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与最新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目前临床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心绞痛患者并不少见,冠脉血管功能性病变尤其是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在此类病例中占有很大比例。
冠脉造影中通过侵入性手段检测冠脉微循环功能是目前CMD诊断的金标准。
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CMD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并预后不良,因此对于CMD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此文对近年来CMD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进展在冠脉造影中发现没有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胸痛患者至少占到了10~30%[1],被认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亦称微血管心绞痛,这首次被Cannon等人被提出来[2]。
CMD通常被定义为小动脉的血管扩张受损,导致从舒张到收缩时血流不足。
CMD患者预后不良,在无CAD胸痛患者随访1个月后其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为2%,这些患者是有多种不同病理生理过程引起的[3-4],其中突出的是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5]。
传统的侵入性血管造影不能直视微循环,但其侵入性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或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分析心肌灌注储备(myocardial perfusion reserve,MPR)能够直接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CMD患者普遍见于女性并预后较差[6]。
目前治疗CMD患者的药物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心绞痛和心肌缺血治疗以及包括催眠和脊髓電刺激等其他治疗[7-8]。
1 治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药物1.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可能改善内皮功能,但持续治疗可能发生“醛固酮逃逸”。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VD)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心脏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或心肌缺血,但并不伴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对心脏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CMVD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使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改善。
本文将对CMV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医学界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CMVD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CMVD的病理生理机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MVD与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内皮细胞是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主要构成细胞,它们在血管壁内形成连续的内皮单层,并通过释放多种血管调节因子调节血管张力和通透性,参与调节血管舒缩和维持血液流动。
内皮功能异常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受损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导致心肌缺血。
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也被认为是CM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进而诱发CMVD。
针对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行干预治疗,已成为当前CMVD研究的热点方向。
二、CMVD的临床诊断方法研究CMVD的临床诊断一直是医学界的难点和热点。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和内皮功能检测等手段,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CMVD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研究致力于寻找更准确、更简便的诊断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测定心肌对乳酸的代谢情况可以判断冠状动脉微循环是否受损,从而实现对CMVD的早期诊断。
还有研究利用心肌灌注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等方法,实现对CMVD的精准诊断。
这些新的诊断方法有望为CMVD的早期诊断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针对CMVD的治疗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对CMVD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且存在不少副作用。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and/or reperfusion injury and/or inflammatory reaction.Therefore-we should focus
on
only
ways
circulation-but
also
methods of reducing
micmv嬲cular dysfunction and impm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PCI时对血管壁的扩张牵扯、血流再通后再灌注压力
突然增高和球囊扩张阻塞血流时间较长,均可诱发血 管痉挛。PCI使血栓碎裂和血小板脱颗粒,释放血栓 素A:(TXA2)和5一羟色胺(5-HT)等缩血管因子,促进
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可以导致再灌注前仍然存活的心
肌细胞发生死亡,并且增加梗死范围。这一现象可能 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AMI患者心肌得到有效再灌 注后,死亡率仍然接近10%,以及AMI后心力衰竭发 生率几乎达到25%[211。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不同的 病理生理特征,包括心肌坏死、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内 皮和微血管障碍(包括无复流和慢复流现象),其中导 致心肌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因素仍然不明确。
肾素释放 Maekins等旧]研究发现,在缺血再灌注心脏中,肥
有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K.仰通道参与调节血管 张力,Km通道激活时,钾离子外流,细胞复极化加速,
大细胞释放肾素并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万方数据
・408・
致局部血管紧张素生成,去甲肾上腺素过度释放,引起
Recio.Mayoral等四1选择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测定他们的 冠脉血流和CFR,发现虽然静息下的冠脉血流没有差 异,但是患者充血期的冠脉血流和CFR明显低于健康 人。部分患者心电图出现局部缺血表现,这部分患者 的炎症活动度和患病期限明显长于其他患者。表明长 期的炎症反应导致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并可能使患 者罹患冠心病。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广泛存在的亚 硝酸盐阴离子(NOf)是一种生理学的信号分子,负责 血管内分泌NO的运输、缺氧时血管舒张、信号肽和细 胞保护等作用。因此,亚硝酸盐作为AMl再灌注的辅 助治疗可以提高再灌注治疗的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作 用m】。Stokes等【3¨发现小剂量的亚硝酸盐可以抑制 白细胞聚集及迁移,可以防止小动脉功能障碍。该作 用是通过减少四氢生物蝶呤和C反应蛋白实现的。 以上研究发现了亚硝酸盐经典的抗炎症作用,提示可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摘要】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本文通过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概念和定义、病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研究前景的详细介绍,对该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
本文还探讨了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在临床上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概念、病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研究前景、展望、临床意义。
1. 引言1.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影响心脏微循环的疾病,常见于冠心病患者。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注也逐渐增加。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策略都在不断地得到进展和完善。
