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第一册复习(大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简述《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 1、《史记》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组成。虽然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 们却是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沟 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2、《史记》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 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 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叙事脉络。 3、《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 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 以类相从的原则。
第二阶段是汉赋的鼎盛时期,流行“散体大赋”, 主要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大人赋》 是讽刺汉武帝好神仙的。杨雄的代表作有《甘泉赋》、 《长杨赋》等。其他如王褒、东方朔等也是这一时期的代 表作家。 第三阶段流行的是抒情言志的“小赋”,著名的作家有张 衡、蔡邕、赵壹、祢衡等。
六.简述《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 4、《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 人各一传,合传诗把几个人的穿记合在一起,写 成一篇传记。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5、《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 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 具有敏锐的目光和很强的判断力。 6、《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一般情况下,司马 迁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都详写;而对于这 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略写。
7、乐府
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 秦代已有之。西汉武帝时期对乐府进 行了大规模的扩充和发展。六朝时, 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 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 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 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 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 乐府。
8、《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 的一部历史散文,赵晔撰。主要 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前五卷以 吴为主,后五卷以越为主。《吴 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 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 小说的雏形,但所标年代并不完 全准确。《吴越春秋》故事情节 曲折多变,许多故事荒诞离奇, 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9、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文选》, 是东汉文人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 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大多为游 子思妇之歌,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 妇闺怨是它的基本内容。《古诗十九首》 是我国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具有很高的 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被称之为 “五言之冠冕”。
10、骚体赋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 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骚体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 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 楚辞接近,沿袭楚骚句式,常用带有“兮”字 的语句。 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代表 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其后骚体赋 继有人作,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 的《悲士不遇赋》等,使骚体赋成为汉赋的一 重要门类。
6、楚辞
楚辞:楚辞是在战国中晚期产生于我国南方 楚地的一种新体诗。它“书楚语,作楚声,纪 楚地,名楚物”,是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 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代表作家有屈原、 宋玉等人。汉成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和汉人 仿效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篇成集,题名“楚 辞”。自此“楚辞”的称谓就流传下来。东汉 王逸作《楚辞章句》,于是《楚辞》又作为这 一诗歌总集的书名流传于后世。
四.简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战国策》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 人物形象,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 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2、《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 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 物。 3、《战国策》
四.简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3、《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 《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 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 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 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4、《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 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 文章艺术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 纵 横,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
十.略述《史记》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十一.简述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两汉乐府诗多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1、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 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2、汉代乐府诗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 爱与恨作了直接的袒露和表白。爱情婚 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较大比重。 3、两汉乐府诗还表达了强烈的乐生 恶死愿望。
6.《战国策》 《战国策》是由西汉末年刘向编校整 理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卷。杂记了 东周、西周、秦、齐、楚等诸国军政大事, 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着重记载 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 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战国策》突出表 现了纵横家思想,行文铺张扬厉,善于铺 张渲染,大量使用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 说理,大量运用对偶排比等艺术手法,形 成辩丽横肆的文风,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 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达到了 新的水平。
11、汉大赋
汉大赋: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 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 王、贵族淫奢为旨归,结构宏大,铺陈渲染了 大汉帝国无可比拟的气魄与声威。
第二部分 简答题
一.简述《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四.简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5、《战国策》还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 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6、《战国策》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夸张铺陈, 气势充沛。 7、《战国策》的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
五、从两汉辞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谈谈汉赋的发展变 化。 汉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流行的是追 随楚骚余绪的“骚体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有贾 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 乘的《七发》。
4、国语
《国语》是我国一部国别体史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分别记载了周、 鲁、齐、晋等八国的史事,是各国史 料的汇编。《国语》以记言为主,主 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语言 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叙事技巧,具 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5、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 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 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 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 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后记叙了春秋时 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A、《离骚》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 辉形象。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十分突出,他那伟 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 并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B、《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 香草。《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 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C、相对于《诗经》,《离骚》是一种新鲜、生动、 自由、长短不一的新诗体。
六.简述《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 7、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 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都 写得条理清楚,游刃有余。《史记》的场面描写 也很精彩,司马迁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
七、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长于 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婉转,反复 低佪。善于使用比兴手法,许多诗篇都能巧 妙地起兴发端。 2、《古诗十九首》中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 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3、《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浅近自然,务求平淡, 如话家常,却又意蕴丰厚,耐人寻味,达到 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3、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 段。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 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 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 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 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 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 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后来成 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十.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1、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 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 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 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 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 2、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 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 公形象的塑造,想象的奇幻等。
复 习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神话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 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 “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 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 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 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 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 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 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 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 革社会的愿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 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共305篇。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 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 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 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诗经》虽有少数叙事诗歌,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 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 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 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3、《诗经》比兴的艺术手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 民族文化传统。
4、《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 的影响。
二.简述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孟子散文长于论辩。 2、孟子散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 3、孟子的散文长于譬喻。 4、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5、《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 又精炼准确。
三.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庄子》“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 言为广”,《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 式说理,“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是 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如《逍遥游》前半部分,用 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 2、《庄子》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 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逍 遥游》中往往有超时空的想象,如北溟之鱼、大 鹏、任公子垂钓等。 3、《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八.简述司马相如《上林赋》的艺术 成就。
1、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式。 2、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 3、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 司马相如的这篇作品所创造的是一种巨丽之 美,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成为后世赋 家争相效仿却又无法企及的楷模。
九.简述《离骚》的艺术成就
10、骚体赋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 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骚体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 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 楚辞接近,沿袭楚骚句式,常用带有“兮”字 的语句。 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代表 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其后骚体赋 继有人作,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 的《悲士不遇赋》等,使骚体赋成为汉赋的一 重要门类。
三.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4、《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 了瑰玮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 如《逍遥游》里的论辩。与其说是读者被其逻 辑推理所征服,不如说是被奇诡的艺术境界、 充沛的情感所感染。 5、《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 宕跳跃,节奏鲜明,语音和谐,具有诗歌语言 的特色。如《逍遥游》末段那样的文字,简直 就是抒情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