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课程教案1、清清水世界年级一年级(下)科目环境教育第周课题名称1、清清水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水球”。
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难点: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准备地球仪、一杯水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亲爱的小朋友,当我们在欣赏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这些美丽的生灵时,可曾想过是什么让他们变得这样生动?当我们在口渴难忍、酷热难耐时,可曾想过是什么让我们清凉滋润?当我们欣赏苍劲有力的书法艺术时,可曾想过是什么创造了灵动的艺术魅力。
是水,是生命之水!现在让我们一起乘上绿精灵快艇,去探寻小水滴的故事吧!二、出示地球仪并提问:地球上是水多还是陆地多?讲解地球仪:蓝色部分是海洋绿色部分是陆地,得出答案地球是个大水球。
三、提问大自然中哪儿有水?各个地方的水是一样的吗?温度低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温度高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学生讨论回答,教师依次展示正确答案,并鼓励回答。
四、讲故事《我的四季旅行》五、提问“水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小组讨论,教师总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六、水能够发出动听的声音,让我们试一试。
教师用笔也是敲准备的一杯水,叮咚叮咚…让学生想象流水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七、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用各种方式赞美水1、画一幅画2、拍一张照片3、写一首赞美水的诗。
……八、总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1、清清水世界教学反思2、神通广大的小水滴年级一年级(下)科目环境教育第周课题名称2、神通广大的小水滴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水的用处,懂得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激发学生对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了解水的用处、懂得动植物离不开水、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水。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你知道水有那些用处吗?让学生讨论回答,引出下文。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2. 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4. 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5. 环保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保护大自然。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保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案内容待补充。
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环保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垃圾分类箱、节约用水设备等。
3.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如公园、动物园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3.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环境。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环境问题。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的环保知识,尝试在生活中实践。
2. 布置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让学生写下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年级环保课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环保课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一年级环保课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教师:XXX 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的是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没有一定的阅历,没有一定的交际技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品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通顺,说完整,培养学生积极发言。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际,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行动起来,热爱地球母亲,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的练习,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学生组内交流的组织,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交际。
课前准备1、学生用废旧垃圾制成的工艺品。
学生画的有关处理垃圾方法的儿童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你看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积极地投入到说话情景中去。
)二、明确要求,激发热情。
师: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垃圾,(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垃圾”)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现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嗳!交流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教师板书交际要求,学生读一读,明确要求。
)第一,说要清楚,声音响亮;第二,听要明白,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话,待对方讲完后可以发表意见;第三,交际时要注意礼貌(如:大家好!谢谢……)三、交流合作,人人参与。
1、组内交流2、检查汇报,师生点评。
师:谁能把你的交流内容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呢?3、小结:我听明白了,你说在吃水果的过程中会产生垃圾,对吗?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袋都是垃圾。
你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难怪你知道得这么多。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能让学生深感“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危害”,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是“变废为宝”了,相信他们会带着课堂所学走进生活。
一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类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热爱大自然: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教育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4. 环保行动: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教授学生如何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5. 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从自己做起,影响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环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做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四、教学安排:第1-2周:学习环境的概念,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3-4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学习环保行动的具体做法。
