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P12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DOC
![QP12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DOC](https://img.taocdn.com/s3/m/b939b8f581c758f5f71f670e.png)
5、报告与记录 详见第 4 部分“管理内容与办法”中“支持文件/相关记录”一栏。 6 修订记录 序号 修订日期 修订履历 生效日期
浙江 XXXXX 有限公司
编号:SH/QR13-01 版次/修订次:1/1
年度内审计划
审核目的 审核范围 审核依据
内
部 门 审 核 要
审
求
计
划
安
排
时 1 2 3 4 5 间 排 程 6 7 8 9 1 0 1 1 1 2
浙江 XXXXX 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QUALITY MANUAL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08 年 7 月 08 日发布
2008 年 11 月 01 日实施
P1
SH/QP13-2008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 目 的 本文件规定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计划、实施和报告的程序,以检查质量体系的 运行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使质量体系有 效运行。 2. 适 用 范 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 职责 详见第 4 部分“管理内容与办法”中“权责”一栏。 4、 管理内容与办法
流程 权责 技术质 量部 衡量 标准 每年 首月 主要活动描述 4 .1 审 核 计 划 技术质量部每年首月编制质量 体 系《 年 度 内 审 计 划 》 ,经 管 理 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各过 程每年至少被审核一次。内部 质量审核应覆盖所有部门和班 组,当发生内部、外部的不合 格、顾客投诉和抱怨,应增加 计划的审核频次数。 4 .2 审 核 准 备 4.2.1 内 审 组 根 据 《 年 度 内 审 计划》 编制年内每次审核的 《内 部审核实施计划》 ,确 定 审 核 目 的、范围、日期、要求以及审 核 组 长 、审 核 员 的 分 工 。 《内部 审核实施计划》由管理者代表 批准实施,审核前三天内,行 政部通知各部门。 4.2.2 审 核 员 取 得 内 审 员 资 格 证 书 , 经 总 经 理 聘 任 ,且 由 与 所审核活动无直接质量责任的 人担任。 4.2.3 审 核 组 编 制 质 量 体 系 《内 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确 定 审 核 内容。 错误! 支持文件/相关 记录
QP-15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P-15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856648adaef5ef7ba0d3cbb.png)
1目的验证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及有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产品的内部审核。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内审计划》。
3.2管理者代表每年初负责制定第二年《年度内审计划》;扶着组成审核组负责召开首(末)次会议;负责《内审实施计划表》和《内审检查表》的审批;负责解决审核过程纠纷;负责向总经理汇报审核结果。
3.3审核组长负责审核全面工作,制订《内审实施计划表》、编写《内审总结报告》。
3.4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审核员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编制《内审检查表》,实施审核并形成审核记录,报告审核结果,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3.5各部门支持配合审核员的审核工作,不得借口回避。
4工作程序4.1年度内审计划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公司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交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审至少两次,并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区域和产品,4.1.2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4.1.2.1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4.1.2.2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4.1.2.3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的变更;4.1.2.4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4.1.2.5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1.3年度内审计划内容4.1.3.1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4.1.3.2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4.1.4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区域和产品。
4.2审核前的准备4.2.1管理者代表根据内审员名册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组成审核组;审核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工作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由内审组长策划内审并编制本次《内审实施计划表》,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其内容主要包括:4.2.2.1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4.2.2.2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4.2.2.3审核组成员4.2.2.4审核时间、地点:4.2.2.5受审部门及审核条款:4.2.2.6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QP-1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QP-1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f18968627d3240c8547ef54.png)
生效日期:2019/5/10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编制人:日期:2019-5-10审核人:日期:2019-5-10批准人:日期:2019-5-10版本:A/0 状态:2019年5月10日发布 2019年5月10日实施生效日期:2019/5/10■制订□修订□废止分发部门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市场部采购部工程生产部品管部行政部财务部▲▲▲▲▲▲▲▲分发(份) 1 1 1 1 1 1 1 1修订履历版本版次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A0 首版发行2019/5/10生效日期:2019/5/10 1、目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产品一致性,是否被正确实施,以及适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与质量管理有关之规定事项与实施部门。
