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校园 培养创新人才

合集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创新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试论高职院校创新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心理健康是必要条 件 ,良好的品德和做人修养 是基础 。正
所 谓 有 德 无 才 是庸 品 ,有 才 无 德 是 毒 品 ,有 德 有 才 没 有 健
而且对我 国的教 育体制也产生 了强 烈的负面影响 。②创新
激 励 机 制 不 健 全 。 现 阶 段 我 国不 少 高 职 院 校 对 于 学 生 的创 新 成 果 多 重 视 物 质 与 精 神 奖 励 ,没 有 与课 程 、学 分 及 学 生
现有 高校 的 师 资评 审 制 度 不 利 于 引 导 高 职 教 师 走 ‘ 师 型 ’ 双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共 同理 想激励青年 学子 的学 习行为和 创 新热情 ,用 以爱 国主义为核 心的 民族精 神和 以改革 创新 为
核心 的时代精神鼓 舞他们 的斗志和培 育他们 的爱 国主义情
的 指 导 地 位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最 新 成 果 教 育 学 生 ,用
色 、提高 高职培养人 才质量 的关键 。 目前我 国大多数 高职 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 双师型 ”教师 “ 缺位 ”的 问题 。 在教师 队伍 建设 中 ,高职 院校 普遍存在 以下一些 共 同的困 惑 : “ 师的工程实 践能力有 待提高 ,学历偏低 ;专业 和 教 学科 带头人匮乏 ,教师进修培训提高渠道不 畅,经费困难 :
个 问题是基本沿袭普通本 科教育的模式 ,高 职教 育犹如
普通高等教育 的 “ 压缩饼 干” ,学术性 强 ,职业性不足 ,缺 乏高职教育的个性特色。
“ 师 型 ”教 师 是 实 现 高 职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办 出 高 职 特 双
面 。培 养创新人 才 ,创新 培养理念 ,需 要巩 固马克思 主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景, 围绕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动和校 园生活精心创 造 、 期积淀而形成 的 , 长 并
积极作用于全体师生思想和行为的所有价值 观念 、行 为规 范的
现代大学生是否具有创新 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 识、 创新思维 , 还要看 他是否具有 良好 的意 志品质 , 坚强 的意志 是开发 出创新能力的支撑 。集学术性 、 娱乐性 、 创造性为一体的 校 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 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
发展 目标 的一种潜在力量 ,无疑是一 种巨大的激发 因素 和原动
力 。特别是 当人们遇到挫折时 , 它会给 以信念的支撑 , 并成为人 们树立崇高理想 、 追求远大 目标 的力量源泉。实践 已经证 明: 健
康 的校 园文化活动既突破了课堂文化 的局限 ,又开阔 了学生的
视野 ; 既开发 了学生的智力思维 , 丰富了学生 的知识 储蓄所 ; 又
校 园文化培养了学生 的坚韧性 ,增强 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
综合。 校园文化作 为一种非强制性教育手段 , 是直接影 响高校大
学生成长 的重要环境因素 ,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过 程中的重要环节 , 在高校创新人 才培养 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 系
既锻炼 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交 能力 ,又满足 了学生张扬个性
的心理需要。 因此 , 高品位 的校 园文化不但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
拓宽空 间 , 开辟新视 角 , 发学生 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思 维 , 激 而且 可 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 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锻炼学 生的独立处 理问题的能力 和创新能力 ,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和不 断进取 的 精神。
化的质量 。同时 , 园文化建设是一个 过程 , 校 创新人才在这个过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第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现今社会,学校扮演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而学校的文化建设更是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1. 教育理念:学校要明确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念,并将之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引领学生的成长。

2. 管理模式:创设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3. 师资力量:学校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他们能够带领学生,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4. 资源配置:学校要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优质的教育设施和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组织各种社团、俱乐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其中的意识。

2. 丰富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文化节、艺术节和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的平台。

3. 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社会风气:学校要强化师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涵养校园良好风气。

