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实录
摩西《短歌行》课堂实录(精选15篇)
摩西《短歌行》课堂实录(精选15篇)摩西《短歌行》课堂实录篇1时间:2023年9月22日星期三班级:盐外高二、三班记录:铁皮鼓整理:摩西教学过程:师:上一个星期,一个同学跟我说过,她有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要给我观赏,我看了,我觉得有一些不足,但是的确不错,至少的阅读面和思索值得大家学习。
生:(他是我哥哥),师:噢,你告知他我很佩服他。
他这篇文章,原来她读,他身体不适,我就代劳了老师读同学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很偶然的灵感,想到了酒。
第一个闯进脑海的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那个当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感叹出“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的苏轼酷爱饮酒,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非凡的气概啊!是酒赠与他的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是悄悄地与江水、明月抒情吧。
喝醉了,美也,愁也。
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真的醉了吗?假如他没醉,柳永肯定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哦,他好象已经醉醒。
那江头的屈原肯定醉了,彻彻底底的。
“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我好象又错了,屈原说他没醉,恩……哦!酒醉的人总说自己没醉……让我认真想想,肯定有人醉过……有了!辛弃疾醉过!“醉里挑灯看剑”,对!是他!他“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
哦……还有那位“独上兰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里。
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愁?不应当责备酒吧?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看来酒不是愁的梦……渐渐咀嚼,细细推敲品尝。
突然想到范仲淹,他说酒可以化作“相思泪”,为何?由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人好象总醉在酒里,醉在梦里,醉在愁里……“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看来醉里的人很简单醒来,但愁呢?“古来圣贤皆孤独,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的话道出了真理,就让咱们“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会须一饮三百杯”吧!望着祖国大好山河简单醉,望着英雄当年“雄姿英发”简单醉,望着曹雪芹勾画的儿女情长简单醉,醉得太多,醉得太美,醉得值得!又想起那句俗话:“酒逢知己饮!”就让我们为友人一醉方休吧!思绪随便自然地来到那座小城----------布达佩思东北一百多公里的埃盖尔。
《短歌行》教案【优秀5篇】
《短歌行》教案【优秀5篇】篇一:教学目标篇一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能力目标: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篇二:短歌行教案篇二【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1、重点:鉴赏诗歌。
2、难点: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曹操的名作《短歌行》。
请大家先来回忆以前所学的曹操的另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胸襟宽广,壮志雄心)。
今天我们来看看《短歌行》中诗人的英雄气慨是否一如既往。
二、诵读。
1、生初读诗歌,师范读正音。
2、扫除文字障碍,生读诗感悟。
然后交流读诗的体会三、鉴赏。
1、把握诗歌中的形象。
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背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形象:慷慨激昂而又沉郁苍凉。
2、领会诗歌的主旨,关键在于抓住诗眼。
⑴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诗眼是忧字。
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
诗人为何而忧?这个问题解决了对诗歌的理解也就很容易了。
(华年已逝,功业未成,人才难求。
)本诗意境忧而不伤,有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
⑵主旨: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了他求才若渴希望在有生之年广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⑶结构:感叹人生短暂忧抒发求才若渴广纳贤才。
忧虑贤才难求建功立业。
呼唤贤才来归。
3、语言: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语言简洁、凝炼,生动形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表达技巧:本诗托物起兴,巧用典故和引用古诗来抒发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写作。
从本诗主旨出发,联系自身实际,写下你的感悟。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通用6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通用6篇)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由“说曹操曹操就到”引入对曹操在文学和历史上的评价,《短歌行》中的曹操的形象意义。
二、检查自主阅读:1、了解创作背景。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
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2、朗诵。
在战场上鼓动群臣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一)微观入诗,赏析第一节。
1.微观入诗,就是从理解诗意开始;而理解诗意,就是从诵读开始。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请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他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
《短歌行》课堂实录试讲逐字稿
《短歌行》一、课堂导入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既能登大雅之堂,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又能入草野闾巷,让百姓谈说不尽,将近两千多年依旧鲜活在人们的口头心上。
这个人就是——曹操。
曹操的历史功绩和政治才能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于他的文学成就,大家却众口一词,一个字:赞!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名篇《短歌行》走进曹操,去了解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二、知人论世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三、初读诗歌1、听录音,正读音我们先来听一下录音范读,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诵读,揣摩气韵。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诵读,读正字音,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歌大意,初步感知诗人的情感。
请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
3、齐读四、细读诗歌1、自主思考: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忧”。
下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并思考:作者为何而“忧”?曹操又是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忧”的?2、合作探究:下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小组间合作探究讨论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层的“忧”是什么?请一组的同学选一位代表,发表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二组同学评价、补充。
我们来明确一下两个组讨论的结果。
明确:(1)一忧: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①设问。
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
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
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
第二层的“忧”是什么?请三组的同学选一位代表,发表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四组同学评价、补充。
