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东南亚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四节 东南亚(共36张PPT)

高中地理 第四节  东南亚(共36张PPT)
(3)交通要道:XX重要的交通线经过或交汇。 6
二、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特征 ?地形、地势、
1、中南半岛
地貌、海岸线
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大;山
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以流水地貌为主;海岸线漫长曲折, 海湾较多。
【具体说明:】
⑴地势南高北低的判断依据:
依据河流自北向南流判断
⑵分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原因: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发生褶皱弯
曲,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后地层抬升,谷地外力侵蚀 如流水等的不断下切加深。
湄公河平原 是东南亚最 大的平原8
1、马来群岛 ⑴主要岛屿:
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 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新 几内亚岛的西部等
⑵地形特征:
加里曼丹岛:
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
四周低;地形崎岖;以流水地 貌为主;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具体说明:】离火山!
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⑴分析该地
火山活动的利弊:
多火山、地
震的原因及
弊: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频
所属板块。
发,同时还会引起滑坡、
⑵印尼是世界
火山活动最多的 国家,有“火山 国”之称
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 利:火山灰发育的土壤肥沃,
利于农业发展;火山及其 形成的温泉成为旅游资源; 火山还会伴生硫磺等矿床。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亚洲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大洋洲
10°S
马来群岛为世界最大群岛 4
(三)国家及首都
中国
缅甸
河内
内比都
吉隆坡

柬埔寨
金边
国 曼谷

区域地理---东南亚课件123

区域地理---东南亚课件123

缅甸的大金塔
4、旅游业发达
热带风光:
沙滩、岛屿 名胜古迹: 缅甸:仰光大金塔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柬埔寨:吴哥窟 花园城市:新加坡
柬埔寨吴哥窟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根据所学知识,填表对比中南 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地理特征 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以热带季风 自北向南流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气候为主, 全年高温, 有旱雨两季 热带雨林 气候为主 全年高温 多雨
上游水急 下游平缓
马来群岛
以山地、丘 陵为主,平 原在四周,多 火山地震
短小湍急
马来群岛 1.东南亚的组成:中南半岛 ________和_______ 。 热带雨林气候 和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亚的气候:_________ 马来群岛 3.世界最大的群岛: ___________ 。 4.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___________ 。
马六甲海峡的意义:它是从欧 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 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 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二、东南亚的范围
泰国湾
孟加 2 拉湾 马
1
来 群
太 平 洋3

印度洋
4 马来半岛
东南亚包括 中南半岛 和马来群岛 两个部
马来群岛的主要部分
E
A
B
D
C
新课学习
东南亚政区图
A

找一找:
掸 邦 高 原
长 湄 湄 山 南 公 山 河 河 脉
地形崎岖, 马来群岛 山岭众多, 平原较少, 火山地震频 繁。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北高南低
流 势
伊 洛 瓦 萨 底 尔 江 温 江
上游

区域地理——东南亚

区域地理——东南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 旦建成,将会形成一个拥有17 亿消费者、1408万平方公里土 地、近3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拟议中的克拉运河有10个河道方案。意见比较统 一的方案是从狭长地段南部开凿,全长112公里,初 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 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 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 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 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
东南亚在地球上的位置
2、东南亚地理位置
100°E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140°E
亚洲
北回归线(23.5°N)
马 来 半 岛
赤道(0°)
马六甲海 峡
大洋洲
10° S
3、东南亚地形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马来群岛:
多火山、地震
4、东南亚的河流
伊 洛 瓦 萨 底 尔 江 温 江
红河
红 河 湄 公 河
政区 范围
地理位置
地形与河流
一、东南亚范围
中 南


半 岛
马 来 半 岛






1、东南亚政区
(十一国)
缅 甸 泰

老 越


挝 柬埔寨 南 文 莱
菲 律 宾
马 来 亚 西 亚 来西 马 新加坡 印 度 尼 西各 国 的 首 都
斯里巴加湾市
• 劳动力 丰富 • 水稻种植历史、经验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 饮食爱好 喜爱吃稻米
柬埔寨的吴哥窟
缅甸仰光大金塔
到泰国要欣赏首都曼谷的景色,最关键的内容,最佳 的方式是乘船游览湄南河和它的水上市场,否则,就 算不识曼谷真面目了。

