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状建筑设计
哈尼族建筑方案

哈尼族建筑方案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他们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文化。
哈尼族的建筑方案是根据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来设计的,下面是一个关于哈尼族建筑方案的1000字介绍。
哈尼族的建筑方案是以他们的村落为基础的。
哈尼族的村落由几十栋或几百栋房屋组成,集中在山坡上,呈梯田状排列。
哈尼族人民的主要职业是农业,梯田是他们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方式。
因此,村庄的设计考虑了梯田的布局,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哈尼族的建筑方案主要采用原木和石头为建筑材料。
房屋的基本结构是木质的骨架,由横、纵梁和斜撑构成。
房屋的外墙和屋顶是用石头砌成的,以提供更好的保温和防水性能。
有些房屋的外墙还涂上了黏土和水泥,以增加房屋的坚固性和耐用性。
哈尼族的房屋是独特而美丽的。
房屋的屋顶呈弯曲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
屋顶的形状不仅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还为房屋增添了一种特殊的美感。
房屋的屋顶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装饰物,如带有花纹的陶瓦和雕刻精美的木雕。
哈尼族的房屋内部也非常精致。
房屋的主体分为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功能的区域。
客厅是哈尼族人们交流和休息的地方,通常有大型的圆桌和几张椅子。
卧室是人们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着宽敞舒适的床铺。
厨房则设有炉灶和各种烹饪用具,方便人们做饭。
除了房屋,哈尼族的建筑方案还包括其他一些建筑物。
例如,哈尼族的村落还有一座供人们聚会和举办各种活动的大楼。
这些大楼通常是由石头和木材组成,并且具有多个层次。
大楼的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可以容纳很多人。
村落还有一些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的建筑物,如神庙和祭坛。
总的来说,哈尼族的建筑方案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建筑风格。
他们的房屋和村落设计考虑了梯田的布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采用了木材和石头等自然材料,结合了弯曲的屋顶和精致的装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哈尼族的建筑方案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还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梯田建筑景观营造方案

梯田建筑景观营造方案梯田建筑景观营造方案梯田是一种特殊的农田形态,也是一种独特的人造景观,其呈现出层层叠叠的田地,犹如一幅幅阶梯状的图画,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梯田资源,营造出更加完善的梯田建筑景观,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将梯田建筑景观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梯田所在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会对梯田的形态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来打造不同特色的梯田景观。
比如,对于位于山区的梯田,我们可以利用山势的变化,设计出具有层次感的梯田景观;对于位于河谷的梯田,我们可以利用河流的曲线和流量变化,设计出具有动感的梯田景观。
其次,我们可以在梯田中设置一些特色建筑,使其成为梯田景观的点睛之笔。
比如,在每层梯田的顶端可以设置一些观景台,游客可以站在观景台上,欣赏到整个梯田景观的壮丽画面。
同时,观景台也可以兼具休息场所的功能,提供给游客一个舒适的休憩空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梯田中设置一些特色农舍,让游客在欣赏梯田景观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农田劳作的乐趣。
第三,我们可以在梯田中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丰富梯田景观的多样性。
梯田中常见的作物如水稻、红薯等,都是绿叶植物,我们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花卉来增加色彩的层次感,比如种植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如向日葵、蔷薇等,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草本植物,如蒲公英、鸢尾花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梯田的观赏性,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梯田景观,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比如,我们可以在梯田中设置一些艺术展览馆,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工艺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还可以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者季节,组织一些庆祝活动,比如赏月会、花灯展等,加强游客对梯田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梯田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梯田是一种人工景观,需要持续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持其原有的美丽。
梯田建筑技巧

梯田建筑技巧梯田是一种传统的种植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方式。
这种建筑设计以梯级形式种植农作物,使山坡地能被利用并且不易受到洪水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梯田建筑技巧:1. 防止水土流失梯田的目的之一是防止水土流失,这需要采用适当的技巧。
在梯田中,一些基本规则需要遵循。
每一层梯田必须完成干堤挡土,以防止洪水冲垮下一层梯田。
同时,在每一个平台都要构建排水沟,以防止水在梯田中积聚。
2. 善用坡度坡度是梯田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必须注意到,在山坡地上,每一坡度过于缓和或陡峭都不利于梯田建设。