(2)二忧:求贤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①用典、比兴。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对贤才的渴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
《短歌行》教案《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短歌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短歌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颠覆曹操作为奸臣逆贼的形象。
2、背诵诗歌的第一小节。
3、分析作者的忧思之情。
过程与方法:1、多朗读,从朗诵中感知诗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字如“忧”,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养高中的独立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吗?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只这是京剧中曹操的形象,同学们曹操的脸有什么特点?白色的。
那位同学知道京剧中白色代表什么类型的人。
代表的是阴险奸诈的人。
展示《观沧海》的幻灯片。
二、学习文本。
带着对曹操诗歌的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短歌行》。
1、朗读,先让学生朗读一遍,从朗读中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对诗歌的把握如何?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别人是如何朗读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轻重舒缓。
预设:在让学生听完朗诵之后再读一遍。
小结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感情把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诗歌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对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够到位,那我们就深入地了解一下诗歌,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是什么词?预设回答:忧2、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时候为国为民,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代丞相的情怀,那同学们看一下曹操他忧的对象是什么?先不着急回答,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女生读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我们先把这一小节读一下,从中看作者“忧”什么?预设:忧的是人生苦短。
短歌行课堂实录
短歌行课堂实录一、介绍背景故事,营造文学氛围在课堂开始时,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故事。
我讲述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江东英豪,感慨万千,写下这首《短歌行》的情景。
通过这个背景故事的介绍,我试图营造出一种文学氛围,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基调。
二、引导学生通读诗歌,理解诗词大意在学生们了解了诗歌的背景之后,我引导他们通读了这首诗。
我让学生们逐句阅读,并尝试理解每个词、每个句子的意思。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对整首诗的大意有了初步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理清诗歌层次或故事情节接下来,我帮助学生理清了这首诗的层次和故事情节。
我让学生们注意到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的各个层次。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情节,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四、带领学生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在学生们理解了诗歌的大意和层次之后,我带领他们把握了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我让学生们关注曹操在这首诗中的形象,以及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
通过分析曹操的形象和性格,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五、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主旨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们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尝试把握文章的主旨。
我让学生们反复阅读这首诗,并尝试从中感受曹操的情感变化。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六、带领学生掌握表现手法,领会语言风格接着,我带领学生们掌握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和领会其语言风格。
我让学生们注意到诗歌中的比喻、用典等表现手法,并尝试理解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和主题方面的作用。
此外,我还让学生们关注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如简洁明快、自然流畅等。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七、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领略文学艺术之美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让他们领略文学艺术之美。
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历史场景之中,感受曹操的情感和心境。
《短歌行》教学设计(最新9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最新9篇)短歌行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
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安诗歌的这种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
女作家蔡琰(字文姬)。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2、指明学生朗读(师生点评)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短歌行的教案(精选5篇
短歌行的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诗海泛舟》中的《短歌行》。
内容包括诗的朗读、理解、鉴赏以及创作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增强对文学史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和鉴赏《短歌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短歌行》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美。
2. 课堂讲解:(1)介绍作者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逐句解析《短歌行》的诗意和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短歌行》中的难点句子,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短歌行》。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2. 答案:(1)背诵要求:流利、有感情。
(2)鉴赏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曹操的其他诗作,如《观沧海》、《龟虽寿》等。
(2)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短歌行》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为学生的诗歌学习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的深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 (菁选优秀7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菁选优秀7篇《短歌行》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设计的说明《短歌行》是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模块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
