命的美妙,却无法看到真正多姿多彩的世界。
假如她能有一双亮堂的眼睛,那该多好啊!可是,像安静一样的盲人,仅仅在中国就有500万人,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
那么盲人的生活终究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学生闭眼感受)师:回忆你刚刚的感觉,说说假设你就是那些盲人,你最渴望什么?(学生发言)师:是啊,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亮堂的眼睛啊!(二)导入课题。
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包括老师都有一双亮堂的眼睛,我们是多么幸福啊,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眼睛得到永生呢?相信读了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里弗斯的一篇回忆文章(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之后,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三)提示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先请同学们读自读提示,看看给我们学习提出了几个要求?学生读,交流明白:第一个要求就是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
第二个要求就是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第三个要求就是联络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永生的眼睛》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以及文章背景。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亲情和爱的理解与尊重。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整体理解,包括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朗读技巧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人物情感和心理的把握。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永生的眼睛》全文。
生字词卡片。
PPT或黑板。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布置得舒适、安静,有利于学生阅读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引入课文《永生的眼睛》,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4.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4.3 课文理解: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4.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对生命、亲情和爱的理解和尊重。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5.2 作业要求:读后感要真实、有感情,能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作业截止时间:下节课前。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学生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朗读,评价其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推测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和情感运用到写作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明白生命的可贵。
(3)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3. 课文中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3. 将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永生的眼睛》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黑板和粉笔。
4. 相关教学多媒体课件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永生的眼睛》,并提问:“你们认为‘永生的眼睛’是什么意思?”2. 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并解释词语的含义。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学生通过造句的方式,运用所学的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道理。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6. 小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情感教育的重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永生的眼睛》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为了救女儿,捐献了自己的眼睛,从而让女儿重见光明。
2.2 生字词学习眼睛、捐献、亲情、感人、重见光明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采用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情景和情感表达。
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生字词,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4 分析课文情感表达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
5.5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总结亲情的重要性。
第六章:教学练习6.1 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6.2 课堂练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第七章:评价方法7.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7.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如“角膜”、“移植”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亲情、友情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
(3)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a.选择题: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b.简答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新词汇,回答关于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的问题。
c.作文题:以“永生的眼睛”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永生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捐献眼角膜等善举对于社会、他人的意义。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新闻,引发学生对眼睛重要性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尝试用课文中的新词汇描述文章情节。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生的眼睛(第三稿)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蒙眼画鼻子”,一位同学将
蒙上眼睛来到讲台上,为这张笑脸添上鼻子,另一位同学则在下面指挥她,怎么走到讲台上,
怎么拿起粉笔,怎么画鼻子,帮他完成。
2、提问:平时我们画鼻子是多么容易的一件小事,来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没有眼睛的世界一片黑暗,做什么事都不方便,据我所知,仅在中国盲人就
有400万,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苦苦的等待,甚至度过一生,那是多痛苦的日子啊。
4、可幸的是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让许多盲人有了恢复健康,重
获光明的可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个关于捐赠眼角膜的故事。
好,上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第18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打开课本到86页,咱们先来关注课题上方绿框框内的导读提示,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3、结合这里的提示,你觉得可以通过做哪些批注来学习这篇课文?
(如果说到字词),你是从解决词语入手的。
(如果说到句子),你是从理解课文内容入手的。
(如果说到体会),你是从读后的感受入手的。
4、看来同学们懂得充分利用导读提示做小老师,总结大家的提议,我理出三点朗读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介绍了哪些人物,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你最
有感触?做好批注。
(3)画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思考:谁为谁骄傲,为什么而骄傲。
做好批注。
三、精读感悟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物?(板书:母亲,父亲,琳达,温迪)外
国人的名字是音译的,不好记,跟我读一次。
温迪是琳达的?(女儿)父亲、母亲就是温迪的?(外公、外婆)咱们理清了人物关系。
可以叫得亲切一点,再来试试。
2、找到带有骄傲的句子了吗?(课件出示)请女同学读第一句,请男同学读第二句。
咱们先来关注这一句。
谁给这句话做了批注?你来说说看?