高二地理东南亚

高二地理东南亚

高二地理东南亚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

它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及东帝汶等国家组成。

本文将就东南亚的地理特点、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特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独特,北临亚洲大陆,南濒赤道,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这种地理位置造就了东南亚独特的气候和地貌。

整个东南亚地区多山地和河流,地形起伏较大。

其次,东南亚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热,年降雨量丰富,常年高温。

这样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众多热带雨林的家园,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

二、人文历史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包括了许多古老的文明。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东南亚地区就出现了一系列古代国家,如暹罗、高棉、占城等。

这些古代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繁荣发展,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古迹和文化遗产。

另外,东南亚也是航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多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并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锡、橡胶和木材等。

同时,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也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例如,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泰国和马来西亚在汽车制造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东南亚地区还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成立了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通过合作促进了地区贸易与经济一体化。

四、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虽然东南亚地区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大量的森林滥砍滥伐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物种灭绝。

此外,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同时,东南亚地区也加入了国际社会的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区域地理之东南亚

区域地理之东南亚


西

东帝汶
描述东南亚地理位置特征
①地处赤道附近,属于低纬热带地区 ②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 西临印度洋,北接东亚,南与澳大利亚 大陆隔海相望 ③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 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马六甲海峡是其咽喉要道。
优越的地理位置:“东方十字路口”
通往美洲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 峡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被称为 “咽喉要道”。
国际航运的咽喉要道之地——马六甲海峡
Southeast Asia
02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描述东南亚地形特征
中 山河相间
南 南北纵列
半 北高南低

沿河平原
马 山地丘陵为主
来 沿海平原狭小

地形崎岖 中高周低
岛 多火山地震
2、气候特征
读图,说出东南亚地区主要的 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填写下列表格
全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 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马来群岛大部分 马来半岛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季、雨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中南半岛 菲律宾群岛北部
区域地理之东南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西南风 高温多雨 印度洋 夏季风强 雨热同期 东北风 温暖干燥 蒙古西伯利 于冬季风 气象灾害
地狭人稠 资源贫乏 市场狭小
天然良港 港阔水深 风平浪静
“水量型缺水”国家
由于地处热带,新加坡长 夏无冬,降雨丰沛,多年 平均降雨量2400mm,降 雨密度高,持续时间短, 覆盖面积小。

东南亚-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东南亚-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区域地理之东南亚知识点)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S-25ºN)板块位置: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多火山和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

(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的意义: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2.范围①中南半岛:共有6个国家,分别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②马来群岛:岛屿总数有两万多个,是世界最大群岛。

有6个国家: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

3.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西南部山水相连。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河流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

②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地表崎岖,河流短促,平原狭小,分布在沿海地区。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和地震。

印尼被称为“火山国”。

爪哇岛上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2)河流水文①主要河流有: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湄南河、伊洛瓦底江等。

注入印度洋: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独龙江)经过的首都注入北部湾(太平洋)河内注入南海(太平洋)万象、金边23.5°N0°100°E120°E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湄公河三角洲半岛上各大河自北向南流,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河流上游河谷成V字型,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宽阔,形成冲积平原。

其中,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群岛上的河流短促,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第二节《东南亚》学案

第二节《东南亚》学案

区域地理——《东南亚》学案【学习目标】见书本P25。

【课堂过程】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在图上适当的位置标出马六甲海峡和克拉地峡。

二、东南亚丰富的物产读P27图2-2-10填写下表:三、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2、在上一页东南亚政区图中用颜色鲜艳的笔描画出下列表格中东南亚的主要河流。

3、根据河流的流向尝试归纳东南亚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四、东南亚的经济1、东南亚大量出口农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什么经济仍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材料】东南亚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经济落后。

殖民者将东南亚作为掠夺廉价资源的宝地,压抑本民族工业的发展,以便使其成为其工业品的销售地,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致使各国经济结构比较畸形、单一,主要以生产少数几种农、林产品或矿产品为主,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基础薄弱,经济上仍以初级产品为主。

但是东南亚各国在独立后,为了振兴经济,重视发展工业,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出口加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如果你是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并正在巴厘岛召开领导人会议,你觉得应如何实现东南亚整个地区的新发展,走上富裕之路?讨论发言。

