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小说的特点分析合集共四篇
孙犁小说的特点分析
孙犁小说的特点分析孙犁是文学史上的清才,清辞丽句,为一时小说家之选。
重要小说集有《荷花淀》(1947年)、《芦花荡》(1949年)、《嘱咐》(1949年)等。
1、孙犁充分写出了解放区劳动妇女的成长,写出了她们内心的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如鲁迅的《祝福》;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如艾芜作品中的某些篇章,沈从文的《边城》等,但他们或是反映时代大潮冲击圈外的人物,从隐藏的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
孙犁所表现的则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
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不再有艾芜人物的病态,而表现出健康的色彩,人物的美好秉性产生于现实的新的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土壤中。
孙犁可以说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
2、孙犁集中表现革命战争年代的妇女识大体、乐观主义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美的极致”,不愿意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入自己的作品。
孙犁先说的独特主题:表现农民。
尤其是他们中的劳动妇女在伟大民族战争中的觉醒,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艺术手法:(1)抓住人物的主要方面。
孙犁捕捉生活的独特方式和典型塑造方法上的独创性: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一瞬间,印象式地抓住形象打动自己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描写。
如《吴召儿》中对吴召儿的描写。
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到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而坚决舍弃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
(2)作品的抒情性。
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
作家写人物,也就是在写自己,达到了主客体的完美融合。
(3)散文性。
孙犁的小说不以情节取胜,作品中情节往往不完整,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
(4)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
从《芦花荡》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从《芦花荡》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对“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原则。
也正是遵循这一原则,作者凭借对广阔的冀中平原和旖旎的白洋淀风光的熟悉,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口舌生津。
孙犁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抒发和人物感情的描述,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
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芦花荡》是《荷花淀》的姊妹篇,也是写残酷战争环境中的人和事,但读来一点儿也没有那种凄惨悲戚的感觉,相反,感觉到的是高昂在作品中的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透过《芦花荡》,我们能充分体会到孙犁小说创作的鲜明特色。
一、立足于小人物描写来反映时代主题孙犁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看不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也看不到烈火中忍着剧痛的邱少云般的英雄……我们所能触摸到的只是一个个生在冀中、长在冀中的普通形象,有勤劳朴实勇敢的水生嫂,有懂事热情才十六七岁的妞儿,更有自信、勇敢、聪明且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头子……这些都是冀中抗日军民中极普通的一员,特别是《芦花荡》里的老头子,在小说中连姓名都没有,我们知道的仅仅是他有具高超的驾船本领,不会使枪,藐视敌人,无所畏惧,对战争的警惕性不高,过于自信,是个有缺点的英雄——虽如此,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认可和赞许。
老人单枪匹马来往穿梭于敌人封锁线,内外联络,运输粮食,运送干部;那“你什么也靠我”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为民族抗战甘愿竭尽心力的精神;其中对两个孩子的喜爱更显真切,他对大菱“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的许诺,使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在老人内心中所涌动着的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中国人永远不可战胜的自信。
他对乡土是那么的充满感情,对侵略者是那么的充满仇恨,而这一切正是那一特殊背景下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
冀中平原那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再大险也敢冒,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这就是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
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在解放区短篇小说家中,孙犁(1913—)是赵树理之外最重要的作家。
与赵树理以现实主义精神着重表现农民心理思想改造的艰难历程不同,孙犁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着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
读孙犁的小说可以发现,作者着意刻画、赞美的人物都是妇女,像《走出以后》中的王振中、《老胡的事》中的小梅、《丈夫》中的媳妇、《麦收》中的二梅、《荷花淀》与《嘱咐》中的水生妻子、《荒花荡》中的两个女孩子、《钟》里的尼姑慧秀,还有《“藏”》中的浅花、《纪念》中的小鸭……这些年轻妇女各具神采,却都在同样的恶劣的战争环境下表现出了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可以说,这是孙犁塑造的独特的人物体系。
作家正是从这些纯真、健美的青年妇女身上挖掘出时代精神的美。
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在旧社会生活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但在解放区,她们的聪明才智第一次得到了发挥。
