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杜牧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精选杜牧的十五首古诗

精选杜牧的十五首古诗

杜牧的十五首精选古诗:1.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7.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8. 《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9.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0. 《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1. 《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2. 《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13. 《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4. 《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5. 《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杜牧的经典诗词五首

杜牧的经典诗词五首

杜牧的经典诗词五首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通过散文的形式夹杂着议论,杜牧的诗成为后人学习的目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杜牧的诗词,欢迎阅读!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秋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5、【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
《诗词五首》重要知识点总结
文言知识
✧生难字
结庐.(lú)喧.(xuān)东篱.(lí)
烽.(fēng)火簪.(zān) 燕.(yān)脂
提携.(xié) 戟.(jǐ) 嗟.(jiē)
✧通假字
学诗谩.有惊人句(同“漫”,空、徒然)
✧古今异义
1.家书.抵万金(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2.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
3.殷勤
..问我归何处(古义:情意恳切;今义:热情而周到)
4.九万里风鹏正举.(古义:高飞;今义:往上托,往上伸)
✧作家作品
1.《饮酒》(其五)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2.《春望》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3.《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
1/ 2。

24 诗词五首(赤壁)

24 诗词五首(赤壁)

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二是湖北黄冈的赤
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 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朗读指导
赤 壁 杜牧 jĭ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内容探究
《赤壁》一诗开头为什么从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有何作用? 这是以小见大,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 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实是借题发挥。
拓展延伸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 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 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的成败慨叹历史上英
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 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 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结构图示
戟未销 兴感 任前朝
赤壁
非风便 咏叹
借古讽今 警策世人
史将淆
诗中三、四句是何表达方式?是实写还是虚写?说说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议论。虚写。 作者设想与事实相反的结果,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 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就将要重写。诗人认为历
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
定会有所作为。 作者借史倾吐胸中的抑郁之气,反映出抑郁不平的心 境。
诗词五首
——赤壁
杜 牧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 “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 西安)人,晚唐诗人,以七言绝句 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他的 诗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与 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代表诗作 有《过华清宫》《江南春》《泊秦 淮》《赤壁》等。

杜牧经典唐代诗词14首

杜牧经典唐代诗词14首

杜牧经典唐代诗词14首杜牧经典唐代诗词14首精选篇11清明杜牧〔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2阿房宫赋杜牧〔唐代〕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不知其一作:不知乎;西东一作:东西)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诗词精选

杜牧诗词精选

杜牧诗词精选杜牧诗词精选1、《念昔游三首其》(其一)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其二)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dd羽林枪。

(其三)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3、《润州二首》(其一)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其二)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4、《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5、《宣州送裴坦判官往》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6、《登九峰楼寄张祜》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7、《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8、《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其二)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9、《题齐安城楼》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10、《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杜牧七绝诗十首

杜牧七绝诗十首

杜牧七绝诗十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七绝著称于世。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情感深邃,意境悠远,被誉为“诗史上的璀璨明珠”。

在他的笔下,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以下将精选杜牧的七绝诗十首,带您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心灵世界。

第一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情景交融,通过描写秋夜宁静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美景的感怀之情。

银烛、冷画屏、轻罗、小扇、流萤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给人一种幽雅的感觉。

诗人通过对天阶夜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美丽的夜晚里的宁静和享受。

诗中还引用了牵牛织女的传说,与诗人在秋夜的心境相呼应,更加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第二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色的生动景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繁华和美丽。

莺啼、山郭、水村、酒旗、楼台等景物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江南春天的繁华图景。

诗人还提及了南朝时期的寺庙,表现了江南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第三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阴雨天气和行人在雨中徘徊迷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诗中的借问、酒家、牧童、杏花等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一个雨中清明的场景,给人一种凄凉和萧瑟的感觉。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悟。

第四首《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风急、天高、猿啸、渚清、鸟飞等景物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登高的壮丽画面。

诗中还描绘了长江滚滚的气势和无边落木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课文重要知识讲解《饮酒(其五)》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很多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二、故事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三、理解诗义【注释】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四、古诗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春望、饮酒、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赏析【部编版八上】

《春望、饮酒、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赏析【部编版八上】

24.诗词五首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作者】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
4. 一个体弱多病的李贺,不像岑参、陆游等人一样有过沙场 亲身经历,却能完全凭想象描绘出高于写生的战斗场景, 叹为观止。
陶渊明( 365-427),字元亮,浮阳柴桑 (今江西龙江)人。青壮年时,有过建功立业 的抱负,后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 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四十一岁时弃官 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 有诗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在这 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 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 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 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 有《陶渊明集》。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 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 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 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 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 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 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 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 ,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 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 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 解。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 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参考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
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
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
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
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诗词五首观刈麦等

