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标准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ed9a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0.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又称为箬竹,是竹科植物中的一种重要物种。
它的特征与特性以及在笋用林经营技术方面的应用,对于相关领域的人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雷竹的特征与特性1. 生长环境:雷竹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适应性强,能够耐寒抗旱,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
2. 生长习性:雷竹生长迅速,竹秆粗壮,叶片宽大,对阳光的需求较大。
它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每年都能进行茁壮成长,具有极高的生长潜力。
3. 竹笋品质:雷竹的笋质细嫩,口感鲜美,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材。
4. 竹材用途:雷竹的竹材质地坚硬,用途广泛,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建筑材料、工艺品等。
雷竹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笋质鲜美、竹材用途广泛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植物资源。
二、雷竹在笋用林经营技术方面的应用1. 地块选择:雷竹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上。
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种植,有利于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
2. 种植方法:雷竹可以通过竹藤扦插或种子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及时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促进雷竹的生长。
3. 竹笋采收:雷竹的竹笋一般在春季返青前后采收,要选择嫩笋且不过大的,这样口感更佳。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加工和销售,保持竹笋的新鲜度。
4. 林木管理:雷竹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护,促进竹林的生长和竹笋的产量提高。
还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持竹林的健康。
5. 增值利用:除了竹笋以外,雷竹的竹材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可以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产品,提高竹林的经济价值。
通过笋用林经营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提高雷竹竹笋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竹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1679f1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d.png)
雷竹种植技术内容介绍如下:1、养好母竹高产竹林要求亩立竹量600-800株,每年留养新竹150-200株。
要求均匀分布,母竹健壮,竹龄结构合理。
母竹留养时间以出笋高峰后期(清明前后一星期)留养最合宜。
2、施肥培土要使竹林连年高产,必须给竹林进行施肥。
一般1年施肥3-4次,6月施长鞭肥,9月施催芽肥,11月施孕笋肥,次年3-4月可施长笋肥。
一般亩产500公斤竹笋需N15.8公斤、(P2O5)7公斤、(K2O)10公斤。
雷竹林可使用各种肥料,但必须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相配合。
笋前、笋期及6月施肥以速效肥为主。
化肥要散施,磷肥可相对集中,有机肥要深施,适当增施硅肥。
亩产达1500公斤的竹笋,6月可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9月可施人粪1000公斤,11月可施猪栏厩肥5000公斤,次年3月施人粪1000公斤。
培土对提高竹笋产量,改良土壤都有很大好处,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每年加一些客士。
3、铲草松土铲草松土有利于清除杂草,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地下鞭和竹笋生长。
每年应松土两次,6月、11月各1次,并结合松土进行施肥。
6月应深翻松土,11月宜浅翻。
4、水分管理雷竹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又最怕积水,所以平地、山湾和土壤粘重的竹林要开好排水沟,干旱季节要进行浇水灌溉。
5、删去老竹删伐老竹时间,可在6月结合松土进行,连竹蔸一起挖除,清除老鞭,调整结构。
一般母竹保留4-5年,除去6年竹。
6、竹林保护雷竹竹杆壁薄性脆,冬季容易被大雪压断,所以应适当进行钩梢,钩梢时间在9月进行,留枝12-15档。
冬季下大雪要勤摇雪,避免雷竹被雪压断。
7、挖除开花竹开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开花消耗大量的营养,对竹林生长极为不利。
所以一旦发生开花应立即挖除开花植株,以减少养分消化。
加强林地管理,重施有机肥,可减弱开花程度,促进竹林自我复壮。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4d9cb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3.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特性。
雷竹的可作为笋用林经营技术也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竹的特征特性及其在笋用林经营技术中的应用。
雷竹是一种高大的竹类植物,可以生长到30米以上。
它的茎干直立,笔直而坚硬,具有良好的抗风能力。
雷竹生长迅速,一个生长季可以长出3到4米,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竹类植物。
这使得雷竹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一个密集的竹林。
雷竹的叶子狭长而尖锐,使得其整体外观更加优美。
雷竹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繁殖。
它对温度、湿度和土壤的适应性非常好,可以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和低洼潮湿地区。
雷竹对光照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但也能够适应半荫或弱光条件下的生长。
雷竹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抗旱性。
它能够承受低温,耐受冰冻和积雪,适合于寒冷地区的种植。
雷竹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对旱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这使得雷竹在干旱地区也可以进行种植。
雷竹的竹笋是其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竹笋是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雷竹的竹笋质地鲜嫩,口感极佳,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加工行业。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培育技术,可以提高雷竹竹笋的产量和质量。
