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577c210066f5335a812198.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代码: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课学期:春季学期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理论、基本电路理论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电子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也是机械电子、汽车发动机方向的选修课程。
教学目标:整个社会对汽车的需求是节能、减排、安全,未来汽车产业技术升级主要靠的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成本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而且技术附加值较高。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由汽车电器、汽车电控设备和汽车总线技术三部分组成。
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汽车电器、电控设备、总线技术原理等结构与应用方面有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具体来说:(1)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2)初步掌握汽车用电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3)初步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4)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整车电路图进行一定分析及设计。
(5)理解车载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各领域工业控制网络问题时必要的思路和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对各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理解。
(6)掌握汽车电力电子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理解汽车牵引电动机控制器和电源系统直流变换器的设计思路和控制方法。
(7)强化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绪论(2学时/课堂教学):本课程概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介绍汽车电子控制及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发展历史及趋势、组成。
2、汽车电源(4学时/课堂教学):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汽车动力蓄电池、汽车混合储能系统、汽车交流发电机结构与原理、整流原理与电压调节器。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教学设计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1e4b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7.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维修方法,为学生在后续工作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涉及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汽车电器原理
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原理
3.汽车电路图的分析与维修
4.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6.车用电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通过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概念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环节
本课程分为三个教学环节:预习、课堂授课、实验操作。
1。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说明书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7e970c26fff705cd170a3c.png)
第6周
第4章传统点火系统与电子点火系统
§4.1 概述
§4.2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4.3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4.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4.5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4.6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
作业
第7周
第5章照明、信号系统与汽车仪表、报警指示灯系统
§5.1 概述
§5.2 照明系统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六、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30%。其中作业质量占20%,上课出勤占10%。
期末成绩
占总成绩70%,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题目类型有简答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分析题等。
考试说明
缺勤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补考或重修时,期末考试占100%。
汽车构造、自控原理、
电工电子
英文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and electroniccontroltechnology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学时 /学分
56/3
授课X围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2007级1班
授课时间
和地点
周一:5、6节、东校区2—714
周三:5、6节、东校区2—714
[2]baike.qichejishu./
[3].qclt./html/jiaoxue/
四、教学信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培养学生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线路图的阅读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5178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c.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版本号:020232026课程英文名称:AutomotiveElectronicsandElectronicControl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0讲课:32实验:8上机: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理论性兼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工程、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机构和应用,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为从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汽车整车设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工程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汽车现代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结构原理和简单的检测方法及手段,培养电路分析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关系,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共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
2、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不同机构和类型的燃油供给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了解部分典型结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传统点火系统和现代电子点火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典型防抱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简单的制动效能的计算。
5、掌握汽车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汽车驱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相比较各自的特点。
6、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构的结构、作用和特点,可以进行简单的性能分析。
7、了解汽车空调、安全气囊、导航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及辅助系统的使用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教学大纲格式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教学大纲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60324794376baf1ffd4fadae.png)
附件3.《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人:审核人:编写日期:2019年10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5041166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学分: 64/4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二、课程简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课程简介: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其学习目的在于扩大学习者知识面,把本专业新的发展方向和最前沿,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跟上当代科技发展方向。
主要研究现代汽车的发动机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构造以及故障诊断、自动变速器和ABS和ASR系统及其他电子控制的相关知识。
它代表着现代汽车的新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系统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能够运用基础理论、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车辆产品的开发、研究和技术管理。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全球化科技整合与工业发展趋势,面向国际,能在车辆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以及管理维修等部门从事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设计或管理等工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1、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2、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分类3、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4、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主要内容: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汽车电器装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汽车电器装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二章汽车供电系统(6学时)1、掌握蓄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掌握蓄电池的工作特性及使用与维护3、理解新型蓄电池4、掌握交流发电机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5、掌握交流发电机的调节器6、掌握交流发电机充电系统的使用与故障诊断7、了解42V及14V/42V双电压汽车电气系统简介主要内容: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蓄电池工作原理、蓄电池构造;蓄电池工作特性;蓄电池使用和维护;几种新型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发电机构造和型号;交流发电机工作特性;电子调节器分类和工作原理;充电系统的使用及故障诊断;42V及14V/42V双电压汽车电气系统。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9bbd9a71fe910ef02df809.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实验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实验总学时数/学分: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开课教研室:车辆工程教研室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目的: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基本原理理解和结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应用的基本理念。
