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历届领导人

合集下载

苏联领导人世代

苏联领导人世代
克列斯廷斯基: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季诺维耶夫助手 中央书记处书记,担任过多项要职;后遭清洗。
变不可能为可能
• 苏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大多都是职业革命家,均有较高的 理论修为;其中列宁、托诺茨基、布哈林等人都是佼佼者。
• 在这一代人的努力下,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苏联巍然屹 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 他们将马恩思想付诸于实践,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建设; 到1924年苏联的经济已经缓慢复苏;列宁创造性地运用 了马恩思想;完成了其革命学说,他的许多思想都成为后 来社会主义国家行动指南。在他的建议和提倡之下以莫斯 科为中心的第三国际成立,为世界各地不断输出革命,其 中包括中国,一国优先革命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在世界 各地遍地开花。
葛罗米柯:长期主管苏联外事工作。
乌斯季诺夫:苏联元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部长。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波烈日列夫时期是苏联历史的转折点,他在位时期仅次于斯 大林,长达18年之久。
在波烈日列夫执政前期,这代领导人继承了赫鲁晓夫的改革 思想;波烈日列夫、柯西金、波德戈尔内,三驾马车,分 工协作,苏联又一次恢复了新的生机;但是当他们一旦权 力得到巩固之后,形势亦急转直下;苏联社会亦停滞不前, 领导人逐渐由改革转向了保守;波烈日列夫带头腐败、
第一代:开拓(三)
捷尔任斯基:布党核心成员之一,曾担任多项要职,“契卡”之父 曾制造过多起红色恐怖,26年逝世。
莫洛托夫:被誉为外交天才,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 曾任苏维埃委员会主席,86年逝世;五朝元老。
托姆斯基:苏联工会活动家,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29年被打成“右倾集团”,36年自杀,88年恢复名誉
亚纳耶夫:苏联副总统,党内保守派之一,8.19事件发动者之一
杰米契夫:党内元老之一,承担人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长等职

苏联历任领导人

苏联历任领导人

苏联历任领导人苏联,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在1991年解体了他虽说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还有他的传说。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江湖传说中的国家的那些老大到底是谁呢?第一位领导者:列宁列宁这个被称为人类伟大的导师,是苏联的缔造者。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这段时间内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他最伟大功绩就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且打败了当时俄国境内的白军,还有十四国干涉。

从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权。

让这个新生的政权没有像当年的巴黎公社那样夭折。

列宁在位的时候初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期发现问题所在就是纠正,实行新经济政策。

当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进的道路只有自己摸索,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借鉴。

1924年1月21日因病去世。

第二位领导人:斯大林斯大林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他上位有点来路不正,当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列宁指定的接班人是托洛茨基。

不过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很快就掌握了所有的权利,托洛茨基被驱逐了,最后在墨西哥被刺杀。

斯大林总的来说争议非常大的大。

他在为期间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人民公社,实行计划经济。

推展五年计划,把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建成了工业国,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之后实行了大清洗运动,清洗了几百万人口。

在二战期间可以说前期是以一国之力抵抗德国。

最终取得胜利。

使得苏联的国际地位急剧上升,成为了当时的超级大国,唯一一个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国家。

开始了两极争霸。

二战之后继续实行之前的政策,短时间内国家迅速恢复。

不过为日后苏联的发展埋下祸根,一直到苏联解体都没解决掉。

第三位领导人;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的上位和斯大林一样来路不正,斯大林死后接班人是马林科夫,最后被赫鲁晓夫夺取了。

这哥们在1956年赫鲁晓夫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之后开始彻底的否定斯大林,开始进行改革。