在雷竹的笋用林经营技术中,选择合适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品种的雷竹在生长速度、竹笋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
合理选择品种,可以提高竹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在雷竹的种植过程中,科学施肥和灌溉技术也非常关键。
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措施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促进雷竹的生长和竹笋的发育。
对于雷竹的管理和收割,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
雷竹的管理包括整枝、修剪竹笋、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保持雷竹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在雷竹竹笋的收割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
一般来说,竹笋在春季生长最旺盛,此时是收割竹笋的最佳时机。
雷竹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抗寒抗旱等特征,在笋用林经营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9089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0.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又称毛竹,是一种生长迅速,竹材质地坚硬,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植物。
雷竹的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对于推动竹林产业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雷竹的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一、雷竹的特征特性1.生长速度快:雷竹是一种快速生长的竹类品种,一般可以在短短几年内长到数米高。
这种迅猛的生长速度使得雷竹成为一种很好的经济植物,可以快速供应原材料需求。
2.竹材质地坚硬:雷竹的竹材质地坚硬,抗压抗拉性能较强,因此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建筑材料、工艺品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3.适应性强:雷竹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低,对土壤要求不严,抗逆性较强,因此可以在各种地区都得到很好的生长。
二、雷竹笋用林经营技术1.基地选择:选择适宜生长雷竹的地块进行建立笋用林基地,要求土壤肥沃,通风良好,排水性能好,有利于雷竹的生长。
2.种植技术:选择优质的雷竹苗木进行栽植,密植有利于提高笋的产量,同时要注意施肥浇水,保证雷竹的正常生长。
3.管理技术:雷竹笋用林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及时修剪雷竹的株材,有利于促进新枝的生长,提高笋的产量。
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雷竹健康生长。
4.采收技术:采收雷竹笋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一般选择笋芽刚露头时进行采收,这样的笋味道更好,口感更佳。
采收后要及时加工或者销售,以免影响笋的品质。
5.营销技术:要做好雷竹笋的市场营销工作,可以开展一些促销活动,扩大笋的销售渠道,提高笋的知名度,增加销售额。
以上就是关于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竹林产业的不断发展,雷竹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笋用林经营技术也会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我们期待着竹林产业能够更加繁荣昌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9d2e4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c.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竹类植物,其特征和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资源,能够在林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雷竹笋也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因此其种植与经营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介绍雷竹的特征和特性,以及雷竹笋用林经营技术。
一、雷竹的特征和特性1. 生长迅速:雷竹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竹类植物,它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竹类植物更快。
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雷竹每天的生长速度可达到数十厘米,甚至更快。
这种快速的生长速度使得雷竹成为了一种理想的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丰富的竹材资源。
2. 竹材坚硬耐用:雷竹的竹材质地坚硬,密度较大,具有很好的耐用性。
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家具制作等领域。
雷竹的竹材还具有细腻的纹理和自然的颜色,美观大方,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修和家具制作。
3. 抗风抗震性强:雷竹具有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在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雷竹的短节部位可以有效减少风阻,提高了整体的抗风性能。
而且,雷竹的坚硬竹材也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减少倒塌和破损的可能性。
4. 短节竹笋品质好:雷竹的笋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口感鲜嫩,营养丰富。
而且,由于雷竹的短节特性,笋的品质更佳。
短节的竹笋更嫩更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二、雷竹笋用林经营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肥沃、PH值适中的地块种植雷竹。
避免盐碱地和弱碱地,避免重金属、放射性污染地。
在选地时,需要考虑到水源和市场,方便产销。
2. 种植密度:雷竹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000-2500株,株行距为1.2m×1.2m,行距1.2m左右。
雷竹种植密度适中,既能保证竹材的质量,又能使竹林充分利用土地。
3. 灌溉管理:雷竹喜湿不耐旱,所以要保证适当的灌溉量。
特别是在竹笋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不得出现干旱现象。
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以免导致根系腐烂。
4. 施肥管理:在竹笋生长期间,要适时施肥。
