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人类文明的引擎精品课件PPT1 〔人民版〕

高中历史 人类文明的引擎精品课件PPT1 〔人民版〕

化学工业的建立: 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
法拉第(1791—1867)
西门子(1816—1892)
卡尔·本茨(1844—1929)
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上 第一辆三轮汽车
鲁道夫·狄塞尔(1858—1913)
柴油机车不仅效率高, 且只需蒸汽机车20%的燃 料费,还能制造数马力至 数万马力大小不同的引 擎.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使用柴油机的国家 日益增多,并逐步取代了 蒸汽机车的地位.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得快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高二历史人类文明的引擎ppt

高二历史人类文明的引擎ppt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材料三 1760年,英国5~10万人得城市只有1 个,1851年达到13个。特别就是新兴工业城市得发 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等。1851年,英国得 英格兰与威尔士得城市人口总与已经超过农村人 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1921年,英国城市 化水平达到77%。
内燃 明 1887年,狄塞尔发明 柴油机
机得
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得出现
发明 影响 推动了石油开采业与石油化工业得发展
与应 化学工业建立:1887年,诺贝尔发明了 无烟炸药

汽油内、燃机
农业文明 畜力 水力 风力
工业文明 蒸汽动力 电力
电力为什么能够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 发展主要动力呢?电力比蒸汽动力好在哪里?
④使工厂这种新得生产组织形式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得能力,①就
是从动力方面,②就是从工业革命得开展方面,③④
就是从影响角度分析蒸汽机得作用,①②③④均正
确。
4、从蒸汽机得发明与电气技术得应用带 来得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得 作用就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与世界形势因此而改变 ③人类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二历史人类文明的引擎
三 人类文明得引擎
课标内容:
--蒸汽与电得革命
以蒸汽机得发明与电气技术得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得作用。
一、“蒸汽时代”得到来 二、“电气时代”得到来 三、科技进步得历史作用
(一)“蒸汽时代”得到来

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电气信息时代

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电气信息时代

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电气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电气、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也不断进入新的时代。

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文明逐渐迈向新的高峰。

这三个时代,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科技进步和社会改变,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探讨蒸汽、电气、信息三个时代对人类文明的引擎作用。

一、蒸汽时代蒸汽时代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一个时期,它从19世纪初开始,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而起步。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从传统的人力、畜力驱动转向机械驱动,这使得生产力大大提升。

蒸汽机的应用涉及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推动了产业革命的发展,也催生了现代工业社会的诞生。

在蒸汽时代,工厂的建立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蒸汽时代的最大特点是机械生产的出现,这种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同时,在蒸汽时代,人们开始建立了现代工业制度,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二、电气时代电气时代是紧随蒸汽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代从19世纪末开始,以电力技术的应用为特征。

在电气时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成为主要的能源驱动力,这使得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电气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托马斯·爱迪生的发明,他在1879年成功制造出了第一颗商用电灯泡。

电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夜晚不再是黑暗的。

同时,电力也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通讯等各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电力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从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从依靠人的劳动转向依赖机器和工具,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

三、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人类文明的引擎讲稿

人类文明的引擎讲稿

人类文明的引擎讲稿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姓名:赵聪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能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会收集、整理、运用与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的判断分析。

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继续探究试验,了解发明的原理和结构。

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树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学习,了解发明家发明的过程,形成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科学的精神;了解发明的艰辛,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

增强毅力,树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重难点:
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18、19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人类文明的引擎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教学方法:
教的方法:图史结合法,问题导学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的方法:自主学习法、引导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四、课时课型
课型:新课讲授课时:40分钟。

人民版必修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民版必修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民版必修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贡献。

2.理解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3.探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区别–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2.教学安排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的趋势。

具体安排如下:–导入环节:以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引入课题,并让学生回答提问,引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热情和兴趣。

–概念解释:解释文明、科技进步等相关概念,以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历史回顾:通过课件和媒体资料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艺术、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可以讲到,强调“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意义。

–分组探究:让学生自由组队,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

–讨论分享:小组合作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由教师辅导学生摸索出更加深刻的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内涵。

–总结点拨:对本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并对不同角度的探究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三、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思考,加强了思维的启发,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良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探究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发现了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挑战,并通过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概念的理解,形成了遇到挑战要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以及对全人类的感悟,增加了对人类文明今后发展的期望和自身的建设潜能。

3.教育价值:本节课重在启发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创新能力,以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的趋势,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并不断加强他们的“沟通技能、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自信心。