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还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苏联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肖像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担任最高权力 者的时间
1
1922 年 12 月 30 弗拉基米尔· 伊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1917 年 10 月 26 日 - 1924 日 - 1924 年 1 [1] 里奇·列宁 年 1 月 21 日 月 21 日
2
约瑟夫· 维萨里 奥诺维奇· 斯大 林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建立于 1922 年。 1917 年 8 月的二月 革命之后俄国的国名变爲俄罗斯联邦,十月革命后,从 1918 年到 1922 年国名是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 年 15 国合并为苏联。 2. ^ 1990 年 3 月 15 日,苏联总统一职设立,原“最高苏维埃主席”的权力被移交给 了苏联总统,尽管仍设主席,但它只是议会议长,而非国家元首。
契尔年科(1911-1985) 康斯坦丁· 乌斯季诺维奇· 契尔年科,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 1984 年 2 月 13 日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 1984 年 4 月 11 日在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主席。1985 年逝世。 戈尔巴乔夫(1931-) 米哈伊尔· 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最后一位最高领导人,从 1985 年至 1991 年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改 称苏联总统。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 1990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 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于 1991 年解体。 叶利钦(1931-2007) 鲍里斯· 尼古拉耶维奇· 叶利钦,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首任总统,1992 年-1999 年在位,1931 年 2 月 1 日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南乌拉尔),俄罗斯族。他自 1955 年从乌拉尔工学院建 筑系毕业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了 30 年,曾任该市住房建筑联合公司总工程师、经 理,1976 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叶利钦于 1985 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 政要职,1985 年 12 月至 1987 年 11 月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7 年 11 月至 1989 年 5 月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叶利钦于 1989 年 3 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0 年 5 月在俄罗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 年 6 月,叶利钦 在全民选举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1991 年 12 月,他同原苏联其他 10 个加盟共和国 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 年 7 月,叶利钦再次当选为俄罗 斯联邦总统。1999 年 12 月 31 日,叶利钦决定辞去总统职务。2007 年 4 月 23 日在莫斯科逝 世。 普京 (1952-) 弗拉基米尔· 普京,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现任总统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0 年,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 法律系学习。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 局工作。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 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1 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 副局长。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 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1999年12月31 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 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苏联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马林科夫的生涯
赫鲁晓夫
• 尼基塔 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苏联重要领导人,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苏联重要领导人, 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曾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曾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 会议主席等职务。赫鲁晓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 会议主席等职务。赫鲁晓夫于 年的苏联共产 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秘密报告” 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秘密报告”,对 约瑟夫·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 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 约瑟夫 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国 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任期内, 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任期内,他实 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 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 苏联的文艺领域获得解冻。 苏联的文艺领域获得解冻。同时他积极推行农业 改革,使苏联的民生得到改善。 改革,使苏联的民生得到改善。
契尔年科
戈尔巴乔夫
• 米哈伊尔 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末代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 谢尔盖耶维奇 戈尔巴乔夫, 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1985~1991)、 ~ )、 第一位兼最后一位总统苏联总统( 第一位兼最后一位总统苏联总统(1990~ ~ 1991)。俄苏政治家,国务活动家。苏联 )。俄苏政治家 )。俄苏政治家,国务活动家。 的改革和“公开性”创始人。( 。(3枚 的改革和“公开性”创始人。( 枚)列宁 勋章、十月革命勋章、 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获得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者。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 列昂尼德 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苏联政治家,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苏联政治家, 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后 为总书记),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为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和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 和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武装力量最 高统帅)。 高统帅)。

八大苏联最高领导人前苏联历任领导者及其功绩苏联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排名

八大苏联最高领导人前苏联历任领导者及其功绩苏联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排名

八大苏联最高领导人前苏联历任领导者及其功绩苏联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排名2022.08.311、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出生,俄国辛比尔斯克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曾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伟大实践,列宁主义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

列宁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详细>>】2、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出生,格鲁吉亚人,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斯大林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在列宁逝世后逐步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在二战中领导苏联红军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在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的“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中,斯大林高居第三。

【详细>>】3、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领导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优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苏联政治家,1906年12月19日出生,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被授予元帅军衔。

1964年至1982年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国内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俄罗斯历代领导人