通常每年春季、夏季各施一次有机肥,同时要注意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适当施入磷、钾等微量元素。
雷竹.资料
![雷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4909b08bb68a98271fefa6a.png)
雷竹百科名片雷竹(CV.Ventricousinternode),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
雷竹原产于浙江临安、安吉、余杭,1999年在乐山市种成功。
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实为早竹之变种。
特点1、秆高7-11米,径达4-6厘米。
节间较短而均匀,幼竿密被白粉。
出土后的竹笋经25-30天生长,成为幼竹,开始放叶,再经10-20天,幼竿竿形生长即告完成。
雷竹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
雷竹2、发笋力强。
集约经营的雷竹林,年产竹笋每亩可达到1.5-2吨。
现通过对林地覆盖、施肥、增温等措施,可使其提前至春节前后出笋,或是“二季”出笋,从而使产量的竹笋价格成倍翻番。
3、最适合生长于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麓平缓坡地或房前屋后平地,在河漫滩、半阳性缓坡也能较好生长,但在积水严重的低洼地、板结平地生长不良。
4、集约经营的雷竹笋用林,年每亩的产值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5、适宜在低海拔退耕还林地段和四旁大力发展。
优势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八大优势:①出笋早。
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一般在3月初,若采用早出技术,春节前就有雷笋出土。
②出笋期长。
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竹笋秋笋10-12月出笋。
③产量高,效益好。
雷笋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可达3000多公斤,亩产值达1万多元。
④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雷竹笋含蛋白质2.74%、脂肪0.52%、糖3.54%。
⑤连年出笋,产量稳定,个体粗大,壳薄肉肥。
⑥成本低,用工少。
肥料投资只需5%左右,培养管理用工每亩只需20个劳动日。
⑦周期短,见效快。
新造林第2-3年就有收入。
第4年可成林,第5年达高产。
⑧适应范围广。
海拔2500米以下的丘陵缓坡均适宜栽培,而且一年种竹,永续利用。
编辑本段特征形态特征雷竹的地下茎属单轴型,竹杆散生,分枝二叉。
杆高6-10米。
胸径4-8厘米,节间长15-20厘米。
杆箨光滑无毛,有较密的褐斑,无箨耳及遂毛,箨舌中度发达,两侧下延,叶反转皱折。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995e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8.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是一种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竹类植物,被广泛用于建筑、制作家具等领域。
它具有以下特征和特性:1. 生长迅速:雷竹是一种快速生长的竹类植物,平均每天可以生长数厘米,最快时甚至可以达到每天生长60厘米。
这种迅速的生长速度使得雷竹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商业价值。
2. 纤维丰富:雷竹的茎干具有丰富的纤维,这使得它在制作纸张、纸板等产品时具有很高的价值。
雷竹纤维的机械性能好,可用于制作高品质的纸张。
3. 强度高:雷竹的茎干坚硬、柔韧,抗弯抗压能力较强,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4. 常绿性:雷竹是一种常绿植物,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翠绿的颜色,不易凋落。
这使得它在园林绿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5. 自然环保:雷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对环境的要求较低,不需要施加大量化肥、农药等。
雷竹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对于环境造成的破坏。
雷竹的经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灌溉和排水技术:雷竹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但也需要注意适度,过多或者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生长。
在雷竹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水分供给的充足和排水的畅通。
2. 施肥技术:在雷竹的种植中,适当施肥可以促进生长,提高竹子的品质。
一般选择有机肥或者磷、钾等营养元素较高的化肥,但需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 病虫害防治技术:雷竹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纹枯病、青苔、竹斑病等。
合理采取防治措施,如清除病虫源、合理使用农药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雷竹生长的影响。
4. 剪枝技术:雷竹的茎干过多会影响通风和光照,所以需要定期进行剪枝,保持雷竹的良好生长状况。
5. 农田面积选择和栽植间距:根据雷竹的生长特点和农田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和栽植间距,从而提高雷竹的生长效益。
了解雷竹的特征和特性,并采用科学的经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雷竹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雷竹标准
![雷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b24fca6137ee06eff918cc.png)
雷竹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雷竹栽培技术的林地环境要求、种植方法、竹林培育及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促成栽培技术、采收和分级标准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鄞州区地域及相似本地域条件的雷竹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3林地环境要求3.1土壤环境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避风向阳、酸碱度中偏酸的低山缓坡为好。
平原高地旱地、河岸也可种植。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3.2水环境雷竹喜燥怕渍,但林地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保证雷竹生长和产笋需要时的园地灌溉。
灌溉水质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3.3大气环境应远离大气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4种植方法4.1开山整地开山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水、肥、气、热条件,提高雷竹栽种的成活率和成林速度,雷竹造林宜采用全垦的方法开山整地。
4.2挖穴按70-100株/667m2挖好定植穴,穴的规格为长80cm,宽40cm,深40cm。
