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谐激光器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技术特点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技术特点波长可调谐激光器可任意控制信道波长,方便准确地控制频道间隔。
可调谐激光器主要由具有有源增益区和谐振腔的激光器、改变和选择波长的可调装置、稳定输出波长装置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可调谐激光器有电流调谐、温度调谐、包括微电子机械系统机械(MEMS)的机械调谐三种基本技术,一般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技术。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开发现状波长可调谐激光器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研发,已获得很大发展。
目前可调谐激光器已投入商业生产,并有许多结构不同和工作机理各异的可调谐激光器产品出现。
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可调谐的分布反馈(DFB)激光器、分布布喇格反射器(DBR)激光器、基于MEMS的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等。
此外,还发展了与滤波器、反射器、调制器、放大器等单片集成和混合集成的可调谐激光器,其中,采用MEMS技术的可调谐激光器是最有希望的一种,可获得大范围内可调谐激光器,并最有希望实现最小化、高密度、高速、批量生产。
当今的可调谐激光器技术水平已与固定激光器不相上下,能完全实现整个C波段(1529~1561nm)或L波段(1570~1605nm)的宽带调谐。
外腔可调谐激光器功率大、线宽窄、波长稳定,已可实现大范围、非连续的波长调谐,并已形成产品,可应用于长途网、超长途网、城域网、光插分复用(OADM)、光开关等,但由于其机械调谐使其调谐和转换速度较慢,机械稳定性差、不便于集成、制造比较复杂、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单片结构电流调谐的内腔可调谐激光器应用范围较广,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大范围可调激光器能够在100个通道间进行调节,输出功率可达10~20mW,调谐间隔已达25GHz,其它主要光谱指标和可靠性均达到了固定波长激光器水平。
宽带可调谐DBR激光器在可调谐DBR激光器中,在有源F-P增益区增加了衍射光栅,通过将激励电流导向谐振腔的不同部位来改变波长。
其连续调谐范围较大(>5.8nm)、调节速度非常快、采用现有生产工艺,但其线宽宽、输出功率低、控制较复杂。
超低噪声单频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超低噪声单频可调谐光纤激光器陈月娥;王勇【摘要】研制了一款超低噪声单频可调谐高抗振激光器,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该激光器工作波长为1 550 nm,主要由单频激光谐振腔、保偏光纤放大器以及监控反馈光路组成.采用了精密稳定的闭环温控技术,使得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极其稳定,温度控制分辨率达0.001℃.使用了鉴频部件及配套闭环系统锁定激光器的输出频率和功率,由此不仅保证了波长和功率的稳定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激光器的低频噪声,同时制备的激光器光学膜也有效地提高了激光损伤阈值.与同类激光器的性能相比,设计的光纤激光器可保证功率稳定性优于1%,相对强度噪声优于-130 dBc/Hz;选择不同类型的种子光源谐振腔,激光器的线宽可控制在1~400 kHz.另外,激光器的最大波长调谐范围为3 nm,输出功率可达1W.在频率为1 Hz时,其相位噪声低于10 μrad·Hz-1/2/m OPD;抗振动能力可达到0.1g(g为重力加速度).【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3(021)005【总页数】6页(P1110-1115)【关键词】保偏光纤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低噪声;抗振;单频【作者】陈月娥;王勇【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浙江嘉莱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336;浙江嘉莱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3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8.1;TN2421 引言光纤激光器是光纤通信中最具前途的一种光源。
其中,单频光纤激光器在过去的20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在分布式传感、相干光通信、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2]。
在获得单频光纤激光输出的众多方法中,分布布拉格反射方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由该方法获得的单频光纤缴光器具有窄线宽、频率可调、相干长度长以及噪声低等性能。
阵列式及分布式的光纤传感技术通常可以满足各种民用监测的需求,故在桥梁、建筑物、公路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可调谐激光器原理

可调谐激光器原理
可调谐激光器是一种由特殊的激光材料组成的激光器,可以调节激光输出的光谱特征。
可调谐激光器具有可编程性,可调节其输出功率、波长和半宽等调节参数。
它主要用于光
谱应用,如分光计,光学显微镜,参量分析,换能器测量,可视检测,表面结构显示和光
电电化学记录等。
可调谐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静止流体中的激光介质来提供可调节的激光粒子,其中受到环境因素(如温度)或其他外部因素(如光场)影响。
然后控制可调节激光输出
参数,将激光期调节到所需的特征。
可调谐激光器采用多腔激光结构,该结构由腔室、偏布栅、反射镜和其他激光器组成。
多腔激光室是采用特殊的布置形式,其中包括偏布栅、激光介质和激光腔室。
作用能量的
调制器控制反射镜,且每个腔室中的环境因素也不同。
激光腔室中的激光介质受到Phx和
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偏布栅的输入调制器和腔室环境因素来确定不同的激光输出参数,
包括波长、半宽和输出功率。
可调谐激光器机械调节、激光模块偏振状态参数电容器、光纤衰减器通过控制可调节
激光输出参数,特别是可调节激光器瓦数和调制器元件可以变换激光瓦数和波长,以实现
可调节输出波长,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和测量对象进行调节。
可调谐激光器及应用

可调谐激光器及应用可调谐激光器是一种可以调整其输出波长的激光器。
这种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可以通过外部输入,或通过内部调节系统来改变。
可调谐激光器因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可调谐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可调谐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共振腔的谐振条件。
光学共振腔是由两个反射镜构成的空间,在腔内产生了多次反射,形成一系列光的干涉。
当光的波长满足谐振条件时,干涉叠加效应将使得光在腔内形成驻波。
而可调谐激光器通过调节共振腔的长度或改变反射镜的位置,可以使得不同波长的光满足谐振条件,从而实现输出波长的调节。
根据激光的输出波长范围,可调谐激光器可以分为连续可调谐激光器和离散可调谐激光器两类。
连续可调谐激光器可以在较大的波长范围内连续调节输出波长,通常通过改变共振腔长度或使用光电调制器来实现。
离散可调谐激光器则只能在离散的波长点上进行调节,通常采用多个谐振腔或光栅的构造。
可调谐激光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主要的应用领域是通信。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同波长的光分别承载着不同的信息。
可调谐激光器可以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波长调谐,使得不同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波长的光传输。
此外,可调谐激光器还可以用于频率携带多路复用(WDM)系统,将多个波长的光信号传输到同一根光纤中,从而提高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
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光谱分析。