第5-6周:培养环保意识,讨论如何从自己做起参与环保。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环保行动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实践活动表现:在环保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态度和实际操作,评价他们的环保行为。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和实物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设置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将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环保行为的变化。
七、教学资源:1. 课件、教案、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
2. 环保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料。
3. 实物道具,如垃圾分类桶、节能灯泡等。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生活环境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资源提供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2. 环保行为习惯: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教学活动:1. 观看环保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为和经验。
第三章:垃圾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教学活动:1. 观看垃圾分类动画,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短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2. 节约用水的措施: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设备、合理安排用水教学活动:1. 观看节约用水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节约用水经验和方法。
第五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树木的重要性: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生态平衡2. 保护树木的措施:不乱砍伐树木、种植树木、保护绿化教学活动:1. 观看树木重要性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保护树木经验和想法。
一年级保护环境教案

一年级保护环境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1]一年级环境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方,而现在的污染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也是人人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因此,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一个挑战,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因而,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每班学生约60人,他们基本掌握的知识的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五、教学内容:1、认识绿、保护绿、做绿色小卫士。
2、节约用水3、热爱大自然4、保护生态环境六、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七、教学进度安排二、三月:认识绿、保护绿、做绿色小卫士。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运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2)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环保小卫士,增强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认识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讨论交流。
3. 教学内容:(1)介绍环境的定义,让学生知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
(2)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第2课时:热爱大自然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讨论交流。
3. 教学内容:(1)展示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讲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第3课时:节约用水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
2. 教学方法:游戏、实践操作、讨论交流。
3. 教学内容:(1)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介绍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3)组织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实践活动。
第4课时:垃圾分类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
2. 教学方法:游戏、实践操作、讨论交流。
3. 教学内容:(1)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介绍垃圾分类的方法,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3)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第5课时:环保小卫士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2.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3. 教学内容:(1)讲解环保小卫士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环保小卫士。
一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

1、小动物的家教学容《环境教育》一年级教材第1-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动物跟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家园。
2.对于常见的一些动物,能够区分出它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3.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很多动物与植物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着“食物网”。
教学重难点1.了解常见动物的生存的地方。
2.掌握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破坏了其一就会影响整个环境。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关于家的歌曲,让学生感知家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我们每天放学了都会回到我们那个温暖的家。
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小动物们有家吗?生:小动物们也有家。
教师:对!小动物们也是有家的。
它们跟人类一样也是有自己的家,只是它们的家没有我们的家那么大,那么漂亮。
它们的家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等等。
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本第1页的小动物图(1)你知道这些小动物们分别住在哪里吗?把书翻到第1页,请你帮这些小动物找家,将这些小动物添到第2、3页对应的地方。
(2)共同讲解答案。
小结:每个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要爱惜我们身边的小动物。
2讲解动物之间的联系出示课本第4页的图教师:这些图片美丽吗?你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吗?学生分组完成,并说明鲸鱼和金鱼能不能放在一起。
教师:这些小动物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讲解食物网教师:请大家观察课本第5页的这个图,你发现了说明?生:我发现狼吃小兔,小兔又吃草。
