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合集下载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繁殖。
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 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食物。
植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植物多样性体现在物种多样性、遗传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不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 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维 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 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药品、工业原料等资源,对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体内水分平衡调节机制
渗透调节机制
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控制 水分的进出,维持细胞膨压。
激素调节机制
植物激素如脱落酸等参与调节气 孔开闭,影响蒸腾作用和水分平
衡。
组织结构调节机制
植物通过调整根、茎、叶等组织 的结构,如增加或减少细胞层次、 改变细胞壁厚度等,以适应水分
环境的变化。
05 植物矿质营养与 施肥原理
相互依存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能量和 中间产物。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相互制约
在光照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低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导致有机物合成减少,进而 影响呼吸作用的进行。同样,在氧气不足或温度过低的条件下,呼吸作用也会受到限制,影 响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能量供应。
液泡
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渗 透压平衡,同时储存多种物质 如色素、有机酸等。
线粒体
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 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为细 胞提供能量。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根据DNA 携带的遗传信息,合成相应的 蛋白质。
内质网
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运 输和脂质合成等过程。
03 植物光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2)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2)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概述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植物在生物学上的生命过程和功能。

植物生理在教学上有着重要作用,它涉及到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理代谢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植物生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掌握植物代谢和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 植物的基本结构1.2 细胞壁和质膜1.3 细胞器和细胞质1.4 植物的运输系统1.5 植物的营养和代谢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2.1 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2.2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3 植物生长发育的抑制因素第三章植物代谢3.1 植物的二元代谢3.2 植物的三元代谢3.3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四章光合作用4.1 光的特性和吸收4.2 光合色素和反应中心4.3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4.4 光合产物的分配和利用实验项目1.植物组织切片2.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3.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4.制作植物培养基5.植物荷尔蒙的效应观察教学方法1.讲授法融入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解;2.实验法开展多样性实验,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的认识和理解;3.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交流。

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课堂测验2.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总结针对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从理论、实践、互动等方式的不同角度,营造富有教育价值的课程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严谨态度,从而更好的塑造和培养优秀的生物科学人才。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一、引言。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科学。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植物的生理特点以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植物的生理特点。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自身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

2. 呼吸作用。

与动物一样,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与光合作用相辅相成,维持着植物的生长和代谢。

3. 营养吸收。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物质的输送和储存。

植物的营养吸收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4. 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植物体内的激素调控、细胞分裂和扩展、器官形成等多个方面。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

三、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1.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促进或抑制生长的作用,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植物生长环境。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对于植物的栽培和管理至关重要。

3. 植物生理实验。

通过植物生理实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过程。

常见的植物生理实验包括光合作用实验、呼吸作用实验、植物激素实验等,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案

光信号转导途径光敏色素、来自花色素等光 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温度信号转导途径
温度感受器介导的信号转 导途径,如春化作用。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农业应用
作物育种
通过遗传改良,选育具有优良 生长和发育特性的作物品种。
作物栽培
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如施肥 、灌溉、除草等,调控作物的 生长和发育。
设施农业
利用设施条件,调控环境因子 ,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 高产量和品质。
• 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呼吸作用参与细胞内pH值、渗透压等环境因素的调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温度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呼吸作用 。
氧气浓度
有氧呼吸需要充足的氧气,低氧或无 氧条件会抑制有氧呼吸,促进无氧呼 吸。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水分
适宜的水分含量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抑制呼吸作用。
液泡
06 调节细胞内的水分和离子浓度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pH值稳 定。
03
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02
01
03
水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在4°C时密度最大,具有异常的膨胀特性。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高比热容和高汽化热,对稳定环境温度有重要作用。
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01
水的化学性质
研究对象
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整 体植株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理 活动和代谢过程。
植物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04
萌芽阶段
古代人们对植物生理现象的观 察和描述。
实验生理学阶段
17-18世纪,通过实验手段研 究植物生理过程。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
重难点
的分析
重点: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气孔蒸腾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作物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
难点:气孔开闭的机理。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预习
检查
提问学生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作用。
导入
新课
由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引出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第二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一、叶绿体
二、光合色素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机理
一、原初反应
二、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三、碳同化
第四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光合速率和光合生产率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
第五节光合效率与作物生产
第四节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方式和指标
二、气孔蒸腾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因素
第五节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
二、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机制
第六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一、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
二、作物的需水规律
三、灌溉指标
四、灌溉方式