高中历史讲课稿:人类文明的引擎

高中历史讲课稿:人类文明的引擎

导入新课:“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

问“力量”是什么?引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引擎是什么”的疑问,进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人类文明的引擎》,我们一般说的“引擎”是指什么?(发动机、马达……)那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又是指什么呢?(指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技术、方法等。

)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引擎推动了不同文明的发展、进步。

像封建社会的铁力牛耕推动了农耕文明的出现;近代以来呢,蒸汽机催生了蒸汽文明;发电机产生了电气文明;今天的计算机呢进入了信息文明时代。

而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学习的呢就是看看蒸汽机和发电机、电动机怎们成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引擎的。

我们先来了解下第一次工业革命,他在18世纪的时候最先在英国兴起,为什么会选择英国,因为英国具备5个条件一个前提。

资金市场原料劳动力和经验技术。

我们说你如果是一个工厂主你要办一个场子前提是要你有钱啊,没钱开什么厂,英国通过海外贸易、海外掠夺钱有了;其次你要有人吧,要有人帮你干活,你要工人;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要原料的,此时的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这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充足的原料,你东西生产出来后还要卖出去,不是看的,那你需要市场。

而这些呢我们说中国也有啊,但是中国没有什么政治上不行封建制度,所以工业革命就在英国最先发生了。

发生在哪个行业啊?纺织业。

因为纺织0行业它在英国呢他属于一个轻工业、和新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赚钱,受到的封建束缚又比较少,所以第一工业革命又最早兴起于纺织业。

纺织业当时都有哪些发明创造呢?飞梭、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那么大家注意这些机器他们的动力,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的动力是靠人力,后面的这几个是靠水力。

他会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用水力和人力做动力会有什么局限性。

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课件3

人类文明的引擎优秀课件3

小结
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 纺纱 珍妮纺纱机 1765年 织布 飞梭 骡机 机 械 加 工 制 造 业 诞 生 近 代 技 术 体 系 最 终 确 立
水力织布机
采矿、冶金业
纽可门蒸汽机
动力工业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交通运输业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小结: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力的广 泛运用 理论前提: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动机:雅可比、格拉姆 技术突破 发电机:西门子 爱迪生:电灯、发电站 内燃机:卡尔· 本茨、戴姆勒 内燃机的 发明应用
诺贝尔(1833—1896)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 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系列的技术创新, 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随后其他部门也纷纷采用机 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动力史的一场革命, 标志人类生产和生活进入到“蒸汽时代”。 19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 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动力机器的革 命和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 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也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鲁道夫· 狄塞尔(1858—1913)
柴油机车不仅效率高, 且只需蒸汽机车20%的 燃料费,还能制造数马 力至数万马力大小不同 的引擎.所以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使用柴油 机的国家日益增多,并 逐步取代了蒸汽机车的 地位.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1839~1937)
5.化学工业的建立
•①诺贝尔(瑞典):发 明无烟炸药; •②诺贝尔奖的由来。
A
C
• 3.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化学工业 B、电气业 C、机械加工制造业 D、交通运输业 • 4.在电和磁关系的研究方面,最伟大的 一次飞跃是由谁来完成的( ) A 、雅可比 B、法拉第 C、西门子 D、爱迪生

太阳的传奇;人类文明的引擎(太阳传说有哪些)

太阳的传奇;人类文明的引擎(太阳传说有哪些)

**太阳的传奇;人类文明的引擎**
太阳,这个恒久不变的存在,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和支撑。

它以其辐射能量,为我们提供了光明和温暖,同时也孕育了我们的文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太阳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赋予了传奇般的意义。

**太阳的能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开始利用太阳的能量,比如通过种植作物获取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提供食物和养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开始利用太阳能来发电、供暖等,逐渐实现了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太阳也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 在许多宗教和神话中,太阳被视为神圣的存在,代表着光明、希望和力量。

各种节日和仪式都与太阳相关,如夏至、冬至等,体现了人类对太阳的崇敬和依赖。

**太阳的活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 太阳黑子周期和太阳风等活动会对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影响,影响着气候变化和生物生长。

因此,科学家们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环境的变化。

总的来说,太阳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

我们应当珍惜太阳这一宝贵资源,保护环境,发展清洁能源,使太阳继续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注入动力,成为我们前行的引擎。

高中历史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 省优获奖教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 省优获奖教案 人民版必修3

第三课人类文明的引擎内容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了解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的能力,了解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工具或技术。

学生能正确评价科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能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概括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的线索,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具体史实,了解科技进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从而认识科技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巨大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追求进步的产物,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导入:师: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题四的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生: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这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引擎”中的一些具体史实的了解,来进一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什么是引擎,一般指什么?生:发动机或马达,是动力装置。