生:我发现小鸟吃蚯蚓,也吃蝗虫,还吃昆虫,而这些被它吃的又吃草。
生:猫头鹰吃小兔,也吃老鼠,而老鼠和小兔都吃草。
教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你们通过你们的观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动物与动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小动物与植物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你说的对。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生物都不是以一种生物为食物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成为相互交叉的网,这就是“食物网”。
提问:从这“食物网”中,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生:我发现“食物网”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少了其一就好像“网”破了一个洞。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存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环境类型。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
3. 视频观看:观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视频,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第二章: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行动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2. 环境保护的行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措施。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环境保护角色,如环保志愿者、社区居民等,进行情景模拟。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的实际操作。
第三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平衡的保持等。
2.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植树造林的实际操作。
第四章:生活中的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环境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环境保护的行动意识。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环境保护方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生活中的环境保护实践: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讲解生活中的环境保护方法和实践。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环境保护。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的实际操作。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育教案(精选五篇)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育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一年级环境保护教育教案环保教育教案(一)——你会怎样做?【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知识。
2、学以致用,学会节约。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节约。
【课前准备】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学习过程】一、导入二、学生讨论在自己的家中有哪些浪费的现象(1)没有在屋里也开着灯(2)没人看电视,电视机开着(3)自来水开着,人没在家里,水浪费了……三、我们应该怎样节约资源1、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教师总结:四、今后你打算怎样节约资源?1、不在房间的时候,随手关掉电灯;2、重复使用塑料袋;3、节约用水;4、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5、节约用电;6、少用塑料袋;……五、小结环保教育教案(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当前的生存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
2、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去保护环境。
教学步骤:一、我们生存的环境,你满意吗?(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1、树叶上有很多黑的灰尘;2、有雾的时候,空气中有臭味,同学们都不想出门了3、下雨的时候,地面变脏了,全是黑黑的;4、马路上的灰尘很多,特别是有车过去的时候,有很多的灰尘;二、教师指导分组讨论,交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各组汇报情况(1)周围的树很少,人们只砍树,不栽树;(2)和火电厂有关,火电厂的烟囱里冒出了浓烟;(3)人们燃烧一些废弃物,大量的烟尘是环境越来越糟糕了;三、质疑:我们应该怎么办?(1)各组小结:(2)教师总结:多栽树,少砍伐;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四、说一说:你会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事?(1)不乱扔垃圾(2)看到地上有垃圾就捡起来(3)好好学习,长大后用所学的知识去保护环境(4)让父母尽量不要燃烧废弃物五、小结环保教育教案(三)———和动物做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让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地球1. 让学生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外观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环境问题的产生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第三课时:环保意识的重要性1. 让学生了解环保意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
第四课时:环保知识和技能1. 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五课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1. 让学生了解环保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技能。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培养环保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和环保习惯的养成。
五、教学资源:1. 地球图片、环保知识资料。
2. 环保活动道具、工具。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我们的地球1. 出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外观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环境问题的产生1.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第三课时:环保意识的重要性1. 讲解环保意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
第四课时:环保知识和技能1. 讲解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五课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1. 讲解环保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2. 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保护宣传片,让学生对环境有直观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想法。
3. 进行环保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节约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状况,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绿色生活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我国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 介绍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举行资源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资源的重要性。
