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诊断学-1总论

合集下载

扩散磁共振成像

扩散磁共振成像

DTT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纤维束跟踪算法
确定性跟踪算法:简便易行,使用广泛 概率跟踪算法:较为复杂,但准确性更高
DTT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纤维束跟踪参数
最小FA阈值:当纤维到达低于该阈值区域时纤维 跟踪中止,可防止纤维束进入灰质和脑脊液等低 FA值区域,一般该值选在0.1-0.3之间
角度阈值:当两个体素的纤维方向所成角度大于 阈值时,纤维跟踪中止,一般选在40-70度
DTI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主方向估计对纤维束轨迹的影响
Le Bihan, 2006
DTI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交叉纤维对纤维束轨迹的影响
Le Bihan, 2006
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DSI, q-ball, HARDI
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DTI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b值
优化原则:优化b值乘以所研究组织的ADC值接近1 常用值:b=1000s/mm2,新生儿和婴儿的脑组织的ADC明显高
于 成 人 , 多 选 择 较 低 的 b 值 , 如 新 生 儿 b=600s/mm2 , 婴 儿 b=700s/mm2
DTI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扩散成像序列设计
T2*=T2+dephase
DTI成像序列
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SS-EPI)
优点:成像速度快可以明显减少心跳、呼吸等生 理搏动和患者运动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可获 得单位扫描时间内相对高的信噪比
缺点:空间分辨率低、易受T2和T2*效应的干扰、 易产生鬼影、化学位移伪影、对磁场不均匀和局 部磁敏感效应敏感
多次激发成像方法可明显降低磁敏感伪影,但成像时间 长会增加运动伪影,PROPELLAR技术就是一种多次激 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可同时降低磁敏感伪影和运动伪 影,其不足是成像时间较长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总结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总结

一、鼻窦炎症一、概述按病因分为:过敏性、化脓性、肉芽肿性;按发展过呈分为急性、慢性二、病理急性期:粘膜充血、肿胀,炎症细胞渗出,脓性分泌物产生;慢性期:粘膜肥厚、息肉变性;粘膜萎缩、乳头状增生三、临床表现:鼻塞、脓涕、头痛、四、MRI表现:1、鼻甲肥厚、鼻窦粘膜增厚;2、窦内分泌物潴留,可现气液平面。

分泌物呈T1低,T2高信号;蛋白含量较高时,T1高,T2高或低。

3、增强扫描,慢性期窦壁粘膜轻-中度强化。

4、可致骨壁骨质吸收或骨质增厚、硬化。

二、鼻窦囊肿一、概述:分为粘液囊肿、粘膜囊肿。

二、病理粘液囊肿:鼻窦开口阻塞,窦内分泌物潴留致窦腔膨胀性扩大行成囊性肿物。

多见于额窦、筛窦。

粘膜囊肿:粘膜腺体分泌物在腺泡内潴留,又称粘膜下囊肿。

一般较小,多见于上颌窦。

三、临床粘液囊肿:病程进展缓慢,膨胀姓生长,早期可无症状,增大后压迫窦壁可引起疼痛。

囊肿突入眶内则出现眼球突出、眼球移位、视力障碍等。

局部膨隆或触及有弹性肿块,额窦及筛窦分别位于额窦底及内眦部。

鼻腔检査:额、筛寒囊肿突向中鼻道呈一隆起,蝶窦囊肿后鼻镜检查鼻咽顶壁向下突出,上颌窦囊肿可见下鼻道外侧壁向鼻腔内移位。

粘膜囊肿:平时无症状,常在检查中偶然发现.偶有头痛,有时囊肿自行破溃从鼻腔中流出黄液体。

鼻腔检查正常四、MR(1)粘液囊肿:1、多见于筛窦及额窦。

2、窦腔呈类圆形膨胀扩大,有环形均匀薄层囊壁包围。

3、囊内液体信号取决于囊液中的蛋白含量、水含量和水化状态以及粘稠度,如含粘蛋不太多,含水较多而粘度较低则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号;若含粘蛋白较多时T1及T2加权像均为中等或高信号:若水分吸收,囊内分泌物十分粘稠时,T1WI及T2WI 均为低信号。