师:那么这里所说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指的是什么?生:科学技术~~~~。

师:根据预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引擎。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了三次工业革命中,该节介绍的主要是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使用教材达成课标要求:师: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及开始行业。

生:英国。

棉纺织业。

师:那么在棉纺织业方面主要有哪些技术发明和创新呢?生:学生说出包括纺和织方面,并进行列举。

师:1教师根据学生所列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技术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的需要的直接推动,由生产者根据实践经验而发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巴黎路灯

阅读四则材料,说说蒸汽机的发明和电的广泛应 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1.科技进步的历史作用
经济: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政治: 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积极 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社会生活: 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消极:带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 个,1851年达到13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 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等。1851年,英国 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 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1921年,英国城 市化水平达到77%。
三 人类文明的引擎
课标内容:
--蒸汽和电的革命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时代”的到来 三、科技进步的历史作用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纺纱 珍妮纺纱机 1765年
棉纺织业
骡机
织布 飞梭 水力织布机
采矿、冶金业
纽可门蒸汽机 动力工业
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思考
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点?
蒸汽机
发电机
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 同
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
主要是在英国一国且由 在多国由多个科学家的共同
瓦特一人完成
努力完成

主要是在早期蒸汽机的 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发明而成
基础上改良而成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⒈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蒸汽
⒉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近水建厂、交通发达、资源丰富
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⒊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⒋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蒸汽轮船、蒸汽机车
克莱蒙号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 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克莱蒙号”试航成功
机的
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
发明 影响 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和应 化学工业建立:1887年,诺贝尔发明了 无烟炸药

汽油内燃. 机
农业文明 畜力 水力 风力
工业文明 蒸汽动力 电力
电力为什么能够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 发展主要动力呢?电力比蒸汽动力好在哪里?
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3.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1)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2)发明 1803年,美国人① 富尔顿 制成汽船 1814年,英国人② 史蒂芬孙 发明蒸汽机车
4.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1)历程
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③ 移动刀架.
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
19世纪初,④ 机械加工制造业 诞生
2)意义:⑤ 近代技术体系 最终确立
(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 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 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厂林立
材料一 材料四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 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 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 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 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动力 人力 水力 水力 水力
发明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① 珍妮机 ” 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了② 水力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③ 骡机 ” 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④ 水力织布机
意义:揭开了⑤工业革命 的序幕
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 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 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 械化道路。”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交通运输业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机 械 加 工 制 造
近 代 技 术 体 系
业 诞 生
最 终 确 立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 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骡机
水力织布机
棉纺织机器的发明表
时间(18世纪) ? ? ? ?
发明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改良的蒸汽机原理图
蒸汽机推动世界工业进入了“蒸汽时代”。瓦特由于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 从一个一贫如洗的无名小卒,一下子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大人物了。他成为爱丁堡皇 家学会、伦敦皇家学会和法兰西学院的成员,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8名外籍院士之 一。伦敦公众为他在有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为了纪念瓦特这位 伟大的发明家,人们把常用的功率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他的芳名将永远刻在人类 的历史。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 要呢?它有没有哪些弊端?
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 内的瓦特制成的第一台蒸汽 机,其许多主体部件都是用 木头制造的。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三、“科”“技”
范科 ” “ 技 ” 结 合 的 典

1831年,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
1838年,雅可比制成实用的 电动机 .
电力的 发明 1867年,西门子制成 发电机 .
发明和 应用
1873年,格拉姆制成 直流电动机 . 1882年,爱迪生创建了第一个 发电站 .
影响: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发展
发 19世纪80年代前期,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制成
内燃 明 1887年,狄塞尔发明 柴油机
2、瓦特改良蒸汽机 1)背景
●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
●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⒉创制:1769—1782年瓦特完成了蒸汽机 的改良 ⒊意义:
1)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 门“万
能的原动机”
2)推动了工厂的建立,人类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
补充:蒸汽机发明的意义
——罗尔特《詹姆斯·瓦特》
童年时代的瓦特和茶壶的故事 一天晚上,瓦特和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喝茶。 瓦特不停地摆弄茶壶盖,一会儿打开,一会 儿盖上,当他把茶壶嘴堵住时,蒸汽顶开了 茶盖。在旁的外祖母对瓦特的这种无聊动作 极为不满,加以训斥。瓦特并不介意,他一 心想着蒸汽的力量,从此萌发制造蒸汽机的 念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