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b8135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5.png)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作物之一,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种植和管理好马铃薯,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够保护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一、地块选择和准备马铃薯是一种偏爱清洁的重要作物,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气候适宜、草木覆盖少的地区。
在肥沃土地上种植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为了防治病虫害,尽量不种植连作2年以上的马铃薯,可以采用轮作方式。
二、种子处理和播种马铃薯种子应在种植前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可以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害感染、提高产量和质量。
种子处理主要包括:清洗、除杂、熏蒸、浸种等方法。
接着,将处理过的种子置于通风阴凉的室内晾晒,待它们完全干燥后即可存放至下一年播种使用。
在适宜的土壤中,将种子种植在一定深度的沟内,形成畦带,株距30-35厘米,行距70-75厘米,每亩种植2.5-3.0万个种薯,播种前要把畦带松散并撒上熟肥,并在播后进行保水保墒和浇水。
三、管理技术(1)浇水: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生长期间气温高,水分蒸发较快时,需要增加浇水次数。
在雨量充沛时,每两天浇一次水;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下,要看土层保水情况而定,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同时,不要在晚上或太阳较大的时段浇水。
(2)施肥:种植马铃薯需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同时适量增加磷、钾等肥料的用量,以促进根粒形成和提高产量。
在生长初期可使用稀薄的有机肥;当马铃薯开始抽枝后,可调整配比使用磷、钾肥。
至花期之前,需控制氮肥的用量。
(3)除草: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草害,尤其是野草对马铃薯的生长影响较大,更应采用有效的除草方法,保证其正常生长。
可以采用机械、化学、物理等多种除草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块和作物生长状况选择最合理的方法。
(4)病虫害防治:根粒疫病、晚疫病、黑斑病是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病害,虫害则以马铃薯甲虫和马铃薯蝶为主,可进行药剂防治。
马铃薯的详细种植步骤及注意事
![马铃薯的详细种植步骤及注意事](https://img.taocdn.com/s3/m/066424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0.png)
马铃薯的详细种植步骤及注意事马铃薯的详细种植步骤及注意事项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种植的详细步骤,并提供一些种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土壤准备马铃薯适合在富含有机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进行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清除杂草和残留物,确保土壤表面平整。
然后耕作土壤,深度约为20-30厘米。
如果土壤过于粘重,则需要进行翻松和改良。
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石灰来改善土壤质量。
二、繁殖材料选择选用健康的种薯作为繁殖材料。
种薯应该无病虫害,无腐烂和机械损伤,并且是来自病毒检测合格的供应商。
选择形状饱满、大小均匀的马铃薯,以保证良好的产量和质量。
三、处理和储存种薯在种植前,需要对种薯进行处理和储存。
首先,进行杀菌处理,可以使用抗生素溶液或对种薯进行热处理。
处理后,将种薯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温度应保持在5-8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
四、切割种薯在开始种植前,将种薯切割成块状可增加播种效果。
切割后的种薯应保持在充足的阳光下晾干,防止病害感染。
每个种薯块应保留1-2个芽眼,这样有利于发芽和生长。
五、种植在选择种植时机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温度条件做出决策。
马铃薯一般喜爱温暖且湿润的气候。
将种薯块按照适当的距离(通常为30-40厘米)埋入土壤中,保持种薯与土壤接触。
种植后,用土壤轻轻覆盖种薯块,保持土壤湿润。
六、灌溉和施肥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和营养。
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湿,以防止根部腐烂。
根据土壤质量和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定期施肥,补充植物需要的养分。
七、病虫害防治马铃薯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如晚疫病、马铃薯瘟病和马铃薯甲虫等。
为了防治病害,可在种植前进行药物预防处理。
在生长期间,定期巡查植株,如发现有病虫害存在,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喷洒农药。
八、收获和储存当马铃薯块的皮肤变干,蔓茎枯黄时,即可收获。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b84c5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0.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根茎类作物。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食品,还可作为饲料、淀粉原料、酒精原料、葡萄糖原料等。
为了保证马铃薯的高产、高品质和健康,必须采取科学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马铃薯的品种选择及选种马铃薯是一个多品种、多种类、多用途的作物。
根据质量和产量的不同要求,可选用不同的马铃薯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土壤、气候、地势、生产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
选种时应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良种,同时要注意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
二、马铃薯的土壤要求马铃薯喜欢肥沃、疏松、保温、透气、湿润的土壤,pH值在5.5~7.0之间,有较好的污染物解析作用。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土地上避免连作,轮作;除此之外,还要施有机肥、化肥,并进行适时的翻耕和松土,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三、马铃薯的育苗马铃薯沿地生长,全株使用繁殖方法。
育苗阶段是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期。
种薯应该挑选成型、无病虫的马铃薯,并按要求进行处理。
育苗时应选择土层厚、肥沃的育苗土,应深耕至20~30cm深度,施足基肥,然后进行整地。
在育苗前要进行苗场消毒处理,以防范病虫害的影响。
马铃薯育苗一般采用无土育苗法和盆栽育苗法,以获得优质、无病无虫的马铃薯种苗。
以春季为移栽季节,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移栽。
