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 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 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4. 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 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 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 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 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具体方法
论理的组织法
科学情感和态度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科学方法
3—4岁
(1) 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 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
(2)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 发现明显特征。
(3) 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 两个特征,挑出物体,归入一类。
(1) 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 征、习性与生存环境之间的适应 关系。
(2) 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 功能之间的关系。
(3) 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 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
(4) 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 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 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 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单元目标
A 以时间为单元的学前 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单元
A
目标
B
B 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学 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 动目标,既包括集体科 学活动的目标,也包括 个别化活动的目标。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评价,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针对性的干预,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主要包括对儿童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运动及审美、创造等各方面的评价。

首先,对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操作材料时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记忆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来评价儿童的认知水平。

其次,语言的评价是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语法运用等方面来评价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与他人的交流是否流畅、能否理解他人的意思等来评价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

在社会情感方面的评价中,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自律能力、自信心等来评价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来评价儿童与他人的社交能力。

儿童的运动和审美发展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动作协调性、运动技能、艺术鉴赏能力等来进行。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审美表达、创造力等方面来评价他们的审美和创造发展情况。

在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观察法、记录法、测评法等。

观察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前儿童的观察来获取信息,一般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参与观察等方式进行。

记录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可以使用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

测评法则主要通过运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对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估。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儿童的特点,把握适度的评价力度,避免对儿童过度评价和负面评价。

此外,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结果应该真实、可靠,并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总之,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评价)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2022年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评价)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2022年学习资料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二学前儿童的主动性评价-一学前儿童的学习主动性->主动性是指个体面对任务时表现出 的积极性程-度的状态。->二学前儿童学习主动性评价举例->面对任务的态度。->儿童的目标意识,以及设立目标 形成计划、-实施计划的能力。-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10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三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的评价->-一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坚持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 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专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个体的心理充分指 向并集中于当时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上的注意状-态。-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11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三-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的评价->-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评价举例-学前儿童的坚持 ,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儿童是否能够坚持完成任务,是否能够有头有尾地-做好事情。-0-在完 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顺利,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持续一段时间的任务,儿童的行为表现更能表-0j-现 坚持性。-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12
学前教育评价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目录-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第二节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第三节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与动作发 评价-第四节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第五节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评价-第六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学前儿童学习与发辰评价的指号思想-■二真实性->对儿童而言,-评价的情景是真实的->对教师而言,评价的情景 日常的-三整体性->应从健康、语言、认知、社会、艺术等诸个领域综合-地评价儿童->对儿童的某一个具体的领域 方面的评价上->综合考虑儿童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表现要注意-以教师、家长、儿童为评价主体的三种类型的评价 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5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幼儿初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幼儿中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
幼儿晚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认识菱形、平行四边形、 椭圆
3.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3.1大小知觉的发展特点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2岁半至3岁孩子,已能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者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 3.2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2岁半—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 、受语言指导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亮度(明度)恒常、颜色恒常。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 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
感觉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
味觉 嗅觉 触觉
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 闻到散布于3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 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以 及深度知觉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依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进行的。人对物体形状
的知觉具有相当稳定的恒常性。只要你以前对某种物体比较熟 悉,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知觉它,都不容易出现差错。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 3. 注意品质的发展 • 1)注意的广度 • 指在同一时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少。把握的注
意对象数量越多,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 2)注意的稳定性 • 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时间
越长,注意越稳定。 • 3)注意的转移 • 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换
• 一、注意的概述 • (一)什么是注意 •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 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选取了某种
刺激,而忽略了另一些刺激。例如老师让我们注意 幼儿的面部表情,我们对幼儿的面部表情变化的反 映会很清晰,但是对于幼儿穿的什么样子的鞋子或 裤子,反映就很模糊。 • 集中性是指把心理活动专注于某一事物。如当幼儿 专心看木偶戏时,对周围人们的声音、活动全然不 知。
• 2)深度知觉的发展 • 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辨别。
幼儿深度知觉具体表现为,一是他们只能对熟悉的物体 或场地区分出 远近,对于比较远的距离则不能正确认 识;二是幼儿对透视原理还不能很好把握,不懂得 近 物大而清晰、远物小而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
第6章
虚拟仪器信号分析 与处理
• 中班幼儿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得到发展。 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到10 分钟左右。
• 大班幼儿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 15 分钟。
•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特别是在成 人的要求下发展,在活动中完成的。教师应帮助幼 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 同时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 1. 无意注意的发展 •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
分心
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2
粗心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表,帮助学前儿童保持关注。
3
焦虑
使用放松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学前儿童减轻焦虑情绪。
评估学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工具
1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注意 力表现,评估他们的注意 力发展。
2 问卷调查
向家长和教师提供问卷, 了解学前儿童的注意力状 况。
生理因素
大脑结构和神经递质等生理 因素在注意力发展中扮演重 要角色。
培养学前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正念训练
通过正念练习,教导学前儿童如 何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自控能力。
户外游戏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户外游戏,帮 助他们锻炼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拼图游戏
鼓励学前儿童玩拼图游戏,促进 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常见注意力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力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对学习、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等 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注意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注意力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心理过程,它决定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程 度和集中能力。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学前儿童提高学习效果和适应社会环境。
特别注意力阶段的发展
3 认知测试
使用认知测试工具,测量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能力。
总结和重点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是重要的心理学话题。了解注意力的定义、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意力集中在多个目标
上,并持续一段时间。
3
选择注意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选择特定细节并将其 排除在注意力之外。
维持注意
学前儿童能够保持对目标的注意力,即 使有干扰也能继续集中。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学前教育与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1. 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6岁以前为其提供的早期教育,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等机构。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还能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创造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2. 学前教育与家庭的互动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的角色不仅仅是送孩子去幼儿园,还应与幼儿园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学前教育与家庭的互动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环境。

