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理念

德育管理理念

德育管理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为核心的教育管理方式,旨在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塑造,提高其道德素养、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德育管理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德育为核心。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第二,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第三,以教育为主。德育管理旨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是简单的管理或监督,更不是专门强调惩罚和处罚。学校要以教育为主,注重开展宣传教育、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以合作为基础。德育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机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德育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等组织,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总之,德育管理是一种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管理方式,要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主,以合作为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保障。

- 1 -

最新德育理念和体系

以生为本立德扬长走特色德育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大德育观念,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为抓手,形成了自主管理,回归生活,以生为本的德育特色。 一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我校一直坚持以生为本,以和谐为本。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人文教育" 的品牌。德育管理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从有利于学生, 教师,学校,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导处 ,共青团,学生会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理论导航,用准则规范,用评价监督是我校师德建设的特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校以"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的"五师"为重点,在全体教职工中推行师德师风"三四五六"工程。用榜样引领,用爱心助长,用调查测评是我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做法。学校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骨干榜样示范的力量带动全体,以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的

方式鞭策后进;学校通过各种讲座,讨论和培训,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树高尚师德,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举行的"我读书,我快乐"师德读书活动,开展的评选"家长满意教师"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开展表彰先进,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诗朗诵比赛,师德论坛等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校师德建设的开展.学校还着眼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设置校长接待日,投诉电话,接受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创设学生自主管理有效机制学校少先队确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实现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管是为了不管"的管理目标。学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是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巧用榜样, 强化正面意识;教会方法,树立信心;家校结合,共同努力; 及时评价,体验成功。学校建立学生会干部轮换制,升旗班轮流制 ,广播站轮班制,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学生,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四,创设德育活动载体。提升德育效果学校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形成了长期习惯养成教育和定期主题活动教育两大体系。 1.习惯养成教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处人手往简单方面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制定了"中学生养成教育

班级德育理念

班级德育理念 一、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班级德育理念的核心。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无论他们的性别、年龄、背景、能力或者任何其他因素。尊重他人不仅包括礼貌待人,也包括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感受,接受和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培养对他人意见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将建立一个积极、包容的学习环境。 二、热爱祖国 作为中国的学生,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通过学习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祖国。 三、积极向上 积极向上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德育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培养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

把握每一个可能,以积极的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责任感强 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和决定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通过承担责任,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五、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我们要教育学生诚实待人,言出必行,不欺骗他人,不违背诺言。诚实守信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六、感恩心态 德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让他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回报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们要教育学生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关爱,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七、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德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秩序。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八、环保意识 环保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德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地球家园,做一个有环保意识的好公民。

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实践

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实践。 一、以人为本 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才,教育的方法也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品德教育的核心就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尊重和关注,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品德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学校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障学生的权益。学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和互动。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 二、全面发展 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包括了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品德教育要求教育者不仅重视学生的智力成长,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和审美素养等方面。只有全面发展了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品德教育实践中,全面发展的理念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以致用

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还包括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就是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在品德教育实践中,学以致用的理念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学校要注重实践教学,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学校要注重学生学与思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思想和创新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四、自愿性 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还包括自愿性。自愿性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自主选择品德教育内容和方式,并且在做出选择后自觉遵守这种选择。 在品德教育实践中,自愿性的理念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增强学生做出选择的自信和决心,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所选择的方式的好习惯。学校要注重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建立更为深厚的信任和敬重。 五、实践性 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还包括实践性。实践性就是要将品德教育内容转化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在品德教育实践中,实践性的理念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学校要注重实践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德教育

德育工作指南的原则与理念

德育工作指南的原则与理念 德育工作指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全面发展而制定的 指导方针。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培养学 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介绍德育工作指南的一 些原则与理念,旨在引导学校和教育者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1. 基于学生发展的原则 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相关方案。不同年龄段 的学生在道德发展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德育工作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社会经验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德 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其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中学阶段的学生 则需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教育与服务并重的理念 德育工作不仅要注重教育,更应强调服务。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 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教育者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成长,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 3. 建立积极激励机制的原则 德育工作中,采用积极激励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育者应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进步和优秀表现,激发

他们的内在动力。同时,也要设立适当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 与道德活动,促进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巩固。 4. 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的理念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道德规则,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远 大的目标,并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 立性。 5. 强化社会实践与体验的原则 通过社会实践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从而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服务、社区互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关 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结起来,德育工作指南的原则与理念主要包括基于学生发展、教 育与服务并重、建立积极激励机制、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以及强化 社会实践与体验。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理念,学校能够更好地开展德 育工作,培养更多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成长为社会栋梁。