将马铃薯苗移栽到开沟处预留的穴位内,深度约为10~12cm,株距应为30~35cm,行距应为60~70cm。
移栽时应注意将苗床上的泥土尽量抖落,避免尽量不磕碰马铃薯苗。
移栽后,应及时装沟埋沟,做好管理措施。
1. 灌水管理:春季移栽后,应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干旱。
干旱时定时浇水,注意不要淹水或积水,避免引发水浸病。
2. 施肥管理: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应适量施入有机肥和化肥。
氮肥分返青前后施入,磷肥可在移栽后轻施,钾肥也应适量施入。
3. 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较多,应及时进行防治。
马铃薯种植技术和施肥管理
![马铃薯种植技术和施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11be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c.png)
马铃薯种植技术和施肥管理一、马铃薯的简介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块茎作物,也是全球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
它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和B6、钾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马铃薯适应性广、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因此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种植。
二、马铃薯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马铃薯喜欢温暖、湿润、透气、肥沃的土壤。
选用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为种植土壤,土壤pH值在5.8-6.8之间为宜。
2. 种薯选择种薯的选择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选择品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且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作为种植材料。
3. 土壤消毒为了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生,可以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化学消毒和太阳消毒等。
4. 播种和定植马铃薯的播种和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确保土壤温度达到10-15摄氏度。
播种前,应清除杂草和残留物,将种薯切割成块茎,每个块茎上应有1-2个芽眼,然后在适宜的行距上进行定植。
5. 灌溉和排水马铃薯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合理进行灌溉。
同时,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防止水涝对马铃薯的伤害。
三、马铃薯施肥管理1. 基础施肥种植前需进行基础施肥,提供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
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配置有机肥和无机肥。
一般建议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进行基础施肥。
2. 追肥马铃薯的生长期较短,生长迅速,需要及时补充养分。
在马铃薯生长阶段,可以进行多次追肥,一般分为苗期追肥、花期追肥和块茎膨大期追肥。
追肥时可选择氮、磷、钾含量较高的复合肥,并结合土壤肥力和植株营养状况进行施肥调整。
3. 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马铃薯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提供养分。
叶面喷施可以补充植株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提高养分利用率和产量。
4. 病虫害防治马铃薯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马铃薯什么时候种植?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马铃薯什么时候种植?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c80a16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b.png)
马铃薯什么时候种植?马铃薯高产种植技
术
马铃薯什么时候种植?马铃薯属于一年能够种植两次的蔬菜品种,次种植时光是在春季的三月份,其次次种植时光是在夏季的8月份种植,接下来就来详细说说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希翼对大家能有所协助。
一、土豆的生长条件
1、马铃薯生长习性
马铃薯喜爱冷凉的生长环境属于低温的农作物,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时,需要疏松透气、凉快潮湿的土壤环境。
2、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
马铃薯块茎生长的相宜温度为16-18度,当地表温度高于25度的时候,茎快就会停止生长;
马铃薯茎叶生长的相宜温度为15-25度,当温度高于39度的时候就会停止生长。
3、马铃薯特征
产量高、养分丰盛、适应性较强,大多数地方都能够栽培并得到较高产量。
二、马铃薯播种
1、马铃薯繁殖
用块茎繁殖,把马铃薯按芽眼切成块,实行垄播的播种方式。
2、马铃薯播种要求
在3月份播种的时候,要求平均温度不能超过15度,由于超过15度时,地下块茎就会停止膨胀,播种后也许三个月左右就能够成熟了。
3、适时早播
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这样就能够让马铃薯的囫囵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时节,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免高温时期。
4、培土厚度
马铃薯培土厚度不能低于12cm,覆土太薄会使得匍匐茎窜出地面。
5、一年两季种植地区
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湖南、河北等能够举行一年两季种植。
马铃薯有哪些种植技术要点
![马铃薯有哪些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dd3d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0.png)
马铃薯有哪些种植技术要点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以下是马铃薯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1. 地块选择与准备- 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马铃薯,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
- 地块应避免连作与相同类蔬菜连续种植,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生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产量高的品种。
- 种植前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如浸泡在40度左右的热水中,保持温度1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
- 种薯进行追补处理,剔选出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种植。
3. 土壤改良与施肥-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改良,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或矿物质肥料,使土壤保持适宜的肥力水平。