可调谐激光器可以用于光谱学研究,通过改变激光器的输出波长来扫描样品吸收或发射的光谱,从而获得样品的化学成分或结构信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环境监测以及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
此外,可调谐激光器还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
在激光治疗中,不同波长的激光具有不同的组织穿透性和生物学效应。
可调谐激光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来进行激光治疗,例如用于皮肤科、眼科和牙科等领域的治疗。
除了以上的应用领域,可调谐激光器还可以应用于光存储、光刻、光学传感和光子学实验等领域。
New Focus可调谐激光器选型指南

New Focus可调谐激光器选型指南一、TLB-6000 Vortex TM可调谐激光器提示:TLB-6000采用PZT调谐(压电精密调谐),窄线宽是该型号的最大特点,主要性能:◆PZT调谐范围:75GHz;◆线宽:<300K;◆支持FM、电流调制;◆支持固定功率输出;◆支持固定电流;◆支持RS232和GPIB接口;二、TLB-6300 Velocity TM可调谐激光器提示:TLB-6300采用DC调谐(直流电机调谐)+ PZT调谐(压电精密调谐),灵活的波长和功率选择是该型号的最大特点,PZT细调分辨率:0.02nm,DC粗调范围:>80nm,实现真正实时、线性、无跳模波长扫描,支持扫描、单步和精密调谐,支持FM、电流调制,支持恒功率、恒电流输出,支持RS232和GPIB接口。
三、TLB-6600 Venturi TM可调谐激光器1、无综合选项(5)的基准模块;2、最大测量功率;3、用0.1nm带宽测量的信号(载波) /自发辐射噪声(ASE)比,距离载波1-3nm处信号/最大自发辐射噪声(ASE)比;4、无综合选项(5);5、WR =波长基准,VOA =可调衰减器,PC =偏振控制器,PS =偏振扰频器综合选项提示:TLB-6600是调谐速度最快的产品,有高功率和低噪声不同选择,主要性能:◆波长范围:C+L波段(1550nm)和O波段(1330nm);◆调谐速度:2000nm/s;◆调谐范围:>110nm;◆波长精度:<±30pm;◆波长稳定性:<±15pm;◆ASE噪声:>70dB;◆通过OEM-Proven 24/7可靠性论证;◆支持以太网、USB和GPIB接口;提示:TLB-7000是波长稳定性最好的产品,高功率有突破,主要性能:◆波长范围:630nm-1650nm;◆波长稳定性:<±1pm/连续12小时;◆PZT调谐范围:150GHz;◆线宽:<500K;提示:TLB-3900是为DWDM测试而专门设计的宽范围不连续调谐激光器,主要性能:◆20mW的高光功率输出;◆25GHz或更高频道空隙的全波长锁定;◆内置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电子控制器;◆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可调谐DFB 激光器

OPEAK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aser center 437, No.6, Keyanxi Road,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City, 300192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l: +8622-87899303/87898266 Fax: +8622-87898266
Laser Safety The module contains class 3B laser source per CDRH, 21CFR 1040.10 Laser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module is Class IIIb laser products per IEC 60825-1:1993.
TLS-DFB-xxx 型可调谐激光器模块是为光纤无源器件测试、光 谱分析检验、光纤传感等应用设计的低成本可调谐分布反馈式 (DFB)半导体激光模块。模块工作在连续发光(CW)模式下, 通过电位器可实现激光器工作温度与驱动的电流的模拟调节, 可实现输出光功率与输出光波长的精密调节。模块内置高精度 温度控制电路与自动功率 APC(或恒流源 ACC)驱动电路,波 长锁定线路(依据激光器规格可选配) ,使得模块具有高波长稳 定性与功率稳定性。内置静电(ESD)防护、过流/过压保护等 完善的安全使用设计,严格的工艺控制与测试流程保证了产品 可长期可靠运行。
OPEAK
可调谐 DFB 激光器
TLS-DFBxxx 系列
产品特点
分布反馈(DFB)式半导体激光器 输出波长模拟连续调谐 输出光功率可调 窄光谱线宽 优异的光功率稳定性与波长稳定性 结构尺寸紧凑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第35卷第4期中国机械工程V o l .35㊀N o .42024年4月C H I N A M E C H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p p.656G665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张㊀萌㊀张松林㊀刘玉为㊀刘时成㊀范鹏举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710016摘要: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中普遍存在的输出光频率无跳模调谐范围小㊁扫描频率低㊁结构复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内部压电驱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提高回转精度㊁降低轴心偏移量的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多叶片并联的星型柔性机构结构.基于L a g r a n ge 方程和D u h a m e l 积分,分别建立了压电驱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和振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柔性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搭建了压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测试平台,测试了压电驱动系统的机械响应特性以及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可调谐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压电驱动系统一阶固有频率为2187H z ,柔性机构最大轴心偏移量为0.947mm .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无跳模调谐性能测试中,当调谐频率为20H z 时,实现了103.5G H z 的无跳模调谐范围.关键词:压电驱动系统;柔性铰链;优化设计;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中图分类号:T H 122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 132X.2024.04.00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O p t i m a lD e s i g no fP i e z o Gb a s e dA c t u a t e dS ys t e m s i nT u n a b l eD i o d eL a s e r s Z H A N G M e n g ㊀Z H A N GS o n g l i n ㊀L I U Y u w e i ㊀L I US h i c h e n g ㊀F A NP e n g ju C o l l e g e o fM e c h a n i c a l a n d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a a n x i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X i a n ,710016A b s t r a c t :I nv i e wo f t h eu b i q u i t o u s p r o b l e m s i n t u n a b l ed i o d e l a s e r s ,s u c ha s s m a l l t u n i n g r a n ge of o u t p u t o p t i c a l f r e q u e n c y w i t h o u tm o d e h o p p i ng ,l o ws c a n n i n g f r e q u e n c y a n d c o m pl e x s t r u c t u r e ,t h e d y n a m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l p i e z o Gb a s e d a c t u a t e d s ys t e m s o f t u n a b l e d i o d e l a s e r sw e r e s t u d Gi e d .B a s e do nt h ed e s i g n g o a l so f i m p r o v i n g r o t a t i o na c c u