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与教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
4. 建筑学科在中国近代大学教程中得到确立,并出版了以近
代科学为基础的建筑学著作;
5. 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体系实现了近代化。
4· 衰落期(1937年——1949年)
这一时期,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建筑活动基本停 止。在日伪控制区有些临时性工程,采用了欧洲现代主义
建筑(特别是柯布西耶)
三·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 1· 传统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并存。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本质上有代表封建 关系的传统建筑,和殖民地性质的西式建筑两类。
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构
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1.关于近代建筑史分期问题
2.关于近代建筑的生产关系--建筑系统的现代化过程
3.关于近代建筑教育 4.关于近代中外建筑家(近代建筑思想、重要建筑作品) 5.关于近代建筑类型与技术

仅就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的宏观而言,三个重要时期:
被中国社会接受而推行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以及相应的对 中国建筑造型母题的使用; 以南京中山陵设计为例的中国风格新建筑的创作; 以营造学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及其对中国风 格新建筑创作的推动。
中国营造学社
-- 近代中国唯一的古建筑研究的专门机构。事实上它不 仅主导了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还主导了对于中国 建筑风格特征的阐释。
④新兴的中国资本主义商业城市,如南通、无锡、 石家 庄、蚌埠(津浦铁路与淮河交汇,有小渔村迅速发展 起来); ⑤政治文化中心,如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3· 从建筑风格、思潮看,“共时”的特点,远超出 “历 时”的特征。 · 随着西风东渐,西方2千多年经历的各种建筑式样、风 格,以及正在发生的新建筑,几乎同时传入中国,如 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文艺复兴式、 古典主义、巴洛克、折衷式等。 · 另一方面,传统建筑也因为西化洋化,出现了诸多变 体;

贺拉斯·韦尔泽: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

贺拉斯·韦尔泽: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
影响:贺拉斯·韦尔泽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 来的建筑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荣誉:贺拉斯·韦尔泽曾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中国政府授予的“人民科学家” 荣誉称号等。
贺拉斯·韦尔泽的学术思想与遗产
学术思想:注重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提倡“中体西用”的建筑理念。
创新实践:在建筑设计中引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转型与革新。
贺拉斯·韦尔泽的建筑教育思想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中国建筑师 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贺拉斯·韦尔泽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中国建筑师,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Part Four 贺拉斯·韦尔泽的建筑
作品与风格
建筑作品的特点
融合东西方建筑元素,展现独 特风格
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创新建 筑形式
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作品的影响
贺拉斯·韦尔泽的建筑作品对中国近 现代建筑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成 为许多建筑学子的学习典范。
贺拉斯·韦尔泽的建筑作品在国内外 享有盛誉,对于提升中国近现代建 筑的国际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添加标题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贺拉斯·韦尔泽是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他引入了西方建筑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中国建 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贺拉斯·韦尔泽强调建筑设计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中国建筑教育 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跨学科融合:他提倡将建筑学与其他学科 如艺术、文学、历史等相结合,以拓宽建 筑师的知识视野。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新建筑体系是近代化、城市化相联系的 建筑体系,是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建筑体 系。
它的形成有两个途径:
一是从早现代化国家 输入和引进的; 二是从中国原有建筑改造、转型的。
一整套近代所需要的新建筑类型,很大程度上 都是直接从资本主义各国同类型建筑便捷地输入与 引进的。
新建筑体系在建筑类型上已大体形成较为齐全 的近代公共建筑、近代居住建筑和近代工业建筑的 常规品类。
新建筑运用了近代的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 掌握了近代施工技术和设备安装,形成了一套新技 术体系和相应施工队伍。通过出国留学和国内开办 建筑学科成长了第一代、第二代建筑师。
中国建筑突破长期封建社会中与西方建 筑隔膜的状态,纳入了世界建筑潮流的影响 圈,形成中西建筑文化大幅度交汇。
新建筑体系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新事物, 是近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内涵。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 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大量的 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 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 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从建筑 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 新建筑体系。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 这是中国近代建筑事业 繁荣发展的阶段。20~30年代,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大城 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建筑活动日益增多。南京、上海分别制定了 《首都计划》和《大上海都市计划》,建造了一批行政建筑、文 化建筑、居住建筑。上海、天津、广州、汉口和东北的一些城市, 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较高的高楼大厦。特别是上海,这时期出 现了28座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建筑技术在这20年间有较大进步。 许多高层、大型、大跨度、复杂的工程达到很高的施工质量。一 部分建筑在设计上和技术设备上已接近当时国外的先进水平。中 国建筑师的队伍壮大了。从国外留学归国的建筑师纷纷成立中国 建筑师事务所,并且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设立建筑专业(见中国建 筑教育),引进和传播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和创作思想。1927年成 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分别出版了专业刊物 《中国建筑》(1932年创刊)和《建筑月刊》(1932年创刊)。 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在学社进 行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建筑史这个学科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建 筑在这一阶段不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建筑,而且是结合中国实际 创作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建筑。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 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 产的无限热爱。)
语句品析:
1、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 世纪”这句话的?
(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 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 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 再无这样人物的出现的深深遗憾。)
2.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 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讨论发言: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 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 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 雨的居所,而建筑是艺术,是 人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
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 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 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 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 实的人类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 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鉴真和尚纪念堂
人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雄纪念碑
国徽
合作探究
1、课文概括梁思成主要事迹是什么?
一是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二是 为保护奈良做出的努力。
2、梁思成是个怎样的人?
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无比热爱,兢兢业 业,是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真正有 文化精神的人。
品读赏析:
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 迹,读一读,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 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自由论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 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 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 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 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小结全文:本文赞赏拥有“建筑 灵魂”、富有胆识、执着保护文 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 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 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保护 文化遗产上仍存的遗憾。

