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一章总论课堂笔记
会计学原理课后笔记整理第一章
时间:2009.9—2009.10 地点:5DM41, 5DM31讲述人:杨家亲记录人:鲁晓栋主题:会计学原理课后整理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及其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一)会计的含义(四种观点)1)工具论(偏颇,淘汰)2)技艺论(偏颇,淘汰)3)信息系统论葛家树“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4)管理活动论阎达五“控制,反映,监督,预测,决策”(二)现代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四柱结算法”(上期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演变为龙门帐●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提出了“复式记账”●我国会计近代发生了三次变革19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2006年2007年西式会计传入我国引入苏联会计模式,适应计划经济会计春天,会计模式专向市场经济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国际等效总结:1.会计随生产而生产,并随生产发展而发展2.会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会计是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基础4.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马克思“会计是对社会生产活动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Note笔记(一)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2)控制职能(二)衍生职能1)预测2)决策3)分析4)监督二、会计的目标两种理论1.决策有用论2.受托责任论定义: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与决策需要)第三节:会计的学科分支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第四节: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①会计主体假设②持续经营假设③会计分期假设④货币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1.会计主体: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特定单位。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1.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1)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2)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4)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2.现代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二.会计的发展1.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第二节会计的只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1.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二.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1.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重点)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页)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2)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2.持续经营假设(对时间的限定)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3.会计分期(对时间期间的限制)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按月计提折旧和摊销(也和持续经营有关)2)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4. 货币计量假设1)我国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二.会计基础1.收付实现制(也叫现收现付制,概念见书20页)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就是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也叫应收应付制,概念见书20页)1)注意:权责发生制下,期末要进行账项调整,包括收入与费用的账项调整)第五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重点)一.可靠性1.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依据事实,如实反映,内容完整。
会计学原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在生产中,人们一方面所得,另一方面所耗,人们共同的愿望是消耗的最少,而得到的最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就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以便对生产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会计由此产生。
在原始社会,由于没有文字,人们利用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对生产活动进行简单的记录,这就是会计的萌芽。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会计的发展阶段1、古代会计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出现的——司会;封建社会的宋朝初期出现的——四柱清册;明朝时期出现的——用货币计量各种收入和支出;清朝时期出现的——龙门账。
都属于古代会计。
2、近代会计是从运用复式簿记开始的。
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
3、现代会计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制度。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乃至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能没有会计。
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会计也就越重要。
二、会计的概念与特点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理解有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一是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会计既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而生产离不开管理,管理离不开会计。
(一)会计的概念基于以上的认识,一般将会计定义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要点:1、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的基本职能 3、会计对象 4、会计本质(二)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用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一)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总论
会计职能的制约。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五、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O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 O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
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 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O 特征:客观性 难以正面证明 独立性 O 1、会计主体假设 O 2、持续经营假设 O 3、会计分期假设 O 4、货币计量假设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环境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四节 会计学及其分支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环境
一、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O 1、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并决定会计的产生与
发展的社会客观条件和特殊情况,包括会 计思想、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 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审计等,它们是会计 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O 2、会计环境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极大 的促进、制约和引导作用,它规定着会计 发展的规模、速度、趋向和状态。
告所提供的信息应达到的境地。 O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 O 1、投资者和债权人 O 2、政府管理部门 O 3、企业内部管理者 O 4、社会公众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O (三)会计信息种类 O 1、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 O 2、与受托责任评价相关的信息 O 3、与税收相关的信息 O (四)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和会计职能的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三、会计的职能 O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O 1、反映经济活动 O 2、控制经济活动 O (二)会计的其他职能 O 1、评价经营业绩 O 2、预测经济前景 O 3、参与经营决策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四、会计目标 O (一)会计目标的概念 O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期望财务报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总论