- 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肥料的施用量,以供给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
4. 播种与间距管理- 每亩播种量要控制在600-800公斤之间,每株留一个块茎。
- 播种深度一般为5-8厘米,取决于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
- 行距一般为70-80厘米,株距一般为25-30厘米。
5.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视和监测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注意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时间。
-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影响。
6. 灌溉管理- 马铃薯是水分需求较大的作物,在生长旺期要适时进行灌溉。
- 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湿润,以免导致根部烂根。
- 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灌溉的频率和量。
7. 管理措施- 马铃薯生长期内对光线的要求较高,要保证充足的光照。
及时处理杂草,以保证马铃薯的光照。
- 马铃薯在生长期内需要定期施行土壤松土、摘心、追肥等措施,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以上是马铃薯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要点,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做到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
马铃薯高产栽培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
![马铃薯高产栽培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0b26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1.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用途广泛。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一、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适宜的土壤种植马铃薯。
选择通透性好、排水良好、肥力较好的土壤。
在肥料配置上,应根据所在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同时,注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力。
2.选用良种马铃薯。
选择对当地环境适应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马铃薯良种进行种植,可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
3.选用适时的种植期。
在大部分地区,马铃薯的最佳种植时间一般是在3月底到4月初,这个时候气温适宜,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
在高海拔山区,可以适当延迟种植时间,防止冻害。
4.注意病虫害防治。
及时排除田间杂草,揭地松土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及时发现并治疗病虫害。
二、马铃薯病虫害防治1.熏蒸灭菌。
在种植或育苗前用生石灰或甲醛浸泡处理种子马铃薯,并进行熏蒸消毒,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病害发生。
2.采用生物防治。
可以通过施用有益微生物、如固氮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的繁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喷洒防治剂。
喷洒适量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剂量的用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马铃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如翻地、轮休、施肥等,保持土壤肥力和通透性,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
![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3f1ff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f.png)
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
1.马铃薯适合在土壤 pH 值为5.0-7.0的地区种植。
要确保土壤的酸碱度适宜,可以
进行土壤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2.在种植马铃薯之前,务必进行土壤翻耕和杂草清除。
这可以帮助提高土壤通气性和
减少土壤中的竞争性杂草。
3.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来种植马铃薯。
有机质可以提供马铃薯所需的养分,并改善
土壤质地和结构。
4.在播种前,将种子马铃薯放置在明亮、湿润的环境中进行发芽处理。
发芽的种薯可
以提高出苗的速度和品质。
5.将种薯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并确保每个切片有至少一个凹陷的眼芽。
这将帮助确保
种子片的生长和发芽。
6.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马铃薯品种。
不同品种在耐寒性、抗
病性和产量等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
7.马铃薯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生长。
确保在干旱期间提供足够的灌溉,并避免过度浇水
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8.在播种前,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马铃薯所需的营养,并改善土壤质量,而矿质肥料可以补充特定的养分。
9.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定期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要。
不同
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10.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容易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如普通马铃薯蚜、晚
疫病等。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和使用抗病
品种。
同时进行病害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植株,以控制病情的扩散。
土豆的种植和管理技巧
![土豆的种植和管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c0506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9.png)
土豆的种植和管理技巧土豆的种植和管理技巧在农业中,土豆是一种重要的作物。
它是世界各地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食用方式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土豆的种植和管理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土豆的种植和管理技巧。
