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8,9,10练习题教案
初中化学第8章教案
初中化学第8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能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3. 掌握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 化学能的概念和性质。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3. 热效应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能量的种类和转化。
2.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计算。
四、教学内容:1. 化学能的概念和性质(1)能量的种类及其转化(2)化学能的定义和单位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燃烧和腐蚀的能量变化3. 热效应的计算方法(1)反应热(2)标准生成焓的计算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
2. 利用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能量转化的思考,引出本章主题。
2. 学习化学能概念和性质,探讨能量的种类和转化规律。
3. 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
4. 学习热效应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分析演练,让学生掌握反应热和标准生成焓的计算方法。
5. 结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和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学习氛围的建立。
八、拓展延伸:1. 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更多不同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增强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2. 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热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扩展对化学反应机理的认识。
物化课后习题第六到第十章
第六章一 选择题(1)合成氨反应H 2(g)+3H 2(g)ƒ2NH 3(g)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系统温度、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 )2n N 减少,2n H 减少,3n NH 增加,θp K 不变 (B )2n N 减少,2n H 减少,3n NH 增加,θp K 增加 (C )2n N 不变,2n H 不变,3n NH 不变,θp K 不变 (D )2n N 增加,2n H 增加,3n NH 减少,θpK 不变(2)已知某温度下,反CO(g)+H 2O(g)ƒH 2(g)+CO 2(g)放热,达平衡后,采取下列哪种措施能是反应的进度发生变化? ( ) (1)加大压力;(2)升高温度;(3)保持温度和压力不变;(4)加入惰性气体。
(A )2 (B )3、4 (C )1 (D )2、3 (3)反应2c(s)+O 2(g)ƒ2CO(g),1θ/()r m G J mol -∆g =232600167.8/T K--,若温度增加,则:(A )θr mG ∆变负,反应更完全 (B )θpK 变大,反应更完全(C )θpK 变小,反应更不完全 (D )无法判断(4)PCl 5的分解反应PCl 5(g)ƒPCl 3(g)+Cl 2(g),在473K 达平衡时,PCl 5有48%分解,在573K 时PCl 5有97%分解,则此反应为( )(A ) 放热 (B )吸热 (C )即不放热也不吸热 (D )无法确定(5)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θr mG ∆=51J mol -g 时,该反应能否进行?(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6)同一化学变化,若反应式的计量系数不同,其平衡常数θpK 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A)θp K 相同 θr mG ∆不同 (B)θpK 不同θr mG ∆相同(C)θpK 、θr mG ∆都不同 (D )θpK 、θr mG ∆都相同(7)已知反应2NH 3ƒN 2+3H 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N 2(g)+3/2H 2(g)ƒNH 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A)4 (B ) 0.5 (2) (1) (8)理想气体反应N 2H 5(g)ƒN 2O 4(g)+1/2(g)的θ,θ141.84k 0r m r p m H J mol G -∆=∆=g ,。
物化各章习题-基本概念(上册)
第一章 气体的pVT 性质一、选择题1.在温度恒定为25℃,体积恒定为25dm 3的容器中,含有0.65mol 的理想气体A ,0.35mol 的理想气体B 。
若向容器中再加入0.4mol 的理想气体D ,则B 的分压力p B ( ),分体积V B *(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2.由A(g)和B(g)形成的理想气体混合系统,总压p=p A +p B ,,V=V A *+V B *,n=n A +n B ,下列各式中,只有式( )是正确的(A) p B V B *=n B RT ;(B) pV A *=nRT ;(C) p B V=n B RT ;(D) p A V A *=n A RT3.(1)在一定的T,P 下(假设高于波义尔温度TB):V m (真实气体)( )V m (理想气体);(2) 在n ,T ,V 皆为定值的条件下p (范德华气体)( )p (理想气体);(3) 在临界状态下,范德华气体的的压缩因子Z C ( )1(A)>;(B)=;(C)<;(D)不能确定4.已知A(g)和B(g)的临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T c (A)>T c (B);临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p c(A)<p c (B),则A,B 气体的范德华常数a 和b 之间的关系必然是 a(A)( )a(B) ; b(A)( )b(B)。
(A)>;(B)<;(C)=;(D)不能确定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有足够多的某纯液态物质,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皆存在气、液两相平衡。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 ),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 V m (l)( );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V m (g)( );△V=V m (g)-V m (l)(A)变小;(B) 变大 ;(C) 不变; (D)无一定变化规律6.在t=-50℃,V=40dm 3的钢瓶内纯氢气的压力p=12.16×106Pa ,已知氢气的临界温度为-239.9℃,此时钢瓶内氢气的相态必然是( )。
物化选择题和问答题
练习题第八、九、十章电化学一、选择题1.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A) 强电解质溶液(B) 弱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D) 理想稀溶液答案C2.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
其离子来源于(A) 电流通过溶液, 引起电解质电离(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离解(C) 溶液中粒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的分裂(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起分子电离答案:B3.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A) 直流电源(B) 交流电源(C)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D)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答案:D4. 德拜-休克尔为了推导出"极限定律",作了一些基本假定。