一、作业
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讨论
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是根毛区。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水分在根内的径向运转有质外体和共质体两条途径。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2.掌握植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方式;3.掌握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的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4.了解植物的生态行为和环境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发育2.植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方式3.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的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4.植物的生态行为和环境适应性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学生提问互动相结合;2.实验与观察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拓展学生思维。

四、教学过程与活动安排第一节: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发育(1课时)1.介绍植物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2.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植物器官的生长过程;3.学生提问与讨论:什么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植物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方式(2课时)1.介绍植物对水分、养分和光能的吸收方式;2.讲解植物对吸收的物质的运输方式,并通过实验观察植物根系的吸水现象;3.学生小组实验:使用离心法观察植物的根系吸水过程。

第三节: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的重要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2课时)1.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合产物的利用;2.讲解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3.学生小组实验:通过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来判断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效率。

第四节:植物的生态行为和环境适应性(2课时)1.介绍植物的生态行为,如对光、温度和湿度的适应;2.讲解植物的生态类型和适应策略;3.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来提高产量和品质?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学生能够适时回答提问并参与课堂讨论的数量;2.学生的实验报告能否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3.学生小组的讨论报告能否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4.课后布置作业,测试学生对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控的应用能力。

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有何区别2、了解植物在社会中的作用3、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发展关系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重点1、明确植物的品种与共同特征2、明确植物在自然界与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一、植物的多样性和我国的植物资源1、植物的历史至今,世界上有200多万种现存生物,也经历了35亿年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

目前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种类。

2、植物的多样性共同特征:①具有细胞壁②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大多数植物从胚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新的器官或新的组织结构④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多样性:参考教材绪论图0-1植物界的分类。

3、我国植物的地带分类我国南部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如春,典型植物有橡胶、椰汁、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台湾生产香樟的宝岛;亚热带地区是全国水稻商品粮重要基地;川南、桂北山上存有100万年前残存的银杉;西南高山是举世闻名的天然高山花园;华北地区和辽东半岛是全国小麦、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同时盛产苹果、梨、枣等大量经济作物;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地区除有一望无际的豆科、禾本科大草原外,还种有青稞、荞麦等;西北地区,尤其新疆,主要产优质长绒棉、葡萄、西瓜、哈密瓜等优质果品。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

三、植物与植物生理的研究内容、分科和发展趋势。

1、植物学的概念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分类系统以及生态分布等内容的生物学科。

2、研究目的全面了解植物、利用植物和保护植物,使植物更好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

3、分科植物形态学广义分为植物解剖学、植物细胞学、植物胚胎学植物分类学按植物类群分细菌性、真菌学、藻类学、地衣学、苔藓学、蕨类学、种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四、植物学与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相连,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学将在发展农业科学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基础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贡献。

初中植物的生理活动教案

初中植物的生理活动教案

初中植物的生理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

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实质。

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植物的生长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二、光合作用(15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 讲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光能→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 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片+文字。

4.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应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三、呼吸作用(15分钟)1. 介绍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 讲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3. 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图片+文字。

4. 举例说明呼吸作用的应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蒸腾作用(10分钟)1. 介绍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公式:水→ 水蒸气。