中国教育史(近代与现代部分)

中国教育史(近代与现代部分)

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人侵,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开始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化。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轨迹,一般认为从洋务教育开始。

中国教育经历近代化与封建主义的多次交锋,最终在民国时期完成了从传统教育向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

(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1.从英华书院到马礼逊学校(1)英华书院1818年,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1782——1834)在马六甲(今雅加达)创办英华书院(The Anglo- Chinese college )。

1843 年英华书院正式迁往香港,次年更名为英华神学院,1856 年停办。

英华书院尽管不是设在中国本土,办学目的也只在“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但它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

该校毕业的部分华人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西学的知情者。

从传教士方面说,英华书院也为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准备了人才。

(2)马礼逊学校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成立,由美国人布朗(1810——1880)主持并任教师。

马礼逊学堂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

1842 年11月,迁往香港,成为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

1850 年因故停办。

马礼逊学校是一所专门针对华人开办的学校,它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

2.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

早期的教会学校集中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上海这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

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程度低,绝大多数是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学塾。

办学目的是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

招生对象以难童、贫苦人家的子弟及父母已为信徒的孩子为主。

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比较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比较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 筑思潮比较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3年5月22日星期一
“传统中国 社会的崩溃乃是西方力量冲击的结果, 而西方的这种侵略,干扰并毁灭了中国人对中国思想 自足性的信心”。
——J.R.Levension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比较
一、近代“中国式建筑”
• 例如:最早的一座“中国式”教会学校建筑——圣约2)大约从20世纪10年代末开始,教会大学建筑转向后 期“中国式”。
• 主要关注屋身与屋顶的整合,从以南方民间样式为摹本转
变以北方官式样式为摹本,整体形象走向宫殿式的仿古追
求。例如:1919年南京金陵大学北大楼、1921~1925年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比较
一、近代“中国式建筑”
文化策略——获取中国民众的认同,达到相互沟 通,得到中国人对西方宗教、文化的认同。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比较
一、近代“中国式建筑”
两个阶段:
• (1)屋身保持西式建筑的多体量组合,顶部糅入以南方 样式为摹本的中国屋顶形象。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比较
•二、第一次复古思潮 •——20世纪30年代 中国固有式建筑
涉及行政建筑、会堂建筑、文化教育建筑、 纪念性建筑以致某些银行建筑、体育建筑、商 业建筑登许多类型,绝大部分出现在1927~ 1937年10年间,成为当时触目的传统复兴建筑 的设计高潮。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比较
•二、第一次复古思潮
•——20世纪30年代 中国固有式建筑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国家衰落、社会动荡和教育落后的困境,因此发展教育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19世纪末)19世纪末,中国开始迎来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主要受到西方国家的启发。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认识到,西方的现代科技和教育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因此,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和技术学习,引进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教科书和教育制度。

