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名校课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习题 8 短文两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短文两篇
1.按照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
旸.谷(yánɡ) 姮.娥(hénɡ) 一撮.灰(cuō)
hào(皓)月高xuán(悬) 一shùn(瞬)间
2.根据课文填写词语。
(1)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2)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圆月有如一面镜子,高悬在蓝空。(比喻)
(2)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反问)
4.(连云港中考)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D )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去掉“通过”或“使”)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删去“为”)
(解析:D项应删去“为”和“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
5.仿写事物。
仿照示例,用简明的语言从“竹笋、天平、流星”中任选一个,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仿写,要求仿写的内容符合事物特点。
示例:飞蛾:正面——为追求光明,不惜赴汤蹈火;反面——总想把火扑灭,真是不自量力。
示例:流星:正面——为追求速度,不惜牺牲自己;反面——总想超越时间,但是徒劳无益。
竹笋:正面——为追求阳光,总是奋力上长;反面——总想快速长大,却是腹中空空。
6.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抒情。)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一: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
示例二: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
(济宁中考)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
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
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
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
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
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7.“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
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和蓬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9.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写它们引发了作者的联想,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的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0.通读全文,你认为“石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