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11第十一讲、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 2
女孝经图·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女孝经》为唐代侯莫陈邈(三字复姓)妻郑氏撰,共为十八章,内 容多宣扬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作者以图解的形式分9段表现《女孝经》: 一、开宗明义章;二、后妃章;三、三才章;四、贤明章;五、事舅姑章; 六、邦君章;七、夫人章;八、孝治章;九、庶人章。每段图后均有墨题 《女孝经》原文与之对应。
1899年2月的《万国公报》
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址馆内珍藏的《时务报》。
二是兴办学堂,传播维新思想,培养维新 骨干。著名的有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 南洋公学、经正女学。
万木草堂:
1893年康有为在广州讲学时设立,学生 100余人,以陈千秋、梁启超为学长进行日常 管理,继承传统书院的办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但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 义理、考据、经世和文字之外,还包括西方 哲学、万国史学、地理、数学、格致、外国 文字、政治学等学科,成为当时宣传维新变 法理论的场所,为维新运动培养了一大批人 才。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解散。
第一部分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 育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上的 争论
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 制度。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以王韬、容闳、陈炽、郑观应、马建忠 等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教育上的 主张是:一、全面学习西学,包括西方的自 然、工艺、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二、改革 科举制度,因为它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多种 类型人才的培养;三、建立近代学制,仿照 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制系 统;四、倡导女子教育,关注女性的社会地 位。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至此,在中国 历史上延续了近1300年(公元606—1905 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 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科举废除后出 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兴办新学的热潮,至 1909年各级各类新式学堂达5万多所。
15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维新教育教育的渐次推进第二节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第三节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⑴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⑵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此外,为了更好更快地学习西学,康有为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
●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
●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
第三节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一.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二.清末的留学教育(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康有为:“今日之患,在民智不开,故士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这种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从而使官吏不能应变,不能为实事。
他主张废八股,改试策论,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严复:八股取士三大害处,“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
(二)兴学校,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重视师范教育、女子教育●梁启超:“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康有为《大同书》的学校体系:–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严复:教育应分三段的计划(三)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严复:“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梁启超:“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康有为:“定宪法以出政治,明格致以兴艺学。
”湖南时务学堂1897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和学政江标都倾向维新,在谭嗣同的推动下,在湖南长沙创办时务学堂,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
其它●1894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等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创立。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变法不同之处(一)历史背景不同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危机出现,半殖民地逐步加深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内部部分成员为解决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列强坚船利炮入侵)而引起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则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新的强大的民族危机迫在眼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激起了新的民族觉醒,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两方文化碰撞中形成了要救国只有维新变法,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的新思维;(二)改革指导思想不同洋务运动的日的与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两学为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
戊戌维新变法是在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结合起来,开民权、设议会、废科举,也就是在一定范围改造“中体”。
如果说前者是新瓶装旧酒的话,后者则是旧瓶装新酒。
(三)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在封建制度下,在封建思想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而戊戌维新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突破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局限,主张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四)侧重点不同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侧重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对封建儒学统治予以坚守,属于器用层面的改革。
而戊戌维新运动侧重于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从其最大效果来看,它更是一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运动,属制度层面的改革。
(五)过程与结果不同洋务运动由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实权派推动,首先是采用西方练兵和大量购置西式武器,同时大力仿照西方设厂制造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分组比较合理,所以合作学习进展得比较顺利,同学们积极参加小组的学习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同之处(一)历史背景相似二者改革的发生历史背景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了整个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富强所逼迫产生出来的。
《教育学》 —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清末新政 思维导图
新学制的建立
壬寅学制
1902 张百熙《钦定学堂章程》
