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家有儿郎必收藏,八年级生物上第四节鱼知识梳理

家有儿郎必收藏,八年级生物上第四节鱼知识梳理

家有儿郎必收藏,八年级生物上第四节鱼知识梳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1.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1)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2)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统称为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3)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身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

2.多种多样的鱼(1)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来获取食物和()。

②能在()。

(2)四大家鱼是:()鱼、()鱼、鲢鱼、鳙鱼。

(3)鱼的外形呈(),可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适于游泳。

鱼体分三部分:()、()、()。

(4)鱼在游泳时主要靠()和()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5]背鳍、[1]胸鳍和[2]腹鳍有()的作用,[4] ()有决定()作用,[6] ()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5)鱼的呼吸器官是(),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这是鱼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6)鱼鳃为()色,因为内含丰富的();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根据鳃丝的颜色可以判断鱼大致死亡的时间。

(7)水由()流入鳃,然后由()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的含量减少,()的含量增高。

(8)鱼类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覆盖;用()呼吸;通过()和()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参考答案1.(1)脊柱(2)脊柱(3)脊柱2.(1)①游泳防御敌害②水中呼吸(2)青草(3)流线型阻力头部躯干尾(4)躯干尾部保持平衡尾鳍前进方向侧线(5)鳃(6)鲜红毛细血管水(7)口鳃盖后缘氧气二氧化碳(8)鳞片鳃躯干尾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4鱼知识归纳与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4鱼知识归纳与训练

第四节鱼01学问管理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多种多样的鱼(1)鱼的种类淡水鱼:我国淡水鱼有1 000多种,闻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海洋鱼:我国的海洋鱼约有2 000种,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鲅鱼等。

注意:不是所出名字带鱼的都是属于鱼类。

如章鱼、墨鱼、鱿鱼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并非全部的鱼的名称中都有“鱼〞字,海马、泥鳅、中华鲟都属于鱼类。

(2)鲫鱼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结构:鲫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体型:鲫鱼的外形呈流线型。

体表:有鳞片覆盖,其上有黏液。

运动:主要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摇摆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运动。

(3)鱼的呼吸鱼鳃的构造:呼吸运动:鱼的口和鳃盖后缘运动是交替张合的。

水流流淌:由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地方流出。

气体改变:流入水和流出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改变:流入的水,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流出的水,二氧化碳含量多,氧气含量少。

(4)鱼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摇摆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及人类的关系:鱼作为水产业的主要产品,是人们获得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此外,鱼对人类还有许多用途,例如,鱼鳞胶用鱼鳞熬制而成,在食品、医药和扮装品产业上有广泛应用,鱼肝油有保健功能。

保护:国家对渔业消费实行以养殖为主;制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展捕捞;制止运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展捕捞。

02例题解读【例1】(青岛中考)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觉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A.削减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D.进步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解析】鱼在水中游泳,呼吸靠鳃,而鱼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室温下,水中能溶解的氧气的量比较少,所以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是为了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四节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四节鱼

第四节

一、动物划分
• 1.无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节肢、软体
• 2.脊椎动物 ——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两栖、爬行、鸟、哺乳动物
二、鱼
• 1、鲢鱼 • 鳃盖 • 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背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 2.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身体结构:头部、躯干部、尾部 (2)体型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知识点四:鱼的呼吸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其主要部分是 鳃丝。鱼的鳃是___色的,内含有丰富 的___,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 ___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 _____,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当鱼离开 水时,鳃丝则相互粘结在一起,几片 鳃相互覆盖,_____,并且容易干燥, 这样鱼就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 气,就会窒息而死。
练习

夜里藻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却不停地进行呼吸作 用消耗氧气,造成黎明时水体缺氧、鱼头浮出水面的现象。 不对。因为海洋的空间有限,资源有限,而且事实也证明,人类大量的开采海洋资源, 已经造成部分海洋资源的枯竭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为鲸、海豚、海豹的体表没有鳞片、都不用鳃呼吸,而是用肺进行呼吸,而且具有体温恒 定、胎生、哺乳等特点,因此属于哺乳动物。海龟也是用肺呼吸,而且不是终生生活在水中, 属于爬行动物。海龟、鲸、海豚和海豹与鱼类一样,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 椎动物,它们的四肢的外形呈鳍状,适于游泳。
鱼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作用 • 3.水流入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
流出的水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观察与思考
• 4.鱼鳃是鲜红色的,里面含有丰富的毛细血 管,并且每一片鳃都由很多细细鳃丝构成, 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鱼鳃的这两个特点对鱼在水中的呼吸至关 重要。