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审核计划,审核组长指派,审核结果提交管理评审;3.2 审核组长:审核之不合格项确认,审核过程管理,总结审核报告;3.3 审核小组:审核执行。
4、定义:无5、程序内容:5.1 审核规划5.1.1 定期审核:质量管理体系为每年执行一次内部审核。
5.1.2 不定期审核:当系统中的组织架构出现重大改动或出现严重异常或重大客户投诉时管理者代表通知执行。
5.2 审核前两周内由质量负责人指派审核组长。
5.3 审核组长按照“审核员不得审核与自己有直接责任的范围”之原则挑选合格人员组成审核小组。
审核人员资格应符合《资源控制程序》中的相关规定并须管理者代表批准。
生效日期:2019/5/105.4 审核前一周内由审核组长召集审核小组成员,说明本次审核范围与注意事项,并根据审核人员能力,进行任务分派制出《内审计划表》,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相关被审核部门。
5.5 核员在审核前,请审核单位提供相关文件和记录,制作《内部审核检查表》作为审核指引,例如作业指导书,相关质量记录等。
5.6 执行审核5.6.1 正式审核前,应由审核组长召集审核员与被审核部门主管举行首次会议,以利双方认识与熟悉,并确认审核的范围与时间表。
HC-QP-0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质量管理体系)
![HC-QP-0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质量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e4759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2.png)
1.0 目的为确保本公司质量体系符合ISO9001:2015标准要求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改进,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0 适应范围本程序适应于本公司内部质量审核活动的控制。
3.0 术语本程序采用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本公司《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3.1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审或内部审核。
3.2 受审核方:指接受内审的部门或岗位。
4.0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内审计划、任命内审组长、指派审核员、批准审核报告。
4.2 内审组长负责制订本次内审的的计划,主持审核阶段工作,主持审核报告的拟订,组织纠正措施的验证。
4.3 各内审员配合审核组长,按计划要求实施内审活动做好相关记录。
4.4 公司各相关部门配合审核组进行内审活动。
4.5 办公室负责保存各次内审相关资料和记录5.0 工作程序5.1 内审策划管理者代表主持内审策划,根据公司的部门设置和区域划分、考虑过程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方法和时间。
公司每年最少进行一次内审(通常在各年年初进行)。
两次审核的时间间隔应在十二个月之内。
如有下列情况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可临时增加内审的频次或调整内审的时间:——当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有重大质量事故或连续出现顾客投诉时;——当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需要时;——当质量体系的某些要求或某些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时。
5.2 审核计划及审核准备5.2.1由管理者代表指派内审员(内审员必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
5.2.2由管理者代表在内审员中指派一名内审组长。
5.2.3内审计划:由内审组长主持编制本次内审计划,拟订内审内容及日期安排表。
内审计划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内审计划的内容包括:(1)审核的目的和范围;(2)审核的依据;(3)审核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安排;(4)审核员的名单及分组(每组由两名以上审核员组成,审核员不安排审核自己的工作);(5)审核报告发布的日期和发放范围。
QP-1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QP-1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3d24ef77c1cfad6195fa739.png)
QP-1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编制:审批:××××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1目的对QMS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内部审核,确保QMS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为QMS的改进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本厂QMS审核的控制。
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的策划,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
3.2 企管科是内部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具体组织内审的实施,并负责管理内审文件和记录。
3.3 其它部门积极配合,按计划接受审核,对出现的不合格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
4 工作程序4.1 编制年度内部审核方案(例行审核)4.1.1 企管科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于每年年初进行内部策划、编制本年度内审方案,报厂长批准。
4.1.2 内审方案包括:审核目的、范围、频次、审核方式和审核依据等。
4.1.3 对本厂QMS覆盖的各部门及过程至少每年审核一次,两次内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
4.2 审核组要求4.2.1 审核员必须是经培训具有内审员资格并经厂长授权的人员。
4.2.2 审核员应保持相应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4.3 审核准备4.3.1 管理者代表任命本次内审的审核组长及审核组组成。
4.3.2 审核组长按照年度内审方案编制本次内审的具体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与范围、审核依据、审核组成员、审核日期及日程安排等。
审核计划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4.3.3 需要时,审核组应查阅有关文件,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或技术文件等。
4.3.4 审核组成员按照审核组长的分工编制检查表,并经组长审批。
4.3.5 企管科提前三天将审核计划下发到有关部门,以便确认计划安排。
4.4 实施审核4.4.1 首次会议a)审核组长主持,厂领导、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b)会议内容包括:介绍审核目的与范围、明确审核方法和程序、确定末次会议时间等c)首次会议要签到。
QP-07-0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QP-07-0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0438084aaea998fcd220e40.png)
持有部门:__各相关部门_
受控状态:__受控_
核 准
XX
审 核
XX
制 作
XX
文件修订履历表
修订日期
版本
修订内容简述
修订人
生效日期
1.0目的
建立内部质量审核及管理评审的计划和控制程序,以确保品质体系有效实施并符合规定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
