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道”:高校大学生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动机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信息和知识呈爆发式地增长,丰富的知识资源为组织和学习者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知识管理已然成为学习和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对组织而言知识管理是关系组织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管理活动,其水平会影响组织合作、创新能力[1,2]、绩效[3]等,因此组织需要通过管理内部的知识传播,以保证知识能有效利用,支持组织获得长期利益,保持竞争优势[4]。对个人而言知识管理会影响个人学识积累、人际关系、个人发展[3]等。当前对于知识管理积极方面的研究已渐趋成熟,但其在工作实践中并不够理想,为了促进组织与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知识隐藏作为消极的知识管理活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大学生群体处于知识广度和深度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其知识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个人思维方式和自身竞争力[5]。间接地,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群体,其整体素质也将影响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本文将把“知识隐藏”这一概念引用于对高校大学生知识管理研究。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个体对个人能否有能力进行某一项工作或任务作出的推断,其对个体行为的建立、改变、推测有重要影响[6];此外,班级对于学生而言是其学习成长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活动单位,班级氛围反映一个班级共有的集体环境,对高校学生个体的态度、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班级整体环境、教师同学所营造的氛围对个人发展有关键影响[7]。因此,学生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会因为不同的班级氛围对其知识隐藏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以班级氛围为调节变量,探究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的特点及其作用关系,该探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皆具有借鉴意义。

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对知识隐藏主要以知识隐藏的前置因素和行为后果两大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且集中对企业组织、科研团队领域进行探究,其中对企业组织内部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但鲜有学者研究知识隐藏在学习生活中知识的作用机制,本次研究将结合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氛围,验证知识隐藏相关模型是否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具有理论意义。

本次研究的结论对高校班级组织、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帮助大学生了解班级中知识隐藏的原因,为受知识隐藏困扰的学生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同学间知识的良性互动,营造知识共享氛围。从而产生更多创新行为;在学生组织层面,有助于各学生组织了解如何采取有效行动以促进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有效提升团队创新能力,营造创新型氛围;“唯有人才,才能创造”,长远来看,处于观念定型期的大学生减少了知识隐藏行为,以共享促创新,将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经过时间的涤荡与积累将促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以助力我国走上现代化强国之路。

1.3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学者们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以明确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其次,结合对文献分析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个体发展模型构建模型;最后,基于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假设以探讨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效能感、班级氛围与知识隐藏三者关系。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影响组织知识隐藏的前置因素、大学生群体个性特征、自我效能感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通过知识合理迁移建立影响学生知识隐藏行为相关的模型以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论支撑和理论模型。

(2)问卷调查法

基于现有研究及相关量表,设计与本研究相符的问卷,通过发放问卷以探究

分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班级氛围与知识隐藏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统计分析法

本研究基于问卷数据建立Excel 数据库,基于统计学原理,以SPSS为工具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层回归分析方法等多种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和结果分析。

1.4研究内容

图1-1 文章框架

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2.1知识隐藏

2.1.1知识隐藏的概念

知识隐藏广泛地存在于几近一切组织之中,却长期被理论界忽视,2012 年学者Connelly[8]首次提出此概念并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本文借鉴其对知识隐藏的定义:组织中个体在面对组织中其他成员寻求知识帮助时,刻意隐藏或掩饰的行为,其可以被划分成推托、装傻和合理隐藏三个维度。现国内外对知识隐藏主要的研究方向可分为两大类:知识隐藏的前置因素、知识隐藏行为后果。

2.1.2知识隐藏的前置因素研究

对知识隐藏的前置因素研究可分为以下三种:

(1)行为主体因素:包含性格特征、人口统计变量、自我效能感等;

(2)行为客体因素:包含知识特征和任务属性等;

(3)行为环境因素:包含有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和领导风格等。

从主体因素分析,学者ANAZA[9]发现五大人格中的外倾性、责任心与知识隐藏显著相关,高度神经质的员工更倾向于知识分享;Peng[10]研究显示人口统计变量与知识隐藏行为无显著影响;学者赵婷[11]的探究结果表示自我效能感、信任因素与知识隐藏有呈现负相关。

从客体因素研究,知识本身的属性如复杂性、相关性等会对知识隐藏有预测作用,Connelly[8]发现知识自身属性对知识隐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基于知识互惠原理,学者王景周[12]认为知识复杂程度越高、创新越强、回报越大越可能采取知识隐藏行为;类似地,国外学者Aliona和Labafi[13,14]研究表明知识的复杂性正向预测知识隐藏行为。

从组织层面看,学者赵婷、张笑峰、袁凌、肖小红、万莉[11,15,16,17,18]等基于组织支持感、心理安全感等研究了不同领导风格与知识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心理安全感皆对知识隐藏有预测作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

Connelly[8]研究表明知识所有权者与知识寻求者的人际关系对知识隐藏有预测作用;类似地,学者Labafi和Zhao[14,19]认为人际关系的质量是知识隐藏的重要影响因素;杜恒波[20]等人研究表明职场负面八卦对知识隐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此消极互惠起部分中介;刘兰兰[21]研究表明以激励氛围为调节变量的组织支持感对知识隐藏行为具有负向的预测关系;学者何亦名[22]等人的研究表明以人际不信任为部分中介的消极互惠能够正向预测知识隐藏行为。

2.1.3知识隐藏行为后果的研究

对知识隐藏行为后果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隐藏者的人际互动、个体员工创造力与绩效表现、个体员工知识共享与退缩行为、知识隐藏对组织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等方面对知识隐藏后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员工的知识隐藏行为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当知识隐藏是出于保护组织、第三方等的利益会形成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若是对于非机密内容的知识隐藏将导致消极影响[22]。基于社会交换理论,CERNE[23]认为员工的知识隐藏行为在组织中被识破后将在组织内部启动不信任的恶性循坏,从而导致组织中的成员增加了自身的知识隐藏行为,这对隐藏者的人际关系、组织创新氛围均产生消极影响;Malik等研究发现,感知组织政治会通过知识隐藏的中介作用间接削弱员工的创造力;学者周建明对高技术团队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隐藏行为对团队开发新产品有负向预测作用;何亦名[18]研究表明知识隐藏会阻碍组织中正常的知识流通;王天力[20]基于知识联结理论有类似结论:知识的互动和联结能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当组织发生知识隐藏,组织内成员形成的不信任链会阻碍组织中个体间形成知识联结,从而导致个体乃至整个组织的创造力下降;赵婷[8]研究认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出于自愿的知识隐藏会损害彼此的关系,若突出外部力量的作用可以减少这种损害。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作为知识管理领域正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知识隐藏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为零散地分析或检验各个因素与知识隐藏间的影响关系,但缺少对具体影响过程机制及条件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其次,现有文献大多遵循和模仿传统的知识管理、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囤积等的前因分析机制框架和后果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