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底要平整。
4.3种植季节雷竹种植除三伏天和三九天外,都可种植,但以梅季最好,其次为10月份。
此时种植成活率高、发鞭快。
4.4母竹选择母竹以选择生长健壮、节间匀称、分枝较低、枝叶繁茂、无病虫害、胸径在2cm 以上、1-2年生的新竹为好。
4.5母竹挖掘挖掘前母竹留枝5-8档削去竹梢,以减少母竹水份蒸发。
挖掘时要判断母竹的来鞭和去鞭,留来鞭20cm-30cm,去鞭留40cm-70cm截断竹鞭,尽量多带宿土,以保护鞭芽和鞭根。
雷竹栽培技术
![雷竹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2cc6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1.png)
雷竹的形态特征
植物学特征
雷竹为禾本科植物,地下茎为合轴型,秆高可达10~20米,径可达5~10厘米,秆壁薄而坚硬,表面光滑而有 光泽,节间呈环状箨环,箨鞘厚革质,无毛而有光泽,箨耳窄长呈镰刀形,箨叶卵状披针形,其基部两侧与箨 耳近相等。
生长特性
雷竹具有强大的根系和耐旱、耐瘠薄的特性,能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
防治的方法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抚育管理、定期检查、使用生物农药等,严重时需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04
雷竹的采收与利用
采收时间与方式
采收时间
雷竹笋的采收时间通常在春季和夏季,具体时间根据地区和 气候条件而定。
采收方式
采收时,应将整个竹笋或笋尖用刀削平,削去笋壳和笋叶, 露出笋肉。
竹笋的贮藏与保鲜
贮藏温度
将竹笋放入冰箱或冷库中贮藏,保持温度在2-5℃左右。
保鲜方法
采用真空包装或保鲜膜包裹等方法,延长竹笋的保质期。
竹材的利用与加工
竹材利用
雷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加工成各种制品,如竹家具、竹工艺品等。
竹材加工
竹材加工的主要工艺包括干燥、防腐、防火等处理,以提高竹制品的质量和耐久 性。
05
雷竹的栽培前景与效益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树,于9~10月采集成熟种子,晾干后贮 藏于通风干燥处。
种子处理
贮藏的种子需在催芽前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30℃左右温水中浸泡2~3 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沥干,拌入细沙或腐殖土,置 于20~25℃环境中催芽。
苗圃地的选择与整理
苗圃地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地块作为苗圃地,同时要具备灌溉条 件。
育苗管理
播为主,磷钾肥为辅。在苗高50~60厘米时进行 摘心处理,促进分枝生长。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5d6c2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7.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1. 引言1.1 雷竹特征特性雷竹是一种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雷竹有着独特的特征和特性,使其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雷竹的特征之一是其生长速度快。
雷竹是一种高速生长的竹类植物,其生长速度通常比其他植物要快很多。
这使得雷竹成为一种非常适合用来进行林业经营的植物。
雷竹的特征也包括其茎秆的坚硬度高。
雷竹的茎秆坚硬,具有较高的抗风能力和抗污染能力。
这使得雷竹在环境恶劣的地区也能够生长良好,不易受到外界影响。
雷竹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雷竹的茎秆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其笋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雷竹还具有优良的生态功能,可以起到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等作用。
雷竹的特征和特性使其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雷竹资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完】1.2 笋用林经营技术笋用林经营技术是指在雷竹林中有效地培育和管理笋资源,以提高笋产量和质量。
笋用林的经营技术包括规划设计和管理技术两方面。
在笋用林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雷竹的生长环境和特点,选择适合笋生长的地块和土壤。
规划设计还要考虑笋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合理安排笋的采收时间和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雷竹的生长和发展。
在笋用林的管理技术中,包括对雷竹进行适时的修剪和保护,促进雷竹的生长和发育。
管理技术还包括对笋的采收和处理方法,提高笋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还要加强对笋用林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等问题,保证笋的产量和质量稳定增长。
笋用林经营技术在雷竹林的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技术可以提高雷竹和笋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为林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笋用林经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雷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2. 正文2.1 雷竹的生长环境雷竹是一种耐寒性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地区。
其生长环境通常是在气候湿润、温度适中的地方,通常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南方的广东、广西等省份。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c3d82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0.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一种具有高经济和生态价值的竹类植物,也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类资源之一。
其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
雷竹具有生长快、竹秆粗大、耐寒、适应性强、林分生产力高等特点,在水土保持、环境改善、炭疽病的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雷竹的特征特性及其笋用林经营技术。
一、雷竹的特征特性1. 生长快速:雷竹是生长速度最快的竹类之一。
它的生长速度平均每天可高达10~20厘米,生长季长达7~8个月。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雷竹的生长高峰期可达到每天30~40厘米。
2. 竹秆粗壮:雷竹竹秆粗壮,直径可达到7~10厘米以上,最大的可达到15厘米。
粗壮的竹秆使其具有较高的产材量和经济价值,可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竹编制品等。
3. 耐寒性强:雷竹对低温的耐性较强,可耐受-12℃以下的低温。
这使得雷竹适合于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各个省份,以及一些寒冷地区的低海拔地带。
