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学课件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 理必修 第三册 课件
4.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比较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 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R 总
n 个相同电阻 R 串联,总电阻 R 总=nR n 个相同电阻 R 并联,总电阻 R 总=Rn
不同点
R 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
R 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 理必修 第三册 课件
6
新泰市第一中学 娄西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 理必修 第三册 课件
[例1] 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1)求a、d之间的总电阻; (2)如果把42 V的电压加在a、d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新泰市第一中学 娄西庆
11
[针对训练1] (多选)三个阻值都为12 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 )
A.4 Ω
B.24 Ω
C.18 Ω
D.36 Ω
新泰市第一中学 娄西庆
1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 理必修 第三册 课件
7
新泰市第一中学 娄西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人教版高中物 理必修 第三册 课件
解析 (1)由题图可知 Rcd=RR3+3RR4 4=66× +33 Ω=2 Ω。
故Rad=R1+R2+Rcd=8 Ω+4 Ω+2 Ω=14 Ω。
(2)由欧姆定律知 I=RUad=4124 A=3 A, 即为通过R1、R2的电流。 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 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3R3=I4R4, 又I3+I4=3 A,解得I3=1 A,I4=2 A。 答案 见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教师:什么是电路的串联?学生回答: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教师:什么是电路的并联?学生回答: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串联电路I0=I1=I2=I3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2.并联电路I0=I1+I2+I3+⋯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1.串联电路U=U1+U2+U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U=U1=U2=U3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1.串联电路根据U=U1+U2+U3,I0=I1=I2=I3,得:U I =U1I+U2I+U3I则:R=R1+R2+R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根据U=U1=U2=U3,I0=I1+I2+I3,得:I U =I1U+I2U+I3U则: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年新编)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1.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3.理解有关电表改装的计算问题。
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难点:表头G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知识点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各处电流相等I =I =I =I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I +I +I 2(1)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U R =U 1R 1=U 2R 2…=U nR n =I(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IR =I 1R 1=I 2R 2…=I n R n【题1】由4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下图所示。
R 1=8Ω,R 2=4Ω,R 3=6Ω,R 4=3Ω。
(1)求a 、d 之间的总电阻。
(2)如果把42V 的电压加在a 、d 两端,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答案】(1)14Ω (2)3A 3A 1A 2A【解析】(1)R 3、R 4并联后电阻为R 34,则R 34=R 3R 4R 3+R 4Ω=2Ω,R 1、R 2和R 34串联,总电阻R =R 1+R 2+R 34=14Ω。
(2)根据欧姆定律I =U R ,I =4214A =3A 。
由于R 1、R 2串联在干路上,故通过R 1、R 2的电流都是3A 。
设通过R 3、R 4的电流为I 3、I 4,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I 3+I 4=3A ,I 3I 4=R 4R 3,解得I 3=1A ,I 4=2A 。
【题2】某一网络电路中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 =3A ,I 1=2A ,R 1=10Ω,R 2=5Ω,R 3=30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向_____,电流的大小为______A 。
【答案】右,0.5A【解析】R 1两端的电压U 1=I 2R 1=2×10V =20V ;R 2两端的电压U 2=I 1R 2=(3-2)×5V =5V ,所以R 3两端的电势差U ab =U 2-U 1=5V -20V =-15V ,b 点电势高,电流由b →a ,I 3=U baR 3=0.5A ;电流表中的电流方向应该向右,大小I A =I 2-I 3=0.5A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PPT优秀课件
待测电阻所分电压最大,为电源电压U0 ; 待测阻值所分电压最小,为
Rx Rm ax
U0
U0
待测电阻的电流 I
待测电阻的电流 I
Rx
Rx Rm ax
应用: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②分压式(滑动变阻器一部分与测量电阻并联之后,再与另一
部分滑变剩余电阻串联)
分压式: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为分压
表头的满偏电流 Ig、满偏电压Ug都很小,现实中不能用表头测量实际电
流、电压的大小。
若需要测较大的电流或者电压,则需要将表头进行改装成电流表或者电
压表。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1、将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
①结构:表头串联一个大电阻,则表头和电阻这个整体,构成大量程的电
压表。
②原理:串联一个大电阻,分担一部分电压 (R起分压作用)
q0=q1+q2+q3
q0 q1 q2 q3
t
t
t
t
I0=I1+I2+I3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关系
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②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
推导:在并联电路中,U1 =I1R1 ,U2 =I2R2 ,U3 =I3R3…Un=InRn,U1 =U2
=…=Un,所以有I1R1=I2R2=…=InRn=I总R总=U.
