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教案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4748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3.png)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圆的切线判定1.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切线判定定理。
1.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即圆外一点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3 例题:讲解几个典型的圆的切线判定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切线判定定理。
1.4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切线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第二章:圆的切线性质2.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切线性质。
2.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性质,即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线长度等于半径长度。
2.3 例题:讲解几个典型的圆的切线性质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切线性质。
2.4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切线性质进行解答。
第三章:圆的切线方程3.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切线方程。
3.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即利用切点坐标和半径长度求解切线方程。
3.3 例题:讲解几个典型的圆的切线方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切线方程的求法。
3.4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切线方程进行解答。
第四章: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即切线与圆相切、相离、相交的判定。
4.3 例题:讲解几个典型的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4.4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进行解答。
第五章:圆的切线综合应用5.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切线综合应用。
5.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求解几何问题、设计图案等。
5.3 例题:讲解几个典型的圆的切线综合应用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切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4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切线综合应用进行解答。
第六章: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6.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
6.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关系,即切线与圆的切点是切线与圆的唯一交点。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47927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1.png)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圆的切线定义和判定1.1 圆的切线定义引入圆的切线概念,讲解切线的定义和特点展示圆的切线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切线与圆的关系1.2 圆的切线判定条件讲解圆的切线的判定条件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第二章:圆的切线性质2.1 圆的切线性质介绍圆的切线的性质,如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线与圆心连线垂直等展示切线性质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性质2.2 圆的切线定理讲解圆的切线定理,如切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切线定理的应用和证明方法第三章:圆的切线方程3.1 圆的切线方程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圆的切线方程的定义和特点展示切线方程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切线方程的形式和含义3.2 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讲解如何求解圆的切线方程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求解切线方程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1 圆的切线与圆相切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相切的情况和特点展示切线与圆相切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切线与圆的切点、切线与半径的关系4.2 圆的切线与圆相离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相离的情况和特点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五章:圆的切线应用5.1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应用讲解如何利用切点性质解决问题,如求解切线长度、切线与半径的关系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切点性质的应用方法5.2 圆的切线与圆的方程应用讲解如何利用切线方程解决问题,如求解切线方程、判断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切线方程的应用方法第六章:圆的切线与圆的交点应用6.1 圆的切线与圆的交点性质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交点的性质,如切线与圆的交点与圆心连线垂直、交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等展示切线与圆的交点性质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性质6.2 圆的切线与圆的交点应用讲解如何利用切线与圆的交点解决问题,如求解交点坐标、判断交点与圆的关系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切线与圆的交点的应用方法第七章: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应用7.1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相交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相交的情况和特点展示切线与切线相交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切线与切线的交点、切线与半径的关系7.2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平行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平行的情况和特点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切线与切线的位置关系第八章: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综合应用8.1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相切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相切的情况和特点展示切线与切线相切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切线与切线的切点、切线与半径的关系8.2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综合应用讲解如何利用切线与切线综合解决问题,如求解切线与切线的交点、判断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切线与切线综合的应用方法第九章:圆的切线与圆的应用实例9.1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割应用实例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割应用实例,如切割线段、切割角度等展示切割应用实例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切割原理和应用9.2 