4. 适应性强:雷竹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生长。
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它对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应性最好。
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更加茁壮。
5. 林分生产力高:雷竹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单株竹秆较多,竹林的生产力较高。
有效利用雷竹资源可以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地块选择: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地势平坦、无污染的地块建立雷竹笋用林。
2. 种苗选用:选择适应力强、生长良好的雷竹良种作为种苗,种苗一般以带芽竹块、嫩竹条或种苗盘播为主。
3. 生长管理:对于新建的雷竹笋用林,要采取密植栽培,种植密度一般为每667平方米1000~1500株,以提高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适当稀苗,保留健壮苗木,控制竹林的密度。
合理施肥,补充养分,促进雷竹的生长。
4. 笋苗培育:雷竹是一种有笋型竹种,笋出地高可达40~50厘米。
在天气温暖、土壤湿润的季节,每天早晚两次浇水,促进笋芽的萌发和生长。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6f43a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b.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学名:Bambusa oldhamii Munro)是常见的一种竹类植物,又称大辫竹、虎竹,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乔木竹。
雷竹具有以下特征特性:1.植株高大:雷竹是一种高大的竹类植物,通常可以长到10-20米高。
其高大的植株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竹材资源。
2.茎秆粗壮:雷竹的茎秆比较粗壮,通常直径可达15-20厘米。
这使得雷竹的茎秆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等工程结构。
3.竹材质地坚硬:雷竹的竹材质地坚硬,具有较高的密度。
这使得雷竹的竹材可以制作成高质量的家具、工艺品等。
4.枝叶繁茂:雷竹的枝叶繁茂,叶片长而宽,呈亮绿色。
这种繁茂的枝叶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遮荫效果,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
5.耐寒抗旱:雷竹具有一定的耐寒抗旱能力,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
这使得雷竹适合在湿润炎热的南方地区种植。
在雷竹的种植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其茎秆作为竹材,还可以将竹的笋用作食材。
雷竹的经营技术不仅包括如何合理利用竹材资源,还要了解如何培育和收获竹笋。
雷竹的笋用林经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土地:雷竹适合在湿润的河流旁、山谷等地种植。
在选择土地时,要考虑到土壤湿度、排水情况等因素,确保雷竹能够生长良好。
2.合理的种植密度:雷竹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条件和经营目标来确定。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在2000-3000株/公顷之间比较合适。
3.注意肥料施用:雷竹生长迅速,对养分的需求较高。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以满足雷竹的生长需求。
4.控制病虫害:雷竹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竹蛾、蓟马等。
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其对雷竹的危害。
5.笋的收获和管理:雷竹的笋是很有营养的食材,因此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笋的收获和管理。
一般来说,雷竹的笋可以在生长的2-3年后收获。
收获笋时要注意避免对雷竹的损伤,保证雷竹的生长和更新。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竹资源,还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060dc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c.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其生长快速,品质优良,可作为建筑材料和家具制造原料,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本文将介绍雷竹的特征特性以及笋用林的经营技术。
一、雷竹的特征特性1. 生态环境适应性强。
雷竹生长适应范围广泛,可耐寒耐旱、抗寒力强,适应性很强。
2. 生长速度快。
雷竹生长速度很快,通常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可长成高大的竹子。
3. 经济价值高。
雷竹可用于制作家具、地板、建筑材料等,其生长速度快,且材质坚韧、纹理美观,经济价值较高。
4. 生态价值大。
雷竹对生态环境有很好的改良效果,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笋用林的经营技术1. 种植选址。
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种植在土地肥沃度、排水条件差的地方。
2. 土地整治。
在种植前需要开垦土地,进行土地整治,以提高土壤肥力。
3.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雷竹品种进行种植,并根据时令合理设置种植时间,以提高笋用林产量。
4. 基地建设。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基地有足够的水源、肥料、防虫措施和疫病防治措施。
5. 管理保护。
对雷竹进行适时的管理和保护,及时修枝、施肥、松土,减少虫害和疫病的发生。
6. 采收管理。
在雷竹笋的生长适期采收,避免采收不当造成损失,并及时清除落叶、笋壳等杂物,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经过科学的笋用林经营技术,可以提高雷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增加其经济价值,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73c58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f.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是一种高效率的竹类,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它在中国南方地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被用于制作各种产品,如建筑材料、家具、工艺品等。
雷竹的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对于其种植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雷竹是一种竹子品种,主要栽培于我国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它的特征特性包括:1.生长迅速:雷竹是一种长势旺盛的竹类,生长速度很快,每天可长高几厘米,每年可长达20-30米。