俄罗斯历代领导人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英文: 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俄文: 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 к о ‎ 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 , 10日),苏联政治家,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 工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1984年2月13日,尤里· 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总书记逝世后,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就任总书记后已经体弱多病, 此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 总书记13个月后即去世。由戈尔巴乔夫接任总书 记职务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英文: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俄文: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ндро́п о в , 1914年6月15日-1984年2月9日)苏联政治家,长 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曾任克格勃首脑, 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 书记。任职后推行改革,两年之后,于1984年逝 世,由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职务。 1914年6月15日,安德罗波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斯塔 夫罗波尔州古纳·兹卡耶车站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阿塞拜疆的穆斯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 主要领导人。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 1934年底开始,斯大林发动了一场政治恐怖风暴,1937至 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 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大批无辜的党、政、军优 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被加以各 种罪名,遭到了“清洗”。1936年作关于苏联新宪法草案 的报告,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1941年兼任苏联人民 委员会主席(自1946年起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卫国战争开始后,担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领导苏联 人民进行了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 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战后 领导苏联人民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0-1952年 ,先后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和《苏联社会 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历届领导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苏联历届领导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苏联历届领导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苏联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917年10月6日- 1922年4月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 - 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1953年9月7日 -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 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2日 - 1984年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 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1日 - 1991年12月2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元首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1917年11月9日 - 1917年11月21日(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1917年11月21日- 1919年3月16日(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弗拉基米尔斯基1919年3月16日- 1919年3月30日(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1919年12月30日 - 1938年7月19日(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为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1946年5月9日 - 1953年3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克莱门特.叶夫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1953年3月15日 - 1960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0年5月7日 - 1964年7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1964年7月5日 - 1965年12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1965年12月9日- 1977年6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77年6月16日 - 1982年11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2年11月10日 - 1983年6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1983年6月16日- 1984年2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4年2月9日 - 1984年4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1984年4月11日- 1985年3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5年3月5日 - 1985年7月2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葛罗米柯1985年7月27日- 1988年8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8年8月1日 - 1989年5月25日(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为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为苏联总统)政府首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1917年11月8日 - 1924年1月23日(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 1924年1月23日 - 1930年12月19日(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1930年12月19日- 1941年5月6日(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41年5月6日 - 1946年3月19日(人民委员会会议主席,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5日为部长会议主席)格里高利.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 - 1955年2月8日(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 1955年2月8日 - 1958年3月27日(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958年3月27日- 1964年10月15日(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1964年10月15日 - 1980年10月23日(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1980年10月23日 - 1985年9月27日(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1985年9月27日- 1991年1月14日(部长会议主席)瓦连京.谢尔盖耶维奇.帕夫洛夫1991年1月14日- 1991年8月24日(苏联总理)。

苏联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按时序排列)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917年10月6日- 1922年4月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922年4月3日- 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953年9月7日-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 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2日- 1984年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 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 1991年12月2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联。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于1924年逝世。

约瑟夫·斯大林获得政权。

他通过残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对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同时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

虽然斯大林被西方国家和一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个屠杀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他成功地把苏联改成了一个工业和军事强国。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苏联军事也比以前强出好几倍。

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双方结成貌合神离的同盟,同时秘密划分了双方在波兰、波罗的海国家、芬兰和罗马尼亚的势力范围。

历届领导人---从苏联至俄罗斯

历届领导人---从苏联至俄罗斯

苏联至俄罗斯的历届领导人分别是1.列宁(1917年12-1922年4月)、2.斯大林(1922年4月-1953年3月)、3.3.马林科夫(1953年3月-1955年2月)、4.赫鲁晓夫(1953年9月-1964年10月)、5.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982-11月)、6.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984年2月)、7.契尔年科(1984年2月-1985年5月)、8.戈尔巴乔夫(1985年5月-1991年12月)、9.叶利钦(1991年12月-2000年1月)、10.普京(2000年1月-至今)11.梅德韦杰夫马林科夫目录简介人物生平马林科夫的改革展开编辑本段简介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Гео?ргий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Маленко?в,1902年1月8日-1988年1月14日),苏联政治家,也是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斯大林死后曾于1953年3月到1955年2月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