4. 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引入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1. 招生压力: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学校在面对招生压力时,可能会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2. 资金和资源不足:学校要进行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但是有些学校在这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3.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校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第五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1. 多元化教育:学校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文化体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构建创新·育人办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构建创新·育人办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构建“创新·育人”办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东莞市实验中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要靠教育。

新人文史观认为,人才的创造性和现代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价值。

作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其特质与核心就是培养创造性的现代化人才,并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与体系。

据此,我校确立“以人为本、严谨治校、开拓创新、科研先行、质量优良”的办学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创新·育人”办学模式,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我校办成东莞市示范性实验学校及广东省名校。

“创新·育人”办学模式试验构想构建模式依据:随着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原理,也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强调人的个性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彻底解放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实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的教育“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央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江总书记《教育问题的谈话》的指示精神,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实施途径和预期目标:通过实施教师队伍现代化系统工程实现学校管理创新,通过实施学生自治管理工程实现学生管理创新,通过构建新型学科模式实现教学创新。

“创新·育人”办学模式试验原则民主个性化原则:“创新·育人”教育模式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本着尊重学生自主精神,坚持教学和管理上的民主,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得到自主发展。

教师的权威不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展示个性之上。

主体参与性原则: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努力增强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自我管理的能力。

主体互动性原则: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营造创造氛围的主体。

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互动关系,又在协同竞争中催化创造性。

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建设

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建设

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建设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平台,而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建设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氛围和形象,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成长。

因此,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家园,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它是学校对外形象的展示,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美誉度,还能吸引优秀的师资和学生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情操修养。

学校是知识的源泉,校园文化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给予学生良好的人文熏陶和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意识。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和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认可度。

一个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活力的校园文化,能够吸引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增加学校在各个层面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校园精神建设的关键要素校园精神是学校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学校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象征。

校园精神的建设,需要共同努力,凝聚校园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识,传承并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

首先,校园精神建设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以诚信、勤奋、创新、责任为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其次,校园精神建设要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校园精神建设要注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学校要传承和弘扬学校的传统文化,倡导学生珍爱传统、尊重他人,并鼓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开拓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勇于创造。

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并指出: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这就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

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才,主要还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

多年来许多高校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

尽管我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育不够。

实践表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关乎教育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社会观念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浩大的社会创新工程。

关键要由国家、社会、学校乃至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共同构建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系,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首先,高等学校要找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抓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潜能的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对个人来讲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

人生来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

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

“八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助推高校育人实效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八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助推高校育人实效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八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助推高校育人实效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高校的育人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育人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分析了其“八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育人实效的推动作用,以期为其他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广西财经学院“八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学校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的“八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即包括“文明学风、和谐校风、勤劳务实、积极向上、自立自强、诚信守规、团结友爱、开放创新”八个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希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奋斗的学习态度,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素质。

二、广西财经学院“八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育人实效的推动作用1.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的“文明学风”和“诚信守规”两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规范。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活动,学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勤劳务实”和“积极向上”两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两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念,同时也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发展,同时鼓励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大胆尝试和创新,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校风”和“团结友爱”两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帮互助关系,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校的精神灵魂,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舞台,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人才培养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结果。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会注重学术氛围的培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学术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会注重学生的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空间。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艺术展示、学术讲座等形式,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传统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明素养。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使其在成长过程中不忘本土文化的根脉,同时也为其未来的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增添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参考(3篇)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参考(3篇)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参考一、引言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代表,今天很荣幸能在此向大家汇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一年中,XX学校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将从校园文化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以及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汇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二、校园文化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学校培养高尚人格的根本任务。

在这一年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

1. 价值观讲座和主题班会:我们邀请了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组织了一系列讲座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此外,每学期我们还组织了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深入讨论和交流,通过互动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德育活动开展: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如“文明礼仪周”、“助人为乐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成立了文艺社团、体育协会等文化艺术团队和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培养兴趣爱好的平台。

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星级文化艺术节、校园音乐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积极培养了学生的美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过去一年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 学术科研活动: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并与各级研究机构合作,提供项目支持。