不过由于洋务运动的弊端和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这一阶段的教育发展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维新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为了推动国家发展,他们积极主张教育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

在维新运动中,中国大力推进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始实施普及教育的政策。

此外,创办了多所西式学校,培养了一批文化和科学技术人才,为中国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时期,反对封建主义和传统观念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诉求。

他们积极主张新的思想和观念,推动社会进步。

在教育领域,新文化运动提倡现代教育,主张以科学、民主和人性为基础的教育理念。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如胡适、鲁迅等。

他们鼓励青年人接受先进的教育,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推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普及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五阶段: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交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第二篇 中国近代建筑(公元1911~1949年)第一章 近代建筑发展概况第一节 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社会状态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建筑——近代建筑时期。

第二节 发展分期1、传入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形成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末)3、繁盛期(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末)4、夭折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末)第二章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第一节 概述一、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城市的特点(1)中国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

(2)绝大部分城市是地主封建统治者以及一些商人、手工业者的聚居地。

(3)城市大部分是消费性的。

(4)城市的功能结构简单,平面形式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城制,城市的建筑面貌也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形式。

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由于社会所发生的剧烈变动,而产生急剧的变化。

中国城市的变化开始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

其结果:香港被强行割让给英国侵略者;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被强行开放为通商口岸:上海、广州被划定“租界”。

继后,从沿海到内地,约70多座城市被强迫开辟为殖民地式或半殖民地式的商埠城市。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家已在各通商口岸建立近代工商业企业。

6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曾一度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7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近代企业也开始产生。

由于工矿、商业、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先后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形成并发展起来。

此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动,又促使原来的封建旧城市逐渐地发生变化,旧的城区衰落了,新的城区在成长。

第二节 近代城市发展的两大类型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1、第一类: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

属于这类城市的有:A、 帝国主义国家侵占的城市。

建筑老八校是什么意思

建筑老八校是什么意思

建筑老八校是什么意思建筑老八校,是指中国近代建筑教育领域中较具声望、历史悠久的八所建筑学院。

这些学院分别是北京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工学院、南开大学建筑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系、南京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和天津大学建筑系。

而“老八校”中的“老”,指的是这些学院建立的时间较早,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学科优势。

建筑老八校的历史沿革建筑老八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处于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中,建筑事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八所学院在建校初期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均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了中国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八所学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发展方向。

例如,北京大学工学院于1909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学院之一。

清华大学工学院则是1911年创立的,以其全面的教育体系和科研实力而闻名。

而南开大学建筑系则是较为年轻的一所学院,成立于1956年。

各个学院在不同的时期都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筑老八校的影响力建筑老八校在中国建筑学界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这些学院凭借着长期积累的学术实力、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建筑老八校也在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学院内涌现出很多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性建筑项目,对中国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学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盛誉。

此外,建筑老八校也对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学院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为中国建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建筑老八校的现状与未来展望建筑老八校作为中国建筑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在新世纪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对高素质的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建筑老八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新时代对建筑人才的需求。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近现代建筑是指中国近代以来所建造的建筑物,包括清朝末年至今的建筑。

由于中国近代历经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这段时期的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一、理论方面:1.文化认同理论:近现代建筑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代表着中国社会进步和变革的过程。

通过对建筑的保护,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传承与创新理论:近现代建筑保护需要在传承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意识和技术,推动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保护工作应该兼顾保持建筑原貌和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理论:保护近现代建筑需要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可持续的管理和利用方式,才能实现建筑遗产的长期保护。

二、方法方面:1.认定与登记: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鉴定和认定,确定其保护等级,并进行建筑登记,确保其合法性和存在性。

2.修复与维护:对于受损的近现代建筑,需要进行修复与维护,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关键元素。