马林科夫于1919年担任红军政战官,192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之后成为斯大林的心腹;二十世纪30年代马林科夫曾经与贝利亚共同进行对苏联党政军的大清洗。

马林科夫一直都与贝利亚有着良好的私交,但是之后马林科夫却在最后抛弃了贝利亚。

卫国战争中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1946年马林科夫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在日丹诺夫死后成为斯大林决策的核心人物。

1953年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成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一度兼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而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但是有意形成集体领导的马林科夫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让位给赫鲁晓夫。

而马林科夫也于此时清除与其政策不合的贝利亚。

马林科夫担任部长会议主席的两年内,曾经对外表示“核武会导致世界毁灭”,反对继续制造核子武器并探索与美国的和解之道;但是这样的行为都引发党内强硬派的反对。

盘点400年来俄罗斯、苏联主要领导人

盘点400年来俄罗斯、苏联主要领导人

盘点400年来俄罗斯、苏联主要领导人原创2022-03-24 15:48·樵夫0520在罗曼诺夫王朝时期,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

罗曼诺夫王朝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

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

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

1613—1645年在位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全名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596—1645)是俄罗斯帝国享祀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开国之君。

1613年2月,缙绅会议推举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俄国就此进入罗曼诺夫王朝时期。

而米哈伊尔。

费奥多罗维奇,未成年的孩子,当选为沙皇的”。

1645—1676年在位的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阿:全名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1629年3月9日—1676年1月29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位沙皇,统治时期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得到巩固和步加强。

1676—1682年在位的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全名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沙皇(1661—1682)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三任沙皇。

1682—1689年在位的伊凡五世:全名全名为伊凡·阿列克谢维奇·罗曼诺夫,史称伊凡五世(1666—1696)。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位沙皇,有段时间,他与彼得一世共治国家。

1689—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1725),是第三任沙皇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

俄罗斯沙皇、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1721—1725),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

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

俄罗斯历代领导人

俄罗斯历代领导人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英文: 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俄文: 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 к о ‎ 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 , 10日),苏联政治家,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 工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1984年2月13日,尤里· 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总书记逝世后,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就任总书记后已经体弱多病, 此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 总书记13个月后即去世。由戈尔巴乔夫接任总书 记职务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
• • • • • • • • • • • •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外文名:В л а д и м и р И л ь и ч У л ь я н о в 别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国籍: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民族:俄罗斯族 出生地: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 出生日期:187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24年1月21日 职业: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喀山大学法律系 主要成就:创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缔造苏联 代表作品:《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917年10月6日 - 1922年4月3日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 (联共 (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 • 1922年4月3日 - 1953年3月5日 约瑟夫•维萨里奥 诺维奇• 斯大林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原姓朱加什维利,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 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 • 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俄国格鲁吉亚哥里城的一 个鞋匠家庭。1894年入正教中学读书时参加革命 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1年当 选为该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委员会委员,先 后在梯弗里斯、南高加索和彼得堡一带从事革命 活动。1904年12月,领导巴库石油工人大罢工。 1905年12月在全俄布尔什维克第1次会议上与列宁 第一次见面。1912年1月,在党的第6 次代表会议 上缺席当选为党中央委员,并受党的委托,领导 党中央俄罗斯局的工作。

苏联历代领袖列表

苏联历代领袖列表

苏联历代领袖列表1、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夫(Vladimir Ilyich Lenin),1870年出生于俄罗斯,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的领导人。

他发起了1917年10月革命,利用社会主义原理制定了新政权体制,发起了新中央政府,组成苏联并制定了宪法,他在1924年逝世,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2、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1878年出生于格鲁吉亚,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1940年起担任总理,1941年5月至1943年11月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45年至1953年11月担任苏联联邦共和国元首。

斯大林彻底改造了苏联政治经济格局,使苏联从一个地方性帝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3、芮•马斯克(Leonid Brezhnev),1906年出生于乌克兰,1964年至1982年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联邦共和国元首,他在1965至1982年间推进苏联经济建设,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建立了社会主义模式国家体系。

