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都议定书》的意义
京都协议书解读
京都协议书解读摘要:一、京都协议书的背景与意义1.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问题2.京都会议的召开与成果3.京都协议书的作用与地位二、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1.目标与原则2.发达国家减排责任3.发展中国家减排承诺4.市场机制与技术转让三、京都协议书的实施与挑战1.签署与批准情况2.减排行动的推进3.京都机制的运作4.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四、京都协议书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角色1.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法律文书2.对巴黎协定的影响与启示3.未来全球气候治理的展望正文:一、京都协议书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
在此背景下,1997 年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次缔约方会议,旨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
经过多方努力,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协议书”),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京都协议书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减排目标和原则的国际法律文书,明确了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的责任,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自愿减排承诺。
此外,京都协议书还开创性地引入了市场机制和技术转让,为全球减排行动提供了灵活的实施手段。
二、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1.目标与原则京都协议书设定的主要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造成气候系统危险干扰的水平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协议书提出了减排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2.发达国家减排责任京都协议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 年期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稳定在1990 年水平上。
此外,发达国家还需承诺到2020 年实现减排目标。
3.发展中国家减排承诺京都协议书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承诺采取了自愿原则。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诺在2008-2012 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BAU 水平上(即在不受政策干预的情况下,预计的排放水平)。
《京都议定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世界经济利益重新布局 《京都议定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从玉华 张可佳 2月16日,给所有渴望在更安全的环境和更清洁的空气中生活的人们,带来一个福音——历经8年的艰难谈判的《京都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了。
这个具有国际法律意义的文件,能管住世界各国向天空中排放有害气体的总量,特别是对(除美国、澳大利亚外的)发达国家,严格地限制了他们在获取经济利益和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
尽管《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二氧化碳的减排义务,但“后京都协定时代”,中国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并不给现在的中国带来什么切实压力,但对未来中国影响巨大,它意味着中国离承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潘家华研究员说。
他解释,以前大家都认为大气是公共资源,可以不加约束地共享,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大气资源变得越来越有限了,也需要各国间协调分配,有偿使用。
但它不像土地、矿产、水源等,无法界定产权,分配复杂。
因此需要一个国际协定来规范和约束,把大气界定成一种经济投入量。
于是产生了《京都议定书》,世界各国商议出一个“区别责任原则”,规定好怎样切这块大气资源蛋糕。
潘家华表示,《京都议定书》表面上是环境问题,但实质上是经济、能源、政治问题。
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增长效率的问题。
中国当前要做的是调整能源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从过去的“两高一低”(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向“两低一高”(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转型。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勇表示,从国际环境保护史的发展来 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重大事件。
正因减排直接影响到各国的经济发展,《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异常艰难: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俄罗斯、澳大利亚迟迟不加入,欧洲发达国家屡次让步,中途几尽夭折,2004年底,很多国家都心灰意冷的时候,俄罗斯在最后一刻签署,才使《京都议定书》又活了下来。
京都议定书实现减排和气候适应的重要里程碑
京都议定书实现减排和气候适应的重要里程碑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7年通过并于2005年生效。
作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行动的标志性文件,京都议定书至今仍然是全球减排和气候适应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从减排和气候适应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京都议定书的实现情况和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减排的实现进展京都议定书首次明确了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法律义务。
根据议定书,发达国家需要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减少5.2%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水平。
为此,议定书设立了一套灵活的市场机制,包括排放交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等。
通过这些机制,京都议定书为各国提供了减排的经济和技术手段。
在实际执行中,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得到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有效履行。
例如,欧盟在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一些国家通过国内法律、政策和措施,推动减排工作的开展。
这些努力使得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气候适应的实现进展京都议定书不仅关注减排,也重视各国在气候适应方面的努力。
议定书鼓励发达国家在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以增强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实际上,京都议定书的气候适应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
发达国家通过多渠道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推进农业适应措施等。
这些努力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缓解灾害风险,提高社会经济的韧性。
三、京都议定书的重要作用京都议定书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里程碑,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京都议定书鼓励国际社会加大减排和气候适应的行动力度。
通过设定减排目标和建立市场机制等激励措施,议定书为各国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时,议定书也促进了全球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了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
京都议定书的影响及其后续行动