修复工作需要依据历史文献、照片和遗留构件等资料进行科学的复原。

3.功能转化与再利用:对于无法保持原有功能的近现代建筑,可以通过功能转化和再利用,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可以将建筑改造成博物馆、艺术中心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4.社会参与与教育:保护近现代建筑需要引导公众参与其中,增强社会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建筑展览、举办讲座和举办相关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5.法律法规与资金支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近现代建筑保护的责任和要求。

同时,需要向近现代建筑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6.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中国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积极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总之,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需要运用文化认同、传承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并采取认定登记、修复维护、功能转化再利用、社会参与教育、法律法规资金支持和国际合作经验交流等方法。

12中国近代建筑

12中国近代建筑

上海汇丰银行
楼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5层,另有地下室一层。中部又高出2层, 冠以钢结构穹顶。大楼平面近方形。正门入口内,相当穹顶之位置处, 有一圆形进厅,近年在重新装修时,在大厅天顶内发现了被掩盖的非常 精美的壁画。进厅再内即为营业大厅。大楼外立面处建为严谨的新古 典主义手法。
全楼横向五段划分,中部有贯穿2~4层的仿古罗马克林斯式双柱。 竖向划分亦按古罗马柱式比例。顶部穹顶使人联想起古罗马的万神庙。 外墙面石砌,入口处有铜狮一对。营业厅内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 大利大理石雕琢的爱奥尼式柱廊。
近代建筑教育、
1923年,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 设立建筑科,1927年并入国立第四中 山大学,设置了中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 筑科。
1928年东北大学建筑系由梁思成创办。 同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也创立。
梁思成提出的“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思 想,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思想中值得关注 的。
原上海市政府大楼
北京辅仁大学新楼为2层 砖混结构,正门为三层, 有四面围楼和中间楼房围 成两个天井。外墙磨砖对 缝砌造,墙身厚重,收分 明显。正门为汉白玉大拱 门,3个歇山式屋顶,屋 脊正中竖十字架,四角加 歇山式角楼。立面上混杂 使用中国古建筑手法,有 绿琉璃屋顶、汉白玉须弥 座,杂有南方封火墙、封 檐板和水泥仿木斗拱,格 局基本完整。
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 团体。学社于1930年成立。1931~193 2年,梁思成、刘敦桢相继入社,于1932年 分任法式部和文献部主任。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 究作了大量工作,把几千年来一直为士大夫所盲 目不齿的建筑事业纳入学术领域,为中国建筑历 史和建筑理论研究初步奠定了基础。
果戈里大街是哈尔滨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 大街,与东大直街相交处就是著名的秋林 百货公司,从秋林百货公司开始向南一路 的下坡,正好应了大直街是哈尔滨的龙脊 的说法。而西大直街自博物馆、苏联英雄 纪念碑往西基本就是原中东铁路的地盘, 与相关的建筑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就是大 石头房子——中东铁路管理局,现在的哈尔 滨铁路局了,在西大直街的最西端是著名 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近代史教育文化

中国近代史教育文化

中国近代史教育文化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期,教育文化领域也经历了显著的变迁和发展。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教育文化的一些重要方面。

1.教育改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外的压力,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和课程内容等。

2.新式教育: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北京大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新式高等教育的开端。

同时,一批新的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相继成立,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基础。

3.留学潮: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许多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特别是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

这些留学生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4.文化启蒙: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促进了科学、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5.教育普及: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教育普及政策,提高文盲率,努力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分配到全国各地。

6.教育内容: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从传统经学到现代科学知识的转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科目被引入教育体系。

7.教育与社会变革:教育被视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教育家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新公民,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现代化。

8.女性教育:近代中国开始重视女性教育,女子学校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为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9.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在近代教育改革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是一个重要议题。

10.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被视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和企业投资于教育,以期培养出能够推动工业化和社会进步的人才。

中国近代史教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求,也体现了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交织。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文化变迁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圆明园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教育意义如何将历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圆明园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教育意义如何将历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圆明园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教育意义如何将历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圆明园,位于北京,是一座庞大的皇家园林,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它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建筑和景观设计上,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同时,圆明园也具有重要的当代教育意义,通过将历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为当代人提供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培养文化自信心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一、历史价值圆明园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交流圆明园曾是清朝的皇家园林,也是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生日而修建的。