3.0定义:
术语
描述
不符合
-违反现有程序
-违反品质体系/产品要求
4.0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实施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内审员负责实施内部审核
各部门提供数据完成管理评审
总经理监督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实施,并对管理评审结果进行评价
5.0 程序
5.1 审核计划安排
步骤
行动
负责
1
-每年内审一次
-必要时(如公司组织结构重组、重大量质量问题等)确定是否需增加
相关责任部门
7
跟进纠正/预防行动效果
审核小组
8
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审核小组长
5.3内审总结报告
步骤
行动
负责
1
根据内部质量审核清单记录/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总结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管理代表
2
于管理评审会议评审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确定是否需进行纠正/预防行动
参加管理评审会议人
5.4 管理评审
5.4.1 管理评审是由公司高层管理对于过去的时间周期内,公司品质保证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等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以贯彻持续发展的要求。
5.4.1 管理评审每年度至少举行一次;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
5.4.1 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参照ISO9001:2015要求进行。
QP080200--内部质量审核管理程序
![QP080200--内部质量审核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82d62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0.png)
1、目的1.1 验证本公司质量系统相关程序作业的有效性,及适时发掘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
1.2 对本公司的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稳定,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受控。
1.3 为确保产品质量能合乎客户需求,于成品包装后出货前执行产品质量审核,以验证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2.1 本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相关部门,其程序及相关文件。
2.2 本公司产品实现(规划、管理、技术及开发,且包括零件批准的活动)和生产的所有过程。
2.3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
3、定义3.1 过程审核:用于以下目的的现场验证活动。
3.1.1 验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如《控制计划》、《作业标准书》等。
3.1.2 确保满足质量目标。
3.1.3 验证是否满足规定的过程能力、绩效要求。
3.1.4 评估各种活动及相关结果的有效性。
4、流程:4.1 内部质量审核流程5.1 内容5.1.1 年度审核计划作成、审查、核准5.1.1.1审核计划(1)内审小组组长依质量系统的各项作业程序及相关连性排定[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表],送管理者代表审查、总经理核准后,作为执行定期审核的依据。
(2)审核小组对特定项目执行不定期审核时,内审小组组长须排定[不定期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表],作为执行临时审核的依据。
5.1.1.2审核频率与调整(1)定期审核:对所有参与质量活动的相关部门,每半年定期举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
(2)非定期审核:(增加审核次数或延长审核时间)1)质量政策改变。
2)质量系统改变。
3)组织结构改变。
4)新设备作业方法改变。
5)上次审核结果不佳。
6)不符合状况或顾客抱怨发生时。
5.1.2 成立质量审核小组5.1.2.1管理者代表为定期审核小组召集人,审核小组成员由管理者代表指派合格之审核员担任,其资格认定依《特殊岗位人员资格审查规定》执行;内部质量审核小组编制如下:5.1.2.2职责(1) 审核召集人:1)召集审核小组。
QPFM 8.2-2015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PFM 8.2-2015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54cd6d2c8d376eeaeaa31ad.png)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目 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管理和产品实现的策划,是否符合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保持和改进。
职 责:1 管理者代表1.1 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1.2 选定审核组长及审核成员,批准《内审日程表》、批准《内部审核报告》、批准《年度内审计划》。
2 质管部2.1 编写《年度内审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2.2 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 内审组长3.1 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3.2 编写《内步审核报告》;3.3 编写《内审日程表》;3.4 负责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范 围: 适用于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及内部产品质量审核活动的实施控制。
程序内容:1 内审方案的策划1.1 管理者代表对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审核方案进行策划。
策划时应考虑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和过程现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一般情况下,每半年开展一次(覆盖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要素、过程和产品),特殊情况下:a)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初;b) 质量管理体系结构有较大变化;c) 发生批量不合格或顾客投诉等情况时,管理者代表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追加审核。
1.2 质管部根据策划的结果,在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内审年度计划》,报管代批准。
1.3 内部产品质量审核:按照产品标准中规定和要求进行。
2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2.1 内审准备2.1.1 组成审核组a) 每次审核前,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具体实施内审b) 审核组由与受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的、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2.1.2 《内审日程表》的制定和批准2.1.2.1 审核组长制定本次内审的《内审日程表》和《内审通知》,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于正式审核前2个工作日发放到领导层和有关部门2.1.2.2 《内审通知》和《内审日程表》的内容包括:——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时间;——日程安排。
