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 建筑 特色做法
16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16闽南民居营造技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泉州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俗称“皇宫起”的官式大厝是泉州最为典型的类型,在泉州侨乡随处可见,其代表作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安蔡氏古民居和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杨阿苗故居。
闽南民居属于中国院落式民居的一个流派,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主要工种,其中大木作最为重要。
工匠也按工种分类和分工,同样以大木作工匠为核心。
该技艺发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早报讯(记者张素萍)泉州南音、泉州李尧宝刻纸已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但鲜为人知的是,泉州市博物馆发起参选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也入选世界“非遗”!记者昨日获悉,8月19日至20日,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颁证仪式暨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其三大技艺之一,也被囊括其中。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建筑修复师姚洪峰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我国3个省的营造技艺“捆绑”在一起,联合进行申报的。
福建省是其中之一,而泉州是福建省惟一参与并入选的城市。
其实,申报工作早在2008年前就开始了。
“我们以杨阿苗民居为代表性建筑,制作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用来介绍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泉州,工作人员以杨阿苗民居建造技艺为范本,“阐述”了该技艺。
此技艺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子项,也许就是它造成了该技艺入选世界“非遗”,但却长时间“养在深闺人不知”。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福建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代表。
2009年,该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之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闽南传统建筑特色
山墙
• 山墙的砌筑方式有以下几 种:
• 1) 出砖入石: 这是最具有 闽南特色的砌墙方式。它 利用形状各异的砖、石、 瓦砾的交错堆叠, 粘以糖 水灰, 构筑墙体, 具有环 保、经济、坚固等功效。 用这种方法砌成的墙不仅 坚固防盗、冬暖夏凉, 而 且古朴美观。
• 2) 人字砌石墙: 又称人字 躺。将大小相近的石块,左 右倾斜45度交错叠砌, 形成 人字, 这种的施工砌法困难 度较高, 但整体结构性较好。
• 3) 斗砌砖墙: 用大块扁形的红 砖, 以竖立及平放的方法组立 成盒状, 内部再填塞, 土石碎料。 这种做法的墙体, 很厚实, 又可 以节省砖材, 外观形成宽窄相 间的分隔, 在阳光下显得特别 红艳, 散发着传统建筑的魅力。
三间张布局
• 闽南民居建筑单体的细部也很有特点, 如屋顶风格、镜 面、山墙的装饰取材及手法往往能够体现建筑的意向特
色。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镜面——正立面
墙体——“红砖文化”
• 闽南民居正立面非常华美, 红色的传与灰绿的石头形 成鲜明的对比,墙体上的 石雕装饰也给人寂静洒脱 的感觉。红砖的拼花也是 极具地方特色的。因此, 闽南建筑又被称为“红砖 文化”
• 闽南民居最具特色的应该是石材和 红砖的利用,大部分是先用石条建 齐胸的基座,再砌上红砖,稳重大 方。
• 泉州惠安是石雕的故乡,闽南民居 也少不了石雕,形象栩栩如生,也 为房子增加了几分特色。
砖雕和石雕
• 装饰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和地方特色, 是不同地区间建筑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
闽南建筑翘檐构造做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闽南建筑翘檐构造做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闽南建筑翘檐构造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建筑构造方式,在闽南地区的许多民居和寺庙中得以广泛应用。
翘檐,顾名思义,是指建筑物顶部檐口向外翘起的一种设计形式。
这种设计不仅美观独特,还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
闽南建筑翘檐构造在建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对于当代建筑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会对闽南建筑翘檐构造做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其起源、设计原则以及施工方法的分析,揭示出闽南建筑翘檐构造的特点与优势。
同时,还将探讨闽南建筑翘檐构造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于当代建筑的意义与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闽南建筑翘檐构造的相关内容,旨在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促进地方建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将对闽南建筑翘檐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文章结构部分,将具体说明本文的章节划分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清晰地了解文章整体结构。