圆的切线与圆的轨迹应用实例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轨迹应用实例,如轨迹方程、轨迹图形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切线与圆的轨迹的应用方法第十章:圆的切线综合练习10.1 圆的切线综合练习题提供一系列圆的切线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解答练习题,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0.2 圆的切线综合练习解答提供练习题的解答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通过练习解答,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圆的切线定义和判定(第一章)重点关注内容:圆的切线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的切线》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的切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1a75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6.png)
-结合课堂所学,运用切线知识解决问题。
2.设计一道综合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圆的切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在一个圆形花坛的边缘,有一条小路。现要修建一条从花坛边缘到花坛中心亭子的最短路径,求这条路径的方程。
-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确定所求的路径即为圆的切线,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求解切线方程。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等,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圆的切线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的图片,如车轮、硬币等,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圆的性质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圆与其他图形之间可能会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的切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掌握圆的切线的基本性质,能够识别并证明圆的切线。
2.学会运用圆的切线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的切线长度、切线与半径的夹角等。
3.能够运用圆的切线性质推导出相关定理,如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与圆的交点为切点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圆的切线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圆的切线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切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圆的切线性质的推导和应用,尤其是切线与半径的垂直关系。
2.圆的切线方程的求解过程中,涉及到的代数运算和逻辑推理。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圆的切线知识的综合运用。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f281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4.png)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一、通过圆的性质证明圆的切线圆的切线是与圆相切且只与圆相交于切点的直线。
我们可以通过圆的性质来证明圆的切线。
1. 方法一:利用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的性质证明对于任意一点P在圆上,连接圆心O与点P,并延长线段OP。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P是圆的半径。
假设有一条直线l与圆相交于点A,且线段OA是圆的半径。
我们要证明直线l是圆的切线。
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OAP。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线段OP与线段AP垂直。
因此,直线l与线段OA垂直。
我们要证明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
假设直线l与圆相交于另一点B,连接线段OB。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B是圆的半径。
由于线段OA与线段OB都是圆的半径,所以线段OA等于线段OB。
然而,根据直线的性质可知,直线l是直线OB的切线。
因此,线段OA与线段OB的长度相等,与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的性质相矛盾。
所以,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即直线l是圆的切线。
因此,我们通过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的性质证明了直线l是圆的切线。
2. 方法二:利用圆的切线与半径的斜率关系证明对于任意一点P在圆上,连接圆心O与点P,并延长线段OP。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P是圆的半径。
假设有一条直线l与圆相交于点A,且线段OA是圆的半径。
我们要证明直线l是圆的切线。
我们可以得到直线l的方程。
设直线l的斜率为k,直线l的方程为y = kx + b。
我们要证明直线l的斜率与线段OA的斜率相等。
由于线段OA是圆的半径,所以线段OA的斜率等于0。
根据直线的性质可知,直线l 与线段OA垂直,即直线l的斜率与线段OA的斜率的乘积为-1。
因此,直线l的斜率等于0的倒数,即k = 0。
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y = b。
接下来,我们要证明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
假设直线l与圆相交于另一点B,连接线段OB。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B是圆的半径。
由于线段OA与线段OB都是圆的半径,所以线段OA等于线段OB。
然而,根据直线的性质可知,直线l与线段OB平行,即线段OA与线段OB的长度相等。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教案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500288e9951e79b8927b1.png)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的:(1)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2)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掌握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2.能力目的:(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析、总结、推理论证等能力.3.情感目的: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2.难点: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答下列问题:(口述)1.直线和圆有哪三种位置关系?这三种位置关系是如何定义?如何判定的?2.什么叫做圆的切线?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怎样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一个圆的切线?①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用教具演示)(二)新课讲解证明直线与圆相切是一类常见题目,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连接半径,证明垂直若图形中已给出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但未给出过点的半径,则可先连结过此点的半径,再证其与直线垂直。
例1 如图(1)所示,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圆交于BC于D,作DE⊥AC于E。
求证:DE为⊙O的切线。
证明:连结OD∵OB=OD∴∠B=∠ODB∵AB=AC∴∠B=∠C∴∠ODB=∠C∵DE⊥AC∴∠C+∠CDE=90°∴∠ODB+∠CDE=90°∴∠ODE=90°,即DE⊥OD∴DE是⊙O的切线。