下列假定不在他们的假定之列的是(A) 溶液中导电的是离子而不是分子(B) 任何浓度的强电解质都是完全电离的(C) 离子之间以静电力相互作用, 其间的吸引能大于它们的热运动能(D) 在稀溶液中离子是刚性的圆球形点电荷, 不极化答案:A5. 电解质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一定时,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离子的本性(B) 电解质的强弱(C) 共存的它种离子的性质(D) 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答案:D6. 采用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平衡常数时, 应用了惠斯登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示零仪器,不能选用(A)通用示波器(B)耳机(C)交流毫伏表(D)直流检流计答案:D7. 电位滴定法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分析方法。
在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是(A) 测量溶液电阻的变化(B) 测量电极电位的突跃变化(C) 选用合适的指示电极(D) 测定溶液pH值的突跃变化答案:B8. 离子的迁移数是指正负两种离子在作电迁移运动时各自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的百分数, 因此, 离子的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
它们的关系是(A) 无论什么离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愈大,•迁移的电量就愈多,迁移数也愈大(B) 同一种离子的运动速度是一定的, 故它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迁移数相同(C) 在只含某种电解质的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D)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答案:C9.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锌可以和下列哪种物质发生反应?A. 铜B. 铝C. 钢铁D. 铂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锌答案:B3. 哪种燃料的能量密度最高?A. 木材B. 天然气D. 汽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液体?A. 铁B. 铝C. 汞D. 铂答案:C5. 温度为摄氏零下273.15度时,气体的体积为零,这一温度点被称为:A. 绝对零度B. 熔点C. 沸点D. 环境温度答案:A6. 水在常温下的存在形态是:A. 液体C. 固体D. 上述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氧B. 氮C. 碳D. 硅答案:A8.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水B. 氧气C. 化学反应D. 碳酸答案:A9. 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属于液体?B. 铝C. 汞D. 铜答案:C10. 化学名称Fe表示的元素是:A. 铝B. 铁C. 铅D. 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短程有色金属成本较低,适合制造耐腐蚀、散热等需要。
答案:铝2. 电子元器件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导体。
答案:铜3. 在自然界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答案:氢4. 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释物质的三态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密集排列,不易流动,例如冰。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较为稀疏,可以流动,例如水。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例如水蒸气。
2. 什么是化学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经过分子之间的构建、断裂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时,化学反应发生。
3. 解释燃烧现象的化学原理。
答案: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物化实验——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四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明确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概念,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式。
2.掌握用平衡管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乙醇饱和蒸气压的方法,并利用图解法求其平均摩尔蒸发焓和正常沸点。
二、基本原理在一定温度下,气液平衡时的蒸气压叫做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其饱和蒸气压会增大。
当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该液体开始沸腾。
本实验测定一系列不同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气压。
在某一温度下,1摩尔液体转化为蒸汽的焓变为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摩尔蒸发焓Δv H m ,Δv H m 随温度而变化。
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率服从克拉佩龙方程:v m m,g m,L d d ()H p T T V V ∆=- (3-1) 式中:Δv H m 为摩尔蒸发焓,V m,g 为气体的摩尔体积,V m,L 为液体的摩尔体积。
和气体的体积相比较,液体的体积可以忽略,若再把气体看作理想气体,则(3-1)式可变换为:()v m2d ln Pa d p H T RT ∆= (3-2)上式称为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式。
若在不大的温度间隔内,摩尔蒸发焓可以近似地看作常数,则上式积分可得:v m 212111ln()H p p R T T ∆=-- (3-3) 或()v mln Pa H p B RT∆=-+ (3-4) ()ln Pa Ap B T=-+ (3-5)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B 为积分常数,A =Δv H m /R ,由(3-5)式可知,()ln Pa p 与1/T 是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为-A 。
若能得到直线的斜率,则由A =Δv H m /R 可求出平均摩尔蒸发焓Δv H m 。
本实验采用静态法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气压,即在不同温度下直接测量乙醇的蒸气压或在不同外压下测定乙醇的沸点。
具体的实验方法为平衡管法,装置如图1所示。
平衡管A 球内装待测液体,当A 球的液面上纯粹是待测液体的蒸气,且B 管与C 管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则表示C 管液面上的蒸气压(即A 球液面上的蒸气压)与加在B 管液面上的外压相等。
初中八升九化学讲解教案
初中八升九化学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和描述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引入,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授课:讲解化学反应的定义、性质、条件,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
3. 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反应的观察和记录。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总结:对当天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做好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实验结果。
2. 实物展示: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思考和合作。
