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 历史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PPT课件 川教版优秀课件
•鱼纹彩陶盆
Hale Waihona Puke 半坡陶器刻画符号双体鱼纹盆
•
彩陶鸟纹钵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 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 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 你,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 倍,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 出水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 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 再以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 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 文字,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有了 不多了。一直很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 ,我三天什么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人 书,在任意两件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勤奋,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同伴的钦佩。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工作时间越来 的情绪越来越焦躁,只要有十分钟的无作为,我就会变得非常慌张!而我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地缩短,我甚至不再有功夫交朋友。更可怕的是,我的工作量明明没 倍地递增。我开始害怕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天有更多的事情被贴上了“没完成”的标签。我责备那是自己“无能”的表现,直到我意识到问题的关键
原始农耕文化遗存的探究教案
本文将围绕“原始农耕文化遗存的探究”这一主题,探讨教师如何构建一节有意义、活泼、高效的探究课。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农耕文化,了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对农业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农耕文化的基本概念2. 了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贡献3. 学会运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4. 热爱农业,了解农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二、教学过程设计1. 预习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农耕文化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基础。
2. 探究环节(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古代农耕文化遗存中的农具、耕牛、农民耕种的情景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古代农民采用的种植方式和现代种植方式有什么不同?(3)自主探究学生每组一起进行调查研究,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整理各自的研究结果,总结出现代农业相对于古代农业的变化和新特点。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就现代农业中的问题和挑战展开讨论。
(4)汇报探究结果老师安排每组代表分享其调查成果:分享的内容包括研究的对象、方法、过程和结果。
(5)思考环节让学生思考:古代农耕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有哪些贡献?该怎样保护好古代农耕文化遗产?3. 条理化展示环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件的展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条理化呈现。
4. 继续探究老师安排学生就“现代农业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度探究,引导学生探索现代农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反思1. 整个教学过程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围绕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点开展,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
2. 在探究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老师应该在这个环节中注重网络交流的管理和统计,掌握学生的思路和进展。
3. 条理化展示环节是课程目标的深入实现,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避免目标的泛泛而谈。
总结:本节农耕文化遗产的探究课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古代农耕文化的基本概念,并理解农业对文明进步的贡献。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 优点: 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 沙,又可以取暖。
原因: 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
原因: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 比较寒冷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生产、 生活有什么共同点?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试试你的身手: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整个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超 过50%,东北、云南地区高达80%~90%,由于丰富的资 源和广阔的地域,人们不断变化居住环境和开拓新的生存 空间,留下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破坏遗迹。黄河从远古起就 孕育了中国文化,黄河两岸及其流域发现的仰韶、龙山文 化遗址就是证明。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 域优越的自然环境,才促使中原文化的不断发展,并为世 人称道。然而,到明代中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森林在 “改造自然”之后已所剩无几,低丘高岭,大都成了秃秃 的童山,山下的草原到处都被开垦,生态平衡皆已失调, 留下了今天的黄河忧患。 ——(《工人日报》 98.7.8. )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距今约七千年
(南方的农耕文化) 长江流域
想一想:在人类不断进步的 过程中,河姆渡人在生活中又学 会了什么?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原始 居民的生活
刻画猪纹黑陶钵
碳化稻粒
稻穗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发现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距今年代 约7000年左右
⑴时间
⑴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 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距今约10000年。 ⑵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 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年一7000年。
⑵兴起地区
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教案汇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始农耕文化的概念,认识原始农耕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半坡、河姆渡等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原始农耕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2. 半坡遗址的发现及其特点3.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及其特点4. 原始农耕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 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原始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始农耕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半坡、河姆渡等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半坡、河姆渡等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原始农耕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半坡、河姆渡等遗址的发现、特点和历史价值。
3. 分析:分析原始农耕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原始农耕文化的看法,以及原始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原始农耕文化,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直观地了解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实物资料。
2.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模拟原始农耕生产方式,体验农耕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3.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对比,探讨原始农耕文化向现代农业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原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原始农耕文化概念、特点和遗址的了解程度。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5、文明之源
距今约 2万年
距今约 1万年 距今约 7000年
距今约 5000年 距今约 4000年
大汶口遗址 原始手工业:制作白陶和黑陶 龙山文化遗址 原始手工业:制作“蛋壳陶”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白陶鬶和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
叁、原始农业的发展
5、文明之源
距今约 2万年
距今约 1万年 距今约 7000年
新石器时代的磨制工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大石再地,举起七千年之力。双头连体的鸟儿, 朝向太阳,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照耀到南方 地区的一个原始山村时,新一天的劳作又要开始了。
壹、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地点
距今约 2万年
1973年夏天,浙江余姚县的一个村庄准备建设一个排涝站,红星大队接受了 排涝站基础工程任务。因当时开壤割稻在即,工程遂日夜进行。开工后不久,便 有农民挖掘到一些陶片,再往下挖时,又陆续发现鹿角、象牙等物。七千年前的 河姆渡居民生活就这样被掀开了神秘面纱。
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
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食物来源
采集狩猎
元谋人使用的刮削器
生产方式
刀耕火种
新
距今约
石
1万年器时 Nhomakorabea距今
代
5000年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距今约一万年前到距今5000多年。
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这些磨制工 具是用来干 什么的?
