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述评
印象效应的原理
印象效应的原理印象效应是指个体根据一些特定的信息或事件,往往会产生对他人或物品的整体印象,进而对其进行评价或判断的心理现象。
印象效应是人们在了解他人或事件时,由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存在某种偏差而产生的结果。
这种偏差可能来自于某一特定的事件、个体之前的经历或信息对其产生的影响,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影响我们对他人或物品的感知和评价。
印象效应的原理涉及到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包括认知加工、信息加权、初见效应、最近效应等。
首先,认知加工是指我们在获得信息时经历的一系列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注意、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
在印象效应中,我们会根据个体最初获取到的信息来形成对他人或物品的印象。
其次,信息加权是指我们对不同信息的处理程度和权重分配。
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更加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或者将某些信息的重要性高估,从而影响我们对他人或物品的整体印象。
这种加权可能是基于我们的个人偏好、经验或之前的知识等。
印象效应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初见效应,也称为首次印象效应。
初见效应是指我们在第一次接触某个人或物品时,往往会根据最初的印象来评价他们。
这种初次印象有时可能来源于外貌、言行举止、声音或其他感知信息。
我们容易根据最初的印象来形成稳定的印象,而后续的信息对于改变这个印象可能相对困难。
初见效应也可能导致我们对个体持有一种或消极或积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会影响我们在接触后续信息时的处理。
除了初见效应,印象效应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最近效应。
最近效应是指我们对最近接触到的信息或事件更加敏感,相对更容易记忆和引起影响。
这意味着最近的经历可能会对我们的印象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之前的经历可能越来越模糊或不太重要。
最近效应也可能导致我们对个体或事件的评价产生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我们无法回忆之前的信息的情况下。
此外,印象效应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能受到社会身份、文化背景和群体思维的影响,从而导致对他人形成不同的印象。
同样,我们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
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肖崇好【摘要】印象管理在解释人际行为中,从最初的边缘化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核心概念.目前,基于印象管理对人际行为的研究很多,根据其研究取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人格心理学研究取向,认为印象管理是稳定的人格特质或结构所致,包括社会期望理论、自我监控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组织中的印象管理理论等;第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主要探讨互动情境与交往客体对印象管理的影响;第三,交互作用研究取向,探讨人格与互动情境的交互作用对印象管理行为的影响.印象管理领域内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型包括综合印象管理模型、自我呈现过程模型、印象管理控制论模型,它们探讨印象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印象管理研究采用认知心理学研究取向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为此需要重新构念印象管理过程,以利更深人、系统的研究.【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6页(P88-93)【关键词】印象管理;研究取向;自我呈现【作者】肖崇好【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9:C91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有效地把自己推介给他人。
管理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是许多社会行为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对印象管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符号互动论者(symbolic interactionists)[1]。
这些观点在上世纪 50年代末Goffman和 60年代初 Jones的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的研究中得到发展,并在 60年代和 70年代获得大量研究,但在社会心理学中仍被边缘化,把它只看作研究过程的干扰(如,人格测验中的社会期望倾向,或印象管理),或认为它主要与广告、商业或政治这类应用性课题有关,并把它与欺骗、伪装、阴谋划等号,很少有研究者把它当作基本的人际过程来研究。
印象形成研究综述
印象形成研究综述作者:王韧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3期[摘要]他人印象形成过程是人的认知活动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人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他人印象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等启动效应。
本文旨在介绍影响他人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的各种因素,并通过最近学者在这一问题的研究做出较为合理和全面的解释。
