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练习(答案)
初一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
初一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1.如图所示,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若∠B=50°,∠C=70°,求∠DAC的度数.【答案】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B=50°,∠C=70°,∴∠BAC=60°,又∵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又∵AE是△ABC的高∴∠BAE=180°-∠B-∠AEB=40°,∴∠DAC=∠BAE-∠BAD=10°2.如图,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DE平分∠ADC,且∠ABC=80º,∠BCD=70º,则∠AED= .【答案】75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由∠ABC、∠BCD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得∠BAD∠ADC的度数,再由AE平分∠BAD,DE平分∠ADC,即可求得∠BAE∠ADE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得结果。
∠ABC=80º,∠BCD=70º,∠BAD∠ADC∠ABC∠BCD,AE平分∠BAD,DE平分∠ADC,∠BAE∠ADE,∠AED∠BAE∠ADE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等腰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高线进行判断,就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4.如图,在∆ABC中,AM是中线,AD是角平分线,AH是高,则有下列结论:(1)BM== ;(2)∠CAD=∠=______________;(3)∠=∠=90°.【答案】(1)CM,BC;(2)∠BAD,∠BAC;(3)∠AHB,∠AH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1)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知:中线平分该中线所在的线段;(2)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知:角平分线平分该角;(3)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知,高与垂足所在的直线垂直.(1)∵AM是△ABC的中线,;(2)∵AD是△ABC的角平分线,∴∠CAD∠BAD∠BAC;(3)∵AH是△ABC的高,∴AH⊥BC,∴∠AHB=∠AHC=90°;故答案是:(1)CM,BC;(2)∠BAD,∠BAC;(3)∠AHB,∠AHC。
八年级上册11.1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同步测试(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11.1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同步测试(人教版含答案解析)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时间:60分钟总分: 100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角形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B. 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C.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D.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 ) A. B. C. D. 如图,在△ABC中,若AD⊥BC,点E是BC 边上一点,且不与点B、C、D重合,则AD是几个三角形的高线(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8个如图,AD⊥BE于D,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 )个. A. 3 B. 4 C. 5 D. 6如图,在△ABC中,∠1=∠2,G为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E.F为AB上一点,CF⊥AD于H,下面判断正确的有( ) ①AD是△ABE 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边AD上的中线;③CH是△ACD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如图,兔子的三个洞口A、B、C构成△ABC,猎狗想捕捉兔子,必须到三个洞口的距离都相等,则猎狗应蹲守在( )A.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 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C.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D.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如图,AD是△ABC的中线,DE是△ADC的高线,AB=3,AC=5,DE=2,那么点D到AB的距离是( )A. 10/3B. 5/3C. 6/5D.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 ) A. 2<x<5 B. 4<x<10 C.3<x<7 D. 无法确定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 )A. 〖20〗^∘B. 〖30〗^∘C. 〖10〗^∘D. 〖15〗^∘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一点,这交点一定在( ) A.三角形内部 B. 三角形的一边上 C. 三角形外部 D. 三角形的某个顶点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如图,DB是△ABC的高,AE是角平分线,∠BAE=〖26〗^∘,则∠BFE=______.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角平分线BE将边AD分成长度为5cm和6cm的两部分,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cm.如图,在△ABC中,∠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A=〖50〗^∘,则∠BOC= ______ .如图所示,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若S_(△ADE)=1,则S_(△ABC)= ______ .如图,已知AE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若AB=8cm,△ACE的周长比△AEB的周长多2cm,则AC=______cm.在画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时,不一定画在三角形内部的是______ .如图,已知△ABC中,∠B=〖65〗^∘,∠C=〖45〗^∘,AD是∠ABC的高线,AE是∠BAC的平分线,则∠DAE= ______ .如图,在△ABC中,∠A=α.∠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_1,得∠A_1;∠A_1 BC与∠A_1 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_2,得∠A_2;…;∠A_2011 BC与∠A_2011 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_2012,得∠A_2012,则∠A_2012= ______ .如图,在△ABC中,AB=13,AC=10,AD为中线,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 ______ .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G,AD与BF相交于点H,∠BAC=〖50〗^∘,∠C=〖70〗^∘,则∠AHB= 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如图,△ABC中,AD⊥BC,AE平分∠BAC,∠B=〖40〗^∘,∠C=〖60〗^∘,求∠DAE的度数.如图所示,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求BC的长.如图所示:△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BAC=〖60〗^∘,∠C=〖70〗^∘,求∠CAD,∠BOA的度数是多少?如图△ABC中,∠A=〖20〗^∘,CD是∠BCA的平分线,△CDA中,DE 是CA边上的高,又有∠EDA=∠CDB,求∠B的大小.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如图,在△ABC中,AE是中线,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则:(1)∵AE是△ABC的中线,∴BE= ______ =1/2 ______ ;(2)∵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 ______ =1/2 ______ ;(3)∵AF是△ABC的高,∴∠AFB= ______ =〖90〗^∘;(4)∵AE是△ABC的中线,∴BE=CE,又∵S_(△ABE)=1/2 ______ ,S_(△AEC)=1/2 ______ ,∴S_(△ABE)=S_(△ACE)=1/2 ______ .已知,如图,AE是∠BAC的平分线,∠1=∠D.求证:∠1=∠2.答案和解析【答案】 1. A 2. A 3. C 4. D 5. B 6. A 7. A 8.A 9. A 10. A 11. 〖64〗^∘ 12. 32或34 13. 〖115〗^∘ 14. 4 15.10 16. 高线 17. 〖10〗^∘ 18. α/2^2012 19. 3 20. 〖120〗^∘ 21. 解:∵∠B=〖40〗^∘,∠C=〖60〗^∘,∴∠BAC=〖180〗^∘-∠B-∠C=〖80〗^∘,∵AE平分∠BAC,∴∠BAE=1/2∠BAC=〖40〗^∘,∴∠AEC=∠B+∠BAE=〖80〗^∘,∵AD⊥BC,∴∠ADE=〖90〗^∘,∴∠DAE=〖180〗^∘-∠ADE-∠AED=〖10〗^∘.答:∠DAE的度数是〖10〗^∘. 22. 解: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CE,在△ABD和△ECD中{■(AD=DE@∠ADB=∠EDC@BD=DC)┤,∴△ABD≌△ECD,∴AB=CE=5,AD=DE=6,AE=12,在△AEC中,AC=13,AE=12,CE=5,∴AC^2=AE^2+CE^2,∴∠E=〖90〗^∘,由勾股定理得:CD=√(DE^2+CE^2 )=√61,∴BC=2CD=2√61,答:BC的长是2√61. 23. 解:∵AD⊥BC,∴∠ADC=〖90〗^∘,∵∠C=〖70〗^∘,∴∠CAD=〖180〗^∘-〖90〗^∘-〖70〗^∘=〖20〗^∘;∵∠BAC=〖60〗^∘,∠C=〖70〗^∘,∴∠BAO=〖30〗^∘,∠ABC=〖50〗^∘,∵BF 是∠ABC的角平分线,∴∠ABO=〖25〗^∘,∴∠BOA=〖180〗^∘-∠BAO-∠ABO=〖180〗^∘-〖30〗^∘-〖25〗^∘=〖125〗^∘.故∠CAD,∠BOA的度数分别是〖20〗^∘,〖125〗^∘. 24. 解:∵DE是CA边上的高,∴∠DEA=∠DEC=〖90〗^∘,∵∠A=〖20〗^∘,∴∠EDA=〖90〗^∘-〖20〗^∘=〖70〗^∘,∵∠EDA=∠CDB,∴∠CDE=〖180〗^∘-〖70〗^∘×2=〖40〗^∘,在Rt△CDE中,∠DCE=〖90〗^∘-〖40〗^∘=〖50〗^∘,∵CD是∠BCA的平分线,∴∠BCA=2∠DCE=2×〖50〗^∘=〖100〗^∘,在△ABC中,∠B=〖180〗^∘-∠BCA-∠A=〖180〗^∘-〖100〗^∘-〖20〗^∘=〖60〗^∘.故答案为:〖60〗^∘. 25. CE;BC;∠CAD;∠BAC;∠AFC;S_(△ABC);S_(△ABC);S_(△ABC) 26. 证明:∵∠1=∠D,∴AE//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A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是∠BAC的平分线,∴∠1=∠EAC,∴∠1=∠2.【解析】 1.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和外角性质,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三角形的高线、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三条高不一定相交,故本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是三角形的内心,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因为它们都有两个端点,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2. 解:线段BD是△ABC的高,则过点B作对边AC的垂线,则垂线段BD为△ABC的高.故选A.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有三条中线,有三条高线,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都是线段.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3. 解:∵在△ABC中,AD⊥BC,点E是BC边上一点,且不与点B、C、D重合,∴AD是△ABD,△ABE,△ABC,△ADE,△ADC,△AEC的高.故选C.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知,三角形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内部,可以是三角形的边,还可以在三角形外部,结合图形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注意: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4. 解:∵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故选:D.由于AD⊥BC 于D,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都有一边在直线CB上,由此即可确定以AD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外,也可以在三角形内,所以确定三角形的高比较灵活. 5. 解:①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知AG是△ABE的角平分线,故此说法错误;②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知BG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故此说法错误;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知CH为△ACD的边AD上的高,故此说法正确;④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知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线,故此说法正确.故选B.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进行判断.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即为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和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线段,且都是顶点和三角形的某条边相交的交点之间的线段.透彻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6. 解:猎狗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猎狗应蹲守在△ABC的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判断即可.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7. 解:∵AC=5,DE=2,∴△ADC的面积为1/2×5×2=5,∵AD是△ABC的中线,∴△ABD的面积为5,∴点D到AB的距离是2×5÷3=10/3.故选A.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得出△ADC的面积为5,再利用中线的性质得出△ABD的面积为5,进而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得出△ADC的面积为5. 8. 解:7-3<2x<7+3,即2<x<5.故选A.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倍长中线,构造一个新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此题构造了一条常见的辅助线:倍长中线. 9. 解:∵∠BAC=〖60〗^∘,∠C=〖80〗^∘,∴∠B=〖40〗^∘.又∵AD 是∠BAC的角平分线,∴∠BAD=1/2∠BAC=〖30〗^∘,∴∠ADE=〖70〗^∘,又∵OE⊥BC,∴∠EOD=〖20〗^∘.故选A.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DC,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此类题要首先明确思路,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角平分线的定义. 10. 解: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一点,这交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故选A.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性质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锐角三角形的三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三高线的交点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钝角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一定交于一点,这交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1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高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D=∠BAE=〖26〗^∘,而∠AFD 与∠FAD互余,与∠BFE是对顶角,故可求得∠BFE的度数.【解答】解:∵AE是角平分线,∠BAE=〖26〗^∘,∴∠FAD=∠BAE=〖26〗^∘,∵DB是△ABC的高,∴∠AFD=〖90〗^∘-∠FAD=〖90〗^∘-〖26〗^∘=〖64〗^∘,∴∠BFE=∠AFD=〖64〗^∘.故答案为〖64〗^∘. 12.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D//BC,∴∠AEB=∠CBE,∵BE平分∠ABC,∴∠ABE=∠CBE,∴∠ABE=∠AEB,∴AB=AE, (1)当AE=5时,AB=5,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5+5+6)=32; (2)当AE=6时,AB=6,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5+6+6)=34;故答案为:32或34.由平行四边形ABCD推出∠AEB=∠CBE,由已知得到∠ABE=∠CBE,推出AB=AE,分两种情况(1)当AE=5时,求出AB的长;(2)当AE=6时,求出AB的长,进一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E=AB.用的数学思想是分类讨论思想. 13. 解;∵∠A=〖50〗^∘,∴∠ABC+∠ACB=〖180〗^∘-〖50〗^∘=〖130〗^∘,∵∠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1/2×〖130〗^∘=〖65〗^∘,∴∠BOC=〖180〗^∘-(∠OBC+∠OCB)=〖115〗^∘,故答案为:〖115〗^∘.求出∠ABC+∠ACB=〖130〗^∘,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OBC=1/2∠ABC,∠OCB=1/2∠ACB,求出∠OBC+∠OCB=1/2×(∠ABC+∠ACB)=〖6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OC=〖180〗^∘-(∠OBC+∠OCB),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等知识点,关键是求出∠OBC+∠OCB的度数. 14. 解:∵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ADC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一半,△ADE的面积等于△ACD的面积的一半,∴△ADE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又∵S_(△ADE)=1,∴S_(△ABC)=4.故答案为:4.先根据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得出△ADE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再根据S_(△ADE)=1,得到S_(△ABC)=4.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5. 解:∵AE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CE=BE,又∵AE=AE,△ACE的周长比△AEB的周长多2cm,∴AC-AB=2cm,即AC-8=2cm,∴AC=10cm,故答案为:10;依据AE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可得CE=BE,再根据AE=AE,△ACE的周长比△AEB的周长多2cm,即可得到AC的长.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求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等于两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 16. 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而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故答案为:高线.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定义求解.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有三条中线,有三条高线,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都是线段.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17. 解:在△ABC中,∵∠BAC=〖180〗^∘-∠B-∠C=〖70〗^∘,∵AE是∠BAC的平分线,∴∠BAE=∠CAE=〖35〗^∘.又∵AD是BC边上的高,∴∠ADB=〖90〗^∘,∵在△ABD中∠BAD=〖90〗^∘-∠B=〖25〗^∘,∴∠DAE=∠BAE-∠BAD=〖1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BAC=〖70〗^∘,又由AE是∠BAC的平分线,可求∠BAE=〖35〗^∘,再由AD是BC边上的高,可知∠ADB=〖90〗^∘,可求∠BAD=〖25〗^∘,所以∠DAE=∠BAE-∠BAD=〖10〗^∘.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高线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解:∵∠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_1,∴∠A_1 BC=1/2∠ABC,∠A_1 CD=1/2∠AC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ABC=∠ACD,∠A_1+∠A_1 BC=∠A_1 CD,∴∠A_1+∠A_1 BC=∠A_1+1/2∠ABC=1/2(∠A+∠ABC),整理得,∠A_1=1/2∠A=α/2,同理可得,∠A_2=1/2∠A_1=1/2×α/2=α/2^2 ,…,∠A_2012=α/2^2012 .故答案为:α/2^2012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_1 BC=1/2∠ABC,∠A_1 CD=1/2∠AC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ABC=∠ACD,∠A_1+∠A_1 BC=∠A_1 CD,然后整理即可得到∠A_1与∠A的关系,同理得到∠A_2与∠A_1的关系并依次找出变化规律,从而得解.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后一个角是前一个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9. 解:∵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BD=DC=1/2 BC,∴△ABD与△ACD的周长之差 =(AB+BD+AD)-(AC+DC+AD) =AB-AC =13-10=3.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3.故答案为3.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得到△ABD的周长和△ADC的周长的差就是AB与AC的差.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同时考查了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0. 解:∵在△ABC中,∠BAC=〖50〗^∘,∠C=〖70〗^∘,∴∠ABC=〖60〗^∘,∵在△AB 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线,∴∠EAD=〖90〗^∘-(〖25〗^∘+〖60〗^∘)=5^∘,∴∠AGH=〖25〗^∘+〖30〗^∘=〖55〗^∘,∴∠AHB=〖180〗^∘-〖55〗^∘-5^∘=〖120〗^∘.