孙犁正是通过描写他们的思想感情,来反映出多彩多姿的时代光辉。
《丈夫》中的媳妇在抗战中逐渐提高了认识,把一颗埋怨丈夫、想念丈夫的心扩大去恨日本鬼子,知道了只有把鬼子赶走才有团圆的日子。
《走出以后》的17岁小媳妇王振中积极参加工作,终于脱离了落后的婆家。
《荷花淀》中的游击队员们的妻子从想念丈夫到自己也配合丈夫作战。
作者充分写了解放区劳动妇女的成长,写出了她们内心的美。
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例如鲁迅的《祝福》、叶圣陶的《一生》、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等等;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例如艾芜的《南行记》中的一些篇章、沈从文的《边城》、《长河》等等,但他们或是反映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人物,从隐藏在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而孙犁所表现的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
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不再有艾芜人物的病态,而表现出更为健康的色彩;人物的美好秉性产生于现实的新的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土壤中。
孙犁小说艺术特色
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从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开掘主题,立足于小人物描写来反映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
孙犁青年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半个多世纪中,他经历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激烈动荡的时代。
虽然这样,在他的作品里,却很少见到叱咤风云的大场面,他主要描写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力图通过在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事件,表现出作家所经历的那个时代,表现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风貌。
我们透过他的小说,可以遥看到历史车轮辗过的痕迹。
二、着力于内心世界的刻画,塑造人物的心灵美。
孙犁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尤其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
青年妇女和少女的形象,更是被他描写的绘形绘声和生动活泼,体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聪明美丽多情勇敢的特点。
他的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叙述和抒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美。
孙犁的小说创作,有着近似诗歌散文一样的艺术魅力,象诗歌散文那样的打动人心。
他在小说中,创造出的是如诗如画般的艺术境界。
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营造诗歌般的意境,是孙犁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简洁传神,朴实自然的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在我国现代作家中,孙犁可谓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巨匠。
读孙犁的作品,无人不赞赏他的语言魅力。
孙犁善于表现和歌颂美的事物,善于发现和抒发生活中的诗意,这就决定了他的小说语言具有一种诗的特质。
他的作品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诗情画意的场面,是与他那简洁传神、朴实自然、纯真而又新颖的语言分不开的。
在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时,虽着墨不多,却深入细致,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瞬间活动,以极凝练的语言表现出来。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小说创作特色【优选】.doc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小说创作特色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小说创作特色谈到孙犁的小说,我们不自觉地会想到作品中很多是以女性形象作为主人公的,他在女性形象的选择和塑造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最初读孙犁的小说时,我就是被这点所吸引。
基于个人的研究喜好,在这里我主要从女性形象的塑造出发,谈一下孙犁小说的创作特色。
总的来说,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女性形象是“美的象征”, 比如《荷花淀》、《嘱咐》中的水生妻、《光荣》里面的秀梅、《浇园》里的香菊等。
孙犁赋予了她们纯洁的心灵、崇高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
她们识大体、顾大局,将儿女情与爱国情融为一体,显示了新一代劳动妇女的精神风貌。
第二类女性形象较为复杂,她们虽然有缺点,甚至是严重的缺点,但也有可爱、可取之处,如《村歌》中的双眉、《铁木前传》里的小满儿等。
第三类女性形象是堕落、反动的人物,如《风云初记》中的俗儿,《光荣》里的原生媳妇等。
接下来,我们以《荷花淀》为例,从“美的象征”这一方面去谈孙犁的创作特色。
第一个特色:从平凡的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几乎孙犁的所有小说都是通过平凡的人物、普通的小事展开的,大多数是以年轻的女性为主人公,通过这些来反映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
比如《荷花淀》里说的就是白洋淀里人民的生活小事。
讲述了水生和村子里的年轻人参军去大部队,水生妻和其他妇女深明大义,不拖后腿,毅然送丈夫参军。
经过夫妻话别、结伴探夫、途中遇敌、水上伏击一系列经历使她们得到了战斗的锻炼和考验,并迅速地成长起来。
加上这个时期残酷的现实也激发了她们的自卫力量,妇女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射击,成为保家卫国的女战士,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去。
《荷花淀》就是通过这些劳动妇女的平常事的小侧面,表现出了白洋淀人民特别是妇女们的战斗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除了《荷花淀》外,其他的小说像《山地回忆》写的也是家常闲话、纺纺织织、帮助老乡搞运输等等,却体现了人民与战士们相依为命、同生共死的鱼水关系。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关键词:孙犁;小说;散文化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有着“散”的一脉。