因此需要根据每块土地的坡度和地形特点综合考虑,确定梯田设计方案。
3. 注意土地质量一个成功的梯田设计需要考虑土地质量。
各层梯田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这也意味着土壤的种类和营养水平有所不同。
为了实现最佳的农作物产量,设计师必须在设计中考虑这些差异。
4. 善用自然资源梯田设计师可以通过控制水流、悬挂灌溉管道、引入外部资源等方式实现善用自然资源。
例如,根据降雨量来设计适当的水库,以在旱季为农业提供水源。
5. 考虑景观梯田不仅仅是在利用土地,也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
设计师可以通过为农作物选择颜色和种植排列方式来打造精美的景观。
这些景观以及梯田劳作方式使得山坡地得到了改造同时也提高了生活和基础设施水平。
梯田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土壤品质、地形、坡度和水情况等。
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球的自然资源,同时改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
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梯田建设带来了很多大型而现代化的梯田建筑项目的新方案和新思想。
梯田建筑技巧

梯田建筑技巧简介梯田是一种独特的农业和土地利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山区地区。
它不仅提供了有效的耕作和灌溉方法,还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梯田建筑技巧,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构建和维护梯田。
梯田的设计梯田的设计需要考虑山地地形和水源情况。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设计要点:1. 地势测量:在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地势测量,确定山坡的坡度和高度差。
2. 梯级设计:根据地势情况,将山坡划分为合适的梯级。
梯级的宽度应该足够容纳耕作和引导水流。
3. 水源规划:选择合适的水源供给梯田灌溉,可以是山泉、河流或雨水收集系统。
梯田的建造梯田的建造需要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步骤:1. 清理地表:首先要将梯田区域的植被、石块和杂物清理干净,确保土地表面平整。
2. 建设梯级:按照设计要求,逐级修筑梯级和护坡。
可以使用石头、竹子、木材等材料来构建梯级和护坡结构。
3. 建设排水系统:梯田需要合理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水土流失。
可以考虑建设排水沟和集水渠道,将多余水分导入下一级梯田或水源。
梯田的管理梯田的管理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1. 耕作和种植:定期进行耕作和种植,保持梯田的农作物生长良好。
选择适合山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
2. 灌溉和水源管理:合理利用水源灌溉梯田,避免过度灌溉或水源不足。
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源设施。
3. 防止水土流失:定期检查护坡结构,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果出现裂缝或损坏,及时修复。
总结:梯田建筑技巧包括设计、建造和管理三个方面。
在设计梯田时要考虑地势和水源问题,并合理规划梯级和水源。
建造时需要清理地表,修筑梯级和护坡结构,以及建设排水系统。
管理时需要定期进行耕作和种植,合理利用水源灌溉,以及保养护坡结构。
通过正确的建筑技巧和有效的管理,梯田可以发挥最大的农业和生态效益。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1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梯田工程在5°~25°的坡耕地上建设,25°以上区域为禁垦区。
1.1 梯田的定义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1.2 梯田的功能1.2.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1.2.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1.2.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1.2.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1.3 梯田类型1.3.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1.3.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
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1.3.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1.4 梯田施工形式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
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1.5 梯田质量标准1.5.1按照总体规划连片兴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沿等高线修建。
1.5.2黄土地区梯田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土石山区连片面积在30亩以上。
1.5.3黄土地区田面宽在8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1亩;土石山区田面宽在5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0.5亩。
1.5.4田面平整,田坎坚固,地边埂高符合设计标准,并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路通水畅,便于机耕。
2 规划2.1 规划原则2.1.1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坡面水系、田间道路综合配套,优化布设。
2.1.2梯田应布设在距村庄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尽量集中连片,形成规模。
2.1.3梯田不得布设在滑坡体或泄溜面上。
2.1.4田面宜宽不宜窄,田块宜长不宜短。
尽量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确保当年不减产。
2.2 梯田规划梯田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山地建筑高差处理手法

山地建筑高差处理手法场地内往往有地形落差,巧妙的处理手法可以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景观设计,令人过目不忘。
更重要的是,尊重高差可以减少土方量,减少对现状的破坏,体现遗址记忆。
常用的高差处理方法有台阶、梯田种植带、挡土墙等。