通过学术科研活动,学生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科研能力,还提高了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

2. 艺术表演和比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开设了舞蹈、音乐、朗诵等艺术课程,并定期组织艺术表演和比赛。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一、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在于塑造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本方案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为核心,结合我国教育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在班级层面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全面阐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1. 强化班级凝聚力: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使班级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品德:以班级文化为载体,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提升学生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5. 增进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6.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二、具体内容1、我们的班名:卓越之窗寓意着班级是一个培养卓越人才的摇篮,每位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窗户,透过他们展现班级的精彩。

2、我们的班徽:设计元素:书本、飞翔的翅膀、数字“1”、绿色叶子。

含义:书本代表知识,翅膀象征梦想与飞翔,数字“1”表示追求卓越,绿色叶子寓意生命力和成长。

3、我们的班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团结:班级成员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勤奋: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求实:脚踏实地,追求真实的学习成果。

创新:勇于创新,开拓思维,积极探索。

4、我们的班训:厚德博学,笃行致远寓意着同学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广博的知识,坚定的信念,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5、我们的口号:团结奋进,追求卓越!体现了班级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6、我们的班歌:《青春梦想》歌词鼓舞人心,激发同学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十分 相近 。 同 义化 也 是 一 种 文化 范 畴 , 疑 也 力 。然而 , 国高校 的教 师 无论 是教 授 还是 讲 师 大 ”校 无 我
会增 进 人 力 资本 诸 如 “ 识 、 息 、 想 、 能 、 知 信 思 技 观 都 始终将 “ 知识 就 是 力量 ” 为 神 明。 以“ 输 式 ” 奉 灌 念 、 神状 态 … …和 卫 生 健康 ” 内容 在 大 学 校 为特 征 的讲授 法 几乎成 为每位教 师执教 的原 则。而 精 等
企 肥 学 院 学 ( 良 社会科学版)
2 01 1年 3月 第 2 8眷 第 2
J r l f e i n e i(oi c ne) ( n f i rt Sc l i cs m a oH eU v sy aS e
Ma .2 l 1 2 o 2 r 0 1 Vo. 8 N .
c n tu t n s o l a e t e c mp s e lm’ a t i e s i a le , tc i t e su e t’f l s ae o sr ci h u d tk h a u u t a ci t s a t c r’ r b us Ol h t d n s u l e l o l vi s i d v lp n , a d ce t o d c n i o n t s h r o h t d n s n o ai n qu l is e e o me t n r ae g o o dt n a d amo p e e fr te su e t’i n v t ai e . i o t Ke r s a ltsc hu e;i o a in f cin;b sc me tlt y wod :c np l u r nn v to un to a i n aiy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塑造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全方位成长的环境。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同时,学校倡导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二、校园文化建设重点1.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积极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每年的“传统文化月”活动,包括中国文化讲座、书法展、传统艺术表演等,旨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艺术修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开设多样化的艺术教育课程。

学校设立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培训班,为对艺术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组织定期的艺术展览、演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建设文化场所学校加大对文化场所的投入,建设了图书馆、艺术展示中心、音乐厅等多个文化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文化交流环境。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和资源,开放时间长,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服务。

艺术展示中心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

4.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校园文化艺术节、创意设计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此外,学校还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提供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

5. 加强志愿者文化建设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者文化建设。

学校设立了志愿者协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志愿者活动。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志愿者培训和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和平台。

三、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方案

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方案

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创新能力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一项重要的素质。

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许多学校纷纷推出了各种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案。

一、培养创新思维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关键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团队项目,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创新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思考、观察和分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提供创新资源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创新资源。

这包括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以及创客空间等。

学校可以不断改善实验室设备,提供先进的科学装备和技术工具,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实践和探索。

此外,图书馆应该充实各类创新相关书籍和期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创客空间则提供了一个自由创造的环境,学生可以尝试各种创新项目,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三、鼓励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组织学术会议、讲座和学术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学习到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激发灵感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通过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领域的前沿知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学术知识,还需要实践经验。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习、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亲身体验创新和创业的过程。