规定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校系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 统的法定学校系统,未能实行,但却成为“癸卯学制”的雏形
1903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法定学制
在普通学堂之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独立系统
科举制的废除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
建立行政体制 制定教育宗旨
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 专设总理学务大臣,成立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政府主管机构——学部 宗旨:忠君(核心)、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出发点:国家本位
康有为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废除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除科举。 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1884年《大同书》,废除私有制、等级制,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 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
开民智为第一要义
维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
早期改良派
经济: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思想文化: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
主张:学习西学;改革科举;建立近代学制;倡导女子教育
1891年广州万木草堂
维
举办学堂
康有为
新
1897年长沙湖南时务学堂
教 育
对洋务学堂有所突破的新式学堂
盛宣怀:天津、上海创办的北洋西学堂和南洋公学
的
梁启超、经元:上海的经正女学
《变法通议》-《论幼学》
严复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讲义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讲义一、教材分析本课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又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它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维新变法运动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一样,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的使命,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它们按照事件的兴起、发展、高潮和结局分别进行介绍:第一子目——“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第二子目——“警世洪钟《天演论》”,推动了运动的发展;第三子目——“短暂的百日维新”,运动的高潮。
由于顽固派的反对,变法最后失败。
本课重点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本课难点能够正确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客观地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有很多仁人志士,他们为挽救民族危机,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甚至不惜生命唤醒国民。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在本节课中,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先人所谱写的壮丽悲歌!了解“维新派”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
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维新派”。
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
本节课的内容也由这四个人物的事迹来贯穿的。
(图片呈现四人像)(二)、康有为与公车上书洋务运动后,中国并没有富强,却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面临瓜分的危机。
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就是公车上书。
“公车”的含义: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用“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第十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精品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定教育宗旨
1906年3月,清末新政时期提出的“忠君、尊孔、 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是中国近代 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四、留学教育的勃兴
(一)留日高潮的兴起 (二)“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 “退款兴学”的本质
谢谢大家
薛福成(1838—1894) 郑观应(1842—1922)
陈炽(?——1899)等
马建忠(1845—1900)等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一)全面学习西学 早期改良派较之洋务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
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 深化学习的层次。
马建忠在1884年指出,洋务运动热衷讲求的“制造、军旅、水师诸 大端,皆其末者也”。
第一节 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
二、维新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二)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三)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第二节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三)《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长期生活在外国或香港,直 接受资本主义文化熏陶的知
识分子
从小饱读四书五经,但后来 通过书本或其他途径间接接 受资本主义文化,逐渐背离 传统思想的激进士大夫
王韬(1828—1897) 容闳(1828—1912)等
陈虬(1851—1903) 汤震(1857—1917)
在思想上对洋务派有所超越 的洋务幕僚
陈炽更直截了当地批评洋务派的学习外国是“弃其菁英而取其糟粕, 遗其大体而袭其皮毛”。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共34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 新政时期的教育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四、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废八股考试,改 试策论,等学校 普遍开设后,再 废科举
1
创办学校,改变 传统教育内容, 传授科学技术, 培养新型人才
2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 他将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加以强调。
四、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清末新学制的确立 (二)癸卯学制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 对“壬寅学制”进行修改,于1904年 1月 (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 《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确立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清政府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 落实,1904年《学务纲要》规定专设总理 学务大臣。1905年12月,清廷批准成立学 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 关。学部内分为五司,即总务司、专门司、 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设视学官专任 巡视京外学务。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确立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906年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 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 全省学务。1906年5月,学部奏定,在各 厅、州、县建立劝学所,管辖本地学务。
四、教育宗旨的厘定
