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哈工大版)第二章:力系的简化
理论力学平面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原力偶系的合力偶矩
n
M Mi i 1
只受平面力偶系作用的刚体平衡充要条件:
n
M Mi 0 i 1
对BC物块对B点取矩,以逆时针为正列方程应为:
M 2 M B (FC ) M FCY a FCx b M FC (b a) cos45 0
[例] 在一钻床上水平放置工件,在工件上同时钻四个等直径 的孔,每个钻头的力偶矩为 m1m2 m3 m4 15Nm 求工件的总切削力偶矩和A 、B端水平反力?
两轴不平行即 条件:x 轴不 AB
可,矩心任意
连线
mA (Fi ) 0 mB (Fi ) 0 mC (Fi ) 0
③三矩式 条件:A,B,C不在
同一直线上
上式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简化结果: 主矢R ,主矩 MO ,下面分别讨论。 ① R =0, MO =0,则力系平衡,下节专门讨论。 ② R =0,MO≠0 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O=M 此时刚
解除约束,可把支反
力直接画在整体结构
的原图上)
解除约束
由
mA (Fi
)
0
P2a N B
3a0,
N B
2P 3
X 0 XA 0
Y 0 YB NB P0,
YA
P 3
2.5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超静定问题
1、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物体系统(物系):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所组成的系统叫∼。 [例]
外力:外界物体作用于系统上的力叫外力。 内力: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
N2个物体受平面汇交力系(或平面平行力系)
X 0 Y 0
2*n2个独立平衡方程
N3个物体受平 X 0 面任意力系 Y 0
理论力学力系的简化
M O = M A + OA × FR
⇒ MO = M A
FR = 0
3、 F R ≠ 0 ; M O = 0
力系与一个力等效:该力过简化中心O, 大小、方向与力系的主矢相同。
思考: 是否与简化中心O有关 有关? 思考 是否与简化中心 有关
4、
F R ≠ 0; M O ≠ 0
分三种情况讨论
; F (1) F ≠ 0 MO ≠ 0且 R ⊥ MO (即第二不变量FR • M O = 0) R
M 4 = − Sdi + Sdj + Sdk
M 3 = Sdi
M 5 = Sdi + Sdj − Sdk
MO = M1 + M2 + M3 + M4 + M5 = Sd(i + j + k)
FR =Sk ≠ 0
FR • M O = S d ≠ 0
2
MO = Sd(i + j + k) ≠ 0
FR × M O = Sd ( i + j ) ≠ 0
F • M =0 R O
力系平衡 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偶,力偶矩为 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偶,力偶矩为Mo 力系与一个力等效:该力过简化中心O, 力系与一个力等效:该力过简化中心O, 大小、方向与力系的主矢相同。 大小、方向与力系的主矢相同。
简化为一个合力 简化为一个合力
作用线方程
FRy FRx FRz = = =c x − xB y − yB z − zB
FR
可以向
O B
′′ FR × MO FR × MO O = B = 2 2 FR FR
方向平移,简化为一个过B的主矢 FR′ 并且
理论力学第二章(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z
x c
F
b
o
o x
a
M y ( F ) M o ( F ) Fc
F
M z ( F ) M o ( F ) Fa
15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理论力学》
3、力对点之矩与力对通过 该点的轴之矩的关系 (转动效果的度量)
z
Fz F
y
x A
o
y
力对点之矩矢:
M o (F ) r F
Fx Fxy cos Fx F sin cos
Fy
F
O Fx x
Fy Fxy sin
y F y F sin sin
Fxy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Fz F cos
6
力的分解:
F Fx Fy Fz
力F在直角坐标系中的
Fz z
F
O x
Fy
解析式
Fx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力矩的符号
M O F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力偶矩的符号
M
27
《理论力学》
力偶系和力偶系的合成
MR =M1+M2+…+Mn
M
力偶系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28
《理论力学》
§2-3 力系等效定理
1.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Fn 。 设刚体上作用一平面任意力系F 1 、F 2 · · · · · ·
的夹角可为任意值。 的夹角为90o。
36
在平面任意力系, M与 R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思考: 主矢,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无关系?