班级德育理念

班级德育理念 班级德育理念 我校班级德育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精神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下是我们班级德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1.推行家校合作 我们班级相信,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我们将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情况。通过家访、家长会和家长工作坊等活动,我们与家长合作,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品质。 2.倡导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我们班级鼓励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倡导友善、宽容、互助和尊重的班级文化。我们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包括班级运动会、班

级文艺晚会和班级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3.强化个人素质教育 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体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校外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 我们班级注重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级规章制度、责任分工和奖惩机制等。通过班级干部选拔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环境。 5.个性化关怀和辅导 我们班级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辅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

问题时,我们班级的老师会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潜能和自信心。 6.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我们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参与植树活动和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和乐于助 人的品质。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和实施方案,我们班级致力于培养学生成 为有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和终身快乐的人。我们相信,通过班级德育 的努力,学生将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 贡献。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教育理念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理念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理念 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品德、道 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起着关键作用。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应该明确教育理念,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学生 的德育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包括 智力、体魄、艺术、品德等。通过提供全面的学科教育和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促使学生全面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 坚实的基础。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之二是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思想的新一代,让他们有文化自信、道德自觉,并形成正确的

生活态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之三是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潜力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四、以德育为基础,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之四是以德育为基础,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注重德育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品质。只有注重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理念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理念 灵川县灵田初级中学:甘艺锋21 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全球化进程加速,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学校教育要真正视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脉搏。德育是教育之“魂”,传统德育理念和模式长期束缚和阻碍着人的德性的全面发展,广大的德育工作者越来越深感到必须面对德育现状进行理性的反思,以深人研究科学的德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促进了新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应当从原来的“教书的”转变为“教育研究者”、“学生品德养成指导者、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学校德育工作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常规管理,而是要坚持德育行动研究工作,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反思、分析、再实践、再研究,通过定期的交流座谈、共同学习等方式,逐渐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用发展、开放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德育的现状,思考和研究新的德育课程。 一、树立现代德育理念,深刻反思现状 社会的变革、未来的挑战、个性的解放、教育的民主,越来越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现行的学校德育模式。现行的德育之所以实效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德育理念的拘囿。传统德育的理念是一种单向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模式,是与现代开放社会和现代德育理论背道而驰的。因此,现行德育在理念上还存在着“道德约束论”、“德育模式论”等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落后理论,使广大教师长期实施“灌输式”的品德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它必然显示出不适应性。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迫使学校德育必需确立起现代的德育理念。 1. 开放的德育 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德育不能再走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之路,而应面向社

个人德育工作理念

个人德育工作理念 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德育素质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德育教育,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德育渗透,全面实施。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作用,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实施德育工作。 四、创新德育,实践为先。 在德育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德育方式和方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德育教育。同时要注重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德育知识,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五、德育评价,多元发展。 在德育工作中,要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

六、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七、尊重个性,多元发展。 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并促进他们的多元发展。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育人以德为先育德以人为本