运用植物、景观小品、文化墙、长椅等艺术处理方法。
,高度差成为设计亮点。
高差处理的重要性土地资源危机加剧了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坡地环境的开发利用,合理分析高差,以便更好地进行建筑建设。
一方面可以在坡地上开发更多的空间,缓解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为人类开拓更多层次的空间。
同时,高差处理是建筑和场地设计施工的一部分,可以创造更好的建筑环境。
高差处理的设计要点1.因地制宜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原则。
对于有高差的地形,要尽量结合现状进行改造,尽量减少开挖或回填。
2.高高差道路的形式选择和断面形式应根据功能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
3.利用高差营造景观,不仅有利于因地制宜降低工程造价,而且有利于创造丰富的园林空间变化。
4.注意及时疏导雨水,避免暴雨时出现洼地积水或道路跑水等问题。
高差处理的设计方法1.利用台阶用步骤来解决调养问题,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步伐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
天然的石阶和草坪做一些变化和融合,既能满足人们的行走需求,又能给人一种轻松休闲的感觉。
楼梯大面积的应用,利用高度差,可以很好的体现气势恢宏,突出建筑主体的高贵华丽。
但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避免疲劳。
2.利用坡道为了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高差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坡道。
最令人兴奋的是台阶和坡道的组合,可以产生许多丰富有趣的景观。
3.利用挡土墙挡土墙也常用来解决高度差。
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高度差的方法。
它有多种形式,可以用混凝土、石墙或其他材料制成。
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和功能进行选择和应用。
景观墙设置合理美观,能有效成为景观中的亮点,为项目增色不少。
在挡土墙选择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挡土墙的承载能力,根据地形、水文、高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挡土墙形式和材料,以保证挡土墙今后使用安全稳定,不发生倾斜,保证最佳的景观效果。
国内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经典案例赏析,第一个就被惊艳了

国内建筑⽴体绿化设计经典案例赏析,第⼀个就被惊艳了国内建筑⽴体绿化设计经典案例赏析,第⼀个就被惊艳了因兼具⽣态和艺术功能“⽴体绿化”在国内逐渐兴起,下⾯,笔者分享⼀组国内建筑⽴体绿化的经典案例,供⼤家欣赏与学习。
⼴州花都区⾃由⼈花园三期⼴州⾃由⼈花园三期,有着“单体垂直绿化项⽬世界之最”、“⼴州绿⾊新地标”、“中国·新加坡‘湿热⽓候区绿⾊建筑技术合作’⽰范项⽬”之美誉。
项⽬由四栋独⽴的商业建筑组成,每⼀栋建筑都进⾏了五⾯绿化,⽴体绿化总⾯积达15000㎡,⼀共运⽤了58种植物品种,45万盆植物。
值得⼀提的是,2018年⼗级“⼭⽵”台风过境⼴州,项⽬虽在风圈之中,却没有掉落任意⼀盆植物。
项⽬取意“⼭峦梯⽥”,以曲线完整的空间塑形作为设计⼿法,将植物与建筑巧妙地融合在⼀起,将森林引进⾼楼,把⾃然带进⾼台;模拟⼭川地形并且突出龙型曲线,充满了动感变化,使整个建筑⾊彩鲜亮且富有活⼒和新意,⾰新了⼈们对都市商业体的传统认知。
深圳南海意库3号楼深圳南海意库是国内绿⾊建筑的⽰范案例,项⽬以全⽅位的绿⾊⽣态技术,充分实现了建筑内、外空间与⾃然的相互融合。
项⽬结合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垂景观⽔池等多种⽣态绿化技术,实现建筑外⽴⾯、室内及景观⼀体化。
如前厅采⽤阶梯形⽴体绿化,外⽴⾯呈坡状绿化台地,随季节⽽变幻⾊彩的本地耐旱植物将建筑的北⽴⾯完全掩隐在⼤⾃然的绿丛中,与附近的荔枝公园交相辉映,成为园区不折不扣的“绿肺”。
上海虹桥绿⾕上海虹桥绿⾕,上海⾸家“绿⾊三星街坊”。
作为⼀个绿⾊街区的“样板”,建筑讲究的是整个街区的“微⽓候”,以中⼼庭院作为办公园区的环境主体,结合独⽴的庭院绿化、平台绿化、屋顶花园,打造清新宜⼈的办公环境。
上海虹桥绿⾕进⾏⽴体绿化种植后使得建筑表⾯温度降低,延长建筑使⽤寿命,还可以吸附周边的粉尘,降低噪⾳,提升区域空间绿化景观,美化周边环境。
佛⼭碧桂园总部碧桂园总部位于⼴东省佛⼭,是国内⾸个⽣态办公⼤楼。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99130

第一章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组织措施本工程若我公司中标承建,(详见后附表)第二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节梯田工程施工方案一、新建梯田(一)梯田的类型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
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二)梯田的施工形式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
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三)梯田的施工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1、测量定线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
2、表土处理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
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本方法适宜在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
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2)横坡蛇脱皮法本方法适宜在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以上)的梯田。
把地块顺埂分成几个开挖区,每一个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30m;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一个开挖区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
3、田面整平一般采用机械修平田面,同时用人工修筑田坎,适用于山地坡度不大,地面土层较厚、梯田成片的地方,要根据地形、地块情况,选择合理的出土线路、开挖方式和推土方法。
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内,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
梯田造型建造设计理念

梯田造型建造设计理念稻城景观设计:场地原始地形结构比较复杂,呈波浪状交错排列,向东抬升。