在目的部分,将明确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以及对读者的帮助和启发。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闽南建筑翘檐的起源、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三个方面。
在闽南建筑翘檐的起源部分,将追溯闽南地区翘檐建筑的历史渊源,探究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设计原则部分,将介绍闽南建筑翘檐在设计中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它所反映的闽南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观。
施工方法部分,将详细介绍闽南建筑翘檐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以及在实际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闽南建筑翘檐的特点与优势、传承与发展以及意义与影响三个方面。
在闽南建筑翘檐的特点与优势部分,将总结归纳闽南建筑翘檐的特点和独特之处,并探讨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与价值。
传承与发展部分,将分析闽南建筑翘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并讨论其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的重要作用。
意义与影响部分,将评述闽南建筑翘檐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对建筑艺术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闽南传统建筑
闽南传统建筑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闽南建筑—屋顶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南传统建筑屋顶进行研究。
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别对各个部分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闽南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
大量的民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
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主导。
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儒学、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着名的贸易大港,名扬内外。
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
外来的西方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开始了融合的过程。
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华侨文化,更是对后期的闽南民居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闽南民居建筑色彩中多以红砖为主旋律,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渊源。
据专家推断:闽南地区开始出现红砖建筑是在宋元时期,随后开始日趋流行起来,红砖也成为了闽南地区所独有的一种建筑材料。
所以说,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是在历史的积淀和闽南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熟。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上看,并不是类型化千篇一律的,也不是张扬、个性的形式,它在屋顶的装饰和美化美学角度上,有着较为特殊精彩的表现。
闽南民居建筑的屋顶装饰从审美的角度上体现了闽南地域的风格和特性,这就是所谓的闽南风格建筑。
二、闽南建筑屋顶屋脊的特色中国的传统建筑主要由屋顶、墙身及基座三大部分组成。
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出建筑的等级的两大因素为建筑的规模与建筑屋顶的形式。
闽南风格建筑的标志性特色就是闽南传统建筑屋顶中的以“燕尾屋脊”和“ 马背山墙”所构成的屋顶形象形式。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营造工法技艺解析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与营造工法技艺解析XX省XX市古建筑XX 董事长蒋钦全日期:2012年11月8日关键词:红砖民居特征营造技艺摘要:民居是人类赖以生栖、衍繁、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有形建筑实体(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居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它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式样和文明程度,并以其多元性、多样性的特质丰富了文化遗产宝库。
探究发掘,保护传承传统民居文化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结合长期的营造实践,就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的特征与营造工法技艺试加解析。
一、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略述红砖建筑在西方建筑中司空见惯,“红砖洋房”也成为西洋建筑的一大特征。
而历数中国各地各民族各流派的民居建筑,多使用青砖青瓦,形成中国传统民居沉稳、清雅的特色。
惟独闽南传统民居异于其它地区民居,普遍使用红砖红瓦,《砖块斜叠成黑线的独特图纹》形成独有的“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建筑有着久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是由闽南地区特定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的。