故答案为:〖12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BC=〖6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高的定义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BC=〖60〗^∘. 21.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C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AE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垂直的定义等知识点,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22. 延长AD到E 使AD=DE,连接CE,证△ABD≌△ECD,求出AE和CE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E=〖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即可.本题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中线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正确地作辅助线,把已知条件转化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题型较好. 23. 因为AD是高,所以∠ADC=〖90〗^∘,又因为∠C=〖70〗^∘,所以∠CAD度数可求;因为∠BAC=〖60〗^∘,∠C=〖70〗^∘,所以∠BAO=〖30〗^∘,∠ABC=〖50〗^∘,BF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BO=〖25〗^∘,故∠BOA的度数可求.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关键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出∠ABO、∠BAO,再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OB. 24.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EDA的度数,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CDE的度数,再次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DCE的度数,从而得到∠BCA的度数,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高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稍微复杂,但仔细分析图形也不难解决. 25. 解:(1)根据AE是△ABC的中线,可得BE=CE=1/2 BC; (2)根据AD是△ABC 的角平分线,可得∠BAD=∠CAD=1/2∠BAC; (3)根据AF是△ABC的高,可得∠AFB=∠AFC=〖90〗^∘; (4)根据AE是△ABC的中线,可得BE=CE,所以S_(△ABE)=1/2 S_(△ABC),S_(△AEC)=1/2 S_(△ABC),即S_(△ABE)=S_(△ACE)=1/2 S_(△ABC).故答案为:(1)CE,BC;(2)∠CAD,∠BAC;(3)∠AFC;(4)S_(△ABC),S_(△ABC),S_(△ABC). (1)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2)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高线以及角平分线的概念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有三条中线,有三条高线,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都是线段,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6. 由∠1=∠D,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AE//DC,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证∠EAC=∠2,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复习试题(含答案) (27)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A.两个内角平分线B.三边垂直平分线C.三条高线D.三条中线【答案】A【解析】分析:到三角形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内心.详解:到三角形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内心,即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点睛: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如图,AE⊥BC于E,BF⊥AC于F,CD⊥AB于D,⊥ABC中AC边上的高是线段()A.BF B.CD C.AE D.AF【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高的定义判断即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详解】三角形底边AC上的高,为对角点B到边AC的垂线段.∵BF⊥AC于F,∴BF是边AC上的高.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高线的识别,熟练掌握高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在△ABC中,AD、CE分别是△ABC的高,且AD=2,CE=4,则AB:BC=()A.3:4 B.4:3 C.1:2 D.2:1【答案】C【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S△ABC=12AB·CE=12BC·AD,再代入AD=2,CE=4即可求得AB:BC的值.详解:∵在△ABC 中,AD 、CE 分别是△ABC 的边BC 和AB 上的高,△S △ABC =12AB ·CE=12BC ·AD △AD=2,CE=4,△2AB=BC ,△AB :BC=1:2.故选C.点睛:“由AD 、CE 分别是△ABC 的边BC 和AB 上的高,得到S △ABC =12AB ·CE=12BC ·AD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边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的面积为4cm 2,则△BEF 的面积等于( )A .2cm 2B .1cm 2C .0.5 cm 2D .0.25 cm 2【答案】B【解析】【分析】 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点D 、E 、F 分别为边BC ,AD ,CE 的中点,推出14BEF ABC S S ∆=从而求得△BEF 的面积. 【详解】解:∵点D 、E 、F 分别为边BC ,AD ,CE 的中点,1111,,,2222ABD ABC BDE ABD CDE ADC BEF BEC S S S S S S S S ∆∆∆∆∆∆∆∆∴====14BEF ABC S S ∆∆∴= ∵△ABC 的面积是4,∴S △BEF =1.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与三角形的中线有关的三角形面积问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12×底×高,得出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5.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AD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从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线段就是对应边上的高可判断.【详解】A.线段AD 与BC 不垂直,所以不是△ABC 的高;B.线段AD 与BC 不垂直,所以不是△ABC 的高;C.线段AD 与BC 不垂直,所以不是△ABC 的高;D.线段AD 与BC 垂直,所以是△ABC 的高.故选D.【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三角形的高. 解题关键点:要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以及条件:从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线段就是对应边上的高.6.如图,ABC 的面积为1.分别倍长(延长一倍)AB ,BC ,CA 得到111A B C .再分别倍长A 1B 1,B 1C 1,C 1A 1得到222A B C .…… 按此规律,倍长2018次后得到的201820182018A B C 的面积为( )A .20176B .20186C .20187D .20188【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然后求出第一次倍长后△A 1B 1C 1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7倍,依此类推写出即可.详解:连接AB 1、BC 1、CA 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A 1BC 、△A 1B 1C 、△AB 1C 、△AB 1C 1、△ABC 1、△A 1BC 1、△ABC 的面积都相等,所以,S △A 1B 1C 1=7S △ABC ,同理S △A 2B 2C 2=7S △A 1B 1C 1=72S △ABC ,依此类推,S △AnBnCn =7n S △ABC .∵△ABC 的面积为1,∴S △AnBnCn =7n ,△S △A 2018B 2018C 2018=72018.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一次倍长后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的面积的7倍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 .平行四边形B .等腰三角形C .长方形D .梯形【答案】B【解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B ,故选B.8.如图所示,1ABC S ∆=,若BDE DEC ACE S S S ∆∆∆==,则ADE S ∆=( )A .15B .16C .17D .18【答案】B【解析】 ∵S △BDE =S △DEC ,∴BD=DC ,∴S △ABD =12S △ABC =12, ∵S △ABC =1,S △BDE =S △DEC =S △ACE ,∴S △BDE =S △DEC =S △ACE =13,∴S△ADE=S△ABD-S△BDE=12-13=16,故选B.9.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A.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外部C.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分情况讨论高线的交点,即可得解.详解: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记三种三角形的高线的交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D是△ABC的中线,DE是△ADC的高线,AB=3,AC=5,DE=2,点D到AB的距离是()A.2 B.53C.65D.103【答案】D【解析】分析:作DF△AB于点F,先由AD是△ABC的中线可得S△ABD=S△ACD,然后根据面积法即可求出DF的长,详解:作DF△AB于点F,△AD是△ABC的中线,△S△ABD=S△ACD,△1122AB DF AC DE⋅=⋅,△3DF=5×2,△DF=10 3 .故选D.作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面积法求线段的长,由中线的性质得出S△ABD=S△ACD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角形中线高角平分线的30题(有答案)ok
题(有答案)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如图,△ABC中,∠A=30°,∠B=70°,CE平分∠ACB,CD⊥AB于D,DF⊥CE于F.(1)试说明∠BCD=∠ECD;(2)请找出图中所有与∠B相等的角(直接写出结果).2.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三角形ABD中线,中线,的度数;(1)∠ABE=15°,∠BAD=35°,求∠BED的度数;边上的高;(2)在△BED中作BD边上的高;边的距离为多少?(3)若△ABC的面积为60,BD=5,则点E到BC边的距离为多少?3.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D和△ADC的周长之差为4(AB>AC),AB与AC的和为14,的长.求AB和AC的长.4.如图△ABC中,∠A=20°,CD是∠BCA的平分线,△CDA中,DE是CA边上的高,又有∠EDA=∠CDB,求的大小.∠B的大小.5.△ABC中,AD⊥BC,AE平分∠BAC交BC于点E.的大小.(1)∠B=30°,∠C=70°,求∠EAD的大小.(2)若∠B<∠C,则2∠EAD与∠C﹣∠B是否相等?若相等,请说明理由.是否相等?若相等,请说明理由.6.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B=20°,∠C=60°,求∠CAD和∠DAE的度数.的度数.7.在△ABC中.中.(如图)(1)若∠A=60°,AB、AC边上的高CE、BD交于点O.求∠BOC的度数.(如图)(2)若∠A为钝角,AB、AC边上的高CE、BD所在直线交于点O,画出图形,并用量角器量一量∠BAC+∠BOC= _________°,再用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加以说明.,再用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加以说明.(3)由(1)(2)可以得到,无论∠A为锐角还是钝角,总有∠BAC+∠BOC=_________°.8.在△ABC中,已知∠ABC=60°,∠ACB=50°,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的交点.的度数.求∠ABE、∠ACF和∠BHC的度数.9.如图,△ACB中,∠ACB=90°,∠1=∠B.的高;(1)试说明CD是△ABC的高;(2)如果AC=8,BC=6,AB=10,求CD的长.的长.10.如图,已知△ABC的高AD,角平分线AE,∠B=26°,∠ACD=56°,求∠AED的度数.的度数.11.如图,△ABC中,∠ABC=40°,∠C=60°,AD⊥BC于D,AE是∠BAC的平分线.的平分线.(1)求∠DAE的度数;的度数;是哪几个三角形的高.(2)指出AD是哪几个三角形的高.12.如图,在△ABC中,∠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的度数.求∠ABE、∠ACF和∠BHC的度数.13.如图,在△ABC中,∠B=60°,∠C=20°,AD为△ABC的高,AE为角平分线为角平分线的度数;(1)求∠EAD的度数;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寻找∠DAE与∠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BCE=40°,求∠ADB的度数.的度数.15.如图,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角平分线,的角平分线,的度数.(1)若∠B=47°,∠C=73°,求∠DAE的度数.的代数式表示)(2)若∠B=α°,∠C=β°(α<β),求∠DAE的度数(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16.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B=60°,∠C=45°,求∠ADB和∠ADC的度数.的度数.17.已知△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分别交CD、AC于点F、E,求证:∠CFE=∠CEF.18.如图(1),△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BC于点E.(1).若∠C=80°,∠B=50°,求∠DAE的度数.的度数.(2).若∠C>∠B,试说明∠DAE=(∠C﹣∠B).(3).如图(2)若将点A在AD 上移动到A´处,A´E⊥BC于点E.此时∠DAE变成∠DA´E,(2)中的结论还正确吗?为什么?确吗?为什么?19.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21cm,AB=6cm,BC边上中线AD=5cm,△ABD周长为15cm,求AC长.长.20.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如图,若△ABC 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点I,过I作DE⊥AI分别交AB、AC于点D、E.)请你通过画图、度量,填写右上表(图画在草稿纸上,并尽量画准确)(1)请你通过画图、度量,填写右上表(图画在草稿纸上,并尽量画准确)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写出来,并说明其中的道理.(2)从上表中你发现了∠BIC与∠BDI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写出来,并说明其中的道理.40°60°90°120°∠BAC的度数的度数∠BIC的度数∠BDI的度数21.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CAB=50°,∠C=60°,求∠DAE和∠BOA 的度数.的度数.22.如图,在△ABC中,AE是中线,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填空:是高,填空:(1)BE=_________=_________(2)∠BAD=__________________(3)∠AFB=_________=90°(4)S△ABC=_________S△ABE.23.如图,BM是△ABC的中线,AB=5cm,BC=3cm,那么△ABM与△BCM的周长是差是多少?的周长是差是多少?24.在△ABC中,AB=AC,AD是中线,△ABC的周长为34cm,△ABD的周长为30cm,求AD的长.的长.25.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三角形ABD的周长比三角形ACD的周长小5,你能求出AC与AB的边长的差吗?的边长的差吗?26.如图,在△ABC中,AC=AB,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AD⊥BC,请说明理由.,请说明理由.27.如图,∠BAD=∠CAD,则AD是△ABC的角平分线,对吗?说明理由.的角平分线,对吗?说明理由.28.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与AC的和为11cm,的长.求AC的长.29.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AE是△ACD的中线,已知DE=2cm,求BD,BE,BC的长.的长.30.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AB=6cm,AC=5cm,求△ABD和△ADC的周长的差.的周长的差.参考答案:1.(1)∵∠B=70°,CD ⊥AB 于D , ∴∠BCD=90°﹣70°=20°,在△ABC 中,∵∠A=30°,∠B=70°, ∴∠ACB=180°﹣30°﹣70°=80°, ∵CE 平分∠ACB , ∴∠BCE=∠ACB=40°,∴∠ECD=∠BCE ﹣∠BCD=40°﹣20°=20°, ∴∠BCD=∠ECD ;(2)∵CD ⊥AB 于D ,DF ⊥CE 于F , ∴∠CED=90°﹣∠ECD=90°﹣20°=70°, ∠CDF=90°﹣∠ECD=90°﹣20°=70°,所以,与∠B 相等的角有:∠CED 和∠CDF . 2.(1)∵∠BED 是△ABE 的一个外角,的一个外角, ∴∠BED=∠ABE+∠BAD=15°+35°=50°.(2)如图所示,EF 即是△BED 中BD 边上的高.边上的高. (3)∵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三角形ABD 中线, ∴S △BED =S △ABC =×60=15; ∵BD=5,∴EF=2S △BED ÷BD=2×15÷5=6, 即点E 到BC 边的距离为6.3.∵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边上的中线, ∴BD=CD ,∴△ABD 的周长﹣△ADC 的周长=(AB+AD+BD )﹣(AC+AD+CD )=AB ﹣AC=4,(2分)分) 即AB ﹣AC=4①, 又AB+AC=14②, ①+②得.2AB=18, 解得AB=9,②﹣①得,2AC=10, 解得AC=5,∴AB 和AC 的长分别为:AB=9,AC=5. 4.∵DE 是CA 边上的高,边上的高, ∴∠DEA=∠DEC=90°, ∵∠A=20°,∴∠EDA=90°﹣20°=70°, ∵∠EDA=∠CDB ,∴∠CDE=180°﹣70°×2=40°,在Rt △CDE 中,∠DCE=90°﹣40°=50°, ∵CD 是∠BCA 的平分线,的平分线,∴∠BCA=2∠DCE=2×50°=100°,在△ABC 中,∠B=180°﹣∠BCA ﹣∠A=180°﹣100°﹣20°=60°.故答案为:60 5.(1)∵∠B=30°,∠C=70° ∴∠BAC=180°﹣∠B ﹣∠C=80° ∵AE 是角平分线,是角平分线, ∴∠EAC=∠BAC=40°∵AD 是高,∠C=70° ∴∠DAC=90°﹣∠C=20°∴∠EAD=∠EAC ﹣∠DAC=40°﹣20°=20°;(2)由(1)知,∠EAD=∠EAC ﹣∠DAC=∠BAC ﹣(90°﹣∠C )①把∠BAC=180°﹣∠B ﹣∠C 代入①,整理得,整理得 ∠EAD=∠C ﹣∠B ,∴2∠EAD=∠C ﹣∠B .6.∵AD 是高,∠C=60°,∴∠CAD=90°﹣∠C=90°﹣60°=30°; ∵∠B=20°,∠C=60°,∴∠BAC=180°﹣∠B ﹣∠C=180°﹣20°﹣60°=100°, ∵AE 是角平分线,是角平分线, ∴∠CAE=∠BAC=×100°=50°,∴∠DAE=∠CAE ﹣∠CAD=50°﹣30°=20°. 7.(1)∵BD 、CE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高,上的高, ∴∠ADB=∠BEC=90°, 又∵∠BAC=60°,∴∠ABD=180°﹣∠ADB ﹣∠A=180°﹣90°﹣60°=30°, ∴∠BOC=∠EBD+∠BEO=90°+30°=120°; (2)如图所示:)如图所示:∠BAC+∠BOC=180°;理由如下:∵BD 、CE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高,上的高, ∴∠ADB=∠BEC=90°,∵∠ABD=180°﹣∠ADB ﹣∠BAD=180°﹣90°﹣∠BAD=90°﹣∠BAD ,∠O=180°﹣∠BEO ﹣∠DBA=90°﹣∠DBA=90°﹣(90°﹣∠BAD )=∠BAD , ∵∠BAC=180°﹣∠DAB , ∴∠BAC=180°﹣∠O , ∴∠BAC+∠O=180°; (3)由(1)(2)可得∠BAC+∠BOC=180°.8.∵BE是AC上的高,上的高,∴∠AEB=90°,∵∠ABC=60°,∠ACB=50°,∴∠A=180°﹣60°﹣50°=70°,∴∠ABE=180°﹣90°﹣70°=20°,∵CF是AB上的高,上的高,∴∠AFC=90°,∴∠ACF=180°﹣90°﹣70°=20°,∵∠ABE=20°,∴∠EBC=∠ABC﹣∠ABE=60°﹣20°=40°,∵∠ACF=20°,∠ACB=50°,∴∠BCH=30°,∴∠BHC=180°﹣40°﹣30°=110°.9.(1)∵∠1+∠BCD=90°,∠1=∠B ∴∠B+∠BCD=90°∴△BDC是直角三角形,即CD⊥AB,∴CD是△ABC的高;的高;(2)∵∠ACB=∠CDB=90°∴S△ABC=AC •BC=AB•CD,∵AC=8,BC=6,AB=10,∴CD===10.∵∠B=26°,∠ACD=56°∴∠BAC=30°∵AE平分∠BAC ∴∠BAE=15°∴∠AED=∠B+∠BAE=41°11.(1)∵AD⊥BC于D,∴∠ADB=∠ADC=90°,∵∠ABC=40°,∠C=60°,∴∠BAD=50°,∠CAD=30°,∴∠BAC=50°+30°=80°,∵AE是∠BAC的平分线,的平分线,∴∠BAE=40°,∴∠DAE=50°﹣40°=10°.(2)AD是△ABE、△ABD、△ABC、△AED、△AEC、△ADC的高.的高.12.∵∠ABC=66°,∠ACB=54°,∴∠A=180°﹣∠ABC﹣∠ACB=180°﹣66°﹣54°=60°.又∵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ABE=180°﹣∠BAC﹣∠AEB=180°﹣90°﹣60°=30°.同理,∠ACF=30°,∴∠BHC=∠BEC+∠ACF=90°+30°=120°.13.(1)∵在△ABC中,∠BAC=180°﹣∠C﹣∠B=180°﹣20°﹣60°=100°,又∵AE为角平分线,为角平分线,∴∠EAB=∠BAC=50°,在直角△ABD中,∠BAD=90°﹣∠B=90°﹣60°=30°,∴∠EAD=∠EAB﹣∠BAD=50°﹣30°=20°;(2)根据(1)可以得到:∠EAB=∠BAC=(180°﹣∠B﹣∠C)∠BAD=90°﹣∠B,则∠EAD=∠EAB﹣∠BAD=(180°﹣∠B﹣∠C)﹣(90°﹣∠B )=(∠B﹣∠C).14.∵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60°,∴∠DAC=∠BAD=30°,∵CE是△ABC的高,∠BCE=40°,∴∠B=50°,∴∠ADB=180°﹣∠B﹣∠BAD=180°﹣30°﹣50°=100°15.(1)∵∠B=47°,∠C=73°,∴∠BAC=180°﹣47°﹣73°=60°,∵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边上的高,∴∠BAD=90°﹣47°=43°,∵AE是∠BAC的角平分线,的角平分线,∴∠BAE=∠BAC=30°,∴∠DAE=∠BAD﹣∠BAE=43°﹣30°=13°;(2))∵∠B=α°,∠C=β°,∴∠BAC=180°﹣α°﹣β°,∵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边上的高,∴∠BAD=90°﹣α°,∵AE是∠BAC的角平分线,的角平分线,∴∠BAE=∠BAC=(180°﹣α°﹣β°),∴∠DAE=∠BAD﹣∠BAE=90°﹣α°﹣(180°﹣α°﹣β°),=90°﹣α°﹣90°+α°+β°,=(β﹣α)°16.∵∠B=60°,∠C=45°,∴∠BAC=180°﹣60°﹣45°=75°,∵AD为∠BAC的角平分线,的角平分线,∴∠BAD=∠CAD=∠BAC=37.5°,在△ABD 中,∠ADB=180°﹣∠BAD ﹣∠B=82.5°, 则∠ADC=180°﹣∠ADB=97.5°. 17.∵∠ACB=90°, ∴∠1+∠3=90°, ∵CD ⊥AB , ∴∠2+∠4=90°,又∵BE 平分∠ABC , ∴∠1=∠2, ∴∠3=∠4, ∵∠4=∠5, ∴∠3=∠5,即∠CFE=∠CEF.18.(1)在△ABC 中,∠BAC=180°﹣∠B ﹣∠C=180°﹣50°﹣80°=50°; ∵AD 是角平分线,是角平分线, ∴∠DAC=∠BAC=25°;在△ADC 中,∠ADC=180°﹣∠C ﹣∠DAC=75°; 在△ADE 中,∠DAE=180°﹣∠ADC ﹣AED=15°. (2)∠DAE=180°﹣∠ADC ﹣AED=180°﹣∠ADC ﹣90°=90°﹣∠ADC=90°﹣(180°﹣∠C ﹣∠DAC )=90°﹣(180°﹣∠C ﹣∠BAC )=90°﹣[180°﹣∠C ﹣(180°﹣∠B ﹣∠C )]=(∠C ﹣∠B ). (3)(2)中的结论仍正确.)中的结论仍正确.