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资源。

它们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除此之外,鱼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

1. 鱼的多样性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超过32,000种鱼类。

这些鱼类来自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它们具有极高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鱼类的多样性也体现在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上。

有一些鱼类是非常小的,比如某些线虫类鱼,只有几毫米长。

而另一些鱼类则非常大,比如鲸鲨和鲸鱼,可以长达10米以上。

2. 鱼的功能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能够提供大量的食物和营养物质。

此外,鱼类还可以帮助清理海洋底部的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和氧气不足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鱼类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肉类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

3. 鱼类的分类鱼类可以按照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系统来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鱼类的鳞片类型划分。

鱼类的鳞片类型分为四种:ganoid、placoid、cycloid和ctenoid。

Ganoid鳞片是由一层硬骨质组成的,并且非常坚固。

Placoid鳞片则是由一层类似牙齿的物质组成的,比Ganoid鳞片更为坚硬和坚固。

Cycloid和Ctenoid鳞片则是由一种叫做α-鲨烯的物质组成的,这种物质非常轻巧,但鳞片本身相对较薄。

4. 鱼类的繁殖大多数鱼类需要进行交配来繁殖。

在交配之前,雄性鱼会向雌性鱼展示自己的颜色和羽毛。

交配结束后,雌性鱼会在一个安全的场所里产卵。

有些鱼类会在水面上产卵,有些则会在底部的沉积物上产卵。

卵会在数天后孵化成鱼苗,鱼苗需要一段时间来成长和发育。

总结鱼类是一个非常多样化和有趣的主题。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鱼类的知识,了解它们的生态系统和生活方式。

同时,学习鱼类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知,帮助我们选择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

第四节鱼知识梳理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鱼知识梳理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 鱼一、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150 多万种,这些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无脊椎动物(占95%):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占5%):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含:鱼(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两类动物的区别是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

【点拨】脊柱是由脊椎骨组成的,不能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说成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

二、多种多样的鱼(一)、数量: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和类的一半以上。

(二)、鱼的生活环境和习性1.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它们有的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水域2.习性:有的在水体上层游动,有的在水体底部栖息;有的以藻类等水生植物为食,有的生性凶猛,专门捕食其他水生动物。

(三)、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江河湖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可以将鱼类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类1.淡水鱼类(我国淡水鱼有1000 多种)✧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四大家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2.海水鱼类(我国的海水鱼约有2000 种)✧常见的有鲳鱼、鲨鱼、石斑鱼、带鱼、比目鱼、大黄鱼、小黄鱼、鳓鱼、鲐鱼、大麻哈鱼、鲥鱼等。

三、鱼的主要特征(一)、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1.能靠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能在水中。

(二)、鱼适应水中运动的形态结构特点:1.运动方式: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2.鱼适应水中游泳的形态结构特点:(1).体形: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体表: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既可以保护身体,也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类知识点鱼类是生物界中令人着迷的一类动物,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既有淡水鱼,也有海水鱼。

在生态系统中,鱼类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人类对于鱼类的研究也是相当广泛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类知识吧。

一、鱼类的形态特征1.身体结构:鱼类身体结构多呈流线型,适应于水中运动。

鱼类身体主要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

鱼类的头部多有口、眼、鳃和侧线等器官,可以用来感知水的压力和方向。

2.鳞片:鳞片是鱼类身体表面上的硬质物质,呈圆形或多边形,可以防止鱼类受到外界的伤害,还可以减小水流的阻力。

3.鳃:鳃是鱼类呼吸的器官,位于头部两侧。

鱼类通过鳃来摄取水中的氧气。

4.尾鳍:尾鳍是鱼类最主要的运动器官,鱼类可以通过摆动尾鳍来前进和转向。

二、鱼类分类1.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

2.根据鱼类体温的变化,可分为恒温鱼和变温鱼。

3.根据鳃盖的形态,鱼类也可被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

4.根据鱼类形态特征,鱼类也可被分为鲤形目、鲑形目、鲸目等。

三、鱼类的生殖方式1.卵生:大部分的鱼类是卵生,即通过产卵的方式来生殖下一代。

2.胎生:少数鱼类通过胎生的方式来生殖下一代。

如鲸鲨、鲸鱼等。

四、鱼类的生态作用1.食物链中的角色: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2.生态平衡的维护:鱼类在水体中的生存和保护,也可以帮助维护生态平衡。