2.坚韧耐磨:雷竹的竹材坚硬耐磨,抗压强度高,适合用于制作各种建筑材料,如地板、天花板等。
3.丰富多样:雷竹的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进行种植。
不同品种的雷竹在外观、纹理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4.易扩繁:雷竹繁殖能力强,可以通过竹根的扩繁、竹茎的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扩大种植面积。
雷竹的竹笋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材,在中国菜肴中被广泛使用。
雷竹笋的经营技术包括:1.选育适合笋用的优良品种:雷竹品种繁多,但不同品种的竹笋口感、风味等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选育适合笋用的优良品种。
2.科学管理林地:雷竹笋的生长需要有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养分条件。
林地应该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保持适宜的湿度,充足的阳光照射。
需要注意保持林地的肥力,定期进行施肥。
3.精确控制采收时间:雷竹笋生长的时间较短,需要掌握好采收的时机。
一般来说,采摘时笋体应该为幼嫩状态,长度在10-15厘米左右。
4.加工品质保证:雷竹笋采摘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加工处理。
一般来说,雷竹笋采摘后应该立即处理,剥去外皮,去掉枝叶,加工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规格。
雷竹的特征特性和笋用林经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其种植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提高雷竹的种植效益,拓宽竹产品的市场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作用。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e0238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c.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ère) J. Houzeau)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竹类植物,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竹子。
下面将介绍雷竹的特征特性以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一、雷竹的特征特性1.生长习性:雷竹为常绿性竹类植物,属于大型攀援型竹类。
它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经过选择和培育可以做到每年生长3-5米。
2.株高和茎径:雷竹的株高一般在10-20米之间,茎径约在5-14厘米之间。
成熟雷竹的竹杆通常会向上老化,形成多层次的节数,而底部的节数基本上已经灰白和老化。
3.叶片特征:雷竹的叶片为淡绿色,长而尖质,叶片的纵脉呈网状排列。
叶片的边缘通常带有锯齿状或波浪状的结构。
4.竹節特性:雷竹的竹节分布均匀,束鞘脱落后留有环纹,在顶芽与下芽之间的竹节突出且有接缝.竹节中富含硼、锰、硅、钙、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竹鞭的大多数基本要素存在于竹节中。
5.抗风性和抗旱性:雷竹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主要体现在其竹杆结构的重叠排列和相互连接的方式上。
雷竹也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它的茎秆富含大量水分,且叶片表面有众多的气孔,可以减少水分蒸腾。
二、雷竹笋用林经营技术1.土地选择和管理:雷竹喜好生长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土地的pH值应维持在6.5-7.5之间,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来调节土壤pH值。
在林地管理方面,应保持林内通风良好,及时清除杂草和疏伐枯枝落叶。
2.良种选育和栽植:选择生长势强、色泽鲜艳、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雷竹良种进行繁殖和栽培。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通过深翻、消毒、合理施肥等方式来处理种植土壤。
3.适时修剪和疏伐:在雷竹生长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修剪和疏伐,以促进竹子茎秆的生长和增加竹杆的数量。
修剪时,要注意将有问题的竹秆剪除,并注意保持相邻竹秆之间的距离。
4.合理施肥: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可以促进雷竹的生长和发育。
施肥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植物的需求来进行,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叶片营养分析来确定施肥的种类和用量。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822afe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5.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是竹亚科植物,属于竹体类,分布在中国南方,主要产于广东、台湾、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区。
雷竹是一种高速生长、高产竹种,其生长速度很快,竹子坚硬、重量轻、耐久性强,而且寿命长、繁殖能力强。
雷竹的特征特性1. 高速生长:雷竹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其生长速度比普通竹子快3-4倍。
2. 林分搭配性好:雷竹与其他竹子和树种搭配种植,增强了竹林的生态效益,保护了土壤和水源,减少了土地侵蚀。
3. 竹子重量轻:雷竹细壁细管,质地轻,是理想的轻质材料。
4. 竹质硬度高:雷竹的硬度比较高,使用寿命长,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工艺品等耐用品。
5. 繁殖能力强:雷竹能够经过分节扦插、分根扦插、扦插等方式繁殖,嫩枝可生根,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高。
6. 耐寒性强:雷竹耐寒性好,在北方地区生长良好。
雷竹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地选、造林、间伐、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采笋等方面。
地选:雷竹喜欢温暖湿润、土质松软、排水良好的山坡地或丘陵地。
在选址前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土条件、气候等因素,要避免地势低洼或水源不足的地方。
此外,还要注意选用优质、本地化的种苗。
造林:在确定好地选后,应根据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合理进行造林。
一般而言,雷竹的栽培密度在每亩800-1000株之间,距离在1.0米×1.0米到1.2米×1.2米之间。
同时,还要注意尽可能避免烂竹林和单一林分的出现。
间伐:雷竹在生长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间伐,以保证竹林内的光照、通风和营养供应,并促进雷竹的生长和繁殖。
修剪:定期对雷竹进行修剪是林木管理的重要环节。