增强扫描后囊壁增强。

4.窦壁弧形变薄或外移,向外膨隆,但无虫蚀样破坏。

5、囊肿侵犯眼致眼球突出、移位,眼外肌、视神精受压移位。

额窦粘液囊肿常先向眼眶内上方扩展。

筛窦囊肿易向眶内壁及鼻腔顶部膨隆。

《医学影像诊断学》分章节试题库含答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分章节试题库含答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分章节试题库含答案《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库含答案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神经系统 (13)第三章五官及颈部 (32)第四章呼吸系统 (49)第五章循环系统 (67)第六章消化系统 (85)第七章泌尿系统 (108)第八章生殖系统 (125)第九章乳腺、肾上腺及腹膜后肿瘤 (142)第十章骨、关节和软组织 (154)第十一章介入放射学 (175)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1、X线在人体内的透过率从大到小,其正确排列为()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B、骨、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C、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D、骨、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E、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2、X线成像因素是()A、密度和厚度B、T1弛豫时间C、T2弛豫时间D、流空效应E、部分容积效应3、指出与X线诊断和治疗无关的特性()A、穿透性B、衍射作用C、荧光效应D、摄影效应E、电离效应4、装有心脏起博器的病人不能进行下列哪种检查()A、MRIB、CTC、X线平片D、SPECTE、PET5、下列哪项不是CT扫描的适应证()A、眼部外伤B、眼眶内异物C、眼的先天性疾病D、近视眼E、眼球及眶内肿物6、下列造影不用碘剂的是()A、动脉造影B、静脉造影C、逆行肾盂造影D、脊髓造影E、胃肠道常用的双对比造影7、目前最广泛应用于临床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子核是()A、1H氢B、19F氟C、钠(23Na)D、磷(31P)E、其它8、MRI成像参数有()A、T2B、T1C、流速D、质子密度E、以上全对9、下列不属于数字化影像的是()A、CTB、荧光摄影D、DSAE、CR10、PACS中文意思是()A、X 线成像设备B、数字荧光成像设备C、存储和传输图像的设备D、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E、将模拟信息数字化的设备11、目前运用于永久保存医学影像的存储元件应选()A、磁盘B、硬盘C、磁带D、光盘E、记忆片12、MR造影剂的增强机理为()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E、增加了水的比重13、关于MRI检查安全性论述,错误的是()A、体内有金属异物、人工铁磁性关节等不应行MRI检查B、带有心脏起博器患者禁止MRI检查C、幽闭症患者不宜做MRI检查D、正在进行生命监护的危重病人不能进行MRI检查E、早期妊娠妇女接受MRI检查肯定是安全的14、以下属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的是()A、CTB、MRIC、DSAD、CRE、DR15、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重叠的骨骼和软组织影,突出血管影像的检查是()A、X 线体层B、CTC、MRIE、DR16、X线检查方法的选用原则不包括()A、保证病人安全B、检查结果准确C、操作简便D、费用低廉E、在门诊即能检查17、以下哪项不是直接引入造影剂的方法()A、口服法如钡餐检查B、灌注法如支气管造影C、穿刺注入法如心血管造影D、静脉肾盂造影E、子宫输卵管造影18、以下CT优于MRI检查的是()A、软组织分辨率高B、显示钙化灶C、多参数成像D、多切层成像E.无需血管造影剂即可显示血管19、MRI的成像参数不包括()A、组织衰减系数B、T1 时间C、T2 时间D、质子密度E、流空效应20、哪一项不是MRI的优点与特点()A、无电离辐射B、多切层多参数成像C、软组织分辨率高D、可显示钙化灶E、无需血管造影剂即可显示血管21、有关MRI各组织信号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T1 WI中呈高信号B、脂肪在T1 WI呈低信号C、血肿在T2 WI呈高信号D、骨皮质在T1 WI及T2 WI中均为高信号E、气体在T1 WI及T2 WI均呈中等信号22、PACS主要组成不包括()A、X 线机B、图像信息的获取C、图像信息的传输D、图像信息的存储与压缩E、图像信息的处理23、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建立开辟先河的是()A、MRIB、DSAC、CRD、CTE、DR24、下列哪类患者适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A、对碘剂过敏者B、有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C、自主运动不能控制者D、动脉狭窄者E、严重心功不全者25、在放射线防护应遵循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A、缩短照射时间B、减少照射距离C、利用屏蔽作用D、缩小照射野E、采用特殊位置,避免要害部位直接接受X线照射26、为显示流速极低的血流灌注信号,宜用()A、A型超声B、B型超声C、M 