五、鱼类的保护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强,鱼类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保护鱼类已经成为人类的一项重要任务。

保护鱼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类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对大家了解鱼类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加强对鱼类保护的意识,共同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尽一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

3、鱼的主要特征
• (1)生活在水中 • (2)体表有鳞片覆盖 • (3)用鳃呼吸 • (4)通过尾部、躯干部的摆动、鳍的协调
作用游泳
鱼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作用 • 3.水流入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
流出的水氧气减少,二鲜红色的,里面含有丰富的毛细血 管,并且每一片鳃都由很多细细鳃丝构成, 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鱼鳃的这两个特点对鱼在水中的呼吸至关 重要。
• 当鱼离开水之后,鳃丝会粘连在一起,几 片鳃盖相互覆盖,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加上空气干燥,鱼会因为不能从空气中得 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有利于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3)体表特点: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
——保护 (4)呼吸:用鳃呼吸
水中氧气--口--鳃中毛细血管----氧气少,二氧化碳多的水--鳃盖后缘排除
(5)运动:
尾部、躯干部的摆动、鳍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
观察与思考
• 1.身体呈流线形,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阻力 • 2.不全面。大多数的鱼靠躯体的摆动前进,
第四节

一、动物划分
• 1.无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节肢、软体
• 2.脊椎动物 ——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两栖、爬行、鸟、哺乳动物
二、鱼
• 1、鲢鱼 • 鳃盖 • 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背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 2.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身体结构:头部、躯干部、尾部 (2)体型:流线型

鱼—---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

鱼—---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

3. 观察鱼鳃和鱼的呼吸
(1)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比较流 入的水和流出的 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
水流入鱼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
流出的水和流入的水相比,溶解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观察鳃和鳃片的形态、颜色。为什么鳃丝多而细?
鱼有两个鲜红的鳃, 鳃片呈扇形,鲜红色。
鳃丝多而细,增大鱼类的呼吸面积,有利于获得充足的氧气。
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水螅、 无 脊 椎 动 物 包 括 扁形动物 涡虫、血吸虫
线形动物 蛔虫、
环节动物 蚯蚓、水蛭、沙蚕 软体动物 河蚌、章鱼 节肢动物 蝗虫、蜻蜓、虾
二、多种多样的鱼
银鲳
带鱼
石斑鱼 鲨鱼
海水鱼
比目鱼
鲢鱼
鳙鱼 草鱼
1.请说说四大家鱼的生 活习性,并谈谈为什么 养鱼人经常喜欢在同一 水域养殖这四种鱼?
丰富人类文化;
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当堂检测 1、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 依据是体内有无( A ) A 脊柱 B 脊椎 C 鳃 D 肌肉 2、小明的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在许多 已死的鱼中,她课根据哪项迅速判断鱼 是新鲜的( D )
A 体表湿润 B 鳞片完整
C 体表无伤
D 鳃丝颜色鲜红
3、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出现鱼 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下列解 释合理的是( B )
2.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 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2)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 躯干 尾

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能保护身体。 鱼的体表有黏液;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八年级生物第四节鱼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四节鱼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四节鱼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其中鱼类研究也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对于八年级的生物学课程来讲,鱼类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八年级生物第四节鱼知识点吧。

1. 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物特征鱼类的身体通常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

在头部可以看到眼、口、鼻等组成部分,而身体的躯干部分则又分为背鳍、尾鳍和腹鳍。

另外,在鱼类身体表面还长有鳞片,在这些鳞片之间会分布着某些生殖器官。

鱼类没有肺呼吸器官,而是在鳃上通过与外界的交换作用来呼吸氧气。

2. 鱼类怎样活动在水下生活的鱼类,在行动上的表现各不相同。

其中,一些慢活动的鱼类通常如同懒洋洋地游动前进。

而一些快活动的鱼类就会快速摆动尾鳍,以快速前进。

还有一些普通的鱼类则会把身体侧倾一些来保持与水流的相互作用,以便行动。

3. 鱼类的视觉系统和适应环境在水中能够清晰看到周围的环境对于鱼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需要在水下迅速地觅食和逃避捕食者。