第十五页,共62页。
(三)会计(kuài jì)信息的质量要求(八条) 1.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kuài jì)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kuài jì)信息应当 与财务会计(kuài jì)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 相关,有助于其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 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kuài jì)信息应当清 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 用。 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kuài jì)信息应当 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第十六不页,共6同2页。 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
第二十六页,共62页。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包括销售(xiāoshòu)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收入确认的条件: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
第十三页,共62页。
股东大会
所有者
债权人
董事会 经理(jīnglǐ)
员工(yuángōng)
监事会
管理 法人(fǎrén)财产
债权人 (供应商、银行、税务机关等)
(购销、信贷、税收等)
债务人 (顾客、其他)
社区居民 社会公众
政府等
(购销等) (环保、就业等)(监管)
第十四页,共62页。
(二)会计信息的供给
会计学原理 (yuánlǐ)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一章总论课堂笔记
任课教师: 王秋香广东海洋大学教师教案(2014〜2015学年第2学期)会计学原理Fun dame ntal Acco un ti ng授课班级: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 48 实验学时: 0使用教材: 会计学原理(陈国辉主编)任课教师: 王秋香第一章【新课导入】什么是会计?请同学们从自身的理解发表一下看法。
本章我们学习总论这一章,将对会计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从而让大家从感性上对会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会计”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可以说各行各业,每个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要和会计打交道。
比如,在座的每位同学开学时要到学校财务部门交学费,单位职工每月要在本单位财务部门领取工资,职工的医药费等有关开支需要在会计那报销等等。
大家可以想想财务部门的这些会计人员到底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一、什么是会计?CO在日常生活中,会计确实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甲、乙、丙、丁四个人的看法都说明了会计含义的一部分, 但又都不全面。
我们说会计主要还是指会计工作和会计学。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一项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社会实践,这就是说,认为会计是指会计工作。
同时,又认为,既然有会计工作的实践,就势必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就有会计的理论,就有会计工作赖以进行的指导思想。
会计是解释和指导会计实践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会计是指会计学。
可见,会计既指会计学,也指会计工作。
也就是说,会计既包括会计理论,也包括会计实践。
二、为什么要学习会计?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曾经说过:所有从事经济管理的人都应学好会计。
在现代社会中,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会计的人如何去管理经济、经营企业,甚至管理自己的家庭。
有关资料表明,经济管理所需信息的80%来自会计。
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国家建设、企业经营决策、证券投资都离不开会计信息这个基础。
陈国辉版基础会计笔记
2.特征:☆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分类(按偿还期长短)彳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
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
t债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及设备、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权等
f自由资金:所有者投入资金、
企业内部形成一一未分配利润
-借入资金:银行存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债务: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 应交税费
2特点-连续性
[完整性「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3.二者关系:辩证统一-
I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4.派生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
.会计的目标
1.会计目标:设置会计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与要求
「基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2.两个层次彳whyr一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决策的需要
〔具体目标:提供会计信息(4W who—向谁提供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
4W what提供什么会计信息?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现金流
HowI—怎样提供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
严决策有用观:强调反映信息及时相关性
3.两种学术观点-
•受托责任观:强调反映信息可靠性
我过会计准则观点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统一
第四节会计的任务和作用
一•会计的任务(会计的职能具体化)
「积极
2.会计的作用*
'消极:会计信息失真
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
据,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提供信息的技巧,经济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
它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监督、预测和决策。
现代会计的特点包括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基本依据,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发展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和生产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其中,会计核算是其首要职能,控制职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也很重要。
二、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可分为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以及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
其中,会计主体假设对空间进行限定,持续经营假设对时间进行限定,会计分期对时间期间进行限制,货币计量假设则涉及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在于此;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
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应该等于贷方余额,这是会计基本等式的依据。
如果试算平衡,则账户记录基本正确,除非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漏记整笔交易、重复记录整笔交易、分类账户的金额过入错误、借贷记错或者金额差错正好前后抵消。
如果试算不平衡,则账户记录一定有错误。
会计分录包括三个要素: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发生金额。
总分类账户也称为总帐账户或一级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用于提供总括核算资料。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
2 会计学的定义
负责记录和分析财务活动的过程,提供决 策和沟通的工具。
研究和应用会计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3 会计的目标和职责
4 财务报表
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和及时,促进 财务决策的制定。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编制的反映企业财 务状况的文件。
基本原则
1 会计学原理的概念
用于指导会计实践的基本观念和思想。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 论
本章概述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和目标,重点介绍了会计的定义、财 务报表,以及会计学原理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培养 其财务管理能力。
学习内容
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标和职责,以及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重要概念
1 会计
总结
1 课程回顾