目前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病因的探讨,包括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基因变异、代谢异常等因素对微循环的影响;其次是关于诊断方法的改进,利用心脏核磁共振、心肌灌注显像等技术来精准诊断微循环障碍;接着是治疗策略的不断创新,如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方法的应用;最后是关于研究前景和临床意义的展望,希望通过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深入研究,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为心血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2. 正文2.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概念和定义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系统中微循环血管的功能异常或病理变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等症状。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绞痛不同,其独立于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而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还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中,目前一般认为,该疾病主要特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轻微异常、微血管功能异常、心肌内皮功能异常、微血管再灌注异常等。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或微血管痉挛等原因导致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足,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
近年来,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本文将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1. 临床表现和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传统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舒张试验,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微循环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心脏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手段。
2. 发病机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因子释放、微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等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遗传、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也被认为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
3. 治疗策略针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目前主要的治疗策略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扩张微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代谢等。
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抗氧化剂、ACEI/ARB等。
微创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手术治疗也适用于某些患者。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以提高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1.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相关的基因变异、表达谱和信号通路,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大连市中心医院“登峰计划”院内自主立项(2022ZZ228)通信作者:郑晓群,E mail:drxiaoqun@163.com;惠慧,E mail:friendahui@qq.com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杜明亮1 王泊然2 惠慧1 郑晓群1(1.大连市中心医院冠心病科,辽宁大连116032;2.大连市中心医院病案室,辽宁大连116032)【摘要】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复杂的组成部分,随着基础研究及诊断技术的发展,该疾病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现就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最新观点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识别和管理。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障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8 007ClinicalResearchProgressofCoronaryMicrocircularDysfunctionDUMingliang1,WANGBoran2,HUIHui1,ZHENGXiaoqun1(1.Depar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DalianCentralHospital,Dalian116032,Liaoning,China;2.MedicalRecordRoom,DalianCentralHospital,Dalian116032,Liaoning,China)【Abstract】Coronarymicrocirculardysfunctionisacomplexcomponentofischemicheartdisease.Withthedevelopmentofbasicresearchanddiagnostictechniques,thisdiseasehasattractedmoreandmoreclinicians’attention.Thispaperreviewsthelatestviewsonthepathogenesis,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isdisease,aimingatimprovingtherecognitionandmanagementofthisdiseasebyclinicians.【Keywords】Coronarymicrocirculation;Endothelialdysfunction;Coronaryflowreserve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新进展与展望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新进展与展望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被公认为心绞痛的病因已有两个多世纪,急性血栓形成引起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确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也有一百多年。
因此,长期以来多集中于对心外膜冠状动脉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
1958年Sones首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这为心外膜冠状动脉树的直视提供了可能。
紧接着在1970年Favaoloro a n d Effler 开展了第一台冠状动脉搭桥术,1977年Gruntzig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这三项技术已经逐步完善,目前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世界著名心脏病学家Eugene Braunwald指出冠状动脉微循环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晚近该领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并开始进行深入的探讨。
1.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研究沿革与新概念心外膜下冠状动脉仅是冠状动脉循环的一部分,心肌血供直接源于冠状动脉微循环,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探索研究中。
早在40多年前文献上提出了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这一概念,Likoff等首次报道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冠脉狭窄但仍有典型心绞痛这一临床现象。
当时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1973年Kemp将其称为X综合征。
1988年Cannon等认为可能是微血管病变所致,建议将其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MVA)。
由于是冠状动脉对收缩刺激高度敏感,导致微血管对扩张张力受限,肌壁间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该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20年来大量的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冠状动脉生理评估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与微血管功能密切相关。
1997年心脏X综合征”被列入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2013年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全面的提出了心肌缺血发生机制包括: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外膜冠脉痉挛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以上三个机制可能重叠,导致了由运动或应激引起的胸痛症状。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指的是冠状动脉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存在功能异常,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