主矢:作用在简化中心,大小和方向却与中心的位 置无关; 主矩:作用在该刚体上,大小和方向一般与中心的 位置有关。
工程力学——第2章(力系的简化)
1. FR 0 , M O 0 (为一合力偶,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2. FR 0 , M O 0 (为一合力,合力矢 通过简化中心,且等于
3. F 0 , M 0 (为一平衡力系) R O
主矢)
4.
FR 0 , M O 0
FR
(为一般情况,可继续简化为一合力 )
y
(2) 求力系对点O的主矩MO
M O M O ( Fi )
3F1 1.5G1 3.9G2 2355kN m
9m
3m 1.5m
G1 F1
3.9m
G2
900 F2
3m
(3) 求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合力矢
FR FR
O
B
A
x
5.7m
FR
其作用线与基线OA的交点 到O点的距离x为
28
[例2-4] 均质平面薄板的尺寸如图所示,试求其重心坐标。
29
解:分割法:将截面分成三部分,坐标系如图所示。
因为该平面薄板关于y 轴对称,其重心必在y轴上,即
xC 0 ,因此只需求 y C 。
30
三部分面积和重心坐标分别为
A1 75 380 10 6 0.0285m 2 , A2 75 380 10 6 0.0285m 2 , A3 350 50 10 6 0.0175m 2 ,
结论:三角形分布力的合 力大小等于分布力三角形 的面积,其作用线通过三 角形的形心。 17
[例2-3] 求图中分布力系的合力。 解:⑴确定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FR1
q1=0.5 KN/m
合力的大小:
第2章 力系的简化(工程力学课件)
n
FR F1 F2 Fn Fi i1
2-3 平面力系的简化
机电系
❖对于平面汇交力系,在Oxy坐标系中,上式可以写成力的
② FR' =0, MO≠0,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MO 此时
刚体等效于只有一个力偶的作用,(因为力偶可以在刚 体平面内任意移动,故这时,主矩与简化中心O无关。)
③ FR'≠0,MO =0,即简化为一个作用于简化中心的合力。这时, 简化结果就是合力(这个力系的合力), FR FR。' (此时
与简化中心有关,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
2-3平面力学简化
机电系
④ FR' ≠0,MO ≠0,为最任意的情况。此种情况还可以继续 简化为一个合力 FR。
FR FR FR
FR'
M0 FR d
FR'
FR
FR
FR
合力的大小等于原力系的主矢 FR FR' F
合力的作用线位置
d MO
FR
结论: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①合力偶MO ; ②合力 FR
2.1.3 简化的概念
❖所谓力系的简化,就是将由若干个力和力偶所组成 的力系,变为一个力或一个力偶,或者一个力与一 个力偶的简单而等效的情形。这一过程称为力系的 简化。力系简化的基础是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2-2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 2.2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任一点,而不改变它对 刚体的作用效应,但平移后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 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对新作用点之矩。此即为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力的平移定理)。
理论力学-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力系的简化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
力系的主矢不随简化中心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称为力系的不变量。主矩则随简化中心 的改变而改变。
力系的简化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例题2
由F1、F2组成的空间力系,已 知:F1 = F2 = F。试求力系的主矢FR
力系的简化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向一点平移
-F
F
F
F
力系的简化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向一点平移
z
-F F
F
M
F
Mx My
F
力系的简化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简化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一般力系的简化
M1
F1
F2
Mn
Fn
Fn
M2
F2 F1
力系的简化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一般力系的简化
MnMO M1
= (Fzy-Fyz) i +(Fxz-Fzx) j+(Fyx-Fxy) k