例2 如图(2)所示,AB是⊙O的直径,过A点作⊙O的切线,在切线上任取一点C,连结OC交⊙O于D,连结BD并延长交AC 于E,求证:CD是△ADE外接圆的切线。
证明:取AE的中点F,连结FD。
∵AB为直径,∴AD⊥BD∵FD=FE(=FA)∴∠FED=∠FDE∵∠CDE=∠BDO=∠B∠FEB+∠B=90°∴∠FDE+∠CDE=90°即FD⊥CD∴CD是△ADE的外接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c8863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e.png)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第一章:圆的切线定义与性质1.1 圆的切线定义引入圆的切线概念,讲解圆的切线是如何与圆相切的。
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圆的切线的特点。
1.2 圆的切线性质讲解圆的切线的性质,包括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线与圆心连线垂直等。
提供相关的定理和公式,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第二章:圆的切线判定定理2.1 第一判定定理讲解第一判定定理,即如果一条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的斜率等于过切点的半径的斜率。
提供定理的证明和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
2.2 第二判定定理讲解第二判定定理,即如果一条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与圆的切点处的切线垂直于直线。
提供定理的证明和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圆的切线方程3.1 切线方程的定义讲解切线方程的定义,即切线的一般式和点斜式。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方程与圆的切线的关系。
3.2 切线方程的求法讲解如何求解圆的切线方程,包括给定圆的方程和切点的坐标等。
提供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第四章: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1 切线与圆相离讲解切线与圆相离的情况,即切线与圆没有交点。
提供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
4.2 切线与圆相切讲解切线与圆相切的情况,即切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
提供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
第五章:圆的切线综合应用5.1 切线与圆的交点问题讲解如何求解切线与圆的交点,包括切线与圆的方程联立等。
提供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5.2 切线与圆的切点问题讲解如何求解切线与圆的切点,包括切线的斜率和切线方程等。
提供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第六章:圆的切线与圆的性质6.1 切线与圆的切点性质讲解切线与圆的切点的性质,如切点处的切线与半径垂直。
提供相关的定理和公式,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6.2 切线与圆的切线性质讲解切线与圆的切线的性质,如切线与圆心连线垂直。
提供相关的定理和公式,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29da1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0.png)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章节一:圆的切线的定义与性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
让学生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
1.2 教学内容圆的切线的定义。
圆的切线的性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圆和切线,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切线的定义。
1.3.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的定义,强调圆的切线与圆的接触点是切点。
讲解圆的切线的性质,如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线与圆的切点处的切线斜率为0等。
1.3.3 练习提供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的切线,并解释原因。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评估学生对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章节二: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
让学生能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2 教学内容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的应用。
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回顾上一章节的圆的切线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3.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包括定理的表述和证明过程。
讲解判定定理的应用,如何通过已知条件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3.3 练习提供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步骤。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评估学生对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章节三: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
让学生能够运用求法求出圆的切线方程。
3.2 教学内容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
切线方程的求法应用。
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出圆的切线方程。
3.3.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包括切线方程的一般形式和求法步骤。
讲解切线方程的求法应用,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的切线方程。
3.3.3 练习提供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求法求出圆的切线方程,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步骤。
3.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评估学生对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切线证明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切线证明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ed7ba38762caaedd33d48e.png)
圆的切线证明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2、灵活掌握圆切线的两个条件。
3、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圆的切线。
二、知识梳理:1、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具备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条件:a 、经过半径的外端;b 、垂直于这条半径。
3、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
4、证明圆的切线的方法: (1)连接圆心与切点;(2)证明这条直线与过圆心的半径所成的角是直角。
三、专题例题:例题1,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圆上,且四边形AOCD 是平行四边形,过点D 作⊙O 的切线,分别交OA 延长线与OC 延长线与点E 、F,连接BF , 求证:BF 是⊙O 的切线。
例题2,如图,⊙O 的直径为AC ,过点A 作直线MN ,使∠BAM=21∠AOB, 求证:MN 是⊙O 的切线。
例题3、如图,在ΔABC 中,以B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D , 且D 是AB 的中点,过D 作DE ⊥AC ,垂足为E , 求证:DE 是⊙O 的切线。
四、课堂练习:1、如图1,若以 ABCD 的一边AB 为直径的圆恰好与对边CD 相切于点D ,则∠C= 度。
