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docx
部编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 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鸟类生活的特点和习性。
–掌握课文中生僻词汇的意思。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心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关心环境保护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鸟类生活习性的介绍。
–生僻词汇的理解与运用。
–主旨中心的把握和归纳。
2.难点:–用词精准地描述自然景观。
–把握文章的情感和节奏。
三、教学过程导入: -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宁静的自然风景,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好奇心。
复习(5分钟) -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有关自然生态的知识,提问学生对鸟类有哪些了解。
新课讲解(15分钟) - 以课文《鸟的天堂》为主线,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解释生僻词汇的意思,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有初步了解。
阅读理解(25分钟) - 学生阅读课文《鸟的天堂》,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解读,重点讲解难句和生词,引导学生进行下文预测和思考。
课文讲解(15分钟) - 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和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情感体验(10分钟) -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环境和鸟类的爱和关怀,鼓励他们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和行动。
作业布置(5分钟) - 拓展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相关的自然环境文章,并写下感想和认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鸟的天堂》为文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生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延伸阅读•《鸟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介绍不同类别鸟类的生活习性与保护措施。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讲述小学生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力量。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关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对课文描述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环境,询问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看法。
2. 引入课文《鸟的天堂》,告诉学生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 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词义。
3. 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对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想象和描述。
四、小结与作业(5分钟)1. 老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五、板书设计1. 鸟的天堂2. 生字词:天堂、鸟儿、欢快、翅膀、绿色、清澈、繁茂、唱歌、舞蹈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场景。
2. 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提问,表演组成员回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小鸟,写一篇关于“我的天堂”的作文。
2. 学生互相交流作文,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阅读拓展(10分钟)1. 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如《大自然的秘密》、《动物的家园》等。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7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7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一罗愉教学目的: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读熟课文,分清段落。
熟读课文,懂得前后两次作者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
根据目标,收集资料。
(资料目标: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准备一篇导游式的简短解说词。
)第二课时: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
(6分钟)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船上,和作者他们一样,最初看到大榕树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你是怎么体会作者的感受的?(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3、问: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一种景象呢?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
(6分钟)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
(8分钟)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 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
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
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
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第【1】篇〗1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编排了四篇文章,这是第三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2学情分析五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鉴赏的能力。
因为本课的阅读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主阅读,体会阅读对象的特点,感受描写景物的美。
同时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对描写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属于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所以本课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
3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学习,体会“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
2、通过抓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品悟,体会课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拓展阅读。
3、感受文中大自然在人类的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和自然中的生命之趣。
4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大榕树早上和傍晚不一样的美,体会景物的特点。
难点: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
5教学过程活动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一起去体会傍晚和早晨大榕树不一样的美吧。
(齐读课题)2、作者在文章最后感叹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谁来读一读?点名读。
预设1:你读出了作者的感叹,让我们一起跟着他的语气来读读。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作者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第二天早上看到了大榕树百鸟飞鸣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明确鸟的天堂就是大榕树,直接明了。
通过抓文末的感叹句,提纲挈领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中心,直击要点,让学生迅速聚焦。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锻炼品词析句的能力,鼓励用读书声演绎对文本的感悟,飞扬他们的想象力,培养说话的兴趣,说得大方,说得精彩,说得有个性;2、通过巧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斑斓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活灵活现的录象,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学得“实”、练得“活”;3、课文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观。
引导学生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更能体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后还需要人们的爱护,才能永远维持这份美好。
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品析词句,体会情感,感悟课文,读出情趣,说出妙想,鼓励个性化发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础上,放飞想象,激发个性思维,大胆、大方、有组织、有条理地说出在这“天堂”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观。
教学流程一、信息酝情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嗒、嗒、嗒、嗒……”在铿锵有力的打字声伴随下,信息内容极富节奏地逐字出现:“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里有一座小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那儿旅游。
