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市场
发挥国有企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812022.10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基于国民经济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历史进程中要发挥好“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
一、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统一大市场”的概念首先是由欧共体在1992年提出的,旨在建设欧洲全体成员国共同参与形成的“单一市场”,又称之“内部市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稳妥推进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向。
从历史沿革来看,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
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建成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内市场。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不断弱化,叠加西方主要国家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性遭受冲击,断供断链的风险持续加大。
为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日益强大的国内市场,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突破产业瓶颈,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避免国内产业和国民经济遇到极端外部冲击时陷入停摆和休克的风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处理好什么和什么的关系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处理好什么和什么的关系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高标准联通的市场设施,实现市场主体平等准入,要素与资源、商品与服务自由流通的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处理好市场制度建设与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关系。
建立完善全国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软联通”的制度保障。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是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硬联通”的物质保障。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既要破除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与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规则不统一、政策不一致,执行难协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又要打破区域间关卡多、物流成本高,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难点问题。
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二者缺一不可。
二是处理好要素资源市场与商品服务市场的关系。
商品与服务自由流通,要素资源自主有序流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的自由流通相比,我国要素市场改革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公平竞争的堵点。
推进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关键点。
加快产业数字化和先进技术扩散,加快人力、技术、数据等高端要素市场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解决市场规则不一致、市场分割问题,才能有效促进要素流动畅通,保障各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要义,既要____、____,更要____。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要义,既要____、____,更要____。
: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
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
只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这一优势,才能为构建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构建发展新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市场。
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
分工的发展使市场规模得到扩大,也使生产迂回程度得到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变得日益复杂。
在现代化集成生产和集团创新的全新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下,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就不能破除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和单打独斗的局面,就不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没有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将很难推动中国的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发展。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要使中国制造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首先需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其在不断的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取得突破。
没有统一的全国市场,就很难实现高度的自力更生。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部署。
推进科技创新,突破产业瓶颈,必须通过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集聚优势资源,在全国统一市场实现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
没有全国统一的市场,就很难克服各种市场壁垒。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可以有效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仅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和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Ә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王㊀振(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ꎬ上海200023)摘㊀要:基于对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内涵标准ꎬ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和国际经验ꎬ从理论层面提出了一体化联通㊁枢纽化联通㊁国际化联通㊁智能化联通的 四个联通 框架与愿景ꎮ同时对应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定位ꎬ梳理和分析了建设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亟待破解三大瓶颈问题ꎬ并提出破解瓶颈的三条路径性建议ꎮ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专项机制设计ꎬ增强各地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推进机制强度ꎻ二要进一步发挥地方协同立法作用ꎬ增强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制度供给和保障ꎻ三要合力提升上海各类平台载体的中心枢纽功能ꎬ增强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牵引整合力ꎮ关键词:长三角ꎻ市场设施ꎻ高标准联通作者简介:王振ꎬ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㊁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研究员㊁博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长三角经济发展研究ꎮ中图分类号:F12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1-4403(2022)06-0020-07DOI:10.19563/j.cnki.sdzs.2022.06.003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ꎬ是一项中长期的建设工程㊁改革工程ꎮ其中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ꎬ相对来说实施的障碍要少一些ꎬ效果的体现可以更快一些ꎮ特别在长三角地区ꎬ既有基础条件ꎬ更有内在紧迫性和推进动能ꎮ2019年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就已部署ꎬ引导长三角市场联动发展ꎬ推动跨地域跨行业商品市场互联互通㊁资源共享ꎬ统筹规划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布局ꎬ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ꎬ畅通长三角市场网络 ꎮ另一方面ꎬ2022年3月至5月上海应对前所未有疫情挑战ꎬ在实现 动态清零 