4. 案例分析:引入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完成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
2. 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3. 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记录情况。
4. 考试成绩和学生的综合表现。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陵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皮巧根桥》教案语文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皮巧根桥》教案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皮巧根桥》教案黄家4360由分享时间:2021-12-01 17:48:00传统的教案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
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教案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
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皮巧根桥》教案,一起来看看吧!《皮巧根桥》课文原文同学们上学,一路上爱讲立功的人和立功的事。
“最好发生火灾,”一个孩子说,“那我就能从大火中把娃娃救出来。
我就是救火英雄!”“能逮住一条大狗鱼,也挺好的,”第二个孩子说,“一下子我就成了打鱼英雄!”“最好是我第一个飞到月球上,”第三个孩子说,“那样,我在全国就出名了。
”可是,皮巧根没有谈论这些。
他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
像其他同学一样,皮巧根也不喜欢绕道,而更愿意跳过急水河,抄近路去上学。
这条小河两岸陡峭(dǒuqiào),水流湍(tuān)急,要跳过去很不容易。
去年春天,有个男孩儿,一跳没能跳到河对岸,扑通一声掉进河里了,还在医院里住了好几天。
冬天,有两个小姑娘踩着刚冻上的冰过河。
冰一裂,她们也掉到河里去了,叫了好一阵,才被救了出来。
大人们都不允许孩子们抄近路上学了。
但有近路可走,谁愿意走远路呢?皮巧根想把河边的一棵柳树砍倒,从河这边架到河那边去,他让爷爷帮他把斧子磨快,然后就动手砍柳树。
要砍倒一棵柳树可真不容易。
这棵树已经长得又粗又大了,两个孩子张开双臂都围不过来。
皮巧根砍了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才把树砍倒。
大树正好架在了河的两岸上。
现在得把柳树枝全砍掉。
要不树枝会把孩子们绊倒的。
可是皮巧根把树枝统统砍光之后,走起来还是很危险,因为两边没有栏杆,脚一滑就容易跌进河里。
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头两边加上栏杆。
在爷爷的帮助下,这项工作也做完了。
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木桥造起来了。
这下,不只是孩子,连村里的大人来来往往也走这座桥了。
物化实验复习题
物化实验复习讲义一:试卷分析选择题共13小题26分判断题共10小题20分简答题共9小题54分二:复习建议复习重点为已做实验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及课后思考题;三:主要课后思考题归纳绪论:实验中的误差及数据表达:了解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为什么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试由溶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分析过冷程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答:1 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低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原因一般由于寒剂温度过低,降温过快或溶液中较干净没有杂质晶核;2冷却至一定程度时,通过快速搅拌并摩擦管壁产生结晶中心或加入晶种,可使结晶析出,达到控制过冷程度的目的;3 因溶剂凝固热较大,过冷程度大一些对凝固点的测定影响不大;而溶液出现拐点时,析出晶体量少,放热也小,过冷程度不大,温度也回升不到正常凝固点,根据公式M2=K f×W2/△T f×W1,△T f偏大,M2偏小,使测量值偏低;2. 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答:1 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2加入量太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加入量太少,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3.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这是因为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凝固点逐渐降低,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4.在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溶液在冷却过程中达到凝固点后步冷曲线不会出现一段水平线,而是一段逐渐下降的斜线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5.答:当溶液冷却到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态纯溶剂;随着溶剂的析出,溶液浓度相应增大;所以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从而在冷却曲线上不会出现一段水平线,而是一段逐渐下降的斜线;实验六二组分简单共熔体相图的绘制6.对于不同成分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答: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在其熔点处出现水平段,混合物在共熔温度时出现水平段;而平台长短也不同;7.简述铋镉二组分金属相图绘制的实验过程,是否能通过二组分相图来确定不同组分的含量答:1 ①测定一系列组成不同的样品的步冷曲线温度-时间,从步冷曲线上找出各相应系统发生相变的温度;②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成分,在对应的纵轴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即步冷曲线上的转折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铋镉二组分金属相图;2可以;8.绘制二组分Cd-Bi共熔体系的步冷曲线各段的斜率及水平段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答:1斜率即温度变化速率,取决于系统与环境间的温差、系统的热容量和热传导率等因素;2水平段的长短与物质凝固热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即如果物质凝固热大、冷却速度慢,相变持续时间长,水平段就变长,反之;9.试用相律分析二组分最低共熔点、熔点曲线及各区域的相数及自由度答:最低共熔点三相,自由度为0;熔点曲线两相,自由度为1;液相区为一相,自由度2;固相区何共熔区为一相,自由度2;实验十三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7.通过计算公式分析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和哪些因素有关答:由Arrhenius方程:k=Ae-Ea/RT,或lgk=-E a/+lgA,可知k与T和E a 有关,而E a又与催化剂浓度及催化剂的种类有关,所以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与溶液温度,催化剂浓度及催化剂的种类有关,与浓度、反应时间的长短无关;8.在旋光度的测量中,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9.答:1因为除了被测物有旋光性外,溶液中可能还有其他物质有旋光性,因此一般要用试剂空白对零点进行校正;2本实验不进行校正,没有影响,因为在数据处理中用的是两个旋光度的差值;10.蔗糖水解实验是否一定需要校正旋光计的读数为什么可以用粗天平称量配置蔗糖溶液如何测定a∞11.答:不一定;数据处理时利用对作图得直线,在同一台旋光仪测定时, 的差值与旋,光计的零点校正无关;本实验只需要记录αt~t数据,根据作图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数据处理时不需要知道蔗糖溶液的精确初始浓度,故配蔗糖溶液可用粗天平衡量蔗糖;将剩余的混合液置于55℃左右的水浴中温热 30分钟,以加速水解反应,然后冷却至实验温度,测其旋光度,此值即可认为是α∞;12.