鱼类的眼睛通常会随着它们移动头部的方向而进行相应的转动,这样能够很方便地观测周围的环境。

另外,鱼类的视网膜通常会较多地包含视觉色素,这些色素有助于它们区分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4. 鱼类的繁殖方式鱼类的繁殖方式通常有内受精和外受精两种方式。

其中,外受精的鱼类通常是在水中进行交配,然后将卵子和精子在水中进行结合。

而内受精的鱼类则是直接在体内进行受精作用。

在受精完成后,鱼类一般会选择寻找或者制造一个安全的场所来产卵和孵化。

5.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鱼类在水中担当着重要的食物链角色。

它们可以食用其它生物如小型浮游生物或小型鱼类之类,同时也会被其它食物链上的生物,如水生鸟类、食肉动物等等所捕食。

另外,鱼类还对其它水生生物的种群和数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总之,鱼类作为自然生物界的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八年级的生物学课程来说,上述的鱼类知识点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归类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特点(一)可以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能在水中呼吸鳍:胸鳍保持平衡转换方向腹鳍保持平衡臀鳍协调背鳍保持平衡(没有它会侧翻)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注意“臀和鳍”的写法)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测线和鱼鰾作用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我国的淡水鱼类约有800种左右。

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笔记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的课堂笔记:一、鱼的外形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骨与脊柱愈合而不能活动,脊柱只分化为躯干椎和尾椎两部分。

躯干和尾的区别不如脊柱明显,躯干两侧各有一条侧线。

鱼类的背鳍和臀鳍通常位于躯干后部,位置相对较高,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

二、鱼的运动鱼类的运动主要依靠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

尾鳍对鱼的运动至关重要,它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并且帮助鱼类保持方向。

胸鳍和腹鳍则帮助鱼类保持平衡和稳定。

三、鱼的呼吸鱼类通过鳃呼吸水中的氧气。

鳃位于头部两侧,通常隐藏在鳃盖下。

鳃由许多薄而丰富的血管组成,这使得它们能够高效地从水中吸收氧气并排放二氧化碳。

四、鱼的食性鱼的食性因种类而异。

有些鱼是肉食性的,如鲨鱼和金枪鱼,它们主要捕食其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有些鱼是植食性的,如草鱼和水芹鱼,它们主要食用植物。

还有一些鱼是杂食性的,如鲤鱼和鲈鱼,它们既吃植物也吃小型动物。

五、鱼的繁殖鱼的繁殖方式有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种。

卵生是指鱼将卵产在水中,然后孵化出小鱼。

胎生是指鱼将卵在体内孵化成小鱼,然后生出来。

卵胎生是指鱼将卵在体内孵化成小鱼,但小鱼在出生前不会离开母体。

六、鱼的适应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例如,一些深海鱼类能够在高压环境下生存。

还有一些淡水鱼类能够适应不同盐度的水域。

此外,鱼类还能够感知周围的温度、水流和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七、鱼的分类鱼类是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动物群体,根据生物分类学,它们被分为不同的科、属和种。

常见的淡水鱼类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常见的海洋鱼类包括鲨鱼、鲸鱼、海豚、金枪鱼和石斑鱼等。

八、鱼的生态作用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许多掠食者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水生植物的重要消费者。

此外,鱼类还能帮助维持水质的清洁,通过吃掉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来保持水质的稳定。

九、鱼的养殖与保护人类对鱼类的养殖和保护越来越重视。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鱼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鱼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鱼鱼是水生动物中最为普遍的生物之一。

具有广泛的分布、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等特点。

本文将系统介绍八年级上生物课程中有关鱼类的知识点。

一、鱼的分类鱼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

根据鳞片、骨骼和鳍的结构分类,鱼可以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两大类。

其中,硬骨鱼占地球上所有鱼类的97%以上。

二、鱼的生殖鱼类的生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卵生和胎生。

卵生是指鱼产卵后,卵在水中孵化成小鱼。

胎生是指鱼将卵孵化在自己的体内,然后生出小鱼。

三、鱼的呼吸和适应环境鱼用鳃呼吸,通过鳃的水平面与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的要求不同,例如,淡水鱼无法在咸水中生存,而海水鱼则无法在淡水中生存。