1906年 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朝廷下 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 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 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 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 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
中国教育史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育
1.了解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2.掌握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及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L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意义:
①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学制出台的前奏;
②对中国学术走向及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明显影响; ③带有明显的封建教育痕迹[奖励出身]。
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1897 年12 月16 日, 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 设经济特科, 为废八股和科举打开了突破 口。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第一次提出废八 股的要求。 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著自下 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 《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3)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了关于学校体系 的构想,在乡设立小学, 在县设立中学,在省、 府设立专门高等学校或大学,如设立海、陆、医、 律、 师范各专门学校。在京师设立京师大学堂。 同时,康有为建议“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 学制。”力图在中国建立类似于西方的近代学制。 他把办学校比喻为“宜急补养以培养其中气”的 治病良方。
三、维新教育改革
(一)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废除八股考试 改革科Leabharlann 制度 (三)讲求西学 建立新式学堂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创立。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孙家鼐管理大学 堂事务。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务停顿。1902年学堂 恢复(京师同文馆1902年亦并入京师大学堂)。 1910年发展为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 商七科的大学。1912年始更名为北京大学。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生平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 南海人,字广厦,号长素, 人称南海先生。 他是近代中 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代 表之一,是戊戌变法时期资 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领导人, 是维新派的杰出领袖,是我 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清末新政
1、兵制改革的目的:整编腐化堕落的旧式军队和创 建一支强大的新式军队。 2、军队的演变:八旗和绿营—湘军、淮军—勇营、 防营—新军(新建陆军、自强军) 3、举措:(陆军)①1901年各省改建省兵制,废武 举,创办武备学堂;②分年取消20%-30%的绿营和半 正规的防勇;③设立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练 兵处④兵制的变化,陆军:(36镇,每镇12500人, 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⑤对兵员的要求严格; (海军):海军处(1910)与军谘府(1911)的成 立,载洵、载涛掌管。 4、军事改革的困境:①好男不当兵的观念影响了兵 源的质量;②军队建设钱财的尴尬(地方财政与中央 争夺统率权的冲突) 5、军事改革的影响:①促进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②社会对军人观念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四民社会” 结构,对民国初年军人政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③为 推翻清政府造就了武装力量(新军),也应承担民初 军阀割据与混战的历史责任。
兵 制 改 革
军事改革进程表
1、1895年12月袁世凯继胡燏芬在小站督练新建陆军、张之洞奏请 编练自强军; 2、1901年8月,诏改科举,其中有废武举,停止武生童考试及武 科乡会试;并令各省裁汰绿营和防勇20%--30% 3、9月诏令各省设立武备学堂;扩充北洋武备学堂和山东随营学 堂,核议规制章程; 4、1902年诏令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派员 学习新建陆军和自强军操练; 5、1903年11月,中央置设练兵处(督查机构)各省成立督练处; 6、1904年,制定新军军制(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 7、1905年提出36镇建军计划;袁世凯编成六镇,成为军队模范; 8、1906年,中央官制改革,练兵处与兵部合并为陆军部,太仆寺 并入; 9、1907年8月清廷以北洋新军为榜样,分省限年编练陆军36镇;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0.1 复习笔记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从1898年6月11日进入高潮,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结束,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兴办新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取士制度,学习西方文化等。
这一切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双方展开尖锐的论战。
这场争论反映在文化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自1888年,康有为上第一奏折开始,维新派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
另外,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地制造舆论,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
(1)兴办学堂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①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
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
但这些学堂,也还存在一些封建主义因素,在课程上还有不少封建主义的内容,在道德训练的方法上,不少是出自宋明理学家的教育主张。
②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
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中国教育史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PPT34页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4
清末新政新论
“清末新政”通论戊戌政变后不到三年,承继百日维新事业并在某些方面走得更远的变革再次出现于京师,波及于全国。
史家将这次变革称为“清末新政”。
本文拟就1901~1905年的“清末新政”及相关问题,作一宽泛的讨论,并祈指教。
一、西太后的决心众所周知,西太后是一个非常精明而又善于玩弄权术的宫廷贵妇。
她之所以能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晚清宫廷斗争中获胜,主要得力于三要素。
一是心狠手辣,“只问目的,不择手段”。
任何因素构成了对她个人权势的威胁,她必不计后果痛下杀手,其黜恭王、幽光绪、毒死东太后、溺死珍妃,皆是极狠毒手段。
唯此,她才能打击政敌、排斥异己,成为独揽大权的最高统治者。
二是善于把握情势,当机立断,决不让机会错过。
咸丰死后,政权握在顾命八大臣手中。
当时的懿贵妃虽有揽权之心,却苦于肃顺等人不肯从命。
当她觉察到恭亲王亦有尽翻朝局之意时,遂果断与奕xīn@①结成同盟,发动“辛酉政变”,一举夺得垂帘听政的最高权力;光绪十年,她巧妙地利用了盛昱的劾疏,将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大臣全班撤换,开清代政治史上史无前例的变局,其权力因此日益强固。
三是善于利用各派利益集团之内的矛盾,达到居间操纵驾驭的目的。
如“辛酉政变”后,恭亲王成为宫廷高层领导中唯一能与她抗衡的人物,西太后遂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恭亲王。
及恭亲王被攻倒,她又打击清流,致使煊赫一时的清流党在短时间内摧折殆尽。
有了如上三因素,再加既有的皇太后身份以及晚清官僚政治的腐败,足以使西太后从容玩弄大清帝国的权柄于手掌之中。
作为一个极有心计的权术家,西太后唯一理解的东西是权力而非政治。
但作为一个相当精明的统治者,西太后对事物有较敏捷的反应能力。
靠经验、感觉而不是理论学说的支配,她能够针对不同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统治政策。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无疑得到了西太后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各项洋务事业虽遭清流派与顽固派的多方抨击与围攻而从未中断,洋务派虽声名狼藉,却始终位居要津。