2. 开展节约资源实践活动,如节水、节电等。
3.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节约资源计划,培养节约习惯。
第三章:保护动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介绍保护动植物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增强对动植物的认识。
2. 开展保护动植物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放生等。
3. 引导学生参与保护动植物的志愿者活动,实践关爱行动。
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处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
教学活动:1.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分类投放垃圾等。
3.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第五章:绿色出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和好处,认识到绿色出行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绿色出行的概念和好处。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树木能够绿化、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爱护树木;2、知道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极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4、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知道,树木能够绿化、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爱护树木;三、教学准备:图片、儿歌四、教学过程:一创景激趣,揭示课题;1、课件一参观游览巴黎公园、北京颐和园、昆明世博园,展示各地美景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老师及时揭题;2、“看到的景色美吗是什么把公园打扮得这么美呢小朋友们又该怎么做的下面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老师板书课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二创景激情,学文明理;l、树木可以绿化、美化环境;①课件二、让学生看图听配乐范读;动画的课文插图②课件三A、老师带学生们虚拟入境游玩;③“小朋友们看见什么公园漂亮吗”④课件三B 、课件出现没有树木的公园一角“这样情景的公园,你会觉得怎样”⑤“让我们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它们的面貌;抽调学生作品”“这时我们所见到的公园,你又觉得怎样”板书:绿化、美化环境;2、爱护花,做到“不摘花;”①“树木美化我们的环境,大家都喜欢它们,兰兰小朋友无意间攀折了树枝...”②课件三C虚拟情景“这时,你会对兰兰说什么”小朋友相互说;“再听听‘树’会对兰兰说什么”小朋友们带上树的头饰自由站起来即兴表演说③“听了树的话以后,小朋友们知道爱护树就要怎么做”3、爱护树木,做到“不折树枝、不打果子”;①投影课文插图;②“这树长得多茂盛,可有的小朋友采树叶,折树枝玩,这样做好吗”③小朋友快戴上头饰,扮演角色回答;④“听了小树苗的话,这两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学生自由回答,或表演;“爱护树木就要做到不践踏树木”⑤“请小朋友们将课前了解的树的各部分的作用,向小组里的小朋友们介绍;”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八条告诉我们什么投影齐读一遍;“爱护树木就要做到不践踏树木”⑦板书,不践踏树木;三深化明理,辨析导行1学儿歌配乐2展示课后练习四幅插图投影3学生对四幅插图进行辨析;4课件三E展示以下生活情景;A、李红和王芳把橡皮筋的两头结在树上,在跳橡皮筋;B、一夜暴风雨,学校刚栽下的小树刮倒了,小花圃的花也被打得七零八落;5“你看见,会怎么想,怎么做”6“平时怎样提醒游人一起保护公园里的花草树木”7小朋友讨论,派代表发言8动手做一件爱护树木的事;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小朋友们学到了什么”2、“树木能绿化、美化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如果大家都能爱护它们,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就会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五游戏、表演课后延深1、课件四虚拟各类家庭环境;2、小朋友们摹拟打电话,打电脑,写信、画画、写诗等,分别向家人、朋友介绍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义,办法;配儿歌音乐3、结束;五、板书设计:第一课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绿化、美化环境不践踏树木六、教学后记:第二课我爱花我爱草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2、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3、爱护花草树木,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坪、不折树枝、不摇小树;行为:二、教学重点: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知道花草树木;2、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爱护花草树木,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坪、不折树枝,不摇小树;三、教学难点:爱护花草树木,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坪;不折树枝,不摇小树,以爱护花草为荣;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想一想1、出示课件1,请看大屏幕,在农村的田头,夏天的中午太阳直晒,人们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吃饭,小朋友们在这里玩耍;提问:1请问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到树阴下小结:因为夏天,大树可以遮阴,树下很凉快,空气很新鲜,所以我们都喜欢到树阴下乘凉;2、出示课件2,再看大屏幕,在公园里,人们在游玩,个个喜气洋洋;提问:1请问人们为什么喜欢到公园去玩小结:公园里环境优美,有花、草、树木,使人心情愉快;2你们喜欢到公园去玩吗3、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你们都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花草树木街心公园、校园、街道两旁、公园等等4、老师:这么多地方都有花草树木,真好;那么,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花草树木会怎样呢比如:夏天,没有大树遮阴;公园里也没有花草树木,象前几天和昨天从内蒙刮过来的沙尘暴,刮的人们满脸都是沙子, 还直呛嗓子,那你们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环境呢给人的生活带来生多烦恼,使人心情很不好;小结:大家知道了花草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健康,使人精神愉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我们都爱它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我爱花我爱草;出示课件3,板书课题:十二、我爱花我爱草大家齐读课题二、学文明理1、过渡: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对待花草树木的2、出示课件41公园里的花真美丽,一个小姑娘想摘一朵花带回家去;花儿说:“请不要摘下我,我要向更多的人微笑;”提问:花儿为什么劝阻想摘花的小姑娘呢小结:公园里的花儿是为游人服务的,是供大家欣赏的,给人们带去“微笑”, 使大家心情愉快,小姑娘不应当只为自己喜欢就摘花影响大家;小姑娘怎样做才对呢2出示课件5,板书:不摘花小姑娘听了大家的劝告,不再摘花,花儿笑得更美了;小结:爱花更是一种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不能因为自己喜欢花儿的美丽,影响大家赏花;三、教师总结:你学到了什么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我爱花我爱草不摘花五、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出示课件6,请看大屏幕;提问:路边的小树摇着枝条,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想做什么折树枝做小帽;小树说“请不要折我的枝条,我要长成大树,让更多的人乘凉;”表达了小树什么心愿呢小结:小树愿为大家服务,为人们遮阴,让更多的人乘凉;听完小树的话,小男孩会怎样做呢3出示课件7,板书:不折树枝4出示课件8,请看大屏幕;提问:一片草坪绿油油,两个小男孩想做什么小草怎么说呢小草说:“请不要践踏我,我要为更多的人服务;”听了你的话,他们怎样做呢出示课件9,板书:不踏草小结:小草愿为大家服务,美化了环境;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想玩,影响小草生长,也影响大家;5让我们看看花草树木们是怎么说的“花草树木的话”;花草树木都说:“我们是大家的好朋友,请把我们爱护好;”小结:花草树木是大家的好朋友,供大家欣赏,对大家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克服只为自己不顾大家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 