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说课稿(本站推荐)
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42页word
绪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书的基本学习内容——研究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速率、方向、限度);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过程与方法:自学与讲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的精髓是化学反应规律,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可更好的获取物质为人类服务重点:概念模型法的理解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概念模型建立导入: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问题的核心——本书的作用一、本书研究的内容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的速率、方向、限度章节简介二、学习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相互作用导入概念模型1、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之间的碰撞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能量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模型:普通分子——活化分子——有效活化能合理取向碰撞——新物质、能量变化3、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与意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加快反应的速率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计划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化学热力学)焓变、反应热1课时;热化学方程式1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1课时;习题2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1课时;反应热的计算1课时;习题2课时章末归纳与整理1课时;章末检测2课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本章的主要目的——解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定量计算过程与方法:讲授、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对人类的重要性重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与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的概念理解,焓变的正负意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课时导入:必须2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回忆——定量研究一、焓变反应热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变(∆H):H生成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分析:化学能是物质内能的一种,化学能的变化也是物质内能的变化。
物质内能的变化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U=W+Q 。
人教版本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化学均衡第一课时讲课稿一、设计理念:化学均衡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是此后学习电离均衡,盐类水解均衡的基础。
所以,使学生成立化学均衡的看法解析和理解化学均衡特色是本节课的要点。
教课方案时,本节课是化学均衡的第一节课时,拥有很强的理论性,较为乏味,所以如安在教课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开动脑筋成为本节课讲堂教课设计的要点。
组织学生进行扳手段的活动,再现蓄水池等学生熟习的平常生活案例下手,而后按逐渐分化的原则,层层指引和议论,经过察看事实和联想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由学生自己议论后成立化学均衡的看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增强认识构造,并经过习题议论稳固和深入对化学均衡的理解。
[根源:Z。
xx。
]二、化学均衡教课的功能和价值经过化学均衡的教课,能够帮助学生成立均衡观以及认识可逆反响、化学均衡特色和化学均衡背后的一些规律,而均衡观以及化学均衡背后的规律本质上对我们在溶解均衡、离均衡、水解均衡等教课起到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能够经过这些方面的教课合力来使学生获取学科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均衡观联合氧化复原观、转变观、微粒观等其它一些基本看法的获取使学生成立学科观,也就是使学生获取一种学科修养。
三、学生的状况解析,初高中对照对化学反响的看法来说,初中成立的角度更多的是从直观、会心、完整转变的角度成立的,高一成立的角度更多的是从微粒、反响限度的角度成立,而高二成立的角度会心、更多的是从微观、本质、广泛实证的角度成立的;初中成立的意义是从形式上对物质变化进行归纳,高一是从微粒的联合和反响限度认识化学反响,而高二成立的意义是成立基本的科学观、并且经过规律的学习,学生最后能够掌握和应用。
初中对化学反响的正逆反响看法没有表达,也就是认为化学反响能够完整进行究竟,不存在逆反响,高一对化学反响的认识更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响存在反响限度,而高二分外重申化学反响的本质,认识正逆反响互相伴生,对峙一致。
这样,在化学反响的学习过程中,从初中到高中,对化学反响的认识层层推动,从直观到本质,明确可逆反响,从而成立化学均衡的看法。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8)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 18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21 第三节化学平衡 (26)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5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2)第一节电离商 ......................................... 62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69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 77 节沉淀溶解购 ..................... 98 50第一节原电池 ........................................ 106 第二节化学电源 ...................................... 109 第三节电解池 . (114)□□ □ □绪言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目录(人教版)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2!1£ 弟四 g 童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23)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 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 了解反应热和焙变的含义4、 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 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 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 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焙变,Z\H 的“ + ”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焙变1、 定义:磊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焙变2、 符号:AH3、 单位:kj/mol 或 kjmol"4、 反应热表示方法:AH 为“ + ”或△H>0时为吸热反应;AH 为“一”或AHVO 时 为放热反应。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过程: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一.概念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二.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 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选修四高中化学教案范文