∠A ʹDE=∠B+∠BAD=∠B+∠BAC=∠B+(180°﹣∠B ﹣∠C )=90°+∠B ﹣∠C ;在△DA ʹE 中,∠DA ʹE=180°﹣∠A ʹED ﹣∠A ʹDE=180°﹣90°﹣(90°+∠B ﹣∠C )=(∠C ﹣∠B ). 19.∵AB=6cm ,AD=5cm ,△ABD 周长为15cm , ∴BD=15﹣6﹣5=4cm ,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边上的中线, ∴BC=8cm ,∵△ABC 的周长为21cm , ∴AC=21﹣6﹣8=7cm . 故AC 长为7cm . 20.(1)填写表格如下:)填写表格如下:∠BAC 的度数40° 60° 90°120° ∠BIC 的度数的度数 110°120°135°150°∠BDI 的度数110° 120° 135°(2)∠BIC=∠BDI ,理由如下:,理由如下:∵△ABC 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点I , ∴∠BIC=180°﹣(∠IBC+∠ICB ) =180°﹣(∠ABC+∠ACB ) =180°﹣(180°﹣∠BAC ) =90+∠BAC ; ∵AI 平分∠BAC , ∴∠DAI=∠DAE . ∵DE ⊥AI 于I , ∴∠AID=90°.∴∠BDI=∠AID+∠DAI=90°+∠BAC . ∴∠BIC=∠BDI .21.∵∠A=50°,∠C=60°∴∠ABC=180°﹣50°﹣60°=70°, 又∵AD 是高,是高, ∴∠ADC=90°,∴∠DAC=180°﹣90°﹣∠C=30°, ∵AE 、BF 是角平分线,是角平分线,∴∠CBF=∠ABF=35°,∠EAF=25°, ∴∠DAE=∠DAC ﹣∠EAF=5°,∠AFB=∠C+∠CBF=60°+35°=95°,∴∠BOA=∠EAF+∠AFB=25°+95°=120°, ∴∠DAC=30°,∠BOA=120°. 故∠DAE=5°,∠BOA=120°. 22.(1)∵AE 是中线,是中线, ∴BE=CE=BC , (2)∵AD 是角平分线,是角平分线, ∴∠BAD=∠CAD=∠BAC , (3)∵AF 是高,是高,∴∠AFB=∠AFC=90°,(4)S △ABC =,S △ABE =,∵BC=2BE,∴S△ABC=2S△ABE,故答案为CE,BC,∠CAD,∠BAC,∠AFC,2 23.∵BM是△ABC的中线,的中线,∴MA=MC,∴C△ABM﹣C△BCM=AB+BM+MA﹣BC﹣CM﹣BM =AB﹣BC=5﹣3=2cm.答:△ABM与△BCM的周长是差是2cm.24.方法1:由题意知:AB+AC+BC=34,AB+AD+BD=30,∵AB=AC,BD=BC,∴②×2得:2AB+2AD+BC=60③,③﹣①得:2AD=26,∴AD=13cm.方法2:∵AB=AC,D是中点,且AB+AC+BC=34,∴BD=BC,AB=(AB+AC),∴AB+BD=(AB+AC)+BC=(AB+AC+BC)=17cm (周长的一半).∵AB+BD+AD=30cm,AD=30﹣17=13cm.25.能..能.由题意知:△ABD的周长=AB+BD+AD,△ACD的周长=AC+CD+AD,又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边上的中线,所以BD=CD.∵△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小5,∴AC+CD+AD﹣(AB+BD+AD)=AC﹣AB=5.即AC与AB的边长的差为5 26.∵AD是BC边上的中线,∴BD=DC,∵AC=AB,AD=AD,∴△ABD≌△ACD(SSS),∴∠ADB=∠ADC,∵∠ADB+∠ADC=180°,∴∠ADB=∠ADC=90°,∴AD⊥BC.27.错误..错误.因为AD虽然是线段,但不符合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这里射线AD是∠BAC的平分线.的平分线.28.∵AD是BC边上的中线,边上的中线,∴D为BC的中点,CD=BD.∵△ADC的周长﹣△ABD的周长=5cm.∴AC﹣AB=5cm.又∵AB+AC=11cm,∴AC=8cm.即AC的长度是8cm.29.∵AD是△ABC的中线,AE是△ACD的中线,的中线, ∴BD=CD=2DE=4cm,∴BE=BD+DE=6cm,∴BC=2BD=8cm.30.∵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边上的中线,∴BD=DC=BC,∴△ABD和△ADC的周长的差=(AB+BC+AD)﹣(AC+BC+AD)=AB﹣AC=1.。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练习题
4321EDCBA1CDBA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 如图,已知△ABC 中,AQ=PQ 、PR=PS 、PR ⊥AB 于R ,PS ⊥AC 于S ,有以下三个结论:①AS=AR ;②QP ∥AR ; ③△BRP ≌△CSP ,其中( ).(A)全部正确 (B)仅①正确 (C)仅①、②正确 (D)仅①、③正确 2、 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3=∠4B.∠B=∠DCEC.∠1=∠2.D.∠D+∠DAB=180° 3.如图,ΔACB 中,∠ACB=900,∠1=∠B.(1)试说明 CD 是ΔABC 的高;(2)如果AC=8,BC=6,AB=10,求CD 的长。
4如图,直线DE 交△ABC 的边AB 、AC 于D 、E , 交BC 延长线于F ,若∠B =67°,∠ACB =74°, ∠AED =48°,求∠BDF 的度数5、如图:∠1=∠2=∠3,完成说理过程并注明理由: 因为 ∠1=∠2所以 ____∥____ ( ) 因为 ∠1=∠3所以 ____∥____ ( )6.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7.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8.适合条件∠A=12∠B=13∠C的△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A.30°B.75°C.105°D.30°或75°10.一个多边形的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1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1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围是________.13.如图,BD平分∠ABC,DA⊥AB,∠1=60°,∠BDC=80°,求∠C的度数.初一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1 如图,BC⊥CD,∠1=∠2=∠3,∠4=60°,∠5=∠6.(1)CO是△BCD的高吗?为什么?(2)∠5的度数是多少?(3)求四边形ABCD各角的度数.2.△ABC中,∠A=50°,∠B=60°,则∠A+∠C=________.3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4.△ABC中,∠A=∠B+∠C,则∠A=______度.5.如图∠1+∠2+∠3+∠4=______度.6.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高,AE平分∠BAC,∠B=75°,•∠C=45°,求∠DAE与∠AEC的度数.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6题A.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在三角形部交于一点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部交于一点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部交于一点D.三角形的三条高可能相交于外部一点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9.如图,BD=1BC,则BC边上的中线为______,△ABD的面积=_____的面积.2(9)10.如图,△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线段________.(10)初一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梯形B.菱形C.三角形D.正方形2.如图3,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已知AB=5cm,AC=3cm,求△ABD•与△ACD的周长之差.3.如图,∠BAD=∠CAD,AD⊥BC,垂足为点D,且BD=CD.•可知哪些线段是哪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或高?4.如图5,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6两部分,求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5.有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基地,如图所示,•由于引进四个优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定出两种以上的划分方案供选择(画图说明).6.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BC、AD的中点,S△ABC=4cm2,求S△ABE.7.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8如图7-1-2-9,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EF交AD于点O.请问:DO是△DEF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初一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41.若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2.△ABC中,若∠C-∠B=∠A,则△ABC的外角中最小的角是______(填“锐角”、“直角”或“钝角”).3.如图1,x=______.(1) (2) (3) 4.如图2,△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F是AB边上一点,延长CA到E,连EF,则∠1,∠2,∠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5.如图3,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且∠B=52°,∠C=78°,求∠AEB的度数.7.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AE,∠BAD=60°,则∠EDC=______.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7-2-2-6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应分别是30°和20°,叔叔量得∠BCD=142°,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道理吗?9.(1)如图(1),求出∠A+∠B+∠C+∠D+∠E+∠F的度数;(2)如图(2),求出∠A+∠B+∠C+∠D+∠E+∠F的度数.11.如图,BD、CD分别是△ABC的两个外角∠CBE、∠BCF•的平分线,试探索∠D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12 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的外角∠ACE的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D,试探索∠BDC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7.3 多边形及其角和基础过关作业1.四边形ABCD中,如果∠A+∠C+∠D=280°,则∠B的度数是()A.80°B.90°C.170°D.20°2.一个多边形的角和等于10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9 B.8 C.7 D.63.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4.六边形的角和等于_______度.5.正十边形的每一个角的度数等于______,每一个外角的度数等于_______.6.如图,你能数出多少个不同的四边形?7.四边形的四个角可以都是锐角吗?可以都是钝角吗?可以都是直角吗?•为什么?8.求下列图形中x的值:综合创新作业9.(综合题)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BE与D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0.(应用题)有10个城市进行篮球比赛,每个城市均派3个代表队参加比赛,规定同一城市间代表队不进行比赛,其他代表队都要比赛一场,问按此规定,•所有代表队要打多少场比赛?11.(创新题)如图,以五边形的每个顶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圆,求圆与五边形重合的面积.12.(1)(2005年,)已知一个多边形的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为()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2)(2005年,)五边形的角和等于_______度.13.(易错题)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中最多有钝角(• )A.1个B.2个C.3个D.4个培优作业14.(探究题)(1)四边形有几条对角线?五边形有几条对角线?六边形有几条对角线?……猜想并探索:n边形有几条对角线?(2)一个n边形的边数增加1,对角线增加多少条?15.(开放题)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角和增加多少度?若将n边形的边数增加1倍,则它的角和增加多少度?数学世界攻其不备壁虎在一座油罐的下底边沿A处.它发现在自己的正上方──油罐上边缘的B•处有一只害虫.壁虎决定捕捉这只害虫.为了不引起害虫的注意,它故意不走直线,而是绕着油罐,沿着一条螺旋路线,从背后对害虫进行突然袭击如图7-3-5.结果,•壁虎的偷袭得到成功,获得了一顿美餐.请问:壁虎沿着螺旋线爬行是最短的路程吗(线段AB除外)?答案:1.A 点拨:∠B=360°-(∠A+∠C+∠D)=360°-280°=80°.故选A.2.B 点拨: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1080.解得n=8.故选B.3.B 点拨: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2×360.解得n=6.故选B.4.7205.144°;36°点拨:正十边形每一个角的度数为:(102)18010-⨯︒=144°,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180°-144°=36°.6.有27个不同的四边形.7.解:四边形的四个角不可以都是锐角,不可以都是钝角,可以都是直角.因为四边形的角和为360°,如果四个角都是锐角或都是钝角,•则角和小于360°或大于360°,与四边形的角和为360°矛盾.•所以四个角不可以都是锐角或都是钝角.若四个角都是直角,则四个角的和等于360°,与角和定理相符,所以四个角可以都是直角.8.解:(1)90+70+150+x=360.解得x=50.(2)90+73+82+(180-x)=360.解得x=65.(3)x+(x+30)+60+x+(x-10)=(5-2)×180.解得x=115.9.解:BE∥DF.理由:∵∠A=∠C=90°,∴∠A+∠C=180°.∴∠ABC+∠ADC=360°-180°=180°.∵∠ABE=12∠ABC,∠ADF=12∠ADC,∴∠ABE+∠ADF=12(∠ABC+∠ADC)=12×180°=90°.又∵∠ABE+∠AEB=90°,∴∠AEB=∠ADF,∴BE∥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解:12n (n-3)=12×10×(10-3)=12×10×7=35(场).答:按此规定,所有代表队要打35场比赛.点拨:问题类似于求多边形对角线的个数.11.解:(5-2)×180°÷360°×12=1.5.点拨:不能直接求出扇形的度数,用整体法圆与五边形重合部分的角度和正好是五边形的角和.12.(1)C 点拨: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依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选C .(2)540 点拨:(n-2)×180°=(5-3)×180°=540°.13.C14.解:(1)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五边形有5条对角线;六边形有9条对角线;……n 边形有(3)2n n -条对角线. (2)当n 边形的边数增加1时,对角线增加(n-1)条.点拨: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其他顶点共可引(n-3)条对角线,n 个顶点共可引n (n-3)条,但这些对角线每一条都重复了一次,故n 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3)2n n -. 15.180°,n ·180°.数学世界答案:是最短的路程.可用纸板做一个模型,沿AB 剪开便可看出结论.。
七年级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专题课时练含答案)-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知能点分类训练知能点1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B.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高与这个三角形的两边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角形的三条高,可能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都在三角形外部D.三角形三条高中,在三角形外部的最多只有1条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3.如图所示,画△ABC的一边上的高,下列画法正确的是().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以上都不对5.如图所示,AM是△ABC的中线,那么若用S1表示△ABM的面积,用S1表示△ACM的面积,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是().A.S1>S2B.S1<S2C.S1=S2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6.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②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③三角形的中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如图所示,已知△ABC:(1)过A画出中线AD;(2)画出角平分线CE;(3)作AC边上的高.知能点2 三角形的稳定性8.下列四个图形中,具有不稳定性的图形是().9.照相机的支架是三条腿,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_____.•现实生活中还有利用三角形的这个特性的例子吗?如果知道,请写出来:________.10.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安装门窗时,先要把木头门窗固定好,这样搬运和安装起来才不会变形,请你设计一种方法固定木头门窗,这样做依据的数学道理是什么?◆规律方法应用11.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BE⊥AC,BC=12,AC=8,AD=6,求BE的长.12.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开放探索创新13.将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中点顺次连结可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通常称为“中点三角形”,如图①所示,△DEF是△ABC的中点三角形.(1)画出图中另外两个三角形的中点三角形.(2)用量角器和刻度尺量△DEF和△ABC的三个内角和三条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通过三个图的重复度量实验,验证你的发现.(3)你知道S△ABC和S△EDF的关系吗?怎样得出来的?(4)根据(2)中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CD是△ABC的中线,DE是△ACD的中线,EF为△ADE的中线,若△AEF的面积为1cm2,求△ABC的面积.①②③④答案:1.B 2.C 3.C 4.C5.C (点拨:等底等高)6.A 7.略 8.D9.稳定性三条腿的凳子等10.可在门(窗)角上钉一根木条,或用木杆顶在门(窗)角上,•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11.解:∵S△ABC =12BC·AD=12AC·BE,∴BC·AD=AC·BE,∴BE=1268BC ADAC⨯==9.12.解:设AB=x(cm),则AD=DC=12x(cm).(1)若AB+AD=12,即x+12x=12.所以x=8.即AB=AC=8cm,则DC=4cm,故BC=15-4=11cm,此时AB+AC>BC,所以三边长分别为8cm,8cm,11cm.(2)若AB+AD=15,即x+12x=15,所以x=10,则DC=5cm,故BC=12-5=7cm,显然此时三角形存在,所以三边长分别为10cm,10cm,7cm.综上所述,此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cm,8cm,11cm或10cm,10cm,7cm.13.(1)略(2)角度相同,中点三角形各边是原三角形各边长度的一半.(3)经度量知中点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底和高的长度分别是原三角形的底与高的12,所以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14.(4)△ABC面积为8cm2,解略.。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 (23)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AEC的角平分线,若∠BAC=80°,则∠EAD=()A.30°B.45°C.20°D.6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BAC=80°,AE是∵ABC的角平分线,∵∵EAC=12∵BAC=40°,∵AD是∵AEC的角平分线,∵∵EAD=12∵EAC=20°.故选:C.【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2.点P是△ABC内一点,且P到△ABC的三边距离相等,则P是△ABC 哪三条线的交点()A.边的垂直平分线B.角平分线C.高线D.中位线【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解答.【详解】∵P到△ABC的三边距离相等,∴点P在△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上,∴P是△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点B沿CB所在直线远离C点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角形面积随之增大B.∠CAB的度数随之增大C.BC边上的高随之增大D.边AB的长度随之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角和线段大小的比较以及三角形高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在直角三角形ABC中,S△ABC=1BC•AC,点B沿CB所在直线远2离C点移动时BC增大,则该三角形的面积越大.故A正确;B、如图,随着点B的移动,∠CAB的度数随之增大.故B正确;C、BC边上的高是AC,线段AC的长度是不变的.故C错误.D、如图,随着点B的移动,边AB的长度随之增大.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角和线段大小的比较以及三角形高的定义,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24.如图,AB∥CD,EG、EM、FM分别平分∠AEF,∠BEF,∠EF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DFE=∠AEF;②∠EMF=90°;③EG∥FM;④∠AEF=∠EG C.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详解】∵AB∥CD,∴∠DFE=∠A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①正确;∵AB∥CD, ∴∠MFE+∠MEF=180°,∵FM平分∠EFD,EM平分∠BEF,∴∠MFE=12∠DFE,∠MEF =12∠BEF,∴∠EMF=∠MFE+∠MEF = 12∠DFE+12∠BEF=90°, ②正确;∵AB∥CD, ∴∠AEF=∠DFE, ∵EG平分∠AEF,∴∠AEG=∠GEF=12∠AEF,∵FM平分∠DFE,∴∠EFM=∠MFD=12∠DFE,∴∠GEF=∠EFM, ∴EG∥FM,③正确;∵∠AEF=∠DFE≠∠EGC,④错误,正确的有3个,故选C.【点睛】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所示,△ABC中AC边上的高线是()A.线段DA B.线段BA C.线段BD D.线段BC【答案】C【解析】【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详解】由图可知,ABC中AC边上的高线是BD.故选:C.【点睛】掌握垂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6.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B.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C.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D.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性质即可解题.【详解】解: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两条直角边上的高与直角边重合,∴A 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属于简单题,熟悉三角形的高的作法是解题关键.27.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钝角三角形ABC 的高BE 时,有一部分学生画出下列四种图形,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 第一个是对的,后面三个是错误的.选C.28.,该三角形的重心到斜边的距离为( )A .3B .3C .23D .13【答案】D【解析】【分析】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并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再根据三角形重心三等分中线的性质即可求出.