型超声D、CDFIE、CDE2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特点,错误的是()A、血流朝向探头,显示红色B、血流背离探头,显示兰色C、血流朝向或背离探头,流速高均显示亮度大D、动脉血流显示为红色E、高速湍流则以五彩表示28、有关MRI弥散成像,下列那种说法不正确()A、ADC图是直接反映组织扩散快慢的指标B、DWI是反映扩散信号强弱,如果扩散速度慢,信号高,图像呈白色C、组织中水分子扩散速度快,ADC值低,图像呈黑色D、组织中水分子扩散速度快,ADC值高,图像呈白色E、脑梗死的早期,ADC值图上呈黑色,DWI呈高信号29、下列对T1值规定的描述,正确的是()A、Mz达到最终平衡状态63%的时间B、Mxy衰减到原来值63%的时间C、Mxy衰减到原来值37%的时间D、Mz达到最终平衡状态63%的信号强度E、Mz达到最终平衡状态37%的时间30、团注动态增强与常规增强扫描相比,哪一项不是动态增强扫描的优点()A、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B、提高对病灶性质的鉴别能力C、显示肝内血管解剖较好D、显示血管受侵和癌栓较好E、显示肝实质强化程度较好31、下列疾病的CT图像中与脑水肿密度不相同的病变是()A、限局性脑炎B、脑出血C、脑脓肿D、脑挫伤E、脑梗死32、MRI对以下哪种疾病的诊断价值不高()A、脊髓与椎间盘病变B、胃肠道疾病C、脑脱髓鞘疾病D、眶内肿瘤E、脑干与幕下区病变33、关于功能性MRI成像,哪一项叙述错误()A、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和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等B、高浓度GD-DTPA进行MRI的动态成像,可评价毛细血管床的状态与功能C、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鉴别放疗后的MRI所见是放疗反应瘢痕抑或肿瘤复发D、(灌注成像)主要用于肿瘤和心、脑缺血性病变的诊断E、(弥散成像)主要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34、在MRI图像上呈无信号或低信号的解剖结构,不包括()A、含气鼻窦腔B、乳突气房C、硬脑膜D、颅骨内外板E、颅骨板障35、PACS的临床应用,不包括哪一项?()A、临床诊断B、辅助诊断C、远程医疗D、教学和科研E、网络交流二、多选题(每题可有多项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的内容有()A、普通X线检查B、CT、MRIC、核素扫描D、超声医学E、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学2、下列X线特性中用于诊断的是()A.穿透性B.生物效应C.电离效应D.感光效应E.荧光效应3、请指出X线检查三大类别()A、常规检查B、电视透视C、特殊摄影检查D、体层摄影E、造影检查4、CT检查的主要优点为()A、CT 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B、CT能显示真正的断面图像C、CT空间分辨率较X 线高D、CT检查的操作简单安全E、CT无电离幅射5、目前MRA中常用技术有()A、TOFB、黑血技术C、最小强度投影D、最大密度投影E、PC6、CT机设备本身可能产生的伪影包括()A、环状伪影B、混合状伪影C、点状伪影D、条状伪影E、指纹状伪影7、CT增强扫描的绝对或相对禁忌证包括()A、有碘过敏史B、年龄>55岁C、体内有顺磁性金属假肢D、严重肝肾功能不全E、年龄<10岁8、关于MRI的理论,正确的是()A、MRI属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B、人体正常与病理组织间的T1、T2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 成像的基础C、MRI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提供比CT更多的诊断信息D、MRI成像系统应包括MRI信号、数据采集与处理及图像显示几部分E、磁场的强度、均匀度和稳定性与图像的质量有关9、MRI与CT相比,其特点为()A、无骨性伪影B、MRI对椎管内脊髓病变显示,优于CTC、因为纵隔内有脂肪及血管结构,故MRI显示较好D、由于MRI无放射性,所以是一种最安全的检查方法E、MRI不使用造影剂就可使血管显像10、MRI T1 加权像上,以下各组织的信号高低叙述,哪些正确?()A、脂肪>肌肉B、肌肉>脂肪C、肌肉>水D、水>肌肉E、肌肉>血管11、MR检查禁忌证包括()A、有碘过敏史B、带有心脏起搏器病人C、体内有顺磁性金属假体D、老年人E、危重病人带生命体征监测器12、CR系统成像相对于传统的X线成像,它的主要优点有()A、X线剂量比常规X线摄影显著降低B、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C、显示的信息易为诊断医生阅读、理解,且质量更易满足诊断要求D、可数字化存储,利用并入网络系统,可节省部分胶片、片库占用空间及经费E、可与原有的X线摄影匹配工作13、对放射线工作人员的防护,应采取的措施有()A、不直接暴露在原发射线束下B、尽可能用最小照射野C、尽可能用最低管电流D、透视防屏蔽一定按最高电压设计E、治疗用X线操作应采用隔室或遥控操作14、超声诊断作为一项软组织显像技术,其优点包括()A、非侵入性B、对病人和操作者均安全C、能够实时显像D、清晰地显像E、密度分辨率较高15、产生X线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光电管B、电子源C、旋转阳极D、适当的障碍物(靶面)E、高压电场和真空条件下产生的高速电子流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X线的穿透力与管电压密切相关,即电压越高,X线的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