3.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学前教育不仅对儿童个体有益,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有助于减少教育差距,为所有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其次,学前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优质的学前教育还能培养出更多有才华和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包括加大财政支持和改善师资待遇。

其次,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和评估。

此外,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5. 结语学前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对儿童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儿童创造更好的学前教育环境,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情感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有助于了解和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前儿童是通过外界刺激和反应形成和发展行为的。

根据这一理论,儿童的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和习惯形成的。

例如,孩子会学习通过哭泣来获得关怀和注意。

这一理论的重点是观察儿童的行为,通过正反馈和奖励来引导和培养儿童积极的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通过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来实现的。

让儿童主动参与探索和思考,培养其问题解决和创造力是这一理论的核心。

例如,通过让儿童玩拼图游戏,可以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和空间认知能力。

这一理论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社会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儿童通过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来学习社交技能和规范。

例如,学前班的角色扮演活动促进了儿童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这一理论关注儿童的自我认同、情感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亲子关系。

这些基本理论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对于行为主义理论来说,教育者应当注重正反馈和奖励,鼓励儿童展示积极的行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其次,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教育者应当为儿童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和合适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造力。

再次,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强调社会互动的重要性,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学会合作、沟通和适应社会规范。

除了这些基本理论,还有一些重要的发展原则需要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首先,个体差异原则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教育者应当关注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其次,渐进原则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逐渐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学习和发展任务。

再次,全面原则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综合的,教育者应当关注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第3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3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一)物体与材料的特性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
活动建议:物质科学中的许多关键经验学习要通过幼儿和材料的互动来获得,主 要活动形式为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也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二)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
活动建议:室内外有很多物体可供幼儿移动;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让物体运 动
(三)能量及其表现形式(声光电磁热等)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
(四)地球与人类活动各年龄段关键经验
活动建议:这部分关键经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但对于一些难以直接体验的 内容,教师可以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通过视频或者科学绘本来帮助幼儿获得, 例如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等。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
(一)技术和技术产品各年龄段关键经验
活动建议: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现代家用电器、 常见交通工具等。在学习并了解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后,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这些 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运用这些技术去解决问题。
少到多、由点到面的规律。
(二)生物的基本需求
生物的基本需求,指的是生物生长和生存的需求。对幼儿来说,他们不仅能
认识到有一些需求对于所有动植物来说是必要的,如水分、空气。还能通过观察
和比较常见动植物的需求来发现其中的差异性。 (三)生物的简单行为 生物的简单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维持生存所必须的。从动物行为来看,主 要有觅食、迁徙、防御、繁殖、社群行为等。幼儿对生物的行为有着浓厚兴趣。 观察了解生物的行为有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感性经验非常重要,可以使幼儿从小就认识到
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助于其生态系统观的形成。
三、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学前教育学)第3章儿童观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学)第3章儿童观与儿童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此时的需要不能或过分满足, 就会产生“固着”现象。个性的发展会固定于此时期, 叫口唇的个性。
口欲含合型性格——吃、喝、抽烟、接吻 口欲施虐型性格——咬指甲、咬铅笔、讽刺、挖苦
肛门期(1—3岁)
此时期的动欲区在肛门,婴儿进行大小便时体验到愉快,而父母 施行的便溺训练,使其养成使用厕所的习惯,孩子开始往往表现反抗, 以后形成习惯,动欲区便从肛门区转移。
四、儿童的权利
(一)儿童权利的提出和发展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文件中指出儿童因身心尚未 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及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 这是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 1959年第十四届联合国大会在《日内瓦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为内容的基 础上,通过了新的《儿童权利宣言》,该宣言的通过使儿童权利的观念更加深入 人心,为后来人们关注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及群众基 础。 1978年三十三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波兰的亚当·罗帕萨教授倡议起草 “儿童权利公约”。 1979年联合国又发起了“国际儿童年”,继承并发展了联合国大会于 1959年提出的儿童权利的基本思想。 1989年11月20日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儿童权利公约》,于1990年9月2日正 式生效。
第二节 儿童发展
一、儿童发展概述
1.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 变与质变的过程。具体来说,儿童的生埋发展是指儿童正常的生长(形 态的增长)、发育(功能的成熟),如身高、体重等身体外部形态的变 化和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 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渐完善。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指心理过程各种技能的发 展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如感觉、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性格 等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完善。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既有一定的相对 独立性,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同 时心理发展对儿童身体的发展有相应的影响。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保育员应该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水平、需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性格特点等个人特点,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影响。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二、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环境因素的分类 环境——影响孩子发展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定儿童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学前儿童自身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2.个人特点 指个体出生后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能力、需要、经验、情感、兴趣、认知特点、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 个性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制约孩子的发展。 孩子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对外界的影响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水平有所选择; 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孩子是主动的;孩子的个性特点对选择起主要作用。 不同的孩子对相同的环境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个孩子也可能因孩子当时的选择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二、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2.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3)社区环境 社区是一定地域的人群从事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活动,构成一定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小社会 由于社区文化的广泛性、潜移默化性和不可控制性,对学前儿童产生的影响是最复杂的 社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环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五、个性独特,充满差异的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在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但教育者不能因此忽略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孩子们不仅在行为的速度、灵活性和强度上存在差异,在兴趣、爱好、水平、需要、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也显而易见。 作为保育员:不仅要了解这些差异,还要针对儿童之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方案,使每个孩子都能受到适合的教育,千篇一律的教