人人都要爱护花草树木;出示课件10,板书:爱护3、“花草树木”表演三、评一评过渡:下面,我们来评一评图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1、出示:小朋友们有爱护花草树木的,也有不爱护花草树木的;2、提问:1谁是爱护花草树木的2谁是不爱护花草树木的为什么3联系实际:想一想,你们以前有谁像他们一样不爱护花草树木今后打算怎么做小结:花草树木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摇小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板书:不摇小树四、议一议1、出示课件13:在公园里,小海摘花,小新折树枝,小生踏草坪;大家都说他们做的不对;小海说:“我只摘一朵花;”小新说:“我只折一根树枝”,不摇小树;小生说:“我只踩一点小草,有什么关系”2、思考:他们这样说对吗为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四人组讨论3、小结:这些花草树木都在公共场所,都是人们常去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仅仅破坏一点点没关系,很多人都这样做,就会造成很大破坏;我们从小爱护花草树木,人人都要从我做起,自觉地从点滴小事做起;4、结合发言给这三个小朋友,做打电话游戏,用打电话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五、读一读1、放录音:配乐儿歌朗读;2出示,老师领读儿歌,学生齐读儿歌;六、总结:通过这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3、出示课件15,整个板书;总结指板书;七、板书设计:第二课我爱花我爱草不折树枝不踏草爱护不摇小树八、教学后记:第三课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环保的意识;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达到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并学会倾听;二、教学重难点:能清楚明白的讲出自己对环境状况的了解;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周围环境保护或污染的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美丽的短片,同学们要认真观看;看完之后,请大家谈谈感想;2、说说看过后的感受;3、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使人赏心悦目;小鹿、猛虎、野兔、可爱的鸟类,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美丽的自然环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愉悦,更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可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地球,这个我们生活的美丽家园,正一天天被破坏、被污染;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关注一下周围的环境;板书:周围的环境二小型报告会:1、我们周围的环境怎样,你了解吗请将你了解到的讲给大家听;引导学生分类交流,适当点拨;2、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文字资料,老师从中学到了不少;我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了资料,不仅仅是文字资料,而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我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放课件3、看到这触目惊心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学生讨论后得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四板书设计:第三课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环境保护环境非常重要五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二分组讨论:我们不能只是愤怒、难过,而应当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出努力;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怎么样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板书:怎样保护1、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将小组意见综合起来,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2、今天,在座的有学校的领导和许多老师,你们愿意面对面说说自己的想法吗你们小组最想对谁说呢3、同学们针对我们的城市、国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可是今天不能亲口告诉有关的领导和单位,那我们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向他们倾诉心声呢三拓展最后,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有趣的片子;1、你看懂了吗2、我们地球已经伤痕累累了,正期待着人类去拯救它,保护它;庆幸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各个国家也都纷纷行动起来,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日益增强;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丽的四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关于环保的知识,想出了许多有效的办法,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只有准确、生动、精炼的话语,才能打动别人的心;今后,我们还会有许多这样的课程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进去,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五板书设计:第三课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怎样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六教学后记:第四课走进大自然一、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三、教学准备: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2、进入学习新课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3、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4、板书设计:第四课走进大自然大自然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5、教学后记:第二课时1、复习引入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1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2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3、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4、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关系,知道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护,花草树木也要得到人的保护,动物更需要人们的保护;关心环保就是关心我们自己;5、板书设计:第四课走进大自然河水花草树木动……都需要人们的保护关心环保就是关心我们自己6、教学后记:第五课绿色大地我母亲一、教学目标1、知道土地滋养了万物;2、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土里生活着哪些好朋友;3、能用实验观察土的颜色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五彩的土壤滋养了世界万物;2、教学难点:了解土里生活的好朋友;三、教学准备1、仔细看土壤外表,看到了什么2、用纸巾包土,使劲捏一捏,摊开纸,看到了什么四、教学过程一