社会实践将学生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引入行业导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可以引入行业导师制度。

创设高校校园文化,培养创新人才

创设高校校园文化,培养创新人才
术气 息和 文化 氛 围。
做 一种 探 索 与 创 造 性 劳 动 的过 程 . 在学 习的过 程 中 .不 拘泥 于书 本 知 识 。 迷信 权 威 , 墨 守 成 规 , 不 不 大胆
探索 . 于 发现 . 极 提 出 自己的新 勇 积 观 点 、 方 法 、 思 路 与 新设 计 等 。 新 新 实 践 成 才 观 .是 指 学 生 要 自觉 主 动 地把 所 学 到 的知 识 运 用 到 实践 中 .
伍对 人 才培养 的 重要 作 用 .加 强教
师 队伍 建设 。“ 谓大 学者 , 所 非谓 有 大楼 之谓 也 , 大师 之谓 也 。” 有 有 具 高素 质 、 高水 平 、 于育人 的师资 队 善
伍在 创新 人才 培养 过程 中起着 关键 作 用
2 { 人 才 资源 开 发 2 0 26 l

更新教 育观念
的原 则 .要 努力 做 到校 园规 划布 局
合 理 . 筑 适 用 且 美 观 . 境 优 美 高 建 环
【 ) 立 新 型 的 人 才 质 量 培 养 一 树
观 新学 习观 . 创 是指 学生 把学 习看
当今 新 形 势 下 教 育 要 围 绕 “ 培
雅 .体 现 高校校 园环 境所 应有 的学
校 园 精 神 为 底 蕴 . 校 园 中 由
文化 对人 才培 养 的作 用 .要 营造 优
美的 环境 文化 。人不 仅受 他所 处 的 环境 的影 响 .也 不断 地改 变 他所 处 的环 境 .同时 这个环 境也 进一 步 影 响他 人与 自己 所 以高校 在研 究 校 园环 境文 化建 设 的时候要 遵循 马 克 思主 义关 于人 与环 境相互 作用 的思 想. 着力 创建 良好 的环 境 。 高校 环 在 境文 化 的建设 中要坚 持科 学合 理 的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新校园文化 ; 三个原则 : 全员参与 、精 品精制 、求 新求 变 ;四项 工作 :在思想 教 育 、文化 艺术 、学 术 科技 、社会 实 践 四个 方 面努 力 实 施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计划 。
三 、创新 人才 培养实 践方法 与过程
1 .思想 教育
把 全 方位 育 人作 为 思想 教育 工 作创 新 的根本 。 思 想教 育做 到与理 论学 习 、志愿 服务 、学 习典 型榜 样 事迹 、加 强校风 、学风建 设 、管理 服务 、学生 自 身 教育 等相 结合 。具 体做法 :一 是主 动掌握 大学生 总 体状况 ,把思想教 育工作 做早 。学生 一进 校 ,就 引 导学 生尽早 树立正 确 的人 生努力 方 向 ,科学 规划 自己 的大 学学 习与生 活 ,为创 新人 才培 养打下 良好 的基 础 。二是关 注学 生知识 拓展 与潜能 发掘 ,把思 想教 育工作 做 长 。使学 生把个人 成 长成 才与 国家前 途 、社会需 要结合 起来 ,积极参 与 实践 ,不断 提高 创 新 能力 和素质 。三是关 注学生 心理 特 点和个 性发 展 ,把 思 想 教 育 工 作 做 活 。通 过 举 办 心 理 健 康 讲 座 、咨询 、心理沙 龙等活 动 ,向学生 介绍科 学 的学 习方法 ,让 学生养 成 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自觉培 养坚 韧 不拔 的意 志和艰 苦奋斗 的精神 ,提 高受 挫能 力及
收 稿 日期 :2 1 -1 5 0 00 - 2
基金项 目:渭南 师范学 院科研基金 资助项 目(9 K 08 0Y S1) 作者简介 :朱芳转 (9 4一 ) 17 ,女 ,陕西扶风人 ,讲师 ,硕 士 ,从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 园文化建设研究。
B NI GI ,Y WN U I7 I JN JG 1 E HA 15l A A N 1U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校园文化建设1.学校企业化管理现如今的学校管理越来越趋向于企业化管理,如何建设一个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需要有具有创新意识和营销思维的校务管理人员来领导。