S
当滑片P处于A端:
滑变全部阻值Rmax与Rx并联
(RAP=0;RBP=Rmax与Rx并联)
待测电阻所分电压最大,为电源电压U0 ;
U0
待测电阻的电流 I
Rx
当滑片P处于B端:
滑变接入全部阻值Rmax,此时Rx被短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
1.串联电路:
U U1 U 2
I = I1 = I2
I R1
U1
R2
U2 U
U U1 U 2
I
I1
I2
讨论: 多个电阻串联呢?
R R1 R2
R R1 R2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n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
2.并联电路:
I I1 I2
I1 R1
U R串= Ig
Rg
解得R串=2.97 kΩ。
改装后的电压表的内阻为
Rg
U Ig
代入数据得改装后的电压表的 内阻Rgʹ=3.0 kΩ。
规律:当量程变为原来n倍时 R=(n-1)Rg
典题剖析
例2 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1 mA。要把它改装为量 程为0~0.6 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多大?
R Rg n 1
再见
98.不要乱说话。话说出去之前你还是话的主人,话说出去之后你就成了话的奴隶。 13.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放弃你的梦想。 87.幽默胜过直白,话少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 79.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松下幸之助 86.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因为一旦开始,便不能终止。这才叫做真正的坚持。 52.给心灵留一方净土,给生活留一个梦想,给未来留一丝微笑,给岁月留一份厚礼,给人生留一季花香! 64.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 42.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94.这世上,时光会改变太多事情,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只要你相信,就永远不会改变。 57.只要你在路上,就不要放弃前进的勇气,走走停停的生活会一直继续。 22.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不管你是否为此焦虑。向前走,向前看,生活就这么简单。每一个坚强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摆正心态,温柔自 相随,哭给自己听,笑给别人看,这就是所谓的人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R U I g Rg Ig
1
U = Ig
2
- Rg
0
0
1 mA 2 V
Ig
3
3
最后把表盘 刻度改变
Rg
R
G
Ug
UR
U
V U
四、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3.把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方法:并联一个小电阻
R I g Rg I Ig
1
2
分流电阻
0
0
3
0.2 mA 0.4
0.6
A
IR R
I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新课引入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新课引入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 接入电路的方式
内容讲解
1.串联电路: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0
1
2
3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R1 R2 R3
I=I1+I2+I3
U = U1=U2=U3
1= 1 + 1 + 1 R R1 R2 R3
课堂小结
2.电表的改装 (1)表头改装成电压表:串联大电阻
若要将电流表G改装成一个量程为Ug的n倍的电压表V,需要 串联电阻的阻值为
R (n 1)Rg
(2)表头改装成电流表:并联小电阻 若要将电流表G改装成一个量程为Ig的n倍的电流表A,需要 并联的电阻的阻值为
7.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实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 富含正能量的高考经典励志语录推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精品课件】
或:I1 : I 2 : I 3 : : : :
R1 R2 R3
R3
结论: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分得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1.串联电路
0
1
2
3
φ0
φ1
φ2
φ3
由电势差跟电势的关系,可得:
U01=φ0-φ1
U01+U12+U23 =φ0-φ3 = U03
U12=φ1-φ2
设滑动变阻器滑片上部分的电阻为 R ' ,则滑片下部分电阻为 R
0
R'
R R0 R '
R R0 R '
又 R0
1
3
R ,解得 R ' R0 ,故
2
2
B 正确。故选 B。
R ' ,则
6.(2021·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月考)(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
q0 q1 q2 q3
t
t
t
t
I0 = I1 = I2 = I 3
结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并联电路
电路中各处的电荷分布应保持不变,因此并联电路中,在相等时间内
通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一定等于进入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
1
0 2
3
q 0 = q 1 + q 2+ q 3
1
1
1
1
1
R 总 R1 R 2
Ri
Rn
并联电路中,如果保
1
若R i 增大,则 减小
人教版必修第三册1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82张)
(3)n 个相同的电阻 R 并联,其总电阻为 R 总=Rn.
精梳理
强研习
课时作业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多个电阻并联时,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 之增大或减小.可用两个电阻 R1 与 R2 的并联加以说明,R=
RR1+1RR2 2=1+R2RR21=1+R1RR12,可见,当 R1 或 R2 增大或减小时,R 都是增大或减小的.