五、中国与东南亚1、东南亚华人华侨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泛亚铁路4、中国与东南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紧张局势【作业】请选择一个东南亚国家制作PPT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或选择东南亚的一个热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做成PPT,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时间控制在8—10分钟。

区域地理_东南亚

区域地理_东南亚

东南亚一.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100E-140E)(10S-20N)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亚洲和大洋洲的过渡地带(2)范围: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

(东南亚的主要国家: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老挝马来群岛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一国跨两洲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半岛北部地势较高,山脉呈掌状向南展开。

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河流水文特征:由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落差大、水能丰富)马来群岛——山地为主,起伏较大。

地势高峻,沿海有狭窄平原。

多火山、地震。

2.气候特征: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量较少的内部平原和河谷地区为热带草原景观;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马来群岛——以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主3.板块活动与地质灾害:东南亚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会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三、居民和经济1.东南亚人口密度大,华侨人数多;华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农业:①农业生产的条件:东南亚位于热带,光照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力高→盛产稻米和多种热带经济作物。

②主要物产:稻米、橡胶、油棕、金鸡纳、蕉麻、椰子、锡矿、石油等。

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主要稻米出口国:泰国、缅甸、越南;橡胶最大产地:泰国;棕油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椰子最大产地:印尼(生产)、菲律宾(出口);蕉麻最大产地:菲律宾)③开辟了热带种植园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

(→单一的殖民地经济:只生产一种或几种的少数农作物。

3.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制造业(一般发展劳动密集且资本周转较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型工业);扩大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业)4.现存的问题:资金和技术对外国的严重依赖,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差别扩大等。

区域地理复习——东南亚

区域地理复习——东南亚

东南亚一、位置和范围(一) 位置(二)范围 1、两大自然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国家:越南(河内)、老挝(内陆国,首都万象)、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东帝汶二、自然地理概况(一)中南半岛1.地形: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马来半岛狭长。

平原分布于大河的下游及入海口附近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半岛南端为热带雨林气候3.水文:河流多由北向南流,受气候影响,流量大且季节变化显著(6-10月为汛期),受地形影响,上游山高谷深,河道侵蚀切割呈“V ”形,下游河道展宽呈“U ”形。

(1)红河:上游为我国的元江,下游红河三角洲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2)湄公河:上游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

为东南亚第一大河,湄公河三角洲4/5位于越南。

(3)湄南河:泰国境内大河,首都曼谷位于河畔“一红二湄”入太平洋(4)萨尔温江:上游为怒江,流经缅甸,水力资源丰富,注入印度洋(5)伊洛瓦底江:上游亦为中国境内河流,主要流经缅甸,注入印度洋4.自然带: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带5.矿产资源:锡(二)马来群岛1.地形:崎岖,平原少,多火山2.气候:热带雨林(年降水2000mm 以上,全年高温)3.水文:河流短促,流量较大4.土壤: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5.自然带:热带雨林经纬度位置热带(10°S -北回归线) 90°E -130°E 海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交通位置:“十字路口”—世界海运和航空枢纽,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咽喉6.矿产资源:锡、石油三、经济地理概况(一)人口人口稠密,主要分布于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黄色人种;信奉佛教(缅甸、柬埔寨、泰国)伊斯兰教(印尼和马来西亚)天主教(菲律宾);华人华侨分布广(二)农业1.条件: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但人均耕地少2.农业部门:(1)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科技落后,单产高,分布于平原丘陵(2)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产量大,出口量大橡胶油棕马来锡椰子蕉麻菲律宾稻米泰国石油文莱和印尼(三)工业1.发展条件:(1)丰富的资源(农、林、矿产资源)(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3)大量廉价的劳动力2.现状:改变过去以出口原料和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的落后局面,利用优势,引进资本和技术发展加工工业,经济发展快(四)旅游(1)独特的旅游资源:热带景观,沙滩岛屿、名胜古迹(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风土人情(2)便利的交通(五)城市——各国首都。

区域地理——东南亚

区域地理——东南亚

东南亚一、东南亚的范围1.东南亚:半岛+岛屿2.东南亚的国家: 唯一的内陆国:老挝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印度尼西亚二、东南亚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2.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之间的十字路口。

三、马六甲海峡与克拉地峡①“十字路口”的“咽喉”;1.马六甲海峡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③日本的“海上生命线”;①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2.克拉地峡 ②开凿克拉运河的意义:缩短航程,节省时间、费用;③开凿克拉运河对我国的意义;四、东南亚的地形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河流下游形成河口三角洲。