蔗糖水解反应开始时,为什么将盐酸溶液倒入蔗糖溶液中,而不是相反因为将反应物蔗糖加入到大量HCL溶液时,由于氢离子浓度偏高,反应速率大,一旦加入蔗糖则马上会分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则在放出一半开始时,已经有一部分蔗糖产生了反应,记录t时刻的旋光度已经不再准确,影响测量结果;反之将盐酸溶液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去,由于氢离子浓度小,反应速率小,计时之前所进行反应的量小;实验二十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13.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写出甘汞电极与铜电极组成的电池,并写出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和总反应;答:1 对消法就是用一个与原电池反向的外加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电池电压相抗,使的回路中的电流趋近于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测出来的电压为电动势;电动势指的就是当回路中电流为零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因而必须想办法使回路中电流为零;2 伏特表测定电池电动势的时候,回路中的电流不为零,测出的电池两端的电压比实际的电动势要小,因此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3Hg l,Hg2Cl2 s︱KCl饱和‖ CuSO4m︱Cus负极氧化反应:2Hgl+2Cl-→Hg2Cl2s+2e-正极还原反应: Cu2+ m+2e-→Cus电池总反应: CuCl2+2Hgl →Cus+ Hg2Cl2s14.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用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盐桥应有什么原则答:1参比电极一般用电势值已知且较恒定的电极装置简单、可逆性高、制作方便、电势恒定;2它在测量中可作标准电极使用,在实验中测出未知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后就可以直接知道未知电极的电势;3盐桥起到降低液接电势和使两种溶液相连构成闭合电路的作用;4作盐桥的电解质,应该:①高浓度通常是饱和溶液;②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接近相等;③不与两端电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二十三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15.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结果如何减小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16.答:1温度,气泡逸出速度,毛细管是否干净及毛细管的尖端是否与液面相切;2措施:恒温,控制气泡逸出速率恒定,毛细管干净以及毛细管与液面相切;17.为什么毛细管尖端必须平整光滑,安装时要垂直并刚好接触液面答:1气泡形成半球形时曲率半径R和毛细管半径r相等达最小值,附加压力达最大值,由公式σ=Δp×r/2可求出被测液体的表面张力;故为得到半球形气泡,毛细管尖端应平整光滑;2如果毛细管尖端插入液下,会造成压力不只是液体表面的张力,还有插入部分液体的压力;18.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计算公式19.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P最大16. 测定溶液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如何控制气泡逸出速度1表面张力来自于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越容易脱离相互的作用力;所以,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温度越低,表面张力越大;所以要恒温2通过控制液滴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实验二十五溶胶的制备与电泳17.写出FeCl3水解反应式;解释FeOH3胶粒带何种电荷取决于什么因素18.答: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胶粒带何种电荷主要取决于胶粒内界吸附粒子所带的电荷,而这又与粒子本身的性质和溶胶的制备条件有关;本实验中在酸性条件下胶粒的吸附粒子为FeO+等,本实验中所用的胶体制备方法得到的是胶粒直径有一定范围的胶体;19.辅助液起何作用,选择和配置辅助液有何要求电泳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0.答:1辅助液主要起胶体泳动的介质、电介质作用和与胶体形成清晰的界面易于观测等作用;(2)辅助液最好用该胶体的超滤液;①要求辅助液中正负离子迁移速率尽量接近,常用KCl作辅助液,因为K+与Cl-的迁移速率基本相同;②要求辅助液的电导率与胶体的电导率相同,这是为了避免因界面处电场强度突变造成两臂界面移动速度不等产生界面模糊;③要求温度与溶胶相同,以避免热对流;④要求辅助液不会与溶胶有化学作用且为无色或浅色液体;(3)颗粒的性质,如颗粒的直径,形状及所带静电荷量电场强度,越高,电泳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溶液的性质,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粘度等。
物化习题(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判断题解答: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 0。
2.错,均相系统的V才与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3.错,两个独立变数可确定系统的状态只对组成一定的均相封闭系统才成立。
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
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
6.第一个结论正确,第二个结论错。
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
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
9.对。
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
11.错,该过程的p环 = 0,不是恒压过程。
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
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
14.错,Δ(pV)是状态函数的增量,与途径无关,也不等于功。
15.错,环境并没有复原。
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
17.错,若有外摩擦力(广义)存在,则不可逆。
18.对。
19.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
21.错,该条件对服从pV m = RT + bp的气体也成立。
22.错,(∂U/∂V)p≠(∂U/∂V)T。
23.错,U = H - pV。
24.错,标准生成焓没有规定温度的值。
25.错,该过程不是可逆过程。
26.错,理想气体等温可逆压缩时向环境传热温度不变。
27.错,机械搅拌时W’≠0 ;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答案:1. A;2. C;3. D;4. C;5. B;6. C;7. A; 8. A; 9. D; 10.B; 11.A; 12.A;13.A;14.D;15.B;16.A;17.B; 18.D;19.B; 20.A; 21.B; 22.A; 23.C; 24.C;25.B; 26.C; 27.D; 28.B; 29.D; 30.B。
物化第十章习题
板上,滴上一小滴水,再在水上覆盖上油,这时
水对毛细管的润湿角为,如习题 10.7 图图(b)所
示。油和水的密度分别用O 和W 表示,AA/为油水界面,油层的深度为 h/。请导出水在毛细管中 上升的高度 h 与油-水界面张力WO 之间的定量关
系。
解:因为在油中水可以润湿玻璃管,在玻璃毛细管中油-水界面为凹面,毛细管半径
பைடு நூலகம்
题 10.8 图示
10.9 已知在 273.15K 时,用活性炭吸附 CHCl3,其饱和吸附量为 93.8dm3kg-1, 若 CHCl3 的分压力为 13.375kPa,其平衡吸附量为 82.5dm3kg-1,试求:
(1) 朗谬尔吸附等温式中的 b 值;
(2) CHCl3 的分压力为 6.6672kPa 时,平衡吸附量为若干?
