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ppt课件

八、职业防护使用规程
下料岗位: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防尘口 罩、工作服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 声、防尘设施,确认隔音、消声、防尘设施 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防尘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 时报告本部门相关负责人,安排人员对故障 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防尘设施 的正常运转。
7、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 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否就一定会发生职业病???
•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不一定每个
人都得职业病。
• 这和防护措施的好坏,每个人接触有害因
素的量(或强度)的大小,侵入到机体内 量大小、接触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 有关。
* 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 人事行政部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3
二、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责
*人事行政部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其工作
职责:
1、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 档案,并妥善保存。
2、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 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离岗后医 学随访,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 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 安置。
4、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 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人事行政部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6
三、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
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
获得职业健康保护。
2、公司人事行政部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 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 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 明。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知情权
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职 业病病情、诊断结果、 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
2024/3/26
治疗权
患者有权获得及时、有 效的治疗,保障其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
赔偿权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 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有权 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
偿。
22
监督权
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对职 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提出意见和建议。
CHAPTER 06
职业卫生管理与监督
2024/3/26
23
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职责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 理人员
02
01
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和培训
03
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监测和评 价
04
2024/3/26
05
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24
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维护社会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6
4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2024/3/26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4/3/26
9
常见职业病及其危害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 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高温中暑
由于高温环境下作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 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 导致热射病危及生命。
职业中毒
由于接触有毒物质导致中毒,轻者引起头 痛、头晕、恶心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昏 迷、死亡。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教材(PPT72页)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
现行职业病防治法自2016年7月2日 起施行。该法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 和职业病待遇保障各环节作了规范。 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职业病防治新 局面,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 第二次修正)。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基本特征
有一定的临床特征。许多职业病临床表现和病程进展上各有其相 对的特点,如矽肺须在接触矽尘数年至十年以上才会发病,X线 胸片有特殊的结节性和间质性改变,病情并不因脱离接触粉尘而 停止进展,慢性苯中毒则多在长期接触苯之后逐渐出现血象改变, 早期多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时调离病情多能恢复。 疗效不够满意。多数职业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以对症治疗为 主,其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职业病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 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劳动者免于接触这些有害因素, 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等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 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各种危害的因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 各类生产性粉尘,含游离台二氧化硅的矽尘、煤尘、打磨出来的 粉尘等; 化学毒物:苯、铅、汞、CO、有机磷农药等; 电离辐射: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物理因素:高温与热辐射、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等; 生物因素:森林脑炎病毒、炭疽杆菌等;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

职业病危害告知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6 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 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 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用人单位的职责
26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 害因素的,应当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的监督检查。
贮存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 射性物质材料的场所,应当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当心中 毒”、“当心电离辐射”、“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等警示 标识。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16
为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可能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 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依法在设备或者材料的包 装上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用人单位的职责
25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二)工作 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三)有与职业病 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 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五)有配套的更衣间、 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六)设备、工具、用具等 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七)法律、法 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
用人单位的职责
22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 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 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 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 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ppt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结果分析:根据统 计数据,进行结果 分析,包括培训内 容的掌握情况、培 训方式的有效性等。
问题分析:针对结 果分析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深入分析 ,探讨原因和解决 方法。
运用建议:根据分 析结果,提出具体 的运用建议,包括 改进培训内容、优 化培训方式等。
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培训计划和措施的建议
针对评估结果,分 析培训计划和措施 的不足之处。
立即离开现场 脱掉污染衣物 清洗消毒 及时就医
常见职业病的应急处理方法
吸入有害气体: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域,呼吸新鲜空气 接触腐蚀性液体:立即用清水冲洗,避免皮肤接触 发生机械伤害: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冷敷或包扎处理 受到辐射伤害:立即远离辐射源,寻求医疗帮助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法规标 准
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控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健康检查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措施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使用方法
防尘设施:包括防尘罩、防尘口罩、 防尘服等,使用方法包括佩戴口罩、 穿防护服等。
噪声控制设施:包括隔音罩、吸音 材料等,使用方法包括在工作时佩 戴耳塞、耳罩等隔音用品。
添加标题
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处罚措施
违反法规标准的 单位和个人需承 担的法律责任
针对违法违规行 为的处罚措施
强调遵守职业卫 生管理制度和法 规标准的重要性
加深对法律责任 及处罚措施的认 识,提高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加强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提升职业卫生服务水平
相关权益。
意义:职业卫 生对于保护劳 动者健康、提 高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职业卫 生的内容包括 职业病预防、 工作场所健康 监测、职业健 康宣传教育等。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02
操作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减少接触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时间和机会。
03
健康管理措施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危
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同时,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劳动
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4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与 使用
防护措施
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 物质,加强通风排毒,佩戴防
毒面具等。
应急处理
掌握毒物泄漏、中毒事故的应 急处理方法和程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危害因素种类
包括噪声、振动、高温、辐射 等。
健康影响
长期接触物理性危害因素可引 起听力损失、振动病、中暑、 放射病等。
防护措施
采取隔声、减振、降温、屏蔽 辐射等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 品。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目录
• 职业卫生概述 •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 职业病防治与管理 •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 工作场所卫生管理与实践 •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01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 者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 件、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 康的一门科学。
行业卫生规范
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卫生规 范,如化工、冶金、建筑等行业的 卫生规范,对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 提出具体要求。
工作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与措施
1 2 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包括职业卫生责任制、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等,确保工作场所卫生 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2024)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 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15
04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2024/1/24
16
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选用
头部防护用品
安全帽、工作帽等,用于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呼吸防护用品
请求外部支援
如现场处置无法控制事态发展 ,应及时请求外部支援,如消 防、医疗等专业救援队伍。
做好后续处理
在应急处置结束后,做好现场 清理和恢复工作,总结经验教
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24
06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
2024/1/24
25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处理与救援等
6
02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2024/1/24
7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01
02
03
生产性粉尘来源
固体物料粉碎、筛分、包 装等过程,以及矿石开采 、加工等。
2024/1/24
尘肺病类型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 肺等。
防护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湿式作业 ,密闭、抽风、除尘,佩 戴防尘口罩等。
8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2024/1/24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4
• 职业卫生概述 •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 •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 应急救援与处置 •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
2
2024/1/24
01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ppt课件