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废名的田园牧歌小说,沈从文的边城湘西小说,师陀的果园城回忆小说,萧红的追忆家园小说以及汪曾祺的文人雅士小说等都充溢着作家独特的散文化特点。
其中,孙犁的小说也始终以独特的“诗化”、“散文化”久负盛名。
一直以来,关于孙犁小说呈现出的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笔调,人们更乐于研究前者,而对于后者则着墨不多,或者干脆将“诗化”和“散文化”混为一谈。
而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纵观孙犁整体的小说创作,我们已能认识到,孙犁的小说,整体更符合散文化小说的气质。
在孙犁研究愈加深入的今天,对孙犁小说风格特点丰富而准确的把握仍很有价值与意义。
一、囿于文本分析下的散文化特点表述曹书文在其《试析孙犁小说的“散文”化倾向》中认为,孙犁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用一种主观色彩较深的散文笔法写人叙事、状物写景,淡化情节,不讲究篇章结构,自觉地追求文学的真,重在感情的抒发。
温江斌在其《试论孙犁小说的散文化风格》中认为,孙犁小说描摹朦胧、隽秀的环境以追求诗的意境;描绘生活的片段、侧面或场景以淡化情节;运用朴素典雅、含蓄凝练的散文语言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真情实景和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
以上研究不外乎从孙犁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人物形象、情感等出发,不同的语言描述,得出的都是作家小说散文化风格的结论。
正如杨义概括地,所谓散文化小说,既是“情节的淡化,人物的虚化,结构的自由随意化”。
这些评论,深入细致而又准确生动地分析了孙犁小说的独特因素,论证了孙犁小说独特存在的原因。
不过,以上研究资料都是囿于文本的细腻分析,创作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审美取向,或论及创作手法及浪漫主义色彩,着重分析的是作者小说所具有的散文化倾向,而对作者缘何形成这种风格倾向没有论述。
不过有的研究者不仅深入把握了小说文本的特质,还论及了作家散文化风格形成的原因。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特点摘要:矛盾曾经指出:“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风格”,“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孙犁的小说熔散文、诗歌于一炉,明朗纤丽,从容蕴藉,散发着冀中平原和太行山区特有的泥土芳香。
他更多地继承了古代所谓的阴柔之美,又于阴柔美中,吹进了阳刚之气。
他是一位有成就、有影响的“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
孙犁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他不轻易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对待创作是非常严谨的态度。
所以,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太多,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称得上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谐统一。
他的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和散文特写集《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农村速写》,这些作品,大部分被收人以后编选出版的短篇集《白洋淀纪事》里。
中篇小说有《铁木前传》,长篇小说有《风云初记》,还有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诗集《白洋淀之曲》,以及儿童读物《少年鲁迅读本》、《鲁迅和鲁迅的故事》等。
这些作品中所能体现孙犁创作的特点是什么呢?以下分四点进行分析:一、乡土风味浓厚:孙犁的小说以写农村生活见长,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表现了对故乡人民深厚的感情。
他写了白洋淀、冀中平原、太行山区,写了那里人民的生活和战斗。
他的长、中、短篇都描绘了一幅幅河北农村秀美的风景画和清新的风俗画,具有醇厚的乡土风味。
孙犁的乡土小说的语言风格是虽然简约明了的,但却让人感到清新优美,淳朴中蕴涵着清馨可人的诗意。
比如《荷花淀》的开篇就是一幅宁静秀丽的农家风景图:“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在这里,作者用苇眉子、荷叶、荷香、蓝天、明月、微风等物象织就了一幅清爽、淡雅、优美的风景画。
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
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郭志刚“他不一定妄想超越别人,但是他希望向读者提供一点新鲜的东西,就是希望在艺术园林里栽培一株新的树”。
①孙犁在这里说的,是泛指一切作家,也是他个人多年来的追求和愿望。
他的创作实践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在“五四”以来的文坛上,他是建立了自己卓异的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
一、从平凡生活表现时代的主要旋律孙犁从青年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在半个世纪中,他经历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剧烈动荡的时代。
虽然这样,他却主要不是通过重大生活场面来反映社会的斗争和变化,而是更多从日常生活事件的摹写中,多方面地展示时代的风貌和特点。
他在谈到苏联小说家聂维洛夫的作品《一个女布尔什维克》(据作者介绍,作品描写一个叫玛利亚的妇女如何摆脱丈夫和社会习惯势力的控制,逐步走向觉醒和进步)的时候,说:“故事在十月革命发生,作者根据那个时期乡间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动态和节奏,制成他的文章。
”所以,我们仔细端详这个故事,在各方面,它都是十月革命期间发生在俄国乡间的一个故事。
”②这是作家在四十年代①《论风格》,《孙犁文集》第六卷。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下同。
②《文艺学习·第四章》,《孙犁文集》第六卷114 说的话,那时,他刚刚开始进行创作不久。
在这段朴素的论述里,寄寓着他的欣赏趣味和美学理想;这种趣味和理想,恰恰伴随着他的创作生涯的开始。
多年来,他正是力图通过在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表现出他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内容和形式,动态和节奏”,使之“在各方面”呈现出自己时代的色彩和气息。
这样,由于他的这些作品“把一个时代的社会和人生的特点写出来了,便具备了历史的意义”。
①并不是任何作家都能从自己周围常见的生活现象中,神情毕肖地显示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的,孙犁却是这方面的一个能手。
但是即令是他,好象也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困难,所以,还在五十年代之初,他就这样呼吁:“如果读者同志们从这些短文里指摘出,在哪些地方我遗漏了生活的重要的部分,在哪些地方,我没把握住时代的基本精神,生活前进的方向,那对我的教益,就更深刻了。