x
y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力对点之矩
力矩矢量的方向
M
F
O
r
按右手定则 M= r F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 矩
力对轴之矩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
矩
力对轴之矩
力对轴之矩实例
F Fz Fy
Fx F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
矩
力偶与力偶系
力偶的性质
力偶的性质
性质一 :力偶无合力,即主矢FR=0。 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只取决于力偶矩矢量。
力偶与力偶系
力偶的性质
性质二:只要保持力偶矩矢量不变,力偶可在作用 面内任意移动和转动,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理论力学之力系的简化
右力螺旋
左力螺旋
9
∥ ② R' 与M O 成任意角度,此为最一般情况。分解 M O M O M O , ⑤
R' 0,M O 0
了解即可
∥ (R' ·M O)R' M O= R' 2 ∥ ( R ' , M O ) R ,( R, M O ) 为力螺旋
第二章 力系的简化 (Reduction of a force system)
◇ 目的: 1. 由简化结果研究原力系作用效果 2. 简化结果为0 => 力系平衡条件 => 平衡方程 ◇ 力系分类 ◇ 本章内容: 平面力系 空间力系 汇交力系 平行力系(含力偶系) 任意力系(一般力系)
1、 力系的等效 2 、力系的简化结果 3 、重心
B.合力作用线方程:
MO r R R R ', r xi yj zk
8
The Wrench R' 0,M O 0 ④ R '∥ M O , ( R ' , M O ) 为力螺旋,最简力系之一。 ① R ' ·M O 0 ──右力螺旋, R ' ·M O 0 ──左力螺旋。 —— R' 的中心线──力螺旋的中心轴。 此时即 R ' 作用线
( F1 , F2 ,, Fn )
任意力系 力平移定理
(F1 ' , F2 ' ,, Fn ' )
汇交力系:
主矢(与O无关):
R'
Fi ' Fi
i 1
n
理论力学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简化(20P) (2)
矩形均布载荷: 矩形均布载荷:
Fq = ql
三角形分布载荷: 三角形分布载荷:
1 Fq = ql 2
AB的分布载荷对 例7:如图所示,求作用于悬臂梁AB的分布载荷对A点 :如图所示,求作用于悬臂梁AB的分布载荷对A 的矩。 的矩。 解:
L 2L M A = − Fq1 − Fq 2 2 3 1 2 = − (q1 + 2q2 )L 6
V
A
A 积分法 A A 均质细杆: 长度L×截面积A) 均质细杆:P=γLS, (比重γ ×长度 ×截面积 比重
∫ =
A
xd A
∫ =
A
yd A
∫ =
A
zd A
xc=∑Li xi/L ∑
yc=∑Li yi/L ∑
zc=∑Li zi/L ∑
∫ =
L
xd L L
积分法
∫ =
L
ydL L
∫ =
L
L
zdL L
OO′ = d = FR × M O
2 FR
2、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F1 A1 A2 An
主矢: 主矢: 主矢, 主矢,主矩
F2 Fn
F1 M1
=
简化中心
M2 F2 Mn O
Fn
=
附加力偶
FR MO
F R = Σ Fi
FRx = ∑ Fix FRy = ∑ Fiy
FRX FRY cos α = , sin α = FR FR
合力: 合力:
Fq = ∫ q ( x )d x
b
作用点: 作用点:
xc
∫a q( x )dx ⋅ x =
Fq
a b
∫a xq( x )dx = b ∫a q( x )dx
理论力学-第二章力系的简化PPT课件
2)三角形载荷 1
F 2 q0l
d 2l 3
-
44
§2–3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例2 在长方形平板的O,A,B,C点上分别作用着有四个力:
F1=1 kN,F2=2 kN,F3=F4=3 kN(如图),试求以上四个 力构成的力系对O点的简化结果,以及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
果。
y
F2
A 60°
B
F3
2m
的力系也应是一个空间力系。但可根据空间力系的简 化结果向某一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由于 力和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都未知,可投影到三个坐 标轴上,用分量来表示。
-
39
§2–3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
图
40
§2–3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
图
41
§2–3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
42
图
§2–3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F
F
F