(学生自发地、轻声地、有节奏地跟读信息)2、引发思考:看了这条信息,有什么感兴趣要问的?设计分析:独特巧妙的信息导入法,让学生在课伊始便为鸟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慑,既激活兴趣,又撩拨了求知欲,巧妙而不着痕迹。
3、引入课题:连巴金爷爷听说了,也到那一看。
哇!果然,好一个教师惊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课题(学生一起说出:鸟的天堂)!好一个——(教师声音悠扬拉长,学生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说出:鸟的天堂)!设计分析:契机引入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通过教师语气的层层递进,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
二、理文铺情1、层层剥笋、梳理文脉:①巴金爷爷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榕鸟②找出写榕树的段落,想一想作者又重点介绍了榕树什么特点?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大茂盛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点段落教学:这么庞大、这么茂盛的榕树,一切都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感受榕树那旺盛的生命力吧!设计分析:通过找两个“重点”引导学生简单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脉,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单刀直入跃入重点段落。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 教学教案(多篇)

22 鸟的天堂【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祖国南国风光的美丽动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语言运用: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能用不同的语气和多种方式朗读相关段落。
思维能力: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特点。
审美创造: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是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大而茂盛,极具生命力;第二次是早晨,刻画了“鸟的天堂”里的鸟声、鸟、鸟形、鸟姿,创造了一个群鸟或飞或鸣的热闹情景。
全文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关注作者: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散文集《随想录》。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关注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本文先写树后写鸟,一静一动,对比强烈。
静态描写时,尽管只写了树,但又处处为写鸟作铺垫。
第二部分表面写鸟,但又与树相关,突出了大榕树确实是鸟自由生活的乐园,不愧为“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1.认识“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
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交流导入,了解鸟的天堂1.导入:(出示课件3)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
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之为“鸟的天堂”?(出示课件4)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案4篇部编版《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4篇部编版《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教案1一、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陆续白茫茫榕树纠正不可计数树梢应接不暇画眉2、回顾一下课文,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鸟的天堂,感受鸟的天堂带给“我”的不同体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
出示课题。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1—4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
(2)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
(3)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跳” 既表明船与岸有距离,又显出我们的兴奋之情。
(二)学习5—9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5—9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大榕树(2)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怎样写榕树之大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面很宽”,可为什么会变窄呢“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
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10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不可计数,颤动,应接不暇“等词语。
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四、教学准备:学生提前认真预习课文;教师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1、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相传四、五百年前,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
潮退外露,潮涨水淹。
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
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
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
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课件出示:大榕树)板书鸟的天堂。
(齐读课题)2、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鸟的天堂呢?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去过那里,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再读课题鸟的天堂。
(二)整体感知,感受作者的情感1、听课文录音,思考:(1)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2、汇报交流(1)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
)板书:榕树鸟儿(2)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是什么?(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3、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4、大家一起来赞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10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10篇)《鸟的天堂》篇一设计执教:洪春幸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12、一三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陆续”、“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3. 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1. 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 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难点:1. 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一部分的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 认识“鸟的天堂”,分辨课文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 作者简介。
2.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 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 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2. 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 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说说想到的情景?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哪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翠绿的颜色……”一句。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设计说明: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鸟的天堂教案4篇 部编版《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4篇部编版《鸟的天堂》教案下面是收集的鸟的天堂教案4篇部编版《鸟的天堂》教案,以供参考。
鸟的天堂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三)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②理解词语: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精品6篇)

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精品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精品6篇)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1)【课文题解】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
潮退外露,潮涨水淹。
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
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
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
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老师每次读到这篇文章时,都会被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美读)——鸟的天堂。