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1.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
如《荷花淀》写白洋淀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
2.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
小说写了水生嫂等一群劳动妇女的群像,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
3.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交织成一副似诗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
夫妻月下话别、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融诗、散文、小说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孙犁小说的特色
孙犁小说的特色
1.着重挖掘农民(尤其是妇女)的灵魂美和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2.在捕捉生活形象时,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一瞬间,对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加以突出描写。
3.不以情节取胜,而用一连串生活画面、一种思想、一组细节,营建起散文式的、追随人物情感流动的抒情结构,在描写过程中也常有情景交融的诗的写法。
4.语言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通俗和优美、简练和细腻、直率和含蓄、清淡和浓烈统一在一起,形成清新、明净的风格。
论孙犁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孙犁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其中以他的农村题材小说尤为著名。
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创作元素,这些形象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孙犁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一、孙犁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非常丰富多彩。
从职业来看,有农妇、师娘、医生、记者、学生、戏子等等。
从性格来看,有倔强、坚韧、聪明、勇敢、善良、慈爱等等。
这些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孙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多都是全面的。
她们不仅有着强大的内心力量,而且还有着不同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价值。
孙犁小说中的女性,无论社会地位,无论家世背景,都有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表现出了非常坚韧的品格和智慧。
二、孙犁小说中女性对社会的贡献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非常积极的。
从农村到城市,她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许多女性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坚韧品格,使家庭和社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比如,小说《草地奇遇》中的王梅,和《草芥镇》中的全碧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同时带动了自己周围的人一起改变。
而且,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意在展示女性在社会进步道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高老头》中的程婆婆,她是一位顽强卓越的老女人,战斗了一辈子,倾注了她的心血和热情,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女性形象对社会发展的启示孙犁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展示了一种独立自主、坚毅勇敢的形象。
她们的精神和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女性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独立性,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次,女性应该勇敢面对生活和困难,在经受苦难时保持中华民族那种伟大的生存愈发和精神力量。
最后,女性有权利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和改革做出贡献,不断地彰显自己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结语:综上所述,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多彩多姿的。
她们不仅是个体的形象,更是体现了社会的一种声音。
浅谈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
二、描写农村妇女,从生活中挖Fra bibliotek人物情操美。
作品除了浓郁的抒情笔调外,《荷花淀》还流淌着诗歌的那种富于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气息,给作品增添了浪漫的诗情画意和浓烈的生活气息。作品中的水上伏击战一节便是一首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浓烈的抒情诗。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写的那么美,那么有声有色而又那么的诙谐风趣。你瞧:“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丈夫们正在瞄着敌人射击,妻子们却在忙着寻找各自的亲人,各人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战士们打垮了敌人,救了妻子们的命,真有点传奇色彩。打完仗,丈夫们丢来饼干,妻子们丢去衣服,又是戏谑、又是疼爱。这样的场面,把战争、夫妻间的疼情都浪漫主义化了、抒情化了,涂抹上了作者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那些可能出现的流血牺牲场面被作者轻轻略去,而把重点放在斗争胜利后的欢欣和喜悦上。透过这幅战斗场面的描写,我们亲切的感到冀中平原平民那里坚定乐观的战斗精神,以及那用艰苦斗争赢来的欢乐。孙犁的许多作品都象《荷花淀》这样具有浓郁的抒情笔调,富于想象的迷人的浪漫主义色彩,读来韵味无穷。
《荷花淀》这篇短篇小说,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它清新自然,婉雅蕴藉,秀美之气可掬,宛如一朵丰鲜的荷花,“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开放在朝霞如染的白洋淀里,开放在我们的心中。虽平淡无奇,却也清新隽永,使人回味!