京都议定书的影响及其后续行动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对京都议定书的影响以及后续行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京都议定书的背景和意义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市达成,是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的一次重要国际行动。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迈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步。
京都议定书强调了“共同但有责任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要先行减排,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减排。
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这一原则的确立,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基础。
二、京都议定书的影响1. 减排目标的设定京都议定书在全球范围内设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
自生效之日起,37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承诺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实现减排。
通过设定目标,京都议定书推动了全球减排的进程。
2. 引导国际合作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执行促使各国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各国签署并履行承诺,加强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和经验分享,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大规模合作,增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
3.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各国纷纷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研究,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减少了对传统高排放能源的依赖。
三、京都议定书的后续行动1. 第二阶段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承诺于2012年结束,之后各国继续进行减排行动。
第二阶段承诺的核心是确保发达国家继续履行减排责任,并在减排目标上更进一步。
此外,一些新兴经济体也被要求参与减排努力。
2. 《巴黎协定》的达成京都议定书为后续行动奠定了基础,而《巴黎协定》则取代了京都议定书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框架。
《巴黎协定》于2015年达成,提出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并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实现减排。
3. 加强国际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加强了国际合作。
环境科学家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
环境科学家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京都议定书被认为是环境保护领域里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协议。
环境科学家们对该议定书的评价普遍较为积极,认为它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机制。
首先,京都议定书在减排目标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根据该协议,发达国家同意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一目标的建立基于科学研究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科学家们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京都议定书的通过意味着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给国际社会传递了减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其次,京都议定书的灵活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
议定书通过引入排放配额、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允许各国在减排的方式上有所区别。
这种区别化的减排机制既考虑了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贡献,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空间。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种灵活的机制有助于各国在减排过程中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了全球绿色转型。
另外,京都议定书的成立促进了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发达国家需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通过技术转让,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快地减少排放,并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绿色发展路径。
此外,国际合作也得以深化,各国围绕环境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这一跨国合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进展,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整体效果。
然而,环境科学家们也指出了一些京都议定书存在的挑战与不足。
首先,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完全达成。
尽管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但仍有一些国家未能兑现自己的减排目标,减排力度不够。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中面临着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特别是贫困国家更加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减排机制。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家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总体上是积极的。
议定书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机制,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京都议定书》生效对中国意味深长
《京都议定书》生效对中国意味深长2月16日,给渴望在更安全环境和更清洁空气中生活的人们,带来一个福音———历经7年艰难谈判,《京都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了。
因为减限排温室气体直接影响到各国的经济发展,《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异常艰难———实际上,《京都议定书》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
但“后京都协定时代”,中国虽然没有时间表,却可能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本质是经济问题“《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并没给现在的中国带来切实压力,但对未来中国影响巨大。
”《京都议定书》,就是世界各国商议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各国怎样切大气资源这块蛋糕。
《京都议定书》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质是经济、能源、政治问题。
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增长效率的问题。
中国当前要做的是调整能源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从过去的“两高一低”(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向“两低一高”(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承诺限排或减排义务可能面临国家安全挑战。
首先,如果中国过早承担或承担超过自身能力的减排义务,不仅将严重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还会使我们失去未来的发展空间。
其次,无论通过CDM 还是ET,中国一旦参与全球排放市场,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前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发展中大国的竞争,而中国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效解决种种矛盾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安全。