2.东南亚的河流①红河:上游:元江;流经国家:中、越;注入:太平洋;城市:河内②湄公河:上游:澜沧江;流经国家:中、缅、老、越、泰、柬;注入:太平洋;城市:万象、金边③湄南河:流经国家:泰国;注入:太平洋;城市:曼谷④萨尔温江:上游:怒江;流经国家:中、缅;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⑤伊洛瓦底江:上游:独龙江;流经国家:中、缅;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城市:仰光3. 河流开发与流域环境保护拦蓄洪水 淹没农田灌溉农田 迁移居民发展航运 水库淤积 养殖水产 诱发地震 调节河流径流 积极作用 负面影响 地下水位变化发展旅游业 水库富营养化 调节库区气候 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提供廉价清洁 导致水库周边生态的能源 环境的变化4.马来群岛:多山,地形崎岖,河流短,平原少(集中于沿海狭窄地区)且多火山、地震 。

五、东南亚的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终年高温多雨。

河流开发2.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六、东南亚丰富的物产1、东南亚的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金鸡纳、蕉麻、胡椒、木棉等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热带种植园农业)。

橡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油棕:马来西亚、印尼椰子:菲律宾、印尼蕉麻:菲律宾金鸡纳霜、胡椒:印尼2、东南亚水稻种植广泛,稻米是各国居民的主要粮食。

高二区域地理:东南亚(共79张PPT)

高二区域地理:东南亚(共79张PPT)

季风 气候
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 中南半岛和
分旱季、 菲律宾群岛
雨季
北部
热带 终年受赤道 雨林 低压带影响, 全年高 气候 盛行上升气 温多雨

马来群岛大 部和马来半 岛南部(赤道 附近)
热带作物, 雨季播种, 旱季收获
四季播种, 四季收获
三、人口稠密,华人众多
1、人口及分布
人口集中分布 在大河两岸的 冲积平原、河 口三角洲以及 沿海平原; 山区和岛屿的 热带雨林地区 则人口稀少。
3、主要矿产
找出石油生产国 锡矿主要分布地区
3、主要矿产:
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锡——马来西亚 形成世界最大锡矿带
石油——印尼、文莱
4、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
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问题: 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长期的殖民统治) 方向:外向型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⑴大力发展制造业;(劳动密集型)
东南亚
东南亚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南亚的范围及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和河流分布状况。 重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3、中南半岛的河流与地形的关系。
一、位置和范围
1. 位置(1)经纬位置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热带,跨南北半球
经纬度的范围:90ºE-140ºE,10ºS-25ºN
该地区人口最 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
2、华人、华侨最多的地区重
新加坡
240万
77%
泰国
600万
11%
越南
96万
1.3%
印度尼西亚
600万
3.5%
马来西亚
560万

区域地理东南亚知识点

区域地理东南亚知识点

区域地理东南亚知识点1、位置与自然环境:p 赤道两侧,s—n之间,主要坐落于热带。

2、十字路口的位置①、坐落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②、马六甲海峡是本区的咽喉,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3、地形与河流p 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湄公河平原是本区最大平原,生产稻米。

p ②、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平衡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就是世界火山最少的国家。

4、气候p ①、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p ②、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5、居民和经济①、人口a、世界人口稠密回去之一,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原产在爪哇岛;b、宗教:佛教(泰国将佛教作为国家);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②、经济——农产、矿产a、农产:经济作物较为丰富a、东南亚就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金鸡纳霜等经济作物最小产地b、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

泰国是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国;b、矿产: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知名a、锡矿: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b、石油:印尼、文莱。

印尼现已沦为东南亚关键石油输出国(主要进口日本);6、东南亚——国家地理①、印度尼西亚:※ ※※a、位置:东7区,千岛之国,火山之国。

b、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资源:矿产、地热、森林丰富,石油出口。

d、人口:人口一半在爪哇岛,多改信伊斯兰教e、城市: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f、旅游:巴厘岛就是知名游览区②、“狮子城”——新加坡:※ ※ ※a、边线:赤道附近,°e,东七区;b、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c、城市岛国:地人造奶油仁和,华人多,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交通要道上,港口条件不好,资源贫乏,粮食进口、淡水依靠邻国供给。