r a c y a n dr e d u c i n g ax i so f f s e t ,a m u l t i Gl e a f p a r a l l e l s t a r Gs h a p e d f l e x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s t r u c t u r ew a s p r o p o s e d .A f t e r t h a t ,b a s e do n t h eL a g r a n ge e Gq u a t i o n a n dD u h a m e l i n t e g r a l ,t h e d if f e r e n t i a l e q u a t i o no fm o t i o n a n d t h e v i b r a t i o n e qu a t i o no f t h e p i Ge z o Gb a s e d a c t u a t e ds y s t e m sw e r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n ,t h ed yn a m i c s m o d e lo f t h ef l e x i b l e m e c h a n i s m s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t h es t r u c t u r a l p a r a m e t e r sw e r eo p t i m i z e d .F i n a l l y,at e s t p l a t f o r m w a s b u i l t t oe x p l o r e t h em e c h a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 p i e z o Gb a s e da c t u a t e ds y s t e m sa n d t h e t u n a b l e r a n g e o f t u n a b l ed i o d e l a s e r s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f i r s t Go r d e rn a t u r a l f r e q u e n c y o f p i e z o Gb a s e da c t u a t e ds ys t e m s i sa s2187H z .T h e m a x i m u m a x i so f f s e to f t h ef l e x i b l e m e c h a n i s m s i s a s 0.947mm.I n t h em o d e Gh o p Gf r e e t u n i n gpe rf o r m a n c e t e s t s o f t u n a b l e d i o d e l a s e r s ,a m o d e Gh o p Gf r e e t u n i ng r a n g e o f 103.5G H z i s a chi e v e d a t a t u n i n g f r e q u e n c y of 20H z .K e y wo r d s :p i e z o Gb a s e d a c t u a t e d s y s t e m ;f l e x i b l eh i n g e ;o p t i m a l d e s i g n ;t u n a b l e d i o d e l a s e r 收稿日期:20230701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3GJ C GQ N G0408);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24年)0㊀引言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t u n a b l ed i o d e l a s e r,T D L )具有出射光频率连续可调谐㊁窄线宽㊁方向固定等优点[1],被广泛地应用于扫频干涉测量[2]㊁三维形貌测量[3]㊁冷原子物理[4]等前沿技术和关键领域.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中普遍存在无跳模调谐范围小㊁扫描频率低㊁结构复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内部压电驱动系统的跟踪精度和扫描频率,因此,有必要对压电驱动系统结构及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压电驱动器虽然具有结构紧凑㊁分辨率高㊁响应频率高等优点,但是也受到输出位移量小(仅为驱动器自身长度的0.10%~0.15%)以及不能承受侧向或拉伸载荷等缺点的限制[5].而柔性机构具有无需装配㊁无摩擦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将柔性机构作为预紧和位移放大机构与压电驱动器组成压电驱动系统[6],此类系统兼具压电陶瓷与柔性结构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超精密加656工[7G8]㊁精密定位[9G10]㊁精密光学系统[11G13]以及能量俘获[14]等领域.近年来,学者们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进行了不少研究.D U T T A 等[15]设计了一款L i t t r o w 型无镀膜外腔半导体激光器,通过激光器内腔注入电流与外腔驱动电压同步调谐实现了135G H z 无跳模范围.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较短外腔设计可以降低发生跳模的概率,进而扩大激光器无跳模扫描范围.然而,该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方向不固定,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柔性机构轴心偏移㊁压电驱动器迟滞特性等因素对系统的影响.B R E G U E T 等[16]设计了一款L i t t m a n GM e t c a l f 型镀膜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该激光器外腔通过两自由度柔性机构驱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器的调谐范围为837~870n m .然而,该设计方案没有对无跳模范围进行定量研究.魏芳等[17]开展了柔性机构的有限元分析,有效地提高了调谐机构的共振频率,实现了80G H z 的无跳模范围.本研究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调谐原理出发,对其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基于L a g r a n g e 方程和D u h a m e l 积分,分别建立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和振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柔性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搭建了压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测试平台,测试了压电驱动系统的机械响应特性以及激光器输出光频可调谐范围.1㊀L i t t m a n GM e t c a l f 型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调谐原理㊀㊀L i t t m a n GM e t c a l f 型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如图1所示,激光二极管内腔是带有增益的谐振腔,R 1㊁R 2分别为激光器内腔后端面和前端面的反射系数,激光二极管后端面与反射镜构成激光器的外腔.光栅作为选频元件被固定在底座图1㊀L i t t m a n GM e t c a l f 型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结构示意图F i g .1㊀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r a mo fL i t t m a n GM e t c a l f t u n a b l e d i o d e l a s e r s t r u c t u r e上,φ为光栅入射光与光栅法线的夹角,θ为一级衍射光与光栅法线的夹角,L P 为转轴中心与光栅衍射点之间的距离.在L i t t m a n GM e t c a l f 型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中,输出光为光栅零级衍射光.激光二极管后端面与反射镜构成激光器的外腔,其等效长度为L =L p (s i n φ+s i n θ)=L 1+L 2(1)式中,L 1为激光二极管后端面到光栅衍射点之间的距离;L 2为光栅衍射点到平面镜反射点之间的距离.L i t t m a n GM e t c a l f 型外腔半导体激光器采用闪耀光栅作为选频元件.闪耀光栅选频原理如图2所示.入射光线经光栅衍射后形成不同角度不同波长的多组光束,在空间上实现了不同波长光束的分离.