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师:你怎样理解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第1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
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读中议;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
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榕、桩、恋3个生字,理解陆续、颤动、应接不暇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情感目标: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
五、教学设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一系列问题要素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基于此认识,我们设计了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
六、教学准备:课前指导预习、课件、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预习。
预习提纲: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运用有关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想象一下你脑海中的鸟的天堂。
③借助网络简要了解鸟的天堂。
④仔细读课文,想想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⑤把课文中最能体现鸟多的语句划下来。
⑥试着找出课文中感情洋溢含义较深的句子。
2、记录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
(二)检测预习,初解问题。
1、检测预习:①指名朗读字、词,特别是多音字数、干。
随机正音、评价。
《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鸟的天堂》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设计理念: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
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简介__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
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18、鸟的天堂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一、引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
2. 学会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期待深入学习。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读音,解答疑惑。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 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四、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五、欣赏与感悟(5分钟)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写作训练(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鸟的天堂》为主题,进行想象写作。
2. 教师提醒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如描述自然环境、描绘人物情感等。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作业:写一篇以《我心中的鸟的天堂》为主题的想象作文。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九、课后反思(教师)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5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5篇)《鸟的天堂》教案篇一教材简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设计理念《鸟的天堂》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而优美,层次清晰,感情强烈。
我抓住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而有感而发的不同感慨反常规组织教学。
朗读、思考、想象、感悟形成教学主线,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中轻松的穿插介绍了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直接抒发感情与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相结合等表达方法。
迁移教育,由“鸟的天堂”自然地引出人间天堂,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真正地做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学习目标1、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关键1、了解大榕树的特点。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的感慨导入新课,并通过有感情地品读作者的心声,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小学语文课文《鸟的天堂》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

小学语文课文《鸟的天堂》优秀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课文《鸟的天堂》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鸟的天堂》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课文《鸟的天堂》优秀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
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
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
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
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1.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5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5篇鸟的天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
3、通过朗读,想象,同作者一起感受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1、板书:鸟的天堂学生齐读题,再个别读题。
说一说: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个课题的,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读课题。
因为天堂里很美,小鸟生活在天堂里很幸福……)2、通过课前自学收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天堂的美或是小鸟的幸福生活。
3、个别质疑,相机引出下环节。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通课文,读完后,针对疑惑同桌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同学间解决。
2、建议由几名同学读课文。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可以多样。
最后共同确定,因为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以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3、带问题,听朗读:⑴ 同学读的句子是否通顺,每个字的字音是否标准。
⑴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何不同?4、生字词巩固,针对问题,重点指导。
如:“枝干”“不可计数”“应接不暇”“拨”等。
5、解决问题:第一次: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二次: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小学《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5篇)

小学《鸟的天堂》教案小学《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鸟的天堂》优秀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鸟的天堂》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榕树”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5、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6、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天堂》。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我们内心在问:天堂比喻什么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出示课题:鸟的天堂二、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
本课指叶子十分翠绿明艳。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静寂:指没有声音;很静。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3、情感目标:透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ppt课件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
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
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
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透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三)自主感悟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我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我的感受。
(1)大的特点: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构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
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潜力目标:阅读要有自我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述方法。