和区域联合抗疫中ꎬ遇到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断链短链情况ꎬ更凸显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ꎬ加快实现长三角流通网络一体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ꎮ本论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是从理论和国际经验上ꎬ梳理研究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内涵标准和愿景ꎻ二是对应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的要求ꎬ以长三角地区为例ꎬ梳理当前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需要加快破解的瓶颈问题ꎬ并着重从体制机制方面分析其根源ꎻ三是突出对策研究ꎬ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定位ꎬ提出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创新思路及政策建议ꎮ02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内涵标准和愿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ꎬ提出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六大重点任务ꎬ其中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列为第二大任务①ꎮ这里的市场设施ꎬ涵盖了三大领域ꎬ现代流通网络㊁市场信息交互渠道和交易平台ꎮ市场设施建设与流通体系建设在概念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区别ꎬ后者边界更宽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要建设五大现代流通体系:一是要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ꎻ二是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ꎻ三是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ꎻ四是要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ꎻ五是要加快建立储备充足㊁反应迅速㊁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㊁现代流通体系ꎮ②刘志成㊁欧阳慧认为ꎬ市场设施的高标准联通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所在ꎻ通过多种举措实现基础设施之间的融合㊁联通㊁对接ꎬ最终形成协同高效的市场基础设施网络ꎬ促进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通和有效配置ꎮ③笔者认为ꎬ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架下ꎬ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目标愿景ꎬ就是要全面畅通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市场流通ꎬ畅通流通环节与生产㊁分配㊁消费环节的经济循环ꎬ降低商品物流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ꎬ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统一㊁高效的高水平物理载体和网络体系ꎬ提升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稳定安全ꎬ进而激发统一大市场的内在巨大动能ꎮ高标准联通ꎬ具体体现在四个联通ꎮ(一)一体化联通在通过地方分权来调动地方积极性的改革模式下ꎬ我国很多市场设施是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建设与管理的ꎬ这样在规划㊁建设与管理上自然带有比较浓厚的地方色彩ꎬ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宏观层面看ꎬ就存在比较突出的各自为政矛盾ꎬ形成了较多的地方行政壁垒ꎬ也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地区差距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要义ꎬ就是要推进更高层次的改革深化ꎬ消除地方行政壁垒ꎬ促进要素㊁商品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ꎮ对由地方主导的市场设施实施高标准联通ꎬ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各个省级行政区之间ꎬ按照标准统一㊁规则一致㊁平台衔接㊁数据共享㊁一网通办的一体化基本构架ꎬ实施一体化建设ꎬ实现系统性联通ꎮ④比如ꎬ推动交通运输设施的跨区域一体化发展ꎬ建立全国统一的综合交通物流管理体系ꎬ提高物流效率和供应链稳定性ꎻ对各地建立的各类要素资源交易所或交易中心ꎬ包括产权㊁技术㊁数据㊁能源㊁环境㊁公共资源等ꎬ从数据采集发布的标准统一㊁信息共享起步ꎬ再到平台连接㊁一网交易ꎬ形成面向所有主体㊁公平竞争的一体化运行平台ꎮ市场设施的一体化联通ꎬ关键在于破除行政壁垒ꎬ建立健全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平台载体ꎮ(二)枢纽化联通统一大市场ꎬ并不是一个大市场ꎬ而是具有统一性的分类分级市场体系ꎮ刘志彪㊁孔令池认为ꎬ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ꎬ需要分层推进ꎮ⑤市场设施的一体化联通ꎬ也绝不是单一的全国一样化ꎬ同样也是分类分级联通ꎬ其中需要通过枢纽型市场设施把分布在不同空间的市场设施有效连接起来ꎬ我们将其称为枢纽型联通ꎮ枢纽型市场设施又可分为中心枢纽和分级枢纽两大类ꎮ我国地缘广阔ꎬ区域经济布局已经形成由城市群引领的空间格局⑥ꎬ其中京津冀㊁长三角㊁粤港澳㊁成渝等四大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城市群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增长极功能和区域枢纽功能ꎮ每个城市群都拥有一个或两个核心城市ꎬ拥有覆盖大区域的创新与人才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ꎬ同时也必然配以市场设施的中心枢纽功能ꎮ每个城市群往往布局了若干的都1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㊀㊀①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2022年3月25日)ꎬ六大重点任务分别是ꎬ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ꎬ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ꎬ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ꎬ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ꎬ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ꎬ六是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ꎮ㊀㊀②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ꎬhttp//www.gov.cn/xinwen/2020-09/09/content_5542047.htmꎬ2022年1月10日访问ꎮ㊀㊀③刘志成㊁欧阳慧:«全国统一大市场:怎么看?怎么建?»ꎬ«瞭望周刊»2022年第16期ꎬ第24-26页ꎮ㊀㊀④王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ꎬ载王振等著ꎬ«中国区域经济学»第十三章ꎬ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ꎬ第307-331页ꎮ㊀㊀⑤刘志彪㊁孔令池:«从分割走向整合: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阻力与对策»ꎬ«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8期ꎬ第20-33页ꎮ㊀㊀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共提到了19个城市群ꎮ市圈ꎬ如长三角城市群就有上海㊁南京㊁杭州㊁合肥等四大都市圈ꎬ每个都市圈也都拥有一个或两个中心城市ꎬ中心城市除了具备集聚与辐射带动功能外ꎬ也需要配以分级枢纽功能ꎮ从长三角城市群看ꎬ要突出上海的中心枢纽功能ꎬ同时还要构建中心枢纽牵引和组织下的分级枢纽ꎬ如南京㊁杭州㊁合肥㊁宁波等ꎬ以及分级枢纽之下的网络节点ꎮ枢纽化联通以区域一体化联通为基础ꎬ这就需要加强规划统筹ꎬ强化协同机制ꎮ(三)国际化联通在 一带一路 建设和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ꎬ以自贸区建设为牵引ꎬ我国市场设施的国际化联通呈现了更广覆盖㊁更高水平的发展趋势ꎬ其中加快建设全球性中心枢纽ꎬ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开放枢纽功能ꎬ更是成为京津冀㊁长三角㊁粤港澳三大战略重点区域的国家战略部署ꎮ全球性中心枢纽ꎬ就是要对标全球重要的市场设施枢纽ꎬ如纽约㊁硅谷㊁伦敦㊁东京㊁新加坡等ꎬ按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要求ꎬ实现平台联通㊁制度联通㊁信息联通和人才联通ꎬ打造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高地ꎻ同时要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联通ꎬ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ꎬ深化与中东欧㊁东盟㊁南亚㊁拉美㊁非洲等区域重要市场设施的联通ꎬ构建广覆盖的全球网络ꎬ并可形成国际间的区域经济风险对冲机制ꎮ长三角地区具有典型的开放型经济特征ꎬ其 一带一路 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位ꎬ更加突显出市场设施国际化联通的战略重要性ꎮ尤其是上海ꎬ定位于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ꎬ承担了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和 一带一路 