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活动设计等式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学情分析:作为初一学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二、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质。

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内容借助于等式的性质这一工具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

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

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拟顺利地到达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某=a 〔常数〕的形式;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三、说教学策略〔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拟方案进行如下操作: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那么。

〔二〕教学学法分析实际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

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

2024年《等式的性质》说课稿(精选3篇)

2024年《等式的性质》说课稿(精选3篇)

2024年《等式的性质》说课稿(精选3篇)《等式的性质》说课稿1(约2146字)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4-65页“简易方程”的《等式的性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解方程的依据,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

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原来的教材中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只是初步的认识,并没有总结成概念性的东西,但学生实际运用时却需要概念来作支撑,所以在教材中作了调整,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演示实验,由具体实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教材中的作用,我把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而简易方程是新课标“数与代数”中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且初步学会了列简单方程,而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2.借助天平列式表示、讨论交流、归纳概括,经历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初步建立等式性质的基本模型。

【教学重点】直观体验并总结等式性质,初步运用等式性质变式。

【教学难点】等式性质2的猜测与验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完成后交流。

2.揭示课题:等式的性质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是什么?什么用?为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等式性质1:(1)同加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一,赋值,茶壶200g/个,茶杯1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200=100+100 或200=100×2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放一个茶杯或茶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放茶杯:200+100=100+100+100 200+100=100×2+100 放茶壶:200+200=100+100+200 200+200=100×2+200(2)同减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一:赋值,花盆x g/个,花瓶2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x+200=200×4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拿走一个花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x+200-200=200×4-200 x=600(3)小结:①天平两边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保持了不变的相等关系。

②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1.掌握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学习解决等式的方法;3.了解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 教学重难点1.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解决等式的方法;3.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内容1.等式的概念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构成的式子。

等号是表示左边和右边的值相等的符号,常用符号为“=”。

例如:2+3=5,3x4-6=6x1。

2.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可交换位置。

例如,a=b可变换为b=a。

(2)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或者式子,结果仍相等。

例如,a=b,则a+c=b+c。

(3)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相等的数或者式子,结果仍相等。

例如,a=b,则a×c=b×c。

(4)等式两边可以化简。

例如,a+b+c=a+c+b或3a=2a+a。

3.解决等式的方法解决等式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加减法消元法:两边同时加减相同的数或者式子,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等式,进而求出该未知数的值。

(2)乘除法消元法:两边同时乘除相同的数或者式子,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等式,进而求出该未知数的值。

(3)移项法:将一个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边或另一边,消去相同的项,得到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等式,进而求出该未知数的值。

4.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式在很多实际生活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购买物品时,计算金额和找零就可以应用等式;房子面积的计算也可以使用等式;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计算各种数据和数值,这些都可以使用等式来描述。

四. 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法2.实验教学法3.问题导入法4.经验分享法五. 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老师可以以一道等式题目为例,让学生回答该题的正确答案,进而引出今天的新课。

2.知识讲解(1)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解决等式的方法;(3)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

五年级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等式两边同时加(减)相同的量不改变等式的值的性质;3.掌握等式两边同时乘(除)相同的量不改变等式的值的性质;4.能够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等式的定义和性质;2.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等式两边同时加(减)相同的量不改变等式的值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除)相同的量不改变等式的值的性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教材、练习题;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教材。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等式的基本理解和解题方法。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等式的定义:等式是指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

2.等式的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反身性、对称性、传递性。

3.等式的性质举例:例如,2+3=5,将两边同时加上2,得到4+5=7,依然成立。

三、等式的性质举例讲解(20分钟)1.等式两边同时加(减)相同的量不改变等式的值的性质:例如,2+3=5,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得到2+3+2=5+2,依然成立。

同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量也不改变等式的值。

2.等式两边同时乘(除)相同的量不改变等式的值的性质:例如,2×3=6,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2×3×2=6×2,依然成立。