实验课程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实验课中仔细观察和正确记录。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实验项目(一)交流发电机拆装、结构认识及故障诊断1.实验内容(1)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拆装顺序,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拆装工具;(2)根据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在拆装过程中熟悉交流发电机各零部件;(3)能清楚地说明各零部件在发电机工作时的作用。
2.实验要求(1)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拆装顺序,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拆装工具;(2)根据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在拆装过程中熟悉交流发电机各零部件,并掌握其基本技术要求;(3)能清楚地说明各零部件在发电机工作时的作用。
实验项目(二)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试验、故障诊断1.实验内容(1)掌握触点式调节器的常规检查和维护方法;(2)掌握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技术状况的检查方法;(3)发电机与调节器故障诊断。
2.实验要求(1)掌握触点式调节器的常规检查和维护方法;(2)掌握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技术状况的检查方法;(3)学会使用电气万能实验台对发电机进行检测;(4)能够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项目(三)起动机结构认识、控制及故障诊断1.实验内容(1)起动机拆装,结构认识;(2)起动机控制;(3)起动机空载试验,制动试验;(4)起动机故障诊断。
2.实验要求(1)熟悉起动机各部件,掌握起动机的拆装方法和顺序,正确使用拆装工具;(2)通过拆装起动机,进一步巩固对起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要求能清楚地说出每个零部件的作用;(3)了解起动机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掌握各零部件的测试方法。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49be8aadd3383c4bb4cd2f8.png)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模块教学大纲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课程模块号:D1B302A课程模块教学时数:64学分数:4制订或修订执笔人:冯渊完成日期:2002.2.10 审核小组: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日期:2002.5.10 课程模块审批通过文件号:锡职院(2002)47号第次修订:签发人:戴勇签发日期:2002.5.12 有效期至2006 年7 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2.课程任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是高职《汽车技术应用与服务专业》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汽车维修、营销服务等技术人才所必需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及有关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先修课程模块《汽车性能与测试》 C1B305A《汽车技术基础Ⅰ》(上) C1B311A《汽车技术基础Ⅰ》(下) C1B312A《汽车技术基础Ⅱ》(上) C1D165A《汽车技术基础Ⅱ》(下) C1D167A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典型汽车电喷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3)了解汽车电器性能指标的分析评价。
4)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5)初步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及维护。
2.能力目标1)具备完成实验、实训的基本要求、将实验、实训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果的基本能力。
2)具备查阅各种汽车电器、传感器与执行器功能表,并正确使用元器件及装置的基本能力。
3)具备独立撰写实验、试验报告等科技文件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备读通并分析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5)初步具备根据典型系统原理图画出系统方框图的能力。
6)初步具备处理典型汽车电喷系统一般故障的能力。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17332119e8b8f67d1cb959.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代码: 162446学时:40 学分: 2.5 讲课学时: 4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学》,《汽车构造》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课院、系:高职学院教材:赵福堂.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教学参考书:李淑芝.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汽车中电器设备的用途、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与特性,以及使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2.对蓄电池、充电系统等八大系统有基本的了解,对各部件有基本的掌握;3. 能看懂常见的车型的总电路图及国际标准。
2、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汽车电器的组成,特点及目前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国内使用与维修水平。
第二章蓄电池蓄电池在汽车上的用途、充、放电化学反应与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熟悉蓄电池的构造、型号、规格,使用及维护的基本知识及其作业,熟悉干荷电蓄电池的优点与机理、无需维护蓄电池的机理与结构特点。
第三章充电系1.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触点调节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晶体管调节器与集成电路调节器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检测与修理基本知识,调节器的调试要求与方法,交流发电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交流发电机拆装、检测、调节器调试作业;初步排除充电系一般故障。
第四章起动系起动系的组成和基本电路,电源转换开关与电动复合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熟悉电磁控制式和齿轮移动式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减速式起动机的优点、构造和工作原理;起动机的拆检,测试的要求与方法。
第五章点火系点火系的作用、传统点火系的组成构造与工作原理,半导体辅助点火系及半导体点火系的优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点火系各总成检测、调试的要求与方法。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b85bb856137ee06eff918c8.png)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教案大纲总学时:45总学分: 2.5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5面向专业:交通运输、车辆项目课程代码:大纲执笔郭新民大纲审定人:吕钊钦人: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是交通运输和车辆项目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常见客、货车的电器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讲授、实验、实习等教案环节,使学生获得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原理、特性和用途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案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宜安排学生在学完机械制图、电工电子学和汽车构造等有关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第5学期,内容上应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并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案应力求使学生搞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铅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充电系统、起动机、点火系统、照明、信号和仪表等常规汽车电器的基本构造、基本线路和工作原理,同时还要了解电控汽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汽车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电控巡航系统、电控防滑转系统、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和安全气囊等电控新技术的基本原理。
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在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实验技能方面:能对上述常规汽车电器和电控系统进行正确使用与维护,并具有对上述常规汽车电器和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正确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3.课程简介<100字左右)<<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是研究汽车常规电器与电控技术基本原理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铅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充电系统、起动机、点火系统、照明、信号和仪表等常规汽车电器的基本构造、基本线路和工作原理,还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汽车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电控巡航系统、电控防滑转系统、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和安全气囊等电控新技术的基本原理。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103a2c76c66137ef061903.png)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总体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学时:64课程类型:技术平台核心课学分:4所属系部:机械工程授课对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先修课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制定时间:2008年度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性能批准人:姚寿广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朱彩云、丁继斌、姚寿广、宋延东、陈加国、赵家文、丁士清等。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及内容框架1.课程的地位《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是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的技术平台核心课程。