桥头堡的国家使命ꎮ也就是说ꎬ在市场设施的枢纽化联通中ꎬ上海的定位ꎬ不仅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枢纽ꎬ而且还是全球性的中心枢纽ꎬ高标准建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实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方案ꎬ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ꎬ都充分体现了国家战略的实施意图ꎮ(四)智能化联通把各地的市场设施通过枢纽体系和一体化平台联通起来ꎬ同时实现国内国际链接ꎬ面对的将是一个多空间㊁多类型的超大市场设施体系ꎮ把这个超大市场设施体系分级分类联通起来ꎬ实现通畅㊁高效㊁安全ꎬ智能化技术与一体化制度是两大轮子ꎬ尤其在当下ꎬ大数据㊁区块链㊁人工智能㊁工业互联网㊁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ꎬ数字化转型已经席卷各地各业ꎬ这些都为市场设施智能化高标准联通提供了先进技术的有力支撑ꎮ借助新技术搭建起的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和市场交易平台有利于各个子系统的协调统一ꎬ从而实现市场体系整体功能的最大程度发挥及要素资源的最优化配置ꎮ①超大市场设施体系的智能化联通ꎬ主要包括跨区域的智能化大平台和智能化管理体系ꎬ从现阶段推进的实际情况看ꎬ主要难点堵点并不在智能化技术层面ꎬ而在一体化体制机制层面ꎮ智能化联通首先要解决长期处于分割状态的交通物流数据㊁市场交易数据㊁地方管理数据等如何实现智能共享ꎬ而其背后则要对数据汇集过程中涉及各地方各部门的统计标准㊁处置规则㊁采集广度等进行统一的定义㊁统一的调整ꎬ让智能化大平台顺畅跑起来ꎬ让智能化管理体系有效管到位ꎮ在行政分割㊁地区差距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的客观现实下ꎬ建立健全一体化制度只能渐进而行ꎬ尤其需要从省际差距较小的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ꎮ国家相关部门也已部署ꎬ在长三角地区率先试点跨行政区的 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 一网交易 ꎮ②二、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从实际情况看ꎬ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的四年中ꎬ三省一市一直在积极推进市场设施的跨区域联通ꎬ但各个领域进展不一ꎮ由央企主导的跨区域联通ꎬ主要在高铁㊁航空㊁海运等大交通领域ꎬ成效比较明显ꎻ在各地基础上推进的跨区域联通项目ꎬ如要素市场设施㊁信息交互设施㊁港口公铁联运设施等ꎬ进展并不理想ꎮ出现这种情形的客观原因是ꎬ长三角地区对于推进市场设施的高标准联通ꎬ还缺22㊀哲学社会科学版㊀2022 6㊀㊀①王思深㊁任保平:«新经济背景下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理论机理㊁基本架构与实现路径»ꎬ«经济体制改革»2021年第5期ꎬ第20-26页ꎮ㊀㊀②2018年9月ꎬ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开通 一网通办 ꎬ共有松江区㊁嘉兴市㊁杭州市㊁金华市㊁苏州市㊁湖州市㊁宣城市㊁芜湖市㊁合肥市等九个城市加入ꎮ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推动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ꎬ推动公共资源 一网交易 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乏强劲的内在动力ꎬ主要反映在推进机制㊁制度建设和平台载体三个方面ꎬ有的需要立ꎬ有的需要破ꎮ(一)高标准联通的推进机制亟待加强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不久ꎬ在上海的牵头下ꎬ长三角三省一市发改委系统就在上海联合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ꎬ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的推进落地建立了工作专班ꎬ强化了省级层面的协调机制ꎮ2019年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ꎬ在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设立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ꎬ形成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机制ꎮ同时三省一市各相关政府部门也对原有的条线对口工作专班进行升级ꎬ加强了落实国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工作专班建设ꎮ但围绕高标准联通的要求ꎬ目前的这种推进机制格局ꎬ可能还难以全面胜任ꎮ有两点原因:一是牵头的工作专班不够权威ꎮ多数推进工作往往由上海的政府专业部门牵头ꎬ也有三个省相关部门自领牵头任务的ꎮ我们发现ꎬ对于涉及地方机构㊁地方利益㊁地方做法的统筹整合ꎬ四地都会有各自的想法和诉求ꎬ行政上都属同一级别的工作专班只能用协商方式进行磋商ꎬ而且越是重要的越难ꎬ越难的越容易避开ꎬ所以工作专班所能发挥的作用仍然受到较大限制ꎬ况且这些工作专班往往在所在部门中也不是核心处室ꎮ二是工作专班的动力机制欠缺ꎮ突破行政壁垒ꎬ构建区域统一的市场设施ꎬ就是一场更深层次的改革ꎮ破传统的行政区模式ꎬ就要改变或者调整地方各自为政的现行治理体系ꎻ立区域统一的大市场ꎬ就要在平台㊁制度㊁管理等方面有所立ꎬ为了立ꎬ还需要先破ꎮ可以说这是啃最难啃的骨头ꎬ但与之不太对称的是ꎬ对工作专班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那些负责招商引资㊁重大工程建设和东西部地区协作的部门ꎬ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绩效考核措施ꎮ(二)高标准联通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要确保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后的公平㊁有序㊁安全运转ꎬ更需要有一套各个行政区共同遵守㊁一致行动的制度体系ꎮ地方投资建设和管理的交通运输㊁资源要素市场㊁大宗商品市场等ꎬ各地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地方平台㊁地方制度和运行体系ꎬ多年运行下来ꎬ凸显出比较多元的地方版ꎬ标准㊁规则㊁形态㊁能力都有差别㊁差距ꎮ要把存在差别㊁差距的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起来ꎬ靠工作专班跨行政区协商推进ꎬ正如前面分析中阐述的ꎬ其推进机制本身也不够强大ꎬ因此ꎬ还必须从源头上也就是制度建设上找到更加有效的推进路径ꎮ这个制度建设ꎬ包括了国家有关部门赋予的制度创新框架ꎬ也包括了三省一市通过协同立法途径为跨行政区的各类重大合作专项构建制度性保障基础ꎮ长三角地区的协同立法ꎬ至今共完成了两件ꎮ一件是2018年12月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时期通过«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ꎻ一件是2021年3月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时期通过«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ꎮ总体来说ꎬ完成的立项数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保障ꎬ还是有较大差距的ꎮ而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ꎬ其后仅半年中浦东新区就完成了7部新法规ꎬ第一号浦东新区法规是2021年9月通过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 一业一证 改革规定»ꎮ两者对比ꎬ立法效率显然完全不同ꎮ三省一市的协同立法难度确实要大大高于浦东新区的地方立法ꎬ难在协同立法所涉及的对象㊁责权㊁利益等ꎬ多元多层ꎬ区域协同立法中的协调工作量很大ꎻ而且共建共享都离不开投资与成本的地区间共担问题ꎬ都离不开对现行运行模式和机制的某些破除和调整ꎬ需要展开跨区域的攻坚克难ꎮ但必须特别强调ꎬ事关地区间的资源投入与权益关系ꎬ更要有明确的制度性界定和安排ꎬ才能确保市场设施的高标准联通ꎬ有章可依㊁持续有力ꎮ市场设施的高标准联通ꎬ事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ꎬ事关破解区域一体化实践中的行政区壁垒ꎬ因此ꎬ长三角区域协同立法意义重大㊁不可替代ꎬ需要先行一步ꎮ(三)高标准联通的平台载体枢纽力不强市场设施的高标准联通ꎬ依托于具有跨地区整合或牵引能力的功能型平台载体ꎮ这类平台载体不仅仅是一个跨行政区的平台机构ꎬ还要有一套相应的联通机制和制度保障ꎮ这些平台载体也分为三大类ꎬ即流通平台㊁交易平台㊁信息平台ꎮ三大类平台载体建设的参与主体ꎬ有央企主导的ꎬ多数则是由地方主导ꎬ而且地方主导还存在多种所有制ꎬ包括了国企㊁民企㊁外企以及事业单位ꎮ长三角地区的大型交通物32流体系在全国举足轻重ꎬ在国家规划和央企的主导下ꎬ以上海为中心枢纽ꎬ从建设初期就展现了一体化㊁枢纽化的高标准联通构架ꎬ而且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ꎬ更展现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㊁智能化联通ꎮ但对于地方主导的各种平台载体ꎬ能够承担起高标准联通使命的功能型平台ꎬ目前来看比较单薄ꎬ甚至空白ꎮ也可以认为ꎬ多年来长三角地区一直在提倡区域一体化发展ꎬ但在多数领域仍然没有解决好 谁来干 的问题ꎬ简单地期望上海的平台载体承担起高标准联通任务ꎬ这是不现实的ꎮ比如曾经探索十多年之久的上海公交卡如何在更多的长三角城市实现 一卡通 ꎬ最终解决一卡通问题的ꎬ不是上海的公交卡公司ꎬ而是支付宝㊁微信两个超大平台ꎮ这就是说ꎬ必须要有跨地区的ꎬ归属于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性的平台载体ꎬ才能有效承担起高标准联通的职责ꎮ即使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ꎬ为什么这类平台载体仍然长不快㊁长不强?