一、土壤准备1. 选择合适的土壤:土豆喜欢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且松软的土壤。
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来确定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状况,以便做出相应的修正。
2. 翻耕和松土:在种植前,将土壤进行翻耕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使用耙子或锄头松土是翻耕的常见方法。
二、土豆品种选择1. 适应当地气候:不同品种的土豆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以便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2. 耐病性和抗虫性:某些品种对病虫害更抵抗力强,这将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并保持土豆的健康生长。
三、种植技巧1. 种植方式:土豆可以通过种子和龙头切割法繁殖。
种植前,将土豆切成大小相似的块,保证每个块都有至少2-3个眼。
种植时,将块埋入土壤,注意保持适当的块间距和适度的埋土深度。
2. 喷灌和滴灌:土豆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
利用喷灌或滴灌系统,可以提供适量且均匀分布的水源,以满足土豆的生长需求。
四、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土豆常见的病害包括晚疫病、早疫病等。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合理轮作、清除病叶、定期喷洒防病药剂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害虫防治:土豆害虫主要包括蚜虫、马铃薯甲谷盗等。
使用环保的虫害防治措施,如黄板贴虫、采用天敌等有益昆虫进行调控,可以减少虫害对土豆的危害。
五、收获和后期管理1. 收获时机:土豆的收获时机通常在茎叶枯萎后的一到两周内。
在收获前,检查土豆外观和质量,以便获得品质优良的土豆。
2. 贮藏和处理:收获后,及时清除附着在土豆表面的土壤和残茎,晒干土豆,并放入通风性好、阴暗、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进行贮藏。
避免土豆接触光线和湿度过高,以延长其保鲜期。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95f92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4.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经济作物,其主要部分是地下的块茎,块茎含有淀粉和营养物质,适合加工成食品。
马铃薯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很关键,下面介绍一些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1. 土壤要求:马铃薯喜好土壤 pH 值在5.5~6.5之间,土壤要保持疏松而有机质含量丰富。
在选择土地时,应该避免在有高度的盐分含量、石灰岩或臭气的土壤上种植。
2. 种植方式:有两种种植方式,一种是种子繁殖,一种是种薯繁殖。
在种植时应注意选购高质量的种薯或种子,这些种薯或种子应保证没有病虫害且不过期。
3. 植株距离和深度:在种植时,应该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在30~35cm之间,行距可以在75~90cm之间。
深度应根据土壤情况调整,一般在10~15cm之间。
4. 施肥:在马铃薯生长阶段,需要适时补充营养,包括有机肥、化学肥和微量元素。
土地要充分施肥,不过在主根生长时注意不要影响其生长。
5. 灌溉:灌溉是种植马铃薯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应通过建立排水渠、利用雨水及喷灌等方式给植株逐渐增加湿度。
在生长初期,每周应至少灌溉两次,而在表层土壤的干燥期间应注意避免过量灌溉。
6. 病虫害防治:在种植期间,马铃薯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块茎腐烂病、晚疫病、菌核病、蚜虫等等。
应采用有效的化学农药或生物防治手段进行防治。
7. 采收:马铃薯一般在植株缯黄之后,块茎开始成熟时进行采收,一个好的采收时间可以避免亏损,块茎应在采收后彻底晒干。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的成功与否,除了与经验知识无关之外,也和植株的健康成长有关。
要丰富的果实收成,时时保持知识上的更新,做好种植前熟谋的准备。
土豆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土豆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c7a4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0.png)
土豆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土豆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土豆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肥料施用、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土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土壤选择土壤是土豆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适宜的土壤条件可以促进土豆的生长发育。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壤,避免水湿、酸性、瘠薄的土壤。
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有利于土豆的生长。
在选择土壤时,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和病害情况,避免土壤病害的发生。
二、肥料施用土豆对养分的需求较高,肥料施用对土豆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土豆生长需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
在土豆生长过程中,应根据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土豆的生长发育。
三、种植种植是土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种植前,应将土壤耕翻深松,平整土面,建立良好的种植基础。
种植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将种薯切割成4-6个芽眼,保留2-3个芽眼,埋入土中,芽眼朝上,埋深约5-8厘米。
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0-4000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
种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四、病虫害防治土豆病虫害是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它们会严重影响土豆的产量和品质。
在土豆生长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常见的土豆病虫害有白粉病、晚疫病、马铃薯象、蚜虫等,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土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土豆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壤,合理施用肥料,注意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以提高土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cc46a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c.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主食作物,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耐贫瘠和耐寒性强。