2)M O 主矩M 的O 计x2 算M O y2M O z2M MO Oxy
[ [
MOz [
MO(Fi)]x MO(Fi)]y MO(Fi)]z
Mx(Fi ) My(Fi ) Mz (Fi )
cos'M O x,cos'M O y,cos'M O z
M O
- M O
M O
21
§2–3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简化结果和简化中心有关。
-
34
§2–3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4、若 F0,MO0,力系可合成为一合力。 合力不过简化中心,平移的距离为d=Mo / F , 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主矢确定 。
合力作用线F 方程
F F
工程力学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作用在实际物体上的力系各式各样,但是,都可用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力系中的所有力的作用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这类力系称为平面力系;另一类是力系中的所有力的作用线位于不同的平面内,称为空间力系。
这两类力系对物体所产生的运动效应是不同的。
同一类力系,虽然其中所包含的力不会相同,却可能对同一物体产生相同的作用效应。
在就是前一章中提到的力系等效的概念。
本章将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对力系的基本特征量加以扩展,引入力系主矢与主矩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导出力系等效定理;进而应用力向一点平移定理以及力偶的概念对力系进行简化。
力系简化理论与方法将作为分析所有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2-1 力系等效定理 2-1-1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2-1-2 力系等效定理 §2-2 力偶与力偶系 2-2-1 力偶与力偶系 2-2-2 力偶的性质 2-2-3 力偶系的合成 §2-3 力系的简化 2-3-1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2-3-2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2-3-3 力系简化在固定端约束力分析中的应用 §2-4 结论和讨论 2-4-1 关于力矢、主矢、力矩矢、力偶矩矢以及 主矩矢的矢量性质 2-4-2 关于合力之矩定理及其应用 2-4-3 关于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2-4-4 关于实际约束的简化模型 2-4-5 关于力偶性质推论的应用限制 习 题 本章正文 返回总目录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2-1 力系等效定理 物理学中,关于质点系运动特征量已有明确论述,这就是:质点系的线动量和对某一点的角动量。
物理学中还指明线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合外力;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外力对同一点的合力矩。
这里的合外力,实际上只有大小和方向,并未涉及作用点或作用线。
因而,需要将其中的合外力与外力的合力矩扩展为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2-1-1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主矢:一般力系(F 1,F 2,…,F n )中所有力的矢量和(图2—1),称为力系的主矢量,简称为主矢(principal vector ),即∑=ni i1R FF =(2-1)图2-1力系的主矢其中F R 为力系主矢;F i 为力系中的各个力。
理论力学:第2章 力系的简化
2-3 沿着直棱边作用五个力,如题 2-3 图所示。已知 F1=F3=F4=F5=F,F2= 2 F,
OA=OC=a,OB=2a。试将此力系简化。
解:将所有力向 O 点简化
Fy=0 Fz=F2sin45F4=0
Fx=F1F2cos45=0
M ox | OC | F | OB | F 3aF
Si xi Si
4
2
2.5
0.75
6.25
11 6
4 2.5 6.25
1.67(m)
yc
Si yi Si
4
0.5
2.5
3.5
6.25
8 3
4 2.5 6.25
2.15(m)
所以有 xC 1.67 m, yC 2.15 m 。
2-12 题 2-12 图所示由正圆柱和半球所组成的物体内挖去一正圆锥,求剩余部分物体 的重心。
6)
圆锥: V3
1 3
π
5 2
2
4
题 2-12 图
zc
Vi zi Vi
2 3
5 2
3 10.9375源自 5 2
2
(4
6)
5
5 2
2
4 3
2 3
5 2
3
5 2
2
(4
此力系简化结果。
理论力学(哈工大版本)第二章平面力系
解:注意到CB为二力构件,画受力图
M AC F Cd F C 2 12 F C 2
224 18 2F (NCcm) 0.255F 2
Mi 0 MAC M 0
F C 3137N
理论力学
.