这主要与上海的平台载体仍然受到较大地域性限制有关ꎮ上海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核心城市ꎬ在国家战略布局中ꎬ上海的城市定位ꎬ就是集聚高端资源ꎬ引领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ꎬ服务长三角㊁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发展ꎬ具体承载这些使命的ꎬ就是面向国内国际的各种功能平台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㊁科技创新策源功能㊁高端产业引领功能㊁开放枢纽门户功能①ꎬ进一步精确阐述了上海的城市地位和功能任务ꎮ这就是说ꎬ上海的各类平台载体理应是长三角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平台载体ꎮ从2018年国家赋予上海的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 ②ꎬ到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实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ꎬ2021年4月党中央㊁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ꎬ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在上海打造更多高标准联通平台载体的战略意图ꎮ但把辐射长三角的这些平台载体功能丰满起来ꎬ具备枢纽能力ꎬ并不容易ꎬ原有的地方属性ꎬ加上建设管理的开放性不足ꎬ上海的不少平台载体与高标准联通的枢纽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ꎮ三、加快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推进路径根据以上对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愿景界定ꎬ以及对长三角地区这些年推进市场设施一体化联通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实证分析ꎬ本文突出问题导向ꎬ从三个亟待破解的问题切入ꎬ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建议ꎮ(一)加强国家层面的专项机制设计ꎬ增强各地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推进机制强度在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高标准联通中ꎬ最初的试点ꎬ是2019年国家层面在长三角地区先行探索跨省级行政区的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ꎮ③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上海市㊁江苏省㊁浙江省㊁安徽省政务服务平台ꎬ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在2019年5月正式开通上线ꎬ实现了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数据互通共享ꎮ从推进机制看ꎬ有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先行试点ꎬ然后按照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ꎬ成立工作专班㊁集中攻坚克难ꎬ并按先易后难㊁高频优先的原则推进试点ꎮ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试点ꎬ建立在各地 一网通办 基础之上ꎬ主要解决了数据互通共享㊁身份资质跨区域互认㊁异地线上通办㊁应用电子证照等问题ꎮ与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最关联的试点项目ꎬ是2022年年初由国家发改委推出的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方案ꎬ计划到2023年年底ꎬ长三角地区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ꎬ交易信息㊁市场主体信息和专家资源实现区域内统一共享ꎬ参与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和CA数字证书互认的城市达20个以上ꎮ④三省一市积极行动ꎬ在上海的牵头下ꎬ于2022年10月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门户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上线ꎮ⑤上述两个实例ꎬ进一步验证了国家层面的顶层支持和实施方案ꎬ是长三角地区加快实现市场设施高标42㊀哲学社会科学版㊀2022 6㊀㊀①这是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对上海发展提出的新要求ꎮ㊀㊀② 三大任务 即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㊁科创板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ꎬ 一大平台 即国际进口博览会ꎮ㊀㊀③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下发«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试点工作方案»(国办秘函 2019 15号)ꎮ㊀㊀④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发改法规 2022 355号)ꎮ㊀㊀⑤«长三角公共资源一体化在示范区率先探索»ꎬ«上观新闻»ꎬ2022年8月20日ꎮ。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五个要点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五个要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挥市场的作用,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点。
一、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要条件。
在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通过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程序,可以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发生,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
二、完善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机制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防范市场风险和不良竞争行为。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监管和公开,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加强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也需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管理。
四、推进统一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推进统一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创新和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五、加强统一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统一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扩大市场规模和影响力。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监管和管理,防范市场风险和不良竞争行为。
总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经验做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经验做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建设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对于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乃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各地区和企业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和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为其他地区和企业提供参考。
一、加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引导,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各地区和企业融入统一大市场。
政策引导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引导,可以有效地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优化市场环境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举措。
市场体制改革要着力打破区域壁垒、行业壁垒,促进全国市场的一体化。
另外,还要推动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各类企业进入市场,推动市场的竞争和活力。
还要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市场信息畅通信息化建设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
各地区和企业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市场信息的畅通和流动。
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市场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强金融支持,促进市场流通金融支持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保障。
各地区和企业要加强金融支持,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的流通和交易。
还可以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提高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五、推动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创新发展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内在要求。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目标,推进市场化、集约化和全球化进程。
一、政策导向1.坚持以创新驱动和企业主体为主要引领,加强供应侧结构性改革。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创新驱动和企业主体是重要的引领力量。
为此,中央政府将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创业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提高市场化程度。
2.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市场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环境和商务体系,深化商务体制、贸易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