在进行马铃薯种植时,栽培管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些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马铃薯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湿润而透气性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层深度为15~20cm,阳光充足,无积水和化学污染。
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优质土地,避免在空气湿润、土壤湿度高过于潮湿的地方种植,以免造成土壤的疏松和淤积,发生根瘤病和腐烂病。
二、育苗管理种植马铃薯时,需要预先选择良种,优质的种薯,进行充足的保苗工作,以免耕种时出现大量的虚弱、生长缓慢的情况。
育苗期间,需要控制温度,留心防治病虫害,保持适宜的湿度,充分给予肥料和水分,让马铃薯种子的芽生长健壮,加强作物的光照,通过这些育苗管理工作,可以增强马铃薯的光合作用,提高品质和产量。
三、种植方式在马铃薯种植中,通常采用穴播和沟播两种方式进行。
穴播适合于小规模种植,需要先在适合的深度放置种薯,距离约为30厘米左右,然后将土壤覆盖种薯。
而沟播通常适合于大规模种植,是将种薯放在预先挖好的深度为20~30厘米的沟中,然后将土壤掩埋、压实。
四、施肥管理马铃薯需要充分的营养和肥料,以促进其茁壮生长和高产。
在种植马铃薯时,施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则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并在育苗期间进行2~3次追肥,以增加养分,并增强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发展。
五、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马铃薯块根蠕孢病、蚜虫、螟虫等。
在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可以采用药剂搭配、控制栽培时间和环境温湿度等方法进行,防范病虫害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的严重损失。
六、收获管理马铃薯生长期为3~5个月左右,当马铃薯的叶片转黄并萎缩时,即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可以将马铃薯的叶片摘除,并通过机械或者手摘的方式,将马铃薯取出,并将土块清除干净。
在收获后,在室温下进行晾晒或者传统的千里香穴储藏,以便使马铃薯干燥加工,便于长时间储存和消费。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8d7f8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b.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引言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高,可供人们食用和加工。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种植方式、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二、土壤选择1.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马铃薯。
2. 马铃薯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应选择PH值在5.5-7之间的土地。
3. 土地深厚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
三、种植方式1. 种植时间:在北方地区,适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春季种植;在南方地区,适宜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秋季种植。
2. 种植方式:可以采用整地机或手工开沟进行播种。
播种深度约为8-10厘米,行距约为60-70厘米。
3. 灌溉:马铃薯对水分需求较大,应及时进行灌溉。
在干旱地区,应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四、肥料施用1. 施肥时间:在春季种植的马铃薯中,应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在秋季种植的马铃薯中,应在播种后进行追肥施用。
2. 施肥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土地需要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200-300公斤。
3. 施肥方法:可以采用沟施、穴施或撒施等方法进行。
五、病虫害防治1. 马铃薯晚疫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
可以采用药剂防治或生物防治。
2. 马铃薯象甲是常见的害虫之一。
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或物理防治措施。
3. 注意排水和通风,避免土壤过湿和温度过高引起的病虫害。
六、其他注意事项1. 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
2. 注意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避免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3. 及时采收,避免马铃薯过度老化或发芽。
七、结语以上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种植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大田种植马铃薯步骤
![大田种植马铃薯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960e9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c.png)
大田种植马铃薯步骤
《大田种植马铃薯步骤》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马铃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以下是大田种植马铃薯的
步骤:
1. 土壤选择:选择富含有机质和疏松的土壤,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的pH值应该
在5.8-7.0之间,有利于马铃薯的吸收养分并抵御病虫害。
2. 土壤处理:在选择好的土地上进行耕作和整地,确保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在耕作的过程
中添加有机肥料,为马铃薯提供养分。
3. 种植时间:最佳的种植季节一般是在春季或秋季,气温适宜,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根据当
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区域选择最佳的种植时间。
4. 种植方法:通常采用马铃薯的整薯种植方法,将整薯切割成小块,每块都要有芽眼,然后在
土壤中进行定植。
也可以采用插芽种植方法,将马铃薯插芽定植到土壤中。
5. 管理技术: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及时的浇水、除草和施肥。
在马铃薯生长后期,要
及时采摘土豆,防止发芽后影响品质。
6. 防治措施:密切关注病虫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采取生物防治措施,确保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大田种植马铃薯的步骤,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种植管理,可以获得丰收的马铃薯产量。