修剪可以促进斑竹的生长,改善林分的结构和质量,增加产量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竹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一般而言,雷竹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营养元素,肥料的用量和施用时间需要根据竹子的生长情况和当地的季节变化来确定。
病虫害防治:雷竹的病虫害主要有竹虫、烟粉虱、竹腐病等。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fe599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9.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概述:雷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具有生长快、冠幅大、生物量高等特点。
雷竹的主要特征特性包括生长特点、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等。
本文将介绍雷竹的特征特性,并介绍雷竹的笋用林经营技术。
一、生长特点:1. 生长快速:雷竹是竹类植物中生长速度最快的之一,平均每天可生长6-10厘米以上,一年可以生长3-5米。
2. 冠幅大:雷竹的冠幅宽广,往往比较高大,可达20米以上。
3. 生物量大:雷竹生物量丰富,可高达1000吨/公顷,是一种生物肥料和能源的重要来源。
4. 适应性强:雷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既能在沙质土壤上生长,也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二、形态特征:1. 茎秆高而直:雷竹的茎秆通直挺拔,高可达20米以上,墩径可达20-30厘米。
2. 叶片狭窄而长:雷竹的叶片狭长而尖锐,叶片宽度大约为1-2厘米,长约为25-30厘米。
3. 枝条密集:雷竹枝条密集,可形成较为茂密的林地。
4. 竹秆光滑:雷竹的竹秆光滑,通常为灰白色或淡黄色。
三、生物学特性:1. 光合作用强:雷竹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吸收足够的光能以支持其快速生长。
2. 适应性强:雷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温度变化。
3. 自交亲和:雷竹为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具有自交亲和性,能够自我繁殖。
四、经济特性:1. 林业经济价值高:雷竹的茎秆坚硬,纤维丰富,可用于制造竹制品和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 食用价值高:雷竹的笋可食用,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材,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3. 生态环境效益好:雷竹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土保水,防风抗沙,改善生态环境。
1. 种植选择: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雷竹生长的地区。
2. 林分整理:适时采取间伐和条状抚育,保持径级畅通和群体开阔。
3. 控制竹笋采摘:根据竹笋的采收需求,制定合理的采收周期和采摘量,避免过度采摘。
4. 肥料施用: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0ba31b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3.png)
雷竹特征特性及笋用林经营技术雷竹,是一种产自中国江南地区的特种竹类,以其独特的枝干和笋茎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家居用品、餐饮食品、药材保健等诸多领域。
雷竹的特征特性和笋用林经营技术是雷竹种植和利用的重要内容,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一、雷竹的特征特性1. 枝干粗壮:雷竹的枝干直径通常在10-20厘米之间,特别的品种可达到30厘米以上。
这种特性使得雷竹在修建花园景观、建筑楼房及道路绿化中应用十分广泛。
2. 笋茎鲜嫩:雷竹笋茎皮薄肉嫩,口感清爽,风味独特,被人们誉为“竹中之王”。
雷竹笋还具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利尿止痢等药用价值,是一种高营养、低热能的健康食品。
3. 叶面宽大:雷竹叶子又厚又大,能够有效地吸收太阳光线,是为雷竹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合作用能量。
叶子的柔韧与韧性,使得雷竹经常被制成各种工艺品,如竹编、织布、鞋、箱等。
4. 抗逆能力强:雷竹在耐水、耐寒、耐旱和抗风等方面拥有优良的表现,能够在多种环境下生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较强。
5. 生长速度快:雷竹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竹类,生长速度通常可以达到每天30厘米左右,比其他竹类生长速度翻倍之多,从而使得雷竹在短时间内便可生长为高高的竹林。
1. 森林管理:雷竹笋用林的可持续经营需要进行森林管理,使竹林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让竹林的生长条件更加有利。
在雷竹笋用林的森林管理中需要进行竹枝剪、竹叶披和竹梢重排三项根本工作,以提高竹笋质量和产量。
2. 笋茎采摘:雷竹的笋茎主要是春季,以三月份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笋的外壳还未展开的情况下采摘,以保证笋茎的嫩度和鲜味。
为了保证雷竹的可续利用性,每年采摘不宜过量,以免竹根干枯,影响雷竹的再生。
3. 施肥管理:雷竹笋用林种植过程中,对于施肥的选择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使用环保无害的有机肥料,每次肥料施用时都要浅施,以免对生长竹苗产生影响。
除了采用常规的有机肥料外,还可以采用竹叶、竹笋残渣等物质进行肥料回收和再利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
雷竹种植技术
![雷竹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f4d639a25c52cc58ad6be21.png)
雷竹笋用林栽培技术湖北远安县何道满雷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的常绿植物。
种雷竹具有投资少,成本低,产出早,见效快,收益期长,产量高,效益好,一次栽培便可永续利用的优势,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一、园地的选择雷竹生长要求的气象条件是,年平均气温在14。
5一18℃,年相对湿度80%左右.建园时应选择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微酸壤土,PH值在4。
5—7,土层深5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最好选择农耕熟地或梯田建园。
大面积集中连片开发的低丘岗地,海拔应在400米以下,坡度15°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丘陵坡地。
二、高质量建园1、整地竹园整地一般采取全垦整地。
造林前,清除园内杂草、灌木、树桩、石块等物,垦地深30cm左右。
然后按预定栽植密度放线挖穴,一般栽植密度株行距2.9米X2.9米(亩约80株),如投入允许也可加密栽植。
挖穴规格:60厘米X60厘米X50厘米。
有条件的话每穴用枯饼肥1斤,或30斤土杂肥、厩肥和土拌匀,回填穴内。
2、品种选择雷竹有宽叶和细叶乌头、青壳、嘉兴四个品种,细叶乌头雷竹出笋期比宽叶雷竹等品种早10一15天,笋口感甜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于宽叶及其他雷竹,生产上多选用细叶乌头雷竹栽植。
如大面积发展可几个品种搭配种植,延长上市时间。
3、母竹选择应选择1一2年生、生长健壮、分枝低矮、枝叶茂盛、无病虫危害、胸围在10厘米(直径3)左右粗的雷竹作为母竹。