同时,要求各地加强协调,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经济配合。
加强跨区域营销,打破壁垒,形成协调开放型经济格局。
3.推进智能化及绿色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产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对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政策保障1.加快完善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和交易所体系。
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和交易所体系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基础。
中央政府将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和市场规则,加强监管力度,推进信息安全建设,打造规范、透明、公正的数字资产交易市场。
2.加强贸易投资保护,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中央政府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畅通贸易渠道,提高投资吸引力。
3.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中央政府将出台更多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2023年南京市公需课考试题答案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解读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在“十四五”规划中,“大数据”出现过()次。
正确答案:C、432、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正确答案:B、0.253、截至()年年底,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958亿元。
正确答案:A、20204、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超()元。
正确答案:A、1万亿5、预计2023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就将达到()。
正确答案:A、1.5万亿6、我国已建设()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正确答案:D、87、截至2021年4月,我国已经有()个省级和地市级数据开放平台。
正确答案:B、1742、当前,我国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电信等领域的应用占比超过()。
正确答案:C、0.74、“大数据成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从()视角看大数据的价值体现。
正确答案:D、社会6、2020年我国的数据量达到约8000EB,约占全球数据总量的()。
正确答案:A、0.185、路由器属于数据中心产业链结构的()。
正确答案:A、上游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十四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目标有(ABCDE)。
A、产业保持高速增长B、价值体系初步形成C、产业基础持续夯实D、产业链稳定高效E、产业生态良性发展2、大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有(ABCDE)。
A、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B、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降低数据中心的PUEC、统筹布局,加强数据中心的绿色集约建设D、支持龙头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提高国际化的竞争力E、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引导产业良性发展3、数据中心囊括四大主要业务范畴,具体包括(ABCD)。
A、电信业务B、云服务C、房地产出租D、互联网接入服务E、资产分配4、“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ACDE)。
简要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对趋势性问题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问题,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总能收放自如、应对裕如。
因此,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预见未来、引领未来。
策略是战略实施的科学方法。
要取得各方面斗争的胜利,我们不仅要有战略谋划和坚定意志,还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
应该看到,实施战略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需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各地区各部门一方面要恪守战略的原则性,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握策略的灵活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以创造性贯彻落实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摘编自《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2日)材料二: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从全局高度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从时间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既不是短期之策,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调整。
我国已十余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经验做法和成效
一、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市场一体化、法律统一、规则一致、竞争公平、消费便利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也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重要载体。
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验做法1.建设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市场准入方面,各地应该统一制定市场准入标准,取消地方性规定,简化准入程序,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加强准入前的审查和准入后的监管,确保准入标准的统一执行。
2.统一法律法规和规则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规则体系。
各地区应当加强立法协调,统一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和市场秩序,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统一制定和实施。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市场规则的执行力和可信度。
3.推动一体化发展推动一体化发展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路径。
各地区应当加强产业布局整合、市场资源共享、经济互补发展,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融合,推动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统一大市场建设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畅通各地区间的交通、能源、信息等要素流动,实现市场要素的高效配置和交流。
4.加强统一市场监管加强统一市场监管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必要举措。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强化跨区域监管协作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共享、案件交叉处置、执法协作等工作,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网络,打造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市场监管的无缝衔接。
5.构建统一的市场交易体系构建统一的市场交易体系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地区应当统一市场交易规则和标准,推动市场交易方式的统一和创新,加强电子商务评台建设,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理论和重点路径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理论和重点路径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是与时俱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
加快建设统一的国内市场,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标准、规则和政策的协调统一,将不断增强各地区各行业的内在统一性、互补性、关联性和协调性,从而有效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促进经济流通和产业联动的顺畅,为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畅通的经济循环是建立新的发展模式的关键。
建设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突破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障碍,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有机衔接,消除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瓶颈。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需要市场资源的有力支撑。