在我们接手项目时,场地已出现大量土方回填。
对于场地的结构,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选择保留场地基底结构,因为这是场地唯一可用的资源。
利用有限的配套资金和山体开挖出的大量石料,就地取材,砌筑挡墙,保持水土,预防冲刷侵蚀,采用坡改梯的方式,构筑安全的基底结构,重塑场地的精神和内涵,实现场地再生,回归记忆中的“贵州印象”。
巴勒斯坦博物馆设计理念:巴勒斯坦的景观具有一个城市的“功能”品质,景观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讲述了生产、文化、环境和商业故事。
梯田景观已经嵌入了这个城市的历史。
巴勒斯坦博物馆的做法是借鉴梯田景观的历史,把他作为设计的灵感将博物馆建筑嵌入进去,从而在场地中讲述一个多元文化的故事。
该场地中一系列连续的梯田型态可以追溯到该地区以前的农业景观。
外部空间的主题综合了文化和当地的景观,从上到下逐级展开。
在靠近建筑的部分使用了更多被驯化的植物,随着空间的变化,植物种类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宁波市东部新城生态走廊设计: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引入梯田湿地景观解决场地高差,将原有的硬化河道进行曲化和生态化设计,并在水中植入树岛,让水流慢下来,同时增加生物与水体的接触面,净化城市地表径流,并使河流的自净能力得以加强;在植被设计中,引入农业景观和一年生花卉轮作,将四季时令和农事活力引入城市,为都市带来变化和惊喜;栈道穿梭于丰富的乡土植被和田园景观之中,将人的活动浸入自然和充满乡愁的田园;以耐候钢为材料的风雨亭,漂浮于湿地和梯田之上,给自然为主题的生态廊道打上了当代城市生活与艺术的烙印。
国家植物园设计:植物园的空间概念可以通过精心安排的从园区外围进入到核心的体验顺序来阐述。
当游客靠近森林的入口时,就已经可以感受到沉浸的气氛了。
沿着蜿蜒的道路穿过森林,尽头是12公顷的梯田式的中央谷地,谷地慢慢升高到50m处,远远地看见“穹盖”造型的游客中心就伫立在那里。
梯田理念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梯田理念建筑设计方案模板1.引言梯田是一种独特的农业耕作方式,利用山坡地形设计级差耕作平台,既能保护土壤资源,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本文将介绍梯田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个梯田理念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以供参考。
2.背景梯田理念建筑设计是基于梯田耕作的原理,将建筑元素组织成不同层次的平台和阶梯,以适应地形的变化。
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山坡地形,提供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空间体验,并且有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3.设计原则梯田理念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高度适应性建筑设计应根据地形起伏,适度改变高度,以形成不同层次的平台和阶梯。
这种高度的变化可以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态性。
3.2 植物整合建筑设计应考虑植物的整合,将植物与建筑元素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可以在平台和阶梯上设置花草树木,增加自然氛围。
3.3 水土保持建筑设计应注重水土保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放,并防止土壤流失。
可以利用梯田状的平台来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或生活用水。
3.4 空间利用率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山坡地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可以在平台上布置花园、露台或绿化区域,增加功能性和使用效益。
4.建筑元素梯田理念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建筑元素有:4.1 平台平台是梯田建筑设计的核心元素,它是不同高度的连接桥梁,提供了通行和活动的场所。
平台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地形条件来确定,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异形的。
4.2 阶梯阶梯是梯田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不同高度的平台,提供了过渡和连接的功能。
阶梯的宽度和高度需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人体工学原理来确定。
4.3 矮墙矮墙是梯田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围护构筑物,可以用来界定平台和阶梯的边界,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辨识度。
矮墙的高度和材质需要与场地环境相协调。
5.梯田理念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以下是一个梯田理念建筑设计方案模板的示例,供您参考:5.1 方案名称:梯田别墅设计方案5.2 设计要求:利用山坡地形,创建独特的住宅场所5.3 设计原则:- 高度适应性:根据地形起伏,设计多层次的平台和阶梯- 植物整合:将植物与建筑元素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 水土保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空间利用率:充分利用山坡地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5.4 建筑元素:- 主楼:位于最高的平台上,提供起居和休闲功能- 客房楼: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提供客人住宿的空间- 花园:在平台和阶梯上设置花草树木,增加自然氛围- 游泳池:位于最低的平台上,为住户提供水上娱乐设施5.5 效果图:- 插入方案的效果图,展示梯田建筑设计的景观效果- 通过渲染和配色,突出方案的特色和整体风格6.结论梯田理念建筑设计借鉴了梯田耕作的原理,通过合理利用山坡地形,打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景观效果。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1
2
3
案例
六
梯
隐
甲
田
舍
山
小
旅
集
学
馆
合
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宅
PART 1 六甲集合住宅
六甲山原来是一座岩石山,
滑坡现象经常发生,安藤的业主 委托的建设用地前面有一小块平 地,后面是树木茂盛的朝南陡峭 斜坡,坡度有六十度。关于如何 处理这个坡度,业主的回答是必 须做一面坚实的护崖墙。于是安 藤便在这是来了灵感,想利用靠 在六十度斜面上的护崖墙设计一 座集合住宅。为了与周边乡村环 境相呼应,建筑物为低层并顺应 山势而建。其中,一部分还掩埋 在山里面。