[关键词]印象形成类别化对比同化目标[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57-02一、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特征他人印象形成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是指人们整合关于他人的各种来源信息以形成完整判断的过程。
印象形成研究领域的启动效应是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他人印象形成启动效应研究为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的深层内在机制以及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
启动效应是整个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同化和对比启动效应机制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人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目标和感受者由于印象的形成是一种自动的过程,因此人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发生。
人们依靠对他人的观察形成印象,社会心理学最终将观察到的内容体现为信息。
在这一点上,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一样,采用了信息加工的观点,在当前的研究中,这一特点越来越明显。
人们应用他们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也就是判断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一过程叫做个体知觉。
这时,进行判断的人一般叫做感受者(perceiver),被判断的人叫做目标(target)。
(二)模糊行为在个体行为中,很多时候本身并没有对立两极的意义,比如积极或消极,但却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目标如果发生这种行为,就可以认为是感受者眼中的模糊行为。
在印象形成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感受者对模糊行为的解释,从而影响形成的印象。
(三)启动启动效应通常是指,一个先呈现的刺激(启动刺激)对紧接着出现的第二个刺激(目标刺激)的加工产生的或正或负的影响。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E-mail:yaping.yang@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
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
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1.引言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
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
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
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
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印象应用视角理论主要内容社会心理学
印象应用视角理论主要内容社会心理学
印象应用视角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主要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形成和运用印象的过程。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会通过观察和解释对方的行为、外貌和言语等信息,从而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具体而言,印象应用视角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印象形成: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观察和解释对方的行为和信息,逐渐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这些印象可能基于自己的直观经验、社会刻板印象、自我反应、社会比较等因素。
2. 印象管理:个体在交往中会尝试管理自己的印象,以使其符合自己的期望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这包括表扬自己的优点、隐藏自己的缺点、运用各种沟通策略等。
3. 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对别人的印象,这些印象经过了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
当一个人的印象受到其他人的赞同和认同时,这个印象将更加稳定和持久。
4. 情境的影响:印象应用视角理论认为,情境对印象的形成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产生不同的印象效果,而同一印象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应用效果。
总的来说,印象应用视角理论通过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印象形成和应用过程,帮助解释了人们是如何通过观察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和信息,从而形成和运用印象的。
该理论对于理解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效应之印象形成效应
心理学效应之印象形成效应一、社会刻板印象对群体特征的片面化概括。
例如:我们都会觉得"男生胆大心细,女生娇小无力。
"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刻板啦。
二、晕轮效应对于个体特征的片面化概括,也称为光环效应。
例如:我们在追星时,往往因为某个明星扮演的一个角色比较好,而认为这个明星各方面都很好。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典型的晕轮效应。
三、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对人的影响大过之后所有的印象印象,也叫最初效应,类似于我们生活中说的第一印象。
例如:我们去相亲的时候会认真的挑选漂亮的衣服,化精致的妆,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是利用了我们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四、近因效应最后印象对人的最深刻,重于之前所有的印象,也叫最近效应。