解:(1)因为
Va
Vma
bp 1 bp
依题意 V a=93.8dm3kg-1, Vma=82.5dm3kg-1 p=13.375kPa 代入上式得 b=[82.5/13.375×(93.8-82.5)] kPa-1= 0.5459 kPa-1
(2)当 p=6.6672kPa 时
V
a
Vma
bp 1 bp
答:亚稳态是热力学不完全稳定的状态,常见的亚稳态有过饱和蒸气、过热液体、 过冷液体、过饱和溶液。产生的原因是在新的相生成时,颗粒极其微小,其比表面积和表 面吉布斯函数都很大,因此在系统中产生新相极为困难而造成亚稳态的产生。防止亚稳 态产生的方法一般是引入“种子”,使之形成结晶或凝聚或气化核心。
(2)在一个封闭的钟罩内,有大小不等的两个球形液滴,问长时间恒温放置后,会 出现什么现象?
解:对方程 V a=kpn 取对数可得:
物化实验六个参考题略解 (1)
一 皂化反应1、本实验中,被测溶液的电导是哪些离子的贡献?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为何会发生变化?答: Na +1、OH -1、CH3COO -1,OH -1减少而CH3COO -1增加,又由于OH -1的迁移速率要大于CH3COO -1的迁移速率,电导率会逐渐减小。
2 本实验中公式9的应用条件是什么?本实验是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这些条件的?答:(1)反应开始时以及反应过程中两种反应物浓度相等,(2)反应过程中近似的认为乙酸乙酯和乙醇不导电,反应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完全是由于反应物OH 不断被产物CH3COO 所取代而引起的(3)稀溶液中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反应开始时操作尽可能快、尽可能完全的使两种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
3 反应开始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快、尽可能完全的使两种溶液混合?答:为了在计算机出图前完成混合,并且满足反应时两种反应物浓度相等。
4、根据式(8)作图,可从所得直线的斜率求算速率常数,但需要相关数据。
试设想如何通过实验直接测得。
答:0κ,配制C/2的氢氧化钠溶液测量其电导率;∞κ,直接测定C/2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电导率为κ∞。
5、本实验中,应如何对电导率仪进行校正?答:将补偿温度调至25℃,然后在“测量档”测定C/2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将其值调至“8”附近。
二 电动势的测定1 电池表达式中,左侧为负极,右侧为正极,负极是阳极,正极为阴极。
2 测量电动势时应如何连接电位差计和待测溶液,为什么?答:电位差计正极连线连接待测电池正极,负极连负极。
为了形成电路的抵消作用。
3 在配制已知溶液时,如果所用固体NaAc 吸水,对所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及pH 值有何影响? 答:吸水导致所用醋酸钠的量偏少,导致ph 值偏小,而所测电动势偏大。
参考教材公式9,12.4 本实验所用盐桥内的电解质是什么?在制备盐桥时,电解质的选择应注意什么?答:KNO3,参考物理化学教材相应部分,三条内容。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题练习题物化练习题(供参考)第⼆章热⼒学第⼀定律⼀. 选择题1. 下⾯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由于U和H是状态函数,⼜有Q V=ΔU,Q p=ΔH,所以,Q V和Q p是状态函数(B) 热量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C)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热即功(D) 体系与环境间发⽣热量传递后,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的变化2. 在SI中,压⼒的单位是:( )(A) atm (B) kg/m2(C) Pa (D) mmHg3. 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体的何组物理量确定后,其它状态函数⽅有定值:( )(A) p (B) V(C) T,U (D) T,p4. 恒容下,⼀定量的理想⽓体,当温度升⾼时内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不能确定5. 在⼀个密闭绝热的房间⾥放置⼀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作,过⼀段时间后,室内的平均⽓温将如何变化:( )(A) 升⾼(B) 降低(C) 不变(D) 不⼀定6. 理想⽓体在p?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 J,此⽓体的ΔU为:( )(A) –284J (B) 842J(C) – 482J (D) 482J7.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定产⽣热交换(B) ⼀定不产⽣热交换(C) 不⼀定产⽣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关8.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作的功之后,其温度:( )(A) ⼀定升⾼(B) ⼀定降低(C) ⼀定不变(D) 不⼀定改变9.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 不⼀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关10. 有⼀⾼压钢筒,打开活塞后⽓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与筒外压⼒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A) 不变(B) 升⾼(C) 降低(D) ⽆法判定11. 有⼀真空绝热瓶⼦,通过阀门与⼤⽓隔离,当阀门打开时,⼤⽓(视为理想⽓体)进⼊瓶内,此时瓶内⽓体的温度将:( )(A) 升⾼(B) 降低(C) 不变(D) ⽆法判定12. 在⼀绝热箱中装有⽔,⽔中通⼀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
物化练习题
6.样品的燃烧热是通过______________得到的。
7.燃烧热测定中样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点燃的。
8.燃烧热测定中,在样品上绑一棉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燃烧热测定中,每测完一个样品。
内筒水______更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样品在氧弹中燃烧后,水温的升高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所致。
11.燃烧热测定中,_______________为体系,_____________为环境。
12.氧弹内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3.雷诺校正是为了校正体系与环境间出现的________现象所引起测量的_______出现偏差。
14.量热计中氧弹内筒、外筒壁皆镀成镜面,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氧弹充完气后,检查其中是否充上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难题16.测挥发性液体样品燃烧热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燃烧热测定中的直接测量值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对测量结果影响最大。
18.量热计中平衡电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记录外筒初始水温的目的是_________,测水当量时,外筒水温________记录,测样品燃烧热时,外筒水温________记录。
20.燃烧热测定中,点燃丝不能与坩埚接触,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种情况的系统内能变化为零?A. 系统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系统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系统吸收热量,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D. 系统放出热量,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答案:D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