背靠庭院的两侧是首层客房的栅篱, 添加了景深的层次感,并保障一层客 房的隐私和隐约的庭院视线,也体现 了植物攀爬的趣味。开放的一侧则是 一层层延伸出去的风景。场地上都保 留了原生高大树木和各种本地树种的 混杂。悬空的连道穿越其中。原有的 飘逸的竹林提供了围合酒店村落最好 的屏障。新添的竹篱、落水和铜制的 标识定义了入口。庭院铺素色的复合 竹地板,局部较大的平台处设有无栅 水池
THE END
制作人:××× ×××
Thank You!
每栋单元建筑分为三个体量, 即 两个翼和类似灯笼般的半开放垂直 上落空间,并通过景观廊桥连接。 每个客房设计和公共空间都是林间 风景的延续。起居和卧室的一侧有 大窗面向山谷和庭院,设计开敞通 透并结合深远出挑的景观露台。较 为私密的卫浴一侧与起居空间通过 木质的特征墙分隔,系列竖窗引入 穿越树木的如纱一般微妙的光线。 浴缸紧邻玻璃,呈现了无边的风景; 躺在起居室的床上亦可以欣赏晨曦 和暮色。建筑表皮抽象的雪松木条 板处理是与高耸的针叶林和本地桉 树丛林的对话。
梯田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梯田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一、概述梯田是一种独特的农田形态,利用山坡地形特点,通过修建一级级的平台,使得坡地可以用于农作物种植。
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梯田建筑的设计模板,以满足不同地区和需求的建设要求。
二、地理条件分析在梯田建筑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进行地理条件的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1. 坡度分析:通过测量、测绘工作,确定坡地的具体坡度情况,用于合理的平台设计。
2. 地质条件:了解地基的稳定性和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以便确定建造方式和耐久性。
3. 水文条件:包括降雨量、水源、排水系统等分析,确保梯田建筑在各类水文条件下正常运行。
三、梯田建筑设计要点梯田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点包括:1. 平台设计:根据坡度和面积的大小合理划分平台,保证每个平台的稳定性和利用率。
2. 地基处理:考虑不同地质条件下,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3.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维持梯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4. 灌溉系统:根据水源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保证梯田作物的水分供应。
四、梯田建筑设计方案实施流程实施梯田建筑设计方案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前期调研:对地理条件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地貌、水文和土壤等。
2. 平台设计:根据地理条件和农作物种植需求,制定平台设计方案。
3.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如加固、排水和防滑等。
4.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降雨和地貌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梯田的正常运行。
5. 灌溉系统设计:根据水源位置和植被需求,设计科学的灌溉系统,保证梯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6. 施工和监督:根据以上方案,进行施工和监督,确保梯田建筑按照设计方案实施。
五、实施案例1. 云南梯田建筑设计方案:- 地理条件:云南地区地势复杂,多山多水,适宜梯田建设。
- 平台设计:根据山坡地坡度,设计了多级平台,形成美观的云贵式梯田。
- 地基处理:采用石垒、加固和排水系统,增强平台稳定性和土壤保持性。
第二章_梯田概要

19
2020年3月21日
(1)丘陵陡坡地区的道路规划,重点在于解决机械上 山问题。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地形特点是,上部多为 15°~30°的坡耕地,下部多为40°~60°的荒陡坡, 沟道底部比降较小。
不要小于100m。
5.在耕作区和地块规划中,如有不同镇、乡的插花地,
必须进行协商和调整,便于施工和耕作。
17
2020年3月21日
(三)梯田附属建筑物规划
1.坡面蓄水拦沙设施的规划
梯田区的坡面蓄水拦沙设施的规划内容,包 括“引、蓄、灌、排”的坑、函、池、塘、埝等 缓流拦沙附属工程。
规划时既要做到各设施之间的紧密结合,又要 做到与梯田建设的紧密结合。
塬-平坦的高地
墚-长条形的高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峁-孤立的黄土丘, 峁顶面积不大,呈 明显的穹起
(二)田块规划
1.田块的平面形状,应基本上顺等高线呈长条形、带状
布设。一般情况下,应避免梯田施工时远距离运送土方。
2.当坡面有浅沟等复杂地形时,地块布设必须注意“大
弯就势,小弯取直”,不强求一律顺等高线,以免把田
面的纵向修成连续的“S”形,不利于机械耕作。
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成逐级升高的阶台形的田地 。中国、日本、东南亚各国对人多地少地区的梯田一 般属于阶台式。阶台式梯田又可分为水平梯田、坡式 梯田、反坡梯田、隔坡梯田四种。
6
2020年3月21日
(1)水平梯田 田面呈水平,面积较 大,适宜于种植水稻和其 他旱作、果树等。
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分析

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分析作者:甘洁沂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7期摘要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在建筑立面和平面上,均属于不规则结构,结构设计难度大、细节多。
基于此,文章以某高层办公楼建筑为例,结合梯田式退台结构特点,总结结构设计要点,为其他设计人员开展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前言梯田式退台是指将建筑露台设计为条状台阶式,外观与梯田类似。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梯田式退台可呈现简洁的结构线条,提高建筑美观性,形成独特建筑风格,吸引城市大众的注意力。
同时,该结构可扩大建筑采光空间,营造更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调动职工工作热情。
1 工程概况本文以某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为例,分析结构设计要点。
该高层办公楼高度为99.6m,共24层,包括酒店塔楼、办公塔楼及裙房三部分,设计单位选择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结构设计中,要求结构抗震等级达到三级、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达到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