例如,我们往往会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桥段,两个原本彼此十分相爱的情侣,因为某一次吵架而分手,分手之后全是怨言,全然想不起之前的美好。
这就是我们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最后吵架留给彼此的印象和影响盖过之前所有的印象。
五、投射效应投射简单来说就是以己度人。
关于投射效应有一个非常好玩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
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这就是咱们心理学的投射效应啦。
印象及常见的印象形成效应
印象及常见的印象形成效应一、印象形成概述一般来说,印象就是我们对他人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的旧经验为基础进行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效应1.扇贝效应(强化理论)在固定时间间隔强化程式中,个体的行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扇贝效应。
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白鼠实验中发现,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到达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
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因此,被称为扇贝效应。
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以新颖的奖励方式激起学生获得奖励的渴望,从而保持积极持久的态度。
2.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3.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4.破窗效应破窗效应具体是指,如果有人弄坏了一幢建筑物窗户上的玻璃,而这块破损的玻璃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那么其他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示范性的影响,去弄坏这幢建筑物上市名的窗户。
时间长了,这些破损的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没有秩序的感觉。
这样,人们就会陷入麻木不仁的气氛中,从而导致犯罪的滋生与猖獗。
5.角色效应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6.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重大的要求。
7.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的,一只南美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扇翅膀,可能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即著名的蝴蝶效应。
印象形成特征及效应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是指人们第一次遇见陌生人或在与之交往的早先阶段,产生是否喜欢他的感觉和对他的人格的认知。
此研究始于阿希。
他从格式塔的观点出发,认为形成对某人的印象,是对此人人格的一种有组织、整合了的认知。
这种组织和整合,取决于他的各种品质信息。
如一个人是“勤奋、有洞察力和聪明”的,“聪明”即意味着他有创造力;一个人是“阴险、不可信和聪明”的,“聪明”即意味着他极度自私、爱操纵人。
一、含义及来源所谓印象是指认知主体对他人外部特征、内在性格的判断和认识。
在社会认知活动当中,我们一旦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属性做出判断,印象就已经形成了。
从本义上讲,印象组织了人们关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特性的认知成果,它所反映的应该是认知对象的总体特征。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等到了解了他人的全部特征才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是根据有限甚至片段的信息,就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在这个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发现两种加工模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施于1946年在印象研究中最先使用。
他认为,印象形成是所有性格词综合起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各种性格词简单的相加,但其中有一种性格词起中心作用。
他用“精干、坚信、健谈、冷酷(或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7种人物性格词,让A、B两组被试根据7种词形成对人物性格的印象。
提供给A组的是包括冷词在内的7种词,B组是包括热词在内的7种词。
结果发现:A组对此人的印象是冷型人,B组的印象是热型人。
阿施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遵循格式塔原则,揭示了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关系。
这对后来关于第一印象的变化和态度变化的研究,乃至印象形成的模式化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二、关键特征(一)目标与感受者由于印象的形成是一种自动的过程,因此人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发生。
人们依靠对他人的观察形成印象,社会心理学最终将观察到的内容体现为信息,在这一点上,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一样,采用了信息加工的观点,在当前的研究中,这一特点越来越明显。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E-mail:yaping.yang@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
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