9.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QP-9.2-17
![9.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QP-9.2-17](https://img.taocdn.com/s3/m/0aa9a4eca0116c175f0e48d1.png)
7.1 《会议记录》 --------------- QP-9.2-17-01/A0
7.2 《内审检查记录表》---------- QP-9.2-17-02/A0
7.3 《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QP-9.2-17-03/A0
7.4 《内部审核报告》------------ QP-9.2-17-04/A0
7.5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QP-9.2-17-05/A0
7.6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QP-9.2-17-06/A0
7.7 《年度产品审核计划》-------- QP-9.2-17-07/A0
7.8 《产品审核实施计划》-------- QP-9.2-17-08/A0
2)产品或工艺发生了较大变化。
3)产品质量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顾客有重大抱怨与投诉时。
《年度审核计划》
内审员
管理者
代表
1.内审员应经过有关机构培训,持有内审员资格证书,了解IATF16949技术规范要求。
2.内审员应处事公正、客观。
3.内审员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审核经验或改进经验。
4.为保证审核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内审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各项绩效指标
计算方法
统计周期
统计人
内审整改完成率
内审不符合项整改完成数/内审不符合项总数×100%
年
审核组长
5.2产品审核
5.2.1产品质量不合格分级指导表
缺陷级别
缺陷程度
缺 陷 内 容
功能和性能
外观质量
对包装质量的影响
A级
致命的
产品功能完全失效,可能带来安全附录患顾客肯定索赔。
顾客肯定会拒收产品
QP8.2-14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P8.2-14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8a588c431b765ce04081474.png)
a)存在的客观事实;
b)与被审核的质量活动负有责任的人的谈话。
c)现行有效的文件和记录。
内审员应及时分析收集的客观事实,形成审核发现,填写《检查表》相关栏目。6.7.3编制不合格项报告:
6.7.3.1内审员对审核发现进行评审后编制不合格项报告;
6.732不合格项按性质分为严重、一般、轻微三种,必要时开具“观察项”:
6.6.3首次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
a)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组成员分工;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GW-QP12
发行日期
2004-06-01
版本
A0
管控状态
受控
页次
第5页共8页
b)声明审核范围、目的和依据;
c)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d)在审核组和受审核部门之间建立联系;
e)宣读审核计划,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A)严重不合格项:
a)质量活动和结果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严重不符;
b)造成系统性失效;
c)造成区域性失效;
d)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失效。
B)—般不合格项:凡明显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对产品质量特性有显著影响的不合格。
C)轻微不合格项:凡孤立的偶发性的并对产品质量无显著影响的不合格;
D)观察项:指问题虽未构成不合格,但有变成不合格的趋势,或证据暂时不足, 可作“观察项” 口头或书面向受审核方提出,引起注意。
b)主持审核会议,控制现场审核实施,使审核按计划和要求进行;
c)确认内审员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报告;
d)向管理者代表提交审核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对受审核方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
e)做好审核实施过程中文件的分发工作。
Q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33674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a.png)
1.目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和有效性,及时处理顾客投诉。
2.范围适用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区域的内部审核活动。
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每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内审员具体实施内部审核及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和验证。
3.3 各职能部门协助审核组长,配合做好内部审核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4 审核结果由审核组长进行评审,并向总经理报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4.工作程序4.1 年度审核计划4.1.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f.在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前。
4.2 审核准备4.2.2 内审员要经过培训、考核获得资格并经总经理任命后方可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内审员所审核的范围应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关系。
4.2.4 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审核依据: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等;c.内部审核工作的安排;d.审核组成员及分工;e.被审核部门所涉及到体系要素;f.顾客投诉。
g.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4.3审核实施4.3.1 首次会议4.3.2 现场审核a.审核员使用编制好的内部审核检查表,用它作为审核工具,审核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抽样检查,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客观公正;b.审核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作好记录,通过交谈、查问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记录不符合项事实,并提请受审核科室负责人注意,得到其确认;c.审核员根据现场记录的不合格事实,写出不符合项报告。
4.3.3 末次会议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