观察土壤1、同学们已在家观察了土壤,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些什么颗粒状湿的褐色的有小虫子有落叶有树根有石块有……2、你的窗纱上都留下了什么植物类:落叶树枝树根花瓣……动物类:蚯蚓屎壳郎蚂蚁……3、总结:你看到土壤里有什么二研究土壤1有放大镜的用放大镜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颜色深浅2用手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3用手握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4用手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潮湿度三总结全课:教师教读:我并不美丽,可许多人叫我妈妈,因为——我给每一颗种子输送养料,我给每一棵树扎根的地方,我托起每一座山,我挽起每一条河,我给每一个期待收获的人带来希望四板书设计:第五课绿色大地我母亲土壤五教学后记:第六课藏在大自然里的“宝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寻找大自然怀抱中的“宝贝”;2、了解这些“宝贝”的特别之处;3、知道“宝贝”的来历;二、教学重难点:寻找大自然中的宝贝并了解这些“宝贝”的特别之处三、教学准备:“宝贝”图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寻找大自然隐藏着的数不清的“宝贝”,种子、叶子、石头、羽毛……2、猜一猜,这是谁留给我们的“宝贝”3、“寻宝”之前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4、和大家一起鉴赏“宝贝”,说说自己“宝贝”的特别之处5、猜猜“宝贝”的来历也很有趣;6、这些“宝贝”的遭遇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给它编个小故事吧;如果能把它画下来,那就更了不起了;7、总结、展示8、板书设计:第六课藏在大自然里的“宝贝”大自然有数不清的“宝贝:种子、叶子、石头、羽毛……9、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二学习新课1、植物妈妈传播后代的办法可多啦,一起学一学;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传播种子主要有: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弹射传播1靠水来传播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3靠风来传播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如果孩子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其实答案就在种子身上;种子有着神奇的“旅行本领”,借此,它们可以处处安家,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当然这个是一个寓意您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加杨杨柳科中的杨树也是靠杨絮传播种子,看这一幅图像中加杨的果序将要成熟,果开裂杨絮就四处飞扬,大街上杨絮到处散播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行道树应种雄株杨树,不能种雌株杨树;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酢浆草: 有的植物靠机械方式将种子散播出去,酢浆草便是其中一例,它是一种很普通的野生杂草,开小黄花,花后结具五棱的蒴果,成熟时,果沿室背开裂,果壳卷缩将种子弹出,抛射至远处;凤仙花: 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又一例;苍耳: 苍耳这种植物你可能已经见过,每当秋天野外郊游归来,它的果实会挂在你衣裤上,仔细察看它的刺毛顶端带有倒钩,可以牢牢钩住,不易脱落,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为它的种子传播尽了义务;类似苍耳这样传播种子的植物还很多,在草原牧区,这种植物对毛纺织业是一大害,羊毛中夹有这种植物的刺毛会大大降低成品质量,以至毛纺工业有检毛刺的工序;中华槭: 槭树的果具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将其中的种子带向远方;2、快乐的收获美丽的秋天一定让你的“百宝箱”变得满满的,让我们把画的画,拍的照片,收集来的“宝贝”布置成一个琳琅满目的展览会吧讨论要求:谁是展览讲解员该怎样讲解我们的展品如何吸引参观者3、交流与表达开完丰富多彩的自然博览会以后,让我们一起快乐的联欢;把我们创作的童话故事、舞蹈、歌曲等在大自然中表演出来;教师教读: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我曾在你的怀里快乐的游戏,你曾在我的眼里呈现多变的的美丽;亲爱的朋友,我会常来看看你……三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四板书设计:第六课藏在大自然里的“宝贝”传播方式主要有: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弹射传播五教学后记:第七课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知道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动植物图片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说说你喜欢的动物和植物;2、谈话:听了同学们的叙述,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说说你了解的植物: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介绍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事实;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回家在家长指导下做小实验:取两只同样大小的水槽放入同样多的水,再分别放养几条鱼,其中一只水槽里再放入水草,水槽里的水不要换掉;几天内观察鱼的生活情况;四、总结;五、板书设计:第七课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人类的好朋友:动物植物保护六、教学后记:第八课大家一起做环保一、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二、活动重难点: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保护环境;三、活动准备: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四、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如: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等;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案(最终5篇)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案(最终5篇)第一篇:一年级下册环境教案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藏在大自然里的“宝贝”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大自然里的“宝贝”认识大自然。
2、通过自己找到的“宝贝”进一步的了解大自然的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准备:旧信封、纸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大自然隐藏着数不清的“宝贝”,“种子”、“叶片”、“石头”“羽毛”……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来吧,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寻找独特的“宝贝”。
二、过程1、将四个同学分为一组,把学生带到植物园中,给他们15~20分钟时间去寻找自己认为很有趣的东西,找到后放入袋中。
2、15~20分钟后,集合学生,回到教室。
3、各组派代表向大家展示他们找到的东西,并讲出它是在哪里找到的?欣赏课本上的小朋友都找了些什么?你认识它们吗?猜一猜这是谁留给我们的宝贝呢?三、结束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了大自然中的宝贝,有的同学找到了美丽的花、可爱的小蚂蚁、有趣的石头等等,大自然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宝贝,希望同学在课后的时候多细心的去发现它的存在,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的小朋友一起去户外寻找了大自然的“宝贝”,这节课啊我们要一起再去看看大自然里边还有那些事我们没有找到的小动物。
二、欣赏1、出示课件图片。
2、看一看这是什么?(小鸟的一家、小蚂蚁)3、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看过它们吗?谁知道关于小蚂蚁的故事?请同学发言说小蚂蚁的故事,最后老师补充,小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是靠触角来打招呼的,你别看它们平时出门都是整整齐齐的排着队伍的,但是要是你把它们来的路上哪怕是一个小石头你移动了,小蚂蚁就不知道路了。