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1.引言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
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
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
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
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印象感受认知模型
印象感受认知模型
印象感受认知模型是一种理论模型,主要用于描述和解释人们对他人和环境的认知过程。
它主要关注于人们对信息的主观感知和解释,以及这些感知和解释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印象感受认知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感觉加工:这是个体对他人的外貌、声音、行为等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选择有代表性的感觉信息作为样本,并对这些样本进行注意和辨别,从而对他人进行初步的认知加工。
2.认知处理:这是指个体根据感觉加工得到的信息对他人进行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框架,对感觉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形成对他人或环境的认知。
3.情感反应:这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个体的情感反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社会背景、个人经历等。
情感反应可能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4.决策和行为:这是指个体根据认知和情感反应做出的决策和行为。
个体的决策和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社会背景、个人经历等。
心理学印象原理
心理学印象原理印象是指我们对他人的特性,诸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则是指对人和事物进行归类,并且明确其内涵意义,使自己获得明确的认知和确定方向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效应主要五种: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以及投射效应,那么下面我们依次的讲解一下。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
进而认为群体中的人都具有该特征,而无视群体中出现的个体的差异。
其实,社会刻板印象就把群体的特征等同于个体的特征,也就是群体中的人我们大家都一样,比如:认为法国人都很浪漫,德国人都很严谨,这其实呢,就是将个别法国人与德国人的特征划归到全体法国人和德国人身上了。
再换句话说,是以一群人推及一个人。
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备某种特征时,会对其他的特征行为作出相类似的判断,也就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举个例子,一个人,当你认为他具备善良的特征时,便会认为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善良的,仿佛总是被善良的光环笼罩着,所做的一切都是善良的。
首因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这个效应的关键点就是先入为主,或者是第一次相遇的影响。
近因效应: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换句话说呢,就是最后的印象最深。
比如,毕业时分的分别,大家都会记住舍友和伙伴彼此之间美好的回忆,而忘却之前出现的小矛盾。
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纳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换句话所也就是以己度人,以自己之心,揣他人之腹,而忘却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之处。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律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律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尽管印象可能不完美或不准确,但它仍然在我们的思想、信仰和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印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如个人经验、文化背景、社交环境和情感状态等。
本文将探讨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律。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或个体的偏见或固定的看法,它们往往是不准确的和片面的,并且会导致歧视和不公正的行为。
刻板印象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社会化过程:社交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是刻板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社交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和传统文化观念可以促进或强化对某些群体或人的看法,从而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
2.个体因素:人们的自身经验、情感状态、个人特质和信仰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印象形成。
比如,某些人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或思考方式而更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3.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影响: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信息对人们的印象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信息可能不准确、片面或有意引导性,因而会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