若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将如何变化?A. 保持不变B. 降低C. 升高D. 无法确定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质的扩散速度会加快?A. 温度降低B. 温度升高C. 压强降低D. 压强升高答案:B4.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其数值为_________。
答案:6.022×10^23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造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被称为_______。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表述6.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这是根据_______定律得出的。
答案:阿伏伽德罗三、简答题7. 请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并给出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中描述能量转换和热传递方向性的定律。
它有两种常见的表述方式:-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8. 描述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在行为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理想气体是理论上假设的气体,它不计分子间的吸引力和分子体积,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实际气体则因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分子本身体积,在高压或低温下会偏离理想气体的行为。
9. 一个绝热容器内装有1摩尔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T1=300K,压强为P1=1atm。
若气体在绝热容器内膨胀,最终达到压强P2=0.5atm,求最终温度T2。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绝热过程中P1V1/T1 = P2V2/T2。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指:A.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B.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C.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L)D.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mol)答案:B2.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A. 1摩尔物质的质量(g)B. 1摩尔物质的粒子数C. 1摩尔物质的体积(L)D. 1摩尔物质的重量(kg)答案:B二、填空题1.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__个粒子,这个数值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6.022×10^232. 将50g葡萄糖(C6H12O6)溶解在200g水中,葡萄糖的摩尔质量是180g/mo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0.417 mol/L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摩尔质量,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mol。
例如,水(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因为1摩尔水的质量是18g。
2. 什么是溶液的稀释定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答案:溶液的稀释定律是指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例如,将100mL 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到200mL,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为0.5mol/L。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含有0.5mol的NaCl,求该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答案:氯离子的浓度为0.5mol/L,因为NaCl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1个Na+和1个Cl-。
2. 如果有1L 0.1mol/L的硫酸溶液,求硫酸中氢离子的浓度。
答案:硫酸(H2SO4)是二元酸,每个硫酸分子可以释放2个氢离子。
因此,氢离子的浓度是硫酸浓度的两倍,即0.2mol/L。
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实验器材:pH计、标准缓冲溶液、未知溶液。
实验步骤:a. 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溶液。
b. 将pH计的电极浸入未知溶液中。
c. 读取并记录pH计上的数值。
d. 清洗pH计的电极,准备下一次测量。
答案:实验步骤正确,能够准确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南开物化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2
南开物化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老师若是发现几个人是一样的话,会打回去重写的思考题就是用来思考的,我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对的,但应大一分子学弟学妹的要求,也为了减少大家的工作量,。
废话少说。
上正文:热力学部分实验105燃烧热的测定1.在燃烧热反应实验中,为什么要加几滴水?答:C、H化合物的燃烧反应热,要求其产物状态为CO2气体和液态水。
如果氧弹内加几滴水,在反应前即为水和水蒸气平衡存在,而反应生成的水可几乎全部变为液态水,防止出现过饱和蒸汽,符合燃烧热定义的要求。
2.若氧气中含有少量氮气,是否会使实验结果引入误差?在燃烧过程中若引入误差,该如何校正?答:对于反应物不纯而导致的副反应,会使实验结果引入误差,要加以校正。
如氧气中含有氮气,N2+O2=2NO, 2NO+O2=NO2, 3NO2+H2O=2HNO3+NO,反应放热影响燃烧热的测定。
这时可收集硝酸,用酸碱滴定法计算其产生的热量,加以扣除。
3.使用氧气钢瓶应注意什么?答:氧气遇油脂会爆炸。
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它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除此之外还应远离热源,防晒,禁止剧烈磕碰。
4.在直接测量中,哪一个量的测定误差对W N和萘的q p的数值影响最大?答:温度ΔT影响最大。
5.测燃烧热时,样品的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答:样品少,温差小,误差大;样品多,温差大,反应不能按等温过程处理。
6.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
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7.不同气体钢瓶的颜色是什么?答:氧气——蓝瓶黑字;氢气——深绿瓶红字;氮气——黑瓶黄字;氩气——灰瓶绿字。
8.说出一种引入误差的可能方式?答:样品压的不实,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炭黑。
化工生产物料和能量平衡
3
W , xW
例1.2.3-1
2
D=?