建设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还要看到,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力更生,切实提高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也是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建设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助于从多方面优化市场环境,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强对创新要素的支持,提高创新效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跨区域生产经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创新收益;它能有效打破制约技术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有序流通的各种桎梏,促进跨区域技术溢出。
加快国内统一市场建设,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着眼全局系统谋划,坚决破除地区之间的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持续健全有利于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各种体制机制,特别是要避免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做法。
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发挥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用好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结合各地的实际条件实现差异化发展。
要坚持破立结合,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既要着力破除阻碍国内流通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又要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统一大市场的规则体系。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几点体会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几点体会这是指导意见类文件的标杆。
研读其结构及文风,逻辑及说理、举措及办法等,完整准确。
首段指明目的意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由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构成。
指导思想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工作原则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系统协同,稳妥推进。
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第二到第六部分,分别从“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等5方面提出指导意见;第七部分则要求“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新华社指出:《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
从立的角度,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
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
从破的角度,意见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注意到新闻联播播出时对改革目标做了一定突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对哪些领域影响大?首先,地方政府权力将会进一步收缩。
举一个不是很准确的例子:以前各个省就像是子公司,法律意义上的独立法人,能够自行决策很多事情,但是今后可能会变为企业事业部。
消除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消除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者:田文璐来源:《记者观察》2022年第05期打通"关键堵点"中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由来已久。
旱在1993年II 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就首次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十九大上,统一市场相关表述写入党代会文件。
此番发布的《意见》也酝酿多时,在202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可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伏期艰巨的重大任务。
如今,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形成了全国市场体系,但统一大市场建设程度还不够高,而且越往前行,越是吃力,一些"关键堵点"久久未能打通。
那么, "关键堵点"都杳哪些呢?从《意见》所提出的目标来看,堵点在于: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突出,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建设仍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标准和程序不统一。
这在今年春季在我国各地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疫情中体现得更明显。
疫情下,多地实施封控管理,为城市输送抗疫韧资和民生保障吻资的货车吻流一度被困子公路,城市供应链受到严重挑战。
切流的停摆暴露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政出多门,条块分割。
各省市的规则接口不一样,市场被行政区划割裂。
而"分割"不止体现在物理空间上,也反映在数字世界中。
疫情中,各地都有各自的进出码,码与码之闻的数据没有互联互通互认,人们只能频繁登录、重复线上流程,让人不禁感叹,原来码与码之问是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经过一场突发的庭情,我国市场上存在的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1原流油不畅通、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问题更加被凸显出来。
地方保妒的藩篱地万保护、市场分割由来已久。
从前为了保护本地企业,保证当地税收,辽宁就曾出台过限制外地啤酒进入辽宁销售的红头文件,湖南也出台过不准外省香烟进入湖南销售的红头文件。
现在, "只能抽本地烟、喝本地洒"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但随着国内市场网络逐渐形成、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地方保护表现得更加隐蔽和复杂,从保护商吕转向了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从保护本地企业转向了保护本地市场,客观上造成了目前市场分割的现状。
高中政治必修2 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一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合探究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习目标 1.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一、市场机制有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________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市场角度:加快完善____________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完善主要由____________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完善______________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目标。
2.政府角度: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________,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________政府。
二、微观主体有活力1.企业内部:要合理分配收入,建立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建立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培育有利于激发和保持活力的企业文化。
2.企业外部:具备____________的市场竞争秩序;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投资积极性。
三、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________________体系。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____________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议题1: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情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财政激励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财政激励范子英【期刊名称】《产业经济评论》【年(卷),期】2022()5【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意见》要求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然而,《意见》出台已有时日,各方讨论仍在继续,有观点认为这是在大变革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有人担忧其是否意味着“重回计划经济”。