概述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2 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继续学习后续章节,深入理解会计学原理,并应用于实际情境。
2 会计准则的重要性
统一规范会计实践,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包括货币计量、历史成本、收入确认和费用匹配等原则。
会计循环
1
会计系统的概念
包括识别、记录、分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过程。
2
会计循环的组成部分
包括业务活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等。
Hale Waihona Puke 3会计循环的流程从业务活动开始到财务报告生成的整个过程。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事业单位:五大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支出
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资产
概念: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分类: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 其他资产等 特点:
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应该是现实 的而不是预期的 企业拥有而且可供企业自行使用的 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会计:20世纪中期—现在 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提出“公认会计原则”, 标志着传统会计发展成为财务会计(对外会计)。 20世纪50—60年代,管理会计(以管理当局为服务 对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会计发展的最新动态
财务困境预测
Altman: Z-Score 模型:多元线性判别 破产前一年的总体预测准确度达94% 吴世农:Logistic回归模型 财务困境当年的误判率6.47% 财务困境前1年的误判率15.71% 财务困境前2年的误判率23.74% 财务困境前3年的误判率26.83% 财务困境前4年的误判率44.44%
资金分配 与退出
资金循环
商品流通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图
购进过程 销售过程
资 金 投入
货 币 资金
商 品 资金
货 币 资金
资金分配 与退出
资金循环与周转
第三节
三个层次
会计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
一、会计法
主要内容:
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总论
(3)1998年财政部公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4)2001年为贯彻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先在股份有限公司 试行,继而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
(5)2006年,为使我国会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财 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 体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 其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会计概述 ❖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 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 ❖ 第四节 会计法规
会计其实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在日常生活 中,它将我们在财务方面的点滴而琐碎的东西 记录并表达出来,而且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会计最初只是在生产中同时记数的生产职能的附属
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如下:
会计核算程序
输入会计数据(原始凭证) 审核汇总 计量编表 记录分析 计算总结与储存 输出财务会计报告、财务及其他信息
综上所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纳为:
生产职能附带部分 独立职能 独立学科 简单的实物计量单位 以货币计量综合反映 记录财物收支 单式记账 复式记账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 1、人类早期——无计算。 2、原始社会——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处于萌
芽时期,运用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方法记录生产活动 和成果。 3、私有制出现——开始用货币计量,记录经济活动过 程,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职能。 4、西周时期——会计开始命名,官厅会计发展,有严 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专职官员掌管钱粮税赋会计事务, 建立“日成”、“月要”、“岁会”报告制度。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总论
•
会计是以提动的经济信
息系统。
特点:
①货币作为计量的主要单位
②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是全面、连续、系统、综 合的反映
二、会计的目标
• 会计的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 确定三个问题: • 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外部利益集团”:所有者(股东)、债权人
系及交易的披露》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 计准则,其中1项基本准则,即《企业会计 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如《企 业会计准则— 存货》等。 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系正式 建立。 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三、西方近代会计的发展
• 1、13 世纪 “威尼斯薄记法” • 2、1494年借贷复式记账法正式出现 • 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
(二)官厅会计 奴隶制到封建社会末期
成就: 1.形成了一套财计组织的制度 2.中式会计方法体系建立完善并运用自
如,是古代国家单式簿记的典范
二、中国会计的主要发展历程
• 1、西周时期 : “会计”一词开始出现、会计机构 正式出现、流水账、会计报表的雏形
• 2、春秋战国至秦:记账符号、计簿、原始凭证 • 3、唐宋两代: (1)流水账、誊清账 (2)“三注结算法”——“四注结算法”
• (四)货币计量假定 • 1、货币计量假定: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
用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来计量、核算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 • 2、附带假设:货币价值稳定 • 3、必要性: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货币是 综合计量的唯一尺度 • 4、记账本位币:人民币
• (五) 权责发生制假定
涵义:收入和费用应当在收入权利 和费用责任形成期间予以确认,而不管该 期间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
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进展一.会计的产生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治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显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二.会计的进展(一)古代会计(古1494复式簿记):进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
1.西周时期,“会计”一词最先出此刻中国。
零星算之为“计”“会计”即“月计岁会”总和算之为“会”2.西汉时期,中国产生“三柱结算法”公式:入—去=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节余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公式:进-缴=存-该收入支出资产、债务欠债、投资(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20C40年代)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①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②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显现。
(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今)1.治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那么第一在美国公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进展1.附带职能独立职能独立学科2.实物计量货币的综合计量3.原始计录与计量单式记账复式记账目标治理4.手工操作机械操作电算化第二节会计的涵义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持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治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治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讨和总结,慢慢形成的专门研究会计原理与方式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治理学科。
2. 分支(P6)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即内在功能)1.核算(反映)职能提供会计信息 四个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确认 报告① 实现条件三个时期:记账、算帐、报账 输入 记录(记账) 输出(报账)② 特点:以货币作为要紧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持续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1)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载体.
(2)会计信息是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3)会计信息系统构成经济决策行为的基础。.