《清末新政》ppt课件.ppt
《钦定宪法大纲》关于皇帝的权力
第三条: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 决议,而未奉召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第四条: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 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 无异。 第十一条: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惟已定之法律,非经 议院协赞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法律为君上实 行司法权之用,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 故不以命令改废法律。
1898年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结束 1899年,义和团“灭洋”运动致使社会秩序失控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再遭浩劫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两半社会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 目 侵华后清政府威信骤降 的
:
革命势力
王
朝
自
清末新政
救
1901—1பைடு நூலகம்11年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 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 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 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
全 方
奖励实业——推动经济工业化 位 推
革新教育——推动文化多元化
动 中
清末新政
国
修订刑律——推动制度民主化 近
代
编练新军——推动军事现代化 化 ,
加 革新旧俗——社会生活现代化 速
革
《钦定宪法大纲》 预备立宪
命 爆
发
“皇族内阁”1911年
“责任内阁”成员名单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 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 大学士那桐(满)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 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 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 司法大臣绍昌(宗室) 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讲义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讲义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讲义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一、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1. 近代以来探索国家出路努力的继续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一方面,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拽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另一方面,统治者昧于时事,压制或者拖延变革,使中国不能急起直追,赶上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使得中国人民一次次蒙受将成亡国奴的耻辱,并承受着残酷的阶级剥削。
在这种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压迫下,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都曾奋起,为了给国家寻找出路,也为了给本阶级寻找出路而努力探索。
戊戌维新运动是继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革命,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后,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又一次努力。
2.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继续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不久,与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及稍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要求改革的潮流,即早期改良主义思潮。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就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传播者。
早期改良主义者不同于洋务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不屑于洋务派单纯模仿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他们中有的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有的人鼓吹欧美各国的议会制度。
他们还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议清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振兴民族工商业的措施,以利于跟西方列强开展商战。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做了若干舆论准备。
3.中日甲午战争的振憾以及迫在眉睫的瓜分危机(1)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
号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子孙、文明神胄的堂堂中华?居然战败于边僻海岛的?虾夷?日本,朝野为之震惊!变法图强之议再度兴起。
康有为联络各省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
这个狂潮的起因,正是日本的崛起打破了列强在华的?均势?。
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一、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
他们都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全面学习西学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
在一定程度上,早期改良派是用人类整体文化的观念来考虑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教法度应该择善而从,不应该有古今、中外、华夷的区分,完全突破了民族文化本位观念。
(2)改革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受到了早期改良派的批判,但并未遭到彻底否定。
早期改良派仍主张保留科举制度的形态,甚至在他们设计近代学制时还考虑到与科举制度接轨。
(3)建立近代学制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
他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系统,大、中、小学均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规定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
鉴于当时的现实,他提出了“变通”的方法,即将科举制的进士、举人、秀才的三级科名与大、中、小三级学校相配合,并将各省、府、县的书院改为学堂。
他是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
郑观应设想的这个三级学制系统,实际上是以中等教育作为正规学制的起点的,学制中的“小学”已略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起始程度。
而“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初等教育主要在家塾、公塾中进行,未纳入正式学制系统,不规定学习年限,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小学”。
从入“小学”就开始实行分科教育,分文、武科两大类,文科类有六科:文学、政事、言语、格致、艺学、杂学;武科类只有陆军和海军两科。
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有和科举挂钩的痕迹,包括三年学制年限也和科举三年一试相通。
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了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分散和应急性的特点。
中国教育史 第十一章维新运动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留日高潮
2、留日教育的特点 (1)生源广泛,成分多样 (2)研习科目多种多样,法政最多,其 次是师范、军事
(3)爱国热情高涨,涌现出大批资产阶 级革命家
五、留学教育的勃兴
(二)庚款兴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 战争赔款,即“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 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 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 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 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 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庚款兴学”反映 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