【详解】如图,根据三线合一的性质,底边上的中线sin45°=1,∵三角形的重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等于中点距离的2倍,∴重心到AB的距离=1×13=13.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重心,解题关键在于画出图形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三条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其实就是角的平分线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以及在三角形的位置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三角形的三条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正确;B、直角三角形只有三条高,而题目中是只有一条高,错误;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射线,错误;D、锐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但钝角三角形的高有的在外部,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基础题,熟记概念以及在三角形中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30.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DOC为直角,OE平分∠AOC,OG 平分∠BOC,OF平分∠BOD,下列结论:①∠AOE与∠BOG互余②∠EOF 与∠GOF互补③∠DOE与∠DOG互补④∠AOC﹣∠BOD=90°,其中正确的有()个.A.4 B.3 C.2 D.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出各选项的结果判断即可.【详解】解:①∵∠AOC+∠BOC=180°,OE平分∠AOC,OG平分∠BOC,∴∠AOE=12∠AOC,∠GOB=12∠BOC,∴∠AOE+∠BOG=12(∠AOC+∠BOC)=90°,∴∠AOE与∠BOG互余,故正确;②∵∠DOC=90°,OG平分∠BOC,OF平分∠BOD,∴∠BOG+∠BOF=12∠BOC+12∠BOD=12∠COD=45°,∴∠EOF+∠GOF=∠EOG+∠GOF+∠GOF=90°+45°+45°=180°,∴∠EOF与∠GOF互补,故正确;③∵∠DOE+∠DOG=∠EOF+∠DOF+∠FOG+∠DOF,∵∠EOF+∠GOF=180°,∴∠DOE+∠DOG=180°+2∠DOF,∴∠DOE与∠DOG不互补,故错误;④∵∠AOC+∠BOC=180°,∠BOC=90°﹣∠BOD,∴∠AOC﹣∠BOD=90°,故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及性质,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和差计算,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 (30)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如图,AD∥BC,BE平分∠ABC交AD于点E,BD平分∠EBC.(1)若∠DBC=30°,求∠A的度数;(2)若点F在线段AE上,且7∠DBC-2∠ABF=180°,请问图中是否存在与∠DFB相等的角?若存在,请写出这个角,并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60°;(2)存在,∠DFB=∠DBF.【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BC=2∠DBC=60°,∠ABC=2∠EBC=1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ABC=180°,于是得到结论;(2)设∠DBC=x°,则∠ABC=2∠ABE=(4x)°,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F=(72x-90)°,求得∠DBF=(90-12x)°,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FB+∠CBF=180°,于是得到∠DFB=(90-12x)°,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BD平分∠EBC,∠DBC=30°,∴∠EBC=2∠DBC=60°.∵BE平分∠ABC,∴∠ABC =2∠EBC =120°.∵AD ∥BC ,∴∠A +∠ABC =180°,∴∠A =60°.(2)存在∠DFB =∠DBF.理由如下:设∠DBC =x °,则∠ABC =2∠ABE =(4x)°.∵7∠DBC -2∠ABF =180°,∴(7x)°-2∠ABF =180°,∴∠ABF =(72x-90)°, ∴∠CBF =∠ABC -∠ABF =(12x+90)°, ∠DBF =∠ABC -∠ABF -∠DBC =(90-12x )°. ∵AD ∥BC ,∴∠DFB +∠CBF =180°,∴∠DFB =(90-12x )°, ∴∠DFB =∠DBF.【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92.已知,如图1,OB 、OC 分别为定角(大小不会发生改变)∠AOD 内部的两条动射线,∠AOC 与∠BOD 互补,∠AOB +∠COD =50°(1)求∠AOD 的度数;(2)如图2,射线OM、ON分别为∠AOB、∠COD的平分线,当∠COB 绕着点O旋转时,下列结论:①∠AON的度数不变;②∠MON的度数不变.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值.(3)如图3,OE、OF是∠AOD外部的两条射线,且∠EOB=∠COF=110°,OP平分∠EOD,OQ平分∠AOF,当∠BOC绕着点O旋转时,∠POQ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度数;若变化,说明理由.【答案】(1)∠AOD=115°;(2)②正确,∠MON的度数为90°不变;理由见解析;(3)∠POQ的大小不变为135°.【解析】【分析】(1)根据角的定义可知∠AOC+∠BOD=180°,与∠AOB+∠COD=50°,结合可得∠BOC的度数,即可求出∠AOD的度数;(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MON=∠CON+∠BOM+∠BOC=25°+65°=90°;(3)先求得∠DOE+∠AOF的值,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POD+∠AOQ,再加上∠AOD即可得∠POQ的值.【详解】解:(1)∵∠AOC与∠BOD互补,∴∠AOB+∠COD+2∠BOC=180°,∵∠AOB+∠COD=50°,∴∠BOC=65°,∴∠AOD=∠BOC+∠AOB+∠COD=115°;(2)②正确,∠MON的度数为90°不变;理由如下:∵OM、ON分别为∠AOB、∠COD的平分线,∴∠CON+∠BOM=12(∠AOB+∠COD)=12×50°=25°,∴∠MON=∠CON+∠BOM+∠BOC=25°+65°=90°,故②正确,∠MON的度数为90°不变;(3)∠POQ的大小不变为135°,∵∠EOB=∠COF=110°,∠BOC=65°,∴∠COE=∠BOF=110°﹣65°=45°,∴∠COE+∠BOF=∠COD+∠DOE+∠AOB+∠AOF=90°,∵∠AOB+∠COD=50°,∴∠DOE+∠AOF=40°,∵OP平分∠EOD,OQ平分∠AOF,∴∠DOP+∠AOQ=12(∠DOE+∠AOF)=20°,∴∠POQ=∠DOP+∠AOQ+∠AOD=20°+115°=135°,故∠POQ的大小不变为135°.故答案为:(1)∠AOD=115°;(2)②正确,∠MON的度数为90°不变;理由见解析;(3)∠POQ的大小不变为135°.【点睛】本题考查角的有关计算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3.已知O为直线AB上的一点,∠COE是直角,OF平分∠AOE.(1)如图1,若∠COF=34°,则∠BOE=______;(2)如图1,若∠BOE=80°,则∠COF=______;(3)若∠COF=m°,则∠BOE=______度;∠BOE与∠CO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4)当∠C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3)中∠BOE与∠COF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68°(2) 40°(3)2m∠BOE=2∠COF;(4)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互余得到∠EOF=90°-34°,再由OF平分∠AOE,得到∠AOE=2∠EOF,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到∠BOE;(2)设∠COF=n°,根据互余得到∠EOF=90°-n°,再由OF平分∠AOE,得到∠AOE=2∠EOF=180°-2n°,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到∠BOE=180°-(180°-2n°)=2n°=80°,于是得到结论;(3)当∠COF=m°,根据互余得到∠EOF=90°-m°,再由OF平分∠AOE,得到∠AOE=2∠EOF=180°-2m°,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到∠BOE=180°-(180°-2m°)=2m°,所以有∠BOE=2∠COF;(4)同(3),可得到∠BOE=2∠COF.【详解】解:(1)∵∠COE是直角,∠COF=34°,∴∠EOF=90°-34°=56°,∵OF平分∠AOE.∴∠AOE=2∠EOF=112°,∴∠BOE=180°-112°=68°;(2)设∠COF=n°,∴∠EOF=90°-n°,∴∠AOE=2∠EOF=180°-2n°,∴∠BOE=180°-(180°-2n°)=2n°=80°,∴∠COF=40°;(3)当∠COF=m°,∴∠EOF=90°-m°,∴∠AOE=2∠EOF=180°-2m°,∴∠BOE=180°-(180°-2m°)=2m°,∴∠BOE=2∠COF;(4)∠BOE与∠COF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理由如下:设∠COF=n°,∵∠COE是直角,∴∠EOF=90°-n°,又∵OF平分∠AOE.∴∠AOE=2∠EOF=180°-2n°,∴∠BOE=180°-(180°-2n°)=2n°,即∠BOE=2∠COF.【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互余互补.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找出所求角与已知角之间的关系.94.在△ABC中,AB﹦9,BC﹦2,并且AC为奇数,那么△ABC的周长为多少?【答案】2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找到AC的取值范围,由AC为奇数求出AC长度,即可求出三角形周长.【详解】解:∵AB﹣BC<AC<AB﹢BC,(三角形三边关系)∵9﹣2<AC<9﹢2,即7<AC<11又A C为奇数,∵A C﹦9∵∵ABC的周长﹦9+9+2﹦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周长,属于简单题,熟悉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9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0°,求∠BOE的度数;(2)若OF平分∠AOD,试说明OE⊥OF.【答案】(1)∠BOE=30°;(2)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BOD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BOE的度数;(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OF=12∠AOD,∠DOE=12∠BOD,利用平角的定义可求出∠EOF的度数,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答案.【详解】(1)∵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D=∠AOC=60°,又∵OE平分∠BOD,∴∠BOE=12∠BOD=30°;(2)∵OF平分∠AOD,∴∠DOF=12∠AOD,又∵OE平分∠BOD,∴∠DOE=12∠BOD,∴∠EOF=∠DOF+∠DOE=12(∠AOD+∠BOD)=12×180°=90°.∴OE⊥OF.【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6.如图,P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任一点,PE⊥AB 于E,PF⊥AC于F,BH是等腰三角形AC边上的高。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习题(含答案) (50)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________.【答案】﹣a+b+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a-b-c<0,然后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c+b>a,∴a-b-c<0,=|a-b-c|=-a+b+c.故答案为-a+b+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9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答案】19或23【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分别为5和9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当长为5的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其三边长分别为:5、9、9,此时三条线段能围成等腰三角形,其周长为:5+9+9=23;(2)当长为9的边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其三边长分别为:9、5、5,此时三条线段能围成等腰三角形,其周长为:9+5+5=19;综上所述,两条边长分别为5和9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9或23.故答案为:19或23.点睛: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求其周长时,需分底边为a 和底边为b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同时需看两种情况下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93.如图,胶州湾大桥是一座斜拉式大桥,斜拉式大桥多采用三角形结构,使其不易变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__.【答案】三角形的稳定性【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其它多边形不具有这一特性求解即可.详解:胶州湾大桥是一座斜拉式大桥,斜拉式大桥多采用三角形结构,使其不易变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为:三角形的稳定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解答题94.若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边,化简:|a ﹣b ﹣c | + |b ﹣c ﹣a | + |c ﹣a +b |.【答案】-a +b +3c .【解析】试题分析:先判断绝对值内式子的正负,然后去掉绝对值符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试题解析:因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0a b c --<,0b c a --< ,0c a b -+> ,则原式去掉绝对值符号得3b c a a c b c a b a b c +-++-+-+=-++ .95.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且a 2+b 2=6a+10b ﹣34,其中c 是△ABC 中最长的边长,且c 为整数,求c 的值.【答案】c=5.6.7【解析】分析:由a 2+b 2=6a+10b ﹣34,通过配方法求得a ,b 的值,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得c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a 2+b 2=6a+10b ﹣34∵a 2﹣6a+9+b 2﹣10b+25=0∵(a ﹣3)2+(b ﹣5)2=0∵a=3,b=5∵5﹣3<c <5+3即 2<c <8. 又∵c 是△ABC 中最长的边长∵c=5.6.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方程的左边进行配方,难度不大.96.如图这是一个由七根长度相等木条钉成的七边形木框.为使其稳定,请用四根木条(长短不限)将这个木框固定不变形,请你设计出三种方案.【答案】见解析【解析】三种方案如图所示:97.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化简:|a ﹣b ﹣c |+|b ﹣c ﹣a |+|c ﹣a ﹣b |.【答案】a+b+c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a b c a c b b c a +>+>+>,,,再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a、b、c为三角形三边的长,∴a+b>c,a+c>b,b+c>a,∴原式=|a−(b+c)|+|b−(c+a)|+|c−(a+b)|=b+c−a+a+c−b+a+b−c=a+b+c.9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b,且a,b满足|2a-3b+5|+(2a+3b-13)2=0,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答案】7或8.【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2a-3b+5|+(2a+3b-13)2=0,可得2a-3b+5=0且2a+3b-13=0,由此即可解得a和b的值,再分a为等腰三角形底和b为等腰三角形的底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即可.详解:∵|2a-3b+5|+(2a+3b-13)2=0,∵2a-3b+5=0∵,且2a+3b-13=0∵,由∵+∵可得:4a-8=0,解得:a=2,将a=2代入∵得:4+3b-13=0,解得:b=3,(1)当a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3,3,此时能围成三角形,其周长为8;(2)当b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3,此时能围成三角形,其周长为7.故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或8.点睛:(1)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非负数都为0;(2)求得a、b的值后要分a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b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两种情况讨论.99.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1)化简:|a-b-c|+|b-c-a|+|c-a-b|;(2)在(1)的条件下,若a=5,b=4,c=3,求这个式子的值.【答案】(1)a+b+c;(2)12.【解析】【分析】(1)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a-b-c=a-(b+c)<0,同理b-c-a <0,c-a-b<0;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符号,然后合并同类项,(2)将a,b,c的值代入(1)中化简的结果求值即可.【详解】(1)∵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a﹣b﹣c<0,b﹣c﹣a<0,c﹣a﹣b<0,∴原式=﹣a+b+c﹣b+a+c﹣c+a+b=a+b+c;(2)当a=5,b=4,c=3时,原式=5+4+3=12.【点睛】本题结合绝对值的性质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灵活运用.100.有四根长度分别为9、12、16、25的木条,从中取三根搭三角形,有几种选法?为什么?【答案】有2种选法.【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答即可.【详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满足的条件选法:9、12、16;12、16、25;故有2种选法.【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式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 (51)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在△ABC中,点F,D,E分别是边AB,BC,AC上的点,且AD,BE,CF相交于点O,若点O是△ABC的重心,则以下结论:①线段AD,BE,CF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②△ABD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③图中与△AB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5个;④△BOD的面积是△ABD面积的13;⑤AO =2OD其中一定正确结论有()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重心的概念和性质即可判定.【详解】∵点O是△ABC的重心,∴线段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故①错误;∵AD是中线,∴BD=12 BC,∴△ABD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故②正确;∵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ABD面积=△ACD面积=12△ABC面积,△ABE面积=△CBE面积=12△ABC面积,△ACF面积=△BCF面积=12△ABC面积,∴△ABD面积=△ACD面积=△ABE面积=△CBE面积=△ACF面积=△BCF面积,∴图中与△AB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5个,故③正确;∵点O是△ABC的重心,∴OA=2OD,∴OD=13 AD,∴△BOD的面积是△ABD面积的13;故④⑤正确;综上,②③④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重心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性质如下: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4. 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的连线的任意一条连线将三角形面积平分;5. 重心是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2.如图,在ABC中,ABD ACDS S,AB比AC长4,ABD△的周长为21,则ACD 的周长为( )A .16B .17C .19D .25【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 =CD ,再表示出△ABD 和△ACD 的周长的差就是AB 、AC 的差,然后计算即可.【详解】∵ABD ACD S S∴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 =CD ,∴△ABD 和△ACD 周长的差=(AB +BD +AD )−(AC +AD +CD )=AB −AC ,∵△ABD 的周长为21,AB 比AC 长4,∴△ACD 周长为:21−4=17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把三角形的周长的差转化为已知两边AB 、AC 的长度的差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若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AD 、BE 、CF 交于点G ,则与EGC ∠互余的角是( )A .CGD ∠B .FAG ∠C .ECG ∠D .FBG ∠【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互余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三角形的两个角平分线不一定互相垂直,∴∠EGD 不一定等于90°∴EGC ∠与CGD ∠不一定互余,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BAC +∠ABC +∠ACB=180°,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AD 、BE 、CF 交于点G∴∠FAG=12∠BAC ,∠GBC=12∠ABC ,∠GCB=12∠ACB ∴∠FAG +∠GBC +∠GCB=12(∠BAC +∠ABC +∠ACB )=90° ∵EGC ∠=∠GBC +∠GCB∴EGC ∠+∠FAG=90°,故B 选项符合题意;∵三角形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不一定垂直该角的对边∴∠GEC 和∠GFB 不一定是直角∴EGC ∠+∠ECG 不一定等于90°,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FGB +∠FBG 不一定等于90°∵∠FGB=EGC ∠∴EGC ∠+∠FBG 不一定等于90°,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互余的判定,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互余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如图,点D 和点E 分别为ABC ∆中AB 、AC 的中点,212ABC S cm ∆=,则ADE S ∆=( )A .22cmB .23cmC .24cmD .26cm【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解.【详解】∵点D 为ABC 中AB 的中点, ∴1112622ADC ABC S S ==⨯=(2cm ), ∵点E 分别为ADC 中AC 的中点,∴116322ADE ADCS S==⨯=(2cm)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线性质的理解,三角形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游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回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1,第2次移动到A2,…,第n次移动到A n,则△OA2A2019的面积是( )A.504m2B.10092m2C.10112m2D.1009m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A2A2019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OA2A2019的面积即可.