再次,限排或减排使中国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燃料替代,减少煤炭使用而更多依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将会给中国带来严峻的能源安全挑战。
最后,当缔约方明确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排或减排义务后,遵约问题可能使国家主权面临严峻挑战,例如国际非政府组织(NGO) 地位日益上升,可能构成对政府权威的制约。
向中国发出市场信号《京都议定书》遵循的原则是:“共同承担责任,但是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排的义务,技术能力差、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暂时没有减排的责任。
京都协议书解读
京都协议书解读【原创版】目录1.京都协议书的背景和意义2.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3.京都协议书的实施情况和影响4.我国对京都协议书的态度和行动5.京都协议书的未来展望正文【1.京都协议书的背景和意义】京都协议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 1997 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国际法律文件。
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和义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京都协议书对于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京都协议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明确了各国的减排目标,要求发达国家在 2008 年至 2012 年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 1990 年减少 5%。
二是建立了三种减排机制,即排放权交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以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目标。
三是设立了履约监督机制,以确保各国履行减排承诺。
【3.京都协议书的实施情况和影响】自 1997 年通过以来,京都协议书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加入和执行。
然而,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减排力度不足、国际合作不够充分等原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在不断增加,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如此,京都协议书仍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为后续的国际气候谈判奠定了基础。
【4.我国对京都协议书的态度和行动】我国是京都协议书的签署国之一,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在京都协议书第一承诺期(2008-2012 年)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超额完成了减排目标。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了京都协议书的后续谈判,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入发展。
【5.京都协议书的未来展望】2015 年,各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了《巴黎协定》,旨在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 2℃以内。
尽管京都协议书在减排目标和实施机制上存在不足,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京都协议书的重要性
京都协议书的重要性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给地球带来严重的环境和经济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联合国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该协议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本文将探讨京都协议书的重要性,并阐明其对环境保护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首先,京都协议书在全球层面上明确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根据协议的规定,发达国家应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5.2%以下。
这一目标的设定推动了各国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限制碳排放,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
借助京都协议书,国际社会一同努力,共同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为全球环境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其次,京都协议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
协议鼓励各国通过开发和推广清洁技术、减少能源浪费和优化能源利用,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向世界各地传播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的实践经验,京都协议书能够引导各国改变发展方式,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为人类创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此外,京都协议书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议鼓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培训支持给发展中国家,以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这种合作机制不仅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保护,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另外,京都协议书还推动了碳交易和碳市场的发展,为减排行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激励措施。
通过引入碳排放配额和碳交易机制,协议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减排路径,并创造了经济利益和商机。
这种市场化的措施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刺激了低碳、清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为全球减排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手段。
然而,尽管京都协议书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家之间的差异导致减排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减排技术和资金的瓶颈。
京都协议书的意义
京都协议书的意义京都协议书是联合国制定的一项重要环保协议,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协议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市达成,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议定书。
本文将就京都协议书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全球环保事业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环境问题。
为限制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联合国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该公约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温室效应”影响的适度幅度降低。
二、主要内容1.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京都协议书确立了发达国家在特定时间段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
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以下,并给予各国特定减排目标。
2. 弹性机制:协议还设立了灵活的市场机制,供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
其中包括“排放交易”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达到自身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将其未使用的减排权转让给其他国家或企业。