河姆渡人
距今约7000年 长江中下游;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磨制石器:骨耜、木结构水井
水稻 猪、狗、水牛 陶器、玉器、象牙雕刻、漆器
历史初一上川教版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遗存教案
历史初一上川教版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遗存教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课程标准: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点和种植的粮食作物,记住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
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农耕生活;2.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重难点突破方法及策略:对于河姆渡、半坡遗址的农耕生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几幅劳动工具、农作物、陶器的图片,看图学史,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这些文物中蕴藏的历史信息,还原农耕生活的原貌;对于房屋特点及其生活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遗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对于这一点,并不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气象资料图片,自己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如何居住得舒适,学生发挥想象后,再揭晓答案,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1.2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课一练 川教版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选择题1.(2015·雅安质检)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种植水稻”“定居不移”可判断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 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你将不会遇到的情况是( )A.种植水稻B.用骨耜耕地C.住半地穴式的房子D.用陶器装粮食【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3.右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功能是( )A.制陶B.耕地C.造房D.捕鱼【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4.(2015·遂宁模拟)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文化遗存的是( )①元谋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山顶洞人遗址④半坡遗址⑤河姆渡遗址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而①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
5.从远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以下遗物:石斧、骨制箭头、装着谷子的彩陶罐、石纺轮,此遗址属于(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题干中的“彩陶”“纺轮”可判断是半坡原始居民。
6.下面图片中的这些文物按距今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能力。
题干中的四幅图片依次与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有关,按生活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
7.(2015·巴中质检)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米饭,到普通的青菜,到各种山珍海味……不管是在哪一个地方,蔬菜都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知识点归纳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文化》知识点归纳华东师大版知识点知识点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2.生活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相关链接: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
3.所处的大河流域:长江流域。
4.生产生活状况使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相关链接:耒和耜是用来松土的工具。
在尖木棒下端绑一段横木就制成耒,使用时便于用脚踩。
耜是用磨得较锋利的片状石板,或用个体较大动物的肩胛骨去掉骨脊,牢牢绑在木棒下端制成的。
耒一般用木削成,耜也可用木制成,所以古人说“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木耜在地下容易腐烂,所以出土的主要是骨耜和石耜。
种植作物:种植水稻。
误区警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房屋建筑: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会挖掘水井,方便了饮水。
相关链接:干栏式房屋是一种木结构的地面建筑。
这种木建筑房屋,一般都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
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以通风、避潮,下面还可养殖家禽家畜。
干栏式房屋结构比较复杂,技术要求很高,充分显示了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
原始畜牧业:饲养家畜。
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误区警示:制陶业是原始手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第一次创造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它的出现有利于人们存储粮食和水,是人类能够定居的前提和基础。
知识点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五六千年。
2.发现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范文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原始农耕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新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代表性文化遗址的基本情况。
使学生能够辨识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农耕工具,理解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对遗址出土文物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原始农耕文化遗存对后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原始农耕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通过对原始农耕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代表性文化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分析与辨识。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农耕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初步认识,收集学生的想法并引导其深入思考。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原始农耕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介绍代表性文化遗址,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分析其地理分布、文化特征和社会结构。
展示农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探讨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原始农耕文化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每组选取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案例分析与互动探究分析一两个具体的文化遗址案例,让学生感受原始农耕文化的魅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寻找答案,如:农耕工具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
课堂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原始农耕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农业文明与原始农耕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ppt
2、 河姆渡原始居民
B、出现了贫富分化
3、 大汶口原始居民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蔬菜
约6000年前 今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
粟、蔬菜
猪、狗、羊、牛、鸡 彩陶 半地穴式房屋
黑陶
干栏式房屋
〖单项选择〗: 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A、北京人 A、云南元谋 C、陕西蓝田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
) D、半坡人
C、河姆渡人
2、在北方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聚落遗址在(
B、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河姆渡
B
)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是(
B、河姆渡人 C、大汶口人 4、同属于黄人和河姆渡人
)
D
D、半坡人
)
B、半坡人和大汶口人 D、河姆渡人和大汶口人
B
〖连线题〗:
1、 半坡原始居民
A、种植水稻,生活在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的木构、榫卯建筑构件
式建筑,
这种房屋有什么好处?