本课程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性能》并列成为三大专业核心模块。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汽车电器与常见电子控制系统的认知能力、检测、调试及维修应用能力,是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工作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作的必备基础。
2.课程的作用目前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和汽车维修行业对精通汽车电器和电控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的高级工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本课程在汽车制造行业装配检测技工和汽车维修行业机电一体化维修技工的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汽车电气和电控部分检测与维修的基本教学任务。
3.课程的内容框架根据本课程所涉及的职业和行动领域,再结合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教学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12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由若干个学习任务组成,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
整个项目教学在汽车多媒体实训教室和工业中心进行,实训教室配置了大量的实物及模拟教学设备。
最终形成的课程教学内容框架见表1。
表1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际操作训练除课堂训练外,主要是通过后续6周的《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来完成三、课程整体预设能力目标根据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研讨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专业群整体设计确立的本课程应承担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如下:(一)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1.能够复述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具备读懂和识别有一定难度的汽车电气电子线路图的能力;3. 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日常维护保养能力;4.正确使用典型工仪器具的能力。
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a58df340b4c2e3f5727634c.png)
附:教学大纲格式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格式1.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教材及参考教材等。
2.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具体案例附后,供参考)3.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1)学时数指开设某门课程的课时数,包括课堂讲授课时、课程实验课时、课堂讨论课时、习题课时和课外学时等。
学时数应与人才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学时数相符。
(2)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写明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属于公共(基础)课(选修、必修),还是专业课(选修、必修),在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3)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4)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除课堂讲授以外的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考试等。
实验环节的基本要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课外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写安排课外学时的内容及要求。
(5)学时分配根据以下表格格式按章节简要填写主要内容、学时分配等。
附:大纲格式(仅供参考)教学大纲格式要求(一)(理论课)《汽车电器》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体现课程地位、作用)《汽车电器》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灯与显示装置、汽车辅助电器等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电路及性能检测方法与故障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整车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与故障诊断程序。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285550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0.png)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Electronics and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编号:ZF16408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6)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发动机原理与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课程简介:汽车电子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课,主要讲述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汽车的各种电子控制系统上的应用。
其中,在发动机方面的应用包括燃油喷射系统、点火控制系统等;在底盘方面,包括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电控悬架系统、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等;在车身控制方面,包括安全气囊,车灯控制等。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得学生了解汽车上相关的电子控制系统、掌握这些系统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等。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当今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内容、发展方向,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典型结构,掌握电控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与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汽车电子技术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理解发动机燃烧过程、排放控制策略等。
教学难点:发动机燃烧过程。
第一节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第二节排放控制策略第三节发动机管理系统第二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汽油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喷油持续时间的确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1.按喷油器数量分2.按喷油地点分3.按喷油时间间隔分4.按控制方式分5.按进气量检测方法分6.按多点喷油系统的喷油方式分第三节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1.进气系统2.供油系统3.控制系统第四节电控汽油喷射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1.空燃比的控制策略2.空燃比控制的流程3.喷油持续时间的控制4.喷油定时的控制第三章电子点火控制(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点火系统的要求,掌握点火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8d039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b.png)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80,学分数:5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主要面向汽车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开设,是一门重要的电类技术基础课、必修课。
课程教学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为非电类专业学生奠定初始的、扎实且宽泛的电类知识基础;二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如“汽车电器”、“汽车电控”等)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以“汽车电子电路”为核心,涵盖如下几个部分内容。
1. 电工技术基础:重点包括电路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电测仪表及安全用电知识。
基本要求:掌握电路模型以及基本电路参数的概念、电阻、电容、电感等电路元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的定律基本内容;掌握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直流电路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正弦量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了解RLC元件的交流电路、阻抗分析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 模拟电子技术:包括常见分立元件及电路,重点介绍BJT及其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基本要求:掌握BJT的放大作用、外特性,截止、放大、饱和三种状态、BJT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应用、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定义;掌握理想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特点及“虚断”、“虚短”概念;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汽车专业中的应用。
3. 数字电子技术:包括数字电路抽象、Bool运算规则及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基本的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及存储器简介、测量及数据接口电路简介。