正是因为有那么多观点迥异的解读,我们组织了一次笔谈,邀请国内优秀青年学者就《意见》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正本清源式”的解读与剖析。
这些观点有的涉及到“何谓统一大市场”,有的涉及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与内在必要性”,有的结合历史改革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给出进一步改革探索的思路,还有的结合自己研究分别从财政激励、竞争政策、能源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我们期望通过此次笔谈,凝练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广泛共识,推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总页数】5页(P14-17)【作者】范子英【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1.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是制度规则统一2.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一大市场理论研讨会”主旨发言摘编3.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解读4.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辽宁省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对策思考5.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全国碳市场建设意味着什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统一大市场
特别策划S P E C I A L P L A N特别策划S P E C I A L P L A N执行/本刊记者周春林 朱作明 崔小花马 冬 周慧娴 唐 伶Business39商界市场是稀缺资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必由之路。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更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41商界Business “绑架”了中国经济,以至于宏观调控投鼠忌器,被动应战。
金融业脱实就虚,畸形发展,目前金融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制造业的好几倍,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大量资本争夺牌照资源,银行表外业务急剧膨胀,大量资金空转在实体经济之外。
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出现了限制竞争,赢者通吃,价格歧视,泄露个人隐私,损坏消费者权益,风险隐患积累等一系列问题。
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实质,就是要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
必须抓住三个要点:第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完善统一市场的标准执法标准,提高管理效率;第二,统一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让要素更好地为供给服务,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性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做好国内市场的功课,是我们更好参与国际大循环,国际竞争,形成吸引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引力场的根本所在。
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能源领域,油气进出口仍然高度管制,中国是能源进口和消费大国,却在能源定价上,在全球上缺乏话语权。
这与我们高度管制政策有关。
此外还有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准入政策不相同,企业在一个地方能注册,再换一个地方就不行等。
资本在部分领域无序扩张,形成市场垄断。
近几年房地产一业独大,房价高企,大量资本裹挟着银行贷款无序涌入房地产业,不仅扰乱了城市规划,还一定程度上43商界Business立破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强化目标导向,明确阶段性目标要求,着眼于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场统一的规则体系完善制度,注重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三方面的统筹:统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发展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要素市场及资源市场;统筹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监管完善。
□当前我国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打通要素市场和资源市场。
目前我国要素市场发展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均衡、区域分割、市场化配置效率不高、企业获取要素均等性不足,以及传统要素与现代要素协同不够等问题。
□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可从五方面发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框架,推进体制机制市场化;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限制性、歧视性的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全国要素市场;理顺激励机制,盘活闲置资源,提升要素配置效益;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得要素的机会;加强传统要素和创新要素的融合,提升创新要素的倍增作用。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撑。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四项工作原则、五大主要目标和六项重点工作,为接下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详实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一、如何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成来看,应该包括以提供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商品市场、服务市场,以及提供生产要素及能源的要素市场及资源市场,四个市场互为前提、相互依托。
根据《意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同时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具体来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三方面的统筹。
统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方面,当前国内市场仍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国内经济大循环还存在一些堵点,要破除隐性壁垒,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扩大市场规模容量,不断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
另一方面,要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不断完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统筹发展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要素市场及资源市场。
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成来看,应该包括以提供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商品市场、服务市场,以及提供生产要素及能源的要素市场及资源市场,四个市场互为前提、相互依托。
当前我国各种阻碍商品自由流动的行政障碍正在消除,商品和服务市场已基本实现市场化,但仍存在市场质量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同时要素和资源市场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统一规范的市场仍有待形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尽快补齐短板,促进四个市场全面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统筹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监管完善。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需完善市场保障制度,包括市场基础制度、市场基础设施和市场监管。
经过多年治理,我国市场运行机制稳中向好,但部分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造成市场分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不正当干预和隐性壁垒,影响市场公平公正;全国市场体系制度规则不统一,阻碍市场功能发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此次《意见》提出,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打通要素市场和资源市场要素市场发展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当前我国各要素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
当前我国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打通要素市场和资源市场。