草编残片
狗尾草
粟
半坡遗址
属于 黄河
流域
时间: 约 6000 年前 地点: 陕西西安 半坡
农业:
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粟、麻、蔬菜
磨制石器
畜牧业
饲养猪、狗、羊、(黄)牛、鸡 人 面 鱼 纹 彩 陶 盆
炭化的粟和菜籽
手工业:
纺织麻布, 制造彩陶
活动区域 山东泰安大汶口
骨镰
白陶器
骨梭
兽 形 提 梁 陶 器
原因:贫富分化出现。 玉铲 象牙梳汶口象牙梳 思考: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悬殊的现
象?
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
典型代表居民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生活
此蝶形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 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 称旷世珍宝。
天然漆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河姆渡人懂得 使用开然漆。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 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 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它的发 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 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粟
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 粟(谷子)性喜高温
的朽粒
,耐旱。
家畜饲养
半坡原始居民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1955年半坡出土的猪骨
狗下颌骨
彩陶典型代表
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陶盆
鹿纹彩陶盆
半坡人制作陶器,最具特色 的是彩陶。 彩陶的纹饰有动植物,多为 几何图案。
陶器
纺织
骨针、骨梭
半坡出土 的陶纺轮
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
制衣。
将纤维捻合成纱的过程称为纺 用以下坠转动的重物称为纺轮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⑴时间 ⑴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 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距今约10000年。 ⑵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 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年一7000年。
河 姆 渡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遗
址
1.发现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距今年代
约7000年左右
3.代表类型
河姆渡
南方长江流域 原始农耕生活
河名姆渡称文化:遗干址 栏式房屋
优点:
原始农耕之一居通 人住风 ,防下情潮面况,养上牲面畜住。
七年级历史上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大汶口文化
第一学习主题
大汶口遗址出土文物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骨镰
白陶器
骨梭
兽 形 提 梁 陶 器
玉铲
象牙梳汶口象牙梳
大汶(wèn)口原始居民种植粟,饲养猪、牛和羊,制作陶器,过着原始农耕的定居生 活。大汶口晚期墓葬的差异明显,反映了贫富差距出现。
小陶舟
第一学习主题
史海拾贝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中国: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重要中心
狗尾草
粟(谷子)
谷子属禾本科作物,脱壳前称为“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学名为“粟”。谷子 起源于黄河流域,由野生狗尾草进化而来。我国栽培谷子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甲骨 文称粟为“禾”,秦汉以粟为五谷之首(禾、稷、菽、麦、稻)。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半坡遗址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半坡原始居民
活动时间 约6000年前 活动区域 陕西西安半坡
第一学习主题
半坡遗址出土文物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磨制石器
石磨
炭化的粟和菜籽
骨锥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种植 粟(sù)、麻和蔬菜(农业方面表现)。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尖( 底汲 陶水 瓶器 )
陶 纺 轮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盆
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羊、(黄)牛、鸡等家畜(畜牲业方面表现)。把粟加工成 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手工业方面表现),专门用来 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
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文档【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教案【三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教案【三篇】【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
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二、河姆渡遗址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
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学生看书、寻找、发现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大胆猜测、想象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PPT课件1 川教版
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房屋建筑 河姆渡人的房子 半坡人的房子
两者有什么不同?造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冰屋
陕北窑洞
半坡居民的磨制石器
石刀
石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石耜冠
石铲
石斧
河姆渡人使用骨耜,而半坡人多的是石 器,这是为什么?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陶器叫什么?