M F C D E B C BA O N D OCB A E 例3 例2 例1 DB A O • CO A (1)•2、如图2,直线AB经过⊙O上的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3、如图,在直角ΔABC中,∠C=90°,BD是角平分线,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BC 于点E,求证:AC是⊙O的切线4、如图4,AB是⊙O的直径,过点O作弦BC的垂线交切线BD于点D,OD与⊙O交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AE,CE。
(1)、求证:∠D=∠AEC;(2)、若OB=2.5,BC=4,求DE的长。
五、课堂小结:课外练习:中考先锋相关习题。
圆的切线教学设计
![圆的切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a405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b.png)
圆的切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圆的切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要掌握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和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圆的切线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风景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光线和物体的关系”。
(2)学习观察:在黑板上画一个半圆,并让学生观察半圆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3)实验推理:给每个小组一张卡片,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品尝一下卡片的四个角,找出那个角是圆的切线,然后找出与圆的切线有什么共同点。
(4)展示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切线的性质。
(5)发现性质:教师向学生普及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进行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理解切线的性质。
(6)练习巩固: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自完成相关练习题,并在课堂上互相进行订正。
(7)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应用切线的性质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如求切点的坐标、切线方程等。
2.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切线的性质。
(2)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讲解演示法:通过讲解和示意图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表现,看是否能准确找出圆的切线。
(2)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上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对圆的切线性质的掌握情况。
2.教学反思(1)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切线的性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考复习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
![中考复习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2306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5.png)
中考复习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直角三角形方法证明圆的切线
设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切点为A,切线为AB。
首先,连接OA和OB。
由于OA是半径,所以OA⊥AB。
由于AB是切线,所以AB⊥OB。
综上可得:OA⊥AB⊥OB,即OA⊥OB,所以O、A、B三点共线。
由于直角三角形AOB中,AO⊥OB,所以AOB为直角三角形。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AOB为直角三角形可推出∠OAB=90°。
所以,∠OAB=90°,即OA⊥AB,证明了AB是圆的切线。
方法二:几何方法证明圆的切线
设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切点为A,切线为AB。
首先,连接OA和OB。
由于OA是半径,所以OA=OB=r。
根据圆的性质,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r,即AO=r。
因为AB是切线,所以∠OAB=90°。
又知,O、A、B三点共线,所以∠OBA=∠OAB=90°。
所以,三角形OAB是直角三角形。
由于OAB为直角三角形,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B²=OA²+OB²。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AB²=r²+r²=2r²。
化简得到AB²=2r²,取平方根可得AB=√2r。
所以,AB=√2r,证明了AB是圆的切线。
综上所述,根据直角三角形方法和几何方法可以证明圆的切线。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0b1d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d.png)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证明圆的切线是近几年中考常见的数学问题之一。
最常用的是利用“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
本内容通过动手操作得出切线的判定定理,再利用解决两道例题,总结归纳出两种具体的证法:①当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时,把圆心和这个公共点连结起来,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简称为“连半径,证垂直”;②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时,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简称为“作垂直,证半径”。
归纳总结后,马上给予两道对应练习题巩固理解两种证明方法。
理解切线的判定方法,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掌握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并灵活解题。
进一步培养使用“分类”与“归纳”等思想方法的能力。
平面内直线和圆存在着三种位置关系,即直线和圆相离、直线和圆相切、直线和圆相交,这三种位置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直线和圆相切。
那么怎样证明直线和圆相切呢?怎样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⑴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义)⑵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二r)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呢?活动一: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O,做一个半径OA,做一条直线L, 使L经过点A且垂直于OA。
这样的直线能画几条?这条直线和圆是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切线判定定理:经过直径的一端,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活动二:分析定理。
经过直径的一端,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这个定理有什么用?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那根据这个判定定理,要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需要几个条件?分别是什么?对定理的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1:如图,直线AB经过。
O上的点^并且0人=08工人二CB,求证:直线AB是。
0的切线。
证明:连结0CV0A=0B, CA=CB,Z.ABXOCo・・,直线AB经过半径0C的外端C,并且垂直于半径0C,・・・AB是。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b6d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3.png)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第一章:圆的切线定义与性质1.1 圆的切线定义引入圆的切线的概念,给出圆的切线的定义。