掌握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第一部分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一全面学习西学二改革科举制度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三建立近代学制四倡导女子教育二维新教育实践一开设报馆宣传变法二办学堂培育人才三建学会扩展力量一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二设立京师大学堂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三改革书院筹办各级各类学校四派人出国游学五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四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康有为人称南海先生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确立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906年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 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 全省学务。1906年5月,学部奏定,在各
厅、州、县建立劝学所,管辖本地学务。
四、教育宗旨的厘定
1906年 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朝廷下 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 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
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
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
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
五、留学教育的勃兴
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第一篇: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一、教学目标1、史实:“预约变法”上谕新政措施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2、史能:(1)比较辨异: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措施之异同。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与美国1689年《权利法案》对君权界定的差异。
(2)归纳整理:清政府先后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与目的。
(3)分析理解:从清末新政的举措与过程剖析其实质与必然结果。
3、史识:(1)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又一次自救运动。
新政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预备立宪”的有名无实和“皇族内阁”的政治骗局,暴露了清政府假宪政真集权的真面目,从而使它大失民心,不可避免走向穷途末路。
二、教学要点1、重点: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如何合理评价新政措施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庚子国变”指何历史事件?“庚子赔款”又是怎么回事?“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庚子赔款:发生时间: 1901年—1925年所属年代: 清代发生地点: 上海北京中国清政府偿付八国联军侵华的赔款。
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
其中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关也归海关管理。
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各国的分配率以俄国最多,计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
还本付息定在上海办理,先由汇丰﹑德华﹑道胜﹑汇理﹑正金五银行经收。
次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行,参加组成银行委员会,所收本息摊交各国所定银行。
清政府以关税收入仅能抵偿旧借外债,为筹还赔款计,将年额2121万余两摊派各省﹑关,从而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苛捐杂税的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义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一、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1. 近代以来探索国家出路努力的继续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一方面,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拽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另一方面,统治者昧于时事,压制或者拖延变革,使中国不能急起直追,赶上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使得中国人民一次次蒙受将成亡国奴的耻辱,并承受着残酷的阶级剥削。
在这种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压迫下,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都曾奋起,为了给国家寻找出路,也为了给本阶级寻找出路而努力探索。
戊戌维新运动是继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革命,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后,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又一次努力。
2.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继续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不久,与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及稍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要求改革的潮流,即早期改良主义思潮。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就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传播者。
早期改良主义者不同于洋务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不屑于洋务派单纯模仿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他们中有的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有的人鼓吹欧美各国的议会制度。
他们还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议清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振兴民族工商业的措施,以利于跟西方列强开展商战。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做了若干舆论准备。
3.中日甲午战争的振憾以及迫在眉睫的瓜分危机(1)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
号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子孙、文明神胄的堂堂中华”居然战败于边僻海岛的“虾夷”日本,朝野为之震惊!变法图强之议再度兴起。
康有为联络各省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
这个狂潮的起因,正是日本的崛起打破了列强在华的“均势”。
先是德国借曹州教案强租胶州湾,开全世界破天荒的先例,接着,俄、法、英、日争相效尤。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迫在眉睫。
请看时人绘制的《时局图》。
4.俄国彼得大帝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激励(1)在中国人看来,俄国在彼得大帝以前,是一个曾在蒙古人奴役下的落后国家。
彼得大帝与康熙大帝恰逢同一时期,因为彼得大帝实行欧化改革,俄国居然在二百年后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并蚕食中国的藩土——整个中亚细亚及西伯利亚,反而使中国仰之为文明上邦。
这是刺激中国维新变法的一个有力因素。
(2)日本是中国的近邻,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走入近代以后,日本在经历了与中国颇为相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即面对列强“叩关”、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之际,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变,在短短几十年中跻身资本主义列强,并把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指向中国。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维新变法成为中国先进人士和意欲有作为的光绪皇帝的自然选择。