借鉴企业管理经验,积极试验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化模式,从而推动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建设和学校长远发展。

2.创新教育模式随着社会进步,不同世代的孩子存在着异质性,因此需要不同的教育模式来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

学校应当重视教育的多样性,建立起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包括大课堂教育、小组教育、实践教育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平台。

3.外语文化交流学生的前途和未来承袭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惯,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外语文化交流活动。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熟悉度,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在全球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1.发扬创新意识创新人才是指有独创能力、掌握创新技能、拥有创新精神等特质的人才,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如何激发创新人才的潜能、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们发扬创新意识,挑战自我,尝试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并在专业领域不断深入探索,朝着专业化和精深化发展。

2.创新课程设置在建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校应该加强与行业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从而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

因此,学校应该完善自己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地调整科目难度和难点,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

3.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除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方面。

学校校园文化:传承校园传统,培养全面发展

学校校园文化:传承校园传统,培养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学校是一个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最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

校园文化旨在传承校园传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它不仅包括学校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还涵盖了学校的艺术、体育、社交活动等方面。

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承校园传统传承校园传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场所,拥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和价值观。

传承校园传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例如,一些学校会举办各种庆典和仪式,如迎新晚会、毕业典礼等,这些活动都是传承学校传统的体现。

通过参与这些传统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学校的凝聚力和活力,培养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校园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如音乐团、舞蹈队、科技社团等,让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此外,校园文化还包括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

通过全面发展,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校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阶段,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校园文化的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些方式,学校可以培养出一批有良好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构建校园生态文化体系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构建校园生态文化体系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标,通过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评价社会主流意识 形态, 坚定科学信仰, 向往并追求真理。 否则, 自我封 在 闭的校园文化中是难以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标的。
二、 校园生态文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学, 众望所归的生态社会正在形成。 9 6 , 17 年 美国著名 教育学家劳伦斯提出了“ 教育生态学” 的概念 , 校园生 态已经成 为现代学校生存发展 的核心要素 。2 世纪 0 8 年代后 , 0 教育生态学研究不仅范围更加拓宽 , 而且 向纵深发展 , 华盛顿大学 的古莱德首次提出了学校是 个文化生态系统 的命题 。由此可见 , 高校校 园文化 作为学校教育生态系统 的一个重要生态链 , 自身状 其 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 的实效和人才培养

大学是与知识传承和学术创新 相联 系的 ,以探 索、 、 追求 捍卫 、 传播真理 和知识为 目的 , 而引导社 继 会价值观、 规范社会行为 , 是对人类素质改善和提高 、 社会文 明发展和进步不可替代 的有重大公共影响力 与推动力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因此大学的核心使 命是传播和发展科学并 为人类 、 为国家、 为社会培养
创新型人才。
的质量 。


构建校园生态文化体系的迫切性
高校 的教育环境说到底是高校 的文化环境 , 高校 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底 蕴的独特 组织 , 担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双 重重任。 但也应该看到,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 些刚刚升格的地方高等学校 的校园文化建设才刚 刚起步 , 即使是有一定办学历史的高校 , 真正意义上
收 稿 日期 : 0 9 0 — 1 2 0 — 9 1

校 园生态文化建设通过有效途径实施人文 素质 教育 , 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文知识 的内化、 人文思想 和

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的措施

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的措施

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的措施近年来,人才培养在我国的发展中越发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人才培养中心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保证其地位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措施。

一、政策引导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证人才培养中心的地位。

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来支持人才培养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