xDB=?
连续常压蒸馏塔分离苯、 F= 20000kg/h
甲苯混合溶液,要求馏出 wFB=0.38
精
液中苯回收率为97%。
1
馏
塔
解:MB=78,MT=92
xFB38/738 8/7682/920.4196
W= ?
3
wWB 0.02
xWB2/728/7988/920.02351
若每个股流有n个组分,
P, xPi
则可列出下列衡算式:
F, xFi
总物流衡算式
1
过程
2
FPW
3
W, xWi
各组分的衡算式
FFxiPPxiWWxi
F——进入体系的物料; P、W——输出体系的物料; xFi、xPi、xWi——分别为F、P、W中组分i的质量分数(对于没
有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可用摩尔数)。
第158页,共158页。
半连续操作过程:操作时物料一次输入或分批输入,而
出料是连续的;或连续输入物料,而出料是一次或分批的 。
第158页,共158页。
1.1 概述
稳定状态操作过程(稳定过程):整个化工过程的操作
条件(如温度、压力、物料量及组成等)不随时间而变化 ,只是设备内不同点有差别。 不稳定状态操作过程(不稳定过程):操作条件随时间 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化工过程操作状态不同,其物料或能量衡算的方程亦有差 别。
F= 232.2kmol/h
xFB=0.4196
精
1
馏
塔
FDW
3
代入已知数据得
D=? xDB=?
W= ? xWB 0.023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第八章电解质溶液模拟试卷A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1. 2 分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j/E =∑B│z B│F r B c B/E,式中z B、c B代表B种离子的电荷数及浓度。
影响k值的下述分析哪个对?()(A) 迁移速率r B愈大,则k愈大(B) 电场强度E愈大,则k愈小(C) 电流密度j愈大,则k愈大(D) r B、E及j的大小对k值无影响2. 2 分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a) 0.1mol·dm-3 NaNO3(b) 0.1mol·dm-3 NaCl (c) H2O(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A) (a) < (b) < (c) < (d) < (e)(B) (b) < (c) < (a) < (d) < (e)(C) (c) < (a) < (b) < (e) < (d)(D) (c) < (b) < (a) < (e) < (d)3. 2 分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B 离子迁移数(t 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A) │z B│愈大,t B愈大(B) │z B│、r B愈大,t B愈大(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D) A、B、C 均未说完全4. 2 分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La3+(B) Mg2+(C) NH4+(D) H+5. 2 分0.001 mol·kg-1 K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6.0×10-3 mol·kg-1(B) 5.0×10-3 mol·kg-1(C) 4.5×10-3 mol·kg-1(D) 3.0×10-3 mol·kg-16. 2 分0.3 mol·kg-1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A) 0.9 mol·kg-1(B) 1.8 mol·kg-1(C) 0.3 mol·kg-1(D)1.2 mol·kg-17. 2 分在浓度为c1的HCl 与浓度c2的BaCl2混合溶液中,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 )(A) λm(H+)/[λm(H+) + λm(Ba2+) + 2λm(Cl-)](B) c1λm(H+)/[c1λm(H+)+ 2c2λm(½ Ba2+)+ (c1+ 2c2)λm(Cl-)](C) c1λm(H+)/[c1λm(H+) + c2λm(Ba2+) + λm(Cl-)](D) c1λm(H+)/[c1λm(H+) + 2c2λm(Ba2+) + 2c2λm(Cl-)]8. 2 分在10 cm3浓度为1 mol·dm-3 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9. 2 分0.001 mol ·kg -1 和 0.003 mol ·kg -1 的 Na 2SO 4 溶液在 298 K 时的离子强度是:( )(A) 0.001 mol ·kg -1(B) 0.003 mol ·kg -1(C) 0.002 mol ·kg -1(D) 0.012 mol ·kg -1*. 2 分已知=∞)O,291KH (2m Λ 4.89×10-2 -1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7.8×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 κ 为: ( )(A) 3.81×10-9 S ·m -1(B) (B) 3.81×10-6 S ·m -1(B) (C) 7.63×10-9 S ·m -1(C) (D) 7.63×10-6 S ·m -1二、填空题 ( 共 9题 18分 )11. 2 分同样浓度的NaCl ,CaCl 2,LaCl 3,CuSO 4四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其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最大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12. 2 分 (3877)3877298 K 时,有 0.100 mol ·dm -3 的 NaCl 水溶液,已知:U +( Na +) = 4.26×10-8 m 2·V -1·s -1, U -( Cl -) = 6.80×10-8 m 2·V -1·s -1,则该溶液之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 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__(填入增大、减小、先增后减)。