C(Nm)
37
[例]图示杆系,已知M,l,求A、B处约束力。
l
l
FA 解:1、 AD为二力杆。
D
B
A
2、研究对象: 整体
解:取滑轮B为研究对象, 忽略滑轮的大小,画受力图。 FBA
y
FBC D
60
B
列平衡方程
B
F2 60
x
Fx 0, FBA F c1os 60 F2 cos 30 0
30
Fy 0,FBC F co1 s 30 F2 cos 60 0
F1
30
当由平衡方程求得
G
解方程得杆AB和BC所受的力: 某一未知力的值为
FR F1F2 Fn F
i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法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FR F1F2 Fn F 0 i
上述方程的几何表达为: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用几何方法求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要做出自行封 闭的力多边形,一般只适合三个力的平衡问题。
理论力学
作出相应的力多边形。
F
FD
F
A
OE EA24 cm
FB
tan DE 6
OE 24
arctan 1 140
4
由力三角形图可得
O
B E FB
sin180
FB
F 750N FD
D
sin
理论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二章(2)
' FRx Fix F1 F2 cos 232.9kN ' FRy Fiy P 1P 2 F sin 670.1kN
大小 FR
方向余弦
F
x iy
2
709.4kN
F cos F , i
解得
FC 28.28kN, FAx 20kN, FAy 10kN
例2-3 已知: P 尺寸如图; 1 10kN, P 2 40kN, 求: 轴承A、B处的约束力. 解: 取起重机,画受力图.
Fx 0
Fy 0
FAx FB 0
FAy P 1P 2 0
例2-2
已知: AC=CB=l, P=10kN; 求:铰链A和DC杆受力. (用平面任意力系方法求解)
解: 取AB梁,画受力图.
Fx 0
FAx Fc cos 450 0
FAy Fc sin 450 F 0
Fy 0
M
A
0
Fc cos 450 l F 2l 0
§2-3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实例
1、力的平移定理
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F平行移 到任一点B,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 作用点B的矩.
M B M B ( F ) Fd
2、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
F1 F1 F2 F2 Fn Fn M1 M 0 ( F1 ) M 2 M 0 ( F2 )
A, B 两点连线不得与各力平行
§2-5 物体系的平衡· 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2-6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第二章力系简化
例 在图示长方体的顶点B处作 用一力F,F=700N。分别求力F 对各坐标轴之矩,并写出力F对 点O之矩矢量Mo(F)。 解1:力F矢量作用点坐标为: B( x, y, z ) B(2,3,0) 力F矢量在三个坐标轴的投影为:
( Fx , Fy , Fz ) ( 100 14,150 14,50 14)
F2
z
M1 M3
45°
F2 F3 O F1
y
M2
F3 F1
O
45°
y
x
x
M x M 1x M 2 x M 3 x 0
M y M 1 y M 2 y M 3 y 11.2 N m
M z M 1z M 2 z M 3 z 41.2 N m
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作为空间力偶系的特例,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 是位于各分力偶作用平面内的一个合力偶, 该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M M1 M 2 M n M i
代数和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分力偶 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M Mi 0
[ M O ( F )]x M x ( F ) [ M O ( F )] y M y ( F ) [ M O ( F )]z M z ( F )
力矩关系定理: 力对点之矩矢量 在过该点之轴上 的投影等于该力 对该轴之矩.