②、“狮子城”——新加坡:※ ※ ※d、利用有利条件快速发展经济:a、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b、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生产、电子电器等工业;c、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二区域地理学案【5】东南亚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二区域地理学案【5】东南亚

区域地理5·东南亚行政班:________教学班:________姓名:一、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认知 (一)位置与领土 1.东南亚包括哪些地区? 2.东南亚的组成国家唯一的内陆国: 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思考探究:为什么马六甲海峡相比东南亚其他的海峡更为繁忙?思路解析:马六甲海峡风浪轻小。

原因剖析: (二)地质、地形1.观察全球板块图,推断并写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对照地形图,修改检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并完成A 、B 两区域比较表格(河流对地形、气候的影响)。

3.结合地形描述模板和全球板块分布图描述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6分)4.材料 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是在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形成。

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1983年出版)一书,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温度(200 300℃)下形成。

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

还有另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地方均有含钠长石的火成岩侵入体。

结合材料,分析缅甸多玉石翡翠的原因。

(三)气候探究问题1:描述新加坡和曼谷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探究问题2:69月期间,仰光和丹兑两地降水充沛、丹兑降水A B 河流利用形式 地形特征 流速 流水作用形式明显多于仰光,请分别解释其原因。

(4分)(四)补充知识:烧芭1.什么是烧芭?原义是指焚烧芭蕉树,现今是指山民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放一把火把植物覆盖地烧出一块空地以用于耕作,植物燃烧的灰烬则作为天然肥料。

2.什么地方需要烧芭?【思维导图分析】3.烧芭的时间结合降水量图和综合思维,分析烧芭的时间。

4.烧芭的不利影响二、东南亚人文地理(一)人口和城市1.人口基本概况东南亚以黄种人为主,人口近6亿,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多信仰佛教。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从城市区位条件角度分析中南半岛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的原因。

高中区域地理—东南亚

高中区域地理—东南亚
第二节 东南亚和新加坡
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a.经纬度位置: 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地理位置
b.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太
平洋和印度洋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的主要部分
E
A
B
D
C
新课学习
说出下列国家的名称和首都 D
A
B
缅甸:内比都
C
泰国:曼谷
菲律宾:马尼拉
越南:河内
E
老挝:万象
F
实战演练
1. 战争与天气、气候关系 十分密切,60年代美国 对越南发动大规模地面 进攻,时间一般选择在 B A.7月 B.1月 C..9月 D.3月
C A B
2.有关图示区域板块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断裂谷地 B.位于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多褶皱山系 C.位于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D.位于三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多金属矿产
5、迅速发展的旅游业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缅甸的大金塔
新加坡
领土组成、位置 转口贸易(马六甲海峡) 经济 发展 发展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等 1、不利条件: 旅游业 花园城市
领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 粮 食、生活用水需要进口。
新 加 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面, 由新加坡岛和及多个小岛组成, 2、有利条件 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北 (1)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在:地 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 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 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 中心;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相望。约有400万人口 ,其 东口; 中华人占76.7% 。是一个 (2)港口优良(新加坡港是天然 地小人稠的城市岛国,世界著 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世界大 名的“花园城市”。

区域地理第二节东南亚

区域地理第二节东南亚

泰国
菲律宾(出口国)、 印度尼西亚(生产国)
蕉麻
由于茎和叶子跟 芭蕉树相似,故名 蕉麻。是做鱼网 和船用缆绳的优 质原料,还可编织 席子和地毯及优 质麻织衣料,
菲律宾 (生产国)
东南亚的稻田 泰国、越南、缅甸稻米出口国
国家
主要农作物
泰国、越南、缅 甸
泰国
世界重要(稻米 ) 出口国 世界最大(橡胶)生产国
(2)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 成因及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分 旱、雨两季
四、农业生产
1、思考:东南亚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2、思考:本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水稻种植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一般占地几千至几万公顷,雇佣成千上万名农民 从事大规模生产。种植园的数量在一个国家内不一定很 多,但却在该国有关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居于重要以至垄 断地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 地区。
1、主要农作物
找出天然橡胶、 油棕、椰子、 蕉麻的主要生 产国
油棕 马来西亚
果肉和种子含油量甚高,有"世界油王"之称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 终年( 高温 ),分( 旱、雨 )两季
探究 1.下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马__来___半岛和苏__门__答__腊__岛之间,沟 通了___太__平___洋和___印__度___洋。 (日2)本马本六国甲石海油峡贫在乏世,界所海需洋的交石通油中绝的大重部要分性来表自现中在东波斯湾 __沿_是_岸_从_,_欧_由_洲_波_、_斯_非_湾_洲_沿_向_岸_东_运_航_往_行_日_到_本_东_的_南_石_亚_油_、_航_东_线__亚必__各经__港过__口马__最六__短甲__海海__ __峡_运_。_航__线__的__必__经__之__地__,__是__连__接__太__平__洋__与__印___度__洋。的重要海上 (4通)道对日本来说,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相当重要,其中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区域地理东南亚