可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来保护人才培养中心的权益,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从而增强其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政策还可以通过对人才培养中心的评估与考核,推动其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产学研结合方面人才培养中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机构,与产业界的紧密结合是保证其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与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将高新技术与产业产生深度融合,为人才培养中心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与人才资源,提升其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三、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人才培养中心要将目光放在国际舞台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够引进国外的人才与先进的教育理念。

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与联合培养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才,提高人才培养中心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推动本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可以通过发展海外合作办学项目、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等方式,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提升人才培养中心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地位。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中心的核心力量,保证其地位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与教学工作,推动教师在学术研究与科学创新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中心的学术声誉与学术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文化校园培养创新人才
摘要:大学应不断促进文化交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通过文化校园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氛围来自于文化校园。

黑龙江大学在实践中依托综合优势与后发优势,凝练文化校园精神,建设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校园品位,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文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校园;个性化;人才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合格的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大学应当不断促进文化交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通过文化校园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文化校园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1.文化校园建设的内涵
文化校园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方面。

文化校园是以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集中体现,在所有育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校园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的内容,即生态化和人文化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淳厚向上的校园精神,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

文化校园建设包括以下内涵:
(1)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提炼大学精神、提高全民素养、提升文化品位为重点,以改善学风、教风、校风为目标,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2)校园环境文化,它不仅包括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环境文化,也包括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学习生活管理制度、招生分配制度、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内体现的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

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3)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指校园人为实现学校的各种职能和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开展的一切活动。

如教学、科研、管理、产学合作、学术交流、社会实践、
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练兵场”,还是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建设文化校园的宗旨培育有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赋予校园文化以时代性、民族性与科学性的内涵,使高校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高等学校要把校园建设作为文化环境来建设,赋予校园环境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在校园建筑设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中,体现大学特有的文化精神,以深厚的文化渗透力,陶冶性情、增强自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实现文化与人文功能。

2.文化校园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积极依托和充分发挥文化校园的育人功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创新人才除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基本素质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还必须具有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对于激发自然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需求,增强研究活动中的协作能力,提高从事自然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到历史上较长一段时间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对割裂的影响,人才培养存在着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要成为大师级、项尖王司瑜,黑龙江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副研究员。

级人才有先天不足的地方。

世界上理工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很多人都在人文、艺术领域有很高的修养并对其获得重大成就起到重要的作用。

建设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的文化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关键前提和必要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在文化校园氛围下进行
1.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
创新人才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富于冒险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往往表现出对某些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和事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受社会观念和风气的影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标准化、从众化的评价标准。

重统一性轻个性,重强制化轻弹性化的约束机制导致学
生创新个性和创新冲动的泯灭,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表现为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关注的是知识和知识的积累,是学科结构和学科逻辑,关心的是“专门职业化”的整齐划一的培养目标,几乎不关注人和人的发展,更忽视对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保护和促进。

因此,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所要求的个性化教育实际没有得到贯彻。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为本位,研究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内涵,把个性化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个性化教育要注意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既受制于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也受制于人的情感水平和人文精神。

创新人才往往拥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往往具有远大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往往追求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美学价值。

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导致学自然科学的人不关心社会和人本身,学社会科学的人缺乏科学精神,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没有远大理想、没有责任感、缺乏道德观念和人伦精神,甚至还有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信封建迷信。

这样的高等教育当然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文化校园建设是个性化教育的客观要求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力。

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应充分发挥道德楷模和文化先锋作用,发挥其文化育人的功能。

“教育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

大学应以先进思想和品格影响社会、引导社会。

一所大学是否有魅力,不仅在于其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有没有自己的独特而优秀的文化。

就单科性大学相比而言,综合性大学更利于形成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校园。

个性化教育客观上要求建设文化校园。

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呼唤文化交融,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功能。

由于人们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隔阂、互不理解状态及其危险性的认识的提高,人文文化的地位在高校逐渐得以提升。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是这两种文化的交融、两种教育的交融,而且也包括文化所蕴含的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等方面的交融,其中精神最为重要,铸就在与充满着文化所蕴含的方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