保育员-第三章-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保育员-第三章-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保育员
(基础知识)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 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学前儿童
一、身体娇嫩,发展迅速 特点:因发展迅速,所以心跳较快 任务:加强营养,加强锻炼
二、活泼好运,热爱游戏 原因: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认识客观世界是重要的媒体 任务:提供大量的机会和条件
三、喜爱模仿,勇于实践 原因:由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只会模 仿表象,不管好坏 任务: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5、( B )是指个体出生后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 特点
A、集体特点 B、个人特点 C、人体特点 D、班级特点
6、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B )
A、空气
B、文化
C、水
DHale Waihona Puke 食物7、吵吵闹闹、剑拔弩张的家庭生活氛围,会让孩子感到( C ) A、怒火中烧 B、暴跳如雷 C、极不安全 D、细思极恐 8、一个充斥着垃圾、废物的社区环境,会妨碍学前儿童( D )的 形成 A、美好心情 B、助人为乐 C、亲子关系 D、良好习惯
谢谢大家
1、保育员要教育孩子学会宽,( ),学会与别人一起游戏
A、发现别人的长处
B、发现别人的缺点
C、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D、学会工作
2、保育保持家园协调一致,使学前儿童全方位地接受正面教育, 会收到( )的效果
A、较好 B、事倍功半 C、事半功倍 D、意想不到
3、当孩子问问题时,保育员应( )简单通俗地给予解答,以 保护其好奇心 A、粗声粗气的 B、冷冷的 C、无所谓的 D、耐心细致的 4、人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必须以正常的( )为基础 A、遗传素质 B、精神面貌 C、心情 D、 人际交往
1、保育员要教育孩子学会宽,( A ),学会与别人一起游戏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第四节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第一节感知觉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一、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无论从比较心理学发生的角度,还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感知觉都是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一切比较复杂、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

(二)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幼儿期,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二、研究婴儿感知觉经验的方法(一)视觉偏好法视觉偏好法采用一个很简单的测验程序:研究者给婴儿同时呈现至少两种制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种更感兴趣。

视觉偏好实验一个很大的缺点在于,如果婴儿没有表现出对某一个图案有明显的偏好,研究者便无法确认婴儿是不能分辨图案的不同,还是对所有图案都同样感兴趣。

(二)习惯化方法习惯化方法是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它是对婴儿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不再对刺激物做出反应的方法。

习惯化的研究提供了三方面的信息:一是婴儿的认知知觉识别能力;二是婴儿注意的倾向性;三是婴儿对刺激物的再认能力。

(三)诱发电位法诱发电位法是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记录他们看到刺激时脑电波的变化。