M O ( F ) M x ( F )i M y ( F ) j M z ( F )k
M D
30 30
B R C
A
E
解: 1.研究AB杆
M i 0
M FD AD 3R FD
M D
第2章 力系的简化
第2章力系的简化工程力学学习指导第2章力系的简化2.1 教学要求与学习目标1. 正确掌握下列基本概念与定义:1) 力系。
2) 力系的主矢与主矩。
3) 等效的概念。
2. 正确掌握下列重要定理及其应用:1) 等效力系定理。
2)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3) 合力之矩定理。
3. 正确掌握并应用力系简化的基本方法。
4. 正确掌握固定端约束的性质及其约束力。
2.2 理 论 要 点2.2.1等效的概念及有关等效的原理等效力系定理:如果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可以用另一个力系来代替,而不改变刚体的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系等效。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在已知力系上附加任意平衡力系,或除去任意平衡力系,则不改变原来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这一原理又叫做“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它表明,加减平衡力系后,新力系与原来的力系等效。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将已知力沿其作用线移至任意点而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这就是所谓力的可传性。
上述有关等效的概念和加减平衡力系原理以及力的可传性,都是针对运动效果而言的,因而只适用于刚体。
当研究力对变形体所产生的变形效果时,这些都不适用。
2.2.2力向一点平移将一个力分解为一个力和力偶的过程叫做“力向一点平移”。
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可以证明;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F可以向同一刚体上的任意一点平行移动,平移时需要附加一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M等于已知力F对平移点之矩。
力向一点平移的结果说明:作用于刚体上A点的力F与作用另一点O的力F及力偶M等效。
这也证明了力偶与力是不能等效的。
利用力向一点平移的结果不仅可以解决力系简化和平衡问题,而且在材料力学中讨论到平衡问题时,还可以将变形体视为刚体,从而可以应用上述结果,使问题简化。
但必须注意,这一结果在材料力学中应用时是要受到严格限制的。
2.2.3平面力系的简化为了得到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可以将力系中的所有力向该点平移,得到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前者可以进一步合成一合力F R,后者则合成一合力偶M。
《理论力学》第二章-力系的简化试题及答案
第2章 力系的等效简化2-1 一钢结构节点,在沿OC 、OB 、OA 的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已知F 1=1kN ,F 2=2kN ,F 3=2kN 。
试求此力系的合力。
解答 此平面汇交力学简化为一合力,合力大小可由几何法,即力的多边形进行计算。
作力的多边形如图(a ),由图可得合力大小kN F R 1=,水平向右。
2-2 计算图中1F 、2F 、3F 三个力的合力。
已知1F =2kN ,2F =1kN ,3F =3kN 。
解答 用解析法计算此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
kN F F F F ix Rx 424.26.0126.0222221=´´+=´´+=S =kN F F F iy Ry 566.08.018.022222=´´=´´=S =kN F F F F iz Rz 707.313222223=´+=´+=S =kN F F F F Rz Ry Rx R 465.4222=++=合力方向的三个方向余弦值为830.0cos ,1267.0cos ,5428.0cos ======RRz R Ry R Rx F FF F F F g b a2-3已知 N F N F N F N F 24,1,32,624321====,F 5=7N 。
求五个力合成的结果(提示:不必开根号,可使计算简化)。
解答 用解析法计算此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
N F F F F F ix Rx 0.460cos 45cos 537550043=´´++-=S =N F F F F F iy Ry 0.460sin 45cos 547550042=´´+-=S =N F F F F F iz Rz 0.445sin 7625041=´++-=S =N F F F F Rz Ry Rx R 93.634222==++=合力方向角:4454),(),(),(¢°=Ð=Ð=Ðz F y F x F R R R 。
理论力学2力矩的概念和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力对点之矩: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效应的度量。
(1)矢量表示式 F r ——矢径
MO F r F
MO Fd
MO y
O
d
zr
F x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2)解析表示式
y z
Fz
F
Fx
r
Fy
x
F = Fxi+Fyj+Fzk
r = x i+ y j+ z k i jk
i1
力对轴之矩: M Ox (FR ) n M Ox (Fi ) M Oy (FR ) n M Oy (Fi )
n i1
i 1
M Oz (FR ) M Oz (Fi )
i 1
2.1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例 题2
已知:支架受力F 作用,
l1, l2 , l3 , 尺寸已知;
求:MO(F)。
x
n
n
MO = MO Fi = ri Fi
i 1
i 1
z
主矩的分量式为
MOx=
n i 1
MO
Fi
x
n
Mx
i 1
Fi
MOz= n MO Fi n M z Fi
力系主矩的特点: i1
z i1
MOy=
n i 1
MO
Fi
y
n
My
i 1
Fi
力系主矩MO与矩心( O )的位置有关(不确定); 力系主矩是定位矢量,其作用点为矩心。
od