闽南地区粘土中三氧化二铁(Fe2O3)含量很高,烧制成的青砖,颜色呈土黄色,色感观感难看。
若烧制成红砖,色彩纯正,特别耐看。
而红色正迎合闽南人热情豁达、喜好吉庆祥和的秉性,因而“红砖建筑”就应运而生,传承光大。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图1)独具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砖(石)木构造、红砖白石、坡屋顶燕尾脊、靓丽堂皇是其主要建筑元素与普遍特征,而又以红砖最彰显个性。
“红砖”泛指釉面砖、花头砖、火垫砖、花砖等系列规格砖,广义上还包括屋面、地面用的红地砖、红瓦等主要建材(俗称“红料”),构造成闽南传统民居的风韵。
红砖建筑根植闽南,经久不衰,并伴随闽南人的足迹,远播海内外,成为闽南籍华人的精神家园。
二、闽南传统红砖民居与其它民居异同分析闽南传统红砖民居作为民居,它与中国各地传统民居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
从民居的形制布局上看,闽南传统红砖民居主要形式是四合院(图2),其保留了许多古代中原地区民居建筑的特点,这与闽南先民迁徙的历史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建筑——闽南古厝的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闽南古厝的建筑艺术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个地级市大部分、龙岩市新罗区和漳平市绝大部分,并不包括客家地区(龙岩市除新罗区、漳平市外的区域),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
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闽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辖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晋江、石狮、南靖、平和、云霄、诏安、东山、漳浦、龙海、华安、长泰等地。
各地古厝总体相似,但部分细节不尽相同。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故又名“皇宫起”。
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
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光厅暗屋”为闽南古厝的布局特点。
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
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
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
有事时,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
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是主要居室。
大房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取光,室内较暗。
大房前有檩步,是梳洗的地方。
大房后有后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箱笼的储藏间。
这种“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是闽南古厝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五开间即三开间左右再扩展一间而成。
古厝就是“一明两暗”布局基础上,由数个单体建筑及外部空间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筑。
闽南古厝根据开间大小,民间普遍称呼这种合院建筑为三间张和五间张,其按进深大小可分为“一进”、“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五种。
其中二进的大厝为小三开间或小五开间,三进或三进以上的称大三间张或大五间张。
而“一进”民间俗称“一落”,如“三进”为“三落”。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闽南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艺术的结晶,展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闽南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
红砖红瓦是其标志性的元素之一。
红砖经过精心烧制,呈现出鲜艳而持久的红色,给建筑增添了热烈而浓郁的色彩氛围。
这种红砖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潮性能,适应了泉州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
同时,闽南建筑还大量使用花岗岩石材。
石头被巧妙地运用在建筑的基础、门框、窗框和台阶等处,坚固耐用,又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稳重和古朴的气息。
在建筑布局方面,闽南建筑注重对称和中轴线的设计。
以四合院为基本单元,通过前后进落和左右护厝的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层次分明的建筑群。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严谨和秩序,同时也满足了家族聚居的生活需求。
院落之间相互连通,通风采光良好,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闽南建筑的屋顶造型多样,富有变化。
常见的有燕尾屋脊和马背屋脊。
燕尾屋脊线条优美,高高翘起的两端形如燕尾,展现出灵动和飘逸之美,通常用于庙宇和官邸等重要建筑,象征着尊贵和权威。
马背屋脊则形似马背,圆润流畅,常见于普通民居,给人一种朴实和亲切的感觉。
屋脊上常常装饰着精美的剪瓷雕和交趾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在建筑装饰方面,闽南建筑更是极尽精致之能事。
木雕、石雕、砖雕和泥塑等工艺被广泛应用。
门窗、梁柱、斗拱等部位常常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纹样等,寓意着美好和幸福。
石雕多用于建筑的基座和栏杆,工艺精湛,线条流畅。
砖雕则常常出现在墙面和屋脊上,以细腻的纹理和丰富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泥塑则常用于装饰屋顶和墙面,造型生动,色彩鲜艳。