在这之前,学生按照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先后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和《孔雀东南飞》,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基础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是了解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相应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是通过诵读、讨论、赏析、点拨,领悟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引发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是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教育学生要自觉珍惜时间,要拥有宽广的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基于上述“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主旨,揭示诗人的创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表现手法掌握不好的现状,我们把难点定在探究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上。
教学方法: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②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探究,得出答案③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三、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常山赵子龙于曹营几十万大军中救出吴蜀后主刘禅,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赵云无比威猛,于是感慨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正是曹操的这句话我们看到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义举。
这是小说中曹操爱惜人才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曹操的诗作,看看其内心深处是如何渴求贤士的,感受一下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横扫黄河两岸,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歌行》课文原文篇一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篇二一、说教材地位与内容《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
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
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
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强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短歌行篇一教学设想: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
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过程:(课前先发“补充阅读材料”,板书题目、作者)?一、熟悉诗歌1、导入:导语:(指黑板)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
《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我会,我给唱唱看好吗?自唱《短歌行》。
(过渡语:遇到古诗文,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说)2、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
(过渡语:……接着再来解决古诗文中的疑难问题)3、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
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叫2个学生个读诗歌。
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
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过渡语:……之后,我们再来领悟古诗文的思想感情)1、讨论分析“名句”。
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结合板书,提问: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
《短歌行》教学实录.doc
《短歌行》教学实录.doc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短歌行》的基本内容和文学价值;2.能够分析《短歌行》的诗歌语言和情感表达;3.识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4.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和感受生命的情感与哲理;5.拓展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2.《短歌行》的艺术特点和修辞手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课前,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搜索《短歌行》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一些线索和提示。
引导学生思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你是否曾经体验过这种情感?你为何对于诗中这句话有所共鸣?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讲授新课(1)提供史料背景:介绍作者、作品创作时代和背景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篇诗歌铺垫。
(2)阅读理解:对于每一首《短歌行》,先让学生尝试朗读,并将整首歌词正确无误地背诵下来。
然后,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抓住文中主旨,理清歌词的基本结构,并逐句逐字标注文中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3)共同探讨: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语言和情感表达,以及歌词所蕴涵的哲理思考。
如:1.歌词中“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意”是什么意思?2.歌词中“朝云行使捷径,夜雨送人千里”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3.歌词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有何作用?4.歌词中的一些常用词汇是何含义?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4)启迪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形式,启迪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并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加以联系,深入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课后作业1.带着所学内涵,学生可以尝试独立创作一首自己的短歌行。
2.搜集其他类似的优秀诗歌作品,分析其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
3.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寻找其中所含有的修辞手法和情感,增加文学修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总结本堂课主要分析了《短歌行》的基本内容、文学价值、艺术特点和修辞手法,深入探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生命哲理,并通过学生思维启发、情感沟通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短歌行》的优秀教学实录
《短歌行》的优秀教学实录《短歌行》的优秀教学实录《短歌行》作为汉末政治家曹操的著名诗作,入选了我国中学生的课本教材。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短歌行》教学实录。
希望大家喜欢。
《短歌行》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
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幻灯片: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
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短歌行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免费下载优秀版)
《短歌行》教学实录(一)导语:(课前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有这样一个人,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功过成败至今还令人评说不尽。
他就是——曹操。