四、鱼的常见品种和特点1. 鲤鱼:体型较大,肉质鲜美,是中国传统的养殖品种。

2. 鲨鱼:体型庞大,属于食肉鱼类,具有凶猛的杀伤力。

3. 金鱼:是淡水鱼的普及品种,常用于观赏。

4. 银鲑鱼:属于大型硬骨鱼类,味道鲜美,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养殖品种。

五、鱼类的生态环境许多鱼类是它们所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能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和行为。

退化的水生态系统会导致鱼类数量下降。

六、鱼在食物链中的地位鱼属于食物链的中下层,它们常常被其他掠食者猎杀。

但鱼也是食物链中重要的动物,可以为更高级的食肉动物提供营养。

综上所述,鱼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有关鱼类的知识在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鱼类的生态环境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上册关于鱼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关于鱼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关于鱼的知识点鱼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在自然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关于鱼的知识点,包括鱼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类和利用价值等方面。

一、鱼的形态特征1.身体结构:鱼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头部包括眼睛、口、鼻孔和鳃等器官;躯干是鱼的主体部分,包括背鳍、肛鳍、尾鳍等;尾部主要用于推进和改变游动方向。

2.骨骼系统:鱼的骨骼主要由硬骨和软骨组成。

硬骨在头部、脊柱和尾鳍处集中分布,提供支持和保护作用;软骨则存在于鱼鳍内部,增强鱼鳍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3.皮肤和鳞片:鱼的皮肤由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构成,表面覆盖着鳞片。

鳞片既能保护鱼体不受损伤,又能减少水阻力,有利于鱼的游动。

二、鱼的生态习性1.呼吸:鱼依靠鳃进行呼吸,将水从口中吸入,通过鳃条的筛选,在血液中吸收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繁殖:大部分鱼类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雌鱼在特定的繁殖季节产卵,雄鱼则在其上洒下精液。

鱼卵在水中孵化成蛋黄、蛋白,最终成为小鱼。

3.食性:鱼类的食性多种多样,有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等。

其中,食物链中的捕食者即为肉食鱼类,草食鱼则靠食用水中的水草、藻类等生存。

三、鱼的分类鱼类是一类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动物群体,根据形态和生态习性可以分为多个门、纲、目、科等等。

常见的鱼类分类有以下几种:1.鲤形目:包括鲤科、鳊科等,以小型淡水鱼为主。

如草鱼、鲫鱼、鳙鱼等。

2.鲈形目:包括鲈科、鳢科等,以体型较大的鱼类为主。

如鲈鱼、海鲈等。

3.鲨形目:包括鲨科、鳐科等,是海洋中的顶级肉食者。

如大白鲨、鳐鱼等。

四、鱼的利用价值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经济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人们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获得大量的鱼类产品,如鲜鱼、速冻鱼、鱼粉等。

此外,鱼的鳞、鱼皮等也可制成工艺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总之,八年级上册关于鱼的知识点涉及到鱼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类和利用价值等多个方面,对于增长科学知识、了解自然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鱼》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鱼》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鱼》知识点归纳
1.动物的种类很多,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它们的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2.脊椎动物: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就称为脊椎动物。

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五大类群。

3.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就称为无脊椎动物。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4.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常见的海洋鱼有:带鱼、鲨鱼、大黄鱼、小黄鱼等。

6.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7.鱼的体型: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8.鱼的运动: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9.鱼的呼吸:鱼用鳃呼吸,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经过鳃,完成气体交换。

10.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1.鱼与人类的关系:养殖业和捕捞业,可以食用,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12.鱼鳍可以分为奇鳍和偶鳍,其中奇鳍有背鳍、尾鳍和臀鳍,偶鳍有胸鳍和腹鳍。

13.海马是鱼不是马,娃娃鱼是两栖动物,章鱼、墨鱼、鱿鱼都为软体动物,美人鱼学名儒艮是哺乳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知识点生物学是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科学领域,其中关于鱼类的研究更是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上册生物中与鱼类相关的知识点。

一、鱼类的特征与分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样化的一类,不同种类的鱼类具有不同的特征。

