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派
古史辨派
古史辨派,又称古史辩派、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
顾颉刚
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自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当时有不少知名学者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学术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
食货学派
《食货》半月刊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份研究社会经济史的专门刊物,是由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陶希圣主编的一份学术性半月刊。食货学派的主要特征是:其成员以陶希圣为中心,具有稳定的师承关系,并形成了紧密的学术联系;他们大都接近或倾向于唯物史观,在一些重要历史问题上已形成较为相似的学术观点;其治学风格以理论与史料并重见长。
陶希圣
食货学派成员在中国经济社会史的诸多领域内颇有建树,尤精研于魏晋至唐宋社会经济史,他们在倡言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强调理论的重要,在治史风格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式的建立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进而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食货学派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学思想和治学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意义。食货学派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禹贡学派
禹贡学派的形成,要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鼻祖顾颉刚先生谈起。由于在研究上古史和上古史文献特别是《尚书·禹贡》时,遇到很多古代地理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也痛感当时历史学界对于历史地理知识的匮乏与需要,从而引发了顾颉刚研究古代地理的志趣。当时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沿承古代的传统,是以疆域政区沿革为主,学科的名称也是沿用古代的“沿革地理”一词。
在顾先生的引领下,通过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的活动,培养起来一批年轻有为的历史地理学者,正是他们当中的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等人,在建国后共同努力,建立起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谭其骧
无奴学派
无奴学派是一个以研究中国古代无奴隶社会问题为中心的问题性学派,它逐渐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不断壮大发展,其成员几乎遍及全国,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影响广泛深远。无奴学派堪称影响和改变21世纪中国史学走向的一个重要学者群体之一。无奴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黄现璠、张广志、胡钟达、沈长云、晁福林,代表著作有黄现璠的《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探讨》、张广志的《略论奴隶制的历史地位》等。
黄现璠
无奴学派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为其代表人物中大多数是地方学者;二为其主将中大多数是长期从事先秦史或民族史研究的专家;三为其精英中部分是长期从事师范高等教育的教授。该学派共同主张“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和“中国古史应该重新分期”,而在具体论述中,由于各人的视角和切入点不同,造成各自的主张有所差异。
无奴学派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力争实现黄现璠于改革开放初期呼吁的“史界改革”倡议,结束以往那些违背中国历史客观事实的“伪知识”在历史教科书中传播的目的。
侯外庐学派
侯外庐是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家、教育家。他将中国思想史置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开创了享誉学林的侯外庐学派,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侯外庐
他将社会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密切结合;注重对社会思潮作比较全面的考察和古代学术史研究;主张既要尊重中国思想学术自身的特点,也要参照西方思想学术成果;从哲学观点、逻辑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等角度统一剖析思想家观念的内部结构和本质特征;对思想家的研究必须做到“横通”与“纵通”相结合。
侯外庐先生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一书,他开辟了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新思路: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解读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发展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侯外庐学派的基本思想宗旨,也是侯外庐学派最基本的特色。
此外,他引领的侯外庐学派所著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了相当全面的梳理,直到现在对学术研究还大有裨益。
华南学派
华南学派是外界对于以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华南地区院校为核心,以明清社会经济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福建广东两省等华南地区为主要考察地点,以田野调查为主要史学方法,以民间历史文
献为主要文献材料的一批历史学者的统称。
该派没有统一的创始人,主要受厦门大学傅衣凌先生和中山大学梁方仲先生的治学方法最深,对于香港中文大学而言则主要受到西方历史人类学的影响。该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基本形成,代表人物有科大卫、陈春声、刘志伟、郑振满、赵世瑜、丁荷生等,新生代主要有黄国信、刘永华、张侃、饶伟新、吴滔、温春来、谢湜、宋怡明……
傅衣凌
该派通常不自称华南学派,其中厦大自称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或“傅衣凌学派”。
华北学派
华北学派是近三十年来兴起的研究中国社会史的一大学派,主要有两大个代表中心,一个是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另一个是北京的研究社会史的学术团队。两个中心地理位置上同处于华北,研究风格上与当今的“华南学派”等有所联系也有所区别。
南开大学历史系是社会史研究的倡导者与推动者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社会史教育的学校,这里离不开已故的明清史学大家郑天挺先生,他著有《清人社会生活》一书,该书引领了该领域关于社会生活研究的潮流。南开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传承与学术特色,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群体。
郑天挺
在北京,社会史研究比较活跃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进行社会史研究的学者主要有郭松义、刘志琴、定宜庄、李长莉等人。
郭松义
东京学派
东京学派也即“东京文献学派”,是以“东洋史”为研究对象以及治学特性大致类似的一个师承性学者群体,是日本汉学研究的两大学派之一,也即以东京大学为地域性阵营的学派,与之对应的是京都学派。崇尚“文本主义”或“文献主义”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它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出身的学者群体为主干构成,创始人为日本东洋史学泰斗白鸟库吉。
白鸟库吉
“东京学派”六代成员不仅在学术上薪尽火传,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大多推群独步,自成体系。作为开派领袖白鸟库吉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世所公认。他的弟子、学派初代成员津田左右吉自成“津田史学”和“津田学派”,成为战后日本东洋史学界乐此不疲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