目前我国要素市场发展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均衡、区域分割、市场化配置效率不高、企业获取要素均等性不足,以及传统要素与现代要素协同不够等突出问题。
一是各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市场化程度不均衡一方面,从五大要素市场的横向对比看,除资本要素市场化程度相对成熟外,其他各类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还处在发展过程中。
比如,当前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在最基础的要素确权方面仍存在障碍。
此外,虽然各地相继建立了大量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大数据交易市场,但上述要素交易市场在要素交易单位、要素定价及要素交易机制、交易方式上仍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大部分交易都通过场外协议谈判进行,缺乏统一的交易单元、交易规则和撮合方式,市场交易规模和交易活跃度都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不同要素市场内部也存在市场化程度不均衡的问题。
比如,在土地要素市场中,居住用地市场已全面实行招拍挂,而工业用地虽然也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但受到地方政府“以产兴城”、招商引资的影响,依然存在通过税收返还、财政奖励、承担基础设施等多种途径变相降低地价,产生零地价和负地价等现象,影响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水平。
二是要素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割问题,阻碍要素跨区域配置受区域自然禀赋条件差异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要素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割难题。
在土地要素市场上,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城乡分割、城市建设用地分割和区域分割现象,土地价格存在“双轨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虽然已经推出,但是仍缺乏兼顾激励与成本的体制机制,跨区域的土地调节本质仍是行政调控下的计划配置,且使用范围有限,土地要素的区域分割和城乡分割已经成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在资本要素上,虽然我国已构建了统一的场内市场体系,但在场外市场体系上,区域性股权市场“一省一所”的特征还十分明显。
在劳动力要素上,当前我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仍面临户籍、土地、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制度障碍,部分地区户籍制度门槛依然较高,居住证等市民化改革难以解决核心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土地退出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系列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跟不上,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区域分割明显,导致农村劳动力“不完全城市化”,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展仍步履维艰。
三是要素市场配置效益较低要素市场发展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当前我国各要素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
在土地市场方面,最突出的就是过去地方政府在“GDP锦标赛”下积极招商引资,对工业用地的支持力度较大,导致工业用地供给面积大、容积率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低,存在大量低效利用及闲置土地,并且由于存量土地盘活的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各方参与积极性较低,难以形成市场化盘活机制。
在劳动力要素上,过去五年我国部分行业和领域吸纳劳动力数量翻番,但是在经济中占比并没有明显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劳动力呈现出从劳动生产率较高领域流向劳动生产率较低领域的现象,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结构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是市场主体获取要素存在不均等性企业是要素市场的消费主体,然而当前各类要素向国企、大型企业汇聚的情况愈发显著,众多民营、中小企业也想进行设备更新、研究开发和产品升级,但是缺乏人才、资本服务和技术,这也成为进一步拉大企业间差距、强者恒强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劳动力要素方面,《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3000人以上大型企业的占比分别提升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而流向民营企业、300人以下中小企业的占比均下降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不但难以招引高素质人才,还存在严峻的内部人才流失问题。
人才缺乏已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要短板,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驱动力。
在资本要素方面,民企与国企在获取信贷资源上的难易程度差异显著。
当前,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不足30%,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严重不匹配。
此外,我国资本市场一直高度重视证券化的市场,特别是场内交易的股票市场,对非证券化资产及中小企业的服务相对不足,而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更需要资本市场服务。
在技术要素方面,由于缺少技术人才且获取技术转让的渠道有限,大多数民营及中小企业技术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较少,难以在产业链中形成竞争优势。
五是传统要素和创新要素的结合不够如何将传统要素作为载体,借助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赋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关键所在。
然而,当前传统要素和创新要素的结合仍相对不足,在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结合方面,我国对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由于知识产权融资缺乏有效的机制进行推广,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及专利的转化率仅为6%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50%左右的专利转化率水平相比,明显不足。
在数据要素和传统要素结合方面,当前我国产业数字化的水平还不够高,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赋能还存在明显短板。
三、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可从五方面发力要从提高全社会资本要素配置公平性的角度出发,推动资本市场服务整体下沉,把促进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发展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通过盘活资本、整合资本、并购资本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企业发展。
(一)要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框架,推进体制机制市场化要加快整合形成统一的国家级对内和对外技术交易市场。
一要加速技术交易市场整合,将北京、上海作为两大国家级技术交易平台,错位发展。
整合目前宁夏、新疆、甘肃等多个地区发展的“一带一路”技术交易平台,成立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技术交易和合作平台,推动西部省市接入,完善对接合作机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科技创新合作格局。
二要加快解决好场内集中挂牌交易和场外分散交易的衔接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和国家级科研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转让平台,形成了固定合作伙伴,但是一些地方要求所有技术项目都需要集中挂牌交易,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
技术交易实现后,还需要双方长期的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实现产业化,不能只是一锤子买卖。
场内和场外如何结合,如何提高交易透明度,仍需要继续探索,形成规范性制度。
要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建设,明确数据交易所定位。
一是要加快解决数据确权难题,探索通过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数据“可用不可见”以及“谁治理谁受益”等方式来间接推进数据确权。
二是要加快明确数据交易所的定位,防止各地“跑马圈地”式发展。
数据的虚拟性、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其在交易形态上与传统要素形成较大差别。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贵阳等城市都在加大数据交易所布局力度,建议在各地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加快明确“一平台、多层次”的数据交易体系,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借助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多层次、多区域覆盖,防止区域数据发展“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