通过调整反射镜角度使反射镜法线与一级衍射光平行,可以将某一频率光束反馈回谐振腔从而实现该光束的能量增强及频率选择.图2㊀光栅衍射选频示意图F i g .2㊀S c h e m a t i c d i a g r a mo f f r e q u e n c y s e l e c t i o nb yg r a t i n g di f f r a c t i o n 根据光栅的选频原理,光栅选择的波长λg =d (s i n θ+s i n φ)(2)式中,d 为光栅常数(即相邻光栅刻线之间的距离).根据驻波条件,可以得到激光器外腔选择的波长λe 为λe =2(L 1+L 2)/N 2=2L (s i n θ+s i n φ)/N 2(3)式中,N 2为外腔对应的纵模数.则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外腔选择的光频与光栅选择的光频之差的绝对值为F λ=|c λe-cλg |(4)式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自由光谱范围(f r e es p e c t r a l r a n ge ,F S R )的计算公式为νF S R =c 2n a i r (L 1+L 2)(5)式中:νF S R 为激光器的自由光谱范围;n a i r 为空气折射率.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调谐过程中,当外腔纵模数N 2发生变化时(即发生跳模),F λ>12νF S R ,因此,为了实现大范围无跳模调谐,需要满足N 2恒定不变(即F λ小于半个自由光谱范756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张㊀萌㊀张松林㊀刘玉为等围),可表示为Fλ<12νF S R(6)2㊀压电驱动系统的建模及动力学分析通过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调谐原理进行分析可知,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频率调谐是通过压电驱动系统驱动反射镜转动实现的.压电驱动系统的跟踪精度和扫描频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调谐范围和调谐频率.为了实现光频率大范围无跳模输出,首先需要对压电驱动系统进行分析.2.1㊀柔性机构建模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主要包括:压电陶瓷驱动器㊁柔性机构㊁位移传感器㊁预紧螺栓等.在早期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设计中,常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驱动回转铰链实现光频率调谐的方案.近年来高精度扫描测量㊁冷原子物理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提高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扫描范围和扫描频率提出了迫切要求.传统压电驱动系统设计方案受到回转铰链扫描频率低㊁回转精度受装配精度影响等缺点的限制,已不能满足应用需求.与传统回转铰链相比,柔性机构具有响应速度快㊁生产维护成本低㊁一体化加工无需装配㊁无需外加回复力等优点,因此本文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驱动柔性机构的设计方案.在理想情况下,柔性机构回转中心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结构发生弹性形变,回转中心常常会发生偏移,这会导致柔性机构回转精度的下降.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中,如果轴心偏移量或寄生运动幅度过大,则驱动系统回转精度可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导致输出光频无跳模调谐范围严重减小,因此,回转精度是柔性机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并联构型可以提高柔性机构刚度,有助于降低轴心偏移量㊁提高回转精度,因此采用多叶片并联连接的方式设计柔性机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波长改变量Δλ与频率改变量Δf的关系为Δλ=Δfλ20c(7)式中,λ0为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中心波长.根据光栅衍射方程,波长改变量与反射镜转动角度的关系为d(s i n(θ+Δθ)-s i nθ)=Δλ(8)式中,Δθ为柔性机构悬臂旋转角度(即一级衍射角改变量).假设驱动过程中压电陶瓷驱动方向垂直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则压电陶瓷驱动点与柔性机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L d为L d=D/s i n(Δθ)(9)式中,D为压电陶瓷最大伸长量.为便于分析柔性机构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下列假设条件:①在压电驱动系统中仅有柔性机构发生弹性形变,其他结构为刚体;②柔性机构悬臂旋转过程中,重力作用而致的垂直方向上的应变可以忽略,即所有应变都发生在水平平面上;③柔性机构重心与回转中心重合,即柔性机构驱动过程中产生的轴心偏移仅由外力引起.由于柔性机构中每个肋板是并联连接的,因此在驱动过程中所有肋板的受力状态完全相同.建立关于x㊁y㊁θ三个参数的柔性机构广义坐标系,当肋板产生弹性形变时,满足胡克定律.柔性机构及肋板的力学模型如图3所示.(a)柔性机构(b)肋板力学模型(c)简化后的等效力学模型图3㊀柔性机构力学模型F i g.3㊀M e c h a n i c sm o d e l o f f l e x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肋板发生弯曲时其截面惯性矩I为I=112h b3(10)式中,h㊁b分别为肋板的高度和宽度.该力学问题属于超静定问题,需要增加边界约束条件.驱动过程中由压电陶瓷驱动力F产生的弯矩M在O点产生的挠度为δ1=M l22n E I(11)856中国机械工程第35卷第4期2024年4月式中,l 为肋板长度;n 为肋板的数目;E 为弹性模量.由压电陶瓷驱动力F 在O 点产生的挠度为δ2=F l 33n E I(12)由δ1-δ2=0可以得到F =3M 2l(13)根据式(13)可以计算得到F A x =0F A y =F M A =12M üþýïïïï(14)式中,F A x 为A 点在x 轴方向上受到的力;F A y 为A 点在y 轴方向上受到的力;M A 为A 点承受的弯矩.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柔性机构肋板等效为图3b 所示的力学模型.肋板挠度计算公式为δr (x l )=M x l (l 2-x 2l )6n E I l -M A x l (l -x l )(2l -x l )6n E I l(15)式中,x l 为长度为l 肋板上的点与O 点的距离.对δr (x l )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δr (x l )=M l 6n E I -M A l 3n E I -M x 2l2n E I l -M A x 2l2n E I l +M A x l n E I(16)对δr (x l )求二阶导数可以得到δ㊆r (x l )=-M n E I l x l -M A n E I l x l +M A n E I(17)则可以计算得到柔性机构的弹性势能U 为U =12n E I ʏl 0(δ㊆r (x l ))2d x =l 6n E I(M 2+M 2A -MM A )(18)将式(14)代入式(18)可以得到U =l 6n E I 3M 24(19)柔性机构驱动过程中,弯矩M 的做功为W =ʏΔθ0M (Δθ)d (Δθ)(20)假设弯矩M 所做的功W 全部转换为柔性机构弹性势能U ,可以得到U =W(21)将式(18)和式(20)代入式(21)中,可以得到柔性机构旋转角度Δθ为Δθ=M l20n E I(22)因此,可以得到柔性机构的等效刚度k b 为k b =M Δθ=20n E Il(23)由式(23)可知,在柔性机构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柔性机构的等效刚度取决于肋板的几何参数.2.2㊀压电驱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基于L a g r a n g e 运动方程可以得到压电驱动系统的运动方程:d d t (∂T ∂q i )-∂T ∂q i +∂U∂qi =Q i (24)i =1,2, ,n 1式中,T 为系统总动能;Q i 为广义力;q i 为广义坐标系;n 1为广义坐标数量.压电驱动系统总动能表达式为T =12m (x 2+y 2)+12J (Δθ )2(25)式中,12m (x 2+y 2)表示柔性机构平面运动动能,m 为柔性机构等效质量(即柔性机构刚体部分总质量),x为柔性机构沿x 轴的移动速度,y为柔性机构沿y 轴的移动速度;12J (Δθ )2表示柔性机构回转运动动能,J 为柔性机构转动惯量.