通过图形和实例解释圆的切线的性质和特点。
1.2 圆的切线性质探讨圆的切线的性质,如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等。
通过几何证明和实例来加深对圆的切线性质的理解。
第二章:圆的切线判定定理2.1 切线判定定理的引入引入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通过图形和实例来展示切线判定定理的应用。
2.2 切线判定定理的证明几何证明切线判定定理,解释定理的证明过程和逻辑推理。
通过证明过程来加深对切线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圆的切线方程3.1 切线方程的引入引入圆的切线方程,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通过图形和实例来展示切线方程的应用。
3.2 切线方程的求解学习如何求解圆的切线方程,包括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
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切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第四章: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1 切线与圆相切探讨切线与圆相切的情况,包括切线与圆的切点和切线与圆的切线。
通过图形和实例来展示切线与圆相切的特点和性质。
4.2 切线与圆相离和相交探讨切线与圆相离和相交的情况,包括切线与圆的交点和切线与圆的内切。
通过图形和实例来展示切线与圆相离和相交的特点和性质。
第五章:圆的切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1 切线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探讨圆的切线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如求解角度、距离等问题。
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展示切线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5.2 切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圆的切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圆形操场等。
通过实例来展示切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六章:圆的切线判定定理的拓展6.1 切线判定定理的推广探讨将切线判定定理应用到更一般的情况下,如非圆形的曲线。
通过图形和实例来展示切线判定定理的推广应用。
6.2 切线判定定理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探讨切线判定定理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如代数、几何等。
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展示切线判定定理与其他数学概念的结合应用。
广东中考疑难问题《圆的切线的证明》教学设计
![广东中考疑难问题《圆的切线的证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12703933d4b14e84246883.png)
广东中考疑难问题《圆的切线的证明》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互动设计思路一、引入1、复习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证明难度虽大,但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归纳起来有两种证法,一是“作垂直,证半径”,二是“作半径,证垂直”,而近年的考题多数是用第二种方法来证。
本节课只针对第二种方法作出分析归纳。
而“作半径,证垂直”细分起来,又有两种方法: 1、没有已知切线,通过两角互余证半径和直线垂直;2、有已知切线,通过证三角形全等证半径和直线垂直。
通过复习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二、例题分析1、(2013 年广东中考第24 题)如图,⊙O 是Rt△ABC 的外接圆,∠ABC=90°,弦BD=BA,AB=12,BC=5,BE⊥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E 是⊙O 的切线.2、分析:1、以中考题为例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中考题的题型、问题的广度、深⑴因为图中与BE 垂直的半径尚未出现,所以可以断定本题属于度。
通过学生“作半径,证垂直”的类型。
⑵连接OB,因为本题没有已知切线,独立思考、师所以本题属于“没有已知切线,通过两角互余证半径和直线垂直”生合作探究,的类型,只需证明OB⊥BE 即可,即证∠EBC+∠OBC=90°。
对问题进行⑶寻找与∠EBC、∠OBC 有关系的角(此处体现出学生综合运用剖析,化解问已学过的性质和定理的能力):∠EB C+∠E CB=90°,∠OB C=题的难点,培∠OCB。
即只要证到∠ECB=∠OCB 就解决本题。
⑷根据圆的内养学生的读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可得∠ECB=∠BAD,由弦图能力和分BD=BA,可得∠OCB=∠BAD。
析问题的能⑸等量代换后可得∠OCB=∠ECB,即∠EBC+∠OBC=90°,得力。
证BE 是⊙O 的切线。
2、本题考查(续二)3、逆向思路如下:BE 是⊙O 的切线4、证明过程(要求学生自行写出)5、本题点评:解决本题的证明,首要判断正确问题所属类型(“作半径,证垂直”中的方法1)。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f62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4.png)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圆的切线定义和判定1.1 圆的切线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理解圆上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引入切线的概念:与圆相切且与圆心的连线垂直的直线。
1.2 圆的切线判定条件利用几何图形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切线的判定条件。
判定条件1:直线过圆外一点,且与圆的切点在圆的直径上。
判定条件2:直线过圆内一点,且与圆的切点在圆的半径上。
第二章:圆的切线性质2.1 圆的切线性质1:切线与半径垂直通过几何证明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切线与半径垂直的性质。
引导学生运用性质1解决相关问题。
2.2 圆的切线性质2:切线与圆心连线垂直通过几何证明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切线与圆心连线垂直的性质。
引导学生运用性质2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章:圆的切线方程3.1 圆的切线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切线方程的概念:描述切线位置和方向的方程。
3.2 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引导学生运用点斜式和一般式求解切线方程。
引导学生运用判定条件和性质求解切线方程。
第四章: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1 圆的切线与圆相切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相切的概念。
引导学生运用判定条件和性质判断圆的切线与圆相切。
4.2 圆的切线与圆相离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相离的概念。
引导学生运用判定条件和性质判断圆的切线与圆相离。
第五章:圆的切线应用5.1 圆的切线长度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长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运用切线性质和几何证明求解切线长度。
5.2 圆的切线与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弦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切线性质和几何证明解决相关问题。
第六章: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6.1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概念。
强调切线与圆的切点是切线与圆的唯一交点。
6.2 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性质。
性质1:切线与圆的切点,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