(说曹操,曹操就到。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乐府诗《短歌行》(幻灯片)(二)知人论世:(幻灯片),下面我们先走进作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点评: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老师点评:今天语文课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 (三)解题: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
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
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
(幻灯片)(四)背景:我们都知道学习诗歌,背景知识必不可少。
诗歌的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歌的主旨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当时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攻灭孙刘势力,大战前夕,曹操酒宴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持槊歌此《短歌行》。
(幻灯片)(五)朗读(一):所谓诗歌是“三分诗,七分读。
”下面我们听下《短歌行》的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听后我请同学来谈谈有什么感觉体会?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答老师肯定同学们的感悟能力。
总结(朗诵者把曹操内心深处复杂、丰富的情感以及全诗感伤、苍凉的基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短歌行教学实录
短歌行教学实录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诗歌《短歌行》,对于诗歌的学习,我们除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之外,还要学会如何去评价诗歌当中所包含的那种美。
二、解题1. 了解标题的意思(1)同学们看这个题目,《短歌行》它属于古体诗,那何为“短歌”呢?学生答:歌声短促,所以“短歌”指歌声短促有力。
(2)“行”呢?学生答:“行”就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好,我们一起把标题的意思说一遍,(我们一起)“路远莫致之,好言共君饮,何为弦上音?”--这样的诗歌就叫做“歌”,加上“行”,它合起来叫做“歌行”。
2. 了解作者及背景(1)对于作者曹操,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和《龟虽寿》,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说一下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答: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他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
(2)关于《短歌行》的写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长江酒宴上横槊赋诗,慷慨自励,表明有志于天下一统的情怀。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思贤若渴的时候写的这首诗歌。
三、整体感知1. 放录音,学生听录音(1)放完录音以后,找2个同学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
学生答:悲凉慷慨的,有气势的等。
(2)同学们的感受都很准确。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悲凉慷慨的诗歌。
那么这首诗的气势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学生答:有。
(3)好,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诗歌的那种悲凉慷慨的气势。
要注意停顿,注意语速。
声音要压低一点。
注意是自励而不是自怨自艾。
好开始。
2. 学生齐读(男生女生分开读)(1)女生先来读一下,注意要读出那种慷慨悲凉的感觉。
开始。
(2)女生读的如此有感觉,那男生来读一下。
注意读出慷慨悲凉的感觉。
开始。
3. 评价朗读(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去试一下,同学们给我打一下分,10分为满分好吗?(教师朗读一遍以后做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完后然后再让同学们评价一遍)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朗读中能够再接再厉,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短歌行》教学实录
《短歌行》教学实录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短歌行》教学实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问:同学们可曾喝过酒? 问:是大瓶大碗的喝呢,还是小杯小盏的酌?问:可也曾意气风发,酒兴满怀时激情澎湃的唱首李白的——将进酒?问:不曾是不是?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可以试试,或许也可以增添喝酒的气氛与雅兴。
中国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酒文化。
陶潜的菊花酒是人格高洁的标志,其《饮酒》诗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从早喝到晚,喝得何等痛快。
但阮籍大醉六十天为了避婚,又喝得何其痛苦。
酒与名士的关系在魏晋风流名士之中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历史上著名的小酒徒集团——竹林七贤,更是常常一群人闭门哄饮,那可谓是大盆大缸的罐。
在古今超一流的为因酒出豪语的大诗人是谁——李白。
其饮酒的豪语无人能比,“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一曲将进酒更是闻名千古。
“与尔同销万古愁”,豪放浪漫,激情澎湃,夸张得不可思议,但也夸张得令人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诗圣杜甫,饱经沧桑深沉忧郁的他也唱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苏轼有着“把酒问青天”的纯真,也有“一樽还酹江月”的无奈。
古今第一女词人李清照有“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销残酒”的欢乐与温馨。
范仲淹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思乡之情,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等等。
中国的诗酒文化的源远流长由此可见一端。
可以说中国古代第一流的诗人很多都与酒有着极深的情缘。
他们借着酒尽情的挥洒着诗兴,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比如今天要学的曹操的《短歌行》。
1《短歌行》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短歌行》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教学详析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完成二单元学习后,我们即将开启三单元的学习之旅。
那么在开启新任务前,我们首先应了解什么呢?生:应先了解“单元提示(说明)"。
师:没错,这是进入单元学习的关键入口,也是把握整个单元学习的基本导向。
下面请大家齐读:生:“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师:教材编辑者在本单元为我们安排了哪些文体呢?生:古诗词等名作。
师:本单元汇聚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式的名作,包含三国时期曹操的、东晋时期陶渊明的以及唐代李白等人的作品。
而且单元说明中提到“感受诗人的精神境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这在提示我们什么呢?生: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师:对!这便是单元说明让我们掌握的“基本方法”,那这个“基本方法"具体指(最好用四字格短语回答)?生:老师,我知道,是“知人论世”。
师:那请你给大家解释一下?生:“知人论世"有两层含义:一是泛指鉴别历史与现实人物的好坏,评论世事的得失;二是指了解历史人物以及论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师:非常棒,大家掌声鼓励!请大家翻到课本第58 页,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分别是?生:《短歌行》曹操。
师:诗的题目《短歌行》源自何处呢?生:汉乐府的旧题。
师:汉乐府旧题指的是使用汉代乐府机关采集或编制的诗歌题目,这些题目原本为乐府诗而设,后来被后世诗人沿用,以表达类似主题与情感。
好,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这首诗……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教案(通用10篇)
曹操《短歌行》教案曹操《短歌行》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操《短歌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操《短歌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