园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欧洲巴洛克风格,展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还体现在园内的艺术品、书法、绘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2.历史记忆圆明园修建于18世纪中叶,被认为是清代最大、最具规模的皇家园林,曾经是清朝宫廷文化的重要代表。

然而,在19世纪末,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摧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痛苦记忆。

虽然如今只剩下破墙断壁和残存的雕塑,但它们仍然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中国遭受侵略的悲惨经历。

3.文化遗产保护圆明园的破坏和丢失为中国的文物保护问题敲响了警钟。

它成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引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圆明园的历史价值也促使相关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以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当代教育意义将历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发挥圆明园的教育意义,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1.历史教育圆明园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教育资源。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圆明园,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和抗争历程,激发他们对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热爱之情。

2.实地考察将圆明园作为实地考察基地,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

高福民: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名师

高福民: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名师

高福民: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名师杰出的建筑教育先驱柳士英柳士英(1893-1973),又名飞雄,江苏苏州人。

童年家境贫寒,就读于地方善堂附设小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1)考入公费的南京江南陆军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其兄柳伯英受同盟会派遣,领导了苏州光复。

柳士英也返回故乡,组织革命新军,担任北伐先锋营营长,参加会攻南京之役。

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兄逃往日本,于1914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预科一年后升入本科。

“五四”运动前以满腔爱国热情积极响应,参加留日学生回国请愿代表团,主办《救国日报》。

国共合作北伐时,其兄柳伯英与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汪伯乐因秘密组织策划事泄,惨遭军阀孙传芳杀害。

柳士英义愤填膺,在北伐胜利及1926年苏州各界追悼柳伯英烈士大会上高呼:“柳伯英没有死,他回来了,他还要为苏州民众做事!”柳士英1920年从日本毕业归国回到上海。

1922年与留日同学、挚友刘敦桢、王克生、朱士圭诸先生创办“华海建筑事务所”(一说“华海公司建筑部”),为我国建筑师早期在上海创办的建筑事务所之一,任设计部主任。

参与的第一个设计工程是一个规模很大、全套美国进口设备的现代工业——杭州武林造纸厂,30岁的柳士英从一开始就显露了他的建筑设计才华。

1923年受其兄柳伯英(曾在上海、苏州开办体育学校)积极主张兴办教育的影响,回到故乡,参加了著名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建筑科,担任科主任、教授,并邀请刘敦桢、朱士圭诸先生共同办学,开创我国现代建筑教育之先河。

1927年,苏州筹备建市,柳士英被委任为苏州市政工程筹备处总工程师,并首任苏州市工务局局长。

在任期间主持苏州市城市建设与规划,近现代苏州第一部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城市规划《苏州工务计划设想》于1927年底诞生。

制定三横三竖六大干道和外围循环线,整理拓宽旧城街道,修复城内三横四纵河道系统,开辟金门、平门,修筑城市中心通往火车站、通往虎丘风景区的交通大道,为苏州市现代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中国近代建筑的设计教育启蒙者之一---刘既漂

中国近代建筑的设计教育启蒙者之一---刘既漂

中国近代建筑设计教育的启蒙者之一——刘既漂作者:贺宝杰写于:2007.5.12 南京艺术学院[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刘既漂,这位中国近代建筑设计教育启蒙家。

他经历了中国建筑设计教育由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他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我国建筑设计教育教学、建筑设计实践和建筑理论的建设,他的经历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本文汇集有一些他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资料。

[关键词] 刘既漂西湖博览会刘既漂,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中国近代建筑设计教育开拓者之一。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工作,并倡导建筑设计要走“中西合璧”的道路,为中国建筑设计教育事业的启蒙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刘既漂,1900年7月4日出生于广东兴宁,192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及巴黎大学建筑系。

1928年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30年转赴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任教。