Fxy 正负号。 逆时针+,顺时针-
M z dFxy
注意:由于力对轴之矩是标量(代数量),只需用正负号 表示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力系的简化1-1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静力学公理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效应: ①运动效应(外效应) ②变形效应(内效应)。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牛顿(N) 、千牛顿(kN)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力系的分类:1.按力的作用线的空间位置:平面、空间2.按力的作用线的相对位置:汇交、平行、一般 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
2.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3.平衡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二、静力学公理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1、大小相等 | F 1 | = | F 2 | 2、方向相反 F 1 = –F 2 3、作用线共线,4、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1: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必须注意:力的可传性只能用于单个刚体,如果将其用于刚体系统,则会改变刚体的受力。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21F F R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
公理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等值、反向、共线、异体、且同时存在。
公理5 刚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1-2 力的投影、力矩与力偶一、力在空间轴上的投影与分解: 1.力在空间的表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线) 2、一次投影法(直接投影法)由图可知:γβα cos , cos ,cos ⋅=⋅=⋅=F Z F Y F X3、二次投影法(间接投影法)当力与各轴正向夹角不易确定时,可先将 F 投影到xy 面上,然后再投影到x 、y 轴上, 4、力沿坐标轴分解:k Z j Y i X F ++=222Z Y X F ++=FZ F Y F X ===γβαcos ,cos ,cos 平面问题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22y x F F F += F F F X x ==αcos FF F Y y==βcos 5、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
∑∑∑++=++=222222)()()(:Z Y X R R R R z y x 合力RRR R R R z y x ====γβαcos ,cos ,cos 二、力对点的矩在平面中:力对点的矩是代数量。
在空间中:力对点的矩是矢量。
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d F F M O ⋅±=)(①)(F M O 是代数量。
② F ↑,d ↑转动效应明显。
③)(F M O 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
当F =0或d =0时,)(F M O =0。
④单位N ∙m ,工程单位kgf ∙m 。
1.力对点的矩的矢量表示F r F Μ⨯=)(O 即:力对点的矩等于矩心到该力作用点的矢径与该力的矢量积。
2.合力矩定理(自:矩→向量→向量合成)力对点之矩矢服从矢量合成法则。
力系对刚体产生的绕点的转动效应可用点的一个矩矢度量。
合力对某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矢量和。
3、力对轴的矩定义:d F F m F m xy xy O z ⋅±==)()(,它是代数量,方向规定:逆+顺– 4、力对点的矩与力对通过该点的轴之矩的关系)()]([F m F m z z O =力对点的矩矢在通过该点的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这力对于该轴的矩。
三、力偶力偶:由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构成的力系。
1.平面力偶及其性质性质1: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
性质2:力偶对其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因此力偶对刚体的效应用力偶矩度量。
d F m ⋅±=性质3:平面力偶等效定理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的力偶矩的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该两个力偶彼此等效。
两个推论:①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影响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可移动) ②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可以任意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相应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可改装) 2.空间力偶(1)力偶矩用矢量表示: 力偶的转向为右手螺旋定则。
从力偶矢末端看去,逆时针转动为正。
空间力偶是一个自由矢量。
(2)空间力偶的等效定理作用在同一刚体的两平行平面的两个力偶,若它们的转向相同,力偶矩的大小相等,则两个力偶等效。
空间力偶矩是自由矢量,它有三个要素: ①力偶矩的大小=m②力偶矩的方向——与力偶作用面法线方向相同 ③转向——遵循右手螺旋规则。
(3)空间力偶的性质性质1:力偶中的两力对任意点的力矩之和等于力偶矩矢。
性质2: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改变力的作用点、方向,并调节力和力偶臂的大小。