二、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初次见面时形成的对对方的印象。
第一印象的形成通常非常快速,并且很难改变。
这是因为人们在短时间内会根据对方的长相、外表、口音、吐字和行为等特征来快速评价对方。
这些评价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了初始印象,难以改变,并会影响人们的后续行为和态度。
三、初印象的修正虽然第一印象很难改变,但人们仍然可以修正它们,这需要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以及更多充分的时间来观察和了解对方。
通过这些方式,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评价对方,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并改变原有的印象。
四、印象的归因偏差印象的归因偏差是指人们根据先入为主的印象来解释他人的行为。
这种归因偏差通常会导致对他人的不公正判断。
比如,当人们对某人持有负面印象时,他们可能会把他人的好行为归功于外部因素,而把他人的坏行为归咎于个人内在特质。
五、印象的消退某个人的印象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或逐渐被替换。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一、本文概述《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理论假设及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刻板印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框架的构建出发,阐述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基本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模型在不同领域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文章首先将对刻板印象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将详细介绍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和主要假设。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分析该模型在各个领域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
还将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刻板印象的本质和影响机制,为消除刻板印象、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也希望本文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关注刻板印象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试图解释人们如何形成和维持对他人或群体的刻板印象。
SCM理论假设刻板印象主要包含两个维度:热情(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
热情维度与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交动机相关,如友善、真诚、道德等;而能力维度则与个体的智力和技能相关,如聪明、有才华、高效等。
SCM理论假设认为,人们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刻板印象主要围绕这两个维度进行构建。
例如,对于某些群体,人们可能认为他们热情高涨但能力欠缺(如老年人或某些文化群体);而对于另一些群体,人们可能认为他们能力出众但热情不足(如某些职业群体或社会精英)。
这些刻板印象不仅影响人们对他人或群体的认知和评价,还可能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SCM理论假设进一步指出,刻板印象的形成和维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印象形成的致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初次印象、第一印象;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二)光环效应在形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的要素。
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做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
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
例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与肯定评价。
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
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三)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人们对某些人或事务的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
比如很多人认为北方男人粗犷、豪爽,而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其实真的走南闯北以后,会发现事实上不一定这样。
印象形成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信息资 料 出 现 矛 盾 即 相 反 的特 性 时 人 们也 力 图 去 除 这 些 不 一致 或 重 新 整 理 这 些 资 料 或 有 意将 其 歪 曲 比如 只 看 了 一 下 某 人 的 照 片或 仅与某 人 有 一 面 之 交 便 对 其 年 龄 品 质 文化 程 度 个性特 征 等方 面 做 出 估 量 并 倾 向 于 把 其 各 种特 性 协 调 统 一 起 来 该 人 不 会 被 看 作是 一 个 既 诚 实 又 虚 伪 既 热情 又 冷酷 既 通 情 达理 又 粗暴 野 蛮 的 人 可 见 印象 形 成 深 受认 知 者 的 经 验 因 素 以 及 联 想 想象等 心 理 因 素 的 影 响 社 会 印象带 有 十分 强 烈 的主 观 性 根 据上 述 规 律 在 公 关 活 动 中 当 我 们需 要 对 他 人 进 行 认 知形 成 印象 判 断 时 就 应 当 有 意 识 地 控制 自己 的认