同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相同的量也不改变等式的值。

四、练习演练(25分钟)1.练习题一:(1)已知a+b=c,若a=5,b=3,求c;(2)已知x+y=z,若z=8,y=2,求x。

2.练习题二:已知2x+3y=10,若x=4,求y。

3.练习题三:小明和小华手中的钱总数相等,小明比小华多5元,小明的钱数是小华的3倍,求小明和小华手中各有多少钱。

4.综合练习:若a+b=10,c+d=15,且a=c,b=d,求a、b、c、d的值。

五、拓展延伸(10分钟)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等式的性质的应用:解方程、证明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教学难点:等式的性质的应用,特别是解方程和证明等式。

四、教学方法1.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等式的性质。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式的性质。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等式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让学生观察一些等式,思考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是否仍然成立。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等式的性质。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式的性质。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等式的性质。

5. 应用: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证明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让学生总结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等式的性质的练习题。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证明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发现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等式的性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等式的性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等式的性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等式的基本定义;
2.掌握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的值相等;
3.学会谈论等式的性质:相等的两边可以互相替换。

二、教学重点
1.等式的定义;
2.等式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1.谈论等式的性质:相等的两边可以互相替换。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自制PPT,用等式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特点及定义。

2. 认识等式
•通过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等式,区分等号两边符号的异同。

•组织学生在黑板上写下等式,互相检查等式的正确性,促进学生培养认真、严谨的思维方式。

3. 探究等式的性质
•通过示范推算等式,引导学生观察等式,分析等式两边符号的变化和关系,加深对等式性质的认知。

4. 运用等式的性质
•引导学生自己找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六、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让学生的思考和表达空间更大,更加自由。

•在评价时,教师不仅需要评价学生的运用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创新性。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是学生能够“自由画笔”的起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体验。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5单元:第5课时 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5单元:第5课时 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5单元:第5课时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让学生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学生后续学习方程的解法和解方程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对于加减乘除都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可能还不太会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等式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性质。

2.探究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等式的性质。

3.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学的等式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和拓展:引导学生总结等式的性质,并思考等式的性质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等式的性质。

可以设计一个,列出等式的性质,并在每个性质下面给出一个例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2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2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2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的性质以及等式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等式的定义,知道等式的基本性质。

2. 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等式求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等式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例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等式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等式性质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等式的定义,介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通过PPT展示相关例题,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等式的题目,巩固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等式求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等式的定义2. 等式的性质3. 等式的应用作业设计1. 做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2. 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等式的应用实例,分析并解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等式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了等式的概念,掌握了等式的性质。

通过练习和应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部分。

下面将针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教学难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等式两边可以通过相同的运算得到新的等式,以及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引入具体的例子,如:- 通过加减同一个数或乘除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第5.6节,主要围绕“等式的性质”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将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两边加减同一数或乘除同一数的不变性,以及如何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等式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乘除性质的应用。

2. 学生可能会对等式性质的应用场景感到困惑。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等式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以及相关的例题。

2. 学生需准备笔记本、铅笔和橡皮等基本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等式的概念,让学生回顾等式的基本知识。

2. 新授:详细讲解等式的性质,包括加减同一数和乘除同一数的性质,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应用这些性质。

3.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4.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等式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式性质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等式的定义2. 等式的性质- 加减同一数的性质- 乘除同一数的性质3. 例题展示4. 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等式性质的知识。

2. 拓展练习: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等式的性质。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教学难点在以上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上的障碍或操作上的困难,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和强调的部分。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书P28至30及“试一试”“练一练”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学习总结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天平、砝码、课件。

预习要求:1、你知道在平衡的天平两边添加砝码时如何保持天平平衡吗?2、什么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时须注意什么?3、利用等式基本性质回答下列问题,说出根据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及怎样变形的。

(1)从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2)从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3)由a+2=b-1能得到a-1=b-4吗?4、如果a=b请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编出三个不同类型的等式,并说出你编写的依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出示天平,天平左边放作业本,右边放20克砝码,学生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

左边再放10克砝码天平还平衡吗?用算式怎么表示?课件出示什么式方程?方程必须具备那几个条件?二、新知探究(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课件,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

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书”,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课件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新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五年级上册八、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2、在用算式表示试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1、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①师:亮亮和丫丫一起用天平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师:认真读图,谁来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现在天平是平衡的。

