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
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为此,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水平目标: 1、观察实验水平: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水平: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
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理应多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理应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能够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能够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能够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
况下没有做功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
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
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
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教
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
物体是否做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说出下列
词语中“功”的含义:功劳、立功——贡献大功告成、
事半功倍——成效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
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
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
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 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
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
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
向上移动了距离。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
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
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
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 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
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
水,水平前进) (二)功的计算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
规定,以及公式、单位。功的公式:W = F S W—功—焦
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 m) 功的单位
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关于公
式的几点说明: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练习题:
1、用100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40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
向上前进了3000m,拉力做了多少功? 三、课堂小结:力
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_力的方向
上移动的距离,即W=F_s注意:F≠0,S=0时不做“功” ;F=0,
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焦=1牛_1
米,即1J=1N·m 四、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1、“功”的含
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
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功”
新概念引入,学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
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区分日常功的认
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水平目标 1、培养观察水平: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理解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培养思维水平: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德育目标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理解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实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协助学生分析如何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教法建议关于测量部分,因为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所以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