闽南建筑的外墙也是一大特色。
墙壁常常采用“出砖入石”的砌法,即将红砖和石头交错堆叠,形成独特的纹理和图案。
这种砌法不仅美观,而且坚固耐用,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雨的侵蚀。
浅谈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浅谈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闽南”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笔下,这位擅长为别人写墓志铭的河南汉子,曾在《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提到这样一句:“使人自京师南走八千里,至闽南两越之界上”。
“福建”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于唐开元二十一年,即公元733年。
而韩愈担任潮州刺史,写下这篇文章的时间大约在公元819年。
也就是说,“福建”这一称呼出现后短短80年内,“闽南”这个地理名词也被创造出来了。
相比之下,“闽东”和“闽西”直到宋代才第一次亮相。
因此,唐代已有的“闽南”,称得上“元老级”的地理概念了。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中原文化和闽南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泉州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文化习俗等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
”短短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闽南传统建筑的特点。
闽南传统建筑造型朴素却色彩鲜明,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特有的形式、用材、工艺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代表着闽南人的智慧。
闽南传统建筑极为讲究风水,大多取西南朝向,通常为前埕后厝的布局,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屋面为双曲面,两端双翘燕尾脊,护厝屋顶则使用马鞍脊。
闽南人特别偏爱红色,它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吉祥和活力,至今仍被用作建筑的主要颜色。
闽南传统建筑常见的装饰技法有木雕、石雕、泥塑彩绘、彩陶、剪粘等。
其中,泥塑彩绘、彩陶和剪粘是中国南方闽、粤、台三地传统建筑所特有的装饰手法。
闽南传统建筑里的彩画、装饰和红砖拼图也包含了很多造型技巧。
“白石、红砖、赤瓦”是对闽南传统建筑用材的高度总结,因地制宜的运用多种材料混合砌筑是其最大的特征。
“出砖入石”最早为利用倒塌房屋残垣断壁的砖石重建家园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建造工艺,白石与红砖红瓦的强烈对比,带来了不一样的美感,再加之实用性、经济性以及牢固性的特点。
这种“就地取材”的砌筑方式被广泛于闽南民居的一些墙面、庭院围墙等处。
除了“出砖入石”这种特殊的工艺,闽南传统建筑中在装饰方面常与石雕、木雕、砖雕结合在一起。
闽南地区传统建筑“出砖入石”工艺探讨
1“出砖入石”建造工艺的来源“出砖入石”这一建造工艺,相传最早出现在明代。
第一种说法是当年闽南地区沿海一带遭到倭寇侵袭,建筑变成一片废墟,泉州人民利用残破的砖石,重新砌筑和修整,由此形成了“出砖入石”的工艺做法并沿袭至今。
第二种说法是,明代万历年间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地震后的泉州只剩断壁残垣,百姓利用废墟中破败的砖瓦重新修葺建筑,便形成了“出砖入石”的建筑形式。
灾难后,就地取材的无奈之举,成就了闽南建筑错落有致,红白相间、自然质朴的独特效果。
建造的石材可以抵挡海风的侵蚀,坚固耐久。
石材与红砖这两种材料,一则材质质感不同,二则颜色差异较大,对比强烈,加之尺寸不一,用相对规律的砌筑方法来叠合垒砌两种材料,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与美感。
石材的粗放与红砖的细腻,色彩的灰白与暗红的冲撞,体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感。
将被破坏后的建筑材料修整后重新利用,资源得到节约,环境得到改善,体现出了古人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出砖入石”的建造工艺可谓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当地红砖和石材的历史发展概况2.1红砖的历史发展《福建史志》记载,在两晋隋唐时期的古墓葬中,便有红砖使用的迹象,但其使用量仅占同时期的20%~40%。
而南宋以后墓室中开始大量出现红砖,且作为闽南传统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使用并一直延续至今[1]。
因红砖红瓦的烧制工序比青砖少,工艺相对简单,易于生产,因此红砖红瓦被普遍使用。
从地理位置上分析,闽南地区属于沿海地带,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要地貌。
土壤以红壤和黄壤较为常见,这一类土壤中富含铝硅酸盐与铁等金属离子,在砖瓦的烧制过程中,这些成分可以使红砖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的红色。
因此,地域优势大大促进了红砖文化的发展。
2.2石材的历史发展在新石器时代,石材就开始作为自然地基应用于建筑中。
到了宋元时期,石构建筑开始迅速发展。
南宋时期,泉州开元寺的建造材料由砖被改为石材,花岗岩经过精细雕琢,垒砌于开元寺的塔壁之上。
闽南古建筑文化:出砖入石燕尾脊
闽南古建筑文化:出砖入石燕尾脊“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
闽南古建筑文化的特色,风光旖旎的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相融并存的奇景大观中,感悟历史与现实并蓄的精华。
“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
砖石虽然质地各不相同,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用它筑墙、起厝、铺埕,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
多样不规则的结构,反而整体烘托出浑厚、刚毅的砖石气势。
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