3. 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图片+文字。

4. 举例说明蒸腾作用的应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过程;蒸腾作用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受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1 植物细胞的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质体1.2 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细胞分裂物质运输新陈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细胞伸长组织分化器官形成2.2 植物发育的调控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等)激素调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第三章:植物的营养代谢3.1 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3.2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的调控因素3.3 植物的物质吸收和运输根的结构和功能矿物质的吸收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第四章:植物的生殖和繁殖4.1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4.2 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结构果实的形成种子的形成4.3 植物的繁殖策略自我繁殖异交繁殖风媒繁殖昆虫媒繁殖第五章: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生理5.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5.2 植物的生态生理功能初级生产碳汇作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第六章:植物的激素生理6.1 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ETH)6.2 植物激素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调控开花与结果控制植物逆境反应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七章:植物的逆境生理7.1 植物面临的逆境非生物逆境(干旱、盐害、低温等)生物逆境(病害、虫害、杂草等)7.2 植物逆境应答机制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基因表达的调控逆境信号传导途径7.3 逆境生理研究的应用抗逆育种抗逆植物材料的开发农业生产的逆境管理第八章:植物的分子生理8.1 植物基因组学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进化基因表达调控8.2 植物蛋白质组学植物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8.3 植物代谢组学植物代谢途径代谢组分析技术代谢组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植物的生理生态9.1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与大气环境植物与土壤环境植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9.2 植物生态生理的研究方法田间试验人工气候室实验模型模拟9.3 植物生理生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农田生态系统管理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第十章: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与方法10.1 基本实验技术显微镜观察色谱分析电泳技术分子克隆与表达10.2 现代实验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基因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10.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的组成和作用细胞膜的性质和功能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质体的类型和功能难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联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机械强度的调控细胞膜对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的调控细胞质对细胞代谢活动的支持细胞核在遗传信息存储和调控中的关键作用质体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功能分化重点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种子发芽的生理机制细胞伸长的调控因素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分子基础植物发育的激素调控网络难点二: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分子机制种子发芽的激素调控细胞伸长的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的遗传编程植物发育中的激素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重点三:植物的营养代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调控植物对矿物质和水分吸收的机制难点三:植物营养代谢的调控机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和分子调控呼吸作用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调控植物营养吸收的载体介导和信号调控重点四:植物的生殖和繁殖植物生殖方式的生物学意义繁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繁殖策略的适应性难点四:植物生殖和繁殖的分子基础生殖激素在植物生殖中的作用繁殖器官发育的遗传控制植物繁殖策略的进化生物学重点五: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生理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机制植物生态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难点五:植物适应性和生态生理的复杂性植物逆境适应性的分子育种应用植物生态生理功能的环境调控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本教案涵盖了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关键过程和调控机制,重点突出了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生殖繁殖以及适应性和生态生理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章节一:植物的概述1. 了解植物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3. 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章节二:植物的生长与发展1. 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 了解植物的发育阶段3. 掌握植物生长的外界环境因素章节三:植物的器官1. 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2. 掌握各器官的功能与结构3. 了解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章节四:植物的繁殖1.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2. 掌握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点3. 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和应用章节五:植物的生理过程1.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2. 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及作用3. 掌握蒸腾作用的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章节六:植物的遗传与变异1.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3. 了解植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章节七:植物的适应性与进化1. 理解植物适应性的概念2. 掌握植物对环境适应的机制3. 了解植物进化的基本过程章节八:植物的生态与生理生态1.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掌握植物生态位的概念与作用3. 了解植物生理生态的特点与应用章节九:植物的生殖技术与繁殖材料1. 理解植物生殖技术的概念与方法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与应用3. 了解植物繁殖材料的保存与利用章节十:植物的利用与保护1. 理解植物资源的分类与利用方式2. 掌握植物保护的意义与方法3. 了解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与合作章节十一:植物的生长激素与调控1. 了解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2. 掌握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机制3. 了解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章节十二:植物的逆境生理1. 理解植物逆境的概念及类型2. 掌握植物逆境反应的分子机制3. 了解植物逆境生理研究在农业中的应用章节十三:植物的营养与肥料1. 理解植物营养的需求与吸收机制2. 掌握肥料的分类、性质及使用方法3. 了解植物营养与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章节十四: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1.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类型及危害2. 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分子机制3. 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及策略章节十五:植物的可持续发展1. 理解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方法3. 了解植物可持续发展在农业与环境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覆盖了植物与植物生理的基本概念、生长发展、器官结构、繁殖方式、生理过程、遗传与变异、适应性与进化、生态与生理生态、生殖技术与繁殖材料、植物的利用与保护、生长激素与调控、逆境生理、营养与肥料、病虫害与防治以及植物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过程。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植物的生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学习植物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结构1.1 植物细胞的特点与组织系统1.2 各种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植物的生长调控2.1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2.2 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3 温度、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植物的繁殖方式3.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与特点3.2 花的结构与传粉机制3.3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第二部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 植物的光合作用1.1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1.2 光合产物的利用与分配2. 植物的营养吸收2.1 水分吸收与传输系统2.2 植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2.3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3.1 植物对干旱、寒冷和盐碱等逆境的适应机制3.2 植物的抗病性与抗虫性第三部分:植物的信号传导与生理响应1. 植物的内外信号传导1.1 植物激素作为内部信号的作用与调控1.2 植物对环境刺激的感知与响应2. 植物光信号转导2.1 光周期调控与植物的开花生理2.2 植物对光质的感知与响应3. 植物对逆境的响应与调控3.1 水分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2 盐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3 氮素限制下的植物生理反应第四部分:植物与环境的互动1.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1.1 植物根系结构与功能1.2 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2. 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1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节2.2 植物的生长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3. 植物与生物圈的联系3.1 植物的生态位与物种多样性维持3.2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结论: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关于植物生命活动和适应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信号传导和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标准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标准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艺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生物学》《种植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植物组成、生长发育及植物分类、生理测定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植物保护基础》《现代设施园艺》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植物与植物生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艺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植物器官解剖结构观察、常见植物识别、植物生理测定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园艺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及果树生产工、蔬菜生产工、花卉生产工等岗位需求,围绕植物形态结构观察及生理测定等关键能力,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植物生长发育顺序为主线,结合农业技术员等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植物与植物生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植物和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以致用,能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养成独立思考、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确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