选修四高中化学教案范文积极探索化学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选修四高中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修四高中化学教案1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氯酸钾(另加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3)发生装置:给固体加热装置。
[来(4) 收集方法: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瓶口向上排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氧气时应注意:<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骤然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2>用瓶口向上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导管在集气瓶内应接近瓶底。
(5)验满:用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其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6)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末端先入水,手握容器看气泡)。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如以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3>固: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要夹在试管中上部)<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给试管均匀预热,然后集中在试管有药品的部分加热)<5>收:收集气体 (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水中)<6>移:把导气管移出水面(防止先熄灭酒精灯,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7>熄:熄灭酒精灯。
(7)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
可表示为A=B+ C,与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人教版《化学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的说课-精选文档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化学平衡”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课标对其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从知识体系看,“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的研究范畴,在高中体系中与“溶解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以及“盐类的水解平衡”并称为“四大平衡”,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必修1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实验现象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同时又为后面学习三大平衡奠定了基础;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储备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从研究方法看,通过探究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出“勒夏特列原理”,再用演绎的方法推广到另外几种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也符合该规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研究问题的思路。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移动的概念。
②学会利用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③掌握勒夏特列原理,并能够用其准确地推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浓度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探究,了解控制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法。
②通过“勒夏特列原理”这一概念的学习,学会运用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等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②通过实验激发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逐渐形成科学的化学观。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难点: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二、说学情1.知识储备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本节课本着“温故知新”的原则,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浓度、温度等因素影响反应速率,速率改变影响平衡状态这一过渡方式建立起平衡状态移动的概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1.按表中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2.已知反应:m A(g)+n B(g)p C(g)m+n<p,当反应达平衡后,若温度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1)图①表示的温度变化是升高,平衡移动方向是向逆反应方向。
(2)图②表示的温度变化是降低,平衡移动方向是向正反应方向。
(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归纳总结1.温度对v放、v吸的影响规律升温,v放、v吸均增大,但v吸增大程度大;降温,v放、v吸均减小,但v吸减小程度大。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1.利用下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
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深H2O2分解放热,使B瓶的温度升高,2NO2(g)N2O4(g)平衡向左移动,NO2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解析由本小题给出的能量变化图像可知,双氧水的分解和二氧化氮生成四氧化二氮的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由此可知(c)装置中右边烧杯的温度应高于左边烧杯的温度,温度升高,使平衡2NO2(g)N2O4(g)向左移动,所以B瓶中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
2.对于①N2(g)+3H2(g)2NH3(g)ΔH<0②2NH3(g)N2(g)+3H2(g)ΔH>0其中v-t图像为(1)反应①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说课稿
它一些基本观念的获得使学生建立学科观,也就是使学生获得一种学科素养。
三、学生的情况分析,初高中对比 对化学反应的概念来说, 初中建立的角度更多的是从直观、 会意、 完全转化的角度建立
的,高一建立的角度更多的是从微粒、会意、 反应限度的角度建立,而高二建立的角度更多 的是从微观、本质、普遍实证的角度建立的;初中建立的意义是从形式上对物质变化进行 归纳,高一是从微粒的结合和反应限度了解化学反应, 而高二建立的意义是建立基本的科学 观、并且通过规律的学习, 学生最终能够掌握和应用。 初中对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概念没有 叙述, 也就是认为化学反应能够完全进行到底, 不存在逆反应, 高一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更进 一步, 了解化学反应存在反应限度, 而高二格外强调化学反应的实质, 了解正逆反应相互伴 生,对立统一。这样,在化学反应的学习过程中,从初中到高中,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层层推 进,从直观到本质,明确可逆反应,进而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
3、环节三:平衡的迁移应用 学生观察将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和晶体共存的体系,
提问: 蔗糖晶体溶解过
程中是否建立平衡?这个平衡和我们刚总结过的平衡有无共同点?
学生思考:蔗糖晶体溶解过程中存在哪两个相反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两种过
程的速率如何变化?达到溶解平衡时,是不是这两过程均已停止?溶液有何特征?
再现学
2、环节二:平衡的特征性总结 结合刚才的活动, 请学生回答介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宏观的平衡现象和使用平衡的概念。
如:力的平衡、生态平衡、家庭的收支平衡、人口平衡、心理平衡
… ..;在列举这些平衡时,
学生对平衡概念的疑问就会越来越明显:
1、为什么要唤醒熟悉的平衡?为什么要建立平衡的概念?有什么必要?