育人以德为先育德以人为本 一、德育理念 育人以德为先,育德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人本德育正是我们学校德育的终极使命。 1、德育目标:注重人的终身发展 从某种意义来说,“6年”决定“60年”。孩童时代的品德养成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并深刻影响着人的可持续发展。优秀品质的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用。为此,我们一直秉承“做一名优秀的福小人”的追求,并赋予“优秀”以具体明确的内涵,其内涵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良好行为成为习惯;宽容感恩;懂得有比物质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快乐享受每一天。它既遵循了孩子认知及水平发展的规律,更彰显了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 2、德育功能:拓展人的综合素质 德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促动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智力以外,还须要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个性以及理想、信念、需要等价值体系的培养;同时,人的德性对智力因素及其活动起着决定和导向作用。所以,德育的功能不但仅在于意识形态或道德范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和促动着人的各项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德育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最有力的推动器。 3、德育境界:提升人的生存水平 自由、全面、审美,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高尔基说:美学就是未来的伦理学。美,就是最高的道德。德育,须着眼于人的审美生存。长期以来,脱离了美育的德育,只能是一种约束性的教育,而不是心灵的定性,也只能在低水平重复。所以,我们应更注重以美育人,提升德育的境界,让孩子们拥有和谐的内心、美好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力。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和学会享受每天的学习和生活。 二、德育途径 德育的实施有很多途径,我校特色表达在三大方面,即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以美育人。 1、创设育人环境 人是环境的创造者,环境也在影响、改变和塑造人。人不是由人直接教育培养的,而是环境作用的产物。而环境就是文化。学校德育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环境的熏陶,每一个空间和每一刻时光都具有教育的因子,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的文化。“优秀的福小人”正是这样烙上了最鲜明的印记。 每天早晨,总辅导在门口用微笑和关怀迎接每一位同学,给孩子们一天送来了阳光和快乐; 校门口的“小小喇叭”,则是同学们自己把每天学校生活点滴张贴上去,作为上学的第一件事,理解世界,理解社会,通过这个窗口,拓宽视野,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每日的升旗,伴随着庄严地国歌声在校园奏响,国旗班的队员会像天安门国旗班的队员一样,扛旗、出旗、升旗,此时,所有的老师、同学,无论身在哪里,或在课室的、操场的、或刚进校门的,都会不约而同肃立,并自觉向国旗方向,高唱国歌; 正是这种文化的浸淫,这种不经意的感染,阳光、友善、有礼、责任、爱国、好学、尚雅、注重社会等等优秀品质便播种发芽。 2、创意精彩“活动”(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撰写) “活动”是学校德育的最正确途径。一是源于孩子们的年龄心理特点;二是活动具有参与、体验、互动的主体性特征。“活动”不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规律,而且符合德育的规律。寓教育于“活动”,让“活动”成为德育的主渠道,并持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将“活动”打造成为我校育人育德的品牌。 (1)“爱心活动”持之以恒

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形态

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形态 (原创)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道德教育,而是一种全面的、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在2023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看到德育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方向。 一、新理念 1.1 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灌输一些道德规范。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德育工作的首要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和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1.2 全面发展的理念 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而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创造、交往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打造一个全面的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1.3 德行教育的理念 德行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但传统的德行教育往往是单向的、被动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新理念下,教师和学校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度,引导他们自我反思和行动,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意识。

二、新形态 2.1 多元化的形式 在2023年,德育工作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讲座、演讲、写作和阅读,而是在多元化的形式下进行。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职业体验、营地生活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2 现代化的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手段成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线上课堂、网络互动、移动应用等多种手段,让德育工作更加便捷和智能化。同时,教师和学校也需要具备信息化技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程度。 2.3 灵活性的运用 德育工作应该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和环境,设置不同的德育形式。例如,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文化背景,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案例、问题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德育需求。同时,在德育工作中也可以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和实践贯通,促进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形态是必然的趋势。教育者和学生一起探索往后的教育方向,尤其是在德育方面更加注重人文、艺术、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共同探讨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成绩是可喜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德育体制简单化。一是以管代导。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服从管理,遵守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二是主客体颠倒。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三是目前的德育工作还基本上以学校包办为主,家庭和社会没有和学校形成有机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社会环境没有充分净化,所以往往造成“在校教育三年,出校变坏三天” 的现象屡屡发生。 (2)德育内容过于传统和陈旧。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一是在确定德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提出适度的要求,缺乏可接受性,尤其是缺少一些高品位且又使人信服的权威读本;二是不能把握德育内容的基础性,不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守法和用法意识,自学遵守社会伦理规范;三是不能坚持德育内容的一贯性,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3)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和生硬。德育实施者只局限于

用一种单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去要求受教育者,把对某些现成的道德规范的掌握等同于德育的全部。以“注入式”为主的教育方法和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只能是迫使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从而使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挫伤甚至消失。 (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不仅要继承传统德育内容,还要结合时代特征拓宽德育空间,深化德育内容在现有条件下,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可以突出以下主要内容: (1)开展系列教育,推进终身全面素质教育。针对目前中学基本实行封闭管理的实际,可以进行“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治,人格自尊,精神自强”的“五自”教育,确保教学生活学习秩序正常进行;在我校就推出了“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的“三比三不比”校训教育,勤学之风再掀*** 。 (2)开设专题讲座,照亮青春路教育。知识经济社会中,形成的是“知识驱动”,通过获取新知识及获得公众认可的驱动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做出更大贡献。当今一代,思想活跃有余,意志坚强不足,他们观念开放,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社会,常常会迷失自己。学校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经常开设不同内容的讲座。如“青春永恒”、“拨亮心灯,拥有健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