磁共振成像诊断学

磁共振成像诊断学
二、谱仪系统: 包括梯度场、射频场的发生和控制, MR信号接收和控制等部分
三、计算计图像处理系统
第十五页,共62页。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技术
扫描序列
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Spin Echo Sequence, SE(TSE,
FSE) 梯度回波序列
Gradient Echo Sequence, GRE FISP, FAST, GRASS, SSFP, FLASH, 反转恢复序列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 IR STIR
5 顺磁性造影剂无毒性反应
6 无颅底骨伪影
第三十四页,共62页。
第五节 临床应用
MR的优势和限度
限度:
1 扫描时间较长
2 危重病人,不能很好合作和配合病人不能检查
3 磁体扫描膛较小,少数病人会有幽闭恐怖症
4 带有心脏起博器或体内顺磁性医疗装置病人不
能检查 5 费用较高 6 钙无信号,对钙化灶为病理特征的病变诊断受
第十三页,共62页。
第二节 MRI的基本结构
第十四页,共62页。
第三节 MRI的基本结构
一、磁体系统 主磁体:产生静磁场
永磁磁体—永久带有磁体,造价低 场强较低 常导磁体—制造简单,耗电量大,场强稍高 超导磁体—场强高稳定,费用高,消耗液氮
梯度系统:扫描层面的空间定位 射频系统:发射射频脉冲,产生MR信号并接收
第四节 MRI图像特点
组织特性
T1WI
T2WI
水 长T1、很长T2 低信号 明亮高
脂肪 T2短,T2长 很高 中等高
肌肉 T1长,T2短 低 低
骨皮质 活动质子少 黑 黑
气体 无活动质子 黑 黑
流动血液 流动效应