性质2:切线与圆的切点,切线与半径的交点在圆心与切点连线上。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b491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9.png)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章节一:圆的切线判定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2. 学习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教学内容:1. 圆的切线的定义2. 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圆的切线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关系。
2. 讲解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理解和掌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观察和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评价:1. 通过测试题检查学生对圆的切线的定义的理解。
2. 通过解答题检查学生对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章节二:圆的切线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的性质2. 学习圆的切线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教学内容:1. 圆的切线的性质2. 圆的切线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教学步骤:1. 引入圆的切线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的性质。
2. 讲解圆的切线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理解和掌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观察和理解圆的切线的性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圆的切线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测试题检查学生对圆的切线的性质的理解。
2. 通过解答题检查学生对圆的切线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的掌握。
章节三:圆的切线方程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的方程2. 学习圆的切线的方程的求法教学内容:1. 圆的切线的方程2. 圆的切线的方程的求法教学步骤:1. 引入圆的切线的方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的方程的概念。
2. 讲解圆的切线的方程的求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理解和掌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观察和理解圆的切线的方程的概念。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圆的切线的方程的求法。
教学评价:1. 通过测试题检查学生对圆的切线的方程的理解。
2. 通过解答题检查学生对圆的切线的方程的求法的掌握。
章节四: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学习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教学内容:1. 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
初中圆与切线的定理教案
![初中圆与切线的定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341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b.png)
初中圆与切线的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3. 能够应用切线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2. 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 圆的切线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切线的判定方法的推导和证明。
教学准备:1. 圆和直线的模型;2. 直尺、圆规和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圆的定义:一个平面上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引入切线的定义:一个直线与圆相交,且只在一个点相交的直线。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的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 讲解切线的判定方法: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解决疑问。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应用圆的切线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如求圆的切线长度、求圆的切线方程等。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强调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在几何学习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切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判定方法的推导和证明。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拓展,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c7fc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2.png)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圆的切线。
教学内容:1. 引入圆的切线的定义。
2. 解释圆的切线与圆的关系。
教学方法:1. 使用图形和实物模型来展示圆的切线。
2. 通过示例来说明圆的切线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切线。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绘制圆的切线。
练习题:1. 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是圆的切线。
第二章:切线的判定条件教学目标:1. 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条件。
2. 能够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
教学内容:1. 介绍圆的切线的判定条件。
2. 解释判定条件的意义。
教学方法:1. 通过图形和示例来解释判定条件。
2. 使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判定条件。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来发现判定条件。
2. 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来验证判定条件。
练习题:1. 判断给定的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
第三章:切线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的性质。
2. 能够应用切线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圆的切线的性质。
2. 解释切线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1. 使用图形和实物模型来说明切线性质。
2. 通过示例来展示切线性质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切线的性质。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应用切线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练习题:1. 应用切线性质解决给定的几何问题。
第四章:切线与弦的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与弦的关系。
2. 能够判断切线与弦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1. 介绍圆的切线与弦的关系。
2. 解释切线与弦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教学方法:1. 使用图形和示例来说明切线与弦的关系。
2. 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切线与弦的位置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切线与弦的位置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判断切线与弦的位置关系。
练习题:1. 判断给定的切线与弦的位置关系。