这种病理状态并不是由于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而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内通道异常或冠状动脉小动脉收缩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目前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目前,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方法。
近年来,氩气X射线灌注超声心动图、磁共振心血管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2.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内通道异常、冠状动脉小动脉收缩异常、冠状动脉血流自动调节异常、炎症反应和血液黏稠度异常等。
3.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目前,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血供。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心脏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4.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存在相互关联。
研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诊断方法的改进、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手段的探索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方面。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对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临床治疗将会更加精准和有效。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疗进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资助项目(202203014682)。
▲通讯作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疗进展周清龙1 高 健2▲ 王福军31.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湖南吉首 416000;3.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内二科,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特殊类型,它是导致人们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病率高,且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CMD 的诊断方法大多数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在临床中容易出现误诊。
目前,西医学界尚未确立CMD 的确切治疗方案,临床上常常只能采用基于经验的治疗方法,然而大多数患者疗效未达到预期水平,但近年来中医治疗方式在该病治疗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全面评述CMD 的诊断技术及中西医治疗进展,以期为探索更有效的诊疗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微血管;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6-0029-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6.06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dysfunctionZHOU Qinglong 1 GAO Jian 2 WANG Fujun31. School of Medicine,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3. Department Ⅱ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Abstract]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 (CMD) is a special type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D),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angina pectoris. Its incidence rate is high,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eriously 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Chinese people. Most diagnostic methods for CMD have obvious flaws, making it prone to misdiagno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At present, the Western medical community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precise treatment plan for CMD, and in clinical practice, only experiential treatment methods can be used. However, the efficacy has mostly not reached the expected level.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have shown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e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prog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M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xploring more effectiv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ethods.[Key words]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 Microvessels; Diagnosis; Treatment冠状动脉微循环主要由前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组成,是冠状动脉循环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能调节冠状动脉血流从而改善心肌灌注,对心肌正常供血有重要意义。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及治疗再认识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及治疗再认识赵艳茹【摘要】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rvival rat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which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clinical practice.It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further research,som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progress in its mechanism and its treatment.%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严重影响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其已成为近年来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成就,现就其机制及其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5页(P1016-1020)【关键词】微循环障碍;微循环栓塞;无复流;冠状动脉慢血流;急性心肌梗死【作者】赵艳茹【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冠心病是中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虽早期实现了心肌再灌注,但仍有约35%的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即在心外膜梗死动脉开放后,并未实现心肌组织水平上的再灌注,生存率并未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1-2]。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领域备受关注。
冠状动脉微循环是指心脏内最小的动脉和血管,是心脏供血的主要部分。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指在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或局部原因的情况下,患者表现为心肌缺血症状,如胸痛、心绞痛等。
这一现象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其在心脏疾病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为我们揭示了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微循环介导的冠状动脉疾病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我们不断拓展了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心肌再灌注损伤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系以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素与诊断方法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这一临床难题。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这一领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2. 正文2.1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膜的内层,对冠状动脉微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时,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栓形成,炎症反应等,进而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正常运行。