3. 适应基金:京都协议书设立了适应基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
适应基金通过提供技术、资金和知识转移等形式,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
三、意义1. 国际合作机制:京都协议书为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搭建了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
协议要求各国制定和履行减排目标,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发展中国家支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京都协议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
适应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其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3. 环保意识提升:京都协议书的签署和执行,向全球发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信号。
它推动了全球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加强了人们对节能减排、环保行动的意识,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 排放负担共担:京都协议书通过设立弹性机制,让各国在减排任务分配上更加公平。
从产权理论看京都议定书的意义
2008-10-30 20:14:25引言:一直不知道写一些什么,因为最近一直在看关于CDO的东西,一直在被别人忽悠着和忽悠着别人,直到前几天看到有一个新闻说欧洲期货交易所推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期货交易已经排到了2010年,于是产生一种写一点这方面东西的想法,没有深入研究过,仅仅是一点想法。
因为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涉及到各个方面,以前一直是局限于一些政治上和其他上面的一些博弈,今天就写一点新鲜的。
理论基础:京都议定书: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
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
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对于产权的界定,是指人们是否有权利用自己的财产去损害他人的权益:即使这种权利是不能允许的,制造损害的人仍将保持自己的所有权。
在这篇文章里,我先简单做一个假设,即每一个国家看做一个完全自私和理性的自然人(即损人利己这种事情一定会做得,而且是必定会做得)基于假设的研究:我们先看一个实例:日本海在整个60-70年代都是相当于日本的私有渔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成是使用权是比较明晰的,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产权是很明晰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适度捕捞就是日本政府的最佳选择。
但是从80年代开始,韩国和中国的远洋捕捞业迅猛发展,同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日本海是公海,在这里,产权是既不明晰的,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况,我每多补一条鱼,对于我来说就是赚钱的,于是就出现了谁保护谁吃亏的情况,于是三国所做出的选择都是过度捕捞,于是,就出现了大家都知道的结果,日本海的渔业资源干涸。
京都协议,京都协议书主要内容
京都协议1. 介绍京都协议是一项国际环境保护协议,于1997年在京都市达成,它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一个附属协议。
协议主要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2. 会议内容2.1. 温室气体目标与期限京都协议书中规定了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根据协议,各个国家需要在特定期限内减少其温室气体总体排放量。
这些期限因国家而异,通常为2008年至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
协议书还明确了减排目标应相对于特定的基线年份进行计算。
2.2. 京都机制为了帮助达到减排目标,协议书提出了京都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碳排放交易,这允许国家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碳排放交易来实现减排目标。
此外,协议还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减排项目的机会。
2.3. 透明性与监督为了确保各国遵守协议的规定,京都协议书要求每个缔约国定期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接受其他国家的审查。
这种透明度和监督机制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合作。
2.4. 核查与合规问题协议书明确了对违反协议的国家可能采取的惩罚措施。
这包括对违反国家实施的核查和合规问题进行调查,并可能引入制裁措施。
3. 协议的意义与影响京都协议书的签署和实施对全球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协议的存在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了全球减排行动。
各个国家都必须共同努力,以减少对地球气候系统的不利影响。
其次,协议促进了技术和经验的转移。
发达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提供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目标,并推动和加速技术创新。
第三,协议的存在增强了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通过全球性的减排目标,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最后,京都协议书为未来的环境保护行动建立了基础。
它作为一个里程碑,为后续的气候变化协议提供了模板和借鉴。
结论京都协议书作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制定减排目标、引入交易机制和监督机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框架和指导。
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促进了国际合作,加强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和关注。
世界气候变化相关约定
世界气候变化相关约定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约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世界气候变化相关约定及其意义。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协议,于1992年通过并于1994年生效。
该公约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全球气候稳定,并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公约规定了各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制定和实施国家行动计划、提供技术和财务支持等。
二、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附件,于1997年通过并于2005年生效。
该议定书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并建立了灵活的市场机制,如碳排放交易和清洁发展机制,以促进减排行动。
京都议定书的意义在于推动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引领全球减排进程。
三、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2015年达成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协议,于2016年生效。
该协定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全球变暖在2℃以内,并努力争取 1.5℃的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加强各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协定要求各国制定自愿性的国家贡献,并建立透明度机制,以确保各国履行承诺。
巴黎协定的意义在于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为全球减排行动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是2015年通过的全球发展议程,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其中包括气候行动、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城市等相关内容。