3、情感目标:透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ppt 课件过程设计:(一 ) 情境导入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
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
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
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完美的生活环境 ) “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 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 ?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透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 整体感知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透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次序作者到了什么作者的感慨(三 ) 自主感悟a:品“美奇特的大榕”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行自主,要求:找出自我美的句子,各抒己。
1、板(画一棵榕)一株榕便天堂,是一株怎的榕?(看料)2、你看到了一怎的 ?(大、、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上。
3、作者看了榕后有什么感慨 ?(板:“ 美的南国的”)4、真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的句子,大声地一,一自我的感受。
(1)大的特点:在一个地方,河面窄了。
一簇簇叶伸到水面上。
叶真得可。
那是多茂盛的榕,看不主干在什么地方。
: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期繁衍,构成枝叶覆盖 1 万多平方米。
相当于 150 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 哇!):称它生:美的南国的。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枝干的数目不可数。
我有机会看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枝干的木不可数。
枝上又生根,有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泥土里。
教合件介画面:称它生:美的南国的。
一部分枝垂到水面上,从看,就像一株大卧在水面上。
:怎理解“卧”?:称它生:美的南国的。
: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榕正在茂盛的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我看。
那么多的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方,不留一点隙。
那翠的色,明亮地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来段的第一句。
你懂了什么?生:榕生命力旺盛。
:榕生命力旺盛是怎展示的?生:“那么多的叶⋯⋯”:段你从哪里具体体会到榕的生机勃勃?生:那翠的色,明亮地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那翠的色,明亮地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自我第3句。
:注意到个“似乎”了?去掉“似乎”你再一。
:你得有“似乎”和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有了“似乎”作者想到的 ):出似乎有似乎没有的感。
:句,你没有疑?系上下文和自我的生活看看有没有自我的解?生:交流:什么有生命在 ?同学解,并根据自我的解真文。
生:叶子在涌 ;生:吹的 ;生:在叶子中叶子才;:也是叶子在涌,也是吹叶子 ;也是儿藏在叶子当中,“此景只天上有,人哪得几回”,所以作者感到 (引 )生:“那翠的色,明亮地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是在吹叶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 引 )生:“ 美的南国的! ”:是小在生命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 引)生:“ 美的南国的! ”:也是作者的心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 引 )生:“ 美的南国的! ”:也是我者的心在呀,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引)生:“ 美的南国的! ”(3)小 7、8 自然段:作者用生准确的言描述了生命的,用我的朗来再文字的生命 ! 引“榕正在茂盛的期⋯⋯⋯⋯”:文 7、 8 两个自然段集中描述大榕,大家点看得最多?:文学巨匠巴金的文字是多么美我把文第7、8自然段背下来吧!件出示小来的画面:瞧,来了一只白叫个不停,它在叫什么呢?:它是的,到了美的南国的,决心在安家,它将怎同伴 ?能用文中的句,也能用自我的句。
b:品“众”我拍掌,上就得了,到都是声,到都是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从声音、形状、大小、数量、色、形等方面来描述):称它生:昨日是我的眼睛了我,“ 的天堂“的确是的天堂啊!”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接不暇,看清楚了只,又了那只,看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一只画眉了出来,被我的掌声一吓,又了叶,站在一根小枝上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 “ 的天堂” 的景象。
)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师:把这一部分背下来吧 !(四 ) 综合探究1、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那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2、师:广东新会小鸟天堂景区为了更好地宣传,吸引游客前去参观,现向全国小学生征集”小鸟天堂”广告语,入选者将获得 2010 年免费参观贵宾券,你不想试一试吗 ?(亲近小鸟,拥抱自然 ;万鸟安居古榕树,独木成林变天堂 )3、小结: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齐,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 !那里不仅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那里才是真正的天堂。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吧 !(五 ) 情感诵读1、再现小鸟、大榕树和巴金的图片。
2、师:巴金爷爷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那里的百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藏不住感情,笔尖流动,写下了《鸟的天堂》一文。
让我们再来细读品味一下课文。
教师和学生一齐配乐感情朗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六 ) 实践拓展“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请你熟读课文资料,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一、入,激趣。
1. 。
看到个目,你有什么想法 ?( 栖息的地方,的园、有很多⋯⋯学生想象。
)2.个的天堂在哪儿?你明白?(一棵大榕)3.介料:棵大榕在哪儿 ?合你前找的料能大家介一下 ?( 棵大榕在广省新会的天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史了,每年都出多气根,从枝上倒挂下来,土里,些日子又出新的枝干来。
不断生,它已成了榕林,占地达 16 。
被当地人称“神”。
“天堂中的园”。
又因上方栖息着多,被人称“ 的天堂”。
)4.天就我跟随巴金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
二、自由文,掌握生字新。
1.指名文,准字音。
投影出示:取点字的正确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
借助工具解决。
:光彩明耀眼。
:前前后后,断。
展示:明地表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数:没有法来算,形容数量很多。
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付但是来。
暇:空。
文中指太多,看但是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 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能够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课文能够分为四个部分。
(1 ―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 ―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 ―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述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
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齐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一样,第一次看到的是( 学生接:大榕树 ) ,第二次看到的是( 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取自我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 ?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 ;鸟――多、欢快)二、重点感悟。
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 ) 请同学们选取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 ) 汇报交流。
大榕树:1.大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 ?为什么 ?你听出了什么 ?从哪儿听出来的 ?(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一样呢 ?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
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 重点体会“又”字。
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
( 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 ?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 ?(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 ?(结合具体状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 ?(简直太大了。
)2.茂盛。
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方,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
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