5.维新派的一系列切实努力维新派通过上书、著书立说、办报、办学会、设学堂等一系列切实努力,使得中国的维新运动终于演成一场现实的政治运动。
二、维新运动的酝酿与准备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1)向皇帝上书。
希望通过上书直接说服光绪帝以君权雷厉风行推行变法。
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发动的“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一片愤慨,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组织了1300名举人在5月2日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史称“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和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著书立说,宣扬变法维新的理论。
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并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
(3)办学堂,旨在培养青年后续人才。
主要有康有为在广州主持的万木草堂(著名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梁启超在长沙主持的时务学堂(其中有庚子汉口之役中被杀的教习唐才常为首的“庚子六君子”、有护国战争的元勋蔡锷将军等)。
(4)办学会,旨在联络成年知识阶层。
会社本是中国固有的国粹,明末士大夫办的复社、几社等遍布国中,但清军入关后严禁结社。
1895年,康有为发起组织强学会,虽不久即遭封禁,但起了开学会之风气的作用,一年之间,学会在中国纷纷涌现。
著名的有保国会、南学会等。
其中,谭嗣同任会长的长沙南学会尤具特色。
该会兼具政治学会与地方议会双重意义,并打算先从湖南办起,以后进一步联合南部诸省志士推而广之。
如果这种意旨能够实现,这将是中国南部诸省率先试行民主自治的开端。
(5)办报纸,旨在启发社会一般民众。
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
而梁启超正是在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以其雷鸣潮吼、恣唯淋漓的文笔声名隆起,与其师并称“康梁”。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通过这次论战,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维新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三、百日维新1.《明定国是诏》光绪皇帝终于在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国是”是一个国家应该明确和把握的基本方向。
翁同龢:两代帝师(同治、光绪)拟定。
慈禧删改的。
“明定国是”诏由帝师翁同龢起草,诏书宣布从今往后要“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
2. 变法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始,至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而失败,一共维持了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在这期间,光绪皇帝共发出100多件维新谕旨,其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下列数端:A政治方面: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裁撤冗官闲衙,澄清吏治,取消国家对旗人的供养B 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全国设立邮局C 军事方面:军队改习洋操,采用西洋兵制,裁汰绿营,筹建海军D 文教方面: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学会,派人出国留学和游历。
3. 维新派的任用。
变法开始后,光绪帝任命康有为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赏举人梁启超六品衔,办理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光绪帝对康、梁任小官而赋大权,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规定二品以上大员的黜陟,都要向她请命。
8月,光绪帝又提拔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四人为军机章京,赏四品卿衔。
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机要秘书工作,光绪帝意在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高级参谋和执事人员,这就是军机四卿。
光绪皇帝在这些维新中坚人物的辅助下,开始锐意改革。
四、戊戌政变的前因后果1.翁同龢与荣禄的革与升慈禧: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光绪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
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
首先是慈禧的权力。
于是,罢免翁同龢,任用荣禄。
2.相互弹劾3.王照与六堂官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
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
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
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
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4.要求开设懋勤殿激烈争吵5.政变前三天奕劻、杨崇伊谭嗣同、袁世凯6.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从所住的颐和园赶回皇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宣布临朝“训政”。
这就是戊戌政变。
随后,慈禧命令捕杀维新派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分别在英、日使馆的帮助下经香港、天津逃往日本;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参与新政的徐致靖被处永远监禁,张荫桓遣戍新疆,早已开缺回籍的翁同龢又加上一个革用处分。
戊戌变法中的所有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废止。
谭嗣同: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
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
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
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
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
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四章京、杨深秀、康广仁(康弟)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试图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光绪皇帝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上扼于西后,下扼于顽臣”,大多未能付诸实施。
一批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守旧势力图谋对维新运动进行反击和镇压。
他们策划在光绪帝陪同慈禧太后到天津阅兵时,由荣禄以武力实行废立。
维新派情急之下求救于曾列名强学会、统领新建陆军的袁世凯。
于是有1898年农历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之事,但八月初六即发生了戊戌政变。
变法开始以后,光绪皇帝的新政诏令连翩而下,乃至一日数令。
维新派为此欢欣鼓舞。
五、维新运动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大量地传播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介绍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制度(2)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这场运动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
维新派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概念,强调国家为国民所有,匹夫有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为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维新变法颁布的保护和鼓励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发了人民“实业救国”的热情,形成民族企业的第一次投资高潮(4)为民主革命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启示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根本行不通,要想使国家复兴,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六、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新学伪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