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五、国际能源署(IEA)的减排蓝图国际能源署的减排蓝图是一项旨在指导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倡议,旨在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我国核准《京都议定书》的意义与政策取向
(2002-09-18)9月3日,朱镕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宣布,中国决定核准《京都议定书》,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其意义非常深远。
首先,表明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其次,以政府的名义广泛开展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有关的国际环境合作;第三,有利于《京都议定书》早日生效,促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承担起与自己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起,保护我们共同而又唯一的地球这个家园。
朱镕基总理宣布中国核准《京都议定书》,是否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我国没有承诺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前也不承担减排的义务,因此,从目前看这一决定对我国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加入WTO后,我国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可能要影响我国的外贸。
投资、消费和外贸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如果我国的外贸受到影响,这一决定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
尽管我国没有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但我们所作的各种努力,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在2000年荷兰海牙召开的第六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上,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为世界做出了榜样。
今后我国将一如既往地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速度。
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改变过去那种高污染高物耗低产出的生产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技术升级,更新落后产品,淘汰那些能耗和物耗高的旧工艺、旧设备;新建或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功能建设要与环保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推进清洁生产,减轻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2、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全球环境的能源战略,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核能等替代能源的发展。
京都协议书推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
京都协议书推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一、引言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达成了《京都协议书》。
该协议书成为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以下将从协议的背景、目标和执行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协议背景《京都协议书》的制定是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回应。
20世纪末,科学界就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做出了预警,国际社会也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威胁。
为了促使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展开了一系列的谈判。
三、协议目标《京都协议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的排放来遏制气候变化。
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下降某个特定的百分比。
这个特定的百分比根据各国经济和排放情况而有所差异。
四、协议执行情况《京都协议书》的执行情况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关注。
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在实施减排措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欧洲国家通过引入碳排放市场等举措,有效促使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减排技术和经济能力,面临着减排难题。
五、协议的重要意义《京都协议书》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全球合作:协议促使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增强了全球合作意识。
2. 发达国家责任: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先行减排,增加了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担当。
3. 技术转移与资金支持:协议鼓励技术转移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全球减排的公平与合理。
4. 推动可持续发展:协议通过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六、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京都协议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和行动还存在差距。
京都协议书: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国际合作
京都协议书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国际合作引言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已成为人类集聚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城市化也带来了各种环境和社会问题,如资源消耗、污染、交通拥堵和社会不平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早已认识到需要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并在这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本文将介绍京都协议书,这是一个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的重要国际合作框架。
1. 京都协议书的背景京都协议书,全称为《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附件之一,于1997年在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
其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为各国制定具体的减排目标。
2. 京都协议书与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关系2.1 温室气体排放与城市建设2.2 京都协议书对城市的要求京都协议书要求各缔约方制定减排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
对于发达国家,协议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协议则要求增加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并实施适应性措施。
这些要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3. 京都协议书对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推动3.1 国际合作的平台京都协议书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国际合作的平台,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减排目标。
各国可以交流经验、分享技术和最佳实践,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发展。
3.2 资金和技术支持京都协议书还设立了一个清洁发展机制,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为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3.3 形成国际合作共识京都协议书的通过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共识,各国共同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实施。
