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的液化与糖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淀粉的液化与糖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酶法水解淀粉制备水解糖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还原糖的化学测定和比色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设备

25升罐(可用本院25升发酵罐代替);装料按20升计,采用小型板框过滤机压滤,烘箱;水桶,量筒。

2分析仪器

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糖度计,滴定管,电炉,白瓷板,三角瓶,阿贝折光仪,比重瓶,

计。

3实验主要原料:玉米淀粉,高温液化酶和糖化酶。

三、实验原理、过程和方法

1、主要过程:通过双酶法制糖,从玉米淀粉原料出发,经配料,糊化,液化和糖化,过滤,制备成淀粉水解糖。本实验所得到的糖液,可用于下一批酵母发酵实验。

2、配料:称重,按照20升有效体积,配制30淀%粉乳。取样烘干至恒重,测定淀粉中的水分含量。

3、糊化和液化

糊化原理: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膨胀,由于颗粒的膨胀,晶体结构消失,变成糊状液体,淀粉不再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糊化。不同的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如玉米淀粉开始糊化的温度为62℃.,0中点温度为67℃,终结温度为72℃。糊化分为:预糊化(吸水),糊化

(体积膨胀)。糊化过程中,要防止淀粉的老化(分子间氢键已断裂的糊化淀粉又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氢键的过程)。

液化原理:液化是利用液化酶使糊化淀粉水解到一定的糊精和低聚糖程度,粘度大大降低,流动性增加。

液化方法分:酸法、酶酸法、酶法等。以生产工艺不同又分为间歇法,半连续和连续式;液化设备有:管式、罐式、喷射式。加酶方法有:一次加酶、二次加酶、三次加酶。根据酶制剂的耐温性分为中温酶法、高温酶法、或中温酶和高温酶混合法。本实验采用:高温酶法,间歇式,罐式,二次加酶法。

间歇液化法工艺流程:配制的淀粉乳,值,加入氯化钙(对固形物),

加入液化酶加酶量根据酶制剂厂商的要求,在剧烈搅拌下,先加热至℃,保温,

再加热至℃,并维持,以达到所需的液化程度(值:一%碘反应呈棕

红色:最好在液化后,再升温至℃,保持一,以凝聚蛋白质,改进过滤。

4、糖化

糖化理论:

糖化的理论收率:因为在糖化过程中,水参与反应,故糖化的理论收率为111.。1%

(C6H10O5)n+n2OH=n6HC12O6

淀粉水葡萄糖

糖化实际收率:

[糖液体积(V)■糖液葡萄糖浓度%(C)]■100% 实际收率

[投入淀粉量(W)■淀粉含量(C)]

淀粉转化率:指10份0淀粉中有多少份淀粉被转化为葡萄糖。

淀粉转化率的计算:

[糖液体积(V)X糖液葡萄糖浓度%©]X100%

转化率[投入淀粉量(W)X淀粉含量(C)]X1.11

值:用值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或糖化程度。糖化液中还原性糖以葡萄糖计,占

干物质的百分比称为值。

值计算:

还原糖浓度(C2)X100%—干物质浓度(W1)X糖液比重d)

还原糖用裴林氏法等法测定,浓度表示:葡萄糖糖液;

干物质用阿贝折光仪测定,浓度表示:干物质糖液。

影响值的因素:

糖化时间:最初糖化时,糖化速度快,值显著上升;但后,当值达到

以上时,糖化速度显著放慢。

液化值与糖化值的关系:

液化程度应控制适当,太低或太高均不利。原因是液化程度低,则粘度大,难操作;同时,由于液化程度低,底物分子少,水解机会少,影响糖化速度;液化程度低,易发生老化;但液化超过一定程度,则不利于糖化酶与酶与糊精生成络合结构,影响催化效率,造成糖化液的最终值低。故应在碘试本色的前提下,液化值越低,则糖化液的最高值越高。一般液化值应控制在一。

酶制剂用量与糖液值的关系:

糖化时间与糖化酶用量关系表:

糖化时间()

糖化酶用量(淀粉)

为加快糖化速度,可以提高酶用量,缩短糖化时间。但酶用量太高,反而使复合反应严重,最终导致葡萄糖值降低,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利用糖化罐的容量,尽量延长糖化时间,减少糖化酶用量。

糖化酶参考用量:液化值,淀粉乳,℃,,酶制剂()

用量:绝干淀粉,或绝干淀粉。糖化时间。

糖化工艺流程:

液化结束后,迅速将料液用酸将调至,同时迅速降温至℃,加入糖化酶,

℃保温数小时后,当用无水酒精检验无糊精存在时,将料液调至一,同时,将料液加热至℃,保温,然后将料液温度降至,开始过滤。

5过滤

在发酵罐内将料液冷却至60—70℃;洗净板框过滤机,装好滤布;接好板框滤机的管道;泵料过滤;热水洗涤(60—70℃);空气吹干;过滤结束后,洗净过滤机及有关设备。量取糖液体积;取样分析还原糖浓度。

6、组织形式:每班分为四组,每7-个8学生。四个罐分别由四组操作,加酶量可互不相同,或分为两种,每两组选定一种酶的浓度,以便做出不同加酶量条件下还原糖动力曲线。四、实验分析项目和方法

分析试剂:

测定液化反应终点(碘反应);

总糖(裴林法);还原糖(水杨酸比色法)的测定方法;原料淀粉含量的测定,原料含水量的测定

(烘干称重法);糖液透光率(分光光度计法);糖化终点测定(无水乙醇检验);糊化液和糖化液值;

用分光分度计对料液透光度的测定方法。

五、数据处理

在详细记录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

计算转化率:

各组配合实验,不同加酶量条件下还原糖浓度动力学曲线。

六、实验结果和讨论

糖化酶用量及糖化时间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液化和糖化温度及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活性碳用量及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