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管理
![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d9f6c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d.png)
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管理
马铃薯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作物,其品种繁多,适应性强,生
长期短,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因此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下面是
一些关于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管理的内容:
一、土壤选择:马铃薯偏爱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应选
择PH值在5.5到7.5之间的酸性或中性土壤,同时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以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二、育苗:马铃薯育苗要选用规格整齐、无病虫害的种薯。
育苗
时应注意保证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湿度适中,以利根系生长发育。
三、播种:马铃薯的种植要选择适宜的时期。
在北方地区一般是
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
首先要在适当的深度将种薯埋入土壤中,之后要注意适当施用化肥。
四、田间管理:在马铃薯生长的过程中,要定期地进行病虫害防治、除草、松土等工作。
同时要合理地调节土壤湿度和温度,适量施
用肥料,以保证马铃薯的营养供应和生长发育。
五、收获:马铃薯的收获要在地上部枯死10天后进行,避免早
期收获导致产量低下。
同时要做好收获后的储存和处理工作,以确保
马铃薯的品质。
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ca1ff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2.png)
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目前马铃薯在我国众多地区都种植广泛,其养分丰盛,受到了广阔群众的爱慕,相较于其他的农作物,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包括温度、阳光、水源以及养分物质等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种植人员能够忽略对马铃薯的管理,相关的种植人员还是需要强化对马铃薯管理技术的提高,利用各个方面的完美与改进,从而实现马铃薯的高产。
1马铃薯的种植技术1.1选好地块地块的挑选可以为马铃薯的良好生长奠定基础,因为马铃薯的产量较高,对土壤的肥沃程度要求较高,其果实膨大需要大量的空气供给,所以技术人员需要挑选土层较厚、空气充沛的土层,并且需要保证一定的土壤肥力。
其它,在地块的周围应当具有足够的水源,从而满足其生长对养分、水分以及空气等条件的需求。
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能够将地块举行3年的轮耕种植,可避开土壤营养的过度流失,实现地块的长久使用,避开病虫害的大范围扩散。
1.2选用良种品种的挑选对于马铃薯的生长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种植人员应当按照生长要求,挑选良好的作物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为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供一定的条件;第二,种植人员应当对不同成熟时期的品种举行合理的搭配,尽量挑选产量较高的优质品种,保证农户的经济收益;最后,对于交通较为便捷的地区,种植人员能够挑选部分生长周期较短的品种,若对于淀粉加工有需求,能够挑选高淀粉品种。
1.3施足底肥在普通状况下,种植人员都需要对选好的地块举行须要的深耕,深度应当控制在25 cm以上,主要为了保证马铃薯果实的膨大可以有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外界环境。
其它,因为各个地区在地质、天气等条件上的差异性,使得种植人员应当在掌控当地基本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制定相关的种植规划,从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肥料的施加上,应当了解作物的养分状况,然后再针对性地施加一定的材料,避开养分成分的不均衡,保证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2马铃薯的管理技术2.1强化田间管理对于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其主要包括3大方面的内容:第一,种植人员应当强化马铃薯的水分管理,尤其在出苗期,其需要保证1~2次的浇灌频率;其次,对于开花较多的植株需要举行须要的摘花处理,同时对于结果较多的植株也需要在早期准时对其举行除果处理,避开养分成分的无效铺张,降低成熟果实的产量,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种植人员需要对地块举行须要的除草处理,尤其当植株高度达到10 cm左右时,其应当举行灭草与培土处理,培土的厚度应当控制在3 cm左右,从而实现马铃薯的规范种植。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附组织培养步骤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附组织培养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b8af1f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8.png)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附组织培养步骤选择种薯:要选择品种优良的种薯,一般选择表皮鲜艳且健康无畸形的马铃薯。
催芽处理:将选取的种子放在湿润且厚度在10cm左右的沙土中,平放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5cm厚度的过筛沙土,浇水,保持土壤潮湿。
整地需求:栽种前消毒土壤,再浇入有机肥后进行松土。
入栽定植:栽种前在土表埋入少量稀薄的有机肥颗粒。
一、马铃薯的种植技术1、选择种薯种植马铃薯时,要挑选品种优良的种薯,一般选择表皮鲜艳且健康无畸形的马铃薯,再对其进行催芽处理。
2、催芽处理催芽处理是马铃薯种植技术中的关键,主要将选取的种子放在湿润且厚度在10cm左右的沙土中,将种子平放在里面,在上面覆盖一层5cm厚度的过筛沙土,用喷水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温度保持在20°C左右即可。
3、科学整地(1)栽种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喷洒稀薄的硫酸铜或者草木灰溶液,以防止病菌的滋生。
(2)基质应以疏松肥力足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主,马铃薯不适合连作,易发生病害,可在浇入有机肥后进行松土。
4、入栽定植(1)栽种前需要在土表埋入少量稀薄的有机肥肥粒,以加快根系的生长。
(2)一般早熟的种苗间距需保持在20公分左右,中熟品种的则在25公分左右,栽后覆盖一层6-10cm左右的细土,浇入水分后保湿,进行深耕处理。
5、栽后管理(1)如气温较低,需要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地膜,以免植株冻伤。
(2)在生长期间需控制温度在16°C-20°C左右,3月时可以打开地膜,利于通风,长势好的时候可追施1-2次的磷酸二氢钾,保持土壤湿润。
二、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步骤1、什么是马铃薯的组织培养(1)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马铃薯体的一部分(外植体explant),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包括营养、激素、温度、光照、湿度)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2)主要有原生质体(Protoplast),悬浮细胞,组织(愈伤组织Callus、茎尖分生组织),器官(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