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
血管内皮功能不良会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增加,微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减慢等情况。
这些情况进一步影响心肌的供血和氧合,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甚至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至关重要。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手段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有效减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带来的不良影响。
最新:冠脉功能学年度进展(全文)
最新:冠脉功能学军度造展(全文)众所周知,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己步入’精准PCI”时代,即应用腔内影像(OCT、IVUS)及功能学检查(FFR、iFR、QFR等)手段更加精准地为每位警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最终获得更好的疗效。
冠脉腔内影像学及功能学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冠脉病变更多的信息,而且可以指导优化手术策略,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目前此领域是心血管创新和发展的前沿之一,不断高新的仪器或设备上市或更新,不断高新的指南、专家共识以及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发布。
现将2022年冠脉功能学新进展进行简要的介绍。
冠脉功能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申的应用2021年美国冠脉血运重建指南推荐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进行完全血运重建I A L既往DANAMI-3-P阳M LT I 和COMPARE“ACUTE研究证实与仅对梗塞相关血管(IRA)病变行PCI 相比,对于STEMI意者的非罪犯血管同时进行FFR指导下的介入治疗可以改善远期预后。
但是对于非IRA的PCI的最佳策略目前尚不明确(FFR 指导或造影指导)。
2021年FLOWER“MI研究结论对于应用FFR指导此类患者的PCI策酣是出了挑战。
研究在法国41个中心进行,共纳入1171例STEM I合并多支病变的患者,1:1随机分为FFR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或造影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
主要复合终点为1年的全因死亡率,非致命性心梗和紧急血运重建。
结果显示FFR指导组与造影指导组无统计学差异( 5.5% vs. 4.2%, P=0.31 ) (见国1)。
100回,∞髓l A咱阳-GuldoclPC’g 事z1 稍� -i ’'FR-Guldt<IPCI”缸剧,.臼(FFR吭,响’崎•1.32 t’S'Jt. Cl •O.TI • 2.23 tP.0.3’。
2 3 4 $ a 7 a ’ 、,” 12飞’ 、•’’ 、。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microvascular coronary dysfunction,MCD)指冠状动脉壁内直径小于400微米的微小血管内膜和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血流受限,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和病变。
MC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多见于女性和年龄较大的患者,常伴有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MCD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以下是具体的介绍:1. 病理机制MC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研究表明,MCD的发生与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有关,如内皮细胞的代谢功能障碍、一氧化氮释放减少、血管紧张素产生过多等。
此外,免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也对MCD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诊断和评估MCD的诊断和评估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种生化检查方法。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A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都可以用来评估冠状动脉的微循环功能。
此外,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储备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
3. 治疗方法目前,MC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微血管、改善血流灌注,减轻冠状动脉收缩等。
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但介入治疗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4. 未来发展方向MCD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未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研究MCD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内皮细胞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其次,发展新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比如基于磁共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显像技术;最后,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
总之,MCD是一种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加强研究,不断改进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诊疗研究新进展
·118·□综述/Reviews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诊疗研究新进展杨顺昱(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功能或者结构异常会导致患者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脏病,相关疾病涉及微血管心绞痛、心脏X 综合征、冠脉慢血流现象等。
患者临床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心绞痛较为多见,随后可进展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或者心源性猝死等,若能够尽早提供合理有效的诊疗方式,可快速稳定患者病情,保障预后,提升生存质量。
由此本文展开综述,探讨CMD 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可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血管性心绞痛;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诊断;治疗策略New Progress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YANG Shunyu(Guilin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Abstract: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is a special 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is because the abnormal function or structure of coronary microvessels leads to heart disease caused by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hypoxia. The related diseases involve microvascular angina,cardiac X syndrome,coronary slow blood flow phenomenon,etc.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re more common with recurrent angina pectoris,which can then develop into acute coronary syndrome,ischemic cardiomyopathy or sudden cardiac death,etc. I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n be provided as soon as possible,the patients' condition can be stabilized rapidly,the prognosis can be guaranteed,and the quality of life can be improved. In this paper,the pathogenesi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possibl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CMD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words:microvascular angina;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diagnosis;treatment strategies作者简介:杨顺昱,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重症医学科诊断及救治。