抗战期间,刘既漂离开南京转至广州开办建筑事务所,40年代定居上海蒲园。

晚年是在美国度过的,并于80年代中期客逝美国。

一、成长、留学时期广州在清朝中叶很长时间内是惟一的通商口岸。

因为它的地理环境,一直以来它受外来影响比较多,思想比较先进,特别是在艺术品方面,包括绘画、摄影等。

在20世纪初,广东由于长期受到香港、澳门、欧洲设计艺术的影响,是比较早的接受、传播近代建筑设计思想地区之一,中国最早的建筑师广东人是比较多的,如在1927-1940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名单(按入会登记顺序排列)的82人(见文后附录1)中有27位广东人,占总人数的1/3左右,如:梁思成、刘福泰、范文照、李锦沛等都是广东人。

而且在1911年广东又爆发了辛亥革命,民主文化思想进一步得到传播,人们慢慢从科学和实业的角度认识到美术作为促进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工具性价值,进而图画和手工课程成为了新式美术教育学科的主科被重视起来。

在当时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西学,想通过“废科举、兴学校”,提倡兴办“西学”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我国近代建筑教育先驱华南圭研究

我国近代建筑教育先驱华南圭研究

从现代角度来看,张嘉璈先生的金融创新思想和成就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 供了许多启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创新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创新, 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其次,要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钞票印刷、 信用卡服务、票据交换等方面。这些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后,我们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优秀的金融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 动金融业的持续发展。
在20世纪初,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许多近代银行家在这一 时期崭露头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嘉璈先生。他不仅创建了第一家华资银行, 还为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创新思想。
张嘉璈先生的金融创新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钞票 印刷的创新理念,这一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货币体系的局面。在他的倡导下,中 国开始逐步摆脱传统的铜钱和银两流通,进入纸币流通时代。其次,张嘉璈先生 还引入了信用卡服务,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支付方式从现金向非现金的 转变。此外,他还主张推行票据交换制度,从而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深入探讨重庆近代教育建筑的相关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我们先后对重庆市内的多所著名近代教育建筑进行了实地考 察,如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老建筑。通过实地考察,对这些建筑的 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问卷调查:针对重庆市内的近代教育建筑的使用者、专家和学者,我们 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于这些建筑的评价和保护建 议等方面的信息。
瓦哈卜是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伊斯兰教的发展和 复兴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瓦哈卜及其思想的研究价 值。
首先,瓦哈卜的思想对于伊斯兰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瓦哈卜是伊 斯兰教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伊斯兰教的复兴和发展具有重要 的推动作用。他的思想强调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道德原则,对于伊斯兰教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建筑与教育摘要:建筑教育发展史是我国近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的近代化历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建筑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中国近代建筑文化加以研究,提高我国建筑教育水平,培养我们自己的优秀人才,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的建筑,关键词:近代建筑发展形式教育纵观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通过对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和建筑教育概述1、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始于19世纪中期,比世界发达国家整整晚了近200年的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的建筑活动和近代中国人的建筑活动。

近代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成为西式建筑的传播者,他们设计的一系列建筑大都是西洋风格,西式建筑即是他们心中的“现代”建筑。

其中大批受过西学教育的中国建筑师也不甘模仿外国建筑师的表演,试图表现出文明古国的文化原创性。

1925年,吕延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得大奖,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它的诞生奏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前奏。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中国近代建筑的教育相对中国近代的建筑要晚的多,中国代建筑教育发展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

20世纪初,一批学成归国的海外学子在中国大学里创立了建筑教育,引进了先进的国际建筑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

梁思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中国代建筑的教育不仅受到西方建筑思想和风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这势必会出现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教育理念,也同样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

1、西方样式建筑西方样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至今在国内的许多城市都会看到西方样式的建筑,如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椎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

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风格。

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

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再有像沈阳一些高校建筑,其中一部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

究其根源,一是被动的接受,另一个则是我国社会的需要。

从风格上来看,中国近代样式建筑具有殖民地式和外廊式特点,主要是英国殖民者将欧洲殖民者建筑样式传入到我国以及东南亚一带,早期进入到我国境内的殖民者,大多数都有从东南亚居住的经历,所以也就很自然的把这种建筑样式带到了中国,如当时上海的德国领事馆、台湾高雄的英国领事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2、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种建筑类型保留着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廊,对台基、屋身、屋顶具有严格的划分,通常我们称之为三分结构,建筑的整体尽力保持梁柱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屋身由柱子和梁肪、门窗组成。