精梳理
强研习
课时作业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做一做 1.思维辨析 (1)两并联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两串联电阻的电压与电 阻成正比.( ) (2)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需串联一个电 阻.( )
精梳理
强研习
课时作业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将分压电阻串联在表头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表头的 满偏电压.( ) (4)将分流电阻并联在表头两端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后,分流 电阻和表头两端的电压相等.( ) (5)同一表头改装成的电压表,串联的电阻越大,改装后的电 压表的量程越大.( )
精梳理
强研习
课时作业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电流表的改装:由于表头的满偏电压 Ug 和满偏电流 Ig 一 般都比较小,测量较大的电流时,则要 ____并__联_______一个电阻 R,把小量程的表 头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电阻 R 的作用 是分去一部分电流,起这种作用的电阻常 常被叫作___分__流__电__阻____.
知识疏理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定义 (1)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用电器)___依__次__首__尾____连接,接入 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所示.
精梳理
强研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解析:当 cd 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等效电阻
2 3
R=R1+
=40 Ω,选项 A 正确;当
2 +3
1 3
R=R2+
=128 Ω,选项 B 错误;
1 +3
图(1)
ab 端短路时,等效电阻
12
13
答案:(1)
Ω (2)2 A 1.5 A 6.5 A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电表的改装与校对
情景导引
有一电流表G,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1 mA。要把它改装成
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要点提示: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
Ug=IgRg=0.03 V
例1(多选)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输出电压为100 V的测试电源,内阻忽略不计,
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AC
3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规律方法 处理简单混联电路的方法
(1)准确地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准确地利用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特点。
(3)灵活地选用恰当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质获奖教案 (15)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学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新课标物理选修31的第二章《恒定电流》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中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入手,根据“恒定电流电路内电荷的稳定分布”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
然后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电表的改装、电流表和电压表电路模型的建立等内容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拓展。
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多用电表在知识上做好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经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的理论分析过程。
2.经历根据电流、电压关系和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的过程。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电表改装的分析讨论,提高综合运用欧姆定律、电路串并联规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难点是电表量程的改装。
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实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课前预习,在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同时教师引导和评价。
电表量程的改装以理论应用的方式呈现,其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灵敏电流计、演示电流表(可拆卸演示用表)、演示电压表(可拆卸演示用表)。
知识准备恒定电流电路内电荷的稳定分布、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欧姆定律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事件1]教学任务: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复习回顾:回忆初中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和性质。
(1)串联电路电流关系:I=I1=I2=…=I n电压关系:U =U 1+U 2+…+U n 电阻关系:R =R 1+R 2+…+R n 电压与电阻关系:U 1R 1=U 2R 2=…=U nR n(2)并联电路电流关系:I =I 1+I 2+…+I n电压关系:U =U 1=U 2=…=U n 电阻关系:1R =1R 1+1R 2+…+1R n电流与电阻关系:I 1R 1=I 2R 2=…=I n R n导入新课为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高中阶段如何从理论分析入手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设计说明:从熟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4 节《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教学设计——基于“项目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项目学习”模式介绍】基于项目研究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种学习通过能推动‘学生探究’(学生探究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和其他成人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并在他们的支持下来探究和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
)的拓展任务和‘真实评估’( 真实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而不是通过回答试卷上特定的问题来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
)性的学习产品和表现来开发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项目研究”的课堂教学是由几个重要问题引导的,这些问题将内容标准和高级思维与真实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
2、项目中关注了学习目的,使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3、项目由框架问题驱动。
4、项目包含了过程的、多种类型的评价。
5、项目含有相互联系的、能持续一段时间的任务和活动。
6、项目与真实世界有联系。
7、通过发布和演示作业与表演,学生展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8、技术的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9、思维技能整合于项目学习。
10、多种指导策略支持各种学习风格。
基于“项目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词解读:1、目标:项目中要完成的任务。
2、角色:学生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
3、对象:在项目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所服务的个体或群体。
4、情景:项目实施的背景或环境等。
5、产品:项目的成果。
6、标准:评价项目成果的标准。
【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通过理论项目研究,深化学生对串联分压、并联分流作用的认识,将知识初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进行知识迁移,进行实践项目研究,学生合作设计改装电表,加深对串并联电路规律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最后通过误差分析,提升学生的实验研究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上并没有单独成节,而只是作为串联、并联电路的一个应用,以习题的方式呈现。
目的是强调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对电流表量程的改装、电流表和电压表电路模型的建立等内容使串并联知识得以拓展。
【公开课】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1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串并联电路,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此之前已经学习电流决定式、电势与电势差,为本节课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打下了基础,并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对电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根据电流决定式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并进一步推导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之后更进一步的学习了对电表量程的改装。
本节内容是学生深入掌握电路、从实际电路到开始熟练运用电路图的分水岭,是后续电路设计及应用的基石,可谓本章节重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
2、通过电流电压的关系得到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提升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探究在对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过程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达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总电阻的关系,电表的改装。
难点:电表的改装及计算。
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探究教学教学过程【巩固】1.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2.电流的决定式?【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一、新课导入:展示串并联电路请同学画出电路图并说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生答: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呢?【搭建平台新课教学】一、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1)串联电路由于电路中电荷守恒,0、1、2、3处电荷相等,又故I0=I1=I2=I3 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同(2)并联电路有:故:I0=I1+I2+I3+···+I n 即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优质教学课件
课课时时作作业业((十十一一))I1R1 I 2 R2R1 : R2反比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越小,分得的电流越大
物理 选修 3-1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知知识识自自学学区 区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区 区
达达标标检检测测区 区
课课时时作作业业((十十一一))
达标检测区
物理 选修 3-1
第二章 恒定电流
达达标标检检测测区 区
课课时时作作业业((十十一一))
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能够测量的 最 电流和最大电压分别为多大?
