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八:推荐一本书》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八:推荐一本书》教案(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81ebd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b.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八:推荐一本书》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习作八:推荐一本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阅读与生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向他人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教材提供了两个示例,分别是《草房子》和《夏洛的网》。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有一定的偏好,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选择推荐书籍、无法清晰表达推荐理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帮助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会用心去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2.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推荐理由。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两个示例,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去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提高表达能力。
3.指导写作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他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黑板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书籍,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推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两个示例,引导学生分析示例中的推荐理由,让学生学会用心去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a64f1353561252d380eb6eda.png)
长汀县腾飞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说明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
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
《古人谈读书》选取三则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通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阐明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围绕“读书”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多信息,如读书经历、读书态度、读书方法以及对某些书的评价,都要求学生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如,《忆读书》要求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经历、选好书的标准;《我的“长生果”》要求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三、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地表述,把重要的内容写具体。
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进行了“分段叙述”“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重点表达的能力。
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到分段,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
四、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可以把三篇课文作为组进行教学,或者再补充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文章,组织指向“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目标的学习活动。
如,可以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梳理作家的读书经历,梳理关于读书方法的信息,可以提取、整合文章中介绍的书目信息。
第二,建议围绕“读书”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可以在本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读一读课文中作者提到的一些书籍。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f92b5f9abe23482fb5da4cb6.png)
《我的“长生果”》
教材 简介
《我的“长生果”》是“读书明智”
单元的略读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叶文玲的 一篇散文。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 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 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写作方面的影响。
教材 简介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内容,是将自己喜欢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 介绍给大家。(阅读范围宽泛,有内容)
教材提供了交流时可以借助的表格,包含人 物、出处、喜欢理由。(交流有帮助,有条理)
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时的要求:对表达者的 要求: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对听者的要 求: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交际有重点)
教材 简介
习作《推荐一本书》
《推荐一本书》是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将自己读 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习作有内容)
教学内容
关注单元主题
1
人文主题 读书明智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
2
语文要素 握内容要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 表达,突出重点。
五上第八单元教材语文要素体现
25
理解读书方法 明确读书态度
读书方法 选择实践
五上第八单元教材语文要素体现
26
梳理读书经历 把握内容要点
时间 书目 感受 观点
培养批判性 思考的能力 (有理有据)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读书明智
目 录
11 单元教材分析 2 教材目标定位 3 单元教学目标 4 阅读链接 5 课时内容安排 6 具体教学设计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25 古人谈读书 26 忆读书
27 * 我的“长生果”
★ 口语交际
★ 习作 ★ 语文园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5149aa216147916112856.png)
目录第一单元说明 (1)1 白鹭(主备人:张焕玉) (2)2 落花生(主备人:张焕玉) (7)3 桂花雨(主备人:张焕玉) (11)4 珍珠鸟(主备人:张焕玉) (16)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主备人:张焕玉) (18)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20)5搭石(主备人:龚美仙) (21)6将相和(主备人:龚美仙) (25)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主备人:龚美仙) (30)8冀中的地道战(主备人:龚美仙) (34)习作“漫画”老师(主备人:龚美仙) (37)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39)9猎人海力布(主备人:陈兰春) (40)10 牛郎织女(一)(主备人:陈兰春) (43)11牛郎织女(二)(主备人:陈兰春) (46)习作习作故事(主备人:陈兰春) (49)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51)12古诗三首(主备人:业萍) (52)13少年中国说(主备人:业萍) (58)14 圆明园的毁灭(主备人:业萍) (62)15 小岛(主备人:业萍) (66)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主备人:业萍) (68)16 太阳(主备人:主备人:雷林付) (71)17 松鼠(主备人:雷林付) (74)习作5 介绍一种事物(主备人:雷林付) (79)18 慈母情深(主备人:雷林付) (81)19父爱之舟(主备人:雷林付) (85)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备人:雷林付) (89)习作6 我想对您说(主备人:雷林付) (92)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94)21古诗词三首(主备人:王玉华) (95)22 四季之美(主备人:王玉华) (102)23 鸟的天堂(主备人:王玉华) (105)24* 月迹(主备人:王玉华) (108)习作______即景 (111)第八单元教学初探 (113)25古人谈读书(主备人:廖江慧) (114)26.忆读书(主备人:廖江慧) (118)27.我的“长生果”(主备人:廖江慧) (123)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主备人:廖江慧) (125)习作:推荐一本书(主备人:廖江慧) (128)语文园地八(主备人:廖江慧) (130)第一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2d12c0284ac850ac02424e.png)
今天我给大家交流汇报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下面由我给大家做单元解读和单元先读课的部分。
关于单元解读,我将从单元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安排。
这四个方面来展开。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四季之美这个主题来编排的。
整个单元由导语、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习作和语文园地这五个板块组成。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单元的导语页。
导语页向我们清晰的呈现了本单元的双主题,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
本单元所选取的这四篇文章分别是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