生2:左边砝码的质量是X克,右边是10克。

天平左右两边砝码的质量相等。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实验的结果吗?生3:可以列出一个等式:X=10教师板书:X=10师:同学们用一个等式表示出了现在天平平衡的状态。

②课件出示天平图2。

师:看下面这幅图,他们在做什么?天平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可能会说:●亮亮往天平左边的托盘里放入20克的砝码,指针指向标尺左边,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不相等了。

●亮亮往天平左边放入20克的砝码,左边重,右边轻。

师: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生:X+20>10③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做就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生:在右边也放入20克。

师:好!(课件出示图3)怎么列式?生:可以列出一个等式:X+20=10+20④师:观察实验得出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1: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

生2: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放上同样质量的物体,天平还是平衡的,还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生3:等式的左边加上一个数,右边也加上同一个数,得到的还是一个等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等式的性质》选自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人教新课标版。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
1.等式的定义: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号两边的数量关系。
2.等式的性质:
a.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b.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除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素养。
4.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定义:使学生明确等式的概念,知道等号表示两边的数量关系相等。
-掌握等式的性质:重点讲解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时,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在学生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等式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思考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等式性质的实用性。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等式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等式性质背后的原理上有所欠缺,他们在操作等式时还不能自觉地运用这些性质。针对这一点,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式性质的本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等式的基本概念。等式是指两个表达式之间用等号连接,表示两边的值相等。等式在数学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了解等式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案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五、教学准备:天平、铅笔盒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二、互动新授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a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

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两边仍相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索等式的性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两边仍相等。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等式的定义:用“=”号连接的式子叫等式。

(2)举例说明等式的性质。

2. 探索等式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等式:① a = b② a c = b c③ a - c = b - c④ a × d = b × d(d ≠ 0)⑤ a ÷ d = b ÷ d(d ≠ 0)(2)让学生尝试证明以上等式,并总结等式的性质。

3. 巩固练习(1)判断以下等式是否成立:① 3x 5 = 2x 8② 4y - 6 = 3y - 4③ 5z × 2 = 10z④ 6w ÷ 3 = 2w(2)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① 3x 5 = 2x 8② 4y - 6 = 3y - 4③ 5z × 2 = 10z④ 6w ÷ 3 = 2w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思考题: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1.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两边仍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两边仍相等。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等式,总结等式的性质,并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等式的性质》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解法,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定义,知道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

2. 使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定义: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表示两个量相等。

2.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 等式的解法:利用等式的性质,将等式化简,求出未知数的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等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等式的定义,让学生明确等式的概念。

(2)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出等式的性质。

(3)讲解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式的性质和解法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如解题思路、计算准确性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式的解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鼓励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在用算式表示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找出等式基本性质。

2、能理解并能说清楚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3、能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准确性及趣味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能说清楚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流程:
一、口算:2分钟
二、情境引入: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
1、演示实验:
利用天平实验,观察(取实物天平或利用多媒体),天平平衡说明什么?与同桌交流,用语言叙述(仿照课本28页小实验1、2、3);如何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
2、自学,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该怎么办,动手实验。

3、群学:如何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同桌、小组对学、群学,语言描述,交流,写出算式。

并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验,对照观察这些等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4、班组大展示1:
1)、展示实验过程及讨论结果。

2)、其他组同学补充、质疑。

活动二:
1、独学:按课本29页实验顺序,参照活动一的过程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写出等式。

2、群学:比较比较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班组大展示2:
口头汇报,然后明确:等式的()()()()(),等式仍然成立。

四、反馈练习:
1、课本29页:试一试(要会说原因)
2、30页练一练的一题,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3、30页练一练第三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达标测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方程《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1.会用语言叙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等式变形,并能对变形说明理由。

2.通过“数学实验”,体会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体会团队合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什么叫方程?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PPT出示,师标注重点词。

2、判断一下几道题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3、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方程的新知识——等式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等式的性质1”1、出示天平实物,简介天平。

2、老师在天平右边放入一件物品,取名为x 。

老师在天平左边放入一件物品,取名为y。

放了两个所以是2y。

让学生看清x、y,师板书x、2y。

现在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什么样的?生回答:现在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