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沿袭成风,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
“出砖入石”的出现,传说最早是明代闽南沿海一带遭倭寇袭扰后,人们利用倒塌房屋残垣断壁的砖石重建家园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方式。
也有传说是明朝万历年间闽南的一次大地震的灾后,灾民们在一片废墟里,就地取材,利用倒塌破碎的砖、石、瓦、砾来构筑墙体,重新营造自己的家园……用倒塌房子的残存砖石瓦砾来建新居,富有创造力的闽南人将它糅合在一起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
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1000px左右前后砖石对搭,使用泥水浆石灰粘合,辅于壳灰红糖水,砖通常要比石块面略出来一点,即形成“出砖入石”的特点称谓。
与此同时,根据每个工匠的习惯和现有材料的条件,“出砖入石”地区的石头比例要么是一两块石头作为装饰品,要么是一排排。
“出砖入石”中的灰缝处理包括凹缝和平缝。
“出砖入石”的用法包括整面墙、下墙和墙角。
由石头和砖接缝形成的点、面和线的组合很好地利用了石头表面和砖表面之间形成的颜色和纹理对比,以及白色石头表面和红砖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组合。
无论是石头和砖块之间明暗的对比,还是颜色的和谐,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放松和冲突的情绪,都是闽南红砖文化的独特风格。
工匠们的这种信手砌就、随体附形的原创性方法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它的经济性、实用性及牢固性深为住民们所赞许。
闽南地区民居的建筑特色
闽南地区民居的建筑特色闽南地区民居的建筑特色闽南民居从建筑形式的角度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
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
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也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着艺术化的本义。
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是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
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
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
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闽南民居外墙大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1、勒脚(包括角碑石础),闽南民居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图像大部分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马踏祥云,狮子戏球,也有吉祥文字之类。
2、墙身(包括山墙、腰线、窗)。
墙身最具特色,山墙也是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有红砖、有白石、有青石影雕。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闽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以其优美、精致的风格和独特的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性建筑风格,闽南建筑以闽南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背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着重介绍厦门闽南建筑风格的鉴赏。
一、建筑特点(一)建筑构造闽南建筑的基本构造特点是“线木结构”,即以木为主材,采用条石基础、石墩柱、木梁架、瓦屋面等建筑构造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精巧、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地形险峻、气候湿润、地基不牢固等复杂的自然环境。
同时,闽南建筑的构造还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的原则和规律,具有高度的造型美感和艺术价值。
(二)建筑风格闽南建筑的风格特点是“精致、柔美、华丽、富有情趣”,以修长、精致、华丽的线条,流畅自然的曲线,独具特色的雕刻花纹和彩画装饰等为主要表现手法。
其造型多寓意吉祥、富贵、长寿、和谐等文化意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三)建筑功能闽南建筑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居住和公共活动场所方面。
其中,居住建筑主要包括宅院、住宅、楼房等;公共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庙宇、祠堂、学堂、会馆等。
这些建筑通过特殊的形制、装饰和布局,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居住、信仰、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二、建筑形制(一)厦门土石宅厦门土石宅是厦门地区特有的一种居住建筑形式,其特点是以石为墙基,以土为墙身,既环保又具有很强的稳固性。
它的屋顶通常采用硬山瓦、脊兽、屋脊装饰等。
整个建筑形似“凹”字形,庭院通常布置在建筑的中央,四周为厅、厢房和附属房。
这种建筑型制既体现了古建筑的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居住环保的要求。
(二)闽南民居闽南民居又称“土楼”、“土楼屋”,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居住建筑形式之一,以土木结构、宜居、宜建为主要特点。
它包括“四合院”、“堂屋”、“楼房”等多种建筑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楼”。
土楼是一种由土与石构筑而成的高大多层建筑,通常为圆形或方形,底层周围设置石墙,上层多是木建筑。