磁共振成像总论.pptx

磁共振成像总论.pptx

2019-7-27
谢谢欣赏
19
二、 MRI设备
根据主磁体的结构 分为永久磁体、阻抗磁体和超导磁体三种 MR信号产生、探测与编码 主磁体、梯度线圈、射频发射器及MR信号接收器 数据处理、图像重建、显示与存储 模拟转换器、计算机、磁盘、存储设备
2019-7-27
谢谢欣赏
20
主线圈
射频线圈
梯度线圈
电 源
平扫:
2019-7-27
时间飞跃(time of flight, TOF)法和相位对比
(phase contrast, PC)法
增强MRA
谢谢欣赏
29
五、水成像
水成像(hydrography)又称液体成像(liquid imaging)
是采用长TE技术,获得重T2WI,突出水的信号,并用脂 肪抑制技术,使含水器官清晰显影。具体有:
MRI表现为高信号和低信号的组织
高信号(短T1、长T2) 白影(亮) 低信号(长T1、短T2) 黑影(暗)
2019-7-27
蛋白 亚急性出血(正铁血红蛋白) 骨钙铁 含铁血黄素 急性出血 流空血管
谢谢欣赏
22
病理组织的信号强度
组织 水肿 含水囊肿 瘤节
T1WI 低 低 低
亚急性血肿 高
T2WI 高 高 高
182-200 300-340
肝癌 肝血管瘤 胰腺癌 肾癌
300-450 340-370 275-400 400-450
2019-7-27
谢谢欣赏
15
正常颅脑的T1与T2值(ms)
组织
T1
T2
组织
T1
T2
大脑 600
100
脑脊液 1155 145

MRI诊断学

MRI诊断学

MRI原理
化学位移成像与频谱分析化学位移—因分子环境(既核外电子结构)不同引起共振频率上的差异。频谱分析—不同分子环境其频率上的差异仅百余或数百赫兹(Hz),其数量与所检测原子核共振频率差异相对应为数个ppm。运用化学位移的方法研究分子结构即频谱分析。
MRI原理
化学位移伪影在人体同一部位脂质中的氢质子发出的信号离开了水质子发出的信号,在图像上处于不同的像素位置,从而在梯度编码方向上脂质含量差异很大的两种组织的界面,可出现黑白不同的条带状影。把这种质子共振频率差异形成的图像失真,称为“化学位移”伪影。
MRI原理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小角度激励
梯度场诱发去相位特点:X、Y、Z轴去相位彼此独立,具有相位“记忆功能”
MRI原理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的机理
MRI原理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的机理
MRI原理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的机理
MRI原理
二维FLASH脉冲序列
二维FLASH的基本原理
MRI原理
稳定状态FLASH磁周期
温度、粘度对磁波动频率的影响
蛋白质分子使水的T1缩短
MRI原理
信号参数核磁共振信号
自由感应衰减(FID)
傅立叶变换使FID形成MR波谱
MRI原理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自旋回波(spin echo ,SE)序列为MR最基本、最常用的脉冲序列。
90脉冲后,间隔时间(Ti)再发射180脉冲,测量回波信号。重复这一过程。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IR)先-180RF,间隔500ms,90RF,10ms后,180RF,测回波。T1信号为主,显示精细解剖。
MRI原理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IR)
MRI原理
空间定位梯度磁场
纵向梯度磁场的产生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精品医学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精品医学课件
CT检查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易于检出 病灶,特别是能够较早地发现小病灶
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以及多种后 处理软件的开发,使得CT的应用领域在不 断地扩大
CT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前,CT检查的应用范围几乎函概了全身各 个系统
特别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消化管除外)、泌尿系统骨、 关节系统病变的检出和诊断都具有突出的优 越性
X线图像的特点
3、图像放大、失真和伴影 X线投射束呈锥形 投射中心区只有放大,无失真和变形 投射边缘部位,有放大,又有失真和变形
X线图像的特点
4、数字化优势 普通X线图像是模拟灰度图像,图像上的影像灰
度和对比度与摄片参数、冲洗条件密切相关 数字化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通过
第一章 总论
X线的发现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发现了X线,不久被用于人体疾 病检查,由此而形成了放射诊断学
1896年,X线即已应用于医学领域。伦琴夫 人成为第一个接受X线照射并得到手部X线 照片的人
影像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和核素γ-闪烁显像(γscintigraphy)
肠道、鼻窦和乳突内的气体等
X线图像的特点
1、灰度图像 X线图像由自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
属于灰度成像 这种灰度成像是通过密度及其变化来反映
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状态
X线图像的特点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指人体组织单位体积物质 的质量
X线图像上的密度指图像上所示影像的黑白程度 两者间关系: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X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001)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001)

X线胶片 最白 灰白 灰黑 最黑
31
内容继续...
32
二、X线图像特点
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 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 路径上各层投影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 由于X线束是从X线管向人体作锥形投射, 因此,将使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放大并产生 伴影(图1-1-4)。伴影使X线影像的清晰 度减低 。6来自内容继续...7
8
9
磁共振成像仪 10 图片继续...
11
图片继续...
12
13
单光子断层扫描仪(ECT) 14
图片继续...
15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16
图片继续...
17
第一节 X线成像技术与特点
一、 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1、X线的产生和特性 2、X线成像基本原理 3、X线成像设备
图1-1-3 体层摄影原理示意图
3、造影检查
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 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 比以显影,此即造影检查。引入的 物质称为造影剂(contrast media)
38
内容继续...
造影剂
1.高密度造影剂
常用的有钡剂和碘剂。 (1)钡剂:医用硫酸钡粉末。 (2)碘剂:分有片剂、水剂、油剂。 水剂分为有机碘制剂、无机碘制剂两类。 ①无机碘制剂:碘化钠
3
概述内容...
第一章 总论
近百年来,我国的放射--影像学走 过了曲折而发展的过程尤其在改革开放 20余年来进展迅速,由原来的X线学 (放射学)发展成为诊治兼备的医学影 像诊断学。
4
内容继续...
第一篇 总论
近20年来,由于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 简称USG)γ闪烁成像(γ-scintigraphy)、X线电 算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简 称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简称MRI)、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ECT)