【详解】由题意知OA4n=2n.∵2018÷4=504…2,∴A2A201920162=+1=1009,∵A2A2019∥x轴,∴△OA2A2019的面积是12⨯1×100910092=(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6.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概念理解错误..的是()A.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C.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即可.【详解】解:A、错误,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线;B、正确,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外部;C、正确,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为边BC 的中点,且S△ABC=4cm2,则S△ADC等于()A.2cm2B.1cm2C.x cm2D.x cm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同的两部分求解即可.【详解】∵D为边BC 的中点,且S△ABC=4cm2,∴S△ADC=12S△ABC=2cm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在△ABC中,CD⊥BC于点C,则CD是△ABC()A.AC边上的高B.AB边上的高C.BC边上的高D.以上都不对【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高解答即可.【详解】解:CD 是△BCD 中BC 边上的高,而不是△ABC 的高.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DE AB ⊥于点E ,已知ABC ∆的面积是5,2AB =,则DE 的长为( )A .52B .53C .54D .1【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得:ABD ∆的面积是2.5,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D 是ABC ∆的中线, ABC ∆的面积是5,∴ABD ∆的面积是2.5,∵DE AB ⊥,2AB =, ∴ 2.52522DE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分,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ABC ∆中,点O 是ABC ∆内一点,且点O 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若40A ∠=︒,则BOC ∠的度数为( )A .110︒B .120︒C .130︒D .140︒【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BC+△ACB=14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O 平分△ABC ,CO 平分△AC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A=40°,△△ABC+△ACB=180°-40°=140°,△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BO平分△ABC,CO平分△ACB,△△OBC+△OCB=12×(△ABC+△ACB)=70°,△△BOC=180°-70°=1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习题(含答案) (61)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3 B.4,5,9 C.4,6,8 D.5,5,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进行判断.【详解】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得A中,1+2=3,不能组成三角形;B中,4+5=9,不能组成三角形;C中,4+6>8,能够组成三角形;D中,5+5=10<11,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就能够组成三角形.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5、6、12 B.4、4、10 C.4、6、10 D.3、4、5【答案】D【解析】【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最大的边即可.【详解】解:A、5+6<12,不能构成三角形;B、4+4<10,不能构成三角形;C、4+6=10,不能构成三角形;D、3+4>5,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和大于最长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则它的腰长可能为()A.8 B.9 C.4 D.3【答案】A【解析】【分析】设腰长为x,底边长为y.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x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详解】设腰长为x,底边长为y.根据题意得2x+y=17.∴y=17﹣2x,由x+x>17﹣2x,得x>174由x+(17﹣2x)>x,得x<8.5<x<8.5故17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确定x的取值范围.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不可能的是( ) A.1 B.2 C.3 D.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详解】∵此三角形且两边为3和4,∴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1<x<7,在这个范围内的都符合要求.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根据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够画出唯一△ABC的是()A.AB=5,BC=6,∠A=70°B.AB=5,BC=6,AC=13C.∠A=50°,∠B=80°,AB=8 D.∠A=40°,∠B=50°,∠C=90°【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三角形的性质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详解】A.∠A不是AB、BC的夹角,画出的△ABC不唯一;B.5+6<13,不能构成三角形;C.AB为∠A、∠B的夹边,能画出唯一的△ABC;D.△ABC的边长不一定,不能画出唯一的△ABC.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画法,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遮挡了一部分,测得两个角的度数为32°、74°,于是他很快判断这个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得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根据角的度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详解】第三个角的度数=180°-32°-74°=74°,所以,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以及三角形的分类.7.长为8,5,4,3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进行判断.【详解】解:可以选:①8,5,4;②5,4,3;两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判断三个数是否能不能构成三角形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8.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8cm,7cm,13cm B.6cm,6cm,12cm C.5cm,5cm,2cm D.10cm,15cm,17cm【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8+7>13,能组成三角形;B、6+6=12,不能组成三角形;C、2+5>5,能组成三角形;D、10+15>17,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9.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3,3 B.5,5,11 C.2,4,8 D.1,2,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计算即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详解】A. ∵3+3>3,∴ 3,3,3能组成三角形;B. ∵5+5<11,∴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C. ∵2+4<8,∴2,4,8不能组成三角形;D. ∵1+2=3,∴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 B.20 C.20或16 D.12【答案】B【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8cm,而没有明确腰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当8cm为腰,4cm为底时,4+8>8,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周长为8+8+4=20cm;当4cm为腰,8cm为底时,4+4=8,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同步练习题(含答案)(20201004100802)
)
A.两点之间线 段最短 B.矩形的对称性
C.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三角形的稳定性
8.三角形的高线 是(
)பைடு நூலகம்
A.直线 二、填空题
B.线段
C.射线
D.三种情况都可能
9.如图,在△ ABC中,∠ ACB=90°, CD⊥ AD,垂足为点 D,有下列说法: ①点 A 与点 B 的距离是线段 AB 的长; ②点 A 到直线 CD的距离是线段 AD 的 长;
20.张大爷的四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了, 也该分家了, 于是张大爷准备把如图所示的一块三角形的田地平均分给四个儿
子,四个儿子要求田地的形状仍然是三角形,请你帮助张大爷提出一种平分的方案
.
21.如图, AD 是∠ CAB的角平分线, DE∥AB,DF∥ AC,EF 交 AD 于点 O.请问: DO 是∠ EDF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 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
14.3 15.12,36
16.∵ DE∥ AC,∴∠ EDA=∠ CAD.∵∠ EDA=∠ EAD,∴∠ CAD=∠ EAD.∴ AD 是△ ABC的角平分线 .
17.∵ S△ ABC=36,又∵ S
1
1
△ ABC=2 AC· BE,∴ 2 × 8× BE=36.解得 BE=9.
18.以 A、 B、 C、 D、E 中的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 9 个,其中面积为 1 的三角形有:△ A BC,△ ADE,△ BCE,△ ACD 19.∵ AD 为△ ABC的中线,∴ BD=CD.∵△ ACD的周长比△ ABD的周长少 2 cm,∴(AB+BD+AD)-(AC+AD+CD)=AB-AC=2 cm, ∴ AC=AB-2=5-2= 3(cm). 20.答案不唯一,第一种方案:四等分一条边构成的四个三角形,图略;第二种方案:由一条中线以及中线上的中线 分割成的四个三角形,图略 . 2 1.DO 是∠ EDF的角平分线 .证明:∵ AD 是∠ CAB的角平 分线,∴∠ EAD=∠ FAD.∵ DE∥ AB,DF∥AC,∴∠ EDA=∠ FAD, ∠ FDA=∠ EAD.∴∠ EDA=∠ FDA,即 DO 是∠ EDF的角平分线 . 22.(1)√(2) √ (3)√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同步练习题5套(含答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同步练习题5套(含答案)(一)1.填空题:(1)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______,以______和______为端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高.如图,若CD 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则∠ADC ______∠BDC =______,C 点到对边AB 的距离是______的长.(2)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______的______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中线. 如右图,若BE 是△ABC 中AC 边上的中线,则AE ______.______21EC (3)三角形一个角的______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以这个角的______和______为端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一个角的平分线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BAD ______∠CAD =21______或∠BAC =2______=2______. 2.已知:△GEF ,分别画出此三角形的高GH ,中线EM ,角平分线FN .3.(1)分别画出△ABC 的三条高AD 、BE 、CF .(∠A 为锐角) (∠A 为直角) (∠A 为钝角)(2)这三条高AD 、BE 、CF 所在的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4.(1)分别画出△ABC 的三条中线AD 、BE 、CF .(2)这三条中线AD 、BE 、CF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设中线AD与BE相交于M点,分别量一量线段BM和ME、线段AM和MD的长,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5.(1)分别画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AD、BE、CF.(2)这三条角平分线AD、BE、C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设△ABC的角平分线BE、CF交于N点,请量一量点N到△ABC三边的距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一)参考答案1.(1)垂线,顶点、垂足,=,90°,高CD的长.(2)所对的边的中点、线段,=,AC(3)平分线,顶点、交点,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射线,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BAC,∠BAD,∠DAC2.略.3.(1)略,(2)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4.(1)略,(2)三条中线交于一点,(3)BM=2ME.5.(1)略,(2)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3)点N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二)一.选择题:1.△ABC中,AB=AC=4,BC=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0<a<4 C.4<a<8 D.0<a<82.△ABC中,CA=CB,D为BA中点,P为直线CD上的任一点,那么PA与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 >PB B.PA<PB C.PA=PB D.不能确定3.△ABC中,AB=7,AC=5,则中线AD之长的范围是( )A.5<AD<7B.1<AD<6C.2<AD<12D.2<AD<54.△ABC中,AB=13,BC=10,BC边上中线AP=12,则AB,AC关系为( )A.AB>ACB.AB=ACC.AB<ACD.无法确定5.三条线段a,b,c长度均为整数且a=3,b=5.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 )A.4个B.5个C.6个D.7个6.一个三角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90°B.至少一个内角不大于30°C. 至少一个内角不小于60°D. 至少一个内角不大于45°7.△ABC中,∠A=40°,高BD和CE交于O,则∠COD为( )A.40°或140°B. 50°或130°C. 40°D. 50°8.已知,如图1,△ABC中,∠B=∠DAC,则∠BAC和∠ADC的关系是( )A.∠BAC<∠ADCB.∠BAC=∠ADCC.∠BAC>∠ADCD.不能确定9.在△ABC中,已知∠A+∠C=2∠B,∠C-∠A=80°,则∠C的度数是( )A.60°B.80°C.100°D.120°10.如图2,∠B=∠C,则∠ADC与∠AEB的关系是( )A.∠ADC>∠AEBB.∠ADC=∠AEBC.∠ADC<∠AEB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ABC中,∠A-∠B=10°,2∠C-3∠B=25°,则∠A= .2.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1cm,一中线将周长分成的两部分差为3cm,则这个三角形三边长为________.3.点A、B关于直线l对称,点C、D也关于l对称,AC、BD交于O,则O点在上.4.△ABC周长为36,AB=AC,AD⊥BC于D,△ABD周长为30cm,则AD=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夹角为45°,则顶角为 .6.三角形三边的长为15、20、25,则三条高的比为 .7.若三角形三边长为3、2a-1、8,则a的取值范围是 .8.如果等腰三角形两外角比为1∶4则顶角为 . 9.等腰三角形两边比为1∶2,周长为50,则腰长为 . 10.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20,腰上的高为16.则腰长为 . 三、解答题:1.△ABC 中AB=AC ,D 在AC 上,且AD=BD=BC.求△ABC 的三内角度数.2.如图,AC=BD ,AD ⊥AC ,BD ⊥BC ,求证AD=BC.3.CD 为Rt △ABC 斜边的中线 V ,DE ⊥AC 于E ,BC=1,AC=3.求△CED 的周长.4. 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ADB 的平分线交AB 于E ,∠ADC 的平分线交AC 于E,求证BE+CF >EF.5.△A BC 中,AD ⊥BC 交边BC 于D.(1)若∠A=90° 求证:AD+BC >AB+AC(2)若∠A >90°,(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若不成立,请举反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 6.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点D ′、C ′的位置,ED ′ 的延长线与BC 交于点G ,若∠EFG =50°,求∠1、∠2的度数.(二)参考答案一、选择:DCBBB CABCB 二、填空:(1).55° (2).(8,8,5)或(6,6,9) (3).l (4).12 (5).45°或135° (6).20∶15∶12 (7).3<a <6 (8).140° (9).20 (10).350三.解答:1.设∠A=x AD=DB=BCAB=AC ∴∠ABD=x ∠BDC=2x ∠ABC=∠C=2x ∠DBC=x ∴5x=180° x=36° ∴∠A=36°∠C=72° ∠ABC=72°2.连DC ,∠DAC=∠DBC=90° AC=BD DC=DC ∴Rt △DAC ≌△CBD (HL) ∴AD=BC.3.∵∠ACB=90° BC=1 AC=3 ∴AB=2 ∠A=∠ACD=30°C D=1 DE=21CE=23 周长为2334.延长ED 至G ,使ED=DG ,连GC ,GF DE 平分∠BDA ,DF 平分∠ADC ∴∠EDF=90°,ED=DG ∴EF=FG ,△BED ≌△CGD ∴BE=GC ;GC+CF >GF.∴BE+CF >EF.5.(1)∵∠A=90°∴AB2+AC2=BC2AB ·AC=AD ·BC.(AB+AC)2=AB2+AC2+2AB ·AC=BC2+2AD ·BC <BC2+2AD ·BC+AD2=(BC+AD)2∴AD+BC >AB+AC. (2)若∠A >90°,上述结论仍成立.证∵∠A >90°,作AE ⊥AB 交BC 于E ,则AD 为Rt △BAE 斜边上的高 由(1)∴AD+BE >AB+AE ① 在△AE C 中 AE+EC >AC ②;①+② AD+BE+EC+AE >AB+AC+AE ∴AD+BC >AB+AC 6、80°,100°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三)一、选择题1.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C.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两条角平分线、三条高D.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2.如图,△ABC 中,点E 是BC 上的一点,EC=2BE,BD 是边AC 上的中线,若S △ABC =12,则S △ADF -S △BEF =(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3.空调外机安装在墙壁上时,一般都会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固定在墙壁上,这种方法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三角形的 .4.如图所示,∠BAD=45°,AE=4 cm.(1)如果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DAC= ;(2)如果AE=CE,那么线段BE 是△ABC 的 ,AC 的长为 ; (3)如果AF 是△ABC 的高,那么图中以AF 为高的三角形有 个.5.如图,在△ABC中,AD是△ABC边BC上的中线,CE是△ACD边AD上的中线,F是EC的中点.若S△BFC=1,则S△ABC= .三、解答题6.如图,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9 cm,AC=12 cm,BC=15 cm,∠BAC=90°.试求:(1)△ABE的面积;(2)AD的长度;(3)△A CE与△ABE的周长的差.7.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24和18两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三)参考答案1.答案 A A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故本选项正确;B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故本选项错误;C项,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两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但三条高不一定都在三角形内部,故本选项错误;D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有两条是直角边,不在三角形内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2.答案B∵S△ABC=12,EC=2BE,点D是AC的中点,∴S△ABE=S△ABC=4,S△ABD=S△ABC=6,∴S△ADF-S△BEF=S△ABD-S△ABE=6-4=2.故选B.3.答案稳定性解析题中方法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4.答案(1)45°(2)中线;8 cm (3)6解析(1)∵AD是△ABC的角平分线,∴∠DAC=∠BAD=45°.(2)∵AE=CE,∴线段BE是△ABC的中线,AC=2AE=2×4=8(cm).(3)以AF为高的三角形有△ABD、△ABF、△ABC、△ADF、△ADC、△AFC,共6个. 5.答案 4解析如图,连接BE.∵点D、E分别为BC、AD的中点,∴S△ABD=S△ACD=S△ABC,S△BDE=S△ABD=S△ABC,S△CDE=S△ACD=S△ABC,∴S△BCE=S△BDE+S△CDE=S△ABC+S△ABC=S△ABC,∵点F是CE的中点,∴S△BEF=S△BFC=S△BCE=×S△ABC=S△ABC,∵S△BFC=1,∴S△ABC=4.6.解析(1)∵△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AB=9 cm,AC=12 cm,∴S△ABC=AB·AC=×9×12=54(cm2).∵AE是边BC上的中线,∴BE=EC,∴BE·AD=EC·AD,即S△ABE=S△AEC,∴S△ABE=S△ABC=27 cm2.∴△ABE的面积是27 cm2. (2)∵∠BAC=90°,AD是边BC上的高,∴AB·AC=BC·AD,∴AD===(cm),即AD的长度为 cm.(3)∵AE为BC边上的中线,∴BE=CE,∴△ACE的周长-△ABE的周长=AC+AE+CE-(AB+BE+AE)=AC-AB=12-9=3(cm),即△ACE与△ABE的周长的差是3 cm.7.解析如图,设AB=AC=a,BC=b,则有或解得或这时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6,16,10或12,12,18,它们都能构成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6,16,10或12,12,18.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四)一、选择题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A. 4 B. 5 C.9 D. 132、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不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A.5 cm、7 cm、2 cm B.7 cm、13 cm、10 cmC.5 cm、7 cm、11 cm D.5 cm、10 cm、13 cm3、如图,已知BE,CF分别为△ABC的两条高,BE和CF相交于点H,若∠BAC=50°,则∠BHC为()A.115°B.120°C.125°D.130°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3、4 B.1、2、3 C.3、4、5 D.4、5、65、若△ABC内一点O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O为△ABC()的交点.A.