下面,仅就《荷花淀》一文,从几个方面粗浅的谈一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浓郁的抒情笔调,富于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气息。
孙犁小说特色
悠悠荷面依依情——论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摘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美的意境,用质朴的语言塑造鲜明人物,孙犁以一种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调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卓然自立、诗意盎然的“荷花淀”世界,形成了诗、画、文三位一体的崭新的个性化审美风格,犹如自然天籁,浑然天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
关键词:孙犁;艺术特色;诗情;画境;散文化孙犁是一位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独具艺术魅力,他将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巧妙地融入到小说创作中,勾勒出了一幅幅充满诗情又舒缓自如的画卷。
他追求一种清新明丽的散文诗般的意境,于平淡中见深远,于简朴中见隽永,于轻柔中透刚强。
孙犁小说集诗、画、文三者于一体,形成了孙犁小说清新脱俗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芙蓉仙子欣来游”的诗情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
浓郁的抒情像河流一样贯穿于孙犁的小说中,成为其小说艺术魅力所在。
孙犁很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情感不是轰轰烈烈地表达出来,而是像小桥流水般慢慢地渗入小说的字里行间,令人品之不尽味之无极,显示了一种似淡实浓的独特的抒情韵味。
孙犁小说多以诗意的方式表现对纯美的风土人情,淳朴的人际关系,纯厚的人伦道德,纯真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恋和向往。
他喜欢用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诗的韵律来尽情地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具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真挚深切的情感,充满着浪漫、美好、动人的诗情。
(一)“美人采红莲”:人物美孙犁独创了自己的美学人物体系,他用灵巧的笔触刻画了一群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农村妇女形象系列。
孙犁以抒情的笔调渲染气氛,不论是对话,叙述,还是描写,他都能从中挖掘出诗意,并用诗的笔触去赞美人物的美好心灵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着重展示人物的内心和气质,从而使人物鲜活起来,达到“神似”。
在《荷花淀》里,水生嫂是一个勤劳,质朴,勇敢的妇女,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时她明大义,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把对丈夫的爱与对祖国的爱结合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投入到抗日战争中。
浅析孙犁小说的语言特色
孙 犁 长 期 生 活 在 冀 中 , 非 常 了 解 和 熟 悉 冀 中 人 民 的 将 生 活 中 质 朴 寻 常 的语 言 如 实 地记 录 , 字 里 行 间却 渗 透 着
生 活 。 他 还 十 分 重 视 学 习和 运 用 劳 动 人 民的 口语 ,并 在 此 劳 动 人 民 的 朴 素 感 情 。 “ 留在 记 忆 里 的 生 活 ,今 天 就 是 财 基 础 上 提 炼 、 加 工 , 形 成 了雅 致 的 书面 语 言 。 这 些 语 言 一 宝 。 ” ( 《 召 儿 》 )还 有 “ 好 像 雨 既 从 天 上 降 下 ,就 吴 就
感 和 音 乐 美 ,而 非 文 雅 、典 雅 。 他 善 于 把 “ ” 的 口语 提 活 动 ,而 且 连 说 话 时 的 神 态 也 只字 未 提 ,只 是通 过 人 物 绘 俗 炼 为 “ ” 的 书 面 语 。他 善 于 洗 去 那 些 偶 然 的 、絮 乱 的 和 声 绘 色 的 简 单 对 话 , 就 把 人 物 心 灵 的 微 妙 变 化 , 活 灵 活 现 雅 人 民 日常 生 活 语 言 不 一 致 的 部 分 ,而 选 取 那 些 常 说 的 、 明 地表 现 出来 。
化 、 清 新 活 泼 、 富 有 乡 土 味 和 泥 土 气 息 。 “ ”表 现 为 语 吐 到 嘴 边 的 “ 妇 ”两 字 咽 下 去 了 。作 者 的 笔 触 细 致 入 雅 媳 言 的 神 采 优 美 、 带 有 诗 味 、 生 动 、洗 练 、 形 象 , 富 有 节 奏 微 ,而 用 字 却 是 非 常 俭 省 。作 者 不 但 没 有 去 写人 物 的 心 理
文
浅析 孙 犁 小说 的语 言特 色
。谢 永 红
摘 要:孙 犁小说 的语言清新 自然、通俗 易懂 而又 简洁精炼、细腻多情,并有 “ 诗的语言” 的美誉 。剥 犁对语言 、 的 自觉追求、其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以及其对语 言的精心锤炼,使其语言有一种独特的美。
通过《芦花荡》分析孙犁的作品特色
通过《芦花荡》分析孙犁的作品特色孙犁是文学史上的清才,清辞丽句,为一时小说家之选。
对于“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原则。
正是凭借这一原则,结合作者对广阔的冀中平原和白洋淀旖旎风光的熟悉,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读来仍令人觉得清新而有韵味。
孙犁文笔婉约而流畅,他的作品中,对自身感情的抒发和对人物感情的的描述,都追求景物与人物的自然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
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便由此而出。
一直很喜欢他的《芦花荡》一篇。
《芦花荡》是《菏花淀》的姊妹篇,虽也是写残酷战争环境中的人和事,但读来一点儿也没有那种凄惨悲戚的感觉,相反,使人感觉到的更多是高昂在作品中那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透过《芦花荡》,我们能充分体会到孙犁小说创作的鲜明特色。