系统总势能可以表示为㊀U =12ðni =1k (x c o s αi +y s i n αi )2+12k b (Δθ)2(26)式中,k 为单一肋板刚度;αi 为肋板i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则系统微分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m 000m 000J éëêêêùûúúúx ㊆y ㊆Δθ㊆éëêêêêùûúúúú+ðni =1k i (c o s αi )2ðni =1k isi n αic o s αi0ðni =1k i s i n αi c o s αi ðni =1k i(s i n αi)2000k b éëêêêêêêùûúúúúúúx y Δθéëêêêùûúúú=0F (t )M (t )éëêêêùûúúú(27)式中,k i 为肋板i 的刚度.已知系统初始条件为0,则可以求解得出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为ω1=k bJ(28)2.3㊀柔性机构的回转精度分析理想的柔性机构应具有固定的回转轴心,但是由于加工制造因素和弹性变形,柔性机构的回转轴心可能会偏离初始位置,进而导致柔性机构的定位精度降低.当轴心偏移量较大时,柔性机构可能无法满足其设计要求.例如,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中,轴心偏移会导致输出光频率的不连续性和模式跳跃,因此,在柔性机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其回转精度.956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张㊀萌㊀张松林㊀刘玉为等柔性机构结构简图见图3a.根据系统初始条件和D u h a m e l 积分可以得到系统振动方程:ðni =1k (c o s αi )2ðni =1k s i n αi c o s αi 0ðni =1k s i n αi c o s αi ðn i =1k (s i n αi)2000k b éëêêêêêêùûúúúúúúx y Δθéëêêêùûúúú=0F (t )M (t )éëêêêùûúúú(29)根据胡克定律,单一肋板在驱动力F 作用下的弹性势能为U 1=12k (Δx )2=12k (F k)2(30)式中,Δx 为肋板变形量.肋板在驱动力F 作用下的应变能为V ε=12F Δl =12F 2lE A 1(31)式中,Δl 为肋板伸长量;A 1为肋板横截面面积.假设应变能完全转化为弹性势能,则通过联立式(30)和式(31)可以得到单一肋板刚度k 为k =E A 1l(32)由于柔性机构在x 轴方向上负载为0,因此在x 轴方向上轴心偏移量为0.在y 轴方向上的轴心偏移量Δy 可以通过式(29)计算得到:Δy =Fðni =1k (s i n αi )2(33)3㊀柔性机构优化方法压电驱动系统采用三角波信号驱动.通过傅里叶变换可知,三角波是由不同频率㊁幅值㊁相位的正弦波和余弦波叠加而成的,因此当三角波高频分量接近或高于系统固有频率时会引起系统共振[18].这一现象极大地限制了系统带宽.因此,为了避免系统共振,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系统固有频率㊁柔性机构材料和尺寸参数.此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要求柔性机构轴心偏移尽可能小.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柔性机构关键尺寸参数进行优化.3.1㊀柔性机构优化分析选择柔性机构肋板长度l ㊁宽度b ㊁高度h 和肋板数目n 作为待优化参数.柔性机构等效刚度k b 是影响压电驱动系统的重要参数,根据式(28)可以得到,系统固有频率随着柔性机构刚度增大而提高,因此,提高柔性机构刚度有助于改善压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然而,过大的刚度可能导致Δθ降低,影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无跳模调谐范围,因此,也需要对柔性机构刚度进行优化.优化程序如图4所示.图4㊀柔性机构优化设计流程图F i g .4㊀O p t i m a l d e s i gn f l o wc h a r t o f f l e x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 目标函数如下:m i n f (x )=m i n (Δy ω)(34)其中,Δy 为轴心偏移量,ω为系统固有频率.优化目标为轴心偏移量与系统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尽可能小.优化参数如下:肋板长度l ,肋板宽度b ,肋板高度h ,设定肋板数目n =1,2, ,10.约束条件如下:(1)Δy <1μm ,定义最大轴心偏移量小于1μm .(2)Δθ>0.00089r a d ,为满足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设计要求,根据式(7)和式(8)可以得到,柔性机构悬臂回转角度必须大于0.00089r a d.(3)依据σ2m a x +τ2m a x ɤ[σ]n a对柔性机构进行强度校核,其中,σm a x 为肋板最大正应力,τm a x 为肋板最大切应力,[σ]为许用弯曲应力,n a 许用安全系数.(4)关键参数取值范围为:5mm ɤl ɤ10mm ;0.5mm ɤb ɤ1mm ;10mm ɤh ɤ15mm .利用MA T L A B O pt i m i z a t i o nt o o l b o x 按照以上程序对柔性机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变量l ㊁b ㊁h ㊁n 与柔性机构轴心偏移量㊁固有频率㊁轴心偏移量与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的关系如图5所示.066 中国机械工程第35卷第4期2024年4月(a)肋板长度㊀(b)肋板宽度(c)肋板高度㊀(d)肋板数目图5㊀肋板参数对轴心偏移量㊁固有频率㊁轴心偏移量与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的影响F i g.5㊀E f f e c t s o f r i b p a r a m e t e r s o na x i s d r i f t,n a t u r a l f r e q u e n c y a n d r a t i o o f a x i s d r i f t t on a t u r a l f r e q u e n c yΔy/ω㊀㊀如图5a所示,肋板长度l变化范围为5~10mm,其他参数不变.随着肋板长度的增大,轴心偏移量线性增大.根据式(32)和式(33),当其他参数不变时,肋板长度与轴心偏移量成正比例关系.另一方面,系统固有频率随着肋板长度的增大而下降.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式(23)和式(28)解释:根据式(23),随着肋板长度增大,柔性机构等效刚度降低;根据式(28),当柔性机构转动惯量不变时,柔性机构固有频率随着其等效刚度的降低而降低.由此可知,随着肋板长度的增大,轴心偏移量与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增大.如图5b所示,肋板宽度b取值范围为0.5~1mm,其他参数不变.轴心偏移量随着肋板宽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式(32)和式(33),当其他参数不变时,肋板宽度与轴心偏移量成反比例关系.另一方面,随着肋板宽度增大,柔性机构固有频率提高.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式(10)㊁式(23)和式(28)解释:当肋板宽度增大时,肋板的惯性矩增大,肋板的刚度增大,进而柔性机构固有频率提高.由此可知,随着肋板宽度的增大,轴心偏移量与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减小.如图5c所示,肋板高度h取值范围为5~10mm,其他参数不变.随着肋板高度增大,根据式(32)和式(33),轴心偏移量减小.另一方面,随着肋板高度的增大,柔性机构固有频率提高.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式(10)㊁式(23)和式(28)解释:当肋板高度增大时,肋板的惯性矩增大,肋板的刚度增大,柔性机构固有频率提高.由此可知,随着肋板高度的增大,轴心偏移量与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减小.如图5d所示,肋板数目n取值范围为1~20,其他参数不变.根据式(33),随着肋板数目增加,公式分母增大,轴心偏移量减小.另一方面,随着肋板数目增加,柔性机构固有频率提高.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式(23)和式(28)解释:当肋板数目增加时,柔性机构刚度增大,柔性机构固有频率提高.由此可知,随着肋板数目的增加,轴心偏移量与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减小.在此基础上,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柔性机构尺寸参数,同时对多项参数进行优化.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随着肋板数目n的增加(其他参数调整为最优值),柔性机构轴心偏移量减小,固有频166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张㊀萌㊀张松林㊀刘玉为等率提高,轴心偏移量与固有频率的比值Δy/ω减小.然而,肋板数目过多会增加机械加工难度并减小输出回转角度.根据优化结果,随着肋板数目增加,优化后的肋板长度l也同时增大.