6
职业病预防策略
找出危害 评估风险 订出方法 实施制度 监察制度
7
Ⅱ、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
8
生产性噪声
一、 职业性听力损伤: 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 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 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 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
强酸强碱类:
用大量清水冲洗10分钟以上,然后用中 和剂,即强酸烧伤用弱碱,如苏打水、碱性肥 皂中和;强碱烧伤用弱酸,如食醋、 硼酸水中和.
28
眼睛受伤急救
眼 睛 受 伤 急 救
➢若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得稍有延迟,且 连续冲洗至少15分钟。 ➢冲洗时,用手将眼睛翻开,并让眼球动,确保眼睑遮盖 下的每一部分均冲洗到.也可以用无任何刺激性的水溶 液。如果是碱灼伤,再用20%硼酸溶液淋洗,如果是 酸灼伤,再用3%碳酸氢钠溶液淋洗。 ➢在此基础上,送医疗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急救。
11
生产性噪声
三、 生产性噪声的预防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 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
预防措施:
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 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
对噪声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 具体又可分为:把高噪声机器与低噪声机器分开布置﹔采用消
20
职业中毒
呼吸系统
➢窒息状态:有以下原因:呼吸道机械阻塞(氨、氯、二氧化硫等刺激性 气体引起的声门水肿和喉痉挛等);呼吸中枢抑制(麻醉性中毒);呼吸肌 麻痹(有机磷中毒)以及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性肺水肿:刺激性气体(氨、氯、二氧化硫等)及主要作用于肺泡 的毒气(如光气、氮氧化物等)都能引起肺水肿,有剧烈咳嗽、咯大量白 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 ➢中毒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吸入氧化锰、大量汽油等也容易引起中毒性 肺炎和支气管炎,表现在呼吸困难症状明显。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职业卫生概述•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工作场所通风与照明设计•职业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原则•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目录CHAPTER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定义与重要性职业卫生定义职业卫生重要性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工作场所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等,是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诊断职业病的依据。
职业卫生工作内容与任务工作内容包括工作场所卫生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与实施等。
工作任务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具体包括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意识;实施工作场所卫生监测,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等。
CHAPTER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危害因素分类及来源01020304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性危害因素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风险评估法030201定量评估法定性评估法综合评估法评估标准CHAPTER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身体防护用品防护服、安全带等,用于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理等因素的伤害。
耳塞、耳罩等,用于降低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眼部防护用品护目镜、防护面罩等,用于保护眼睛免受飞溅或有害光线伤害。
头部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帽等,用于保护呼吸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分类及作用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与方法01020304010204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注意事项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性。
按照正确的佩戴方法和步骤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紧密贴合、不易脱落。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清洁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当个人防护用品出现损坏或失效时,应及时更换新的用品,以保障个人安全。
03CHAPTER工作场所通风与照明设计通风设计原理利用空气流动,将新鲜空气引入工作场所,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PPT86页)

职业病危害来源
(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三)工作环境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 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职业病特点:
□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 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 识别的,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
□有一定的发病率。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 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早期是可逆的。大多数职业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 往往是可逆的,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 善处理,预后较好。
全市职业病危害现状
全市有工业企业29012家,产业工人400.62万人;其中 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企业10336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 触人数88.92万人。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苯属中等毒类,无色芳香透明液体,易燃易爆; (二)劳动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在设备周围加设2隔0音1罩6/年屏,深隔音圳罩/屏市尽量新使用发有消职声、业吸音病的材共料制1作7;5例,在广东省各地市分
□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 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特点:
□危害因素的隐匿性:X射线等眼睛看不到,身体也感觉
不到,但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却是致命的 □发病过程的累积性:受到小剂量的射线伤害后,不是马 上就有反应,有的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出现症状 □容易与一般疾病混淆的混同性:出现苯中毒,有的人最 初的症状就像感冒似的
职业卫生管理培训ppt课件