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闽南民居建筑技艺是发源于泉州惠安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源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行业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东南亚地区。
作为泉州民居最为典型的类型,俗称“皇宫起”官式大厝的闽南民居在泉州侨乡随处可见,有三开间、五开间、带护厝、突山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以庭为组织院落单元,庭、廊、过水贯穿全宅,较多运用砖、瓦,多用石砌基础和红砖砌筑外围墙,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多采用硬山屋顶,弯曲起翘屋脊,脊角"燕尾式",代表作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安蔡浅古民居和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鲤城区杨阿苗故居。
泉州地材以白色花岗岩称著,建筑装饰以石雕和木雕见长,闽南民居既有中国传统建筑对称、严整、封闭的性格,又具有华丽活泼、夸张矫饰的特征,其区别于其它民居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规制严谨风格独特。
如披瓦覆壁筒屋面、飞燕戬尾屋脊,“出砖入石”墙体,堆砌的水车堵,色彩斑斓的镜面墙,白色花岗石衬托的红色烟灸砖等,为其他地区民居罕见。
二、建筑构件配以饰件。
石、木、砖雕广泛应用于脊吻、斗拱、雀替、门窗、屏风、栋梁等构件,基本上达到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艺术境界,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闽南建筑追求吉祥、和谐、堂皇的区域特征。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改造及房地产建筑兴起,很多闽南民居被拆迁或损毁,传统建筑市场萎缩,加上现代建筑工艺的发展和传统建筑技艺师徒相承的传承模式,一些名师名匠及其传人或故世或改行或失传,闽南民居建筑工艺面临自然消亡的危险。
惠安传统建筑是指源于福建惠安,以“皇宫起”官式大厝民居住宅类型为典型,是南派建筑的代表,它源起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清末民国时名师鹊起、精品迭出,新中国成立后产业兴起、异彩焕发,成为闽南地区古建筑行业的龙头。
唐五代时期闽国(909—945年)闽王王审知妃黄厥系惠安后边村人,闽王对其宠爱有加,因而特许其按皇宫的规制和外形在家乡大兴土木,从此,“皇宫起”便成为当地建房兴宅趋之若鹜的模仿样式,至而向外传播,影响了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
闽南建筑特点
闽南大厝 “皇宫起 ”
闽南建筑特点
闽南建筑特点
古式大厝
古式大厝也称 “ 皇宫起 ”(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大厝),是泉州传统民居的典型。古式大厝的布局 ,具 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
其间数取奇数 ,一般作三开间或五开间 ,进深有一进、二进、三进 ,乃至四、五进。如二进三开间 大厝, 是由 “ 下落 ”( 或 “前落 ”)、天井及两厢、“上落”三部分组成。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 房 ,合称 “ 下落 ”。 “下落”之后为天井 ,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或称 “崎头”)。过天井为主 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及后轩 ,其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俗称大房、后房),是住室和起居间 ,合称“ 前落 ”。
物储藏间 ,并于门庭四周筑起围墙 ,成为一个封闭型规整独立的建筑群。
闽南建筑特点
古式大厝
为避外人窥视院内活动 ,大门要逢大事才启开 ,平时由两侧边门进出 ,大门入门 处正中又有木板壁 ,或置屏风。
室内地面铺砌耐湿耐磨的红方砖 ,窗板门扉则雕镂以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 。厅口、天井、厢房、墙础、台阶、门庭等铺砌平整条石 ,四周墙面贴砌红砖 ,并构成各种几何形或吉庆喜彩的图案。
闽南建筑特点
典型民居--黄索石土楼
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位于惠 安山腰乡前黄涂楼村中,为本村黄素 、黄堂官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楼坐 东朝西,长宽各20.米,高8.米,成石 结构方形平顶四合院式楼阁。楼内有 房36间,楼外建72间环屋,共108间 正辅房屋,连庭院总长75米,宽55.米 ,占地4147.5平方米。总体结构主次 有别,统率有序,宽广壮观,形成一 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 宏伟建筑群。
在南安县石井镇西南,始建于清代康熙年 间(1728年),整座建筑占地7780多平方 米,共有110间房,是典型的群组第宅大院 。
闽南建筑文化特色总结
闽南建筑文化特色总结闽南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闽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对闽南建筑文化的特色进行总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红砖白石红砖白石是闽南建筑的典型特色之一。
红砖和白石的搭配使用,形成了闽南建筑独特的色彩对比和视觉效果。
红砖和白石的组合也体现了闽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燕尾脊燕尾脊是闽南建筑独有的屋顶造型,其形状如同展翅飞翔的燕子,寓意着希望和吉祥。
这种独特的屋顶造型,使得闽南建筑在众多建筑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3. 精细装饰闽南建筑以其精细的装饰工艺而著称。
无论是门窗、梁柱、还是墙壁,都充满了精美的雕刻和绘画。