4. 京都协议书的局限性和挑战尽管京都协议书在推动可持续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4.1 缺乏普遍性京都协议书仅限于发达国家和一部分转型中的经济体,无法涵盖所有国家和城市。
这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城市建设合作存在局限性。
京都议定书的意义
京都议定书影响着中国能源的发展摘要: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全球治理的开端,本文通过介绍《京都议定书》的制定背景、全球C O2排放现状、中国经济与能源形势、《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后京都时代中国的做法来阐述京都议定书对中国能源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背景现状影响做法正文:一、京都议定书内容及全球C O2排放现状1、全球C O2排放现状200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将越来越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研讨会上说,2005年世界许多地方频繁发生极端气象和气候现象,而这应该与人类活动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增加有关。
去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了33%,达到了地球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他警告说,上个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摄氏度,而有预测显示,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可能上升1.4到5.8摄氏度。
专家们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环境被破坏和人类行为的变化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超级寒流、海平面升高、冻土融化、淡水资源的匮乏、粮食产量下降,生物物种大量灭绝。
有警告说,到2050年,欧洲地区15%到37%的生物物种将可能消失,并且今后30年可能还会有几十种新疾病出现,而自然环境的破坏致使一些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将再次传播和蔓延。
2、《京都议定书》的制定背景人们在19世纪末就认识到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产生的温室效应,到20世纪开始研究与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并引起了政治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着手考虑与政策有关的行动。
80年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的增加,国际社会和公众日益关注此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 年初步形成的《京都议定书》被形容成一只一旦煽动翅膀即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蝴蝶。
《京都议定书》及其意义
《京都议定书》及其意义
袁小航
【期刊名称】《亚太论坛》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在当今人类经济发展的同时,地球环境在日益恶化。
在此背景下,由联合国资助的世界气候会议于今年7月19日至23日在德国波恩举行。
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代表将在这次会议上决定《京都议定书》的命运。
会议计划通过协议,使《京都议定书》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规定于2002年正式生效,成为一部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
但由于个别国家持否定和消极态度,波恩会议一度陷入僵局,《京都议定书》有可能成为废纸,但由于国际舆论的强烈呼吁和各国共同努力,经过一波三折,最后发达国家终于就《京都议定书》的具体运行规则达成妥协。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袁小航
【作者单位】日本名古屋大学中国留学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96.9
【相关文献】
1.抑制全球变暖--《京都议定书》的深远意义与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J], 丁祖荣
2.直面《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J], 王少立
3.气候变暖与国际社会的责任——兼论《京都议定书》的意义与作用 [J], 丁祖荣
4.《京都议定书》进入第二承诺期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与改进 [J], 胡湘骏
5.《京都议定书》后关于气候变化的城市讨论 [J], 李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08-17 22:58:29)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喜马拉雅主峰的冰川日渐消融,海平面的上升迫使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厄尔尼诺现象愈加频繁发威……现实向世界敲响警钟,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迫在眉睫。
2005 年2 月16 日,当旨在通过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抑制地球变暖进程的《京都议定书》在历经七载的纷争与磋商后终于正式生效时,全世界关心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人士都欢欣鼓舞。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人类在对抗全球变暖的行动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在环境、能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环境意义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联合国总部获得通过。
为了能在较短时间里最大力度地吸引各国的加入,该公约几乎以国际宣言般“软法”的形式通过。
它只规定了关于防止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却并未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可行的措施,且利益的冲突尚未浮现。
自其生效后,各缔约方几乎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所以,它的进一步实施依赖于缔约后的续展谈判,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性的议定书。
为此,于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 各缔约国经过异常艰苦的谈判,终于制定了《京都议定书》, 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化减排和限排指标。
议定书规定, 在2008 年到2012 年间, 发达国家包括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
其中最大排放国美国削减7%, 欧盟各国8%, 日本减少6%,加拿大削减6%,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 年水平上, 而发展中国家包括几个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如中国、印度等并不受约束。
《京都议定书》是一个对具体减排目标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协议,第一次设定了具有
法律约束力的温气限排额度,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承诺削减温气排放、遏制地球变暖的唯一
一项国际公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保国际文件,标志着人类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小步,而在灾害自救的道路上却跨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气排气限额并不能十分有效地缓解
全球变暖的趋势,很可能只是“画饼充饥”,而且在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上仍存在科学上的争议。
如英国《卫报》评出的2008年十大环境新闻中有这样一条:未来一万年冰河时代再度出现,而具有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对于阻止严寒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科学上的争议使《京都议定书》可预期的直接环境效益难估,美国的拒不接受更使其实际效用大打折扣,因此,其环境意义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国际环境法和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以及为人类共同应对环境危机指明方向,带来希望。
经济和政治意义
《京都议定书》表面上看是环境问题,实质是经济、能源、政治问题,是各种错综复