MRI诊断学

MRI诊断学

MRI原理
组织 大脑 脑桥 小脑 脑脊液 头皮
T1
T2
600
100
380
80
585
90
1155
50
235
60
MRI原理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1、小角度激励
梯度场诱发去相位 特点:X、Y、Z轴 去相位彼此独立, 具有相位“记忆功能”
MRI原理
二、梯度回波脉冲序列的机理
MRI原理
二、梯度回波脉冲序列的机理
造影剂
药物动力学基础 特性:1、弛豫性强 2、毒性小 3、安
全系数大 4、细胞外分布 5、不通过正 常的血脑屏障 6、迅速由肾脏排泄 7、 在人体内结构稳定 8、具有高容解度
质量控制
伪影 1、化学伪影伪影
质量控制
2、卷褶伪影
被检查解剖部位的 大小超出视场 (FOV)范围时, FOV以外的部分的 解剖部位的影像移 位移位或卷褶到下 一张图像上。
质量控制
3、部分容积效应 4、运动伪影 1)生理运动伪影
质量控制
2)自主性运动伪影
肝脏扫描相位/频率交换前后主动脉搏动伪影变化
氢原子大部分位于生物组织的水和脂肪 中。
MRI原理
各种磁体
磁和非磁同位素
MRI原理
以磁矩M表示核磁磁场
MRI原理
B0
各个质子的M为任意取向(M=0)
MRI原理
B0为主磁场强度,用T为单位。 R为磁旋磁比,F磁矩进动频率。
旋进 自旋
旋进频率
质子群宏观磁化矢量的旋进
质子和陀螺旋进的比较
MRI原理
A、B为90脉冲使纵向磁化矢量M0转到XY平面。
为 丧 失 聚 合 。
D为180脉冲使这些磁矢量绕X轴转180。 E为经过TE/2时间,Mxy又达最大值。 F为Mxy趋于零。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指导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指导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指导实验1:总论实验目的:1、X线成像掌握:X线检查技术,X线分析与诊断,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熟悉:X线图像特点,X线检查中的防护2、计算机体层成像掌握:CT图像特点,CT诊断的临床应用熟悉:CT检查技术,CT分析与诊断了解: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DSA检查技术,DSA的临床应用4、超声成像熟悉:USG图像特点,USG分析与诊断,USG诊断的临床应用了解:USG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USG检查技术5、磁共振成像掌握:MRI分析与诊断熟悉:MRI图像特点,MRI诊断的临床应用,MRI检查技术了解: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6、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熟悉: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7、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科学了解: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学实验内容:1、X线检查技术,X线分析与诊断,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2、CT检查技术,CT分析与诊断、CT图像特点,CT诊断的临床应用3、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DSA检查技术,DSA的临床应用4、USG图像特点,USG分析与诊断,USG诊断的临床应用5、MRI图像特点,MRI诊断的临床应用,MRI检查技术(观看卫生部录像带)实验报告:谈谈对医学影像学的初步认识实验目的:1、掌握:正常胸部的X线、CT解剖2、掌握:纵隔正常X线、CT、MR解剖和纵隔分区3、熟悉:横膈、胸膜的X线、CT解剖实验内容:(一)胸廓:1、软组织胸廓: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头及乳房2、骨性胸廓:肋骨、肋软骨钙化;肩胛骨、锁骨、胸骨及胸椎;各种肋骨先天性变异(二)肺野和肺门:1、肺野:肺野的划分;特殊的肺区—肺尖区和锁骨下区;肺段、肺叶和肺纹理2、肺门:肺门是肺动脉、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神经组织的总和投影;左右肺门的部位;右侧肺门角和肺门点(三)气管支气管树:气管支气管树的X线命名;胸片气管、主支气管的X线解剖;体层片叶段支气管的解剖;支气管造影的X线解剖(四)纵隔:1、正位纵隔的X线、CT、MR影像,左右纵隔缘的组成2、侧位六分法,纵隔的分区和各区的X线解剖3、纵隔的生理性变化(五)胸膜:正常的胸膜X线、CT解剖;叶间胸膜的部位和X线形态(六)膈:膈的位置和形态;膈的生理性变化—膈膨升、波状膈实验报告:绘制纵隔侧位六或九分法线条图实验目的:1、全面掌握支气管阻塞、渗出、增殖、纤维化、肿块、空洞和胸腔疾病的病理基础和X线、CT表现2、鉴别肺内的基本病变的X线特点,特别是肿块、空洞和粟粒影的鉴别实验内容:(一)支气管的基本病变:1、阻塞性肺气肿:小叶性、间质性和大泡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2、阻塞性肺不张:各型肺不张的X线表现,主要掌握各叶肺不张、下三角征、大雁征等3、阻塞性肺炎:各叶阻塞型肺炎的X线表现(二)肺部基本病变:1、渗出与实变:渗出与实变的X线表现,支气管气像;运用轮廓征确定病变的叶段2、增殖:增殖性腺泡结节影的X线表现3、纤维化:弥漫性和局限性纤维化的X线表现4、钙化:各型钙化的X线表现5、肿块:肿块的X线表现6、空洞与空腔:空洞与空腔的X线、CT鉴别;三种空洞的X线、CT表现7、间质性病变:粗网状结节间质纤维化和细网状结节间质纤维化的X线表现(三)肺门的改变:1、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扩张、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肿瘤2、肺门影缩小:肺门血管缩小3、肺门移位: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四)胸膜基本病变:1、游离性胸腔积液:少、中和大量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2、局限性胸腔积液:包裹、叶间、肺下性和纵隔积液3、气胸、液气胸:脏层胸膜线、液气平4、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实验报告:绘制并描述印象深刻的肺部基本病变线条图一张实验4:呼吸系统③ 肺部感染性疾病和肺结核实验目的:1、熟悉:大叶性肺炎各期的X线、CT表现及病理基础2、掌握: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的X线、CT表现及病理基础3、掌握: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4、掌握:肺结核的五型分类方法5、掌握:各型肺结核的X线、CT表现6、了解:早期肺结核的X线、CT概念实验内容:1、大叶性肺炎:早期肺血管改变及渗出;中晚期肺实变;晚期肺内纤维性改变2、小叶性肺炎的X线、CT表现,肺纹理改变和病变的X线、CT分布3、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增厚,肺纹增多4、肺脓肿:急性肺脓肿的炎性浸润带;慢性肺脓肿空洞的形成5、肺炎性假瘤:光滑无分叶性肿块,结合临床肺部感染性病史6、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典型X线表现7、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三均匀”和亚急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的区别8、浸润型肺结核:各种类型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早期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9、结核性胸膜炎:干性和湿性胸膜炎的X线表现实验报告:正确书写肺结核的X线、CT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肺部常见良性肿瘤的X线、CT、表现2、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X线、CT表现和鉴别诊断3、了解:早期肺癌的X线诊断标准4、掌握:各种类型肺转移癌的X线特点实验内容:(一)肺良性肿瘤:肺错构瘤的X线、CT表现:典型的“爆米花”样钙化(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中央型肺癌:各种中央型肺癌的X线、CT表现和继发改变;右上叶中央型肺癌的“反S”征;右中叶中央型肺癌的“高脚杯”征2、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的分叶征、毛刺、放射冠等X线表现;癌性空洞的X 