一、立足于小人物的塑造来反映时代主题。
在孙犁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到十分慷慨壮烈的英雄人物,叫我们更多所感受的,是一个个生在冀中、长在冀中的普通百姓形象,有勤劳朴实勇敢的水生嫂,有懂事热情的十六七岁的妞儿,更有自信勇敢,聪明且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头子……《芦花荡》中老头子,小说中连姓名都没有,我们所知道的,也仅是他有着高超的驾船本领,不会使枪,藐视敌人而又无所畏惧。
他对战争的警惕性不高,甚至有些过于自信……他是有缺陷的,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缺点的英雄,却更多的赢得了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认可和赞许。
老人单枪匹马来往穿梭于敌人封锁线,内外联络,运输粮食,运送干部;那句“你什么也靠给我”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为民族抗战甘愿竭尽心力的精神;其中对两个孩子的喜爱更显真切,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的许诺,叫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在老人内心中所涌动着的“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的热情和“咱中国人是永远不可战胜的”的自信。
他对乡土是那么的充满感情,对侵略者是那么的充满仇恨,而这一切正是那一特殊背景下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
诗化小说(以孙犁小说为例)
诗化小说: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作者感情的抒发和人物感情的叙写都同景物和人物描绘自然融合。
追求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
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淡化情节,重视创设意境,展现出诗意美。
既具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深思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
分析诗化小说的特征角度:1.语言:清新自然,质朴简明,朴素洗练,笔调婉约流畅,风格秀雅隽永,内涵丰富,充满诗意,富有节奏感、音乐美、韵律美。
【如:孙犁的抗战的小说《藏》中“在眼前飞,飞,又落下,又飞起来”“风还是吹着,太阳还是照着,豆花谢了结了实,瓜儿熟了落了蒂”等整齐、重复的语言,具有诗歌对称和韵律之美。
】2.人物:用朴实的语言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
【孙犁表现的是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与美好心灵的闪光,体现的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
】3.情节:没有小说的完整情节结构,而是一连串的生活画面,采用散文式的追随人物感情流动的抒情结构。
整体构思寓含诗情,详略得当,体现出结构美和建筑美。
【如:孙犁的抗战的小说《藏》和《荷花淀》都淡化正面描写战斗的场面,都是寥寥几笔快速结束战斗,使小说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表现出了一种清新的诗风。
】4.环境:①背景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②意境上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创造出美的意境。
③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
【如:孙犁的抗战的小说《藏》中有关田野、菜园中的景物描写和《荷花淀》里的皎洁的月色、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淀水,薄雾飘渺,荷香袅袅等乡村风光,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5.主旨:抒情美,思想内涵博大,一般对战火硝烟中体现出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美和纯洁的人性的歌颂,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和抒情性,使文章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境界。
【如:孙犁的抗战的小说《藏》中浅花及百姓战时生活的真切描写,《荷花淀》中水乡的年轻妇女们的成长过程的描写无不展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及人性之美,使文章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犁小说的特点分析(一千字)孙犁是文学史上的清才,清辞丽句,为一时小说家之选。
重要小说集有《荷花淀》(1947年)、《芦花荡》(1949年)、《嘱咐》(1949年)等。
1、孙犁充分写出了解放区劳动妇女的成长,写出了她们内心的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如鲁迅的《祝福》;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如艾芜作品中的某些篇章,沈从文的《边城》等,但他们或是反映时代大潮冲击圈外的人物,从隐藏的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
孙犁所表现的则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
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不再有艾芜人物的病态,而表现出健康的色彩,人物的美好秉性产生于现实的新的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土壤中。
孙犁可以说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
2、孙犁集中表现革命战争年代的妇女识大体、乐观主义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美的极致”,不愿意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入自己的作品。
孙犁先说的独特主题:表现农民。