马铃薯的详细种植步骤及注意事
![马铃薯的详细种植步骤及注意事](https://img.taocdn.com/s3/m/cfb936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d.png)
马铃薯的详细种植步骤及注意事马铃薯,这个小家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它不仅好吃,还能给我们带来满满的能量。
要想种好马铃薯,得从头开始,搞清楚每一步。
首先,咱们得选择一个适合的地方,阳光要充足,土壤要疏松。
要是土壤太硬,马铃薯可受不了,长得不好就悲剧了。
一、土壤准备1.1 清理杂草。
杂草可真是个麻烦,不光抢养分,还遮光。
把它们清理干净,给马铃薯腾出空间。
1.2 翻土。
翻土的时候,尽量把土壤松散,通风透气,马铃薯才能长得健健康康。
二、选择种薯2.1 种薯选择。
挑选那些结实、没有病虫害的种薯,健康的种薯才能给你带来丰收。
2.2 切割种薯。
若种薯大,可以切成几块,但每块必须保留一个芽,别舍不得,芽可是未来的希望啊。
2.3 晾干。
切完后,最好放在阴凉处晾干一天,让伤口愈合,避免腐烂。
三、种植3.1 挖坑。
每个坑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建议30厘米,马铃薯要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3.2 放入种薯。
把种薯放进去,芽朝上,轻轻覆盖土壤,别压得太实,透气最重要。
3.3 浇水。
种下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别积水,马铃薯可受不了水涝。
四、管理4.1 除草。
种植后,定期除草,保证马铃薯能够吸收养分。
4.2 施肥。
可以选择有机肥,给土壤补充营养,助力马铃薯茁壮成长。
4.3 防治病虫害。
定期检查,发现虫子及时处理,确保健康成长。
总结,种马铃薯其实并不复杂,但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精心照料,耐心等待,最终,你会收获那一片金黄,仿佛看见了丰收的希望。
小小的马铃薯,能带来大大的幸福。
土豆作物植保知识点总结
![土豆作物植保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0bac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3.png)
土豆作物植保知识点总结一、土豆作物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土豆是一种耐寒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15-22℃,在生长季节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土豆的生长。
土豆的光照需求较大,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增加。
土豆的根系发达,栽培时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且要求土壤pH值在5.6-6.0之间。
在土豆的栽培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施肥,适当及时给予适量的氮、磷、钾肥料,合理化肥,防止施肥过量或过施合成肥,更要注意充分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跃。
另外,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翻晒,翻晒后会打成小丘,提高排水性,抑制土壤病害,促进根系生长。
土豆的播种时间应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种子的选取非常重要,要选择外观健康、萌发力强的种子,种子的消毒处理以及种子所在的地块和地域的适应性都是关键。
土豆的生长期主要包括育苗期、生长发育期、抽薯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例如在抽薯前要适当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块茎发育,抽薯期则要及时割除抽薯,减少有害气候的影响。
二、土豆作物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1. 病害(1)晚疫病土豆的晚疫病是由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害主要在温湿环境下发生,且在气温18-25℃时发病最快。
晚疫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叶片上,初期病斑为水渍状,后期病斑逐渐变大,中间透出暗褐色,呈“马克斑点”状或不规则状。
防治措施:使用抗病品种、适时浇水、清除田间杂草、及时割除病叶和疫病茬口,及时掌握病情发展动态,发病高峰前后要适当增加喷药次数,使土豆植株保持健康生长。
(2)早疫病土豆的早疫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害主要在温湿环境下发生。
植株受病害后,叶片轻微变黄、逐渐枯枝,叶片褪绿,最终枯死。
植株的茎部和叶面上也会出现黑色小斑点。
防治措施:合理施肥、适时浇水、清理病叶、及时割薯、选用抗病品种、使用高效鱼腥草素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3)褐斑病土豆的褐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土豆茎、叶、块茎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别名土豆、洋芋、地蛋。
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块茎富含淀粉、蛋白质、矿物盐、营养丰富,既可作菜又可作粮食、饲料,还可作为食品或工业原料,用途极广。
马铃薯生长期短、产量高、耐运输贮藏,能与玉米、棉花等作物间套,被誉为不占地的庄稼。
在蔬菜上有堵淡补缺的作用,销路极广,国内外马铃薯的栽培面积发展极为迅速。
生物学特征特性马铃薯用块茎繁殖的植株无主根,只有须根,须根分布在土壤耕作层内,入土较浅。
马铃薯用种子直播的实生苗根系入士较深。
马铃薯的茎可以分为地上茎、匍匐茎和块茎三种。
地上茎高20厘米~70厘米,茎呈三角形或多角形,有直状或波状茎翼,是识别不同品种的依据。
匍匐茎又称地下茎,呈水平方向伸展,分布在耕作层内,长2厘米~30厘米不等,栽培上宜选匍匐茎短的品种,以利马铃薯收获及与其他作物间套。
块茎是马铃薯的产品器官,由匍匐茎尖端积累养分膨大而成。
块茎上有芽眼,愈近顶端,芽眼愈密。
块茎的皮色有白、黄、粉红及红色。
肉色有黄、白两种。
国际市场上以黄皮、黄肉受欢迎。
叶为奇数羽状单叶。
马铃薯用块茎无性繁殖,在江淮流域许多品种都不开花。
为节约养分促使块茎肥大,开花的品种也应及时将花摘去。
马铃薯为天然自花授粉植物,聚伞花序,花冠漏斗状,花瓣有白、浅红、紫红及蓝紫色,无蜜腺。
果实为浆果,种子呈芝麻状,千粒重0.4克~0.6克,每果含种子80~300粒。
在江淮流域春季能正常开花结实的有丰收白、友谊3号、红纹白、丰收等品种。
马铃薯用种子播种生长期较长,管理费工,现有的马铃薯品种多数是杂种,后代因性状分离,所结薯块大小、形状、皮色、肉色很不一致。
在生产上大量使用有性繁殖,至今尚无成功的实例。
马铃薯喜温怕寒不耐热。
已经渡过休眠期的块茎在4C~5C时发根,5C~7C时发芽,幼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C,茎叶生长以21C为宜。
薯块形成以15C~18C为宜,超过25C薯块生长缓慢,超过30C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茎叶及薯块长期处于-1C~2C时植株就会冻死,薯块芽眼就会死亡。
马铃薯发芽期间因薯块中贮有水分,较其他蔬菜耐旱。
植株生长期间,在孕蕾初期至开花期需水量较多,在江淮流域栽培马铃薯除必要时需要灌溉外,一般春季雨水较多,尤应注意田间开沟排水。
马铃薯属短日照作物,经人工选择和长期栽培,对日照长短反映已不明显,无论春季或秋季都能结薯,但马铃薯生育期间种植过密,光照不足会使茎叶徒长,植株抗病力削弱。
马铃薯是喜光植物,但露出土面的薯块,如长期受到日光照射,会使薯皮颜色变绿,龙葵素含量增多。