L
印象形成规律及具实践意义
口文
象 指 个 的外 特 与 〔 口 内 心 品 质综 合地 在 别 人 的 头 脑 中所 留 下的 概 念化 的痕 迹
互交往中
, , . ,
鲤
,
〔 河北 〕 杨素稳
心理 学家 指 出
,
是
一
人
部
征
出 判断
,
并把 直接 感 知和 间 接 推 断 所
,
人 们 所 形 成的印象 总
:
、 , . 、 、 、 、 、
,
( 性善论或性 恶 论 ) 以 及 情绪 状 态 等 因
印象构建理论
印象构建理论所谓“第一印象”,即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表面特征形成的总体评价。
而这种由外貌、语言和行为构建起来的整体印象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真正的认知。
因此,对他人给予准确地理解至关重要,但它取决于观察者自身感官获得的信息量以及由此推断出的个人偏好,而且事后几乎无法改变。
不管你相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或讨厌某类东西的倾向性。
当你做出某种判断时,就已经从大脑中编造出一个或多个印象标签了。
——印象构建理论的确,一见钟情的爱恋常发生在男女初次相遇时,那一瞬间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足以支撑我们对另一方做出美好的期望:天使般的容颜、魔鬼般的身材等等。
虽然说不上一见钟情就能定终身,但是日久生情却又何尝不可呢?!只是没想到一件普通的物品竟也会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虽然它平凡简单,但正因为它普通才更显独特;也许并不完美,但是依旧令人心动。
不过我也看到了一些与众不同之处,我曾听闻有一位先生便十分痴迷于收藏钢笔。
虽然他家里拥有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笔,但还是少不了用破损不堪的墨水瓶换下那些笔。
有一次母亲去他房间拿点儿小零食,一打开柜子,惊讶道:“怎么有些新墨水瓶呀?咦,这些是什么啊?不错嘛,买笔送墨水啊?!”她边说边将这些崭新锃亮的笔摆放在茶几上,其中便包括了那些让父亲失魂落魄的墨水瓶……其实,你与这位先生见面时是否觉得他热情幽默?是否记忆犹新?或许还有些高冷严肃,尽管这些对于人际关系非常必要,但它似乎太过机械化了。
若是这样,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与他寒暄问候几句。
更进一步地深入接触他的内心世界,细致地思考他所谈话的内容,以免在彼此沟通中犯了文字方面的低级错误。
仔细揣摩一下对方提供的消息,哪怕只是短暂的回忆片段也会帮助你建立一份值得铭记的深刻记忆。
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述评
心 理 学 动 态Journal of Developments in Psychology1998年 第1期科技期刊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述评杨家忠 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心理研究所(重庆630715)[摘要]本文描述了印象形成的早期理论模型,序列模型和平行模型,并对这几个模型进行了简要述评。
关键词 印象形成,定型,个体信息,双重加工模型,连续体模型,平行限制满意模型 印象形成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形成他人的印象总是源于一定的信息,心理学家通常将这些信息分为两类:定型(stereotype)和个体信息(individuation information)。
定型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质和行为相联系。
个体信息指关于个人行为、人格特质、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人们是如何利用定型和个体信息形成他人印象的呢?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
本文根据近期的研究文献,就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做述评。
1 早期的理论观点1.1 格式塔主义的观点 Asch(1946)[1]认为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是综合刻划个体的全部信息的结果。
他从格式塔主义的观点出发,假设知觉者将目标个体的不同特征混合成连贯的、统一的印象。
在综合的过程中,知觉者既考虑个体特征的意义,又考虑个体同他人的人际关系,个体的不同方面得到修正,以求前后统一。
1.2 元素主义的观点 Anderson(1968)[2]也认为形成他人印象的过程就是综合描述个体的全部信息的过程。
但是,他从元素主义的观点出发,假设知觉者分别评估每条信息的意义,然后以代数的方式综合形成概括的印象。
2 序列模型 印象形成的序列模型认为知觉者对定型和个体信息的加工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序列的。
即,首先是基于定型(stereotype-based)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是自动的。
印象形成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印象形成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梅特勒-贝克特的印象形成规律是一种有形的心理学理论,它指出,当已获得
的知识遭遇新的外部刺激时,人们的原则是受到刺激的程度越大,那个信息将在人们记忆中印象就越深刻。
梅特勒-贝克特(Mead-BerkT)印象形成规律对消费者行
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为顾客创造更有效的经验和沉淀印象。
首先,尊重和体贴顾客的需求是营销成效的基础,为此,企业通过使用梅特勒
-贝克特的印象形成规律来强化消费者的认知影响力,不断给顾客提供鲜活的产品
信息,为了更好地传达人们的印象,企业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营销手段,比如使用广告覆盖、展会、社交媒体宣传等。
其次,为了深挖顾客心理,促成印象的形成,企业可以利用一系列独特的营销手法,比如主题重心、促销刺激、议价营销、赠品活动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在线宣传等新媒体来推广产品,大力宣传,多种宣传方
式覆盖广大消费群体,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同时,企业也可以将折扣结合在一起,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通过降低消费者成本,让客户有充足的购买动力,以衍生消费广泛性。