线、CT表现3、弥漫性肺癌:肺泡癌的X线、CT表现(三)转移性肺癌:转移性肺癌的肺部的X线分布特点;不同类型的肺部转移性肺癌的X线鉴别实验报告:1、用线条图描绘中央型肺癌的典型征象2、用线条图描绘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实验目的:1、熟悉:纵隔炎症的X线、CT、MR表现2、掌握:前、中、后纵隔肿瘤的X线、CT、MR表现实验内容:(一)纵隔炎症:1、慢性纵隔脓肿:一侧性纵隔增宽2、纵隔气肿:单纯气肿和液气平的X线、CT表现(二)纵隔肿瘤:1、前纵隔胸腺瘤和畸胎瘤的X线、CT、MR表现2、中纵隔淋巴瘤的X线、CT、MR表现3、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CT、MR表现实验报告:绘制前纵隔胸腺瘤或畸胎瘤的X线或CT典型表现实验7:消化系统①消化道正常影像解剖与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食管、胃、小肠、大肠正常X线表现2、掌握: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食管、胃、小肠、大肠正常X线表现和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和诊断2、观看正常食管、胃、小肠、大肠的正常X线片(包括充盈相、粘膜相),了解其轮廓、粘膜形态、管腔的大小等观看轮廓的改变、粘膜的改变的X线片实验报告:描图、文字叙述正常胃、龛影及充盈缺损的X线表现实验8:消化系统②食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食管癌、食道静脉曲张、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的X线与CT表现2、掌握: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的X线表现及诊断3、掌握:胃癌及胃的其它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4、掌握: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大肠癌的X线表现及诊断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食管炎症、食管良恶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异物、食道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憩室的X线表现和诊断2、观看食管炎症、食管良恶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异物、食道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憩室的X线与CT片3、重点强调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X线表现(如龛影、粘膜纠集、痉挛性切迹、畸形等)和诊断4、观看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X线片如典型的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畸形、粘膜纠集等征象片5、观看胃癌以及其它疾病的X线片:胃癌的X线表现(如癌性龛影、充盈缺损、半月综合征、粘膜破坏、管壁僵硬等征象)和诊断6、重点强调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X线表现7、观看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X线片实验报告:1、描图、文字叙述食管癌、食道静脉曲张的X线征象及鉴别诊断2、描图、文字叙述胃溃疡的X线表现与胃溃疡、癌性溃疡的X线征象及鉴别诊断3、描图、文字叙述Crohn’s病、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的X线征象及鉴别诊断实验9:消化系统③正常实质脏器与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的X线表现2、掌握:肝、胆、胰腺正常CT与MRI图像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胃肠道穿孔的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的X线表现以及肝、胆、胰正常CT横断面解剖2、观看胃肠道穿孔的膈下游离气体的X线片,观看完全性低位、高位肠梗阻的X 线片3、观看肝、胆、胰腺正常CT与MRI图像实验报告:描图、文字叙述肠梗阻的X线表现实验10:消化系统④ 肝胆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肝硬化的CT诊断2、掌握:肝癌CT、MRI诊断3、熟悉:肝良性占位性病变的CT、MRI诊断4、掌握:胆管、胆囊结石的CT、MRI诊断5、掌握:胆管癌、胆囊癌的CT、MRI诊断6、熟悉:CT、MRI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肝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CT表现,观看肝癌的CT、MRI图像2、重点强调肝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脓肿、肝囊肿的CT、MRI图像3、重点强调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梗阻部位的分析及CT图像的表现,观看胆管、胆囊结石、胆管癌、胆囊癌的CT、MRI图像,观看肝内胆管扩张以及各种疾病对胆管梗阻的CT、MRI图像实验报告:1、描图、文字叙述肝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2、描图、文字叙述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3、描图、文字叙述肝内外胆管扩张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11:消化系统⑤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实验目的:1、掌握:急、慢性胰腺炎的CT、MRI诊断2、掌握:胰腺癌的CT、MRI诊断实验内容:1、重点强调胰腺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CT表现,观看胰腺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的CT图像2、重点强调急、慢性胰腺炎的CT扫描表现,观看急、慢性胰腺炎的CT图像实验报告:1、描图、文字叙述胰腺癌的CT诊断2、文字叙述急、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12:骨骼肌肉系统②骨关节创伤、骨软骨缺血坏死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骨折与修复的平片、CT表现2、掌握: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3、掌握: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4、了解:胫骨结节、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5、了解:关节创伤CT、MRI表现实验内容:各种不同类型骨折、关节创伤、骨软骨缺血坏死的平片、CT、MRI表现实验报告:1、绘制并图示任一型骨折的线条图2、书写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诊断报告实验13:骨骼肌肉系统③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骨关节结核实验目的:1、掌握:急性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2、掌握:急性与慢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1、掌握:骨关节结核的X线、CT表现2、掌握: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实验内容:1、急性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与慢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平片、CT表现2、各种不同类型骨结核、关节结核的平片、CT、MRI表现实验报告:1、书写急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诊断报告2、书写骨关节结核的X线诊断报告实验14:骨骼肌肉系统④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实验目的:1、掌握:骨软骨瘤、骨瘤的X线、CT表现2、掌握: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3、掌握: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表现4、掌握: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5、掌握: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6、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表现实验内容: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平片、CT、MRI 表现实验报告:书写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诊断报告实验15:中枢神经系统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实验目的:1、掌握:各型胶质瘤、脑膜瘤CT表现2、熟悉:脑转移瘤CT表现3、掌握: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的CT表现4、了解:脊髓肿瘤CT/MRI表现实验内容:1、各型胶质瘤、脑膜瘤CT平扫和增强正常表现,MRI表现2、各型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及少见肿瘤CT平扫和增强正常表现,MRI表现3、脊髓肿瘤CT/MRI片实验报告:1、绘制并图示任一型胶质瘤典型CT或MRI表现2、绘制并图示任一型垂体瘤或听神经瘤典型CT或MRI表现3、绘制并图示脑转移瘤典型CT或MRI表现4、绘制并图示任一型脊髓肿瘤典型CT或MRI表现实验16:中枢神经系统④脑血管性病变实验要求:1、掌握:脑梗塞、脑出血CT表现2、熟悉: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CT、MRI表现实验内容:1、各型脑梗塞、脑出血的CT、MRI表现2、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实验报告:1、绘制并描述任一型脑梗塞的CT或MRI表现2、绘制并描述任一型脑出血的CT或MRI表现3、绘制并描述任一型脑血管病变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MR诊断总论