基本要求:理解数字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应用,掌握数制和码制及其转换,“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和其他复合逻辑函数;掌握用波形图法分析数字逻辑电路的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理解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的原理;理解触发器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4.电力电子技术基本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及应用。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cb27cd52d380eb63946d85.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计划学时:72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计划学分:4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类型:专业课编制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编制时间:2006年9月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器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对汽车电气系统检测、维修的实践技能。
适应社会汽车运用工程的工作需要。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汽车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已很难满足日趋严格的关于汽车节能、排放和安全法规的要求。
蓄电池、发动机、启动机和灯光照明等传统意义上的汽车电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仍将使汽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为此,学生掌握汽车电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汽车电气系统及零部件的检测、维修、试验和故障诊断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系统电路图的组成,特点及读图方法。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徐向阳,机械工业出版社教学参考书:《现代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王遂双主编,交通出版社,1999教学参考书:《汽车电器与电路》,张春化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教学参考书:《汽车电器》,毛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教学参考书:《汽车电器识图技巧》,孙余凯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汽车电系特点重点:汽车电系特点难点:汽车电系特点第二章蓄电池教学内容:蓄电池构造与型号、蓄电池工作原理、蓄电池工作特性、蓄电池使用与维护、免维护铅蓄电池重点:蓄电池构造与型号、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难点:蓄电池工作原理第三章交流发电机及其电压调节器教学内容:交流发电机构造与工作原理、触点式电压调节器、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集成电路调节器、交流发电机使用与维修重点:交流发电机构造与工作原理、集成电路调节器、发电机使用与维修难点:集成电路调节器第四章起动机教学内容:起动机工作原理与特性、起动机组成与结构、电磁控制强制啮合式起动机、新型起动机、起动机使用与维修重点:起动机工作原理、组成与结构、起动机使用与维修难点:新型起动机第五章点火系统教学内容: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点火系性能与测试重点:电子点火系统原理、组成、点火系性能与测试难点:电子点火原理第六章汽车车身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教学内容: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仪表、安全气囊汽车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汽车中央门锁与防盗、车身辅助电器重点:汽车仪表、汽车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中央门锁与防盗难点:中央门锁与防盗第九章汽车电路分析教学内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汽车电路读图汽车电路图实例汽车电路维修常识重点:汽车电路图实例汽车电路读图难点:汽车电路维修三.建议学时分配四.编写大纲执笔人和审定人执笔人:杨进峰审定人:2006/9/13《汽车电器》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分:1 学时:18 大纲执笔人:杨进峰大纲审核人:杨进峰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专业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是现代汽车技术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的主要任务:讲授传统汽车电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典型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常见汽车电路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使学生能全面掌握汽车整车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具备独立诊断和排除汽车电路故障的能力。
二、课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的功用和特点;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汽车电子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展望;课程结构介绍重点: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的功用和特点;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
第二章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免维护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修
重点:铅酸蓄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难点: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第三章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触点式电压调节器;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集成电路式电压调节器;交流发电机的正确使用与维修
重点: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触点式、晶体管式和集成电路式电压调节器的电路工作原理
难点:硅整流交流发电机、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起动机
起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汽车起动机的组成与结构;电磁控制强制啮合式起动机;其他几种新型起动机;起动机的正确使用与维修
重点: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与特性;典型的起动机控制电路
难点:起动机的机械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
第五章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晶体管辅助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性能检测与维护
重点:传统点火系、辅助触点和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分析和工作特性
难点:传统点火系、辅助触点和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的工作过程及工作特性分析
第六章汽车车身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仪表;汽车空调;汽车电动座椅、电动车窗及电动后视镜;汽车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安全气囊;汽车车身辅助电器
重点:汽车照明、信号和仪表系统;汽车空调;安全气囊;车身辅助电器
难点:汽车空调、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及安全气囊的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第七章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和工作原理;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关键元器件介绍;典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维修
重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元器件功能介绍;几种典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难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关键元器件工作特性;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八章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与驱动防滑转控制系统;巡航定速控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电子控制转向系统
重点: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与驱动防滑转控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难点: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与驱动防滑转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
第九章汽车全车电路分析
汽车电器基础元件;汽车电路的读图;汽车电路图实例;汽车电路检修常识
重点:汽车电路图实例;汽车电路检修常识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演示和考查考试。
1、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汽车电路工作过程和故障诊断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和课后自学等课堂教学补充手段来获取知识;教学中积极采用课堂和现场演示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中有成套的汽车电器实物教具,在课堂教学中配有一些演示实验,并在汽车系实物陈列中心安排有现场演示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3、实践教学环节
为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认识,给该课程还配有三周的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实习。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徐向阳主编的高等工科教育汽车技术规划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教学参考书:赵仁杰主编的《汽车电气设备》,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潘旭峰主编的《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五、说明
1、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职现代汽车技术专业。
2、本课程的教学须由具有一定教学和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力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需要。
4、本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必须要先完成《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
构造》课程的学习。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在安排困难时,可与之平行开设。
主编:成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