审核组长主持会议;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项报告,报告审核结论,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RK-QP8.2.2-0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RK-QP8.2.2-0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c9f7a5ac850ad02de80414b.png)
4.3.3审核组会议
a)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整理全部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顾客签订的合同要求;
b)内审员根据现场审核情况和审核组会议开出《不符合项报告》,内审组长对《不符合项报告》进行核对;并取得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
4.5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4.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有关记录由办公室按《记录控制程序》负责保管、归档。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年度内审计划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实施计划
内审检查表
不符合项报告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会议签到、记录表
1.目的
验证质量体系是否符合公司所确定的计划安排、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相应的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
a)编制每年《年度内审计划》,并组织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b)任命审核组长并指派内审员组成审核组,批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实施计划》。
3.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每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实施计划》、《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3.3内审员负责按审核计划编制《内审检查表》并实施现场审核。
3.4受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协助并接受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4程序
4.1审核计划
4.1.1管理者代表每年第四季度策划下一年度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编制下一年度《年度内审计划》,并任命内审组长,内审组成员。
QP-1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QP-1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0718c5fb307e87101f6966f.png)
1、目的1.1为了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否被正确执行,以便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适宜性及寻找适合任何改进的机会。
1.2为验证产品批量生产前(产品诞生过程)和批量生产时,各生产过程的控制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并具备可靠的过程和工艺流程,确保过程控制有效并持续改进实施过程审核。
1.3验证和评定最终检验后的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他额定的质量特征的要求相符,对产品的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顾客接受满意的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水平实施产品审核。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的产品审核、过程审核和管理体系审核。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包括年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3.2品质部负责制定过程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3.3品质部负责制定产品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3.4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审核计划,并监督计划的实施3.5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年度审核计划和批准审核实施计划,负责任命审核组长,成立审核小组,负责组织计划的实施,组织审核不合格项的纠正预防及验证并批准审核报告3.6各部门负责协助进行审核的实施及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
4、工作程序4.1审核计划的拟定4.1.1每年12月拟定次年年度体系审核计划,每年审核至少一次2人天,相隔时间不超过十二个月,审核实施前由审核组长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在下列情况下可增加a)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变化b)当内部和外部审核不符合以及产品质量投诉、客户投诉,增加审核的频率。
c)国家政策或法律法规发生变化d)其他领导者认为有必要时e)增加文件评审’:由审核组长安排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全面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检验文件、设计输出文件(如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等)特别是关于检验记录是否符合检验规范及控制计划的规定,f)根据顾客风险、绩效趋势并优先考虑关键过程g)当组织具有软件开发师审核方见附录A,包应包含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4.1.2品质部每年十二月份制定次年的过程审核计划。
QP-1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QP-1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ed74ea2cc22bcd126ff0c6f.png)
b.审核组长应控制审核进度和审核结果,当受审核单位对审核员所提出的不合
格项有不同意见或证据,应在当时提出或提供,避免因争议而影响审核实施;
对于受审核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的证据,可采取事后补查的方法解决或由审核
5.4审核跟踪
5.4.1受审核部门负责人接到不符合项报告后,要在规定期限内会同有关人员分析原因,确定纠正措施,提交审核员审核,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5.4.2一般情况下,轻微不符合应在一周内予以整改,严重不符合应在15日内予以整改。
5.4.3审核组长应组织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跟踪审核或验证,并形成记录。
a.参加会议人员: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与会者在《会议签到表》中签到,并由审核组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由审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介绍审核组成员,简要说明本次的目的、范围、审核程序、方法、日程安排以及澄清各种疑问;
5.3.2审核人员采用“听、看、查、问”的方法进行现场审核。
容:
a.各审核员的审核情况汇报交流;
b.明确不符合项及观察项;