2.能正确识别常见植物,并学会正确命名;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能说出植物常见的科属。

3.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中的各种结构。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阶段:植物生理学诞生与成长的阶段
这一阶段从1840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到19世纪末德 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J. Sachs)和他的学生费弗尔(W. Pfeffer)所著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问世为止,经过了约半个 世纪的时间。
在此期间,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 律和生物进化论陆续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在 植物矿质营养的研究方面,明确了植物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同化氮 素,而与豆科植物共生并使之形成根瘤的细菌则可固定空气中的 分子态氮。
发展趋势: 横向:整体→→→器官→→→ 细胞→→→分子水平 纵向:个体→→→群体→→→生态→→→生物圈
研究内容: 细胞生理: 代谢生理: 生长发育生理: 逆境生理: 植物生理的分子基础和 生产应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绿色植物--------------“天然超级化工厂”
未知发育信号 温度 生长调节剂

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 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植物生理学以高等绿色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揭示自养生 物的生命现象本质及其与外界条件相互关系,并为生产实际服务 作为主要任务。验结果 为依据,在他的著作《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中的应用》中声称: 植物只需要无机物作为养料,便可维持其正常生活;除了碳素来 自空气以外,植物体内所有的矿物质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这些 结论宣布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诞生,确立了植物区别于动物的 “自养”特性,使争论了两个世纪的植物营养来源问题终于有了 一个正确的结论。
植物生理学孕育的阶段是从探讨植物营养和植物体内汁 液流动问题开始的。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教案标题: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3. 掌握植物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运输。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植物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和发育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根、茎、叶和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2. 介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成熟植株的形成。

三、实验设计(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提供材料和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观察结果。

四、植物生理过程(20分钟)1. 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运输过程。

2. 使用图表和实例解释这些生理过程的原理和意义。

五、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植物生理过程的实验操作。

2.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下来。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归纳总结植物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导入部分可以采用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部分可以采用讲解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设计部分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4. 植物生理过程部分可以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理过程的原理和意义。

5. 实践操作部分可以采用指导学生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植物生理过程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归纳和参与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植物生理》课堂教学教案

《植物生理》课堂教学教案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一批德才兼备,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作为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植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其知识是否扎实、技能是否熟练,对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树木、花卉学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知识性、地方性和前沿性。

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植物形态与解剖,植物分类,植物生理等,其中形态与解剖是基础,分类是实践并应加强的内容,生理是核心。

实验实习除验证理论外,必须加强学习和掌握一般的植物学技术,分类检索表的应用及生理常用测定技术。

教学实习是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进行综合的技能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给专业生产实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知植物,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从局部到整体,从形态到结构”全面认识植物,描述植物;能正确认知本地区常见的至少200种植物;能认知植物的主要生理过程,测定植物的主要生理指标;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学生具备考取种苗工、绿化工、花卉园艺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一个重要支撑作用。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课要求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但就课程本身而言,植物学部分的重点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外部形态、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植物分类部分的重点是:认知常见的园林植物、农田杂草;生理部分的重点是:植物对水分、矿质的吸收、运输、分配,植物缺素症状、光合与呼吸机理,植物生长发育和同化物的分配规律,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生理,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措施。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理解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生长素的概念,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作用及效果。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二、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理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合成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合成过程,如色氨酸的转化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如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步骤3:探讨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如茎、叶、根等器官。

步骤4:实验分析,观察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步骤5: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合成和运输的调控机制。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

三、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1. 教学目标:了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理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步骤2:分析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如促进种子萌发、控制植物形态等。

步骤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及效果。

步骤4:小组讨论,思考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螺纹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有什么区别2,了解植物在社会中的作用3,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发展关系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1,明确植物品种和共同特征2,明确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教学内容的关系1,中国植物多样性与植物资源1,植物历史至今,XXXX在世界上的长期发展与演变目以前已知的植物有50多万种,它们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种2和植物多样性具有共同的特征:①细胞壁②光合作用③无限生长。