MR诊断总论

正常骨髓和脂肪为高 信号。
•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所含的质子密度明显少于脂肪
和骨髓组织,且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的T2弛
豫时间。根据信号强度公式,T1的增加和T2
的减少均使MR信号减小,所以肌肉组织在
T1WI信号强度较低,呈灰黑色。T2WI信号强
度增加不多,呈中等灰黑色。
肌 肉 组 织 呈 灰 黑 色
渐减弱,T2WI像上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也呈低
信号。
图 27 :颅脑轴位,
经基底节区层面 ,
T1WI图像
右侧外囊 , 1.0 5.0cm, 长 带 状 短 T1, 高信号病灶 (右外囊慢 性血肿)。
图 28 :颅脑轴位, 经基底节区层面 , T2WI图像
右侧外囊, 1.05.0cm,长 带状长 T2 高信 号病灶,周边 可见短 T2 低信 号环(右外囊 慢性血肿)。
思。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 T1WI)主要反映组织间T1特征
参数的MRI图像,脂肪的MR信号最强,呈白影(亮)。T2加权像 (T2 Weighted image, T2WI)主要反映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MRI图 像,液体的信号最强,呈白影(亮)。
1 0 0 5 0 0 第第 一四 季季
大体分为二种:一种富含有纯水分。另一种 富含蛋白质水分。 富含纯水分的囊变(自由水):具有 长T1和T2值,MR信号与水肿相同。
富含蛋白质水分(结合水):其水 分子受大分子蛋白质的吸引作用,而进入 水化层时,其T1的弛豫时间达不到单纯水 的长度。所以T1WI像上信号有所增加, 呈中等到高信号,T2WI像上为较高信号。
• 钙化
部分组织修复的结果为钙化,其它如
肿瘤组织钙化等。钙化组织内质子密度非 常少,MR信号无论在T1WI和T2WI像上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有三个基本条件:
①具有磁性的原子核 ②外界静磁场 ③适当频率的电磁波
(一)磁性原子核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 正电,而中子不带电,且原子核一直处 于自旋之中。
人体内具有磁性的原子核有:
氢(1H)、碳的同位素(13 C)、氟 (19 F)、磷(31 P)、钠(23 Na)、 14N氮、39K钾、17 O氧等。
5.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优 于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显像, 接近DSA和CT的水平。
6、无骨伪影
7、无需对比剂可进行心脏和血管成 像,MRA 、MRCP、 MRU等
开放式 磁体磁共振 成像系统
短磁体140cm
联机设计MRA+DSA+
第二节 基础知识
一、磁共振的形成 磁共振现象是指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处在 外界静磁场中,并用一个适当频率的射 频电磁波来激励这些原子核,从而使原 子核产生共振,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的 过程。
综合型(0.3T—2.0T) 开放式(OPEN以低场为主) 专业型(神经、心脏、骨关节、乳腺等)
超高场机型(3.0T以上) 超高速型(扫描成像速度极快、亚秒级,具有
MR实时成像及多种功能)
现状与发展
1984年Schorher和Carr等首先在临床上应 用MR造影剂Gd-DTPA。
1986年Hasse等开始应用快速MRI技术。 在这之后的十余年间,超快速成像技术 如EPI、螺旋MRI和MRI透视技术(MR fluoroscopy,也称MR实时成像real-time MRI、或动态MR扫描技术 dynamic MR) 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优点
1.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MRI的 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它可以清楚地 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 例如:区分较高信号的心内膜、中等信 号的心肌和在高信号脂肪衬托下的心外 膜以及低信号的心包。
2.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切层的能力, 而不必变动被检查者的体位,结合不同 方向的切层,可全面显示被检查器官或 组织的结构,无观察死角。
3.MRI属无创伤、无射线检查,避 免了X线或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影像检 查由射线所致的损伤。MRI扫描对 人体无害。
4.MRI成像参数多,包含信息量大,以 应用最广泛的自旋回波(spin echo,SE) 为例,此技术可获取三种性质不同的图 像:T1加权像(T1WI)、T2(T2WI)加权 像和质子密度(PDWI)加权像。MRI的成 像潜力十分巨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广 阔的研究领域。
成像速度从以前的每层以分计算到目前 的每层以秒计算,从而实现实时成像显 示层面影像,甚至3D、4D等后处理影像 及MR透视。
正是有了实时成像技术和其开发的回波 平面序列,除提高已有的性能外,MR功 能性成像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灌注成像(PWI)、扩散成像(DWI)、 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成为新的成像方式, 前二者反应的已不是大体形态学信息, 而是分子水平的动态信息,后者可以实 施大脑皮质的功能定性,张力成像可测 定组织的张力差别。
近些年来又兴起了介入MRI (interventional MRI) 治疗技术。
如:MR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在目前影像 技术中只有MRI能对组织温度和温度所 引起的组织变化进行适当监测。
MRI自20世纪80年代用于临床,第一次 实现了人体解剖三维成像 。
然而MR的发展,就扫描速度、清晰度及 临床应用而言,主要的发展是在电子学 梯度场、射频场等方面, 特别是脉冲序 列和实时成像技术的发展。
核磁共振现象发现者 布洛赫 (Felix Bloch)
核磁共振现象发现 者帕塞尔(Edward Purcell)
1951~1972年间,NMR主要被物理学 家和化学家用来研究分子结构。
1972年—纽约州立大学 Lauterbur 首先提 出了利用磁场和射频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 核磁共振图像(两个充水试管MR像)。
1974年—Lauterbur 做出活鼠MR像。
1977年—英国阿伯丁大学的Hinshow和 Bottomley取得了第一幅人手腕关节剖面 MR像。
Damadian 获得胸部 MR 像。
1978年—英国阿伯丁大学 Mallard 取得 了人体头部的磁共振像。
1980年—NMR机成型商品化。
1981年—完成了NMR全身扫描的图像。
1980年Ackerman等首先使用NMR 表面线圈进行成像。20世纪80年代 中期,为了突出NMR无电离辐射的 优点,并避免因“核”而造成“核 辐射”的误解,临床医生建议将 NMR成像改变MR成像。
1989年— 国产 MR 机商品化。 1993年— 至今,MR 机更新换代发展迅速, 目前以形成以下几种形式:
磁共振成像诊断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磁共振的现状与展望
1、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I)现在一般称为 磁共振成像(MRI) 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S)现在一 般称为磁共振波谱(MRS),其物理基础都 是核磁共振现象。
磁共振影像学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猛发展,医 学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影像诊断 在医疗诊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位 置。特别在诊断颅脑神经病变、脊 髓病变、股骨头病变、肝胆疾病、 泌尿系等疾病中有一些是其他仪器 设备不可替代的。
历史回顾
1946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Bloch和 Harvard大学的purcell同时独立地观 察到NMR现象,并因此而获得195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新型磁共振机的开发,揭开了磁共 振应用领域新的一页,即运动MR和介入 MR的应用和研究。
MR血管成像、MR水成像、MR血流成像、 脏器功能的检测、MR波谱分析、动脉血 质子标记技术、抗血管生成因子辅助MR 功能成像等技术。
磁共振成像进一步突破了影像学仅应用 于显示大体解剖和大体病理学改变的技 术范围,向显示细胞学的、分子水平的 以至基因水平的成像方面发展,未来虚 拟现实技术将用于MR成像,为MRI提供 便捷、简易和无创伤的影像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