角平分线B.高线C.中线D.边的中垂线6、如图,在△ABC中,BD、BE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在CA的延长线上,FH⊥BE交BD于G,交BC于H,下列结论:①∠DBE=∠F;②2∠BEF=∠BAF+∠C;③∠F=(∠BAC﹣∠C);④∠BGH=∠ABE+∠C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 C.4,6,8 D.5,5,118、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B=2BF B.∠ACE=∠ACB C.AE=BE D.CD⊥BE9、一个三角形中直角的个数最多有()A.3B.1C.2D.010、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11、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 B.5,6,11C.5,6,10 D.4,4,812、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3、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14、如图,AC⊥BC,CD⊥AB,DE⊥BC,分别交BC,AB,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二、填空题15、在△ABC是AB=5,AC=3,BC边的中线的取值范围是。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提高训练5套(能力题含答案)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提高训练5套(能力题)能力训练(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D .三角形每一边上的高都小于其他两边2.(易错题)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3.如图,∠1=∠2,∠3=∠4,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 .CE 是△BCD 的角平分线C .132ACB ∠=∠ 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4.如图,若已知AE 平分∠BAC ,且∠1=∠2=∠4=15°,则∠3的度数为________,以AE 为角平分线的三角形还有________.5.如图所示:(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________.6.如图所示,△ABC 的高AD ,BE ,CF 相交于点H ,过点F 作FG ⊥AC 交AC 于点G ,请说出△ABH ,△BCH ,△ACH ,△ACF 中各边上的高.7.如图,D 是△ABC 中BC 边上一点,DE ∥AC 交AB 于点E ,若∠EDA =∠EAD ,试说明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8.不等边△ABC 的两条高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的长也是整数,试求它的长.(1)参考答案1.C 解析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恰是其直角边,故选C . 2.C 解析 最长边上的高,应是过这条边所对的顶点来作它的垂线段,图形中只有C 选项是正确的,故选C .3.D 解析 因为34∠=∠,CE 交BD 于点E ,所以CE 是△BCD 的角平分线,虽然CE 将∠ACB 分为两个相等的角,但CE 未与边AB 相交,所以CE 不是△ABC 的角平分线,故选D .4.15° 解析 因为AE 平分∠BAC ,所以B A E C A E ∠=∠.又因为1215∠=∠=︒,所以12151530BAE ∠=∠+∠=︒+︒=︒,所以30CAE BAE ∠=∠=︒,即4330BAE ∠=∠+∠=︒,所以330151∠=︒-︒=︒.因为2315∠=∠=︒,所以AE 是△DAF 的角平分线.5.AB CD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即可判断.6.解:在△ABH 中,FH 是AB 边上的高,AE 是BH 边上的高,BD 是AH 边上的高;在△BCH 中,HD 是BC 边上的高,CE 是BH 边上的高,BF 是CH 边上的高;在△ACH 中,HE 是AC 边上的高,CD 是AH 边上的高,AF 是CH 边上的高;在△ACF 中,FG 是AC 边上的高,CF 是AF 边上的高,AF 是CF 边上的高.7.解:∵DEAC ,∴EDA CAD ∠=∠.∵EDA EAD ∠=∠,∴CAD EAD ∠=∠,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8.它的长为5,或4.提示:设S △ABC =S ,第三条高为h ,则△ABC 的三边长可表示为:hSS S 212242、、,列不等式得:12242212242SS h S S S +<<- ∴3<h <6.能力训练(2)1.若AD 是△ABC 的中线,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D 平分∠BAC B .BD =DC C .AD 平分BC D .BC =2DC2.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边AC ,BC 的中点,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DE 是△BCD 的中线 B .BD 是△ABC 的中线 C .AD =DC ,BE =EC D .AD =EC ,DC =BE3.如图,△D 是△ABC 的中线,AE 是△ABD 的中线,若CE =9 cm ,则BC =________cm . 4.如图,BD 是△ABC 的中线,AB =6 cm ,BC =4 cm ,则△ABD 与△BCD 周长的差是________.5.如图所示,AE 和A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中线,根据条件填空.因为AE 是△ABD 的中线(已知),所以1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为AF 是△ACD 的中线(已知),所以1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111__________________222EF =+=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S △ABC =24 cm 2,求S △ABE .7.在△ABC 中,AB =AC ,AC 边上的中线BD 把△ABC 的周长分为12 cm 和15 cm 两部分,求三角形的各边长.8.已知:△ABC 中,AB =AC ,BD 是AC 边上的中线,如果D 点把三角形ABC 的周长分为12cm 和15cm 两部分,求此三角形各边的长.9.将一个三角形剖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称为该三角形的等积三角形的剖分(以下两问要求各画三个示意图)(1)已知一个任意三角形,并其剖分成3个等积的三角形. (2)已知一个任意三角形,将其剖分成4个等积的三角形.(2)参考答案1.A 解析 AD 是△ABC 的中线,它不一定平分∠BAC .2.D 解析 由三角形的中线定义可知A ,B 选项正确;由题意可明显得出AD DC =,BE EC =,C 选项正确.故选项D 错误.3.12 解析 ∵AD 是△ABC 的中线,AE 是△ABD 的中线,∴12CD BD BC ==,12DE BD =, ∴34CE DE CD BC =+=.∵9cm CE =,∴12cm BC =.4.2cm 解析 因为BD 是△ABC 的中线,所以A D C D =,所以△ABD 与△BCD 的周长差是()()()642cm AB BD AD BC BD DC AB BC ++-++=-=-=.5.BE DE BD CF FD CD BD CD BC6.解:由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且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得()2112412cm 22ABD ADC ABC S S S ∆∆∆===⨯=,ABE DBE S S ∆∆=,所以()211126cm 22ABE ABD S S ∆∆==⨯=7.解:设cm AB AC x ==.则1cm 2AD DC x ==.(1)若12cm AB AD +=, 即1122x x +=,则8x =, 所以8cm AB AC ==,4cm DC =.故()15411cm BC =-=.此时,AB AC BC +>,三角形存在.所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cm ,8cm ,11cm .(2)若15cm AB AD +=,即1152x x +=,则10x =,所以5cm DC =,故()1257cm BC =-=. 显然,此时三角形存在,所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0cm ,10cm ,7cm . 综上所述,此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cm ,8cm ,11cm 或10cm ,10cm ,7cm . 8.提示:有两种情况,分别运用方程思想,设未知数求解. ⎩⎨⎧===,11,8BC AC AB 或⎩⎨⎧===.7,10BC AC AB 9.(1)(2)下列各图是答案的一部分:能力训练(3)1.如图,在△ABC中,BD为角平分线,且∠ABC=60°,则∠ABD的度数是()A.60°B.45°C.30°D.15°2.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2,则S△ADF-S△BEF=()A.1 B.2 C.3 D.43.如图,在△ABC中,∠1=∠2,G为AD的中点,BG的延长线交AC于点E,F为AB上的一点,CF与AD垂直,交AD于点H,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有()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是△ACD的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角平分线,AF是△ABC的中线,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5.如图,AD,BE分别是△ABC中BC,AC边上的高,AD=4cm,BC=6 cm,AC=5 cm,则BE=________.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为(3,3),B点坐标为(5,0),则△AOB的面积为________.7.有一块肥沃的三角形土地ABC,其中一边与灌渠相邻,如图,政府要将这块地按人口数分给甲、乙、丙三家,若甲家有3口人,乙家有3口人,丙家有6口人,且每家所分土地与灌渠相邻,请你帮忙设计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8.如图所示,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ABC中,试分别画出三条边的中线,然后探究三条中线的位置关系,你发现了什么?9.如图,AD是∠CAB的平分线,DE∥AB,DF∥AC,EF交AD于点O.请问:(1)DO是∠EDF的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若将DO是∠EDF的平分线与AD是∠CAB的平分线,DE∥AB,DF∥AC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交换,所得命题正确吗?若正确,请选择一个证明.(3)参考答案1.C 解析 因为BD 为角平分线,所以ABD CBD ∠=∠,而60ABC ∠=︒,所以1302ABD ABC ∠=∠=︒.2.B 解析 ∵BD 是△ABC 的中线,∴162ABD CBD ABC S S S ∆∆∆===.∵2EC BE =,∴2AEC ABE S S ∆∆=,∴143AEE ABC S S ∆∆==,∴()642ADF BEF ADF ABF BEF ABF ABD ABE S S S S S S S S ∆∆∆∆∆∆∆∆-=+-+=-=-=.3.B 解析 由12∠=∠知AD 平分∠BAE ,但AD 不是△ABE 的线段,故①错误,而正确的说法为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BE 经过△ABD 的边AD 的中点G ,但BE 不是△ABD 内的线段,故②错误,而正确的说法为BG 为△ABD 的边AD 上的中线;由于CF AD ⊥于点H ,所以CH 是△ACD 的边AD 上的高,故③正确;AH 平分∠FAC ,且H 在△AFC 的边FC 上,因而AH 为△AFC 的角平分线,又因为AH FC ⊥,故AH 也为△AFC 的高,所以④正确.4.BAE CAE ∠=∠,ADB ADC ∠=∠ B F C F = 解析 ∵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E CAE ∠=∠.∵AD 是△ABC 的高,∴90ADB ADC ∠=∠=︒.∵AF 是△ABC 的中线,∴BF CF =.5.24cm 5解析 由1122BC AD AC ⋅=,得1164522BE ⨯⨯=⨯⨯,得24cm 5BE =.6.7.5 解析 如图,过A 点作AD x ⊥轴于点D ,则D 点坐标为(3,0),3AD =,所以11537.522ACB S OB AD ∆=⋅=⨯⨯=.7.解:因为人口数分别为3,3,6,且336+=,所以先找△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AD ,AD 将△ABC 分成两部分:△ABD 和△ADC .若将△ADC 分给丙家,则将△ABD 分给甲、乙两家,由于甲、乙两家人口数相等,因此找△ABD 的边BD 上的中线AE ,AE 将△ABD 分成相等的两部分:△ABE 和△AED .可将△ABE 分给甲家,△AED 分给乙家.如图所示.8.解:如图所示,由图中的信息可知:①三角形ABC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②三条中线交点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应顶点距离的一半.9.思路建立(1)要说明DO是∠EDF的平分线,则需说明EDA AD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即可.(2)与(1)的求证过程类似.解:(l)DO是∠EDF的平分线.证明:∵AD是∠CAB的平分线,∴EAD FAD∠=∠.∵DE AB,DF AC,∴EDA FAD∠=∠.∠=∠,FAD EAD∴EDA ADF∠=∠,∴DO是∠EDF的平分线.(2)①若与AD是∠CAB的平分线交换,正确.理由与(1)中证明过程类似.②若与DE AB交换,正确.理由:∵DF AC,∴FAD EAD∠=∠.∵AD是∠CAB的平分线,∴EAD FAD∠=∠.∠=∠.∴FAD FDA又∵DO是∠EDF的平分线,∴EDA FDA∠=∠,∴DE AB.∠=∠,∴EDA FAD③若与DF AC交换,正确,理由与②类似.能力训练(4)1.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且|AC-BC|=2,那么腰AC的长为( )A.10或6B.10C.6D.8或6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A.19B.20C.25D.303.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1、2、x,则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 )4.如果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且(a-b)2+(a-c)2+|b-c|=0,则这个三角形是.5.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b、c满足(b-2)2+|c-3|=0,且a为方程|a-4|=2的解,求△ABC的周长,并判断△ABC的形状.6.三角形两边之和为8,第三边上的高为2,面积大于5,则第三边a的范围是( )A.2<a<8B.5<a<8C.2<a<5D.不能确定7.一个三角形3条边长分别为x cm、(x+1)cm、(x+2)cm,它的周长不超过39 cm,则x的取值范围是.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三条边长都为整数,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9.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1)化简:|b+c-a|+|b-c-a|-|c-a-b|-|a-b+c|;(2)在(1)的条件下,若a,b,c满足a+b=11,b+c=9,a+c=10,求这个式子的值.10.(2018浙江义乌月考,10,★★☆)边长为整数,周长为20的三角形个数是( )A.4B.6C.8D.1211.(2017山东泰安新泰中考模拟,1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为正整数.若其中仅有一条边长为5,且它又不是最短边,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 )A.4B.6C.8D.1012.(2018天津西青区期末,21,★★★)如图,△ABC中,A1,A2,A3,…,A n为AC边上不同的n个点,首先连接BA1,图中出现了3个不同的三角形,再连接BA2,图中便有6个不同的三角形,……(1)完成下表:6(2)若出现了45个三角形,则共连接了多少个点?(3)若一直连接到A n,则图中共有个三角形.13.(2016江苏盐城中考,8,★★☆)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4|+=0,则c的值可以为( )A.5B.6C.7D.814.(2016贵州安顺中考,5,★★☆)已知实数x,y满足|x-4|+=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20或16B.20C.16D.以上答案均不对15.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且a、b满足+(b-2)2=0,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16.如图,用四个螺丝钉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钉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钉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钉间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钉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A.6B.7C.8D.1017.不能构成三角形的三条整数长度的线段的长度和的最小值为1+1+2=4;若四条整数长度的线段中,任意三条不能构成三角形,则该四条线段的长度和的最小值为1+1+2+3=7;……,依此规律,若八条整数长度的线段中,任意三条不能构成三角形,则该八条线段的长度和的最小值为.(4)参考答案1.A ∵|AC-BC|=2,∴AC-BC=±2,∵等腰△ABC的底边BC=8,∴AC=10或6.故选A.2.C 设第三边的长为x,∵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10-4<x<10+4,即6<x<14.则三角形的周长L满足20<L<28,只有C选项中25符合题意.3.A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x,1,2,∴x的取值范围是1<x<3,故选A.4.答案等边三角形解析∵(a-b)2+(a-c)2+|b-c|=0,∴a-b=0,a-c=0,b-c=0,∴a=b,a=c,b=c,∴a=b=c,∴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5.解析∵(b-2)2+|c-3|=0,∴b-2=0,c-3=0,解得b=2,c=3,∵a为方程|a-4|=2的解,∴a-4=±2,解得a=6或2,∵a、b、c为△ABC的三边长,b+c<6,∴a=6不合题意,舍去,∴a=2,∴△ABC 的周长为2+2+3=7,△ABC是等腰三角形.6.B ∵三角形两边之和为8,第三边为a,∴a<8,∵第三边上的高为2,三角形的面积大于5,∴a>5,∴5<a<8,故选B.7.答案1<x≤12解析∵一个三角形的3条边长分别是x cm,(x+1)cm,(x+2)cm,它的周长不超过39 cm,∴解得1<x≤12.8.答案3或4解析设腰长为x,则底边长为9-2x.∵9-2x-x<x<9-2x+x,∴2.25<x<4.5,∵三边长均为整数,∴x可取的值为3或4.9.解析(1)∵a、b、c为三角形三边的长,∴a+b>c,a+c>b,b+c>a,∴原式=|(b+c)-a|+|b-(c+a)|-|c-(a+b)|-|(a+c)-b|=b+c-a+a+c-b-a-b+c+b-a-c=2c-2a.(2)∵a+b=11①,b+c=9②,a+c=10③,∴由①-②,得a-c=2④,由③+④,得2a=12,∴a=6,∴b=11-6=5,c=10-6=4.当a=6,b=5,c=4时,原式=2×4-2×6=-4.10.C 8个,分别是:(9,9,2),(8,8,4),(7,7,6),(6,6,8),(9,6,5),(9,7,4),(9,8,3),(8,7,5).故选C.11.D ①当5是最大的边长时,可能的情况有3、4、5;4、4、5;3、3、5;4、2、5,共四种情况.②当5是第二大的边长时,可能的情况有2、5、6;3、5、7;3、5、6;4、5、6;4、5、7;4、5、8,共六种情况.所以共有10个三角形.故选D.12.解析(1)62(2)共连接了8个点.(3)1+2+3+…+(n+1)=[1+2+3+…+(n+1)+1+2+3+…+(n+1)]=(n+1)(n+2).故填(n+1)(n+2).13.A ∵|a-4|+=0,∴a-4=0,b-2=0,∴a=4,b=2,则4-2<c<4+2,即2<c<6,故选A.14.B 根据题意得解得(1)若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不能组成三角形;(2)若4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故选B.15.答案1<c<5解析由题意得,a2-9=0,b-2=0,解得a=3,b=2,∵3-2=1,3+2=5,∴1<c<5.16.B 已知相邻两螺丝钉间的距离依次为2、3、4、6,故可将4根木条的长看作2、3、4、6.①选5(2+3=5)、4、6作为三边长,5-4<6<5+4,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两个螺丝钉间的最大距离为6;②选7(3+4=7)、6、2作为三边长,6-2<7<6+2,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两个螺丝钉间的最大距离为7;③选10(4+6=10)、2、3作为三边长,2+3<10,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④选8(6+2=8)、3、4作为三边长,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综上所述,任意两个螺丝钉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7.故选B.17.答案54 解析1+1+2+3+5+8+13+21=54.能力训练(5)一、单选题(共14道,每道7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B.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C.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D.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2.如图所示,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是△BCD的中线B.BD是△ABC的中线C.AD=DC,BE=ECD.DE是△ABC的中线3.如图,△ABC中,AD⊥BC交BC的延长线于D,BE⊥AC交AC的延长线于E,CF⊥BC交AB于F,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C是△ABC的高B.FC是△BCF的高C.BE是△ABC的高D.BE是△ABE的高4.如图,在△ABC中,作BC边上的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C. D.5.如图,在△ABC中,∠1=∠2,G为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E,F为AB上的一点,CF⊥AD于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G是△ABD的中线;③CH为△ACD中AD边上的高.A.1个B.2个C.3个D.0个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 )A.20°B.30°C.10°D.15°7.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 )A.2B.3C.6D.不能确定8.有3cm,6cm,8cm,9cm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B.2C.3D.4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若x的值为偶数,则x的值有( )A.6个B.5个C.4个D.3个10.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9,周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7B.8C.9D.10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且周长为偶数,则周长为( )A.大于5,小于11B.18C.20D.18或201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5和11,若第三边是整数,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小周长是( )A.21B.22C.23D.241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中一边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A.3B.10C.6.5D.3或6.5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其中一边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7B.3C.7或3D.8(五)参考答案1.D2. D3.A4. C5.B6.A7.A8.C9.D10.C11.D12.C13.C14.B。
七下数学每日一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练习题及答案_2020年综合题版
(1) 求△ABD与△BEC的面积;
(2) △AOE与△BOD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考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
~~第3题~~ (2019泰兴.七下期中)
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
,交边AB于点D.