从胚胎发育到成熟,大多数植物能连续产生新的器官或新的组织结构。

④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后可以成为完整的植物。

多样性:参见《植物区系分类》教材介绍图0-13,中国南方热带地区植物区分类,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典型植物有橡胶、椰子汁、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台湾樟树宝岛;亚热带地区是国家水稻商品粮的重要基地。

100多万年前,四川南部和广西北部就有银红杉。

西南山是世界闻名的自然山地公园。

华北地区和辽东半199岛是我国重要的小麦、棉花和杂粮生产区,也盛产苹果、梨、枣等大量经济作物。

在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除了无边无际的豆科和禾本科草原外,还种植青稞和荞麦。

中国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主要生产优质长绒棉、葡萄、西瓜、哈密瓜等优质水果。

2。

植物在自然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三、植物和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分工和发展趋势1和植物学概念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分类系统和生态分布的生物学学科2,研究目的:全面了解植物,利用植物,保护植物,使植物更好地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

3、分支植物形态学大致分为植物解剖学、植物细胞学、植物胚胎学植物分类学根据植物类群分为细菌、真菌、藻类、地衣学、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4植物学和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相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学将在发展农业科学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基础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目的:学习作物栽培技术、遗传育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掌握植物和植物生理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方法:观察、提问、分析、设计、操作和解释实验、观察、重复实验、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实验室到现场植物的所有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复习题1,什么是植物?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植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研究植物和植物生理学的意义是什么?4.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5,我们怎样才能学好植物和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教学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植物各部分在植物生活中的各种功能2,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繁殖,理解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理解植物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掌握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发育过程,掌握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掌握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熟练掌握显微镜应用技术和观察植物器官特征的技巧。

教学重点是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繁殖,2,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3,植物器官的形态和功能,4,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发育过程,5,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基本特征,6,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7,观察植物器官特征的显微镜应用技术和技巧(教材296页,实验和训练1,2和3)教学内容第1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形状和大小类型定义:原核细胞(如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假核组成,属于原核生物(参见图1-1) 真核细胞(动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细胞组成,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植物的细胞大小取决于细胞遗传学和生理功能对环境的适应性大多数直径在10到10 ~ 100微米之间。

()2,原生质的化学组成1,原生质的定义:原生质是细胞中的一种活物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粘性,半透明的、不均匀的亲水凝胶体,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成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盐,以及有机化合物如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见图1-3,表1-1)3.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定义: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2,原生质体定义: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指细胞壁内的各种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见图1-4和1-5)①细胞膜(也称质膜)它是一层附着在细胞壁上并包围细胞质的薄膜。

它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它的功能是控制细胞和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并具有选择性的渗透性。

②细胞质除细胞核外,它是细胞膜中的原生质。

(图1-6)③核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细胞进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它由核膜、核仁和核仁组成核物质由核液和染色质组成3,细胞壁:围绕质膜的一层坚硬而有弹性的细胞外壳称为细胞壁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组成实验训练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和维护(教材296页)实验训练二:植物细胞结构、叶绿体、染色体和淀粉粒的观察(教材298页)第2节植物细胞的繁殖1、细胞周期植物细胞分裂方法: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即间期加分裂期)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图1-9)2,细胞繁殖模式1,有丝分裂:细胞数量大大增加,使营养器官的根和茎伸长、增厚、扩大叶片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晚期四个阶段(图1-10)2,减数分裂:它是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也称为成熟分裂整个分裂过程可分为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可分为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末期。

(图1-11) 3,无丝分裂:也称为直接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3。

细胞生长和分化定义:细胞生长是指母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加的特征:体积增大,液泡由小变大,细胞壁不断增加,细胞壁随之增长增厚,组成由含大量果实的胶体和半纤维素变为含大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多糖等。

细胞的生长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控制。

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细胞逐渐转变为不同结构、功能和生化特征的过程实验训练三: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课本第299页)第三节植物组织与功能1,分生组织①顶端分生组织②侧生组织③间生分生组织2,成熟组织①保护组织:表皮(图1-14,1-15),周皮(图1-17)②基础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储存组织、通气组织、转移细胞(图1-心材和边材中年轮的XXXX形成和软木形成层的形成和活性) (2)(图2-29) (3)双子叶植物茎的二级结构(图2-4,图2-41) 2,单子叶植物的粗茎(1)初级加厚生长(2)异常二级生长实验训练5 作业4)第三叶(课本第51页)1,叶功能(面对面)1,光合作用,有机质生产2,蒸腾作用,协调各种生理活动3,有一定的吸收和分泌能力2,叶形状(课本第52页)(1)叶组成(图2-44,图2-45)(2 2.叶缘(浅裂叶、深裂叶、全裂叶);3.脉(网状脉,平行脉)(3)单叶和复叶(面对面授与,练习)1,单叶(桃、玉米、棉花)2,复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叶复叶。

