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张爱玲作品创作和她成长经历间的内在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张爱玲作品创作和她成长经历间的内在关系

文秘班0801402024

摘要:本文认为,张爱玲早期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她的作品很大一方面反映了她独特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的形成又与她独特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来分析张爱玲的恋父,自恋等情结的形成,以及这种情结在她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张爱玲;自恋;恋父情结;心理自疗;

引言:

众所周知,张爱玲是个独特的女子,她的才华,她的人生经历都让人觉得她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有人说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也有人说张爱玲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是什么让一个平凡的女子又如此诸多的不平凡,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张爱玲的早期人生经历对这一问题做一个浅显的解读。

一、自恋情结的形成

很多人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女子,认为她的孤傲源自于她的自恋。但是自恋的根源是什么呢?张爱玲在她的《天才梦》中也大胆地写出了自己所自恋的东西——才华和家世。她是这么写的“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张爱玲是官宦家族的后裔,她的祖父张佩纶,同治进士,之妻是李鸿章之女李菊耦。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即张佩纶之子,娶的是清末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的女儿,也就是张爱玲的母亲。显赫的家世使得张爱玲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体现到生活中,便是她对衣服夸张地爱恋。她要求衣服要极度的突出个性,并且要雍容华丽,这都是在展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贵族气。她是十分爱恋自己的,因此爱穿上短衣长裤,古典的绣花装束,走到大街上去,无视行人的注目,只使自个儿陶醉、倾倒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魅力。甚至去参加亲友的婚宴,在当时上海流行西式婚礼,女佩白纱男佩西装的结婚进行曲中,她却是穿了一套前清老样子的绣花袄裤前去道喜,自然是一片哗然,十分抢眼。

这种优越感导致的自恋不仅是表现在生活中,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例如《小团圆》中的邵之雍,这个人物是直接以“情种”的形象出场的,他有才情、有事业、擅长言辞与表达、更懂得如何与女人相处。他的“自恋”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自恋”而极度自信,从他带着轻蔑的眼神对九莉说出:“你十分爱我,我也十分知道”时,我们便能非常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面对众人的鄙斥、奚落依然自我欣赏着,她不顾一切的去寻范柳原,但在他和他的朋友面前却依旧保持着一幅孤芳自赏的姿态。除此以外,《金锁记》

中的七巧迷恋着自己年轻时的美貌,《茉莉香片》中的主人公聂传庆,过度迷恋于自己出世前的过去,逃避现实,活在自己构想的父亲、家庭、温情中。这一切都是一种自恋心理。

二、恋父情结的形成

恋父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早在幼年期就已经有了性欲”,[1](P3)对异性双亲“有一种本能的依恋欲望”。[1](P3)于是,“男孩把母亲当作性爱对象而把父亲当作情敌,女孩则正好相反。这样男孩就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就产生了‘厄勒克特拉情结’(又译恋父情结)”。[1](P63)纵观张爱玲的一生,也深受这种恋父情结的影响。

张爱玲的父亲是个旧官宦家的阔少爷。而她的母亲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个有思想艺术修养的新女性。可以说,张爱玲的父母的结合是旧时代和新时代的融合,但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导致了张爱玲父母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张爱玲4岁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张爱玲开始过着没有母爱的日子,而张爱玲对于母亲的离开不是想念,而是怨恨。因为她觉得母亲其实是在抛弃她了。但是,母亲走了之后,很快张爱玲找到了自己的一份非常舒服的生活。她渐渐发现跟父亲在一起也是很好的。她喜欢听父亲给她念诗,教她读书,还有给她幼稚的作文眉批、总批,喜欢整天跟着父亲进出。在张爱玲和弟弟两个人中,父亲是偏爱张爱玲的,因为她天生聪颖,并且勤奋好学,于是父亲对张爱玲疼爱有加。渐渐地,张爱玲有一种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感觉,觉得父亲是她的,恋父情结也是在这个时候渐渐形成。而其后她与后母孙用蕃始终紧张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源于她的恋父情结,觉得后母抢走了父亲对她的爱。并且这种情结最终也投射到了她的婚恋中,她认为标准丈夫的条件是“年龄应比女方大5岁至10岁”,[2](P89)并补充道:“我一直想着,男子的年龄应当大10岁或10岁以上,我总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2](P89)

而最能表现张爱玲的恋父情结的作品是她的《心经》,它描述了一个父女相恋的故事,即使放在今天,这仍然可算是一部视角前卫大胆的小说。《心经》中许小寒,从小到大都很依恋自己的父亲许峰仪,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底那种朦胧的依恋最终演变成热烈的爱慕。而对于父亲的爱恋导致了她把母亲视为情敌和排斥对象,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年青美貌去反衬母亲的年老珠黄,打趣母亲偶尔艳丽的着装,使得着这位贤妻良母产生自卑感而离开丈夫。其父许峰仪在意识到这种畸形性爱的尴尬和危机后,不得不用李代桃僵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畸型的爱情关系是导致这一幸福家庭破裂与她自己健康爱情毁灭的内在原因,我认为这部作品的主旨就根源于张爱玲内心的恋父情结。

三、童年经历导致的心理失衡及心理自疗

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认为无意识是不能被意识察觉到的不能为社会道德所接受的动机、情感、意念、欲望等,无意识可以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转化成意识。当人们的无意识被压抑,并且得不到释放时便会产生焦虑。此时,便需要潜抑机制发挥作用,调节这种焦虑的感受。潜抑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潜抑,否定,合理化,反省形成等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选择不同的潜抑机制。而张爱玲则是通过文学创作来缓解内心的这种焦虑,心理的失衡。当然更根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她自己是不能意识到的。

但为何显赫家庭出身才华横溢的她还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呢?我想这和她的家庭和成长经历仍是分不开的。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需要的极度受挫会导致心理失衡。可以说张爱玲的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