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多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为什么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
)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
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
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二、走进文本活动一、理解词句,揣摩诗意。
1、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存在两类: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教师应作如下准备:①释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原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
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
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幻灯片: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
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幻灯片:二、研究性探讨这样一个人物,才华超众,关心民生疾苦,为何遭人诟骂呢?主要是受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使曹操作为奸雄的形象深入人心。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对曹操的评价上,与原著保持一致。
剧中曹操就唱了《短歌行》,但电视连续剧里的鲍国安的一段演唱,都是与剧情不相适宜的。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短歌行》片段:问:如果说这段演唱在剧中的安排有什么不妥的话,有什么不妥呢?提示:可以从作者本人、《短歌行》的主题、《三国演义》的主题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明确:先看《短歌行》的作者曹操,他是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如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看,他独揽大权,他想统一国家,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改革用人制度,这些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他顺应了那个时代发展的趋势。
我们对他的评价应着重看他对历史的供献,而不应该仅仅从道德方面来看。
也就是说,《短歌行》的作者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其次,就《短歌行》的思想意义来说,不外乎表达了历史真人曹操感叹人生短暂,渴求贤才辅佐的心情,自己博大的胸襟和清明的政治理想。
此诗有悲壮慷慨的个性特征,这一首诗也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建安风骨”。
第三,再看艺术作品,作者着力刘备脸上贴金,给曹操脸上抹黑,显然是为了拥刘反曹的主题服务的。
就拿情节来看,当庞统(当然也是一个艺术形象)给他献了连环计后,曹操看到他从北方带来的将士居然能在江面上如履平地,这就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这也使他误认为踏平江东的确是指日可待的,所以,他于十五之夜,举行盛大的宴乐,无非是想作战前总动员,他的动员致辞就是《短歌行》,当他需要别人吹捧之时,“不识时务”的师祭酒居然说正声雅乐之中不能有不祥之音,他就一气之下,举槊刺死师祭酒,而后,又于次日亲自为师勖送葬。
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显然是为了告诉世人:一代奸雄曹操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好大喜功,爱听颂歌,他的壮举只不过是打自己耳光而已,或者说,这样安排情节只是为了塑造一个奸雄的形象。
说穿了,艺术作品中的曹操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等同于现实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曹操。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但有一点,电视剧的处理是正确的,即此诗是一首在酒宴上演唱的诗歌。
诗中有“对酒当歌”的句子,可作证据。
1、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
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举杯浇愁愁更愁──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
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2、我一直觉得这首诗的名字不好,因为如果用第一句仿佛更好──对酒当歌。
喝酒的时候总喜欢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样的歌?大家齐读,开始!教师朗读。
学生结合教师的朗读,分析本诗的风格特点。
学生齐读。
3、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
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
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明确:忧。
忧人生之短。
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生:酒。
师:对。
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
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
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
”,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
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
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
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
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
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
作者写得何等美丽!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
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乌江自刎刘邦:虚心请教成就天下师: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师: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师: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
)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
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
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
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
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忧的根源: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
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明确:“绕树三匝”句。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三国演义》)。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师: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五班有同学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
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明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
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明确:志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五、研究性探讨曹操志向远大,同时深知成就天下不能单凭匹夫之勇,必须依赖天下贤能,故而求贤若渴。
其实三国时代,何止曹操一人重视人才,刘备发现诸葛亮这匹千里马,留下“三顾茅庐”的美谈。
幻灯片:同学一:提供有利条件。
高薪,高职位同学二:好的工作环境。
同学三:尊重。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同学一:复合型人才同学二:创新型人才提醒学生,自己首先应成为一名人才,从现在就要为将来打好基础。
六、课外拓展请大家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幻灯片:七、课后作业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曹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