单复叶(2)氧化水平磷酸化4,呼吸能量利用效率5,光合作用与呼吸的关系(表8-1)第3节影响呼吸的因素(教材222) 1,呼吸生理指标1,呼吸速率及其单位2,呼吸商2,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1,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1,温度2,湿度3,氧化4,二氧化碳5,机械损伤第4节呼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材226页)(面对面,练习)1,呼吸与作物栽培2,呼吸与农产品贮藏(教材226页)(1)呼吸与粮食和种子贮藏9 谷物和种子贮藏期间的适宜条件(2)水果和蔬菜的呼吸和贮藏1,肉质水果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2,肉质水果和蔬菜贮藏的适宜条件(3)块根和块茎的呼吸和贮藏3。

呼吸和植物抗病性实验训练14:测定光合速率(课本312页)实验训练15:测定呼吸速率(课本314页)复习题:课本229页。

共有16个问题第9章植物生长物质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本概念、植物激素的种类2、了解植物激素的发现、激素在植物中的分布和转运3、熟悉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4、了解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5、掌握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6、实验训练16:观察和教学重点: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1、植物生长激素2、植物生长调节剂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的教学应用难点:1、脱落酸的生理作用2、乙烯教学内容:第1节植物生长激素(教材231 生长素(1)生长素(2)生长素在植物中的分布和运输及其存在形式(3)生长素1的生理作用,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和生长(图9-2) 2,促进器官和组织的分化2,赤霉素(1)赤霉素(2)合成、运输和存在形式的发现打破睡眠3,促进抽薹和开花4,促进雄花5,促进单性结实6,促进座果3,细胞分裂素(1)发现细胞分裂素(2)细胞分裂素的分布、运输和存在形式(3)细胞分裂素1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膨胀2,促进芽分化3,延缓衰老1 脱落酸(1)脱落酸(2)脱落酸的分布和运输(3)脱落酸1的生理作用,促进脱落2,调节气孔运动3,促进休眠4,抑制生长5。

乙烯(1)乙烯(2)乙烯在植物中的分布和运输(3)乙烯1的生理效应,植物生长习性的改变(2),促进果实成熟(3),促进衰老脱落(4),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6),其它植物生长物质((1)油茶甾体物质(2)茉莉酸(3)水杨酸(3) 植物激素第2节植物生长调节剂(教材239页)1、普通植物生长调节剂(1)植物生长促进剂1、生长素2、赤霉素3、细胞分裂素(2)植物生长抑制剂1、三碘苯甲酸2、顺丁烯二酰肼3、塑料(3)植物生长延缓剂256 ;2、B9;3、PP3334.烯效唑;4.甲哌喹氯化物(4)乙烯释放剂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的应用(表9-1)实验训练16:观察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课本316页)复习题:课本245页(共4道题)第10章植物生长和分化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种子萌发过程和元素的各种影响,植物营养生长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以及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植物休眠与植物萌发2、植物营养生长3、实验训练17、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实验与训练18、教学难点: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1、植物休眠的原因2、区域与区域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第1节植物休眠和种子萌发1、植物休眠及其生物学意义2、植物休眠的原因1、种子休眠的原因(1)种皮的影响(2)胚休眠(3)萌发抑制的存在2、芽休眠的原因3、植物激素对休眠的调节3、打破休眠的方法(教材248页)255 种子萌发(249页教材)(1)种子萌发1,种子萌发过程(图10-1) 2,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1)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因素(2)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因素:水、温度、氧气、光照(2)种子寿命(表10-3)营养生长根的顶端生长3,其它生长区域(2)植物生长的周期1,植物生长的日周期2,生长的季节周期3,生物钟2,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1)植物生长的大周期(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之间的相关性(表10-4,表10-5) 2,主茎和茎之间的相关性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的相关性4,器官之间的同源拉伸关系实验训练17: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科书316页)实验训练18:种子生存力的快速测定(教科书317页)复习题:教科书257页(共10个问题)第11章植物开花生理学教学目标:255 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特性的影响及实际应用2、贺具有运用植物开花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技能3,以及理解和掌握春化和光周期现象的理论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