其他职业病 9%
9%
11% 急性中毒
71%
尘 肺
传统职业危害严重——尘肺
精选课件
12
职业病种类
2、构成要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u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u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u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u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
(2)危害分类
u 生理功能的影响:
体温的调节: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水盐代谢: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
等,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
伤现象。(3)致癌: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麻痹状态。(4)影响胎儿智力: 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噪声大于90分贝严重危害听力损伤,噪声大于70分贝影响正
常工作,噪声大于50分贝影响人正常睡眠。
认识误区: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就是对听觉系统的暂时性或长期
病理损伤。
精选课件
25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控制
(3)噪音预防 u防治噪声:1.吸声;2.隔声;3.消声;4.隔振 ;5. 减少生活性噪声多吃一些富含维 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提高人体对噪声的耐受力。 u个体防护:耳塞的隔声效果可达20~35dB ;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dB。
精选课件
8
主要内容
精选课件
9
职业病种类
一、按照性质分类
1、化学危害因素 (1)工业毒物 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等。 (2)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粉尘、金属粉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预防
综合措施: 消除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控制逸散,降低浓度或强度 保护个体 提高机体抵抗力 控制职业病危害技术措施 技术革新,如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管道化操作; 改革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的代替; 改变毒物形态,如用铅膏代替铅粉;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预防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基本特征
有一定的临床特征。许多职业病临床表现和病程进展上各有其相 对的特点,如矽肺须在接触矽尘数年至十年以上才会发病,X线 胸片有特殊的结节性和间质性改变,病情并不因脱离接触粉尘而 停止进展,慢性苯中毒则多在长期接触苯之后逐渐出现血象改变, 早期多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时调离病情多能恢复。 疗效不够满意。多数职业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以对症治疗为 主,其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职业病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 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劳动者免于接触这些有害因素, 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基本特征
有明确的病因。职业病的病因是明确的,如各种尘肺是由于吸入 不同种类的粉尘所引起,职业中毒是由于吸收了各种生产性毒物 而致病等。 发病和劳动条件有关。职业病的发病主要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浓度(强度)和作业时间有关。急性职业中毒发生于短期内吸 收大量毒物,慢性职业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一定量的毒物后才发 病。 常有群体性发病的情况。在同一生产环境中,往往不是只有个别 的人发病,而是同时或先后出现相同的职业病患者。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
现行职业病防治法自2016年7月2日 起施行。该法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 和职业病待遇保障各环节作了规范。 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职业病防治新 局面,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 第二次修正)。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要满足以下条件: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 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职业卫生管理卫生基本知识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3.职业卫生防治管理制度介绍 4.如何落实健康监护主体责任 5.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介绍 6.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介绍 7.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介绍 8.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信息管理介绍 9.用人单位如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分类
2013年12月30日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0类132种。
1. 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等。 2. 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 病等。 3. 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 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 5.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 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 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 9. 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 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 、金属烟热等
控制职业病危害技术措施(续) 合理布局,有毒无毒分开 减少与尘、毒等直接接触的机会 密闭毒源、通风排毒、防二次污染、湿式作业 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制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 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尘、毒进入体内 防护用品、卫生习惯、卫生设施 合理组织,注意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各种危害的因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 各类生产性粉尘,含游离台二氧化硅的矽尘、煤尘、打磨出来的 粉尘等; 化学毒物:苯、铅、汞、CO、有机磷农药等; 电离辐射: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物理因素:高温与热辐射、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等; 生物因素:森林脑炎病毒、炭疽杆菌等;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
气体:如CO、HCl、Cl2、 SO2等; 蒸气:如喷漆作业产生的苯、丙酮、醋酸酯类等蒸气; 雾:如电镀作业产生的铬酸雾、酸洗时的H2SO4雾等; 烟:如铅熔炼时产生的铅烟,熔铜时的氧化锌等; 粉尘:各种物质在机械粉碎、碾磨时均可产生粉尘。(上述的烟、雾、 尘统称为气溶胶) 放射线:Ⅹ、α、β、γ 其他:如噪声、高温、电磁辐射等。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 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只有接触量超过一定 限度,才能使人得职业病。 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 出现个别病人。 大部分的职业病目前无特效药或治疗方法,早期发现,较易恢复,发 现越晚,疗效越差。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的变化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消除职业病诊断的受理门槛 简化劳动仲裁程序,使制度设置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 规定监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对有争议资料作出判定的职责 明确诊断机构在法定情形下应当参考劳动者的自述作出职业病诊 断结论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等状态存在,如各种粉
尘、CO、H2S等。与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分散度等有关 皮肤: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机磷,苯。与脂/水分配系数、皮
肤完整性、接触面积、温湿度等有关 消化道: 发生意外或因不注意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