这些装饰不仅使闽南建筑更加美观,同时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4. 骑楼骑楼是闽南建筑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种沿街而建的楼房,底层沿街面后退并留出公共人行空间。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具有遮阳避雨的功能,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骑楼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反映了闽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人文精神。
5. 厝垵厝垵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居住形式,它通常是由一个家族或一个社区共同居住在一个传统的四合院中。
厝垵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观念和乡村文明的特点。
6. 深井深井是闽南建筑中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通常是由一个垂直的井筒和一个水平的通道组成。
深井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闽南人民对地下水的利用和开发,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7. 园林闽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而闻名于世。
闽南园林注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通过借景、堆石、引水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
闽南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特色,以亚热带植物为主,营造出浓郁的南方园林氛围。
8. 文化融合闽南建筑文化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还融合了多元的文化元素。
独特的闽南建筑(一)——古厝
独特的闽南建筑(一)——古厝前言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居,例如陕北的窑洞、牧民的蒙古包。
这些民居是其文化的代表与象征。
这次我们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闽南的民居。
正文我们闽南的民居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的古厝,一种是番仔楼,最后一种是石条房。
古厝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故又名“皇宫起”。
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
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古厝古厝是闽南存在历史最长的一种民居,代表了从宋元到清朝的闽南传统民居。
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闽南古厝的结构。
闽南传统的古厝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型:三开间和五开间。
在此处穿插一下开间的概念,间一般是指四根柱子中所围的面积,是构成建筑平面的基本单位。
间的大小和数量决定了建筑体量。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三开间便指的是迎面有三个间的就叫三开间,五个间就叫五开间。
(开间也有叫间张的说法,其实都一样)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三开间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五开间古厝的正门一般都设在三开间或者五开间的正中,进出一般都是正门。
所以在客人来访时古厝的规格可以间接反应屋主人财力的大小。
三间张的结构五间张的结构上面两幅图分别详尽地展示了古厝的基本结构,笔者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来介绍一下其他的细节。
古厝一般为一层,有的将榉头或上(下)落的边房(角间)做成二层的楼房,称“角脚楼”,或者后落建成两层的“后楼”(也有称梳妆楼)。
一个古厝其实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古厝精美与否,其实体现在正立面。
正立面又分为镜面壁和塌寿,它们由一个个专有构建名称组成,应用了从砖雕、石雕、木雕到灰塑等技艺,集书法、彩绘、典故、吉祥于一身。
古厝中的木雕在大门入口处内凹一个或是两个步架的空间,闽南将此凹形空间称为“凹寿”、“塌寿”,还有写作'塌秀'的(方言的发音多也容易引起困扰)。
塌寿有两种做法:一是“孤塌”,入口处内凹一次。
一是“双塌”,传统做法是在孤塌的基础上,在大门处再内凹一次,形成凸字形空间。
闽南传统建筑
闽南建筑—屋顶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南传统建筑屋顶进行研究。
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别对各个部分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闽南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
大量的民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
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主导。
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儒学、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聚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贸易大港,名扬内外。
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到达了顶峰。
外来的西方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开始了融合的过程。
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华侨文化,更是对后期的闽南民居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闽南民居建筑色彩中多以红砖为主旋律,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渊源。