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诊治新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诊治新进展黄玉雪【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至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60%~ 70%的女性及30%的男性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未能找到明确的冠状动脉阻塞.研究表明,这一部分患者的发病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但目前对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这类患者的诊治成为一大挑战,现对这一类疾病诊治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4【总页数】5页(P594-598)【关键词】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诊断;治疗【作者】黄玉雪【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1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概述没有明显冠状动脉阻塞的胸痛患者,既往称为X综合征,但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可能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VD)有关。
2013年,ESC稳定型心绞痛指南将CMVD纳入心肌缺血发病机制。
其病变涉及了所有存在心肌缺血情况的患者。
有人将其细分为CMVD 不伴心肌病或闭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MVD 合并心肌病;CMVD合并闭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发性CMVD[1]。
其中,第一种类型患者多表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指除外其他特殊心脏疾病后,以稳定型心绞痛、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而与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不同的是,其诱发疼痛的阈值并不固定[1]。
也有人将胸痛却不伴冠状动脉阻塞的疾病称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但其何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的具体定义仍有争论。
在WISE研究中[2],研究者认为因造影过程中显影亮度不均匀,使正常冠状动脉管腔也可显示出20%之内的狭窄,因此,他们定义非阻塞性冠状动脉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存在>20%且<50%的狭窄;但在另一研究中,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被定义为任何一支冠状动脉存在>20%且<70%的狭窄或左主冠状动脉存在>20%且<50%的狭窄[3]。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是指冠状动脉系统内的微血管(直径小于300微米)在功能上受损,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供应不足或异常。
近年来,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传统研究认为冠心病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关。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在冠心病患者中很常见。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血液流动减慢,造成心肌的供氧不足。
临床研究发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研究还发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是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也在逐渐得到关注。
高血压是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同时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也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不仅限于冠状动脉的供血,还会导致肾脏、脑部等器官的微循环功能异常,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除了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相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还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例如,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而高脂血症患者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也较常见,与血清脂质水平的增加、动脉硬化的加重密切相关。
心力衰竭患者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加重病情并影响预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与最新进展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被公认为心绞痛的病因已有两个多世纪,急性血栓形成引起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确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也有一百多年。
因此,长期以来多集中于对心外膜冠状动脉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
1958年Sones首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这为心外膜冠状动脉树的直视提供了可能。
紧接着在1970年Favaoloro and Effler 开展了第一台冠状动脉搭桥术,1977年Gruntzig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这三项技术已经逐步完善,目前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世界著名心脏病学家Eugene Braunwald指出冠状动脉微循环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晚近该领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学者在该领域已开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研究沿革及新概念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40多年前在医学文献上出现了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 CMVD)的报道。
1967年Likoff等首次报告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狭窄但仍有典型心绞痛这一临床现象;1973年Kemp将之命名心脏X综合征;1988年Cannon等提出了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 MVA)的概念,认为是由于冠状动脉微循环对收缩刺激高度敏感,导致微血管扩张能力受限,肌壁间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该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20年来的大量的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冠脉生理评估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CMD)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
1997年ESC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将“心脏X综合征”列入指南。
2013ESC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重新定义了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stablecoronaryarterydisease,SCAD),并认为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性狭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及心外膜冠脉痉挛等多种机制导致了心肌缺血,并且以上机制可相互重叠,导致的由运动或应激引起的胸痛症状。
2015年《自然综述-心脏病学》连续发表两篇综述性文献,阐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机制、功能评价、诊断与治疗,强调了对CAD 心肌缺血机制的新认识和未来探讨方向。
目前国际上多部指南(ACC/AHA NSTE-ACS患者管理指南、CCS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JCS血管痉挛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等)指出CMD在心肌缺血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任何导致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功能改变和/或结构异常最终都可以导致CMD。
微血管结构的异常包括血管内径的缩小和微血管密度的减少,二者都可以明显增加微血管的阻力。
其中血管内径的缩小包括微栓塞所致的微血管管腔堵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可导致微栓塞)、管壁厚度的增加/重构(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可使血管壁增厚)、血管外压迫的增强(高血压还使得血管外组织的纤维化增强)。
微血管功能的改变主要由血管舒缩调节反应不良所致,例如血管内皮细胞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不全、血管外调节机制失常等。