这四篇文章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他们的文学品味和审美修养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语用主题:同样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二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那么本单元的课文又是怎样呈现语文双主题,落实语文要素的呢?让我们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当中去看。
首先,第一篇文章,古诗词三首。
选取的是山居秋暝,枫桥夜泊两首古诗和长相思一首词。
这三首诗词向我们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秋冬景象。
虽然文体比较特殊。
但当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的内容之后,我们会发现诗句中蕴含了大量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所以,我们把本课的语文要素定位为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并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第二篇课文是四季之美。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通过描写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间,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多彩。
我们联系课后练习题发现。
本文的语文要素是通过动态描写,体会四季之美。
本文的句式表达很有特点。
我们看四个自然段,分别是以中心句开头为总分结构。
课后选做题,让同学们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这不仅仅是本课的一个语言文字训练点。
更是落实了语用主题中的第二条: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并为本单元的习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文章是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
这篇文章是巴金先生的早期作品。
主要通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纯美的自然风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ef6ee587b8f67c1cfad6b8f0.png)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四时景物”的主题安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景象带来的不同乐趣。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能初步体会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领略大自然的美,陶冶我们感受美的情操。
教学目标
1、会认2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累”,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连篇课文,积累优美的句段。
3、能理解诗歌大意,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4、学习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学会描写景物的变化。
5、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月迹》里中秋月夜,我们和奶奶一起盼月、赏月、议月,在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下,透过皎洁的月色和月亮的足迹,我们感受到了童心的可贵。
“习作”以补全题目的形式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是一种自然景观,通过观察写下心得,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语文园地”包含“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通过对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交流,要求积累单元的妙语佳句。“词句段运用”中通过对单元中一些描写比较具体的写景的句子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体会如何将景物描写具体,能做到仿写。“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渔歌子》的学习,让我们积累知识,传承经典。
《四季之美》中春天黎明里飘着彩云的天空、夏天夜晚里在蒙蒙细雨中飞行的萤火虫、秋天黄昏里点点的归鸭和成群的大雁、冬天早晨中手捧炭大自然的独特韵味,沉浸在美的氛围中。
《鸟的天堂》描写了早晨和傍晚看到的“鸟的天堂”的情境,扑鼻的绿意,欢唱的鸟儿,让我们看到了那棵大榕树勃勃的生命力,看到了鸟儿与树的和谐相处,他们彼此守护,互相依靠。榕树是大自然赐予鸟儿的家园,是鸟儿的天堂。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e64267879563c1ec4da7157.png)
4.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情感
(1)学生读前三联,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①让学生齐读前两联并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②引导学生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预设:空旷的山间刚下过一场秋雨,万物一新,林木茂密,银色的月光洒落在苍翠的松
重点
难点
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教学
准备
1.教学课件
2.相关图片
3.布置学生提前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全班交流:你会背诵哪些写景的古诗?学生背诵,教师相机点拨。
2.导入:《望庐山瀑布》让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壮观,《春晓》让人感受到了春的美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写景的古诗。
③“山居、竹喧、春芳”等词,可以通过字义组合的方式理解:“山居”即山中居所,“竹喧”即竹林里传来的喧笑声,“春芳”即春天的花草。
④“归浣女”和“下渔舟”可理解为“浣女归”“渔舟下”即:淀女衣归来;渔船顺流而下。“浣女”指“洗衣物的女子”。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意
点拨:可根据词语的意思,连词成句,并结合书中插图发挥想象,从面描述出诗中所写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87220a2161479171128ed.png)
再一起来读这句话.
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国自读第4自然段,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圆明园中的景观仅仅只有这七个吗?(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省略号.使学生明确: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
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具体说.
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
看图,结合图片的内容,你能再说说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吗?
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说一说.
了解景观,感受宏伟
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一共有七个“有”.)
你能不能一口气把圆明园中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呢?大家再读带“有”的几句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日期课型Fra bibliotek新课课 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五年级语文教师
执教人
教学目标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案(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3ee0d24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6.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材中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他们往往在表达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此外,学生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3.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看电影吗?有没有看过《哈利·波特》这部电影?那么你们喜欢哈利·波特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让学生呈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完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
![(完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4550e5accfc789eb172dc8d2.png)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学习在阅读时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8b8ad710e45c3b3566ec8b3a.png)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学习在阅读时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课件(集体备课)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课件(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445caf7f4b73f242336c5f7d.png)
理中品美
怎样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 作者进行对话呢?这节课我们采用体验 式学习,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摄像师, 用文字模拟摄像并制作脚本。
龙 小 可
1. 陈述人用填空的方式陈述成果:根据这一 段对____的描写,我们按____的顺序,抓 住了它们____的特点加以录制。为使这个 特点更加突出,并真实地再现作者当初的 感受,我们还加入了____以使这种感觉更 真切,引起共鸣;也可结合板书陈述。
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压、叠、盖……
龙 小 可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儿缝隙。
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堆”?
重重地堆着,厚厚地堆着,堆得—— 严严实实,不留一点儿缝隙。
龙 小 可
绿叶的浓密让我们体会到了榕树 的茂盛,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树 的茂盛呢?