(是的,你有自己的想法,你理解得比较透彻)
3、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谁为谁骄傲?(温迪为外公和妈妈骄傲)为什么?(外公捐
赠了外婆的眼角膜,死后捐赠自己的眼角膜)
4、知道“眼角膜”是什么吗?(出示图片)眼角膜覆盖在眼球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
薄膜。
眼角膜最大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看清事物。
换句话说,眼角膜一旦发生病变,我们将无法看见东西。
(一)父亲
1、这么重要的器官,琳达的父亲居然愿意捐献,咱们去看看父亲的说法吧,请你找到父亲的话语。
(出示: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
2、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父亲当时的态度吗?(课件显红平静)平静是什么意思呢?(非常冷静,不急躁)请你平静地读完这段话。
(读得很到位,你读出了父亲的平静)
3、同学们,捐赠眼角膜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父亲却如此平静地说出这番话,他当时想到的是什么?(帮助他人)
(你理解了,说得对,是的,我想父亲也是这么想的)你们说的真好。
4、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活动中不小心掰掉了手指甲,那一定会钻心的疼痛,可见一片小小的指甲对我们来说都那么重要,更何况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对我们来说更是重要了。
正是这样,父亲才认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请你来读这一小句(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你来读,(你读出了父亲的态度)
请你读,(看来你理解了)
你来试试,(读得真好)
5、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两份资料,你或许就能理解父亲的决定了。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原来眼角膜对于盲人来说是如此重要,难怪父亲会说,一个人——
6、这么珍贵的东西,父亲都愿意捐赠他人,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无私、伟大)是啊,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啊,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7、父亲还有哪些话也透露着他的无私?
(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同桌合作读这两句话。
父亲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这两句话?(愉快、高兴、骄傲、自豪)咱们一起读,读出父亲那种愉快、自豪的心情。
(二)琳达
1、父亲无私的决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敬佩,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一个人完整地来到这个世上也应该完整的离去,正是这样的观念,当年,14岁的琳达对于父亲要捐献母亲的
角膜是什么态度?(板书:反对)是的,强烈的反对,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课件出示:“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2、咱们一起读读琳达对父亲说的这段话。
此时琳达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哪个词可以看出?(哭喊)你来读出琳达的伤心?你理解了她的心情。
你来试试。
仅仅是伤心吗?(很生气)请你读出这种气氛。
3、是啊,当我还沉浸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中,父亲居然同意捐献母亲的角膜,此时,我无力劝阻,只能无助的哭喊,心理充满了悲伤与痛恨,一起读。
4、14岁的琳达对于捐献眼角膜是强烈的反对,但从文中,我们知道,成年后的琳达却遵从父亲的遗愿捐献了他的眼角膜,是什么改变了琳达?(父亲的无私)是的,琳达也被父亲感染,懂得体会盲人的疾苦,做出了这样无私的举动,难怪温迪会这样说?
(课件出示: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
你来说?你理解了。
你来说?说得真好。
你来说?你也为琳达骄傲是吧。
同学们,这次,是温迪为——骄傲。
(板书:骄傲)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三)温迪
1、受到妈妈和外公影响,14岁的小温迪也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死后也要捐献角膜)
你说。
你找对了。
你说。
是呀。
你说。
多无私啊。
一起说。
(课件出示: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
2、同样是14岁,琳达和温迪的想法却完全相反,小温迪愿意将最美好的东西献给盲人。
所以,琳达此时内心是这样想的。
(课件出示: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这次,是谁为谁骄傲?(板书:骄傲)
请女生读。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琳达的骄傲)
男生来。
咱们一起来读。
四、填补空白,体会精神
1、女儿的话深深的感动了我,在这一刻,使我终于领悟到父亲所遗留的远非一副角膜,
他所遗留的还有什么?
(爱心)是的。
(无私奉献的精神)你说的真好。
(生命的崇高价值)给盲人带去了希望。
五、补充阅读,升华生命
1、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
仅仅是两周之后,“琳达”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这一次又是为谁而签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原文的结尾吧!请你默读。
(出示: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
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生接)“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一起来读吧)
亲爱的瑞弗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
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
他们成为你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如果哪位被捐献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一游,并且爱上了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我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谁。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
2、发生了什么事?(可爱的温迪去世了,琳达把她的眼角膜捐给了盲人。
)
3、透过那双骄傲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不仅琳达的父亲、母亲,就连温迪也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给盲人带去了光明,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齐读课题
4、同学们,永生的仅仅是眼睛吗?(不是)
(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关爱生命的精神。
)
六、课外补充
同学们,其实在世界各地,像琳达一家人这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去认识其中一些人物吧。
(课件出示组图)
是呀,像琳达一家人这样感人故事将在世界每个角落延续着,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将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
让我们饱含着浓浓的爱,再读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琳达一家人或者对于捐赠眼角膜一定有了新的想法,现在结合你的体会修改或补充自己的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