4、马哈茨拉·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1985年至1991年担任苏联联邦共和国元首,他在1985年至1991年间创立了改革思想和改革政策,推进了市场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取消了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体制,为苏联走向自由而作出了重大贡献。

5、基里亚·科歇(Kirill Kocho),1906年出生于俄罗斯,1964年至1982年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联邦共和国总理,他努力促进中苏友好,提高国际地位,改善内部经济,阻止西方主义的侵略,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建立了社会主义模式国家体系。

6、伊万·里扎达利(Ivan Y. Ligachev),1920年出生于俄罗斯,1985年至1990年担任劳动政策部长、政治准备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委员会副总书记,他实行了大量经济改革,包括新农村经济改革和重组国有企业等,开放了有利于发展的新型市场。

苏联各时期领导人

苏联各时期领导人

赫鲁晓夫 1894.4.17-1971.9.11

20世纪50-60年代(1953—1964 年)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当时因 无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提出“三和两全”理论、挑起 国际共运“大辩论”、破坏中 苏关系而闻名世界. 赫鲁晓夫的一生就像他死后的 墓碑所显示的那样,是“黑白 相间”的,他既做过一些好事, 也犯有严重错误。
米哈伊尔· 戈尔巴乔夫 (1931.3.2 – )

生于现俄罗斯联邦的斯塔夫罗 波尔州,毕业于莫斯科大学。 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20世纪90年代初就任苏联历史 上首任总统,坚决推行修宪等 大规模的政治改革。翌年,因 苏联解体而辞去总统一职。曾 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哈佛 大学与日本创价大学等名誉博 士称号。现任戈尔巴乔夫基金 会主席、国际绿十字第一届主 席。
普京· 弗拉基米尔 (1952.10.7- )






1952年10月7日普京出生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 197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曾在苏联 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曾加入苏联共产党。 1985年至1990年被派往民主德国工作。 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 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市政府对 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和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年8月起任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 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7月任俄 联邦安全总局局长。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8月9日被任 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 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 年5月宣誓就任 。

俄国苏俄苏联时期的国家领导人

俄国苏俄苏联时期的国家领导人
• 1973年从越南南方撤军; • 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 在欧洲地区
欧 洲
戈尔巴乔夫时代的美苏争霸8 0 年 代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态度强硬Βιβλιοθήκη 裁减军备苏 全面收缩

力不从心
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执政)
1、改革时间:1985年 2、内容和问题:
内容
问题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
立国家,最终归属于苏联。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也被苏 1联苏9用练30武便年力 发代德动威斯国了胁大发入的动林侵手战在争芬段党兰吞内的并开冬了始季,进战芬行争兰的。在称上威为述胁肃扩面反张前运行不动动肯的常低大被头,
清说成洗苏活联动时需给免要后于这人两些留线作领下土了来极防其御深纳刻粹的德印国象的。突19然34袭年击大,权但 在队遭是表-发--握的到当示时---后清战要并重这, 洗 争 放 没大就战顾苏先斯 导 已 弃 有损 是,之联遭大 致 结 对 起二失解忧避到林 军 束 所 到战的除,免德发队、占作期原了同了军后时首的动素德据用间因了质国领。苏之一大被土联一系降彻的建。列是底控立的击制苏的清败。联东洗以红方运后军战动 ,在线肃 斯苏,反 大德苏运 林战德动 并争战对 没初争军 有期爆
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
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
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
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
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
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
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
苏维埃主席。
1979年,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苏联(俄罗斯)十一名领导人盘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苏联(俄罗斯)十一名领导人盘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苏联(俄罗斯)十一名领导人盘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在十月革命之后,身处地缘边缘地带的俄罗斯,逐渐成长为了一个世界级的强国。

时至今日,俄罗斯依旧对全球格局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这与俄罗斯(苏联)历史上的历代领导人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天,本期节目就为您盘点苏联(俄罗斯)历史上的十一名领导人。

第一任:列宁(1917—1924)(列宁)佛拉基米尔·列宁是苏俄(联)的第一代领导人,更是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我党誉为“革命的导师”。