第五章: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 能够综合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d47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6.png)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圆的切线判定1.1 引入:复习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出切线的概念。
1.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的判定条件,即切线与半径垂直。
1.3 例题:给出几个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定的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1.4 练习:让学生独立判断一些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并解释原因。
第二章:圆的切线性质2.1 引入: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圆的切线性质。
2.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的性质,如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等。
2.3 例题:给出几个关于圆的切线性质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2.4 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一些关于圆的切线性质的题目,并解释原因。
第三章:圆的切线方程3.1 引入: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
3.2 讲解:讲解如何求解圆的切线方程,包括切点在圆内和切点在圆外的情况。
3.3 例题:给出几个求解圆的切线方程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3.4 练习:让学生独立求解一些圆的切线方程,并解释原因。
第四章: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1 引入: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相切、相离和相交的情况。
4.3 例题:给出几个关于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4.4 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一些关于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题目,并解释原因。
第五章: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5.1 引入: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关系。
5.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关系,如切线与切点的切线垂直,切线与切点的切线相交于切点等。
5.3 例题:给出几个关于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题目,让学生解答。
5.4 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一些关于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点的题目,并解释原因。
第六章: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6.1 引入: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的关系。
6.2 讲解: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切线的关系,如两条切线相交于圆内一点,两条切线平行等。
圆的切线判定 教案
![圆的切线判定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45ec2d15abe23482f4ddb.png)
2.5.2圆的切线的判定执教者: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中学谢靖敏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1、切线的判定定理。
2、切线判定方法的运用。
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二、探究活动用几何画板得出判定定理。
三、得出结论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判断正误,错误的请举反例。
(1). 经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 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 过半径的端点并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四、新知应用1、学了切线的判定定理后,小华说,利用判定定理,他可以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想一想你会作吗?怎样作?2、例1 已知:如图,AD是圆O的直径,直线BC经过点D,并且AB=AC,∠1=∠2.求证:直线BC是圆O的切线.3、变式练习已知:如图,直线AB经过圆O上的点C,并且OA=OB,AC=BC.求证:直线AB是圆O的切线.4、拓展提升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
求证:AC与⊙O相切。
五、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课后作业1、思考切线有怎样的性质呢?2、作业教材P75第2题选做:P76第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的:
(1)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
(2)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掌握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2.能力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析、总结、推理论证等能力.
3.情感目的:
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
2.难点: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答下列问题:(口述)
1.直线和圆有哪三种位置关系?这三种位置关系是如何定义?如何判定的?
2.什么叫做圆的切线?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怎样来判定一条直
线是不是一个圆的切线?
①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②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③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用教具演示)
(二)新课讲解
证明直线与圆相切是一类常见题目,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连接半径,证明垂直
若图形中已给出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但未给出过点的半径,则可先连结过此点的半径,再证其与直线垂直。
例1 如图(1)所示,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圆交于BC于D,作DE⊥AC于E。
求证:DE为⊙O的切线。
证明:连结OD
∵OB=OD
∴∠B=∠ODB
∵AB=AC
∴∠B=∠C
∴∠ODB=∠C
∵DE⊥AC
∴∠C+∠CDE=90°
∴∠ODB+∠CDE=90°
∴∠ODE=90°,即DE⊥OD
∴DE是⊙O的切线。
例2 如图(2)所示,AB是⊙O的直径,过A点作⊙O的切线,在切线上任取一点C,连结OC交⊙O于D,连结BD并延长交AC 于E,求证:CD是△ADE外接圆的切线。
证明:取AE的中点F,连结FD。
∵AB为直径,
∴AD⊥BD
∵FD=FE(=FA)
∴∠FED=∠FDE
∵∠CDE=∠BDO=∠B
∠FEB+∠B=90°
∴∠FDE+∠CDE=90°
即FD⊥CD
∴CD是△ADE的外接圆的切线。
方法二、作垂线,证明半径
若图形中未给出直线与圆的公共点,则需先过圆心作该直线的垂线,再证垂足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例3 如图(3)所示,已知AB是⊙O的直径,AC⊥L于C,BD ⊥L于D,且AC+BD=AB。
求证:直线L与⊙O相切。
证明:过O作OE⊥L于E。
∵AC⊥L,BD⊥L,
∴AC∥OE∥BD。
又AO=OB,∴CE=CD
从而OE为梯形ACDB的中位线。
∴OE=(AC+BD)=AB
即垂足E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半径。
故直线L与⊙O相切。
(三)课堂练习:
(2010年天水市适应训练)以RtΔABC的直角边AB为直径作圆O,与斜边交于点D,E为BC边上的中点,连接D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连接OE、AE,当∠CAB为何值时,四边形AOED是平行四边形?并在此条件下求
sin∠CAE的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