尤其是他们中的劳动妇女在伟大民族战争中的觉醒,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艺术手法:(1)抓住人物的主要方面。
孙犁捕捉生活的独特方式和典型塑造方法上的独创性: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一瞬间,印象式地抓住形象打动自己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描写。
如《吴召儿》中对吴召儿的描写。
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到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而坚决舍弃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
(2)作品的抒情性。
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
作家写人物,也就是在写自己,达到了主客体的完美融合。
(3)散文性。
孙犁的小说不以情节取胜,作品中情节往往不完整,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
(4)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
总结:孙犁的小说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比较内在,表现出一种中和之美的原则。
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和独特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
以他为首,后来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
浅谈孙犁小说几点艺术特色----读孙犁《荷花淀》有感(三千三百字)对于“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原则。
也正是这一原则,凭借作者对广阔的冀中平原和旖旎的白洋淀的风光的熟悉,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口舌生津。
孙犁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抒发和人物感情的的描述,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
这是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芦花荡》是《菏花淀》的姊妹篇,也是写残酷战争环境中的人和事,但读来一点儿也没有那种凄惨悲戚的感觉,相反感觉到的只是高昂在作品中的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透过《芦花荡》,我们能充分体会到孙犁小说创作的鲜明特色。
一、立足于小人物描写来反映时代主题。
孙犁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看不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也看不到烈火中忍着剧痛的邱少云般的英雄……我们所能触摸到的只是一个个生在冀中、长在冀中的普通形象,有勤劳朴实勇敢的水生嫂,有懂事热情的十六七岁的妞儿,更有自信勇敢聪明且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头子。
这些都是冀中抗日军民中极普通的一员,特别是《芦花荡》里老头子,小说中连姓名都没有,我们只知道的就是他有高超的驾船本领,不会使枪,藐视敌人,无所畏惧,对战争的警惕性不高,过于自信,是个有缺点的英雄,虽如此,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认可和赞许。
老人单枪匹马来往穿梭于敌人封锁线,内外联络,运输粮食,运送干部;那“你什么也靠给我”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他为民族抗战甘愿竭尽心力的精神;其中对两个孩子的喜爱更显真切,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的许诺,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在老人内心中所涌动着的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热情和咱中国人是永远不可战胜的自信,他对乡土是那么的充满感情,对侵略者是那么的充满仇恨,而这一切正是那一特殊背景下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
老头子,不,冀中平原那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再大险也敢冒,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这就是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
茅盾先生在论及孙犁小说时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①。
在作家孙犁笔下,他永远关注的都是些小人物,一些在抗战大背景下为了民族生存与解放而默默奉献着的普通人。
在对他们的个性化描写和传奇式的记述中,展现那个时代的人们永不熄灭的信念,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可以牺牲自己的幸福乃至于生命也再所不惜的精神,《芦花荡》里的老头子是这样的,《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也是。
二、简洁素朴,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凡读过孙犁作品的人,无不赞赏作者的语言魅力。
他的作品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突出无不与他那简洁传神、朴实自然的语言密切相关。
在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时,虽着墨不多,却深入细致,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瞬间活动,以极凝练的语言表现出来。
《芦花荡》中老头子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活跃在白洋淀里的老交通员形象,他爱国抗日,爱憎分明,机智勇敢,自信自尊而勇于自责的性格特点就在其极富于个性的语言中得以体现。