据专家推断:闽南地区开始出现红砖建筑是在宋元时期,随后开始日趋流行起来,红砖也成为了闽南地区所独有的一种建筑材料。
所以说,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是在历史的积淀和闽南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熟。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上看,并不是类型化千篇一律的,也不是张扬、个性的形式,它在屋顶的装饰和美化美学角度上,有着较为特殊精彩的表现。
闽南民居建筑的屋顶装饰从审美的角度上表达了闽南地域的风格和特性,这就是所谓的闽南风格建筑。
二、闽南建筑屋顶屋脊的特色中国的传统建筑主要由屋顶、墙身及基座三大部分组成。
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出建筑的等级的两大因素为建筑的规模与建筑屋顶的形式。
闽南风格建筑的标志性特色就是闽南传统建筑屋顶中的以“燕尾屋脊”和“ 马背山墙”所构成的屋顶形象形式。
在闽南民居传统建筑中,层层叠叠的燕尾脊以及各种马背山墙一同构成了美丽迷人的天际线,在依山傍水的背景中,形成了一副靓丽的风景画,强烈的地域特色令人流连难忘。
闽南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砌筑施工工法
闽南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砌筑施工工法闽南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砌筑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对于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也越来越重视。
闽南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其砌筑施工工法在古代就已经形成,并至今仍在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闽南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砌筑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闽南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砌筑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传统的手工砌筑,工艺传承到现代。
2.砌筑材料主要由天然石块、硅酸盐胶泥等组成,无污染、环保。
3.墙体结构紧密,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较快,成本较低。
5.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装饰。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闽南地区的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的砌筑施工,包括庭院、住宅和公共建筑等。
四、工艺原理闽南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砌筑施工工法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处理:根据地基情况进行基础处理,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承载力。
2.墙体布设: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墙体布设,包括墙体位置、高度和线条等。
3.砌筑材料:选择适宜的石块和硅酸盐胶泥,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提高墙体的抗压和抗震能力。
4.施工工艺:采用传统的手工砌筑工艺,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墙体空斗和围护墙的砌筑。
5.装饰处理:根据设计需求对墙体进行装饰处理,增加美观性和文化内涵。
五、施工工艺闽南古建筑空斗围护墙砌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基础处理:进行地基开挖、土方回填、基坑垫层、钢筋加密等。
2.墙体布设: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墙体布设,包括确定墙体位置、高度和线条等。
3.预备工作:准备好石材和胶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和处理。
4.石料排列:按照设计要求将石块进行排放,使其符合墙体线条和结构要求。
5.胶泥加固:使用硅酸盐胶泥进行砌筑,增强石块的结合力和墙体的稳定性。
6.墙体空斗: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空斗处理,使墙体呈现出特定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建筑特色做法
闽南地区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其中一些特色做法包括:
1. 福建园林建筑:闽南建筑以福建园林建筑为主要风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通常采用青砖、木材等传统材料,结合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展现出优雅的气质。
2. 四合院式布局:闽南建筑常采用四合院式布局,围合成庭院式结构,突显家族文化和人际关系。
庭院中常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出宁静优美的生活氛围。
3. 飞檐翘角:闽南传统建筑常见的飞檐翘角设计,是其独特的标志之一。
飞檐可以挡雨遮阳,翘角则体现了建筑物的线条美感。
4. 厚重实用的结构:闽南建筑注重建筑结构的坚固稳固,常采用厚重的墙体和柱子,以应对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5. 木雕石刻装饰:闽南建筑常使用木雕、石刻等装饰,丰富建筑表面的艺术感。
这些装饰从细节处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
6. 高脚厝:高脚厝是闽南建筑中的一种特色建筑形式,常见于农村地区。
建筑底部留有一定高度,可避免涝水侵袭,同时也方便通风和储藏物品。
总的来说,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展现出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