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

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

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整个建筑没有打破我国古典建筑的设计,所有的细节仍然保有传统的造型构件和装饰;混合式建筑:这类建筑不完全拘泥于我国古典建筑风格,将中西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中西合璧风格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在我国的近代建筑中也有一定体现。

不过表现层次一般沿海开埠城市比较全面,多数表现为中西混合的样式,以西洋风格为主。

如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

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出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细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4、现代建筑设计风格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建成了一些建筑风格与园林特色融合较好的实例。

如深圳佰士达花园住宅区,将住宅底层打通,引入绿地,成为园林化的住宅区;清华大学新建成的“伍舜德楼”,广东中山市的一些工厂、合肥市高科技园区、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等工业建筑已成为园林化的建筑群;还有不少学校、医院、商场、博物馆、行政办公建筑都在向园林化建筑群发展。

三、对建筑价值观走向的思考1、中国建筑发展中建筑价值观的形成由于中国过早的进人了文明社会,尤其是过早的进人了一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由此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价值观念的长期基本一致性。

直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人侵,西式的思想、科技、文化、建筑等都不可避免的进人了中国。

在当时经过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自然科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

从近代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因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民族矛盾与民族内部矛盾的多次激化,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建筑活动根本不可能沿自身发展的规律前进。

自然也形不成稳定的、为大众所认知的建筑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外界接触、交流日益加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交流更是普及,西方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的建筑市场也日渐开放,它将与世界各国的建筑市场一样,摆在中外建筑师们的面前。

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多样的建筑风格与多种设计手法是并存的。

3、“科学性”与“民族性”在近现代中国建筑活动中的地位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由于过早程式化,而使千百年来建筑自身的发展处在一种封闭状态之下,始终未能超越某种“法式”“法源”,民居情况则有所不同,民居由于地域性、文化性的差异,反而造就了不少自由发挥的佳作。

但是,在汉民族聚居地因受传统伦理宗法制度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大多趋向理性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思想及建筑理论的传入,尤其是接触和使用过西式建筑的新一代文明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它的合理性与舒适性。

对于建筑的一般使用者,他们未必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传统建筑的种种缺点,但他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很容易分辨出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孰优孰劣。

于是中国传统建筑对人们现代生活的负面影响在与西式建筑的对比中才得以显现,崇尚西式建筑之风蔚然兴起。

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对建筑的“科学性”要求的一个侧面反映。

4、新形式下建筑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趋势建筑的“民族性”在今天又成了中国建筑师们的创作、探索的一大主题。

这一次的探索与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和50年代的“民族形式”的探索不同。

今天是更深层次上的探索,并且以此为契机,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势头。

需要反思的是,以往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受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都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折衷主义为一种落后倾向。

这一观点虽不无道理,但用于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则会造成简单化的结果。

因为早期中国留学生基本上接受的都是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教育,对折衷主义的简单否定便会使我们忽视他们的成就和思想。

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还需要跳出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框架,重新了解和评价19世纪建筑的成就。

以学院派教育为例,其所强调的文化品味、理性、秩序和整体等原则对于当前中国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就不无积极意义。

中国建筑的历史在不断地被创造,但也在不断地被抛弃。

四、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完成历史传承1、我国高校建筑教育的现状就师资力量方面而言,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备建筑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没有太多工程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教学的需求。

并且与建筑相关的教材内容、技术有时候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所讲述的创作思想也相对滞后于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建筑课程的教学需要。

2、发展我国高校建筑教育的几点意见(1)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加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

(2)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想,重视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生产工艺、管理高度科学化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也应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上表现为注重营造室内外环境。

(3)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校开设建筑设计课程时,可以聘请设计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设备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讲授各学科与建筑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设计院现有的建筑项目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真题真做”,学校与设计部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将学生分派到设计院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加深对建筑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

(4)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随时吸取新的创作思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五、结语总之,中国现代的建筑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有中国建筑自己的性格,就应该加强在建筑教育的研究上,创造适合自己的建筑。

近年来中国的现代建筑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视觉效果、使用功能、建筑结构、装饰材料、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现在的建筑高校也正在向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1]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1-10 册,人民出版社,1994 年。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