诗词五首观刈麦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珍惜这昼 长的夏天也顾不得炎热太阳的炙人了。
为什么?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古代气候农谚: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这两句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正 是五月抢收麦子的农忙季节。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
谢谢大家
宋.文天祥
七言律诗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关于作者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 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 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 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 歌》等千古绝唱。
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又名巩 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 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 宦学者家庭,近代改良主义者, 启蒙思想先驱。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 后的杂诗,诗人共写了绝句 315首。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 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 外国侵略。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时候,五月的时候农民们更是特别忙碌。 叙事诗
昨夜刮起了南风,小麦也已经黄熟盖住了麦田。妇女挑着饭食, 儿童提罐送茶水。他们一起去田间送饭送水,青壮劳力都在地头 干活。脚被暑天的地气熏蒸着,背被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可是他 们筋疲力尽还不知道炎热,只爱惜夏天长长的白天。
古代容量单位:10 斗=1石,一石 ≈120斤。
词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一、导入新课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饮酒(其五)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诗人。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杜牧的古诗(精选15篇)

杜牧的古诗(精选15篇)

杜牧的古诗杜牧的古诗(精选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牧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牧的古诗1原文: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译文: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注释: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赏析: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作者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应用古诗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诗词五首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从教学过程来看,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诗中所描绘的情感或景象?”比如,是否有过对自然的感慨,或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奥妙。
3.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优化课堂提问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辨能力。
5.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1.教材章节: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
2.教学内容:
(1)《饮酒》其五:陶渊明描绘田园生活,表现隐逸思想。
(2)《春望》:杜甫描绘战乱年代春天的景象,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杜牧的七言律诗精选

杜牧的七言律诗精选

杜牧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杜牧的七言律诗精选】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齐安郡晚秋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九日齐安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缙云新命诏初行,才是孤魂寿器成。

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鹜归来月正明。

多少四年遗爱事,乡闾生子李为名。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

金钗横处绿云堕,玉箸凝时红粉和。

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蹉跎。

即事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寄李起居四韵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

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

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

自怜穷律穷途客,正怯孤灯一局棋。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千载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蛾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莫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送刘秀才归江陵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诗词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翻译注解

诗词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翻译注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原文翻译及注释1.《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建造房舍生活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交,结伴。

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住簪子。

【注释】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2.破:陷落。

3.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4.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5.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6.溅泪:流泪。

7.恨别:怅恨离别。

8.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9.抵:值,相当。

10.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11.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12.浑:简直。

13.欲:想,要,就要。

14.胜:受不住,不能。

3.《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待以待,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07《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07《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一)十五从军征1.《十五从军征》写出家院荒凉凄清之景,反映了乱世百姓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免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或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2.《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4.《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5.《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6.《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7.《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8.《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悲痛茫然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岑参的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对风雪天气,军营将士的主观感受的描写,反映战地生活的凄苦的句子是: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八年级上 《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八年级上 《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一)《饮酒(其五)》(陶渊明)1.陶渊明在《饮酒》中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心远地自偏。

2.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出了人之闲逸自在、山之肃穆高远,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3.《饮酒(其五)》写诗人将幽美恬静的景象与惬意闲适的情怀相互交融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陶渊明在《饮酒》中写诗人虽然身居闹市,但内心宁静脱俗,并为下文设置悬念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7.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一诗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只要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8.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变得浮躁,有人认为是环境影响了自己内心的安宁,我们可以以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劝勉他。

9.陶渊明《饮酒》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0.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1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 《饮酒(其五)》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4.陶渊明的《饮酒》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5.《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6.陶渊明《饮酒》中将幽美恬静的景象与惬意闲适的情怀相互交融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词五首《赤壁》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诗词五首《赤壁》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解读 埋
赤壁
销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折断的戟,沉在江底积沙中铁还没有销蚀,我拿 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诗歌解读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 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 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 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 败论英雄。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使用“将”“磨”“洗”“认”一连串 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 史事件的高度关切,使下面的怀古幽情水到渠成。
2.怎样理解一、二两句诗?
这两句诗叙史点题, 含蓄委婉的表达出诗人 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3、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深意?
议论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 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 借周瑜曹操的故事来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 和豪爽胸襟: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会大 有作为。
艺术特色
反面落笔,论述深远
反说其事,不直接叙述政治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 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 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杜牧诗词五首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杜牧的诗词,欢迎阅读!
倡楼戏赠
[唐] 杜牧
细柳桥边深半春,缬衣帘里动香尘。

无端有寄闲消息,背插金钗笑向人。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咨劝
[唐] 杜牧
樯似邓林江拍天,越香巴锦万千千。

滕王阁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铁轴船。

八部元侯非不贵,万人师长岂无权。

要君严重疏欢乐,犹有河湟可下鞭。

登九峰楼
[唐] 杜牧
晴江滟滟含浅沙,高低绕郭滞秋花。

牛歌鱼笛山月上,鹭渚鹙梁溪日斜。

为郡异乡徒泥酒,杜陵芳草岂无家。

白头搔杀倚柱遍,归棹何时闻轧鸦?
过魏文贞公宅
[唐] 杜牧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
[唐] 杜牧
晓涧青青桂色孤,楚人随玉上天衢。

水辞谷口山寒少,今日风头校暖无?
江南送左师
[唐] 杜牧
江南为客正悲秋,更送吾师古渡头。

惆怅不同尘土别,水云踪迹去悠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