1903年,列宁一手缔造了“布尔什维克党”,这个党正是后来苏联共产党的前身。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作为协约国的一方参战。

因为前线的失利,经济的危机,俄罗斯国内百姓的生活在沙皇的苛政压迫之下步履维艰。

1917年2月革命爆发,沙皇的统治被俄罗斯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联手推翻。

1917年底,列宁提出了“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同年11月,也就是俄历的诗月发动革命,推翻俄罗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俄,史称“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期间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不仅解放了俄罗斯人民,更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红军击败了由英、法、美、日等多国组成的干涉联军,成功捍卫了新生的红色政权。

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签署条约,成立联合体国家,苏联正式诞生,列宁任首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在此之后,列宁便开始组织起苏联的战后经济恢复与重建工作,在此期间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也给予了我国改革开放诸多的借鉴和启示,成为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一次有益尝试。

1924年,列宁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4岁。

第二任:斯大林(1922—1952)(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击败党内的竞争对手,树立威信,最终成为了继列宁之后的苏联第二任领导人。

斯大林对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均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苏联及俄罗斯各届国家元首(领袖)名录

苏联及俄罗斯各届国家元首(领袖)名录

苏联——俄罗斯各届‎国家元首(领袖)名录列宁列宁(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为其笔‎名。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

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国籍: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民族:俄罗斯族出生地: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成就: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缔造苏联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斯大林全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

苏联领导人‎,曾任联共(布)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928年‎,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工‎业化,通过几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这个‎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

1934年‎底开始,斯大林发动‎了一场政治‎恐怖风暴。

1945年‎6月获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称号。

著有:《斯大林全集‎》、《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

国籍:苏联民族:格鲁吉亚族‎出生地: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哥里市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领导卫国战‎争胜利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俄语: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Хрущё‎в,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苏联重要领‎导人,曾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职务。