梅特勒-贝克特的印象形成规律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心理学领域,它可被用
于帮助改变消费者行为以及形成其印象。
从而促进销售额和利润的提升,为企业提供持久而长远的利润。
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企业能够为顾客带来实质性的价值,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总之,梅特勒-贝克特印象形成规律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是一
种十分有用的理论,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理 学 动 态Journal of Developments in Psychology1998年 第1期科技期刊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述评杨家忠 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心理研究所(重庆630715)[摘要]本文描述了印象形成的早期理论模型,序列模型和平行模型,并对这几个模型进行了简要述评。
关键词 印象形成,定型,个体信息,双重加工模型,连续体模型,平行限制满意模型 印象形成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形成他人的印象总是源于一定的信息,心理学家通常将这些信息分为两类:定型(stereotype)和个体信息(individuation information)。
定型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质和行为相联系。
个体信息指关于个人行为、人格特质、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人们是如何利用定型和个体信息形成他人印象的呢?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
本文根据近期的研究文献,就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做述评。
1 早期的理论观点1.1 格式塔主义的观点 Asch(1946)[1]认为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是综合刻划个体的全部信息的结果。
他从格式塔主义的观点出发,假设知觉者将目标个体的不同特征混合成连贯的、统一的印象。
在综合的过程中,知觉者既考虑个体特征的意义,又考虑个体同他人的人际关系,个体的不同方面得到修正,以求前后统一。
1.2 元素主义的观点 Anderson(1968)[2]也认为形成他人印象的过程就是综合描述个体的全部信息的过程。
但是,他从元素主义的观点出发,假设知觉者分别评估每条信息的意义,然后以代数的方式综合形成概括的印象。
2 序列模型 印象形成的序列模型认为知觉者对定型和个体信息的加工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序列的。
即,首先是基于定型(stereotype-based)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是自动的。
如果知觉者受到强烈的驱动,或特征的性质防碍了对个体进行归类或再归类,个体才会更多地进行基于特征(attribute-based)的加工过程。
Brewer(1988)[3]的双重加工模型(dual process model)与Fiske和Neuberg(1990)[4]的连续体模型(continnum model)都属于此种类型。
2.1 双重加工模型 Brewer认为印象形成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加工模式:基于定型的自上而下加工和基于特征的自下而上加工。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知觉者只进行其中的一种加工模式。
他将这两种加工模式分为四个水平:在多维空间内直接的自动的识别;归类;按照亚定型或特例将信息个体化;按照个体的图式或网络命题个性化。
加工水平由目标个体的特征、知觉者的需要或目的、以及目标个体与知觉者之间的相似性决定。
2.2 连续体模型 印象形成的连续体模型是由Fiske和Neuberg(1990)[4]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印象形成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分类加工,另一端是特征加工。
这两种类型的加工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存在中间类型的加工。
目标和刺激的轮廓决定着知觉者是否超越初始的印象(Ruscher & Fiske, 1990)[5]。
注意可以让知觉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以证实初始的分类或再分类。
知觉者在印象形成连续体的何处停止取决于形成准确的印象对他有多重要。
印象形成的连续体模型可用图1来表示:图1 印象形成的连续体模型3 平行模型 印象形成的平行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知觉者对定型和个体信息的加工不是序列进行的,而是同时加工的,并且相互限制意义,共同影响印象的形成。
Kunda和Thagard(1996)[6]提出了印象形成的平行限制满意模型(parallel-constraint-satisfaction model)。
3.1 理论假设 定型、特质和行为用激活扩散网络中的节点表示,每一节点的意义与和它相联系的节点有关;节点与节点之间存在着兴奋性联结或抑制性联结;节点之间的激活扩散受兴奋性联结和抑制性联结限制;节点之间不仅能相互激活,而且能相互去激活。
在激活扩散网络中,特质通常看作定型化的信息(特质与定型之间存在兴奋性联结)或反定型性的信息(特质与定型之间存在抑制性联结)。
如果行为对特质评定具有诊断意义,则它们之间存在兴奋性联结;如果对特质评定具有反诊断意义,则它们之间是抑制性联结;如果不具有诊断性,则它们之间就不存在联结。
定型和行为之间既能直接联结又能通过特质间接联结。
通过反复更新所有节点来激活信息,直到网络建立。
在每次的更新中,所有节点的激活水平是同时调整的,而且每一节点的激活水平都是通过兴奋性与抑制性联结,在与它相联系的节点的激活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
经过多次更新,所有的节点都达到稳定的激活水平,网络建立。
代表刻划目标个体特征的节点的激活水平反映该个体具有此种特征的程度。
如果需要,进行附加的推理。
他人印象的形成经常源于相当自动的认知过程。
两种颇有影响的归因模型(Gilbert, 1989; Trope, 1986)[7,8]都假设对他人行为的识别是自动发生的,如知觉者看见某人在打另一个人时,这种行为就被自动识别为攻击行为。