人面鱼纹陶盆
同?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工具制作、粮食培育以及 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 要因素都是 A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 自然条件的差别 C 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 生活时代不同
认识:人类应设法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 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时要做到科学合理、 协调兼顾。
画一画
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
知识归纳
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
典型代表居民 生活年代 活动区域 河姆渡居民(南方) 半坡居民(北方)
约7000年前
今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骨耜 水稻 水牛、猪、狗等 制作陶器 干栏式房屋
约6000年前 今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使用的工具
种植的作物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原始聚落
动手绘制一张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生 活想象图。(提示:从生活环境、居住房 屋、饲养动物、种植作物、人们劳动的场 面等方面绘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川教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石磨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和菜籽
半坡人用来取水的尖底瓶
为什么半坡人会 设计这样的尖底 瓶来取水呢
第二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人们最早是怎么注意
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南方
约7000年前,位于今浙江余姚河姆 渡村,使用骨器、磨制石器、陶器 和木器,种植水稻,饲养水牛等家 畜,采集和渔猎仍占有重要地位。 居住在干栏式结构的房屋里。
半坡遗址
北方
约6000年前,位于今陕西西安半坡, 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制作各种陶器包 括彩陶,种植粟、麻和蔬菜,饲养家 畜和家禽,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为什么河姆渡人与半坡人 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居住的 房屋不一样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时间:
距今7000年前
地点:
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河
姆 使用的工具: 骨器、木器、石器、陶器
渡
遗 种植的植物: 水稻 (原始农业)
址
饲养的动物: 水牛、猪、狗等 (原始畜牧业)
居住的房屋: 干栏式建筑
猪纹陶器
河姆渡出土的 骨耜和复原图
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
河 姆 渡 干 栏 式 建 筑 榫河 卯姆 建渡 筑遗 构址 件的 木 构 、
时间:
距今6000年前
地点:
今陕西西安半坡
半 使用的工具:磨制石器、陶器
坡 遗
原始农业:
粟、蔬菜、麻
址 原始畜牧业: 猪、狗、羊、牛、鸡等
原始手工业: 纺织、制作陶器 居住的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出土的石器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详解:原始的农耕生活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详解: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居住着干栏式房屋,开始定居。
挖掘水井,会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遗址在黄河流域,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耕种,种植粟,蔬菜。
饲养猪、狗等,用骨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居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
制作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详解:原始的农耕生活,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标签搜索:初一期中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汶口遗址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学习测评
1.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 是( C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2.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舟。想想小陶舟是做什么用的?它说 明了什么?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干栏式房屋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草编残片, 用于干栏式建筑铺垫地板用。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遗址的木构、榫卯建筑构件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小陶舟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半 坡 遗 址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大 汶 口 遗 址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大汶口遗址发掘现场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骨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兽形提梁陶器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这件玉铲器身扁薄,形制规整,表面经 过抛光,十分光滑。穿孔整齐,可能是用木 棒、竹管加沙蘸水钻成。这种精美的玉铲不 可能真正作为生产工具来使用,可能是为了 代表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甚至可能还有宗 教上的意义。
半坡遗址发掘现场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
骨锥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石磨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磨制石器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狗尾草
粟(谷子)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鱼纹彩盆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彩陶鸟纹钵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人面鱼纹彩陶盆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半坡遗址出土的尖底陶瓶(汲水器)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
半坡半地穴式房屋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参考答案: 从陶舟的大小看,无实用价值。考古学家认为是玩具。 小陶舟说明了: A.它说明河姆渡居民能够制造陶器。 B.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很熟悉舟,或舟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很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D.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有一定的闲暇时间。 E.其他……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缠藤骨耜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导入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 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 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分布着许多 原始农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 耕生活的甘与苦吧。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而 且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最早的。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碳化稻粒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
刻画猪纹黑陶钵
陶猪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四大文明古国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遗址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 姆 渡 遗 址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使用磨制石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缠藤骨耜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玉铲பைடு நூலகம்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象牙梳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堂小结
河姆渡遗址
1.河姆渡遗址的地理位置和河姆渡 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 2.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半坡遗址
1.半坡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半坡原始 居民生活的时间 2.新石器的制作 3.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