但是,所有的鱼类都共同具有以下特征:1.体形流线型,适于游泳。

2.身体被鳞片覆盖。

3.鳃呼吸。

4.心脏分成两个腔室。

而在分类上,鱼类又分为以下三类:1.软骨鱼:如鲨鱼等。

2.硬骨鱼:如鲤鱼、金鱼等。

3.无颚鱼:如《世界上最宝贵的一滴水》中所提到的八目鱼等。

二、鱼类的环境适应性鱼类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从海洋到淡水甚至溪流等各种环境。

他们通过先进的适应性技能可以适应环境变化。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1.淡水鱼能够通过摄取大量水和少量离子来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含量和异质性;而海水鱼则需要以相当高的效率摄取食物和离子来适应海水环境。

2.在光照条件不充足的环境中,有的深海鱼类能自行发光,减少被天敌探测的可能性。

三、鱼类的形态结构鱼类身体的形态结构繁多,对于不同类型的鱼类,它们具有不同的体表特征,鳞、鳍、尾等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捕食。

1.鳞:牛鲨鱼为光滑无鳞,鲫鱼为硬质鳞。

2.鳍:鱼类的鳍能够调整游泳的方向和保持平衡,分为胸鳍、尾鳍、腹鳍等多种类型。

3.尾柄:尾柄能够带动尾鳍划水,使鱼类运动起来。

四、鱼类的繁殖方式鱼类的繁殖方式有着丰富的形式和方法,不同鱼类采用不同的生殖方式。

1.卵生鱼类:又称为产卵鱼,是通过卵生方式进行繁殖。

如金鱼等。

2.胎生鱼类:又称为产胎鱼,是通过胎生方式进行繁殖。

如鲨鱼等。

3.卵胎生鱼类:是通过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繁殖。

如鳝鱼等。

总体来说,鱼类的研究十分丰富多彩,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5.1.4 鱼(八上生物人教)

5.1.4 鱼(八上生物人教)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知识点1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为脊椎动物。

知识点2 鱼1.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2.鱼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易错提醒:章鱼、鱿鱼、鲍鱼名称中都有“鱼”字,但它们不是鱼类,而是属于软体动物。

3.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体形: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2)体色:鱼的背面灰黑色,腹面呈白色,其意义是避免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

(3)体表:它们的体表常常被有鳞片和黏液,有利于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4)侧线:在身体的两侧有侧线,其作用是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5)运动:鱼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五种,其中在游泳时能够维持身体平衡的是背鳍、胸鳍和腹鳍,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的是尾鳍。

(6)呼吸:用鳃呼吸。

鳃呈鲜红色,由许多鳃丝构成,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5.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

(2)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深深融入了人类的文化。

(3)由于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4)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

”(5)为了保护产卵期的亲鱼和肥育期的幼鱼,渔业法还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规律总结: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备课资料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备课资料新版

鱼知识点 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大概有 150 万种,是生物圈中种类最多的生物类群。

众多的动物依照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能够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知识点 2: 多种多样的鱼1.特点种类多(占脊椎动物种类一半以上)、散布广(大海和河流等水域中均有不同样鱼类生活)、习惯各异(有的在水体上层游动,以藻类等水生植物为食;有的在水体底部栖息,捕食其他水生动物;等等)。

2.淡水鱼类——四大家鱼3.海水鱼类(1)鲳鱼:鲳鱼是食用经济鱼类,肉厚、刺少、味佳,营养丰富,是天然营养佳品,我国沿海特产。

鲳鱼身体短而高,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背鳍和臀鳍较长,尾鳍呈叉形,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动物等为食。

(2)鲨鱼:鲨鱼是大海中最残忍的鱼类之一,处于大海食品链的顶端。

鲨鱼中体形最大的是鲸鲨,一般长成后身长可达 12 米;最小的鲨鱼是侏儒角鲨,小到能够放在手上,它长约 6 到 8 寸( 1 寸≈ 3.3 厘米),重量还不到 450 克;最残忍的鲨鱼是大白鲨,捕食大海中的其他鱼类,也会攻击人类。

(3)石斑鱼:石斑鱼散布于热带、亚热带暖水海疆。

头较大,体长椭圆形稍侧扁,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拥有条纹和斑点,与周围的岩石颜色相像。