c.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初步评价。
5.3.5审核组会议以后,及时完成以下工作:
a.审核员编写不符合项及观察项报告;
b.审核组长对不符合项、观察项进行分类、汇总,完成审核报告并作末次会
议准备。
5.3.6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在《会议签到表》
组长提交管理者代表裁决。
c.审核员要按照审核计划规定进行审核,如根据审核的实际情况需偏离审核计
划审核时,应在征得审核组长同意后进行。
QP01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QP01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dff71814f18583d0496459c3.png)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验证本厂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19001:2008标准要求及本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是否持续保持有效性。
2.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部门、产品和所有过程。
3.审核标准a)GB/T19001-2008的要求;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本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d)合同要求等。
4.职责4.1厂长a) 批准《内部审核实施计划》;b) 批准内部审核结果提出的奖惩方案。
4.2管理者代表a) 全面主持内部审核的领导工作;b) 审核《内部审核实施计划》;c) 任命审核组长,组建审核组;d) 批准《内部审核报告》和纠正措施计划;e) 提出内部审核结果奖惩方案。
4.3审核组长a) 全面负责内部审核各阶段的工作;b)选择审核员;c) 编制和实施《内部审核实施计划》;d) 负责提交《内部审核报告》;e)需要时审核组长可由管理者代表兼任。
4.4审核员a) 根据分工和要求编制《部门检查表》;b) 在审核组长的领导下,按计划完成《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的任务;c) 整理、保存现场审核中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开具《不合格项报告》;f) 跟踪和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并形成记录。
4.5办公室a) 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内部审核,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b) 协调、组织内部审核的开展;c) 负责内部审核过程中文件、记录的发放和管理,负责会议的签到和记录。
d) 组织有关人员对纠正措施效果进行验证。
4.6受审核部门a) 按照《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准备好相关资料、文件和证据;b) 配合审核组开展内部审核;c) 根据《不合格项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4.7陪同人员a) 协调审核组的工作。
b) 审核活动见证。
5.审核工作程序本厂内部审核按照图1所示流程进行:5.1 内部审核的策划5.1.1 每年年初,由办公室应根据ISO9001:2008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所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策划内部审核方案,编制覆盖本厂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的《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厂长批准后以文件形式发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
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和有效性,及时处理顾客投诉。
2.范围
适用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区域的内部审核活动。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每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内审员具体实施内部审核及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和验证。
3.3 各职能部门协助审核组长,配合做好内部审核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4 审核结果由审核组长进行评审,并向总经理报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4.工作程序
4.1 年度审核计划
4.1.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f.在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前。
4.2 审核准备
4.2.2 内审员要经过培训、考核获得资格并经总经理任命后方可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内审员所审核的范围应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关系。
4.2.4 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依据: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等;
c.内部审核工作的安排;
d.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e.被审核部门所涉及到体系要素;
f.顾客投诉。
g.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4.3审核实施
4.3.1 首次会议
4.3.2 现场审核
a.审核员使用编制好的《内部审核检查表》,用它作为审核工具,审核采用的
主要方法是抽样检查,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客观公正;
b.审核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作好记录,通过交谈、查问文件、检查现
场、收集证据、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记录不符合项事实,并提请受审核科室负责人注意,得到其确认;
c.审核员根据现场记录的不合格事实,写出《不符合项报告》。
4.3.3 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
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项报告,报告审核结论,提出完成纠
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4.3.4 审核报告
a.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
b.审核员、受审科室主要参加人员;
c.审核综述;
d.不符合情况分布及其问题的重要程度;
e.对纠正措施的建议和纠正的要求;
f.顾客投诉;
g.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h.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4.3.5 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
内部审核的全部文件和记录,由审核组长按《记录控制管理程序》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后交办公室归档保存。
5.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年度审核计划》
《现场审核计划》
《内部审核检查表》
《不符合项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