杂的政治和经济意愿的有机整合,因为它的实施将涉及到各国减排目标的履行、国际间的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等许多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问题,议定书的实施对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花钱换减排”的“京都模式”,使《京都议定书》更像是一个贸易条约而非环境条约,
它的实施必然会对世界的贸易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首先,附件一缔约国履行减排义务将会造成国际贸易体系波动,从而间接影响非附件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状况。
国际能源贸易量的下降很可能会使能源出口国如OPEC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像中印等能源进口国却会因
石油价格的下降获利。
其次,“碳泄漏”问题有可能使得不同类型的缔约国在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缔约国的减排行动将促使其产业结构向降低能源密度的方向调整,导致它的能源密集型工业,如钢铁、水泥、建材、化工等向非附件一国家转移。
这样
造成的后果是不仅发达国家自身丧失部分能源密集型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导致竞争力丧失,还会刺激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从而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
此外,《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还将对国际资本流动和推动能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推动低碳技术和高能效技术的创新与扩散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越过《京都议定书》的现实经济意义来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还具有重要的政治
意义。
因为小布什执政以后大力推行单边主义,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不是在美国领导(甚至未获得美国支持)下而采取的一次集体行动,颇具象征意味。
与此相反的是,欧盟在改变气
候上主动承担领导责任,一改“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大大提升了欧盟的国际地位。
为履行减排义务而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成果也将推动欧盟的一体化进程。
据分析,《京都议定书》至少存在法律、环境和政治上的三重目标,而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将政治目标置于优先地位,而环境目标仅仅是象征性的。
在发达国家阵营内部,尽管各利益集团存在一定分歧,但在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问题上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
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温气排放大户不履行减排义务也正是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理由之一。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阵营内部也呈现出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能源输出国担心温气削减会给其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南美国家和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想通过尽早地实施CDM给国家带来经济利益,许多生态脆弱的小岛国家则希望中印承担实质性的减排责任。
因此,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中印等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承诺限排或减排义务可能面临国家安全挑战。
首先,如果中国过早承担或承担超过自身能力的减排义务,不仅将严重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还会使我们失去未来的发展空间。
其次,无论通过CDM 还是ET,中国一旦参与全球排放市场,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前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发展中大国的竞争,而中国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效解决种种矛盾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安全。
再次,限排或减排使中国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燃料替代,减少煤炭使用而更多依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将会给中国带来严峻的能源安全挑战。
最后,当缔约方明确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排或减排义务后,遵约问题可能使国家主权面临严峻挑战,例如国际非政府组织(NGO) 地位日益上升,可能构成对政府权威的制约。
文化意义
以前,大家普遍认为环保是富国闲人的游戏。
也许只有一些国家致力于环保事业,但它所产生的环境收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以“搭便车”共同分享。
但《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和生效表明世界各国在应对全球变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上达成了一种观念和文化上的认同,认同全人类携手团结共同应对灾难和危机的必要性,认同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可以说,在《京都议定书》生效的那一刻,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
对于我国的意义
《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和生效,对于我国来说意味深长,为我国带来了重大的机遇,无怪乎有人说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的最大受益方。
首先,我国地处全球自然灾害多发地段,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资源相对不足,是全球气候变化中较为脆弱的一环,而全球气候变化又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京都议定书》对于我国的环境和经济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其次,目前、短期来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融资机会,尤其是我国政府鼓励的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甲烷的回收和利用等这些领域的项目。
第三,《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在一些方面与我国的发展目标是相协调一致的,如科学发展观,低能耗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一致,资金和环境友好技术有利于企业发展等。
长远看来,《京都议定书》又是一个挑战。
目前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居全球第二位,美国不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借口之一就是坚持像我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也是排放大国,也应该承担排放义务。
我国政府必须仍然坚持本着“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不承担减排义务,但是可以预见,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远的角度,《京都议定书》对我国总的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式不当引起的,“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大量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我国已经逐渐探索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途径,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但同时也是推动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的动力。
《京都议定书》拉开了世界温室气体减排大幕,承载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开启了世界各国人民携手保护地球家园的新时代。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我们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看到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