具体的做法是对应处理不同刺激的脑区,在婴儿的头部接上一些微电极。

(四)高振幅吮吸法高振幅吮吸法,即让婴儿吮吸一个里边镶嵌有电路的特殊奶嘴,研究者通过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他们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一、视觉的发展(一)视觉集中视觉集中是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就是充分利用学前儿童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景 中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加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语言的机会,提供学前 儿童更好地运用语言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和其他方面的学习经验。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人际交往中的语言学习、游戏活动 中语言学习、学习活动中的语言学习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三)语言教育促进了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可以与音乐、美术和动作等不 同的符号系统沟通互动,实现人们表情达意的功能。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是根据既定的语言教育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学前儿童系统 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实现的。
-
目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第四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五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内涵
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儿童在身心各方面的 和谐发展,即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均得 到发展。因此幼儿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认知 的、语言的发展,也应有社会的、情感的、交 往的和道德的等几方面的发展。
大班: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换牙的有关知识,心理健康 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等等。
-
案例二
在队列队形练习方面,各年龄班的教育内容分别是:
小班:立正、稍息、看齐、齐步走、跑步走、立定、一个 跟着一个走成圆形队,等等。
中班: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踏步、齐步走、跑步走、 立定、听信号切断分队走,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文化、风俗习惯等
小环境 指学校、家庭、社区、孩子 交往的小群体等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 二、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 2.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 (1)家庭环境 • 是孩子生活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也是对其发展有 着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之一 • 年龄越小,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越大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 接物等时刻影响着孩子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二、活泼好动,热爱游戏的学前儿童 作为教育者:提供大量的机会和条件,保证学前儿 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体验活动、探索活动和 实践活动,尽可能的鼓励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有意义 的游戏。
作为保育员:应该成为儿童满足需要和达成愿望的 支持者和鼓励者,而不是儿童活动的限制者。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 二、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环境因素的分类
• 环境——影响孩子发展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定儿童的发展。
环境
自然环境 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 和,如空气、水、气候、食物、地理位 置、生物资源等。 社会环境 指人类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 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 五、个性独特,充满差异的学前儿童 • 学前儿童在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但教育者不能 因此忽略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 孩子们不仅在行为的速度、灵活性和强度上存在差异,在 兴趣、爱好、水平、需要、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也显 而易见。 作为保育员:不仅要了解这些差异,还要针对儿童之间的 差异设计不同的方案,使每个孩子都能受到适合的教育, 千篇一律的教育,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 一、学前儿童自身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 对学前儿童发展起着重大影响的是自身方面的因素: 主要是其遗传素质和个人特点。 • 1.遗传素质 • (1)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通过DNA传递的解剖生理方 面的特点。 • (2)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3)遗传素质对人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成熟时间进行 控制。 • (4)遗传素质的差异还可能带来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差异。 • (5)遗传素质虽然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他不 能单一地决定儿童的发展。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 二、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 2.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 (1)家庭环境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 三、喜欢模仿,勇于实践的学前儿童 • 模仿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具体生动的榜样比单纯的说教更符合 他们的认知特点,也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 学前儿童对各种模仿主要停留在表面的、具体的、外部的 行为与动作上,不能准确的理解成人行为背后的含义。 作为保育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处处 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榜 样,为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 认识和理解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 一、身体娇弱,发展迅速的学前儿童
• 学前儿童在用“非常柔弱稚嫩的肌体担 负着异常艰巨的生长发育任务; • 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高速度决定其身体 发展所需的养料远远超过成人; • 如果不注意保护和锻炼,学前儿童心脏功能就得不到提高, 可能影响甚至阻碍孩子的身体发展。 作为保育员: 加强营养、保障健康的同时还要加强学前儿童 的身体锻炼,并且做到锻炼得法、讲究科学, 使学前儿童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 二、活泼好动,热爱游戏的学前儿童
•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侧面反映了学前儿童在心里发展上 活泼好动的特点; • 学前儿童的各种动作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活动的过程中得 到锻炼,并逐渐发展; • 保证学前儿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相应的活动器械 和材料,允许学前儿童自由活动是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 展的关键; • 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索和实践来认识客 观的世界; • 游戏的诞生,能让孩子在假象的世界满足自己的愿望, 探索自己喜欢的世界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 • • • 一、学前儿童自身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2.个人特点 指个体出生后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能力、需要、经验、情感、兴趣、认知特点、认知方式、 性格特征等方面。 • 个性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制约孩子的发展。 • 孩子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对外界的影响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根据自己 的需要、兴趣和水平有所选择; • 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孩子是主动的;孩子的个性特点对选择起主要 作用。 • 不同的孩子对相同的环境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环境对同一 个孩子也可能因孩子当时的选择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保育员应该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水平、 需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性格特点等个人特点,为每个孩子提供 适宜的教育影响。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儿童
• 四、好奇好问,喜欢探索的学前儿童 • 学前儿童用好奇好问的方式来表现他的探索心里; • 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不光表现在爱问问题上,还表现在喜 欢动手尝试和探索上; • 好奇好问是儿童智慧的火花,是他们进一步探索、求知的 基础。
作为保育员:要耐心细致、简单通俗的给予解答,保护好他 们的好奇心,对于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可与孩子一同探 讨,追寻问题的答案;当孩子因为探索行为而损坏东西时, 不能一味责备、惩罚,应先肯定其探索精神,后再讲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