龙 小 可
表现出颜色很绿,绿得发亮,绿得让
人觉得耀眼。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
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
命在颤动。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龙 小 可
南国的树是美丽的,那么南国的 鸟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说说你看到的 鸟儿是怎样的?
龙 小 可
鸟多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龙 小 可
2. 描绘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述,再现
他们带有鲜明个性的审美体验。
3. 在描述的同时,另一个学生把设计好的
思路写在黑板上。
4. 其他同学聆听并对其进行质疑或提出建
设性修改意见,以激发每一位同学思考
及参与合作的意识。
龙 小
可
春季
这一段是对春天黎明的描写,通过“泛、 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它变化的动态美,通 过颜色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 和力量。
部编版 语文五上 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 语文五上 七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45459dd8aaea998fcd220e96.png)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
第四关:课文朗读我最棒 (4)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 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 淡淡的痒痒的感觉。——《月迹》 (5)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 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升起熊熊的炭火,手捧 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 晨多么和谐啊!——《四季之美》
《古诗词三首》 呈现了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秋冬景象,分别借助不同的景
物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四季之美》 通过描写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间,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多 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鸟的天堂》 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 景色,生动的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 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补充诗人的创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 发,张继避难南下,漂泊于江淮,秋夜里的说见所闻所 感更增加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5)带着诗人的愁绪再读古诗,边想象画面边体会心 情。
品读交流《长相思》。
(1)默读展开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
画面?(翻山越岭 风餐露宿 风雪交加)
理
解
重 点 难
4.总结归纳,梳理方法。
步骤: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方法:结合注释,展开想象,关注背景。
王维号称“诗佛”,晚
年受其母亲的影响皈依佛门, “空”字既是诗眼也表露了 他的悠悠禅心。
(二)小组学习《枫桥夜泊》和《长相思》
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分组合作学习下面 两首诗。
(《枫桥夜泊》《长相思》)
共学提示: (1)自由朗读,借助注释插图了解诗词大意。 (2)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3e94e55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4.png)
十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认38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识、传、卷、差奔、降”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顾问大意,背诵《古人谈读书》。
3.梳理出作者读书的经历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书。
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体会,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的“长生果”》2课时
口语交际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习作2课时
单元进度时间
四单元教学12月15日-10月25日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期,即将进入青春期,学生情感的内容进步扩大、丰富,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2也逐步加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加强,自己有能力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锤炼、运用,实现五年级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学习的主体转变,以逐步提升学习的实效性
单元内容
《古人谈读书》选取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第一则共六句,第一句写要以城市的态度对待学习,第二句写要勤学聪敏,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句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这是空子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第四句写喜好古文,勤敏好学。第五句写勤奋,进取心强。第六句写“勤”与“思”的关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告诉我们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的仔细,也回读的正确。《忆读书》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什么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在文中指“书”,表达了书和任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作者以时间为序,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描述了读书类型的变化,在丰富的读书经历中,作者体会到读书的好处,阐明自己在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说课稿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bb71d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2.png)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材,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民间故事、古代诗歌,也有科幻小说、现代散文,涉及范围广泛,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文章写作手法的学习与借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主题。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文章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课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d50f96ea6bec0975f465e2c8.png)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眼中四季的最美是在什么时候?
二、读中感美。
三、理中品美。
1.师:我们曾经历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季的早晨,但我们很少像作者那样,用细腻的笔法传达真切的感受。怎样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呢?这节课我们采用体验式学习,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摄像师,用文字模拟摄像并制作脚本,看屏幕上的要求:
4.适时品析“月落乌啼霜满天”。
5.品析第二行“江枫渔火对愁眠”。
6.学生读诗。
7.课件出示:
8.品析第三、四行诗。
四、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师:诗人张继除了这些“愁”外,还有更大的一“愁”,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张晓风《不朽的睡眠》片段,教师配乐朗诵:
五、教师小结,布置练笔。
第三课时
一、诵读导入,奠定情感。
解题:“暝”(mínɡ)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的意思。“山居”是“山中居所”的意思,“秋暝”是指“秋天的傍晚”。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首山水诗。(板书:山水诗)
2.讲故事。
(在《月光曲》优美典雅的音乐声中,老师叙述故事)
二、自学质疑,明晰诗意。
(一)反复朗读,把握节奏。
1.请同学们自由反复朗读这首诗,要求读通、读顺。(学生读几遍后抽查朗读情况)
3.学生自由练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4.初步分享读诗后的体会。
预设:诗人出兵打仗去了,很想念自己的家人。这也是一首思乡的诗。
学生初读诗词,读准字音,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
三、学习诗句。
(一)默读。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学习在阅读时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
.
.
——知识就是力量,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要担心知识没有用,知识多了,路也好选择,也多选择。
比如高考,高分的同学,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学校的范围大,而在分数线左右的就为难了,分数低的就更加不要说了。
再比如,有了知识,你也可以随时炒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