(1) 如图1,
①若∠ABC=40°,则∠AOC=,∠ADO=;
,垂足为 ,求
的度数;
=
AD是
的平分线,
,
.
(1) 如图2,若点 是 延长线上的一点,
、
的平分线交于点 ,求 的度数.
考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答案
~~第2题~~ (2019苏州.七下期末) 如图,点D与点E分别是△ABC的边长BC、AC的中点,△ABC的面积是20cm .
③ 过点B画BF⊥AC,垂足为F
(2) 填空: ① 点B、C两点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AD的长度表示点A到直线的距离.
② 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
③点E到直线AB的距离是.
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答案
2020年 七 下 数 学 : 图 形 的 性 质 _三 角 形 _三 角 形 的 角 平 分 线 、 中 线 和 高 练 习 题 答 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2x﹣y|=0,试分别求出1秒钟后,线段OA、OB的长.
(2) 如图2,设∠BAO的邻补角和∠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问: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P的大小是
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 如图3,延长BA至E,在∠ABO的内部作射线BF交x轴于点C,若∠EAC、∠FCA、∠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拔高练习 (1)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拔高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如图所示,有一条线段是△ABC(AC>AB)的中线,该线段是()A.线段AD B.线段AE C.线段AF D.线段MN2.(5分)在△ABC中,∠A是钝角,下列图中画BC边上的高线正确的是()A.B.C.D.3.(5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4.(5分)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A.三角形内部B.三角形外部C.三角形内部或外部D.三角形内部、外部或顶点5.(5分)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如图,在△ABC中,∠ACB=60°,∠BAC=75°,AD⊥BC于D,BE⊥AC于E,AD与BE交于H,则∠CHD=.7.(5分)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则此三角形是.8.(5分)如图,△ABC中,AB>AC,AD是中线,AB=10,AD=7,∠CAD=45°,则BC=.9.(5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叫做半高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ABC是半高三角形,且斜边AB=5,则它的周长等于.10.(5分)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8,BC=6,△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如图,D是△ABC中BC上的一点,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且∠ADE=∠ADF,AD是△ABC的角平分线吗?说明理由.12.(10分)我们知道,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规定: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垂心.如图,AD⊥BC于点D,BE⊥AC于点E,CF⊥AB于点F;AD,BE,CF交于点G.(1)图中哪两个不共顶点的锐角一定相等?请写出一组:.(2)点G是△的垂心.(3)点A是△的垂心.13.(10分)已知AD是△ABC的高,∠BAD=70°,∠CAD=20°,求∠BAC的度数.14.(10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与AC的和为11cm,求AC的长.15.(10分)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CAB =50°,∠C=60°,求∠DAE和∠BOA的度数.《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拔高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如图所示,有一条线段是△ABC(AC>AB)的中线,该线段是()A.线段AD B.线段AE C.线段AF D.线段MN【分析】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逐一判断各选项即可.【解答】解:由图可得,F是BC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知线段AF是△ABC的中线,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线,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2.(5分)在△ABC中,∠A是钝角,下列图中画BC边上的高线正确的是()A.B.C.D.【分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根据概念可知.【解答】解: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段,即画BC边上的高,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故选:D.【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能够正确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3.(5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分析】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高线进行判断,就可以得到.【解答】解: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概念,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直角顶点.4.(5分)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A.三角形内部B.三角形外部C.三角形内部或外部D.三角形内部、外部或顶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分情况讨论高线的交点,即可得解.【解答】解: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记三种三角形的高线的交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5.(5分)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画法知,过点B作AC边上的高,垂足为E,其中线段BE是△ABC的高,再结合图形进行判断.【解答】解: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选项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连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如图,在△ABC中,∠ACB=60°,∠BAC=75°,AD⊥BC于D,BE⊥AC于E,AD与BE交于H,则∠CHD=45°.【分析】在三角形中,三内角之和等于180°,锐角三角形三个高交于一点.【解答】解:在△ABC中,三边的高交于一点,所以CF⊥AB,∵∠BAC=75°,且CF⊥AB,∴∠ACF=15°,∵∠ACB=60°,∴∠BCF=45°在△CDH中,三内角之和为180°,∴∠CHD=45°,故答案为∠CHD=45°.【点评】考查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高交于一点,且内角和为180°.7.(5分)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解答.【解答】解:∵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8.(5分)如图,△ABC中,AB>AC,AD是中线,AB=10,AD=7,∠CAD=45°,则BC=2.【分析】作DH⊥AC于H,延长AD到E使DE=AD=7,连接CE,作EF⊥AC于F,作CH⊥AD于H,如图,先证明△ADB≌△EDC得到EC=AB=10,再利用△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计算出AF=EF=7,则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CF=,从而得到AC =6,接着利用△A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H=CH=6,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D,从而得到BC的长.【解答】解:作DH⊥AC于H,延长AD到E使DE=AD=7,连接CE,作EF⊥AC于F,作CH⊥AD于H,如图,∵AD是中线,∴BD=CD,在△ADB和△EDC中,∴△ADB≌△EDC(SAS),∴EC=AB=10,在RtAEF中,∵∠DAC=45°,AE=14,∴AF=EF=AE=7,在Rt△CEF中,CF==,∴AC=AF﹣CF=6,在Rt△ACH中,∵∠HAC=45°,∴AH=CH=AC=6,∴DH=AD﹣AH=1,在Rt△CDH中,CD==,∴BC=2CD=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熟练掌握三角形高、中线的定义;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5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叫做半高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ABC是半高三角形,且斜边AB=5,则它的周长等于5+3或5+5.【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Rt△ABC中,CD⊥AB,CD=AB=;②Rt△ABC中,AC=BC,分别依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该三角形的周长为5+3或5+5.【解答】解:如图所示,Rt△ABC中,CD⊥AB,CD=AB=,设BC=a,AC=b,则,解得a+b=5,或a+b=﹣5(舍去),∴△AB长度周长为5+5;如图所示,Rt△ABC中,AC=BC,设BC=a,AC=b,则,解得,∴△AB长度周长为3+5;综上所述,该三角形的周长为5+3或5+5.故答案为:5+3或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给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推算.10.(5分)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8,BC=6,△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2.【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AD=CD,然后求出△ABD和△BCD的周长差=AB ﹣BC,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D是△ABC的中线,∴AD=CD,∴△ABD和△BCD的周长差=(AB+AD+BD)﹣(BC+CD+BD),=AB+AD+BD﹣BC﹣CD﹣BD,=AB﹣BC,∵AB=8,BC=6,∴△ABD和△BCD的周长差=8﹣6=2.答:△ABD和△BCD的周长差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是基础题,数据概念并求出△ABD和△BCD 的周长差=AB﹣BC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如图,D是△ABC中BC上的一点,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且∠ADE=∠ADF,AD是△ABC的角平分线吗?说明理由.【分析】依据DE∥AC,DF∥AB,即可得到∠ADE=∠DAF,∠ADF=∠EAD,再根据∠ADE=∠ADF,即可得出∠DAF=∠EAD,进而得到AD是∠BAC的角平分线.【解答】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理由:∵DE∥AC,DF∥AB,∴∠ADE=∠DAF,∠ADF=∠EAD,又∵∠ADE=∠ADF,∴∠DAF=∠EAD,又∵∠DAF+∠EAD=∠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2.(10分)我们知道,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规定: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垂心.如图,AD⊥BC于点D,BE⊥AC于点E,CF⊥AB于点F;AD,BE,CF交于点G.(1)图中哪两个不共顶点的锐角一定相等?请写出一组:∠ABE=∠ACF或∠BAD=∠BCF或∠CAD=∠CBE.(2)点G是△ABC的垂心.(3)点A是△BCG的垂心.【分析】(1)依据BE⊥AC,CF⊥AB,可得∠ABE+∠BAE=∠ACF+∠CAF=90°,即可得到∠ABE=∠ACF;(2)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垂心,据此进行判断;(3)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垂心,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1)∵BE⊥AC,CF⊥AB,∴∠ABE+∠BAE=∠ACF+∠CAF=90°,∴∠ABE=∠ACF,同理可得,∠BAD=∠BCF,∠CAD=∠CBE,故答案为:∠ABE=∠ACF或∠BAD=∠BCF或∠CAD=∠CBE;(2)∵AD⊥BC于点D,BE⊥AC于点E,CF⊥AB于点F;AD,BE,CF交于点G,∴点G是△ABC的垂心,故答案为:△ABC;(3)∵AD⊥BC于点D,BE⊥AC于点E,CF⊥AB于点F;AD,BF,CE交于点A,∴点A是△BCG的垂心,故答案为:△BC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以及中线,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13.(10分)已知AD是△ABC的高,∠BAD=70°,∠CAD=20°,求∠BAC的度数.【分析】分高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解答】解:①如图1,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BAC=∠BAD+∠CAD=70°+20°=90°;②如图2,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BAC=∠BAD﹣∠CAD=70°﹣20°=50°,综上所述,∠BAC的度数为90°或5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14.(10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与AC的和为11cm,求AC的长.【分析】根据中线的定义知CD=BD.结合三角形周长公式知AC﹣AB=5cm;又AC+AB =11cm.易求AC的长度.【解答】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D为BC的中点,CD=BD.∵△ADC的周长﹣△ABD的周长=5cm.∴AC﹣AB=5cm.又∵AB+AC=11cm,∴AC=8cm.即AC的长度是8cm.【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15.(10分)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CAB =50°,∠C=60°,求∠DAE和∠BOA的度数.【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ABC,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易求∠DAC;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求∠CBF、∠EAF,可得∠DAE的度数;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先求∠AFB,再次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容易求出∠BOA.【解答】解:∵∠CAB=50°,∠C=60°∴∠ABC=180°﹣50°﹣60°=70°,又∵AD是高,∴∠ADC=90°,∴∠DAC=180°﹣90°﹣∠C=30°,∵AE、BF是角平分线,∴∠CBF=∠ABF=35°,∠EAF=25°,∴∠DAE=∠DAC﹣∠EAF=5°,∠AFB=∠C+∠CBF=60°+35°=95°,∴∠BOA=∠EAF+∠AFB=25°+95°=120°,∴∠DAC=30°,∠BOA=120°.故∠DAE=5°,∠BOA=12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关键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出∠EAF、∠CBF,再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FB.。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专题(含答案)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都是射线; ②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 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 ④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⑤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直角顶点.A.5个B.4个C.3个D.2个2.如图所示,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BA=2BFB.∠ACE=12∠ACBC.AE=BED.CD⊥AB3.画△ABC中AB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4.如图,AC⊥BC于点C,CD⊥AB于点D,则图中可以作为三角形“高”的线段有()A.1条B.2条C.3条D.5条5.若AD是△ABC的中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BCB.BD=DCC.AD平分BCD.BC=2DC6.如图,△ABC中AB边上的高线是()A.线段DAB.线段CAC.线段CDD.线段BD7.如图,AD,BE,CF依次是△ABC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E=CEB.∠ADC=90∘C.∠CAD=∠CBED.∠ACB=2∠ACF8.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BC,AD,CE的中点,S△ABC=4cm2,则S△BEF等于()A.2cm2B.1cm2C.12cm2D.14cm29.如果AD是△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 ①BD=12CB; ②AB=AC; ③S△ABD=S△ACD.其中一定成立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10.如图,已知P是△ABC的重心,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若△ABC的面积为20,则△ADC的面积为()A.10B.8C.6D.511.填空:(1)如图(1),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则AB=2,BD=,AE=12.(2)如图(2),AD,BE,CF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3=12,∠ACB=2.12.如图,AB⊥BD于点B,AC⊥CD于点C,且AC与BD交于点E.已知AE=5,DE=2,CD=95,则AB的长为.13.若AD是△ABC的高,∠BAD=70∘,∠CAD=20∘,则∠BAC的度数为.14.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DE//BC,交AC于点E.若∠AED=50°,则∠D的度数为______.15.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点D,EC⊥BC交AB于点E,CF⊥AB,垂足为点F,BG⊥AC,垂足为点G.(1)分别写出△ABC各条边上的高;(2)CF是哪几个三角形的高?16.如图,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DE//AC交AB于点E,若∠EDA=∠EAD,试说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17.如图,在△ABC中,AB=2,BC=4.△ABC的高AD与CE的比是多少?(提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8.如图所示,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6cm,AC=8cm,BC=10cm,∠CAB=90∘.试求:(1)AD的长;(2)△ABE的面积;(3)△ACE与△ABE的周长的差.1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 // AC,DE交AB于点E,DF // AB,DF交AC于点F.图中∠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0.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点B,点C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ABC中BC边上的高AD;(2)画出△ABC中AC边上的中线BE;(3)直接写出△ABE的面积为.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答案】B2.【答案】C3.【答案】C4.【答案】D5.【答案】A6.【答案】C7.【答案】C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AF或BFCDAC∠2∠ABC∠4或∠ACF12.【答案】9213.【答案】90∘或50∘14.【答案】25°15.【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ABC中,AB边上的高是CF,BC边上的高是AD,AC边上的高是BG;(2)∵CF⊥AB,垂足为点F,∴CF是△BCF,△BCE,△BCA,△FCE,△FCA,△ECA的高.16.【答案】解:∵DE//AC,∴∠ADE=∠CAD,∵∠EDA=∠EAD,∴∠CAD=∠EAD,∴AD是△ABC的角平分线.17.【答案】解:∵AD和CE分别是△ABC边BC和边AB上的高,∴S△ABC=12BC·AD=12AB·CE,即2AD=CE,.18.【答案】解:(1)∵∠BAC=90∘,AD是边BC上的高,∴12AB⋅AC=12BC⋅AD,∴AD=AB⋅AC BC=6×810=4.8(cm),即AD的长为4.8cm.(2)∵△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AB=6cm,AC=8cm,∴S△ABC=12AB⋅AC=12×6×8=24(cm2).又∵AE是△ABC的中线,∴BE=EC,∴12BE⋅AD=12EC⋅AD,即S△ABE=S△AEC,∴S△ABE=12S△ABC=12(cm2),∴△ABE的面积是12cm2.(3)∵AE为BC边上的中线,∴BE=CE,∴△ACE的周长−△ABE的周长=AC+AE+CE−(AB+BE+AE)=AC−AB=8−6=2(cm),即△ACE与△ABE的周长的差是2cm.19.【答案】解:∠1=∠2.理由如下:因为AD平分∠BAC,所以∠BAD=∠DAC.因为DE//AC,所以∠DAC=∠1.因为DF//AB,所以∠DAB=∠2.所以∠1=∠2.20.【答案】解:(1)如图所示,线段A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线段BE即为所求.(3)4.。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ABC中BC边上的高和△AEC中AE边上的高分别是()A.EF和CD B.BC和CD C.AB和CD D.AB和EF2.如图,ABC的面积是2,AD是ABC的中线,13AF AD=,12CE EF=,则CDE△的面积为()A.29B.16C.23D.493.数学活动课上,小敏、小颖分别画了△ABC和△DEF,数据如图,如果把小敏画的三角形面积记作S△ABC,小颖画的三角形面积记作S△DEF,那么你认为()A.S△ABC >S△DEF B.S△ABC <S△DEFC.S△ABC =S△DEF D.不能确定4.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是8cm2,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A .2cm 2B .1.5cm 2C .1cm 2D .0.5cm 25.如图,BD 是ABC 的边AC 上的中线,AE 是ABD △的边BD 上的中线,BF 是ABE △的边AE 上的中线,若ABC 的面积是3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9B .12C .18D .206.请你量一量如图ABC 中BC 边上的高的长度,下列最接近的是( )A .0.5cmB .0.7cmC .1.5cmD .2cm7.如图,已知D 、E 分别为△ABC 的边BC 、AC 的中点,连接AD 、DE ,AF 为△ADE 的中线.若四边形ABDF 的面积为10,则△ABC 的面积为( )A .12B .16C .18D .208.已知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原点为O ,现A 点以2m/s 的速度向左运动,B 点以1m/s 的速度向左运动,若A ,B 两点同时出发,当OA :OB =1:2时,用时为( )A .2sB .14sC .73s 或1sD .12s 或2s二、填空题 9.填空:(1)如图(1),,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则2AB =______,BD =______,12AE =______. (2)如图(2),,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______,132∠=______,2ACB ∠=______.10.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直线BD 、CE 相交所成的角有一个角为45︒,则BAC ∠等于______. 11.如图,AC//BD ,OA ,OB 分别平分BAC ∠和ABD ∠,OE AB ⊥,垂足为E ,如果OE 5=,那么AC 与BD 的距离是________12.