因为它们是靠气味来认路的,如果一个蚂蚁如果发现了食物,它就会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气味,其他的蚂蚁就会沿着这条路线去找食物,并不断地加强气味。
如果这里的食物被采集完了,没有蚂蚁再来,气味就会逐渐消散。
如果一只蚂蚁被碾碎,就会散发出强烈的气味,立即引起其他蚂蚁警惕,都处于攻击状态。
小学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

第三节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3、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2、如何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
3、生态环境被人类破坏的图片和一些事例。
4、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总结延伸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
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第四节 城市的固体废弃物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城市废弃物的概念、来源、类别,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使学 生正确认识城市废弃物的同时,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途径。
对环境造成的几种不同的危害。
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城市废弃物。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了解,来具体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 生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阐述城市废弃物的概念,并联系实际举例。
二、城市废弃物的五大危害:使生命之源趋于枯竭; 使生命要素受到损害; 使人类母亲的呼吸受到摧残; 是生活空间受到损失; 使人类健康受到侵犯。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环境问题的表现:举例说明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境保护的意义:阐述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4. 环保行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物:准备一些环保道具,如节水龙头、分类垃圾桶等,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环保产品。
3. 视频资料:准备一些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环保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 环境问题的讨论:播放环境问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危害。
4. 环境保护的意义:讲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5. 环保行动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和经验,激发其他学生的环保意识。
6. 环保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利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情感,使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关注。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认识环境问题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环境问题的现状。
2.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第2课时:爱护花草树木1. 导入:讲解花草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爱护花草树木。
3.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种植花草树木。
第3课时:节约用水1. 导入:讲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 学生分享节约用水的做法。
3. 实践活动:设计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
第4课时:垃圾分类与回收1. 导入: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
3. 实践活动: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过程。
第5课时:环保出行1. 导入:讲解环保出行的好处。
2. 学生分享环保出行的经验。
3. 实践活动:设计环保出行宣传画。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
2. 学生环保行为的养成情况。
3.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花草树木种植工具。
3. 垃圾分类相关资料。
4. 环保出行宣传画素材。
五、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4.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六、教学活动第6课时:我们的地球村1. 导入:通过地球图片和地球仪,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不同面貌。
2. 讨论: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对我们的影响。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村。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环境保护的意义: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3. 环保行为习惯:教授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环保,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4. 爱护动植物: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学会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资源。
5. 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保护的意义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法:教授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环保活动材料:如植树工具、垃圾袋等。
3. 作业本:用于学生记录环保行动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环保知识的兴趣。
2. 学生行为改变: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3. 学生感悟:通过作业本收集学生的环保感悟,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6. 环境污染问题:介绍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7. 环保法律法规:简要介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环保有法可依。
8. 环保科技:介绍一些环保科技,如太阳能、风能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9. 环保意识调查:让学生调查周围人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
10. 环保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如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骑自行车上学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问题、环保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保教案1、《走进大自然》教学时间:4周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教后感:应本活动从明理到实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学上须花一些时间,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关系,经教师一度地启发,为学生激起了一股热爱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护,花草树木也要得到人的保护,动物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使小学生从小接受到环保教育。