总之,这些微血管功能和/或结构的异常引起的胸痛症状其最终的病理生理改变是CMD,这些机制在不同临床条件下有所不同,但在同一情况下它们可能并存,造成CMD,最终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下降。
鉴于多种功能异常造成的CMD有的是可逆的,随着相应的危险因素或者疾病的纠正CFR可以恢复正常。
无论功能性的或者结构改变造成的CMD临床上均是通过微血管功能来检测,但微血管结构性改变在临床上很难进行检测。
由于对CMD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目前文献上不再沿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这一术语,而称之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更为准确。
因CMD病因复杂,不同危险因素相互重叠、相互影响,因此更确切的称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综合症(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syndrome, CMDS)更为适宜,CMD是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分型与意义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分型与意义:1型又称为原发性CMD,原发性心CMD又可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
原发性稳定型CMD是指临床表现为劳力相关的稳定型心绞痛,但应排除心外膜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并具有CMD的证据。
原发性不稳定型CMD是指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或NST-ACS的症状,ECG有ST-T缺血性改变或心肌损伤标记物(cTnI)升高,应排除心外膜下阻塞性病变、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一过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病变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并具有CMD的证据。
微血管性“变异型”心绞痛和Takotsubo综合征是急性CMD的特殊临床表现。
2-4型为继发性CMD,包括合并心肌病的CMD、合并阻塞性CAD的CMD以及医源性CMD。
临床上CMD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共同存在比例很高,心肌梗死后CMD广泛存在,合并CMD患者PCI术后预后不佳,CMD显著增加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率。
表1.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分型三、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病因复杂,涉及人群广泛临床上最易被忽略却广泛存在的现象:冠状动脉大动脉狭窄解除后,心绞痛症状仍然存在,提示了冠心病大血管病变往往可能合并有其他微血管病变存在。
心脏X综合征:1973年Kemp提出了心脏X综合征的概念,10 ~ 30%的心绞痛症状病人接受CAG检查提示冠脉正常,但是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CSFP),CSFP由Tambe 等于1972 年首次提出,它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明显狭窄,但存在末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并且除外冠状动脉狭窄、冠脉溶栓后、冠脉成形术后、冠脉扩张、瓣膜病、心肌病等因素。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冠状动脉慢血流检出率明显升高,目前CSFP 公认的诊断标准为至少一支冠状动脉TIMI 帧数>27 帧。
CSFP 不仅仅是个造影发现,有报道CSFP 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甚至心源性猝死。
但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糖代谢异常:我国住院CAD患者半数合并糖尿病,其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2.9%,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24.0%,糖代谢异常总患病率为76.9%。
糖尿病与冠脉微循环障碍关系密切,不论是冠脉造影正常或有明确冠脉狭窄者,合并糖尿病均伴随明显微血管灌注异常,并且这种微血管的灌注异常往往出现在糖尿病诊断之前。
UKPDS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风险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在合并蛋白尿的病人中,冠脉血流储备下降更加明显。
糖尿病性心肌病被认为是一种特异的与心外膜下大的冠状动脉(冠脉)无关的病变,可能与微血管病,糖尿病性神经病或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等有关。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即使无冠脉狭窄,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也减少30% ~ 50%,且下降程度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程度不一致。
研究显示,35%的高血压患者存在冠脉微血管病变。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电图提示ST-T改变的“心肌劳损”,很有可能是冠脉微血管病变,需要尽早干预。
高血压患者CFR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阻力上升、阻力小动脉血管外压力上升。
女性冠状动脉疾病:女性CAD以非阻塞性CAD为主,且患病率被远远低估,患者病变更为弥散,尤其是微血管,发病多在绝经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研究指出,女性冠脉病变无论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与男性有差异,比男性更弥散。
在结构上,女性动脉较细、僵硬度增加、病变更弥散;在功能上,女性有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功能障碍、炎症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Flippo Crea 教授提出,急性心肌梗死本身可造成CMD,研究证实完善的急诊PCI术后仅有35%的患者心肌得到最佳灌注,心梗后冠脉微血管阻塞的总体发生率为53%。
STEMI患者冠脉微血管阻塞发生率是NSTEMI患者的两倍。
梗死面积与透壁程度是冠脉微血管阻塞的独立预测因子。
心梗后CMD的形成原因:血栓碎屑可以堵塞远端微血管;心机水肿挤压微血管床;心肌缺血后引起微血管痉挛;心肌炎症反应。
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是急性CMD的一种临床表现。
一方面是因为PCI手术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片、微栓子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物可导致冠脉微循环栓塞;另一方面是因为球囊扩张诱发的缺血及动脉机械牵张引起交感-α肾上腺素能系统活性增强,使冠脉微血管强烈收缩,导致无复流/慢血流。
四、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研究最新进展2017年冠状动脉血管舒缩障碍国际研究学组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发文,明确提出微血管心绞痛诊断国际标准:1)心肌缺血症状:a.运动和/或休息心绞痛,b.心绞痛等位征(呼吸困难等);2)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狭窄<50%或FFR>0.80):a.冠状动脉CTA,b.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术;3)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a.胸痛发作时缺血性心电图学改变,b.运动诱发的胸痛和/或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存在或短暂或可逆的异常心肌灌注和/或室壁运动异常;4)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受损的证据:a.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受损,b.冠状动脉微血管痉挛,定义为症状反复发作,存在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但乙酰胆碱试验无心外膜痉挛,c.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指数异常(如IMR>25),d.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定义为TIMI帧数>25。
该学组专家认为制定该标准有以下优点:(1)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断方法为研究发病机制进而探讨可能的治疗提供统一的入选标准;(2)在此基础上可以探讨诊断标准,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方法,以及可行性、安全性、准确性和成本效益;(3)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使用统一的入选标准可以使得不同的注册试验具有可比性;(4)基于此设计临床试验研究,积累该类病人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而制定相应的指南。
2018年该学组在Heart 杂志上发文提出了“稳定性冠脉综合征”(stable coronary syndromes,SCS)这一术语,以反映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外膜、微血管和内皮异常的病理生理学的异质性。
SCS分为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缺血(INOCA)和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
其中INOCA很大部分患者存在CMD,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有针对性的评价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针对可能的发病机制采取特定的治疗可能临床获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