2、会计是第三种语言——经济社会的商务用语。这也是置身当今这个社会的人们,应该或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
3、基础会计学不仅是会计专业也是经济管理类其它各专业重要的
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所以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而产生。
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
会计反映的重要内容
(1)有剩余产品
供养(附带)从事会计管理活动的人员
产生的前提条件
(2)生产社会化——要求会计成为独立、专门核算的职业
会计的发展:低级 高级 简单 复杂 不完善 逐步完善
石器时代 奴隶社会 15世纪末 20世纪50年代— 至今
萌芽阶段 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 现代会计
古代会计阶段(从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至15世纪末期的会计)
会计科目 ,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六要素,按其内部性质和经济管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分类的具体项目。
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账页,用来分门别类地记录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会计科目内容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工具。
(二)复式记账
十三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复式记账的萌芽,经过长期的推广、改革与完善,发展成为科学而完备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189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工会,这被誉为是继复式簿记后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会计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而存在。
特点:发展缓慢,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没有形成独有的专门方法,也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采用单式簿记,对某一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
1.西周时期,“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
零星算之为“计”
“会计”即“月计岁会”
总和算之为“会”
2.西汉时期,中国产生“三柱结算法”
公式:入—去=余
3、会计的特征
①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
注意:还用其他计量尺度,为什么以货币为主?
计量单位有:实物量→个、只、辆、吨等;劳动量→工作年、月、日、时等。
货币量(价值量)→有其特殊作用,因为:(1)衡量其他一切有价物价值的共同尺度;(2)交换的媒介物;(3)价值的储藏物(金属货币);(4)清算债权和债务的支付手段。因此,以货币作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核算,就成为会计的特点之一。当然实物量和劳动量两种计量单位在会计核算中也被应用着,但货币量计量单位是最主要的。
2006年2月新修订的基本准则对会计目标的定位:“企业会计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这一定位体现了我国的财务会计既重视决策有
2特点: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职能
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①监督内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强制性和严肃性
②特点连续性
完整性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3.二者关系:辩证统一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4.派生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
基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2.两个层次why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决策的需要
具体目标:提供会计信息(4W)who向谁提供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
4W what提供什么会计信息?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How怎样提供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
决策有用观:强调反映信息及时相关性
3.两种学术观点
受托责任观:强调反映信息可靠性
②以真实、合法的凭证为依据,记录经济活动过程,并明确经济活动的责任。
③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的、系统、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
④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运用着一系列科学的专门的核算方法,且这些专门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各有所用,构成一套完整的核算经济活动过程和经营成果的方法体系,有效地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
【能力目标】
能说出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领会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
能理解会计核算各种专门方法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重点)
第四节会计的方法(重点)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注重自学,全面掌握。勤于动手,多做多练。理解记忆,融会贯通。
考核方法
本课程平时成绩占30%(考核内容包括作业、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等),期末考试占70%(采用闭卷考试)
第一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在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了解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领会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专门研究会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管理学科。
2.分支(P6)
会计学发展迄今,已发展并分化为许多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按其从事的领域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也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营利组织会计又称企业会计。企业会计按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分支。
“会计”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可以说各行各业,每个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要和会计打交道。比如,在座的每位同学开学时要到学校财务部门交学费,单位职工每月要在本单位财务部门领取工资,职工的医药费等有关开支需要在会计那报销等等。大家可以想想财务部门的这些会计人员到底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
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
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
公式:进-缴=存-该
收入支出资产、债务负债、投资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
(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 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复式记账也称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企业应该入账的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指为了审查交易或者事项是否合法、合规、保证账簿记录真实、可靠,对发生的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为取得发生或完成的“凭据”和登记账簿的依据,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核算方法。
二、为什么要学习会计?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曾经说过:所有从事经济管理的人都应学好会计。在现代社会中,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会计的人如何去管理经济、经营企业,甚至管理自己的家庭。有关资料表明,经济管理所需信息的80%来自会计。
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结论: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1、传统会计的涵义
合:聚合、合计、计算、记录言:直言、正确无误,真实无欺
会计
曾:增的假借字,增加、增多十:数之具,东西南北四方汇于中央
清代的学省焦循对其会计定义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会,总和计算,岁会 计,零星计算,月计 (记账、算账)
2、现代会计的涵义
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通过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生产出可靠、相关的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需要的一项管理活动。
会计方法具体包括核算、监督、分析等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所采用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也是会计管理方法的基础,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六要素,规定分类核算的会计科目,以便于在账簿中据以开设账户,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二、西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近代会计阶段(15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
特点: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因此近代会计是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对特定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与监督,为会计主体的内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三)会计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