高二区域地理东南亚

高二区域地理东南亚高二区域地理:东南亚东南亚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且充满魅力的地区。

它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组成,这些国家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

本文将从地理、旅游和经济三个方面来介绍东南亚。

一、地理特点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给这个地区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

首先,东南亚拥有丰富的海岛资源,如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印尼的巴厘岛等,这些美丽的海岛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此外,东南亚有着许多活火山和热带雨林,这些地理特点使其成为了国际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二、旅游资源东南亚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比如,泰国的曼谷大皇宫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被列为世界遗产,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东南亚还以其世界一流的海滩和水上活动而受到游客的青睐。

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岛和泰国的普吉岛都是享有盛誉的旅游胜地。

三、经济发展东南亚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首先,东南亚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马来西亚和印尼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这为它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业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大量的旅游者涌入这些国家,消费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东南亚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地区。

它的地理特点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各国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而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为这个地区带来了繁荣。

对于地理学习者和旅游爱好者来说,了解东南亚的地理和旅游资源是非常有益的。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对东南亚地区的初步认识,并激发对这个美丽地方的进一步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二)范围
1、两大自然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国家:越南(河内)、老挝(内陆国,首都万象)、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
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东帝汶(帝力)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中南半岛
1.地形:中南半岛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经过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下游水流平缓,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南部马来半岛狭长,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马来群岛位于印度洋、太平洋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多火山带来的影响:①、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
的土壤肥沃。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半岛南端为热带雨林气候
3.水文:河流多由北向南流,受气候影响,流量大且季节变化显著(6-10月为汛期),受地形影响,上游山高谷深,河道侵蚀切割呈“V ”形,下游河道展宽呈“U ”形。

(1)红河:上游为我国的元江,下游红河三角洲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2)湄公河:上游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


东南亚第一大河,湄公河三角洲4/5位于越南。

(3)湄南河:泰国境内大河,首都曼谷位于河畔
“一红二湄”入太平洋
经纬度位置 热带(10°S -北回归线) 90°E -130°E 海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交通位置:“十字路口”—世界海运和航空枢纽,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咽喉
(4)萨尔温江:上游为怒江,流经缅甸,水力资源丰富,注入印度洋(5)伊洛瓦底江:上游亦为中国境内河流,主要流经缅甸,注入印度洋4.自然带: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带
5.矿产资源:锡
(二)马来群岛
1.地形:崎岖,平原少,多火山
2.气候:热带雨林(年降水2000mm以上,全年高温)
3.水文:河流短促,流量较大
4.土壤: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
5.自然带:热带雨林
6.矿产资源:锡、石油
三、经济地理概况
(一)人口
人口稠密,主要分布于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黄色人种;信奉佛教(缅甸、柬埔寨、泰国)伊斯兰教(印尼和马来西亚)天主教(菲律宾);华人华侨分布广
(二)农业
1.条件: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但人均耕地少
2.农业部门:
(1)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科技落后,单产高,分布于平原丘陵(2)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产量大,出口量大
橡胶油棕马来锡
椰子蕉麻菲律宾
稻米泰国
石油文莱和印尼
(三)工业
1.发展条件:
(1)丰富的资源(农、林、矿产资源)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3)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2.现状:改变过去以出口原料和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的落后局面,利用优势,引进资本和技术发展加工工业,经济发展快
(四)旅游
(1)独特的旅游资源:热带景观,沙滩岛屿、名胜古迹(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风土人情
(2)便利的交通
(五)城市——各国首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