4、母竹挖掘首先根据母竹最下面一盘枝方向确定竹鞭走向,一般竹杆第一盘枝方向即是来鞭和去鞭方向.采挖母竹时,先在竹鞭两侧逐渐深挖,再挖来去鞭方向,来鞭在15—20厘米处截断,去鞭在20—30厘米处截断。
千万注意保护好竹杆与竹鞭联接的“螺丝钉”,根部应带宿土5公斤以上,砍去竹梢,切口平滑无裂口,留枝4—7盘。
5、母竹运输母竹装卸运输时不得损伤竹鞭侧芽与“螺丝钉”,尽量减少宿土掉落。
6、栽竹技术⑴栽植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竹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竹栽培技术的林地环境要求、种植方法、竹林培育及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促成栽培技术、采收和分级标准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鄞州区地域及相似本地域条件的雷竹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3林地环境要求
3.1土壤环境
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避风向阳、酸碱度中偏酸的低山缓坡为好。
平原高地旱地、河岸也可种植。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3.2水环境
雷竹喜燥怕渍,但林地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保证雷竹生长和产笋需要时的园地灌溉。
灌溉水质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3.3大气环境
应远离大气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规定。
4种植方法
4.1开山整地
开山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水、肥、气、热条件,提高雷竹栽种的成活率和成林速度,雷竹造林宜采用全垦的方法开山整地。
4.2挖穴
按70-100株/667m2挖好定植穴,穴的规格为长80cm,宽40cm,深40cm。
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底要平整。
4.3种植季节
雷竹种植除三伏天和三九天外,都可种植,但以梅季最好,其次为10月份。
此时种植成活率高、发鞭快。
4.4母竹选择
母竹以选择生长健壮、节间匀称、分枝较低、枝叶繁茂、无病虫害、胸径在2cm 以上、1-2年生的新竹为好。
4.5母竹挖掘
挖掘前母竹留枝5-8档削去竹梢,以减少母竹水份蒸发。
挖掘时要判断母竹的来鞭和去鞭,留来鞭20cm-30cm,去鞭留40cm-70cm截断竹鞭,尽量多带宿土,以保护鞭芽和鞭根。
4.6移植
移植时要注意母竹去鞭伸展方向,竹鞭放平,鞭根自然舒展。
做到深挖穴、浅种竹,种植深度以比母竹原来土痕深3cm-5cm为宜,切忌过深,以免烂鞭。
竹蔸要与土壤密接,自下而上,分层轻轻踏实表土,每株浇定植水20kg,再覆土培成馒头形。
为防止风吹松动母竹鞭根,要搭好三角支架固定母竹。
5竹林培育及肥水管理
5.1除草松土
未成林竹园容易滋生杂草,因此成林前,每年2月、6月、9月可结合松土进行除草。
5.2立竹量与更新留养
幼林期一般第二年要求立竹量达到200-300株/667m2,第三年500-600株
/667m2,达到成林要求,以后每亩立竹量保持在800株/667m2左右,立竹分布均匀。
雷竹通常在6-7年生进入衰老期。
为此,成林竹园每年要按一定比例删去老竹,留养新竹,使竹林群体结构保持在1-3年生的占70%,4-5年生的占30%。
删去老竹时间宜在新竹成林后的6月份。
新竹留养时间:大地雷笋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促成栽培雷笋以出笋高峰期稍后为好。
留养新竹应掌握留远挖近、留强挖弱、留稀挖密的“三留三挖”的原则。
留养的新竹,应及时在5月底6月初留枝12—15档进行钩梢。
以减少水分养分消耗,促进竹鞭生长,提高抗御风雪害能力。
5.3水分管理
5.3.1幼林期水分管理
母竹移栽后,由于鞭根受到损伤,吸水能力减弱,因此,栽后第一年要加强水分管理,天晴地旱,应及时浇水,保持林地土壤一定的含水量。
多雨季节,易积水林地应及时排水,以防林地积水引起烂鞭。
5.3.2成林期水分管理
每年竹鞭生长、笋芽分化(7-9月)和出笋期,雷竹需水量大,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干旱时及时浇水。
5.3.3促成栽培的水分管理
覆盖时要浇足水,以保证出笋期所需的水分,并利用谷壳湿后发热,提高土温,提早出笋。
出笋高峰期遇天旱应及时浇水,保证土壤对雷竹出笋的水分需求。
5.4施肥
5.4.1施肥原则
应以有机肥为主,N、P、K配合。
人畜禽粪等有机肥,施前必须经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
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活垃圾。
5.4.2施肥
5.4.2.1幼林竹园施肥
新竹园应做到薄肥勤施,幼林竹园结合松土全年进行三次施肥,每次株施尿素50g-150g ,视土壤湿度均匀撒施或冲水浇施,浓度宜淡不宜浓。
在竹林生长旺季,宜施速效肥料,在冬季宜施缓效的有机肥料。
5.4.2.2成林竹园施肥
成林竹园一般全年分四次施肥。
第一次:10月底施催笋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腐熟畜禽厩肥1500kg 或饼肥50kg,施后加土覆盖。
第二次:发笋肥,出笋期随挖随施,每挖一株笋,在挖笋穴冲水浇入施入尿素10g左右。
第三次:5月份施行鞭肥(促成地应适当提早),每667m2施尿素50kg、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15kg。
第四次:9月份施壮芽肥(促成地应适当提早),每667m2施复合肥100kg,结合松土面施。
6病虫防治
6.1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重于治”为基本原则,通过加强竹林培育、合理肥水管理、改善竹林环境、增强抵抗能力,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有选择地使用化学农药。
6.2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利用其趋化性,用糖醋液、性信息素、卤水、腥味进行诱杀,利用其潜伏习性和假死性,进行机械或人工捕捉,利用其上树上竹习性,设置阻隔环或毒环捕杀。
6.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利用细菌、真菌及生物制剂等微生物防病治虫。
在竹林中养鸡,以鸡治虫。
6.4农药防治
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无效的情况下,适当使用农药。
6.4.1禁用农药见表1。
表1 雷竹林禁止使用农药
6.4.2 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的农药
产笋期出笋前半个月禁止使用农药,在其他时间允许有条件地使用表2所列农药。
表2 安全雷笋允许使用的农药及使用标准
7促成栽培技术
7.1方法和覆盖材料
促成栽培是指采用覆盖保温,提高土壤温度,保持一定湿度,从而使雷竹出笋从次年3-4月份提早到11月份的技术。
促成栽培的雷笋,肉质鲜嫩、商品性好、价格高。
覆盖保温材料大多采用谷壳,也可用竹叶、麦壳、稻草。
为保证覆盖物的发热量,覆盖物一般不重复使用,最多不超过2年。
7.2覆盖时间
谷壳覆盖时温度过低,地下笋芽容易进入休眠,出笋提早时间不明显,温度过高容易灼伤鞭根,覆盖时间以平均气温在10℃-15℃时为宜。
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份覆盖。
7.3覆盖厚度
一般厚35cm左右,合每1600-1800麻袋/667m2。
覆盖后竹园四周最好用尼龙围好。
7.4覆盖物去除时间
第二年3月底前必须把所有覆盖物清理出竹园,以防鞭根受热灼伤。
7.5轮流覆盖
同一竹园不可连年覆盖,以防止竹鞭上浮、竹园早衰和竹林抗倒能力减弱。
因此,一次覆盖后应暂停1-2年。
8采收
采收时要做到勤挖笋、顾留养。
挖笋时,切忌损伤鞭根。
9分级标准与包装
9.1分级标准见表3。
表3 雷笋分级标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