2、《绿色大地我母亲》教学时间:6周教学目的:1、知道土地滋养了万物。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案

一年级下册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保知识: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3. 环保行动:植树造林、保护动物、减少塑料使用等。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环保知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践行环保行动。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环境问题的现状,引发学生关注。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环保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第一章: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
2. 教学内容(1)地球的位置和特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气候特点等。
(2)地球的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教学重点地球的位置和特点,地球的环境问题。
4.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地球的环境问题,并激发保护地球的意识。
5.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和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关注。
(2)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地球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的重要性。
二、第二章:空气污染的危害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培养学生关爱空气质量、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空气污染的来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秸秆焚烧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气候变化等的影响。
(3)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等。
3. 教学重点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三单元拜访土著居民
第一课时:制作标本
探究目的:
为了将环境保护的理念付诸实践,我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选择了对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和研究作为活动的课题。
通过观察和研究校园里各种生物,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生物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制作并鉴定标本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区分不同生物的名称。
对于不认识的生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生物标本,并对各种生物进行鉴定。
标本制作可采用橡皮泥或植物。
二、制作卡牌
学生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学名和生活环境等知识,最后编写名录并制作塑料质地的卡牌。
三、总结阶段,表达交流
调查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调查过程、结果和体会,还可以提出在调查中所想到的其他问题,跟其他小组交流。
全校师生能在每棵花卉植物上看到挂着的学名牌,学生对生物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花草树木绿化校园,保护环境的认识也有进一步的提高。
四、游戏与拓展
学生分享介绍有关生物的好办法。
第二课时:智慧加油站——动物的本领
设计理念:
本课采用让孩子们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喜闻乐见地参与活动,培养孩子的听、演、评、说等能力,发
展语言与思维,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孩子们体会到口语交际课堂的趣味。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本领和生活性。
2.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3.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大方地说出动物的本领和生活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动物的资料,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并自制喜欢的动物头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
老师介绍:“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说本领’大赛,得到
冠军的小动物,狮子大王要奖励它到北京去旅游。
小动物们都想当冠军,于是托我带个信,请咱班的孩子去给它们当拉拉队。
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二、自主评说,双向互动
过渡语:“孩子们,今天的比赛你们可以帮自己喜欢的小
动物说本领。
比赛的准备工作开始。
”
1、练动物本领
学生自己练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本领,看看谁说得更清楚。
2、小组交流
在四人研究小组里,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本领。
本课主题为“动物王国”,包括三个部分:自我介绍、说故事和课外延伸。
在自我介绍环节,小组内的代表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它们的本领。
在说故事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讲述动物王国中发生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分享人类与动物
友好相处的故事。
最后,在课外延伸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为动物当讲解员,向更多的人介绍它们的本领。
本课主题为“藏在大自然里的宝贝”,旨在通过寻找大自然中的“宝贝”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在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带他们到植物园中寻找自己认为很有趣的东西,并在回到教室后展示和分享。
在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
最后,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更加细心地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曾经看到过小蚂蚁呢?小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通过触角来打招呼。
尽管它们平时会排队整齐地出门,但如果路上有一个小石头被移动了,小蚂蚁就会迷路,因为它们是靠气味来认路的。
如果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它就会在回家的路上留下气味,其他蚂蚁就会跟着这条路线去找食物,并加强气味。
如果食物被采集完了,气味就会逐渐消散。
如果一只蚂蚁被碾碎,就会散发出强烈的气味,立即引起其他蚂蚁警惕,都处于攻击状态。
除了动物,植物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
比如,苍耳、莲子和蒲公英都有不同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宝宝。
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方式,并想想还有哪些方法。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和植物与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当它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威胁时,就会攻击人类。
因此,我们应该善待这些小生命,这样我们才能更友好地生活在一起。
在本节课中,我们采集了各种树叶,并用它们来装扮活动室。
我们可以用湿抹布将树叶擦干净,然后用胶带、绳子、彩色纸等材料来制作各种树叶作品,如拼贴图案、穿成长条、做项链或镜框等。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动脑筋,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并与同伴一起进行环境装饰美化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