如图,在ABC 中,90,BAC AD ∠=︒是高,BE 是中线,CF 是角平分线,CF 交AD 于点G ,交BE 于点H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BE △的面积等于BCE 的面积;△AFG AGF ∠=∠;△2FAG ACF ∠=∠;△CG 是ACD △的角平分线13.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E 是△ABD 的中线,EF ⊥BC 于点F.若24ABCS=,BD = 4 ,则EF 长为___________.14.若AD是△ABC的高,△BAD=70°,△CAD=20°,则△BAC的度数为_____.15.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中线.如图,若BE是ABC中AC边上的中线,则AE________12EC=________.16.如图,点C、D分别是半圆AOB上的三等分点,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2π,则半圆的半径OA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ABE 中,△E =90°,AC 是△BAE 的角平分线.(1)若△B =40°,求△BAC 的度数;(2)若D 是BC 的中点,△ADC 的面积为16,AE =8,求BC 的长.18.如图,在ABC 中(AB BC >),2AC BC =,BC 边上的中线AD 把ABC 的周长分成60和40两部分,求AC 和AB 的长.19.在平面内,分别用3根、5根、6根……火柴棒首尾依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呢?通过尝试,列表如下.问:(1)4根火柴棒能搭成三角形吗?(2)8根、12根火柴棒分别能搭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2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 ,按要求进行作图(只用直尺)(1)画出将ABC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DEF;(2)画出ABC中AC边上的高BH;(3)请在图中直接标记出3个使BCP的面积等于3的格点1P、2P、3P.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ABC中BC边上的高为从BC边相对的顶点A向BC边作的垂线段,△AEC 中AE边上的高为从AE边相对的顶点C向AE边作的垂线段,观察图形,找出符合要求的线段即可.【详解】解: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知,AB是△ABC中BC边上的高,CD是△AEC中AE边上的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一个端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三角形顶点和它对边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三角形这条边上的高.2.A【分析】根据中线的性质即可求出S△ACD,然后根据等高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即可依此求出S△CDF,S△CDE.【详解】解:△△ABC的面积是2,AD是△ABC的中线,△S△ACD=12S△ABC=1,△AF=13 AD,△DF=23AD,△S△CDF=23S△ACD=23×1=23,△CE=12EF,△CE=13 CF△S△CDE=13S△CDF=13×23=29,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掌握中线的性质和等高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C【分析】在两个图形中分别作BC、EF边上的高,欲比较面积,由于底边相等,所以只需比较两条高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A、D分别作AG△BC,DH△EF,垂足分别为G、H,在△ABG和△DHE中,AB=DE=5,△B=50°,△DEH=180°-130°=50°,△△B=△DEH,△AGB=△DHE=90°,△△AGB△△DHE(AAS),△AG=DH.△BC=4,EF=4,△S△ABC=S△DEF.故选:C.【点睛】要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底等高两三角形面积相等.证明△AGB△△DHE是解题的关键.4.A【分析】先由D为BC中点,求出△ABD和△ACD面积,再由点E为AD中点求出△BCE面积,再根据F是CE中点,知阴影部分面积等于△BCE面积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D是BC中点,△ABC的面积是8cm2,△1=42ABD ACD ABC S S S ==△△△cm 2, △E 是AD 中点,△1=22ABE BDE ABD S S S ==△△△cm 2,1=22ACECDEACDS SS ==cm 2,△4CBE S =△cm 2, △F 为CE 中点, △1=22CBE S S =△阴影cm 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的等积变换,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解题关键. 5.B【分析】利用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BD 是ABC 的边AC 上的中线,△11321622ABD BCD ABC S S S ===⨯=△△,△AE 是ABD △的边BD 上的中线, △1116822ABEADEABDSSS ===⨯=, 又△BF 是ABE △的边AE 上的中线,则CF 是ACE 的边AE 上的中线, △118422BEFABFABESSS ===⨯=,182CEFACFADECEDACES SSSS =====,则4812BEFCEFS SS =+=+=阴影,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线的性质,清晰明确三角形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是解题的关键. 6.D【分析】作出三角形的高,然后利用刻度尺量取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A 作AO △BC ,用刻度尺直接量得AO 更接近2cm ,故选:D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利用刻度尺量取三角形高的长度,作出三角形的高是解题关键. 7.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设AEF S x =△, △AF 为△ADE 的中线. △,2AEFADFADESSx Sx ===△E 分别为△ABC 的边AC 的中点, △2,4ADECDECDASSx Sx ===△D 分别为△ABC 的边BC 的中点, △4,8CDABDAABCSSx Sx ===△四边形ABDF 的面积=510FDABDAS Sx +==解得2x = △816ABCSx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熟练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8.C【分析】设A ,B 两点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 s ,分类讨论△当A 点在O 点右侧时和△当A 点在O 点左侧时,分别用t 表示出OA 和OB ,再列出等式,解出t 即可. 【详解】设A ,B 两点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 s , 分类讨论△当A 点在O 点右侧时,即32t <时, 此时1OB t =+,32OA t =-, △OA :OB =1:2 △(32)t -:(1)t +=1:2 解得:312t =<,符合题意; △当A 点在O 点左侧时,即32t >, 此时1OB t =+,23OA t =-,△OA :OB =1:2 △(23)t -:(1)t +=1:2 解得:7332t =>,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1t =或73t =时,OA :OB =1:2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AF 或BF CD AC 2∠ ABC ∠ 4∠【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定义: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可得E 、F 、D 分别是AC 、AB 、BC 上的中点,进而得到答案.(2)根据角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即可解答.【详解】解:(1)△CF 是AB 边上的中线, △AB =2AF =2BF ;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BD =CD ,△BE 是AC 边上的中线, △AE =12AC ,(2)△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 △12∠=∠ ,△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32∠=ABC ∠, △CF 是ACB ∠的角平分线, △2ACB ∠=4∠.故答案为:AF 或BF ;CD ;AC ;2∠;ABC ∠;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及角平分线的定义. 10.45°或135°【分析】分两种情况:(1)当△A 为锐角时,如图1,(2)当△A 为钝角时,如图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得出结果.【详解】解:分两种情况:(1)当△A为锐角时,如图1,△△DOC=45°,△△EOD=135°,△BD、CE是△ABC的高,△△AEC=△ADB=90°,△△EAO+△AEO+△AOE=180°=△DAO+△DOA+△ADO,△△AEO+△EAD+△ADO+△EOD=360°△△A=360°−90°−90°−135°=45°;(2)当△A为钝角时,如图2,△△F=45°,△ADF=△AEF=90°,同理△DAE=360°−90°−90°−45°=135°,△△BAC=△DAE=135°,则△BAC的度数为45°或135°,故答案为:45°或13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明确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高所构成了两个直角;本题是易错题,容易漏解,要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计算.11.10【分析】过点O 作OM AC ⊥于M ,作ON BD ⊥于N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OM△BD ,进而可证得MN 为AC 和BD 的距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OE=OM=OE ,即可求得MN 的长度.【详解】解:如图,过点O 作OM AC ⊥于M ,作ON BD ⊥于N .△OA 、OB 分别平分BAC ∠和ABD ∠,OE AB ⊥,△OM OE ON 5===,又 AC △BD ,OM AC ⊥,△OM BD ⊥,又ON BD ⊥,△M ,O ,N 三点共线,△ AC 与BD 之间的距离为MN=OM ON 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求平行线间的距离、角平分线的性质、八个基本事实,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出AC 和BD 之间的距离是解答的关键.12.△△△△【分析】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可判断△;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BC =△CAD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推出△;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 =△ACD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判断△;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BE 是中线,△AE =CE ,△△ABE 的面积=△BCE 的面积(等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正确;△CF 是角平分线,△△ACF =△BCF ,△AD 为高,△△ADC =90°,△△BAC =90°,△△ABC +△ACB =90°,△ACB +△CAD =90°,△△ABC =△CAD ,△△AFG =△ABC +△BCF ,△AGF =△CAD +△ACF ,△△AFG =△AGF ,△正确;△AD 为高,△△ADB =90°,△△BAC =90°,△△ABC +△ACB =90°,△ABC +△BAD =90°,△△ACB =△BAD ,△CF 是△ACB 的平分线,△△ACB =2△ACF ,△△BAD =2△ACF ,即△F AG =2△ACF ,△正确;△CF 是△ACB 的平分线,CF 交AD 于点G ,△CG 是△ACD 的角平分线,△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3.3【分析】因为S △ABD =12S △ABC ,S △BDE =12S △ABD ;所以S △BDE =14S △ABC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即可.【详解】解:△AD 是△ABC 的中线,S △ABC =24,△S △ABD =12S △ABC =12,同理,BE 是△ABD 的中线,612BDE ABD SS ==,△S △BDE =12BD •EF ,△12BD •EF =6,即1462EF ⨯⨯= △EF =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特点,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4.90°或50°【分析】分高AD 在△ABC 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1,当高AD 在△ABC 的内部时,△BAC =△BAD +△CAD =70°+20°=90°;△如图2,当高AD 在△ABC 的外部时,△BAC =△BAD -△CAD =70°-20°=50°,综上所述,△BAC 的度数为90°或50°.故答案为:90°或5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15. 所对边的中点 线段 = AC【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中线.△BE 是ABC 中AC 边上的中线, △12AE EC AC == 故答案为:所对边的中点;线段;=;A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熟练掌握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中线是解题的关键.16.3.【分析】如图,连接,,,OC OD CD 证明//,CD AB 再证明32OCD S S π=阴影扇形=,从而可以列方程求解半径. 【详解】解:如图,连接,,,OC OD CD点C 、D 分别是半圆AOB 上的三等分点,60,AOC COD DOB ∴∠=∠=∠=︒,OC OD =COD ∴为等边三角形,60,OCD ∴∠=︒,AOC DCO ∴∠=∠//,CD AB ∴,COD BCD S S ∴=32OCD S S π∴=阴影扇形=, 2603,3602OA ππ•∴= 解得:3,OA = (负根舍去),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圆的基本性质,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7.(1)25BAC ∠=︒;(2)8BC =【分析】(1)先利用互余计算出△BAE =5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C =12△BAE =25°;(2)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DC ,利用D 是BC 的中点得到BC 即可.(1)解:△△B =40°,△E =90°,△△BAE =90°﹣40°=50°,△AC 是△BAE 的角平分线,△△BAC =12△BAE =25°;(2)△S △ADC =12DC •AE , △12×DC ×8=16,△DC =4,△D 是BC 的中点,△BC =2CD =8.【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线段的中点,角平分线的定义的正确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8.48AC =,28AB =【分析】由题意可得60AC CD +=,40AB BD +=,由中线的性质得244AC BC CD BD ===,故可求得48AC =,即可求得28AB =. 【详解】由题意知100AC CD BD AB +++=,60AC CD +=,40AB BD +=△2AC BC =,D 为BC 中点△244AC BC CD BD === △156044AC CD AC AC AC +=+== 即460485AC =⨯= 则BC =24,CD =BD =12则40401228AB BD =-=-=且28>24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中线的性质,中线是三角形中从某边的中点连向对角的顶点的线段.19.(1)4根火柴棒不能搭成三角形(2)8根火柴棒能搭成一种三角形,12根火柴棒能搭成三种不同的三角形,画图见解析【分析】(1)把4分成3个数只能分成1,1,2三个数,故4根火柴棒不能搭成三角形;(2)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求解即可.(1)解:△把4分成3个数只能分成1,1,2三个数,而1+1=2,△4根火柴棒不能搭成三角形;(2)△ 8根火柴棒能搭成一种三角形,示意图如下:△12根火柴棒能搭成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其边长分别为:(4,4,4),(5,5,2),(3,4,5),示意图如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0.(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按要求分别画出平移A、B、C三点后的点D、E、F,并依次连接,即得到△ABC平移后的△DEF;(2)按要求画即可;(3)作三格点1P、2P、3P,使CP1=CP3=BP2=3即可.(1)平移后的△DEF如下图所示:(2)所画的高BH如下图所示:(3)由于CP1=CP3=BP2=3,则此三点1P、2P、3P满足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作图形的平移,画三角形边上的高、三角形的面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基础过关作业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
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
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
D.三角形的三条高可能相交于外部一点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3.如图1,BD=1
2
BC,则BC边上的中线为______,△ABD的面积=_____的面积.
(1) (2) (3)
4.如图2,△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线段________.5.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梯形 B.菱形 C.三角形 D.正方形
6.如图3,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已知AB=5cm,AC=3cm,求△ABD•与△ACD的周长之差.
7.如图,∠BAD=∠CAD,AD⊥BC,垂足为点D,且BD=CD.•可知哪些线段是哪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或高?
综合创新作业
8.(综合题)如图5,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6两部分,求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9.有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基地,如图所示,•由于引进四个优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定出两种以上的划分方案供选择(画图说明).
10.(创新题)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S △ABC =4cm 2,求S △ABE .
11.(2004年,陕西)如图,在锐角△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上的高,•且CD 、BE 交于一点P ,若∠A=50°,则∠BPC 的度数是( )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培优作业
12.(探究题)(1)如图7-1-2-9,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DE ∥AB ,DF ∥AC ,EF 交AD 于点O .请问:DO 是△DEF 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若将结论与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中的任一条件交换,•所得命题正确吗?
13.(开放题)要使四边形木架(用4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几根木条?五边形木架和六边形木架呢?n 边形木架呢?
14.(趣味题)《三国演义》中有关木牛流马的叙述:
“孔明即手书一纸,付众观看,众将环绕而视.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你知道木牛流马中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吗?
数学世界
探险家的“难极”
有一个探险家,挖空心思想出一个“难极”来.
什么是探险家的“难极”呢?
一般情况下,如果从某地出发,先往北走100公里,再往东走100公里,然后往南走100公里,这时,终止地总要在出发地正东100公里处.
而若从某地出发,先往北走100公里,再往东走100公里,然后往南走100•公里,能正好回到原来的出发地.这个出发地被探险家称其为“难极”.
你知道探险家的“难极”在哪里吗?
答案:
1.A 点拨: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交于一点. 2.B 3.AD ;△ACD 4.BD ,CE ,OF 5.C 6.解:∵AD 为△ABC 的中线, ∴BD=CD ,
∴△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为:
(AB+BD+AD )-(AC+CD+AD )=AB-AC=5-3=2(cm ).
7.解:∵∠BAD=∠CAD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是△BEC 的角平分线. ∵AD ⊥BC ,垂足为点D ,∴AD 是△ABC 的高,DE 是△BEC 的高. ∵BD=CD ,∴AD 是△ABC 的中线,DE 是△BEC 的中线. 点拨:本题是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 8.解:设AB=AC=2x ,则AD=CD=x . (1)AB+AD=15,BC+CD=6时, 有2x+x=15,解得x=5. ∴2x=10,BC=6-5=1.
(2)当BC+CD=15,AB+AD=6时, 有2x+x=6,解得x=2. ∴2x=4,BC=15-2=13.
∵4+4>13,∴此时构不成三角形.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分别为10,1.
点拨:要注意检验结果是否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9.解:方案1:如答图1,在BC 上取D 、E 、F ,使BD=ED=EF=FC ,连接AE 、ED 、•AF .
(1) (2) (3)
方案2:如答图2,分别取AB 、BC 、CA 的中点D 、E 、F ,连接DE 、EF 、DF . 方案3:如答图3,分别取BC 的中点D ,CD 的中点E ,AB 的中点F ,连接AD 、AE 、DF .同学们,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试试看. 点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为
1
2
×底×高,因此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底、高分别相等的四个三角形.
10.解:∵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
∴S△ABD=1
2
S△ABC=
1
2
×4=2(cm2).
∵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
∴S△ABE=1
2
S△ABD=
1
2
×2=1(cm2).
点拨:三角形的任一中线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11.B 点拨:∵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
∴∠AEB=∠CDB=90°,
∵∠A=•50°,∴∠ABE=40°,
∴∠BPD=180°-∠CDB-∠ABE=180°-90°-40°=50°,•
∴∠BPC=180°-∠BPD=180°-50°=130°.
12.解:(1)DO是△DEF的角平分线.
证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
∴∠EAD=∠FAD.
∵DE∥AB,DF∥AC,
∴∠EDA=∠FAD,∠FDA=∠E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DA=∠FDA.
∴DO是△DEF的角平分线.
(2)所得命题正确.
13.解:要使四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1根木条.
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2根木条.
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3根木条.
要使n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n-3)根木条.
14.答:用手抬按木牛的双辕或木马的头部,木牛流马会稳稳地向前迈进.用手操作的时候,人和木牛流马总是呈三角形.
这符合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也是木牛流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的原因.数学世界答案:探险家的“难极”就是南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