苏联历任部长会议(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苏联历任部长会议(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苏联历任部长会议(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列夫·加米涅夫 Lev Kamenev1923.7.6-1926.1.16阿列克谢·李可夫 Alexei Rykov1923.7.6-1926.1.16亚历山大·祖鲁帕 Alexander Tsiurupa1923.7.6-1928.5.8弗拉斯·邱巴尔 Vlas Chubar1923.7.6-1925.5.31,1934.4.24-1938.7.4马米亚·奥拉赫拉什维利Mamia Orakhelashvili 1923.7.6-1925.5.21瓦列里安·古比雪夫 Valerian Kuybyshev1926.1.16-1926.11.5,1930.11.10-1934.5.14 扬·鲁祖塔克Jānis Rudzutaks1926.1.16-1937.5.25格里戈里·奥尔忠尼启则 Grigory Ordzhonikidze1926.11.5-1930.11.10瓦西里·施密特 Vasily Schmidt1928.8.11-1930.12.1安德列·安德列耶夫 Andrey Andreyev1930.12.22-1931.10.9,1946.3.19-1953.3.5瓦莱里·梅日劳克 Valery Mezhlauk1934.4.25-1937.2.25,1937.10.17-1937.12.1尼古拉·安季波夫 Nikolai Antipov1934.4.27-1937.6.21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Anastas Mikoyan1937.7.22-1946.3.15,1946.3.19-1953.3.5, 1954.4.27-1958.2.28斯塔尼斯拉夫·科西奥尔 Stanislav Kosior1938.1.19-1938.5.3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Lazar Kaganovich1938.8.21-1944.5.15,1944.12.20-1946.3.15,1946.3.19-1947.3.6,1947.12.18-1953.3.5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 Nikolai Voznesensky1939.4.4-1941.3.10尼古拉·布尔加宁 Nikolai Bulganin1938.12.16-1944.5.15,1947.3.5-1950.4.7安德列·维辛斯基 Andrey Vyshinsky1939.5.31-1944.5.15罗莎莉娅·泽姆利亚奇卡 Rosalia Zemlyachka1939.5.8-1943.8.26阿列克谢·柯西金 Alexei Kosygin1940.4.17-1946.3.15,1946.3.19-1953.3.5,1953.12.7-1956.12.25,1957.7.5-1960.5.4米哈伊尔·别尔乌辛 Mikhail Pervukhin1940.4.17-1944.5.15,1950.1.17-1953.3.5,1953.12.7-1955.2.28维亚切斯拉夫·马利舍夫 Vyacheslav Malyshev1940.4.17-1944.5.15,1947.12.19-1953.3.5,1953.12.7-1956.12.25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 Kliment Voroshilov1940.5.7-1946.3.15,1946.3.19-1953.3.5拉夫连季·贝利亚 Lavrentiy Beria1941.2.3-1946.3.15,1946.3.19-1953.3.5列夫·梅利斯 Lev Mekhlis1940.9.6-1944.5.15马克西姆·萨布罗夫 Maksim Saburov1941.3.10-1944.5.15,1947.2.8-1953.3.5, 1953.10.7-1955.2.28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Vyacheslav Molotov 1941.5.6-1942.8.16格奥尔基·马林科夫 Georgy Malenkov1944.5.15-1946.3.15,1946.8.2-1953.3.5, 1955.2.9-1957.6.29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 Nikolai Voznesensky 1946.3.19-1949.3.7阿列克谢·克鲁季科夫 Alexey Krutikov1948.7.13-1949.2.8亚历山大·叶夫列莫夫 Aleksandr Yefremov 1949.3.8-1951.11.23伊万·捷沃相 Ivan Tevosian1949.6.13-1953.3.15,1953.12.7-1956.12.28潘捷列伊蒙·波诺马连科 Panteleimon Ponomarenko 1952.12.12-1953.3.15弗拉基米尔·库切连科 Vladimir Kucherenko 1955.2.28-1956.12.25帕维尔·洛巴诺夫 Pavel Lobanov1955.2.28-1956.4.9米哈伊尔·赫鲁尼切夫 Mikhail Khrunichev1955.2.28-1955.12.25,1961.4.8-1961.6.2亚伯拉罕·扎维尼亚金 Abraham Zavenyagin 1955.2.28-1956.12.31弗拉基米尔·马茨凯维奇 Vladimir Matskevich 1956.4.9-1956.12.25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 Dmitri Ustinov1957.12.14-1963.3.13亚历山大·扎夏德科 Alexander Zasyadko1958.3.31-1962.11.9约瑟夫·库兹明 Joseph