Gilbert和他的同事也认为以特质的方式刻划个体能够自动发生。
另外,行为发生的背景的许多方面都能对行为识别和个体刻划施加自动的影响。
当然,印象形成的过程也并非总是自动的,在一定条件下还要进行控制加工的推理过程。
如果知觉者无法对目标个体的信息形成连贯一致的理解(Kintsch, 1988)[9]、或者觉得信息特别让人惊奇(Kunda et al., 1990)[10]、观察到的信息的意义存在强烈的冲突,以及当个体力求对目标个体或其某个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时(Brewer, 1988; Fiske & Neuberg, 1990),都会促使知觉者进行附加的推理,并且这种过程也是按照平行限制满意的方式发生的。
推理的结果同先前激活的知识综合,形成目标个体的最终印象。
目标个体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是该特征最终激活水平的函数。
全面的印象包括刻划目标个体特征的组合。
3.2 定型、个体信息与印象形成 前已述及,平行限制满意模型认为形成印象的定型和个体信息相互限制,并共同影响印象的形成。
定型和个体信息的相互限制表现在三个方面:定型影响行为的意义;定型影响特质的意义;个体信息决定知觉者运用定型的哪种亚定型。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知觉者要利用定型和个体信息形成个体印象,定型和个体信息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印象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 (1)在缺少个体信息的情况下,定型影响对个体的评定。
(2)存在个体信息的情况下,定型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取决于信息的模糊程度及所要进行的判断任务。
个体信息清晰且具有诊断性时,定型不影响持质评定;个体信息具有诊断性但模糊时,定型通过影响信息的解释影响对目标个体特质的评定。
(3)即使在定型对特质的影响受到个体信息影响的情况下,定型也会影响与特质相关的行为的预测。
(4)Hilton和Fein(1989)[11]将非诊断性信息分为两种:真正无关的信息,即对个体人格的任何方面都不具有诊断性的信息;伪相关的信息,指与对目标个体的判断无关,但对人格的其他方面具有诊断性的信息。
在第一种情况下,定型影响印象形成;但其效应在虚假的诊断性个体信息情况下,会受到淡化或消除,并且随着非诊断性信息数量的增加,淡化效应增强。
(5)多重定型通过相互影响意义,共同影响印象的形成。
4 述评 印象形成早期的理论观点没有考虑印象形成的复杂性,显得笼统粗糙。
序列模型认为定型和个体信息是序列加工的,定型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占支配地位,定型驱动的加工过程占优先地位。
定型和个体信息综合的过程仅发生在占支配作用的定型加工过程无法解释获得的信息,或不能满足知觉者的目标时。
也即,在序列模型中定型被赋予特殊的地位。
而在平行限制满意模型中,定型和其他类型的信息是同样看待的。
当定型先于个体信息被知觉时,它对印象形成起支配作用;同样,当个体信息首先被知觉时,个体信息则处于支配地位;如果被同时知觉,两种类型的信息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激活扩散网络,以平行限制满意为依据共同影响印象的形成。
序列模型虽然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加工,以及定型和个体信息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没有深入探讨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定型和个体信息是如何影响印象形成的。
也就是说,只是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
平行模型吸收了认知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既是预存模型又是计算模型,对印象形成提出了微观的解释。
除此之外,与序列模型相比,平行模型有如下优点: (1)解释现象的范围较广 平行限制满意模型能够解释印象形成领域的许多现象。
清晰的具有诊断性的个体信息会削弱定型对目标个体特质评定的影响,但不会削弱对该目标个体未来的与特质相关的行为的预测(Kunda, Sinclair, & Griffin, 1995)[12]。
对此,序列模型无法解释。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个体都属于多重分类,知觉者根据不止一个分类形成印象(Hastie et al., 1990)[13],序列模型也无法解释多重定型联合影响印象形成这一现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另外,序列模型更无法解释定型间新的组合是如何共同影响印象形成的。
(2)简洁性和准确性 序列模型将印象形成区分为不同的加工过程,并划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然而又没有深入到印象形成的结构和具体过程,所以显得复杂模糊。
而平行模型基于平行限制满意这一基本过程解释印象的形成,并能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3)避免区分定型和个体信息 定型和个体信息的区分在序列模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定型和个体信息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的,知觉者经常无法直接观察到社会分类。
相反,社会分类要通过对目标特征的推理才能获得。
在平行模型中,对信息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困为它赋予定型和个体信息平等的地位,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不取决于它是定型还是个体信息,而取决于它的独特模式及与其他信息之间的联系。
纵观印象形成的几个理论模型,虽然探讨了印象形成过程,能够解释印象形成研究领域的一些现象,但还是有许多有等完善、补充之处。
(1)综合自动加工过程和控制加工过程 印象形成是控制过程和自动过程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
平行限制满意模型主要强调印象形成的自动加工方面。
另外的一些模型更强调控制加工,如假设的产生和评价模型(Read & Miller, 1993)[14]。
在未来的研究中,建立一个全面的模型,既包括两种类型的加工过程,又弄清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必要的。
(2)定型的激活 象性别和种族这样的定型分类能够直接观察到,不需要推理,而象职业、政治和宗教信仰这样的定型分类就无法直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