14. 2 分 ][Fe(CN)K 64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2分离子迁移数 (t i ) 与温度、浓度都有关,对 BaCl 2水溶液来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t (Ba 2+) 应 ________ ,t (Cl -) 应 _________ ;当温度升高时,t (Ba 2+)应 ________ ,t (Cl -) 应________ 。
(填入增大或减小)。
16. 2 分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 ·kg -1增加到0.1 mol ·kg -1时,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κ__________________,Λm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增加、减少或不变)17. 2 分已知=∞)SO Y (42m Λ 2.72×10-2-12mol m S ⋅⋅,=∞)SO H (42m Λ8.60×10-2-12mol m S ⋅⋅。
则=∞)Y H SO (4m Λ__________________-12mol m S ⋅⋅18. 2 分298 K 时,0.005 mol ·kg -1 的KCl 和0.005 mol ·kg -1 的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γ±,1和γ±,2,则两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2 分浓度均为m 的不同价型电解质,设1-3型、2-2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分别是I 1, I 2,则I 1/I 2等于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5题 40分 )20. 10 分在298K 时,饱和AgCl 水溶液的电导率是2.68×10-4 -1m S ⋅,而形成此溶液的水的电导率是0.86×10-4 -1m S ⋅,硝酸、盐酸及硝酸银水溶液在298 K 时极限摩尔电导率(用-12mol m S ⋅⋅表示)分别是4.21×10-2,4.26×10-2,1.33×10-2,计算在此温度下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
21. 10 分用两个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库仑计中有5.432×10-5 kg Ag 沉积下来。
经分析测定得知,电解后阴极区共有溶液2.767×10-2 kg ,其中含有AgNO 3 2.326×10-4 kg ,另由中部取出1.948×10-2 kg 溶液,经分析其中含有AgNO 31.326×10-4 kg,,计算迁移数t (Ag +)和t (NO 3-)。
22. 10 分25℃时 ,AgCl 在水中饱和溶液的浓度为 1.27×10-5 mol ·kg -1,根据德拜-休格尔理论计算反应 AgCl = Ag +(aq) + Cl -(aq) 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G m $,并计算 AgCl在 KNO 3 溶液中的饱和溶液的浓度。
已知此混合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I = 0.010 mol ·kg -1,已知: A = 0.509 (mol ·kg -1) -1/223. 5 分298 K 时,NaCl 浓度为 0.100 mol ·dm -3的水溶液中,Na +、Cl - 的淌度为U (Na +) = 42.6×10-9 m 2·V -1·s -1 ,U (Cl -) = 68.0×10-9 m 2·V -1·s -1 , 试求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和电导率。
24. 5 分291K ,CaF 2饱和溶液的电导率 k = 38.6×10-4 S ·m -1,纯水之电导率k = 1.5×10-4 S ·m -1。
设 291 K 下 Λm ∞(NaCl) 、Λm ∞(NaF)、Λm ∞( ½ CaCl 2) 分别为 108.9×10-4,90.2×10-4 和 116.7×10-4 S ·m 2·mol -1,试判断:2×10-4 mol ·dm -3的 NaF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同浓度的 CaCl 2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四、问答题 ( 共 3题 20分 )25. 10 分在含有HCl c 1和KCl c 2 的混合溶液中,若已知m λ∞(H +)、m λ∞(K +)、m λ∞(Cl - ),先求t (H +)的表达式,再求c 1/c 2的表达式。
26. 5 分用 Pt 为电极,通电于稀 CuSO 4溶液, 指出阴极部、中部、阳极部中溶液的颜色在通电过程中有何变化?若都改用 Cu 作电极,三个部分溶液颜色变化又将如何?27. 5 分画出下列电导滴定的示意图(1) 用 NaOH 滴定 C 6H 5OH(2) 用 NaOH 滴定 HCl(3) 用 AgNO 3滴定 K 2CrO 4(4) 用 BaCl 2滴定 Tl 2SO 4物理化学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应用模拟试卷A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 2 分298 K 时,应用盐桥将反应H + + OH - = H 2O(l)设计成的电池是: ( )(A) Pt,H 2|OH -||H +|H 2,Pt (B) Pt,H 2|H +||OH -|H 2,Pt(C) Pt,O 2|H +||OH -|O 2,Pt (D) Pt,H 2|H +||OH -|O 2,Pt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其正离子的迁移数 (t B ) 如 A 、B 、C 、D 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