其他设计参数如下:风压为0.35kN/㎡,阻尼比为5%,核心筒宽和塔楼高的比值为1∶4.81。
在该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结构中,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从裙房结构开始,沿着标准层向上层层收进,形成梯田式退台结构;第二,办公楼结构的标准层平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类似,核心筒结构的平面表现为梯形。
通过设计人员的规范合理设计,该高层办公楼成功投入使用,稳定性、抗震性能等参数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要求,说明该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具备借鉴意义,可总结其结构设计要点,为其他类似风格的办公楼结构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2 梯田式退台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要点2.1 梯田式退台结构布置在梯田式退台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将办公楼的标准层平面设计为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类似的结构,从办公楼与裙房连接位置开始,向上以梯田形式层层收进,形成梯田式退台结构。
在结构布置中,设计要点如下:(1)控制扭转效应。
梯田建筑指南

梯田建筑指南.txt**梯田建筑指南**---**概述**梯田是一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将山坡划分为多个平台,形成一系列阶梯状耕地,提供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源和土壤保持。
本指南旨在提供梯田建筑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帮助农民和有兴趣的人士进行梯田建设。
**准备工作**在开始梯田建设之前,以下是一些准备工作需要考虑:1. 土壤评估:首先要确定土壤的质量和适宜度,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
2. 水源:梯田需要足够的灌溉水源,因此需要评估并确保有稳定的水源供应。
3.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石头、土壤等。
**建设步骤**以下是梯田建设的基本步骤:1. 地形测量和设计- 测量和确定梯田的地形和坡度。
- 根据地形设计梯田的数量和大小。
2. 梯田平台的划分- 将梯田的每个平台用绳子或其他工具划分开来。
确保平台的大小适中,方便管理和耕种。
3. 土地整理和平整- 清除梯田上的杂草和障碍物。
- 平整每个平台的表面,以便于水流。
4. 水源配置- 根据地势和水源的位置,确定最佳的水流方式,并设计排水系统。
- 确保每个平台都能得到适量的水灌溉。
5. 梯田结构建设- 根据设计准则,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建造梯田的边界和支撑结构。
- 确保梯田的结构稳固,并能承受土壤和水的压力。
6. 梯田维护和管理- 定期清除杂草,保持梯田的整洁。
- 检查水源和排水系统的状况,修复任何损坏或堵塞的部分。
- 定期进行土壤评估,调整土壤养分和pH值。
**梯田建设的好处**梯田建设有以下好处:1. 提供更多的耕作空间,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
2. 改善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
3. 提供水源,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4. 利用山坡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5. 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结论**梯田建筑是一项复杂但有益的工程,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改善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环境。
在进行梯田建设前,确保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遵循正确的建设步骤和原则,以确保梯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梯田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梯田建筑设计方案模板范文设计概述:梯田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本设计方案旨在将传统的梯田农耕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功能独特、环境友好的梯田建筑。
设计原则:1. 呼应自然:梯田建筑应以尊重自然和生态平衡为出发点,融入自然环境,与周围山水相融合。
2. 土地利用:充分利用梯田地形,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兼顾农田种植和居民生活需求。
3.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护、资源回收利用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致力于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
设计要点:1. 建筑外观:建筑外观应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用传统材料和色彩,以保持地域特色。
2. 建筑布局:根据地形起伏,合理分配建筑区域,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的联系。
3. 建筑功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合适的功能分区,例如居住区、农田种植区、休闲娱乐区等,确保梯田建筑的多功能性。
4. 环境保护:结合水资源、土壤保护等要素,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和水文循环系统,同时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5. 居住空间:设计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注重采光和通风,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设计步骤:1. 调研和理解:对目标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等进行调研,了解梯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规划布局: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建筑布局方案,确定建筑的风格和尺度。