其幼体为雌鱼,发育到必然阶段时,可转变为雄鱼。

石斑鱼为肉食性残忍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样小型鱼类和头足类软体动物。

(4)带鱼: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是我国沿海产量最高的一种经济鱼类。

带鱼的身体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背鳍较长,几乎与背部等长。

带鱼是一种较为残忍的肉食性鱼类,口大,牙齿发达且尖利,以鱼类、软体动物为食。

(5)比目鱼:比目鱼又叫鲽鱼,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它们的身体扁平。

成鱼的双眼同在身体向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没有眼睛的那侧身体朝向海底,为白色,比目鱼的两只眼睛生在一侧,是与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初二上册生物第四节复习要点:鱼

初二上册生物第四节复习要点:鱼

初二上册生物第四节复习要点:鱼
初二上册生物第四节复习要点:鱼
1、前三节认识的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本节鱼以后的`动物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我国有淡水鱼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我国的海洋鱼有2000种。

3、鱼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①前进动力:躯干部、尾鳍;②前进方向:尾鳍;③保持平衡:腹鳍;④感觉器官:侧线。

P20-22图适合水中的特征有:
(1)流线型,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体表有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作用。

(3)鱼的脊柱支撑身体,两侧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重要作用。

(4)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作用: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鳃丝中密布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我国于1986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以“养殖为主”。

下载全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鱼

观察与思考:——鱼是如何呼吸的?
呼吸器官:鳃
主要部分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与 水进行气体交换。
水中的氧 被吸收
排出 二氧化碳
流入的水
氧气 二氧化碳
较多 较少
流出的水
减少 增多
鱼鳃的作用
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 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 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 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 含量增高。
体表特点: 鳞片覆盖
呼吸器官: 鳃
运动方式: 游泳
2、有些动物如“章鱼”、“带鱼”、“墨鱼”,“鱿鱼”, 名称里都有“鱼”字,它们都是鱼吗?
带鱼是鱼, “章鱼”、 “墨鱼”“鱿鱼”是软体动物
3.如图是鱼鳃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下列标号的名称:[1]__鳃__盖__,[2]__鳃__丝__。 (2)鱼的鳃是红色的,这是因为鳃里含有丰 富的_毛__细__血__管__有利于进行__气__体__交__换___。 (3)当血液流出鳃部毛细血管后,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静__脉__血__变__为__动__脉__血_。 (4)由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 _二__氧__化__碳__的含量增多了。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 殖为主
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 行捕捞
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 网具进行捕捞
海洋里有一种生物叫海马, 它体形奇特,有鳍,用鳃呼 吸。海马属于鱼吗?
▪ 海马有鳍、用鳃呼吸,有由 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是 终生生活在水中,由此可以 判断海马属于鱼类。
练习
1、完成下面图解:

体型: 流线型
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探究】鱼鳍的作用 背鳍 直立、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节《鱼》知识点归类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特点(一)可以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能在水中呼吸
鳍:胸鳍保持平衡转换方向腹鳍保持平衡臀鳍协调背鳍保持平衡(没有它会侧翻)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注意“臀和鳍”的写法)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测线和鱼鰾作用
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
我国的淡水鱼类约有800种左右。

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

【青鱼】又叫【黑鲩】,身体上被有较大的圆鳞,体青黑色,鳍灰黑色。

常栖息在水的底层,习性不活泼,主要吃螺蛳、蚬和小河蚌等底栖动物
【草鱼】又叫【鲩】,体长,青黄色,鳍灰色。

鳞片边缘黑色,头宽平,无须。

栖息在水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

主食水草和芦苇
【鲢鱼】又叫【白鲢】,形态和鳙鱼相似,但体色较浅,银灰色,无斑纹。

栖息在水的上层,吃绿藻等浮游植物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身体侧扁较高,背部暗黑色,有不规则的小黑斑,头大,也叫胖头鱼,眼在头的下半部。

栖息在水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
其他淡水鱼类
鲈鱼鲮鱼赤眼鳟三角鲂
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0中以上,如带鱼、马面鲀、鳓鱼、鲐鱼大黄鱼小黄鱼等
人工养殖
人工鱼礁人工鱼礁和天然鱼礁的区别?
鱼类资源的利用
供人类是食用或制成药物养殖其他动物的饲料用作工业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