考虑到机械加工㊁结构尺寸㊁最大轴心偏移量和旋转角度Δθ等参数,选取优化结果为:n=5,l=7.1mm,b=0.79mm,h=12.7mm,ω=2187H z .图6㊀柔性机构优化结果F i g.6㊀O p t i m i z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f l e x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得到柔性机构尺寸参数后,建立压电驱动系统装配图见图7.图7㊀压电驱动系统装配图F i g.7㊀A s s e m b l e d v i e wo f p i e z o e l e c t r i c a c t u a t e d s y s t e m s 3.2㊀柔性机构强度分析应力集中是导致柔性机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柔性机构的设计阶段,有必要对柔性机构材料进行选择并对肋板承受最大应力进行分析.压电驱动系统驱动过程中,柔性机构会受到压电陶瓷循环力作用,因此,需要对系统进行静强度校核以及疲劳强度校核.3.2.1㊀柔性机构材料选择柔性机构在驱动过程中需要承受压电陶瓷的重复性冲击并提供纳米级的定位精度.柔性机构材料的选择对其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柔性机构常用材料特性如表1所示.与其他材料相比,低锰弹簧钢具有优良的疲劳性能㊁强度极限等力学性能,因此本文采用低锰弹簧钢,利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对柔性机构进行加工.表1㊀柔性机构材料特性参数T a b.1㊀M a t e r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a r a m e t e r s o ff l e x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材料强度极限(M P a)屈服极限(M P a)优点缺点碳素弹簧钢695410价格低,原材料易获得疲劳强度差,难以承受循环载荷低锰弹簧钢980784热处理后淬透性高,疲劳强度高淬火后易产生裂纹及热脆性铝合金205228密度低,加工性好,耐腐蚀性好疲劳强度差,难以承受循环载荷殷钢517276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低强度㊁硬度不高3.2.2㊀柔性机构静强度校核实验过程中施加预紧力为350N,压电陶瓷驱动器最大驱动力约为50N,因此柔性机构承受负载为[350N,400N]的三角波激励.如图3b 所示,根据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可以计算出肋板上x方向的弯矩为M(x)=-3x10l M+110M(35)根据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σ=M(x)I y=334M P a(36)取安全系数为2,则许用弯曲应力[σ]=12ˑσb=392M P a,其中σb为材料屈服极限.肋板受到剪切力与弯矩之间的关系为F s(x)=d M(x)d x=-3M10l(37)根据式(37)可以得到肋板最大切应力为τm a x=3F s2A=19.98M P a(38)已知许用切应力[τ]应为强度极限的40%~70%,则取系数为0.4时,可以得到[τ]=0.4σb=392M P a(39)综上所述,肋板的弯曲强度与剪切强度均满足如下要求:σm a x<[σ]τm a x<[τ]}(40)按照第三强度理论进行校核可以得到σ2+4τ2=3342+4ˑ19.982=336.4(M P a)<[σ](41)因此柔性机构满足静强度校核.3.2.3㊀柔性机构疲劳强度校核(1)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已知弯矩Mɪ[3.89N m,4.44N m]㊁正应力σɪ[292.25266中国机械工程第35卷第4期2024年4月M P a,334M P a].根据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公式[19]可以得到nσ=σ-1kσεσβσσa+φσσm =3.59>2(42)其中,nσ为肋板弯曲疲劳强度安全系数;σ-1为肋板弯曲疲劳极限;kσ为肋板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σa为肋板在正应力循环中的应力幅度;εσ为肋板的尺寸及截面形状系数;βσ为肋板的表面质量系数;φσ为肋板的平均应力影响系数;σm为肋板在正应力循环中的平均应力.肋板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表2㊀肋板弯曲疲劳强度参数T a b.2㊀F l e x u r a l f a t i g u e s t r e n g t h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r i b skσβσσa(M P a)σm(M P a)1.250.85520.85313.1εσφσσ-1(M P a)10.33480.2㊀㊀(2)剪切疲劳强度校核.已知剪切力F sɪ[116.52N,133.2N]㊁切应力τɪ[17.48M P a,19.98M P a].根据剪切疲劳强度校核公式可以得到nτ=τ-1kτετβττa+φττm =67.57>2(43)其中,nτ为肋板剪切疲劳强度安全系数;τ-1为肋板剪切疲劳极限;kτ为肋板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τa为肋板在剪应力循环中的应力幅度;ετ为肋板的尺寸及截面形状系数;βτ为肋板的表面质量系数;φτ为肋板的平均应力影响系数;τm为肋板在剪应力循环中的平均应力.肋板剪切疲劳强度主要参数如表3所示.表3㊀肋板剪切疲劳强度参数T a b.3㊀S h e a r f a t i g u e s t r e n g t h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r i b skτβττa(M P a)τm(M P a)1.150.8551.2518.73ετφττ-1(M P a)10.15343㊀㊀综上所述,柔性机构肋板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㊀压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4.1㊀压电驱动系统机电特性实验为了对压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进行测试,搭建图8所示的实验平台.平台主要包括压电驱动模块㊁测量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压电驱动模块主要由P Z S001压电陶瓷驱动器㊁T e k t r o n i x A F G3052C任意函数信号发生器㊁M D T693A单通道压电陶瓷电压控制器组成.为了保证柔性机构几何结构的精确性,使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进行加工.对柔性机构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测量模块包含H B M力传感器测试系统和c a p a N C D T6500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及其控制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由N IGP X I6133P X I采集卡和N IGP X I1031主机组成.图8㊀压电驱动系统机电性能测试平台F i g.8㊀E l e c t r o m e c h a n i 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e s t p l a t f o r mo fp i e z o e l e c t r i c a c t u a t e d s y s t e m s4.2㊀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光学特性试验为了对输出光频率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可调谐光源,搭建无跳模调谐范围测量系统.如图9所示,无跳模调谐范围测量系统由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控制模块和光学测量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控制模块包括:①S t a n d f o r dL D C051激光二极管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光二极管的电流和温度;②M D T693B开环压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位移响应;③泰克A F G3052C任意/函数发生器,用于产生两个三角波信号,以同步调制激光二极管注入电流和压电陶瓷驱动器驱动电压.