龙葵素具涩味,多吃会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食用时应削去青皮、充分煮熟,使龙葵素在高温条件下分解。
在栽培上应注意中耕培土,使薯块不露出土面。
马铃薯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在粘重土壤中生长,薯形不规则,芽眼突出,产量及淀粉含量低。
马铃薯在PH5~6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
马铃薯要求较多的养分,尤以钾肥最为突出,对氮、磷、钾的比例以4:8:12为好。
在使用钾肥时宜用硫酸钾,不宜用氯化钾。
此外,马铃薯对硼、铜等微量元素也有特殊要求。
品种选择各地在马铃薯的栽培制度、品种类型、栽培特点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都有所不同。
根据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调查,将我国马铃薯分为4个大区:即北方一季作地区、中原二季作地区、南方二季作地区和西南一、二季作混作地区。
江淮流域属于中原二季作地区,由于生长期过短,一般应选用早熟或中早熟的品种,使用晚熟品种常常只会长茎叶,来不及结薯就遇到高温或低温的危害造成失败。
除此以外,还应选用具有丰产、休眠期短、休眠强度小、抗毒素病、疮痂病、早疫病和环腐病的品种。
马铃薯二季作地区可供选用的品种见表2-22。
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1、育苗选种:马铃薯应选用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裂薯块均不宜作种。
在一定范围内种薯大小与最后的产量成正比。
小种薯含营养物质少,植株长势弱,产量低。
一般应选用50克~100克大小的薯块为好,如种薯不足,也不应低于15克。
每亩一般用种薯120公斤~150公斤,丰产地用种多的可达400公斤。
切块:切块的主要目的是节约种薯、打破休眠,切块和削腚破皮可加速内部新陈代谢。
但切块必须注意切刀消毒,防止传播毒素病。
发现病薯切刀及刀板可用75%的酒精、0.2%和升汞水、5%石碳酸、0.l%高锰酸钾、0.1%度米芬等消毒,也可用几把刀具在食盐水中煮沸消毒,切到病薯时可更换刀具使用。
马铃薯的芽眼有明显的顶端生长优势,生产时为了使薯块提早发芽、发芽一致,应提倡平分顶芽的切块方法。
催芽:为了达到马铃薯早熟丰产,江淮流域春马铃薯可以提早在春节前后直播。
但冬季特别寒冷的年份马铃薯会受到冻害。
为安全起见,可以利用温床、冷床、温室、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催芽。
在床内催芽时必须用土将马铃薯与酿热物等分隔开。
排一层马铃薯一层土,床面不够可堆3~4层,但堆放过厚易伤芽。
催芽期间保持15C~18C,温度过高催芽速度虽快,但芽细而长。
浇水宜少,湿度过高会烂薯。
待芽长2厘米~3厘米时从床内取出播种。
为加快马铃薯催芽速度,在催芽前也有用赤霉素处理,未切块的整薯,使用浓度是5ppm~10ppm,浸3~10分钟;切块后的使用浓度是0.5ppm~1.0ppm,浸后立即取出。
浸过后的种薯必须摊开,晾4~5小时。
赤霉素处理的优点是出芽快,缺点是苗瘦长易早衰。
春季有条件在温室、温床或塑料大棚内催芽,可不用赤霉素处理。
2、定植长江下游地区2月份平均温度已达5C左右,提早在2月中下旬用薯块深播,一般情况下不致冻坏,早播虽不能早出土,但低温条件下有利于发根。
马铃薯早播深播,万一出土的芽受晚霜冻害,因种薯上还可再次萌发副芽,不致遭到全部冻死的危险。
如有条件催芽晚栽则更为可靠。
马铃薯栽植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满天星”种植方法:其行株距均为20厘米左右,这种方法每亩可栽11000余棵。
因密度大,封行早,通风差,病害多,所产马铃薯“露头青”多、小薯块多,品质差,产量低。
大行距栽植法:行距加大到40厘米~50厘米,株距仍是20厘米,每亩可栽6000棵左右。
这种方式行距加大,通风好,病害少,便于中耕培土,“露头青”少,是当前最普遍的播种方法。
双行高坡栽培法:其大行为70厘米~90厘米,小行为10厘米,株距为25厘米~30厘米,呈三角形栽植,每亩可栽6000余棵。
这种栽植方式通风更好,可以多次培土.所产薯块大,产量高。
3、田间管理春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应通过查田补苗、追肥、中耕、培土及灌溉排水等工作达到早熟的目的。
马铃薯的生长前期应早发、中期应稳长、后期应晚衰。
开花前争取早追肥、早培土,开花后应看天、看地、看苗浇水,以利促棵攻薯、以薯控棵,保持薯棵平衡生长,防止疯长和早衰。
马铃薯的病虫害较多,目前比较普遍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脏病、疮痂病、黑痣病等。
主要虫害有二十八星瓢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
在这些病虫害中以马铃薯的病毒病最为严重,它是影响二季作地区产量的主要因素。
但直至今日,尚无特效药剂,只能从农业技术上加以防止,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建立健全的留种制度,选用抗病品种,用单株混选、株系选择、淘汰病薯等方法留种。
一般留种地和生产地种植面积的比例以1:10安排,保证自留优良的无病种薯。
选择冷凉的地点及时期留种。
据试验马铃薯在25C高温条件下所结薯块的含毒量,比15C低温条件下所结薯块的含毒量高4倍。
因此马铃薯的留种在江淮流域应择高寒地区留种,或者发展秋薯春播,在保护地内用冬播春收的种薯供秋季作种。
秋季用春薯无病优良单株上的小整薯播种,防止马铃薯切块时传播病毒。
加强水肥管理,增进植株抗病能力,抑制病毒迅速发展。
其他如晚疫病、早疫病等真菌病害可喷洒1:1:150的波尔多液、80%代森锌6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根据发病情况5~7天喷洒一次,共喷3~4次进行防治。
4、采收留种春马铃薯的薯块是否成熟,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加以判断:即茎叶由绿变黄;拔茎摇动,薯块易脱落;以指擦薯块,表皮脱落;以刀削薯块,伤口易干。
凡此种种均表示薯块已经成熟,可以收获。
供应市场的马铃薯为夺取高产可在6月20日前收完,如延迟至黄梅雨季节采收易烂薯。
春马铃薯收获期间,气温由低温至高温,收获越晚在薯块内积累病毒越多。
如需留种应在6月10日左右收完。
春马铃薯收获时应随收随运,来不及运走的可在树荫下或用马铃薯秸秆覆盖遮阳,薯块如经曝晒容易腐烂,也不耐贮藏。
秋马铃薯栽培要点秋马铃薯生长期间前期高温、后期低温,生长期较短,产量不及春马铃薯。
但秋马铃薯结薯季节气温由热转凉,病毒在薯块内积累少,发病轻,用秋马铃薯作为翌年春季的种薯,则春马铃薯长势旺、退化轻、产量高。
秋马铃薯生产不仅为了获得秋季鲜薯供应市场,更主要的是为了得到春季的种薯,现将秋马铃薯栽培要点分述如下:挑选种薯:从春薯留种田中,提早收获。
剔除受伤、带病、腐烂的薯块作种。
改用小整薯播种:从优良无病的单株上收下2.0克~2.5克的小薯留下作秋季种薯。
由于种薯小不需切块,可减少感染病害的机会。
每块小整薯都有顶芽,具有明显的顶端生长优势。
为克服种薯小、产量低的缺点,可以增加播种密度,即每亩可栽10000~12000棵,收获时薯块虽然不太大,但正可作翌春种薯。
推迟播种期:为躲避干热天气,江淮流域秋马铃薯的播种期可推迟至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在早晚气温已开始凉爽时播种。
抓紧田间管理:秋马铃薯生长期短,播种后病虫害多,缺苗现象严重,为求产量应力争全苗。
秋旱期间浇水、松土、除草工作应抓紧进行,促进茎叶生长,保证秋薯产量,松土结合培土既可防止薯块外露发青,又可防止薯块受冻。
适当晚收;秋马铃薯生长期短,在避免受到冻害的原则下,迟一天收获,多一分产量,江淮地区一般在11月中下旬收获。
贮藏加工 1、贮藏马铃薯贮藏时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严格剔除受热、受寒、感染过病虫的薯块。
专供食用的商品薯应在2C~5C温度条件下贮存;专供种用的薯块应在8C~20C温度条件下贮存。
为防止薯块失水干缩,贮藏室内应保持80%~90%的相对湿度。
江淮流域冬季温度并不十分严寒,常在室外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作井窖或挖沟贮存,也有利用仓库在室内架藏或堆藏,但不能堆得过厚,以利通风透气和便于检查。
2、加工马铃薯既是蔬菜又是粮食、饲料。
在工业上可以做淀粉、粉丝、糖浆、饴糖、麦芽糖、葡萄糖、味精、人造丝、人造橡胶、糯米纸、香水、乳酸、柠檬酸及电影胶片等。
这些工业产品多由专业工厂制造,其工艺流程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