Kuzmin1958.3.31-1959.3.20尼古拉·伊格纳托夫 Nikolai Ignatov1960.5.4-1962.12.26弗拉基米尔·诺维科夫 Vladimir Novikov1960.5.4-1962.12.24,1965.3.26-1980.12.19康斯坦丁·鲁德涅夫 Konstantin Rudnev1961.6.10-1965.10.2本杰明·埃马努伊洛维奇 Benjamin Emmanuilovich 1962.7.17-1980.12.20彼得·洛马科 Peter Lomako1962.11.10-1965.10.2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 Dmitry Polyansky1962.11.23-1965.10.2亚历山大·谢列平 Alexander Shelepin1962.11.23-1965.12.9米哈伊尔·列谢奇科 Mikhail Lesechko1962.11.24-1980.10.24伊格纳特·诺维科夫 Ignat Novikov1962.11.24-1983.7.20列昂尼德·斯米尔诺夫 Leonid Smirnov1963.3.13-1985.11.15尼古拉·巴伊巴科夫 Nikolai Baibakov1965.10.2-1985.10.14尼古拉·吉洪诺夫 Nikolai Tikhonov1965.10.2-1976.12.12弗拉基米尔·基里林 Vladimir Kirillin1965.10.2-1980.1.22米哈伊尔·叶夫列莫夫 Mikhail Yefremov1965.11.13-1971.10.29彼得·谢列斯特 Petro Shelest1972.5.19-1973.5.7齐亚·努列耶夫 Zia Nureyev1973.4.3-1985.11.1伊万·阿尔希波夫 Ivan Arkhipov1974.3.21-1980.10.27尼古拉·马蒂诺夫 Nikolai Martynov1976.6.25-1985.11.15康斯坦丁·卡图舍夫 Konstantin Katushev 1977.3.16-1982.7.29吉洪·基谢廖夫 Tikhon Kiselyov1978.12.5-1980.10.23尤里·马尔丘克 Gury Marchuk1980.1.28-1986.10.28瓦连京·马基夫 Valentin Makeev1980.10.23-1983.1.20尼古拉·塔雷津 Nikolai Talyzin1980.10.24-1985.10.14 ,1988.10.1-1989.6.7 列昂尼德·科斯坦季 Leonid Kostandi 1980.11.4-1984.9.5阿列克谢·安东诺夫 Alexey Antonov1980.12.19-1988.10.1伊万·鲍久尔 Ivan Bodiul1980.12.19-1985.5.30鲍里斯·谢尔比纳 Boris Shcherbina1984.1.13-1989.6.7雅科夫·里亚博夫 Yakov Ryabov1984.9.27-1986.6.19伊万·西拉耶夫 Ivan Silayev1985.11.1-1990.7.2列夫·沃罗宁 Lev Voronin1985.11.15-1989.6.7尤里·马斯柳科夫 Yuri Maslyukov1985.11.15-1988.2.5,1991.1.15-1991.8.28 尤里·巴塔林 Yuri Batalin1985.12.20-1989.6.7根纳季·维捷尔尼科夫 Gennady Vedernikov 1986.6.19-1989.6.7弗拉基米尔·古谢夫 Vladimir Gusev1986.6.19-1990.12.26弗拉基米尔·卡缅采夫 Vladimir Kamentsev 1986.9.1-1989.6.7鲍里斯·托尔斯泰 Boris Tolstoy1987.2.6-1989.6.7伊格尔·别洛索夫 Igor Belousov1988.2.12-1990.12.26亚历山德罗·比留科娃 Aleksandra Biryukova 1988.10.1-1990.9.17列昂尼德·阿巴尔金 Leonid Abalkin1989.7.17-1990.12.26维塔利·多古日耶夫 Vitaly Doguzhiev 1989.7.17-1990.12.26尼古拉·拉维洛夫 Nikolai Laverov1989.7.17-1990.12.26,1991.1.15-1991.8.28 帕维尔·莫斯托赫 Pavel Mostovoy1989.7.17-1990.12.26列夫·里亚别夫 Lev Ryabev1989.7.17-1990.12.26,1990.3.1-1991.8.28 斯捷潘·西塔良 Stepan Sitaryan1989.10.24-1990.12.26菲多·斯扬科 Fedor Syanko1991.3.1-1991.8.28弗拉基米尔·谢尔巴科夫 Vladimir Scherbakov 1991.3.1-1991.5.16比霍扎尔·拉希莫娃 Bikhodzhal Rakhimova 1991.5.16-1991.8.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苏共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勃列日涅夫作报告,他问:“我们这里有没有敌人?” 一个人回答:“有一个,他坐在第四排第十八号位子上。”勃问:“为什么他是敌 人?”回答:“列宁说过敌人是不会打瞌睡的,我发现全场只有他疯人院作报告,事先该疯人院负责人把疯子召集 起来叮嘱:“在赫同志作完报告后要热烈鼓掌”。赫作完报告后果然博得了长时间经 久不息的掌声,赫非常得意。但他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个人没有鼓掌,他顿时大发雷 霆。赫问:“你为什么不鼓掌?”此人答曰:“我的疯病已经治好了。”
话说勃烈日涅夫同志当上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将在乡下的老母亲接到了莫斯 科。老太太来了以后,勃列日涅夫得意洋洋地向老妈展示了一番自己的豪华别 墅、高级汽车、名贵家具等等,展示完了后,勃列日涅夫问老太太这一切如何? 老太太说:“儿子啊,这一切都很好,但是,共产党来了你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