测量模块包括:①FGP标准具(T h o r l a b sS A210G5B)和光电二图9㊀无跳模调谐范围测量系统F i g.9㊀M o d eGh o pGf r e e t u n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m e a s u r e m e n t s y s t e m366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压电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张㊀萌㊀张松林㊀刘玉为等极管检测器(T h o r l a b sD E T10A),用于测量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T D L)的无跳模调谐范围;②迈克尔逊干涉光路,用来观察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跳变现象;③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卡(N a t i o n a l I n s t r u m e n t sP X l eG5105).当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调谐频率设置为20H z时,最大无跳模调谐范围为103.5G H z,如图10所示.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性能指标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如表4所示[15G17,20].可以发现,本团队研制的激光器具有无跳模调谐范围大㊁输出光方向固定㊁经济性好等优点.对于更高调谐频率,压电驱动系统存在的振动和非线性会缩小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无跳模调谐范围.图10㊀20H z调谐频率时T D L无跳模调谐范围F i g.10㊀M o d eGh o pGf r e e t u n i n g r a n g e o fT D Lo ft u n i n g f r e q u e n c y i s a s20H z表4㊀T D L性能指标对比T a b.4㊀C o m p a r i s o no fT D L p e r f o r m a n c e对比项目P E T R I D I S等[20]D U T T A等[15]B R E G U E T等[16]魏芳等[17]本团队光源类型无镀膜激光二极管无镀膜激光二极管镀膜激光二极管镀膜激光二极管无镀膜激光二极管外腔结构L i t t r o w L i t t r o w L i t t m a nGM e t c a l f L i t t m a nGM e t c a l f L i t t m a nGM e t c a l f 回转机构P E A直接驱动悬臂结构2自由度柔性机构柔性机构星型柔性机构驱动器单P E A单P E A双P E A单P E A单P E A调谐方式同步调谐同步调谐外腔调谐同步调谐同步调谐输出光方向不固定不固定固定固定固定无调谐范围80G H z无跳模137G H z无跳模80G H z无跳模103.5G H z无跳模温度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殷钢柔性机构殷钢柔性机构半导体制冷器5㊀结论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中普遍存在的输出光频率无跳模调谐范围小㊁扫描频率低㊁结构复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内部压电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出发,基于提高回转精度㊁降低轴心偏移量的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多叶片并联的星型柔性机构结构;然后,基于L aGg r a n g e方程和D u h a m e l积分,分别建立了压电驱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和振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柔性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搭建了压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测试平台,测试了压电驱动的机械响应特性以及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可调谐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75V三角波输入信号作用下,压电驱动系统的输出位移为15.68μm,一阶固有频率为2187H z.柔性机构最大轴心偏移量为0.947μm.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无跳模调谐性能测试中,当调谐频率为20H z时,实现了103.5G H z的无跳模调谐范围.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性能指标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可以发现,本团队研制的激光器具有无跳模调谐范围大㊁输出光方向固定等优点.参考文献:[1]㊀余永林.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7,44(2):71G72.Y U Y o n g l i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u n a b l e D i o d eL a s e r s[J].L a s e r&O p t o e l e c t r o n i c sP r o g r e s s,2007,44(2):71G72.[2]㊀严建文,钟小虎,范煜,等.基于整群抽样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剩余使用寿命预测[J].中国机械工程,2021,32(13):1523G1529.Y A NJ i a n w e n,Z HO N G X i a o h u,F A N Y u,e ta l.R U LP r e d i c t i o no fH i g hP o w e r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L aGs e r sB a s e do nC l u s t e r S a m p l i n g a n dS V R M o d e l[J].C h i n aM 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2021,32(13):1523G1529.[3]㊀N A S I M H,J AM I L Y.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m e n t si n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u s i n g T u n a b l eD i o d eL a s e r s[J].L a s e rP h y s i c sL e t t e r s,2013,10(4):043001.[4]㊀江晓,张晨,蔡文奇,等.冷原子实验用的半导体激光器稳频系统[J].中国激光,2010,37(1):82G86.J I A N G X i a o,Z HA N G C h e n,C A I W e n q i,e ta l.F r e q u e n c y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S y s t e m o fD i o d eL a s e rf o rC o l dA t o m E x p e r i m e n t[J].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L aG466中国机械工程第35卷第4期2024年4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可调谐激光器波分复用光传输1引言光通信领域传统的光源均是基于固定波长的激光器模块,随着光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及应用推广,固定波长激光器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一方面随着DWDM技术的发展,系统中的波长数达到了数十甚至上百,在需要提供保护的场合,每个激光器的备份必须由相同波长的激光器提供,这样导致备份激光器数量增加,成本上升;另一个方面由于固定激光器需要区分波长,因此激光器的类型随着波长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管理复杂程度和存货水平;再有如果要支持光网络中的动态波长分配,提高网络灵活性,需要配备大量不同波长的固定激光器,但每只激光器的使用率却很低,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这些不足,随着半导体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成功地研制出可调谐激光器,即在同一个激光器模块上控制输出一定带宽内的不同波长,且这些波长值和间隔均满足ITU-T的要求。
这样,通过使用可调谐激光器作为备份,一个激光器就可以对几个波长甚至整个波段的波长进行备份,从而降低备份成本;由于可调谐激光器不再区分波长,以及其有通用性,从而简化了存货管理和对资金的占用;通过在光网络中部署可调谐激光器,可以根据网络中波长使用的具体情况,动态地选择信号波长,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动态的波长分配和使用,提升光网络的灵活性;此外,具有很调谐速度的可调谐激光器能够支持未来的光分组交换,等等。
