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政治教学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告诉我们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新课程要求策略,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发挥其特色和功效。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学习障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并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并去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我们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时,提到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时可向学生“布惑”:“目前我国经济还落后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取查阅资料,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

比起点,比发展历史,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比较信服,也觉得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兴趣。如,在讲授《迈好青春第一步》这一课时,我在歌唱《花样年华》的歌声中导入新课,展示课前学生搜集的有关著名数学家杨乐、科学家爱因斯坦、革命先辈周恩来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并为国家、世界做出极大贡献,就是由于他们从小树立了远大理想;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理想的意义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应当怎样做到珍惜青春年华。学生在这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可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结合学生实际,教法灵活多样

如何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使教学活起来,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怎样才能活起来呢?学生在视、听、读、写之后,教师应围绕教学要点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既活跃了教学气氛、突破了教学难点,又促进了道德知识的内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产生实践道德规范的内心需要。如:讲《塑造良好性格》时,组织学生结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人物

进行讨论、分析。看他们具有哪些性格特点?哪些是优势或弱点?再说说自己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通过讨论、评价,学生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在生活中去做到扬长避短。教学中的表演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开朗活泼的性格有积极的作用。学习《依法惩治犯罪》中关于学生应不应该参与赌博的部分内容时,笔者先不直接讲赌博的危害,而是借用电视公益广告“爸爸,你不要再赌了”的片断,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演绎,然后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归纳出赌博的种种危害。学生在观看或表演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道德情感的体验与共鸣,从而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行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在课前开展一分钟演讲赛,每人轮流上台,演讲内容可以是课内的课外的,也可以是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平时根据不同的内容,在学生中开展设计问题比赛、答题比赛等。经过一定阶段后,对竞赛成绩进行统计评比,给成绩好的同学予一定的奖励(如:操行分、作业本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其效率观念和竞争意识也得到了增强。问题的设置和思考时间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性。问题过多,学生疲于回答,不愿思考,思考问题的时间过短,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的提出没有实际意义,教师自问自答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具体内容提出解决本课重难点的“好的问题”,提出“好的问题”之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根据问题本身的难易度确定学生思考时间的长短。“问

题提出”和“时间控制”是教学效能测评的两大要素,问题提出的好,问题的量适度,则教学效率高,课堂教学的提问以学生思考3—5分钟为宜。

三、注重教育外延,构建社区教育平台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故然是主渠道,但在当今社会形势呈多元化变化中,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拓宽课堂,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益的重要举措。教育外延中,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根据未成年学生思想实际,结合社区活动特点,让学生参加社区的“八荣八耻”宣传教育;对“老人福利院”多元关护;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科教成果展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社会先进文化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让学生融于活动,从不同侧面和程度上受到熏陶、思索、感悟,胸怀将会进一步开启,理想将会进一步放飞,目标将会进一步明确,社会责任意识将会进一步强烈,自身的文化需求将会进一步渴望。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是培养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的外延教育大课堂。我在上《家,温馨的港湾》这一节时,课本中有一个环节“读一读:《可爱的家》”,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引导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跳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加深了他们对家的眷恋与热爱之情,突出了本节课的主旨。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保证学习效果,教师就要对教

材进行深度的钻研和了解,明确教材真正的编写意图,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应站在建设者和创造者的角度上,不拘于教材的文本,联系实际,尽可能地把学生生活素材和给定的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创生为自己活生生的、富有说服力的教材,为“教”与“学”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