3. 结构设计:根据建筑功能和地形条件,设计稳固耐用的建筑结构,并结合梯田特点,考虑悬挑和立面设计等。
4. 设备系统:根据建筑需求,合理规划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并注重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5. 室内设计:为了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设计室内空间布局、家具配置、光照和通风系统等。
6. 环境配置:对周边环境进行景观规划和植被设计,打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和农田景观。
设计效果:通过合理的梯田建筑设计,既满足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又保护了梯田生态环境。
设计的建筑外观与周围景色相得益彰,营造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有关山地建筑设计的资料

有关山地建筑设计的资料山地建筑设计是指在山地环境中进行建筑设计的一种特殊类型。
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山地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如何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保护环境,提高抗震性能等因素。
本文将从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设计原则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了解。
一、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1.坡地利用:山地地形多为坡地,因此山地建筑设计需要合理利用坡地,进行梯田式布局或者悬挑式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地貌。
2.防止滑坡:山地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山地建筑设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滑坡事故的发生,如选址时要尽量选择较为稳定的地质条件。
3.地震防护:山地地区地震发生的概率较高,因此山地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地震的影响,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4.软景观的营造:山地环境的特殊性需要山地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注重软景观的营造,如植被的保护和种植,水体的布局等,以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
二、山地建筑设计的原则1.微地形化:山地建筑设计要将地形地貌进行微地形化处理,即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地形地貌的特点,合理利用地势高差,以实现建筑与山地环境的和谐统一2.高度尺度的处理:山地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地势的高差,选择合适的高度尺度进行设计。
对于高山建筑,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高度,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自然光线的利用:山地建筑设计要合理利用自然光线,通过建筑的立面设计和窗户的设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4.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山地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通过建筑的布局和结构设计,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
三、山地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1.中国山西吴起县苹果山景区:该项目位于山西省吴起县苹果山,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的特点,通过梯田式布局和悬挑式设计,使建筑与山地环境完美融合。
2.美国松山滑雪度假村:该项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松山,设计师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建筑的一部分嵌入到山体中,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同时提高抗震性能。
广西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规划设计

目录目录设计总说明 (I)INTRODUCTION (II)1 引言 (1)2 项目设计依据 (2)3 设计原则 (2)4 规划构思 (2)5 规划内容 (2)5.1 基地分析 (2)5.1.1 区位分析 (2)5.1.2 地域资料 (3)5.1.3 交通分析 (3)5.1.4 梯度分析 (3)5.2 探索分析 (4)5.2.1 分析发展 (4)5.2.2 建筑结构探索与分析 (4)5.2.3 建筑功能分析 (5)5.2.4 建筑空间分析 (5)5.2.5 建筑环境分析 (5)5.3 发展规划 (6)5.3.1 发展策略一 (6)5.3.2 发展策略二 (6)5.4 规划总平面图 (7)6 结语 (7)鸣谢 (8)参考文献 (9)设计总说明平安寨位于广西市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内,村庄面积5000平方米。
邻近是的龙脊村与大寨村,村落之间有石板山路连接。
村落毗邻国道321高速公路,距离最近的龙胜县城与桂林市区较远。
但是村落附近的梯田闻名中外,每年都吸引不少的游客到此观赏这一大地艺术。
平安寨处于正在半开发与待开发的状态,由于道路的关系,极大地限制了村落的发展。
规划中仍然以梯田景观为主流,连通并拓宽通往旅游景点之间的道路,方便游客到达观赏主要观景点。
而这一段道路恰好围绕村落背后的山岭,更是连接着周围两个村落的重要道路。
于是,围绕着这段道路打造一条集旅游、特色饮食、特色手工艺与观光的商业街。
结合平安寨特色的吊脚楼建筑,发展成为生态商业街。