诸如“你什么也靠给我”“不怕,他们打不着我们”的自信;在遭到敌人的机枪扫射时的一声“趴下”,果敢练道;“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的因爱的深切热烈才恨得咬牙切齿的冀中汉子的直白;发现大菱受伤后觉得丢人现眼而“没脸见人”的强烈自责等等。
虽说小说中对老英雄的语言直接描写不多,但每一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凝练和传神。
而对于老英雄的外貌描写就一句,“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老了的鱼鹰”这一比喻极富于白洋淀的地域特质,把老头子老当益壮的风貌一下就突出了。
还有写下垂的月亮,用“浮在水一样的天上”,写午后的水淀的烟气着一“浮”字,水淀里的水鸟着上“白绸子”一词,这些语言,都是从人们口语中提炼加工后,使之变得通俗雅致、素朴自然,于平淡中见神奇,于浅显中寓深意,似乎人人都会说,但却人人未必都能付诸笔端。
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没有对群众生活的真实体验,没有精湛的艺术修养,是不会把蕴藏在砂砾中的璞玉变成闪光的艺术瑰宝的。
三、细腻真实的内心刻画,突出了人物的心灵美。
孙犁非常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更有一番力道。
《荷花淀》中的对水生嫂的内心描写让感受到一位多情而坚强,丰富而美丽的白洋淀妇女形象;《山地回忆》中心直口快、好强泼辣、说话咄咄逼人的妞儿形象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老道的笔法。
虽说《芦花荡》中对老头子的内心描写不太多,但笔墨不在多而在精,一处就足以让我们为之叹服了。
我们来看这一段: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大菱受伤痛苦的哼哼,二菱的絮絮话语,使老头子痛苦到极点。
“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没有完成任务,老头子内心的自责通过两个内心深处的自问完成;大菱受伤,老头子伤心内疚。
特别是“这老脸呀!”一句更富于感情,这一句作者用的是感叹号,把老头子强烈自责的内心揭示淋漓,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而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其无地自容。
这一节描写老头子因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让我们感受到这位老人的可爱。
这是一位有缺点的老英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生活的真,艺术的真,这也是孙犁作品中感人的所在。
“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②,也正如此,孙犁先生用他那枝“感动”的笔,写下了这位感动了我们的老英雄。
四、景与情的融合,营造出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美。
“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是孙犁短篇小说的特点”③,也促成了其小说的诗情画意美。
《荷花淀》如此,《芦花荡》也如此。
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在《芦花荡》中看不到炮火连天,血雨腥风,所能看到的却是雅致隽永,充满水乡气息的白洋淀风光。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这些如梦如幻的美好景物背后,真实的拱动个一颗强烈的爱憎之心,真实的使人感受到那一触即发的战争的惨烈。
小说开始用“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着力渲染白洋淀水澄澈洁净、星光摇曳带给读者悦目赏心的美感,可我们再仔细读一下前面,这景是“敌人从炮楼”里看到的,美景的旁边是“敌人”的“炮楼”,多么的不谐调,但事实就是这么的存在着。
对于这种不谐调的存在,作者在“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一句中用“苇子”这一物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苇子”在这种情况中直钻青天,似要长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的态势,表明了作者对生长在这里的白洋淀人民顽强战斗精神的肯定和深深地敬意。
在孙犁笔下,就是战斗也被写的如诗如画。
我们看老头子智斗鬼子这一节的描写:起初用“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写天热。
再用水鸟衬人,烘托出紧张气氛,“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为下文作铺埑。
在战斗快要结束时写道“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是解恨之后的轻松、愉快,胜利后的喜庆。
自然在老人的眼里,鲜嫩的芦花也就是格外美丽的了。
在作家笔下,白洋淀是美的极致。
而这种美的极致的白洋淀风光在作家笔下不仅仅是作品的点缀,而更是人物情感境界的烘托,淀区军民保家卫国,决不允许外敌入侵;淀区草木有情,与军民共筑抵御侵略的钢铁长城。
白洋淀那极致的美是作者内在气质的外化。
总之,孙犁的小说用独特角度反映主题,以简洁素朴的个性化语言,细腻真实的内心刻画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以诗意的美描摹了“极致”的白洋淀风光。
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诗化”的作品,特别是其中所蕴涵的对“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的表现的价值取向依然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和借鉴。
孙犁小说鉴赏-----诗意美(两千四百字)孙犁的遗言意味深长:“我所走的文学道路,是现实主义的。
有些评论家,在过去说我是小资产阶级的,现在又说我是浪漫主义的。
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有些评论,因为颠倒了是非,常常说不到点上。
比如他们曾经称许的现实主义的杰出之作,经过时间的无情冲激和考验,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过程:虚张声势。
腾空而起,遨游太空,眩人眼目,三年五载,忽焉陨落——这样一种好景不长的近似人造卫星的过程,而他们所用力抨击,使之沉没的作品,过了几年,又像春草夏荷一样,破土而出或升浮水面,生机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