师:现在我在天平右边放入20g砝码,天平怎么样了?要想使天平左右平衡,应该怎么办?哪位同学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生摆砝码)谁能有式子表示?师板书x+20=2y+20。

3、我在左边放入30g砝码,如何让天平平衡?(生摆砝码),用式子怎么表示?x+50=2y+50。

(注意50的由来。

)4、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拿走左边或右边任意一个小砝码,天平又不平衡了,怎么办?谁来解决?(学生再来拿砝码),用式子怎样表示?同时板书。

你们还可以怎样去掉砝码,而天平还可以保持平衡,(一个学生操作),谁能用式子来表示?(生板书)5、让生观察黑板上的板书,你发现了什么?导出“等式的性质1”(师注意用上肢体动作)PPT出示“等式的性质1”,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填空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活动设计等式的基本性质
主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

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语言叙述。

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变形等式,并能对变形说明理由,体会由旧等式变为新等式的解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题
例17 等式的基本性质
观察下面两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尝试解释你的发现。

第一组:17+8=25 17+8-5=25-5 17+8+10=25+10
第一组:20×3=60 20×3×4=60×4 20×3-2=60-2
活动说明
这两组等式表达了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第一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即“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

第二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二,即“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

这两个基本性质同样适用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后续学习方程时会用到。

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上课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称量工具。

(出示天平)同学们认识吗?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同学们对天平有
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秤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其实,在天平中蕴含着很多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天平的世界来学习天平里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介绍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物体吗?(认识,这是天平)
天平是用来干什么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边不放物体的时候指针指向中点,这时天平是平衡的。

如果我们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天平才能平衡?(当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才能平衡)
(2)观察。

在天平的左盘放两个砝码,分别是17g和8g,右盘放一个25g的砝码,观察这时的天平怎么样?(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怎么样?(质量相等)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17+8=25)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因为等号两边的数相等)你能给这个式子起个名字吗?(等式)
(3)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师:怎样在天平两边増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天平的左右两边都加上10g的砝码,仍然保持平衡。

17+8+10=25+10。

天平的左右两边都加上50g的砝码,仍然保持平衡。

17+8+50=25+50
天平的左右两边都去掉5g的砝码,仍然保持平衡。

17+8-5=25-5
天平的左右两边都加上或去掉同样重的砝码,天平就能保持平衡。

师:联系天平保持平衡的过程想一想,等式怎样变化,结果仍然是等式?
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就是等式的性质。

(4)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在天平的左盘放三个20g砝码,右盘放一个60g的砝码,观察这时的天平怎么样?(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怎么样?(质量相等)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20×3=60)
师:如果左盘再放3个20g砝码,右盘同时再放1个60g砝码,天平还会平衡吗?(平衡)
根据刚才的操作把等式补充完整:20×3〇囗=60〇囗(20×3×2=60×2)。

师:如果在天平的左盘放四个10g砝码,右盘放两个20g的砝
码,观察这时的天平怎么样?(天平平衡)
等式:10×4=20×2
操作:左边拿走两个10g,右边拿走一个20g,天平还会平衡吗?(平衡)
补充等式:10×4〇口=20×2〇囗
(10×4÷2=20×2÷2或10×4-20=20×2-20)
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生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师:等式的两边可以同时除以0吗?为什么?
生:等式的两边不能同时除以0,因为0不能做除数。

小结: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练一练:20×3=60
20×3×4=60〇□
20×3〇□=60÷2
说说你填空的理由。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活动反思
一、教学前后对该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等式的性质是方程解法时的重要依据。

解方程就是用等式的性质来施行一系列的恒等变换。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准备理论依据。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这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等式的两条性质,那么怎么来学习呢?如果直接就给同学们讲等式有这样的两条性质,然后就是反复的运用、反复的操练的话,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没有味道,对数学有一种厌烦感,所以借助生活实际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利用天平来加强对等式性质的直观理解,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掌握起来也比较的容易。

利用天平,进行操作引出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同时还用了具体的数字等式来验证,而且还让学生用等式来表示这些性质,从本质上理解这些等式性质,再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一是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二也是为了激起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