性质3:只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可从一个平面移至刚体内另一个平行的平面内。
1-3 力系的简化一、 特殊力系的简化 1、汇交力系F R = F 1+ F 2 + F 3 + … +Fn = ∑=ni i 1F2 . 力偶系 M = M 1+M 2+…+Mn =∑=ni1i M平面问题:各力偶矩矢共线,用代数量表示即可,则合力偶矩成为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M = M 1+M 2+…+Mn 3. 平行力系将力系中的力两两合成,最终的结果为一合力,合力的作用线与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平行。
大小为F R = F 1+ F 2 + F 3 + … +Fn =∑=ni i F 1二、 任意力系的简化 1.力线平移定理力线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任一点,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矢等于原力对新作用点之矩。
2.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大小∑∑∑++=++=222222)()()(''''Z Y X R R R R z y x 主矢方向'cos ,'cos ,'cos R Z R Y R X ∑∑∑===γβα主矩大小222Oz Oy Ox O M M M M ++=主矩方向OOz O Oy O Ox M MM M M M ==='cos ,'cos ,'cos γβα3.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得一主矢和主矩,下面针对主矢、主矩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讨论。
1、若0,0'==O M R , 则该力系平衡(下节专门讨论)。
2、若0,0'≠=O M R 则力系可合成一个合力偶,其矩等于原力系对于简化中心的主矩MO 。
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3、若0,0'=≠O M R 则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合力,主矢'R 等于原力系合力矢R ,合力R 通过简化中心O 点。
(此时与简化中心有关,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4、若0,0'≠≠O M R 此时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O M R ⊥'时可进一步简化,将MO 变成( R'',R )使R'与R''抵消只剩下R 。
)(d R M O ⋅=∑===∴⋅=i O O O F R R M RM d d R M 合力,',自:M 使主矢搬家②若O M R //'时,——为力螺旋的情形(新概念,又移动又转动)③R ′不平行也不垂直M0,最一般的成任意角ϕ:在此种情况下 <1>首先把MO 分解为M //和M ⊥ <2>将M //和M ⊥ 分别按①、②处理。
注意:力系简化中的不变量(不随简化中心改变)有:R ′, M //,简化中心为O 时:为M ⊥当简化中心为O ′时,为M ⊥′但M //总是不变的(它是原力系中的力偶,与简化中心无关)任意力系的合力矩定理:空间力系向O 点简化后得主矢R'和主矩MO , 若MO ⊥R',可进一步合成为一个作用在新简化中心O'点的合力R 。
平面问题力线平移定理: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 的力F 平行移到任一点B ,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这个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F 对新作用点B 的矩。
2.力系向一点简化一般力系(任意力系)(未知力系)→汇交力系+力偶系(已知力系)∑=+++=i F F F F R 321'主矢:大小:2222)()('''∑∑+=+=Y X R R R y x方向:∑∑--==XYR R xy 11tg tgα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因主矢等于各力的矢量和]∑=++=+++=)()()( 21321i O O O O F m F m F m m m m M:主矩大小:)(iOO F m M ∑=方向:逆正顺负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有关)(因主矩等于各力对简化中心取矩的代数和) 3.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简化结果:主矢R ',主矩M O ,下面分别讨论。
①R '=0,M O =0,则力系平衡,下节专门讨论。
②R '=0, M O ≠0 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 O =M 此时刚体等效于只有一个力偶的作用,因为力偶可以在刚体平面内任意移动,故这时,主矩与简化中心O 无关。
③R '≠0,M O =0,即简化为一个作用于简化中心的合力。
这时,简化结果就是合力(这个力系的合力),R R '=。
(此时与简化中心有关,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 ④R '≠0,MO ≠0,为最一般的情况。
此种情况还可以继续简化为一个合力R 。
结论: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①合力偶M O ; ②合力R 合力矩定理:)()(1∑==ni i OO F mR M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于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1-4 约束与约束力 一、概念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约束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力。
二、约束类型和确定约束力方向的方法: 1.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皮带构成的约束绳索类只能受拉,所以它们的约束力是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绳索背离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