U=IgR g+I gR
IR
I Ig
gg
R
物理 选修 3-1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知知识识自自学学区 区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区 区
达达标标检检测测区 区
课课时时作作业业((十十一一))
第二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物理 选修 3-1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知知识识自自学学区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区
学区习目标区
达达标标检检测测区 区
课课时时作作业业((十十一一))
1.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 关
2.会用分压和分流原理将电流计改装成电 压 和电流表。
物理 选修 3-1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知知识识自自学学区 区
要要点点探探究究区 区
达达标标检检测测区 区
课课时时作作业业((十十一一))
U1 U2 RR
1
2
R1 : R2
正 比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物理 选修 3-1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知知识识自自学学区 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
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
流电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
教师: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学生回答: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教师: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学生回答: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
入电路的方式。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
1.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学生讨论: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例题1:有四盏灯,接入如图的电路中,L1和L2的电阻均为2Ω,L3和L4的电阻均为4Ω,把电路接通后,四盏灯的电流之比
I
1:I
2
:I
3
:I
4
= 。
3.怎样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形式。
判断某一电路中的用电
器是串联还是并联,要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
具体方法是:
(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是串联;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凡是同一股电流依次流经几个用电器,就一定是串联。
电流
在某点分支,即一股电流(干路电路)分成几股电流(支路电流),再在某点
处汇成一股电流,这几股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并联。
(3)开路法:串联的几个用电器中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没
有电流通过,并联的几个用电器中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仍有电流
通过,用电器互不影响。
(四)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1.构造(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
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2.原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为后续知识做准备)
3.描述表头的三个特征量(三个重要参数)
①内阻R g:表头的内阻。
②满偏电流I 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流(另介绍半偏电流)
③满偏电压U 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压,与满偏电流I g的关系
U g=I g R g,因而若已知电表的内阻R g,则根据欧姆定律可把相应各点的电流值改
写成电压值,即电流表也是电压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刻度盘的刻度不同而已。
4.把表头改装成电压表
例1.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 g=30Ω,满偏电流I g=1mA。
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多大?
引出结论:在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
提问:计算出以下几个值:
(1)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
(2)改装需要串联的电阻值
(3)改装后的电表量程
5.把表头改装成电流表
例2.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
g =30Ω,满偏电流I
g
=1mA。
要把它改装为量
程为0~0.6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多大?
引出结论:在表头上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
提问:计算出以下几个值:
(1)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
(2)改装需要并联的电阻值
(3)改装后的电表量程
三、课堂练习
1.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 CD的变化范围是()(将电压表看做理想电表)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答案:C
2.有一满偏电流I
g =5mA,内阻R
g
=400Ω的电流表G,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
10V的电压表,应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Ω的分压电阻,该电压表的内阻
为__________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A的电流表,应__________联一个
__________Ω的分流电阻,该电流表的内阻为__________Ω。
答案:
串1600 0.668 并0.667 2000 3.如图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
已知电流表G的量程为0~100μA,
内阻为600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
1=________Ω,R
2
=________Ω,两种电
表的总电阻分别是________Ω、________Ω。
答案:
4.94×1041055×105 1.5×106
4.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量程更大的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此时()
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答案:C
5.四个电阻R
1、R
2
、R
3
、R
4
如图所示连接,若R
1
=R
2
=R
3
=R
4
=2Ω,且R
1
两端
的电压为4V,求:
(1)电路的总电阻
(2)电阻R
2
两端的电压
答案:电路的总电阻为1.2Ω;电阻R
2
两端的电压为6V。
四、课堂小结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二)电表的改装
1.表头
2.表头改装成电压表:串联大电阻3.表头改装成电流表:并联小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