通过连通这一条景观道路来发展商业街,带动新的农业与养殖产业,发展多层次的生态经济再反哺旅游业形成一个循环的经济体系,最终实现富足村民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商业街;循环经济;梯田INTRODUCTIONPingAn village Long ShengXian LongJi scenic spot is located in GuangXi city, village covers an area of 5000 square meters. Between adjacent yes and DaZhaiCun LongJi village, village the SLA TE mountain road connection. Villages adjacent to the G321 expressway, from the nearest LongSheng county and GuiLin city far away. But near the village of terrace is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 attract many tourists every year to see the land art.PingAn village is in a state of is half development and for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way, great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Planning is still in the terraced landscape as the mainstream, connected and broaden the path to tourist attractions between, convenient visitors to watch the main observation. And this section is just around the mountain behind the village, but also links the two villages around the important way. So, build a set of tourism around this road, special diet, features arts and crafts and sightseeing in the stree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peace village the “DiaoJiaoLou” construction, develop ecological commercial street.By connecting this commercial street landscape road to development, drive the new agriculture and aquacultur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level ecological economy again feedback form a circle of tourism economic system, the realization of ultimate rich villagers.KEYWORDS: Ecological commercial street; Circular economy; Terraces广西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规划毕业设计说明书1引言梯田,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曾陌生。
多阶放坡施工方案

多阶放坡施工方案1. 引言多阶放坡是一种在土地坡度陡峭的地方进行建筑施工的常用方式。
它通过将坡地划分为多个梯田状坡道,降低坡度,增加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多阶放坡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操作步骤。
2. 施工方案设计多阶放坡的施工方案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2.1 坡度和坡高首先,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土地坡度条件,确定每个阶段的坡度和坡高。
根据土方平衡的原则,坡度越小,需要移动的土方量越大;坡高越大,每个阶段的平均土方运输距离越长。
根据土地坡度和坡高的设定,将坡地划分为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坡度和坡高应该相对较小,使得施工机械和工人可以安全操作。
2.3 排水设计在每个阶段的上部,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道,以防止雨水和地下水对施工造成影响。
排水系统应该设计合理并能够有效排水,确保施工过程中土壤的稳定性。
2.4 边坡稳定在每个阶段的边坡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如挡土墙、岩石锚固等。
边坡稳定性的设计和施工是确保多阶放坡施工安全的关键。
3. 多阶放坡施工步骤3.1 清理工作面在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工作面进行清理。
清除杂草、杂物以及不稳定的土壤,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和清洁。
根据施工方案设计中确定的阶段划分,将坡地划分为多个梯田状的坡道。
对每个阶段进行标记,方便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3 边坡处理在每个阶段的边坡上进行相应的边坡处理。
可以采用挡土墙、岩石锚固等方式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确保边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 土方开挖与运输按照施工方案设计中确定的坡高和坡度,进行土方的开挖和运输。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机械挖掘和手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工作。
3.5 填土与压实在开挖完成后,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坡高和坡度,进行填土和压实工作。
填土应该均匀分布在每个阶段的坡道上,并采取相应的压实措施,确保填土的稳定性。
3.6 排水系统安装在每个阶段的上部,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排水设计,安装排水系统。
确保施工过程中土壤的稳定性,避免雨水和地下水对施工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斯洛文尼亚的购物枕梯田建筑设计
这个建筑群将建立在卢布尔雅那心之间的公园和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主要商业街的行人。
混合使用大楼将容纳精品店,咖啡和住宅。
在建设领域分为5.474平方米商业计划和3.222平方米的公寓楼
斯洛文尼亚建筑师改进机会Arhitekti设计了这个nepremicnine建设埃镑。
购物枕头陶乐将包括七个楼层与结构施工金属和钢筋混凝土。
这些商店将occuppy较低的四层楼,将被连接到一个商场。
接下来的三个楼层将是充满了公寓。
该建筑也有两个与地面连接的通道,因为在街上和公园都在不同层次的楼层。
在这24米的建筑外观将完成与金属,石材,玻璃和绿色。
而所植入的有机绿色分层金属网绿色枕头内将圈建设。
[ 通过 ]
You might also like:
The Building Design of Pedregal Shopping Center in Mexico ...
The Building Design of Porta Fira Towers in Barcelona
The Las Vegas City Center
The Unique Design of Cahill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