设计的关键。组织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精品
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 2HI(g);△H=-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详)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化学反应速率 (选修四)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的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化学反应速率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之一,这节课是对必修2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
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后面所要学习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论知识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理科班的学生,他们在高一年级《必修1、2》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并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
在本节课之前他们就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能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和物理含义进行描述,了解了温度、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等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初步感受到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规范表达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实验中去探索,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规范表达。
3、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我确定出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素养;(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单位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3)通过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二、说教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归纳总结。
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精心设计有梯度性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高中化学选修4说课稿
高中化学选修4说课稿气体有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之分。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4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4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第一课《弱电解质的电离》。
这节课在本册书中的地位承上启下,关联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所以要学生掌握归纳、演绎、分析辨析的能力。
学习本课有以下几个作用:一、复习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
二、推演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的联系及区别。
三、掌握电解质的概念,区分强弱电解质。
四、为盐的水解平衡构建基础。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息息相关3、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
本节教学重点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难点原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要掌握弱电解质的可逆电离,再由化学平衡的定义推演突破途径:构建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从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导电性以及PH值不同的比较,分析不同的原因,归纳出强弱电解质的划分标准及概念。
二、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及对策:学生对化学平衡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已经知道化学平衡的特征,所以上手较容易。
要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知识推断和演绎未知知识的思想,要强化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
2、内容的组织安排:内容上结合学生实际,分为两课时,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及电离平衡的构建。
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侧重实验的分析,概念的辨析,从知识最细微的地方强化区别。
课堂主思路就是回顾------辨析------实验-----分析------构建概念-----应用-------小结。
化学说课稿模板5篇
化学说课稿模板5篇化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为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理科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以及前一段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必修二中初步学习了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对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 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教学目标是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制定的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均可归结为活化分子的浓度的影响教学难点:用碰撞理论解释解释影响因素根据:这是将碰撞理论用于现象解释,对于学生来说将知识形成整体络是个难点。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以及化学平衡是相对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等观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并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应用化学理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体会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涵义。
②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③掌握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本节“问题讨论”、“交流思考”、“实验探究”等栏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使学习变为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欣赏。
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点;三、教学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五、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图形法、讲授法等。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学情分析七、教学过程总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图像分析:浓度对平衡影响的v-t(2)分析图【注意】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作常数,他们的量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3)压强:【合作探究】下面有一组数据,请大家根据数据判断,压强对于化学平衡的移动有没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450℃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实验数据N2 + 3H2 2NH3压强/MPa 1 5 10 30 60 100NH3% 2.0 9.2 16.4 35.5 53.6 69.4分析以上数据,总结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详)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精编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说课稿(本站推荐)第一篇: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说课稿(本站推荐)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化学__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平衡》(板书:课题(化学平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
本单元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次课。
在前面两次课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等知识。
化学反应速率研究的是反应的快慢,但要全面的研究一个化学反应,还需要研究这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我们今天要讲的化学平衡。
本节课主要分三个部分内容,分别是: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常数。
本节课是在学习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常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关键,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特征与判断;(2)、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3)、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可逆反应的特点。
(2)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
(3)、理解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和限度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掌握可逆反应的特点;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2、能力目标:通过浓度、温度等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实验的探究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的能力;通过诱导、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化学原理中的哲学思想,并用以指导学习实践和生活实践。
三、教学策略分析1、本课教学是化学平衡,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并借助三个实验和一个化学平衡数据制定探究任务,让学生围绕着这四个任务进行学习。
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这样不仅是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
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说敢想,通过诱导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为不教”,因此本课堂在教法和学法的落实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伙伴合作等方式,自我探索,顺利掌握新知识,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课堂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板书】1、新课导入教学中本着温故知新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关于溶解的知识,从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
从一个熟悉的内容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让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
2、新课推进化学平衡的教学应重视实验。
用颇具启发性实验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从中归纳总结出了勒夏特列原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本课将精心准备课本上实验2-5,2-6,2-7。
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相关知识,接着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预言实验会出现的现象、结果,然后边讲边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
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对于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应重点讲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启发学生运用,浓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解释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而推及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温度变化导致平衡移动的方向;要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学会利用数据,从中分析总结规律。
对Kc而言,它只受温度影响,不受浓度影响,要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然后列举课本上的例题,先让学生解题,然后再带着学生进行推导、计算,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接着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然后再通过我的讲解,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课堂小结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回顾重点知识,强调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状态及化学平衡常数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备注:布置作业:课本31页,习题2,3,7,9。
其余的题完成在课本上。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二篇: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做标准。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1)基本思路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
(2)测定方法①直接可观察的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②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③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第三篇:高中化学选修4目录绪言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归纳与整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归纳与整理第四篇: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五、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v)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 影响因素:①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② 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条件变化反应物的浓度大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大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增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增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的变化增大小反应物的温度高降低反应物的催化剂用撤去其他剂等※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