因此,鉴于可调谐激光器人有以上诸多优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可调谐激光器不久将会取代固定波长激光器在光通信领域的地位。
2原理及特点可调谐激光器从实现技术上看主要分为:电流控制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等类型。
其中电控技术是通过改变注入电流实现波长的调谐,具有ns级调谐速度,较宽的调谐带宽,但输出功率较小,基于电控技术的主要有SG-DBR(采样光栅DBR)和GCSR(辅助光栅定向耦合背向取样反射)激光器。
温控技术是通过改变激光器有源区折射率,从而改变激光器输出波长的。
该技术简单,但速度慢,可调带宽窄,只有几个nm。
基于温控技术的主要有DFB(分布反馈)和DBR(分布布喇格反射)激光器。
机械控制主要是基于MEMS (微机电系统)技术完成波长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可调带宽、较高的输出功率。
基于机械控制技术的主要有DFB(分布反馈)、ECL(外腔激光器)和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等结构。
下面从这几个方面可调谐激光器的原理进行说明。
2.1基于电流控制技术基于电流控制技术的一般原理是通过改变可调谐激光器内不同位置的光纤光栅和相位控制部分的电流,从而使光纤光栅的相对折射率会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光谱,通过不同区域光纤光栅产生的不同光谱的叠加进行特定波长的选择,从而产生需要的特定波长的激光。
一种基于电流控制技术的可调谐激光器采用SGDBR(Sampled Grating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结构。
该类型的激光器主要分为半导体放大区、前布喇格光栅区、激活区、相位调整区和后布拉格光栅区。
其中前布喇格光栅区、相位调整区和后布喇格光栅区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流来改变该区域的分子分布结构,从而改变布喇格光栅的周期特性。
对于在激活区(Active)产生的光谱,分别在前布喇格光栅区和后布喇格光栅区形成频率分布有较小差异的光谱。
对于需要的特定波长的激光,可调谐激光器分别对前布喇格光栅和后布喇格光栅施加不同电流,使得在这两个区域产生只有此特定波长重叠其他波长不重叠的光谱,从而使需要的特定波长能够输出。
同时该种激光器还包含半导体放大器区,使输出的特定波长的激光光功率达到100mW或者20mW。
2.2基于机械控制技术基于机械控制技术一般采用MEMS来实现。
一种基于机械控制技术的可调谐激光器采用MEMs-DFB结构。
可调谐激光器主要包括DFB激光器阵列、可倾斜的MEMs镜片和其他控制与辅助部分。
对于DFB激光器阵列区存在若干个DFB激光器阵列,每个阵列可以产生带宽约为1.0nm 内的间隔为25Ghz的特定波长。
通过控制MEMs镜片旋转角度来对需要的特定波长进行选择,从而输出需要的特定波长的光。
另一种基于VCSEL结构ML系列系列的可调谐激光器,其设计基于光泵浦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采用半对称腔技术,利用MEMS实现连续的波长调谐。
同时通过此方法可得到大的输出光功率和宽光谱调谐范围,热敏电阻和TEC封装在一起,以便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输出。
为了精确频率控制一个宽带波长控制器被集成同一管壳内,前端分接光功率检测器及光隔离器用于提供稳定的输出功率。
这种可调激光器可以在C波段和L波段提供10/20mW光功率。
对于这种原理的可调谐激光器主要缺点是调谐时间比较慢,一般需要几秒的调谐稳定时间。
2.3基于温度控制技术基于温度控制技术主要应用在DFB结构中,其原理在于调整激光腔内温度,从而可以使之发射不同的波长。
一种基于该原理技术的可调激光器的波长调节是依靠控制InGaAsP DFB激光器工作在-5--50℃的变化实现的。
模块内置有FP标准具和光功率检测,连续光输出的激光可被锁定在ITU规定的50GHz间隔的栅格上。
模块内有两个独立的TEC,一个用来控制激光器的波长,另一个用来保证模块内的波长锁定器和功率检测探测器恒温工作。
模块还内置有SOA来放大输出光功率。
这种控制技术的缺点是单个模块的调谐的宽度不宽,一般只有几个nm,而且调谐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几秒的调谐稳定时间。
目前可调谐激光器基本上均采用电流控制技术、温度控制技术或机械控制技术,有的供应商可能会采用这些技术的一种或两种。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出现其他新的可调谐激光器控制技术。
3发展现状及前景可调谐激光器的出现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也正是由于看好可调谐激光器的巨大应用前景,一大批新老器件商纷纷投身于可调谐激光器的研究和开发中。
其中有知名的大牌厂商,如NORTEL、AGERE、ALCATEL等,也有刚加入的新兴企业,如AGILITY、IOLON、NEW FOCUS 等。
大多数可调谐激光器具有覆盖波长范围宽、较高的边模抑制比、带有波长锁定功能和适于实用化的封装技术,同时可调谐激光器内部均带有控制电路,便于控制使用。
因此从技术角度看可调谐激光器的发展日益成熟,已达到可以替代传统激光器。
鉴于可调谐激光器的独特优势,虽然整个通信业目前发展趋缓,但可调谐激光器的应用前景却被大家所看好。
据美国Yankee Group公司预测,可调谐激光器市场将由2001年的5千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0亿美元。
目前可调谐激光器的应用主要还集中于备份和简化存货管理,使用量不大,因此使用者对价格还不是很敏感,可调谐激光器的价格也比较高,大约是固定波长激光器的2-3倍。
随着价格降低到略高于甚至持平于固定波长激光器,技术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如集成调制器和波长锁定器、提高输出功率、简化电源、规范接口等),可调谐激光器极有希望在旧系统升级更新和新系统建设中取代固定波长激光器而获得规模应用,预计这个时间大约在2004年底左右。
经过1-2年的市场洗礼和技术发展,可调谐激光器目前技术水平已经与固定激光器不相上下,能完全实现整个C_band(1529-1561nm)或L_band(1570-1605nm)的宽带调谐,输出功率可达10-20mW,调谐间隔已达25GHz,其他主要光谱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均达到了固定激光器的水平,并进一步推出了集成调制器的光模块和2.5Gb/s、10Gb/s Transponder,一旦突破价格门槛,将迅速获得规模应用,从而取代固定波长激光器。
4可调谐激光器在DWDM系统的应用可调谐激光器在光传输系统中可能的应用方式很多,如对于实验室,可以利用可调谐激光器模拟整个波段的单波光源进行相关的实验等。
本节仅概要说明其在DWDM光传输系统中可自动实施保护和恢复倒换的通道层保护的应用。
常用的保护光通道业务运行的方法有:一种是为设备提供备份的硬件,当单元出现故障时,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紧急更换的替代装置;第二种方法是在发射端为光转发单元配置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处在上电状态,随时可以替代故障单元进行工作。
另外还有一种实现通道保护的方法,是使用固定波长的光转发单元,在WDM系统发送端设备所有的通道中,指定一部分光通道保护通道。
在受保护的通道光转发单元出现故障时,将故障单元的输入业务切换到保护通道的光转发单元输入端。
因此,由于可调谐激光器自身的优点,使得其在DWDM系统大有用武之地。
在国内,可调谐激光器首先应用在实验室的长途超大容量(Tb/s以上)光传输设备中。
深圳市中兴通讯公司的Unitrans ZXWM 160波DWDM设备中配置的可调谐激光器,结合超大容量可升级合分波装置、业务配置和倒换控制装置,可实现设备发射业务的通道级1:N 保护或分组1:N保护,构成了大容量系统多样化业务保护手段之一,为运营商构建未来高性能光网络提供了物质准备。
采用可调谐激光器实现业务保护,在实现通道保护时,增加了冗余装置,且不减少设备容量。
并可具有自动保护倒换和恢复能力。
整体设备构造较为简单,实现自动操作控制。
5结束语DWDM技术的发展使传输系统中的波长数越来越多,因此也对激光器的备份保护、管理上简化需求以及网络配置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从而使得可调谐激光器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市场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会使更多的器件供应商提供性能更好的可调谐激光器。
最近,可调谐激光器领域的几家代表供应商Agility、Alctel和Bookham签署了MSA(a major multisource agreement),制定了可调谐激光器新的标准协议,说明可调谐激光器在向实用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可调谐激光器性能的不断改善和价格的降低,其性价比能够与传统激光器相比,可调谐激光器会大有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